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范文第1篇

这座集门诊、住院、120急救中心、儿童医院及功能科室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创西北地区单体建筑面积之最――总建筑面积113000m2,高度68m,地上16层,地下3层。大楼一至三层为门诊,四层为手术室、急诊、ICU,五层至十六层为住院科室。

该医疗综合楼于2005年4月16日开工,历经5年多建设,总投资达8亿余元。新大楼的投入使用,使医院的床位增至2076张,医用建筑面积达到270000m2。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标志着医院步入了国内大型综合三甲医院行列。

然而在几年前,兰大二院还面临着医疗用房严重不足的情况。占地155亩的医院,总建筑面积才116900m2,医疗用房面积仅有35000m2,而且多为平房和简易小楼,房子多为上世纪50年代修建。这些成为了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既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保健需求,也使院内许多优秀专家外流,严重影响医院的学科建设和技术进步。鉴于此,医院开始实施自己的改扩建计划――第一步,拆除医院的老住院楼,在原址建一幢医疗综合楼。

2005年4月,新医疗综合楼开始建设,它不仅有利于改善医院健康医疗的环境,提升医院社会形象和建筑品位,而且有利于加快兰州市的旧城改造,改善该地段的建筑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2005年12月30日,医疗综合大楼正式奠基。

综合大楼处处有亮点

新医疗综合大楼的竣工,使兰大二院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分层挂号解决“三长一短”问题

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三层门诊各有侧重,考虑到儿童、孕产妇就医的不便,将儿科门诊、妇产科门诊以及放射科放在了一层,二层则设置外科诊室、检验科、心电图脑电图室,三层分设各内科诊室、透析中心、内镜中心、病理中心,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门诊每层都设有挂号和收费窗口,医院配置新的挂号收费系统,方便快捷,一二层各设有15个取药窗口,通过窗口边的电子显示屏,药品信息一目了然。门诊开设228间诊室,提高了诊疗质量,彻底解决患者就诊时“三长一短”的困难。

*5中心拓展服务领域

急救中心是医院的窗口,是体现医院医疗水平的最佳平台,搞好急诊工作,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兰大二院的急救中心是甘肃省重点学科、甘肃省急诊医学国家级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在省急救、危重病医学领域占据着领军地位。中心目前拥有急腹症外科、危重病科及创伤外科三个亚专业学科,形成“院前急救+急诊科+EICU”的科学、合理的救治系统,已成为急救中心的救治特色之一。

目前,该中心增添重症呼吸机、中央监护系统、心肺复苏机等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设立了直通各功能检查室、手术室、ICU救治中心的绿色通道,设内、外科急诊留观室、危重抢救站,根本上改变医疗急救模式,与国际医疗急救水平接轨。

综合楼后急救中心实际拥有床位73张(含抢救床位5张),有24小时开放的检验、超声、放射、心电、急诊手术室、急诊药房、挂号收费室。急救中心于2010年11月搬迁入新综合楼,创建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外科更名为创伤外科,输液中心功能并入急诊管理,发热门诊、肠道呼吸道门诊也并入急诊管理。在处理各种急危重病方面已显现独特的优势;在外科创伤急诊方面,对意外伤害、交通伤、多发伤、复合伤、急腹症等疾病从诊断到抢救直至手术均以快速有效著称。

内镜中心总面积达1600m2,位于综合楼三层的东南区,实行集中区域化管理。对内镜进行统一的清洗消毒,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其中专门的内镜洗涤中心,规模较大,是一体化、系统化的大型内镜诊疗中心。

检验中心总面积1000m2,是目前甘肃省内开展检验项目最全、检测速度最快、检测技术较先进的大型检验中心。拥有西北地区首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水线、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流水线、特种蛋白仪等先进设备,达到95%的当日检验报告率。

透析中心是甘肃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中心,共有透析设备32台,严格按照国家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布局,具有独立的配液室、复用室,具备了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投入使用后,预计年透析将达1.6万人次。

