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第1篇

“遥感卫星十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搭载的“天巡一号”卫星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实验。

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0次飞行。

巴星1R及地面站正式启用

11月5日,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交付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以下简称巴星1R)之后,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巴基斯坦空间与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举行巴星1 R和地面站启用仪式。

据悉,巴星1R于8月12日由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经过变轨、在轨测试,最终定点于东经38度的轨道位置,卫星性能稳定,状态正常。巴星1R将交由巴基斯坦空间与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下属的巴星国际卫星运营公司运营,接替即将达到在轨寿命的巴星1号,提供空间通信服务。巴星1R装载2个频段30路转发器和3副天线,卫星波束覆盖南亚、中东、东部非洲地区以及欧洲部分城市和地区。它的运营将推进巴基斯坦电信、广播、宽带多媒体服务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造福边远地区。

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与第二炮兵签署协议

10月1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第二炮兵共同签署《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并联合了《第二炮兵导弹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保障章程》。

根据《协议》,集团公司将与第二炮兵在装备综合保障研究、装备维修保障、第二炮兵导弹武器装备核心修理能力建设、装备人才培养和装备保障动员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开创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建设的新局面。集团公司将着力加强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同时做好“保障好”和“好保障”的工作,紧紧围绕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总体目标,圆满完成研制生产任务以及在役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共推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建设迈上新台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跻身央企第一梯队

根据国资委最新通报,随着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的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资产总额提前突破两千亿元大关,跻身央企第一梯队。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在连续7年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的基础上,坚持战略引领,做强做优主业,经济效益和经济规模连创历史新高,集团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持续保持军工企业集团第一名,为实现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个国家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落户航天

10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11医院的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正式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认可评审,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落户航天。据悉,这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首次对医学这样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特殊领域进行国家层面的认可。我国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成员国,711医院的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通过认可评审后,也将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火星500试验圆满结束

王跃“返回地球”

莫斯科时间11月4日14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至此,由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当天特意为6名志愿者举行了欢迎仪式。身着蓝色制服的志愿者们在热烈的掌声中依次走出舱门。当中国志愿者第三个出现在舱口时,现场响起了“王跃!王跃!”的欢呼声。王跃环顾四周,用挥手和微笑来向大家致意。尽管长期同外界隔离,王跃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从他时而眨动的眼睛中不难看出这位“80后”航天员教员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极其优异的生理素质。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J练中心有关专家介绍,王跃参与此次试验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多重考验,对积累载人航天医学研究和工程研制经验,提升中国航天国际参与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王跃和同伴们在模拟飞行中成功开展了100多个试验项目,其中由中方组织开展的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中医辨证研究等3个参试项目均达到了预期目的。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10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当天,中国三峡集团还与航天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签署了《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入伙协议》,与航天投资控股公司、航天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签署了《关于对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协议书》。根据签署的三项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新能源、卫星应用、高端装备制造、资本运作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中国三峡集团将在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第一期基金后续募集中认缴出资5亿元,并与联合投资人共同推动航天产业基金的发展

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

1 0月21日,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羯牌仪式在成都举行。该公司的成立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深化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的体制转变和机制创新,加快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改制设立,注册资本3亿元,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将通过对七院现有经营性资产进行归并、调整与整合,大力发展以电液控制系统和液压支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汽车内外饰件和汽车功能件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石油火工品和旋压装备及旋压制品为代表的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业;以现代物流和卫星地面运营及通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寻求和培育能支撑未来发展的军民融合新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该公司还将通过资本运作,有效整合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推进公司资产的证券化。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成都市加强合作

1 0月21日,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成都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集团公司进一步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加强与地方政府联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更大程度地提升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被正式写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纳入了国家战略层面。

航天科工打造智慧城市样板

10月26日,江城武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与武汉市科技局签署了《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合同。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武汉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武汉作为我国“863计划”总体规划中智慧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启动“智慧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此举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据介绍,航天科工为武汉量身打造的“智慧”型服务,包括城市管理与服务、城市产业经济服务、城市社会民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资源环境管理与服务等五大领域智慧应用体系。航天科工同时提出,将以此加快提升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为武汉市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航天科工三院三部获全国质量奖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第2篇