超声中心新购进中高档彩超设备10台、1台TCD,配备20间放有彩超设备的检查室。中心运用全新的叫号系统、局域网设施,并设置了现代化的示教室。

*整层的净化手术室,改善了医院的硬件设施

在综合楼的四层,医院将整层设为洁净手术室,总面积约4500m2,数量、面积均创省内之最。建成洁净手术室26间,其中8间百级净化手术室,16间万级净化手术室。日手术量过百台,极大改善了医院的硬件设施。

*花园式共享中厅提升人性化指数

由于医疗综合楼体量较大,为确保综合楼内部的采光,设置花园式的景观中庭,为前来就医的病患提供明快、舒适的就医环境。

*岛型住院病区、人性化的阳光房

医院七至十六层为住院部标准护理单元,每层分两个护理单元,医疗综合楼共计床位2076张,是全省之最。每个护理单元采用中央为医护用房,周边采光区域为标准病房的岛型护理单元,在走廊的尽头设置圆弧形的阳光房,解决了长走廊的采光问题,并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阶梯规划再谋发展

医疗综合楼项目仅是兰大二院全面改扩建的第一步。据了解,早在本世纪之初,兰大二院就规划了更严密的总体设计规划,计划分三期完成医院改扩建任务――

在医疗综合楼项目完成后,医院将完成400床住院楼的项目。计划先拆除70年代的老住院部楼,在原址上建一座400张床位的内科大楼;在旧门诊建一座60000m2的康复大楼;改造教学大楼,原急救中心将改造成研究生公寓,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建设科研大楼,确定科研方向,建立分子学,生物学等高水平实验室,完成确立的攻关课题和项目,造福人类健康事业。

建设医院道路,改造管网,做好绿地规划,创造优美环境。这是医院建设的第二步。

建设的第三阶段,就是完成医院配套设施及辅助医疗用房的建设,全面完成医院规划建设任务。

全面建设展示新风貌

怎样的改扩建规划是经得住考验的?医院领导告诉我们: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工程的每一步都必须经过医院领导及专家召开方案论证会讨论通过才可以实施。在招标过程中,医院一直坚持六个设计理念来考核设计单位的设计实力:

第一,改扩建设计要完善全院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二,要满足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医院功能需求;第三,要结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竞争力设计;第四,要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第五,要建立独具现代风格的院区形象,成为符合甘肃省期望的重要城市建筑;第六,结合国情与省情设计,并在结构、机电专业与投资控制上结合实际要求。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范文第2篇

2006年,没有宽阔的厂房、没有高精尖的设备,华南理工大学旁边的一栋1.6万平方米的楼,成为后来者广汽研发的起步之地――也是现在广汽的五山研发基地。

谁也没有想到,通过近8年的努力,以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等技术骨干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从零开始,竟然打造了以A-AO级、B-C级、A00级-新能源车为体系的三大架构六个平台。

2014年2月,黄向东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他们所为全部是正向开发,未来5年,广汽传祺将进入新产品的密集投放期,上市新车的数量将达到30款。

全球招募的研发团队人数已由初期的四五十人发展到了今天的1500人,并具备了12个部门、3个中心、45个科室,形成了比较完善、基本满足其开发要求的组织架构。

除了最早的五山研发基地,广汽在广州还拥有苑冈和化龙研发基地,收购广汽吉奥后又有了杭州基地。2012年底落成的全新化龙基地总占地30万平方米,投资17亿元人民币,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是一个设施完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汽车研发基地。

2013年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时候,全国一共883家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技术中心参与评审,2012年11月才晋升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广汽研究院排在第17位,位列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如果你对此感到惊讶,那么当你深入了解黄向东这些年来的努力,当你了解到短短几年广汽对研究院的投入已超过30亿元时,一切就都能够解释。

平台:在继承中脱胎换骨

黄向东是最早的一批“海归”,在都灵理工大学攻读车辆系统动力学博士后,在菲亚特总部工作了5年。1991年,他受彼时的“熊猫汽车”项目感召回国,但为中国汽车产业做贡献的愿望却阴差阳错未能实现。之后的10余年中,他把光阴贡献给了教育事业,期间为广汽做合资项目的技术顾问。

2004年10月,时任华南师范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的黄向东离开学校,来到广汽集团。此后,黄向东一直筹备各种资料,为自主品牌项目上马进行准备。但彼时,广汽集团内部对“搞不搞自主品牌”、“如何搞”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两年后,广汽集团在内部会议上下了决心――要做自主品牌。之后的2006年6月,在黄的主持下,广汽研究院正式成立。随后,广汽集团内部对于如何搞自主品牌这个问题的论证,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3月。

从中高级轿车开始做起,进行“高端切入”,成为广汽最终的选择。而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正如当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在多个场合上说过的那样,“没有合资经验就没有广汽传祺的今天”――彼时,广汽集团的生产、管理经验主要源于合资企业,而合资伙伴的市场主打车型正是中高级车。

此外,当时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的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已经占领了一部分低端市场,“它们从很便宜做起,已经将未来的天花板压得很低”。黄向东亦坦陈,在这个领域,“我们可能做不赢它们”。

决定了方向,毫无自主品牌打造经验的广汽集团,首先要向发改委描绘技术路线,并让其相信广汽有能力研发、生产这一级别的自主品牌车型。

但在当时,如果让广汽靠自身条件研发车型平台,条件并不具备;此外,相关部门也并不相信广汽有这样的研发能力。在权衡之下,广汽选择了从外国品牌中购买可改进度强的平台,即备受关注、并成为其营销点的阿尔法・罗密欧166平台。

黄向东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在准备开始筹备自主品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为找寻平台而四处奔波。

最开始,广汽集团本试图与合资伙伴协商,购买该品牌一款在市场受欢迎程度较高的B级车平台。但协商的过程中,对方一直不置可否;直到一年后,才做出明确回复――“不行”。此后,黄向东把选择聚焦在了菲亚特旗下的阿尔法・罗密欧166的平台。

2004年当菲亚特现任CEO马尔乔内接手菲亚特时,这个欧洲小型车之王已经在3年间连续亏损了120亿美元,而马尔乔内上任第一件事,即是改变产品庞杂的现状,精简平台。而阿尔法・罗密欧166的平台,即是菲亚特决定停产的平台之一。

曾在菲亚特都灵总部工作了5年的黄向东,看中了这款平台。这不是病急乱投医的选择,而是这款平台“具备可以被改造升级的潜力”。

黄向东说,通过购买外资品牌已经放弃的平台,避免了未来发生产权纠纷的可能;而平台提供方亦不用配任何人员来做技术支持,“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靠外国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广汽将专利技术融进了平台,“实际上车造出来时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平台”。

经过升级后,底盘平台由刚购买时的控制安全性“三星标准”,升级至如今的“五星标准”;发动机平台经过了500多项技术升级,升级变化成一个全新的发动机平台,由购买时的国II排放标准,升级至现在的国V标准――以让广汽传祺产品在未来可以顺利达标第三阶段及第四阶段油耗标准。

在B-C级平台架构正向研发的基础上,广汽传祺又以100%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了A-A0级架构,在与奇瑞的合作基础之上,构建了A00-新能源平台架构。在这些新的平台上,目前诞生了GA5、GA3,以及GS5――获得轩辕奖唯一大奖的车型。

除了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各个方面的贡献,之所以将最终大奖颁给了传祺GS5,来自全球的6位专家――2位国内专家、4位国际专家的意见恰恰印证了黄向东的话,“虽然它以其他品牌的平台为基础,但在此之上,广汽打造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产品,而这些经验值得业内借鉴”。

流程:不能简化,不能匆忙

“平衡时间的同时,要尊重科学规律”,这是黄向东在提到研发流程时特意强调的。

时代不同了,但有些类似的事情却依旧在上演。与红旗轿车当初的诞生类似,广汽传祺第一款中高级轿车的下线,实际上还背负了“政治使命”――成为广州亚运会的官方用车――当然这不仅仅是政治使命,还是一个极好的营销机会,广汽不愿意错过。