中国航天实施“超级计划”,未来可能建立月球基地.机构看好我国航天产业发展,以及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这两大集团旗下科研院所改制带来的资产整合前景。航天电子(600879)实控人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运载火箭核心供应商,现有技术和主导产品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飞船、卫星等型号产品领域,并保持着较高的配套比例。中国卫星(600118)实控人为航天科技集团,主营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航天工程(603698)控股股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执业药师缺口巨大,阿里健康推出“共享药师”服务.鱼跃医疗(002223)与阿里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将自身的医疗智能设备、医疗影像、医疗医生资源管理、互联网健康服务等各板块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同时,利用阿里的生态系统,积极开拓市场与客户。万东医疗(600055)子公司万里云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阿里健康,合作开展2B、2C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及相关服务,并构建医学影像大平台。

菜鸟全资收购5家配送合作方,直营化直接对标京东.嘉诚国际(603535)与菜鸟网络签署经营合同,为浙江菜鸟提供保税仓储服务。湘邮科技(600476)实控人中国邮政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电子商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国内首个无人驾驶基地或落户粤北,广汽华为腾讯等参与】日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涂高坤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时透露,省经信委已跟华为、阿里、腾讯等合作,在广汽集团开展无人驾驶实验,广汽集团正准备打造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的汽车示范基地。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第3篇

②对于探月工程“距离生活太远”的看法,多名航天专家进行了澄清。

③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栾恩杰表示:“嫦娥三号”任务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受益的终是老百姓。栾恩杰举例说,月球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大致为300摄氏度左右,假设高温是零上130摄氏度,低温为零下170摄氏度,那么“嫦娥三号”所用的材料就必须达到这种温差要求。如果材料经不住这个温差造成的冷缩热胀,“嫦娥三号”就会散架。所以,实施“嫦娥三号”项目带动了材料研究。再比如,此次探月活动是无人的,要完成整个过程,就需要比有人的还精确的控制过程,就需要非常好的器件,包括探测器件、敏感器件、控制器件等。这对电子器件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④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阿波罗计划”举世公认的成果是,它为美国的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研制过程中产生了3000多项新技术,其中有1000多项已经转为民用,涉及很多行业,比如商品的条形码技术、旅游鞋气垫技术、重症监护室技术、彩超等。

⑤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认为,对普通民众来说,航天工程在短时间内不会直接解决我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的问题,但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欧阳自远表示,月球环境高洁净、微重力、无污染,没有磁场和大气,适合开展物理和生命科学实验。除天文观测外,这种环境可以生产一些地球上无法生产的东西,比如昂贵的生物制品、药品,以及很多特殊材料。

⑥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介绍,“嫦娥三号”探月主要承担的科学任务和百姓生活也是相关的。例如,首次在月球上应用的极紫外相机,将对地球等离子体层的整体变化进行监测,反映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比如,太阳耀斑爆发就会对地球空间环境产生影响。

⑦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如今,每个老百姓的生活都已经和航天密不可分了。出门看天气,要靠气象卫星;_______。航天事业最终目的就在于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服务。北斗二期工程已经发射了16颗卫星,到2020年还要发射30颗。国家这样大量投资,为什么?除了国家安全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发射了这么多遥感卫星,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为的是什么?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如何将这些海量的数据更好地用到国民经济当中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它需要再创造再开发。航天最终要造福老百姓!”

⑧专家表示,航天育种可以培养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抗逆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对于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我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悄悄隐藏在人们身边的航天科技还有很多。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完成的;航天员抗骨丢失、抗肌肉萎缩的技术成果,已部分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治疗;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增值税发票防伪税控系统,被誉为防止偷漏税的“杀手锏”“生命线”……这些你可能从没想过会跟航天搭上边的事,其实都是航天技术拉动和辐射的成果,也早已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主任设计师邵立民表示,我国航天技术、设备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牵引、推动、带动着多个领域的产业发展,从而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些影响将越发明显。邵立民表示,航天技术与我们联系紧密,虽然有些技术不是直接用在生活中,但其辐射效应大,影响深远。航天事业是一个综合运用多领域技术的系统,我国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以及设备、元器件等具有通用性,可以转移民用。