但一个品牌的第一款产品,由于需要打造新的平台、动力总成等等,往往研发生产周期长于其他产品――业内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而为了亚运会前出车,传祺第一款中高级轿车从2008年8月项目获批到2010年9月3日正式下线,仅仅用了25个月。

也正因此,这款车市场反应平平――当然品牌最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低也是重要原因,处于起步期的广汽传祺倒也未受外界的苛责。但是黄向东坦陈,这部车做得不够好,甚至直言,“如今回想起来感觉很可怕”、“流程上不能简化,不能匆忙”。

广汽在采取正向研发的过程中,最为耗时的,就是在实验室制造工程样车进行反复试验的过程。工程样车是根据工程设计规划,以软模方式铸造车身及零部件,并采用相应工程样件、制造工艺制造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零件,以对整车及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验证。

GA5上市之前,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生产了200辆工程样车进行试验。目前,只有国外少数几家车型平台较为成熟的企业完全利用仿真实验,采取“零样车模式”进行研发生产。而大多数汽车企业,还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工程样车试验来进行研发过程中的调整与改进。

而更多的工程样车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为可靠的产品,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投入。根据黄的估算,每台工程样车的实验室生产成本大约在100万元。而首台GA5下线前的200台工程样车,即意味着仅在此一项,广汽集团就投入了近2亿元的研发经费。

黄向东说,“虽然广汽目前有很强的仿真实验手段,但不能摆脱物理验证”,其原因则是模拟实验会有将近5%的误差,“未来技术条件成熟了,或许可以减少样车数量,但至少也要有60辆的工程样车,否则心里不放心”。

在全部车型研发的过程中,始终是由广汽研究院来进行主导。张房有、曾庆红等高层领导并不直接参与,而只介入重要环节。

这一流程,借鉴于合资伙伴丰田的研发过程。丰田将研发过程分为两段,即“前期阶段”与“后期阶段”,“而两者间过渡的这个环节则是重要环节,要高层领导参加”。

这是决定是否大批量投产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通常是在上市前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进行,此时,研发车型已经完成了工程样车实验,如果高层领导参与的评价结果显示产品不达标,则需要重新进行调整与修改;如果达标,即进入批量生产环节。在中国,这实际上是以更为科学的流程体系,避免“拍脑袋决定”的出现。

黄向东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按照丰田的流程,丰田在这方面最大权力者都不是领导,是另外一些人――CE(Chief Engineer)来做决定,要负全责的。CE是项目的主管,“实际上不仅仅是有Engineer背景,还要有management能力。他要对产品的全周期负责,不是说它投产了就没事,全生命周期都要管”。

但是在中国,或者说在广汽,他们采取的是项目总监制度,“项目总监是对每个重要开发的新产品负责的人,类似于CE,但是权力没有CE那么大”。

和众多实行正向研发的跨国汽车公司一样,广汽研发体制采用矩阵式模式,就是以产品开发项目为横轴,各个专业职能部门为纵轴。纵横交错,构成完整的开发机构设置。在横轴上的项目总监要负责协调纵轴上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同样在横轴上的架构长则在更高的高度上考虑的是这个架构的产品发展规划。

在各个职能领域,广汽实行首席专业总师制度。黄向东将之翻译为Chief Engineer,但显然不同于丰田类似于项目总负责人的那种含义。“首席的基本满了,还不够,彻底填满还有一个过程。”他说。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范文第3篇

一、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陈旧,基本设施不足,存在安全隐患。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两所学校供学生住宿的房屋多为砖混结构,但是大都是有原来的废旧的教室或实验室改造的,分布比较凌乱,处于教学死角,边沿地段,房屋结构也不是依据学生住宿特点设计的,存在安全隐患。第二,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建设差,学生饮食结构和营养不合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两所个案学校提供学生饮食的主要渠道是学生灶,学生灶的的经营方式是个体经营,学校派人监管学生消费。食堂建筑面距也较小,伙管人员素质低,没有上岗证和卫生许可证,食堂的建设也是不达标的。第三,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严重的交通隐患。通过以上调查分析不难看出寄宿制学校学生回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和不太规范的农用车,加之学校周围交通工具多,道路状况差等因素都造成了学生回家及上学的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无视城乡之差和地域的差异,实行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升学为目标,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施以影响。课程的开设同中考高考对等起来,考什么就学什么,忽视了青少年进入社会生、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第二,作息时间不科学。作息时间的安排都是区教育局统一规定的,学校也只是增加了晚上自习时间,缺乏学生品德教育、娱乐、生活等教育时间。寄宿生的作息时间只是在早晨起床、早餐和晚自习等几个方面与通校生有区别,学校只把寄宿生但做晚上回不了家的学生的寄宿点,并没有的寄宿生有什么特别的教育和管理。第三,校内课余活动及文化生活单调。通过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课余时间主要是写作业,除此之外就是玩和闲逛,在没有别的活动。由于学校图书及体育设施的限制,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单调。

(三)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不足。由于家长的工作及文化水平的关系,学生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在家长的观念上,只要学生交到学校和教师手中,家长的任务就完成了。老师普遍反映,家长对学生的漠视,只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由于家长大都外出打工,也没时间,更没有与老师主动交流的意识。第二,家校合作的机制没有建立。西部寄宿制学校的家访次数少,家长与教师主动沟通欠缺。据教师们反映,由于目前的工作量之大,晚上又要看学生晚自习,基本没有时间去家访。因此,寄宿制学校的家访也相对较弱。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国家对于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关注。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配合地方政府加快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硬件方面的建设力度。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省、地(市)、乡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相应责任,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笔者认为,这种体制与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实情是不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应该是国家的责任,国家要加大对于西部寄宿制学校的扶持力度,把西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一长期的任务来看待。第二,当地政府要统筹安排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公用经费资金来源除学校按规定向学生收取的杂费外,其余部分应由地方政府预算安排,保障农村寄宿制学校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必要投入。当地政府要将新增危房的改造列入其事业发展计划,多渠道筹措经费,财力较好的地区要设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基本消除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危房。第三,发展与社区的关系。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总是位于一定的农村社区范围内,西部农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能够满足社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寄宿制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理所应当成为为西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和社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到社区里面去,才能争取到社区的支持。

(二)加强硬件建设的力度。第一,加强学校食堂的建设。学校可以采取银校合作、校企合作、利用社会资金等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以加快学校食堂的建设和改造。对引资进行建设的食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其规划、设计、建材、施工、验收等实行严格的全程监控,确保质量。学校食堂的消防设施设备要严格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配备,安全疏散通道保持畅通,设置符合安全卫生管理的要求,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第二,生活教师就是在寄宿制学校中负责管理孩子的寄宿生活,与他们交流感情,丰富其在校生活的教师。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殊性,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比较突出,这就需要设置生活教师岗位。第三,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肠道传染病)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卫生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知识技能;就业方向及前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

一、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简介

所谓的土木建筑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此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建筑工程(Civil Engineering)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蛄河胨淼拦こ獭⒀彝凉こ獭⒐路与城市道路等这个小范围。

二、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特点

该专业以培养优秀“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着力为国内外名校的更高层次教育和国家的基本建设输送优秀毕业生。该专业现有: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材料、土工、工程测量等4个专业实验室,具有结构工程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资格。在专业培养中,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毕业生已在国家的建设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部分学生已成长为设计院院长,企业总工程师,部门经理或技术骨干;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

三、土木工程专业要求的知识技能

(一)空间想象力。建筑本身功能决定它立体的东西,通过平面的点线能想象到它在实际空间的实际形态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二)力学学习、应用能力。没有良好的力学基础是不可能学好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

(三)认真、细致的作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严谨的,土木工程也一样。无论将来做设计、施工还是监理,你的“作品”(建筑物)都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认真、细致。

(四)较强的动手能力。这里的动手能力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就是实践,它重在落实与操作,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这就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处理、解决问题。

(五)吃苦耐劳的精神。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辛苦的代名词,从事这个行业就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

土木工程专业大体可分为道路、桥梁工程与建筑工程两个不同的方向,在职业生涯中,这两个方向的职位既有大体上的统一性,又有细节上的具体区别。总体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

(一)工程技术方向

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代表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

就业前景:就像我们看到身边的高楼大厦正在不断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断延伸一样,土木建筑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04年进入各个人才市场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其中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再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只要人才市场上没有出现过度饱合的状况,可以说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

(二)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

代表职位: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等。

代表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

就业前景:各种勘察设计院对工程设计人员的需求持续增长,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兴职业,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也需要更多的现代化设计规划人才。随着咨询业的兴起,建筑行业的咨询服务人员也成为土建业内新的就业增长点。

(三)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

代表职位:监理工程师

代表行业:建筑、路桥监理公司、工程质量检测监督部门。

就业前景:工程监理是新兴的一个职业,随着我国对建筑、路桥施工质量监管的日益规范,监理行业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并且随着国家工程监理制度的日益完善,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工程检修方向

代表职位:轨道交通及铁路工务部门工程师,一般是建设单位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

代表行业:轨道交通,铁路工务段(处)。

就业前景:十一五规划全国路网10万公里,许多大中城市兴起修建地铁交通,这些轨道建筑都需要大量技术人员来检测和维修。

(五)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

代表职位:公务员、教师

代表行业:交通、市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及设计单位。

就业前景:公务员制度改革为普通大学毕业生打开了进入机关工作的大门,路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人才需要使得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的需求随之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业的竞争一般较为激烈,需要求职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

实验室改造设计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合作模式;校外资源;建筑教学

建筑学本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人文、技术、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每所建筑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征,专业教学的重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一些关注传统建造文化,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强调前沿技术和数字化设计,着眼于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一些则侧重建筑学本体的理论学习和哲学探讨。无论方向如何,高校建筑专业终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筑教育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培养具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如局限于学术范畴,将学生禁锢在大学教育的内环境中,是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目光投向外部,寻求校外的资源,并将其注入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改革中来。

0概况

纵观国外现代建筑教育的历史,来自包豪斯的“实用艺术至上”的原则就一直存在于整个脉络当中。初期具体表现在建立大师班“作坊”,将手工业和工业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后来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延续、德州骑警在美国的发展到现在的ETH都有强调实用主义的传统,在教学的配置上也都安排有大量物质性的动手操作环节。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阶段,学校自身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应的配给,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开始从各个方面去整合校外的有利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专业的培养。国内的建筑教育最初源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Beaux-Arts),注重形式的训练和图纸的艺术性的精准表达。一直以来,这种相对传统的学院式建筑教育导致学生就业时存在普遍的“断层”现象。多年学校教育结束后,毕业生们往往不能直接与专业性的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对接,通常需要几个月或半年的适应期。因此,许多高校的建筑系针对该问题不断开展教改工作,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与校外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本专业的行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在学校之外,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业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洗牌局面,唯有具有核心价值的设计团队才能继续存活。不少事务所、设计院放弃了原本只追求产值增长的经营理念,转而将一部分精力投向技术和理论的沉淀。与高校的合作,或者参与高校相关课程教学项目,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寻找建筑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能为自己培养对口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必然会产生。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建筑院校的一些相关状况和典型案例,将高校建筑课程设计中的校外合作模式大致总结为三个主要的类别:生产合作模式、课题合作模式和公共合作模式。

1生产合作模式

院校与相关部门共同创建具有持续生产内容的工作室或设计单位,最终产出内容包括实际项目设计方案和具有工作实力的应届毕业生。在国内多所建筑院校创建的初期,教育部就同时设立了直属的设计单位,如今多为国有企业。这些以大学为背景的设计单位本身就是为产学研的目标而成立,教师既是学校教员也是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融合教学和实践,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实习基地。因此,生产合作模式在我国高校建筑学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产学研的一体化能为课程设计提供真实的项目任务书,使教师和学生避免纸上谈兵,可以实现在地的学习,理解设计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市场因素,生产合作模式通常是安排在建筑教学的实习期,也就是在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学科的系统性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的眼界,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提前体验并了解毕业之后的建筑职业生涯。除此之外,在生产合作模式中,师生还有机会参与项目的实际建造环节,可以弥补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教育所欠缺的部分。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建造的意义不局限于材料的认知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理解材料和构造特征的前提下,依据真实的场地情况能去尝试一种基于“建构文化”的设计方法。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得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训练外,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这样,校外合作模式就能从根本上实现高校的生产、学习和科研一体化。

2课题合作模式

课题合作模式是指院校引入校外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的内容,邀请有大量设计经验的建筑师为课程设计提供合适的题目并进行阶段性的指导。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为主动方,组织校外机构或建筑师本人进入学校中,共同完成教学课题。面对如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有着强烈个人意识的建筑师对课题的方向有着不同的见解,这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设计学习和实践所得到的总结。课题由校外导师们自行选择拟定,带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承载着他们不一样的建筑观和价值观。而在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指导中,他们也常常会找到有别于高校教师的切入点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指导。在清华大学2014—2015年的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中,校方邀请了15位目前国内享有盛名的职业建筑师进入学校成立课题组。这些校外导师们提出了“理想自宅”“光的空间”“CCTV重建计划”“空间单元:源自传统和自然”等16个课题,而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加入理想的课题组。毫无疑问,提出这些课题的灵感都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学的思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导师和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强调以独立的人格面向建筑学的广阔边界;有的提倡回到更手工、更感性的设计方式;有的直接宣告建筑设计应在平庸的环境中发现新意;有的倡导在传统和自然中寻找未来;有的是在最接近真实的条件下寻求“形式”的突破;有的则引导发现初心,做有意义的建筑……一直在校内环境中的学生们面对这些理念和设计思路,就像进入了一片丰饶的热带雨林,即忐忑又振奋。校外导师们将自己的见解和人生阅历浸入课程设计指导的方方面面,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体验。

3公共合作模式

公共合作模式一种基于院校与政府、企业、相关协会或其他院校共同建立的公共平台,联合办学实现多方共赢。公共合作也可以称为平台合作,不同于外向型生产模式和内向型的课题模式,它是将校内和校外资源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媒介进行相互整合。因平台具有的公共性,教育计划的发起、项目的经过和结果都是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完成。学校、公众、机构、媒体等只要有意愿和可交互的相关资源,均可申请参与其中。其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操作方法——多校联合培养和社区营造。

3.1多校联合培养

多校联合培养进行建筑课程设计教育,通过各校之间相互交流和观摩,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收获。建筑院校每年都有举办不同规模和类别的联合培养项目,目的是打破各自的“边界”,使学校资源相互传播和使用,拓展专业教学的局限性。多校联合培养使每个院校的校内资源成为其他参与院校的校外资源,资源重合随着参与院校的增多而产生叠加效应。连续举办所积累的关注量也会打造出一种平台效应,使越来越多的院校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多校联合培养不限于学生所在的年级,每个教学阶段的课程设计内容都能达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建造节和“8+”联合毕业设计。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自2007年以来每年夏初都会举办一次建造节,邀约国内外高校组队参加为期一周的设计建造活动。建构节中参组人员主要为建筑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部分为上海本地的重点中学。在一周的时间里,每组成员都要根据设计任务书,使用指定的材料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空间作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同济大学建造节中,主要的材料为瓦楞纸板,近几年更换为塑料中空板,具有防水性和更加持久的特征。而东南大学的建造节选择用竹子这种具有韧性、古老的天然材料。在参与建造节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在有一定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得到人体比例的空间体验,把握具体的空间形态和使用之间的关系。来自不同的建院建筑专业的教师也能通过这一平台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丰富教学经验。多校联合培养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中是非常普遍的。“8+”原为“八校联合毕业设计”,是由八所建筑院校针对建筑教学最后一个课程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而组织的教学交流的平台。这八所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毕业设计,后期每年会加入几所新的建筑类院校。由一所学校提供题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围绕同一个题目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模式。对真题的选择使每年的题目都具有地域性,比如重庆大学的“十八梯改造”、深圳大学的“二线关”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大理古城水库更新”等,这些课题都体现了各院校所在城市的地方性特征。除了可以强化教学过程中原本就十分重视的建筑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以外,还可以通过各地学子对相同问题的陌生化处理,找到新的观察角度和解决方式去实现一个个独特而巧妙的毕业设计作品。

3.2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的构想来源于美国学者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反省:由权利和资本操控的城市环境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由此而强调民众参与专业设计团队,由下而上地开展城镇规划工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集结了大批师生传播并实践了这类反思性规划。随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建筑院校也开始将此类实践活动引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来,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某地区环境中,与当地组织机构和民众一起完成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参与式的建筑设计教学理念。日本明治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1993年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专家工作营,将社区营造引入建筑系学生的教育系统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安排师生短期驻扎在当地城镇一周左右的时间,搜集地域环境信息、找出问题点、策划设计、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工作营还应成为当地行政和市民间的沟通桥梁,让市民参与到行政决策中去。设计规划方案会考虑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阶段性地以简单易懂的模型或图片方式呈现出来。工作营在冈山县高粱市历经了20年的教学和营建工作,培养了一批能从建筑和城市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专业人才,获得了日本国土交通委员会的认可。同时,高粱市的城镇建设也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成为日本传统历史街区重生的典型实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开始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新故乡营造计划”和“健康社区六星计划”等政策,主要内容是以地方社区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对象,改变以往精英文化的做法,由上而下地在地方推广社区营造。中原大学建筑系和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社区营造项目,与居民交换意见、讨论当地的环境问题,寻找合理的建筑设计及规划方案。学生得到直接面对居民、社区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部门公职人员和开发团队的机会,得到进行参与式设计学习的机会。参考社区营造在日本和台湾建筑教育中的发展和影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区,不但能使他们涉足人文、社会、心理等多领域的理论知识,还能将主观思考融入客观的调查中,注重当下人文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4结语

高校在考虑引入校外资源进入建筑专业的课程设计时,可以考虑三种主要的合作模式。其中,生产合作与课题合作相对来讲较为常规。前者在国内的建筑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那是因为专业生产力能有效平衡校方和设计单位的需求。后者则需要学校方具有更强的主导性,并给予相应的支持,首先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选择适宜的年级生作为授课对象,更新培养计划,调整教学大纲。除此之外,在课题合作模式中,经费和校外导师的质量也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考量。而在公共合作模式中,涉及的就不仅仅是学校层面,校外资源与学校是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发起方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来自校外的各组织机构。主导策划方只要是以符合公共合作需求的任意立场即可,各方需要交涉的具体内容也只要经由主导方通过平台进行公开。如今在国内的建筑高校中,建立多校联合培养计划已是建筑专业教育的常态,关注度和参与院校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社区营造的模式还在慢慢探索之中,一方面需要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领域进行充分的学术探索和教学实践。目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教育改革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高校建筑专业的教学也应积极响应推动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重视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设计环节中尽可能地去整合校外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了解行业最新动向,组织教师和学生加入公开的平台合作,参与在地的设计营建活动,拓展视野并理解环境对象的真实需求,输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建筑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AC: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专刊[J].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2015.

[2]…赵巍岩.同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创新与拓展[J].时代建筑,2012.

[3]…张彤.超越边界——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综述[J].世界建筑,2016.

[4]…吴金镛.台湾的空间规划与民众参与[J].国际城市规划,2013.

[5]…小林正美.再造历史街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