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表示:“如今,每个老百姓的生活都和航天密不可分。出门看天气,要靠气象卫星;开车找方向,要用导航卫星;城市交通拥堵,航天技术还可以管理交通工具;等等。应用卫星已实现从实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目前,卫星在国家的国防安全、国民经济建设、环境灾害监测、广播通信保障、科学试验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抢险救灾中,利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等技术,有效提升了抢险救灾能力,降低了灾害损失。再比如,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开发的卫星数字投递业务,建设‘农家书屋’,丰富了广大偏远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许达哲还指出:“我们还要加大航天技术转化的力度,将航天技术广泛应用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城市管理、灾害应对、交通管理等,便利百姓生活。”

【思考练习】

1.试用一句话概括说明我国探月工程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一些人对发展“探月工程”的不同态度开篇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左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第4篇

“中国航天为国家创建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大里程碑,2030年前将对火星、金星、木星等星体进行9次探测,未来还将实现载人登月,圆嫦娥奔月千年梦”,龙乐豪院士坦言。龙乐豪院士围绕“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主题,从火箭起源与构成、火箭发展历程与成就、国外运载火箭现状和趋势、中国航天技术发展与展望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中国航天技术进行介绍,让听众受益匪浅。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太空探索》杂志社原社长兼主编田如森为中小学生主讲了载人航天科普讲座。报告以“中国载人航天系统,中国航天三座里程碑”为主题,将第一手的珍贵照片和视频展现在大家面前,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他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世界航天的发展历程,我国航天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的发展方向,航天深奥的前沿科技等传授给学生,并从航天科普视角解读天文知识,航天员的衣食住行等知识都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不时博得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中,本能地想要了解生命的起源、物质的起源。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具备了直接探索天空的能力,但至今,人类还只了解了宇宙中4%组成人类的原子物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是否还有生命存在?另外96%的暗物质、暗能量,我们还不清楚它们的属性和本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为学校师生作了精彩的题为《载人航天与天空实验室》的航天科普报告,“对未知事物,我们永远保持着一种探索精神,这也促使人类的太空事业,从不间断。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永久空间站的建立,将为我们深度探测宇宙提供更好的平台……”他的科普讲座中还穿插了国内外做空间研究的照片和视频,内容丰富充实、图文并茂。

中国国防科普委员会副理事长石磊为各校中小学生讲述了“神奇的载人航天”,她将载人航天知识分为“上得去、呆得住、回得来”等三大块,用生动、幽默、朴实的语言,结合游戏互动、视频、图片,向学生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成就,重点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解决的过程,展望了我国载人航天科技的未来,让孩子们了解载人航天器的结构、体型、发射过程等科技知识,激发了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科技馆原馆长金声以《飞上太空》为题为广大中小学生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并以动漫图表形式演示了气压变化、碳纤维、阻燃材料实验,化繁就简讲授了飞船、导弹、火箭、宇宙速度等科学名词,并详细介绍了航天员如何在太空“吃”、“喝”、“排泄”、“睡”等。幽默生动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解释,一段段攻关趣事引来同学阵阵欢声笑语,金声用独特、轻松的方式引领青少年从太空“周游”了全球,对航空航天知识深入浅出的解读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声告诉学生们“宇宙的未知数太多了,2009年,发上太空的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已经把目标投向了银河系。”金声说,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视野,也将打开得更宽。

航天档案馆原馆长刘登锐为师生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他主讲的题目是一神箭、神星和神舟,为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关于火箭、卫星和神舟飞船的科普知识,生动形象的讲解不仅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还促使大家提出很多趣味性强的问题。尤其是瓷都晚报的小记者们,他们背着记者包,俨然大人般进行采访,刘登锐亲切地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景德镇,龙乐豪院士等专家纷纷接受了记者采访。龙乐豪表示,景德镇的陶瓷曾经创造了举世皆知的文明,两千多年来一直领先于世界,景德镇的这种精神与航天精神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奋力前进。景德镇市科协在新的世纪,致力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必将为景德镇的跨越发展提供不竭的活水,必将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龙乐豪衷心祝愿江西省、祝愿景德镇的发展越来越好!

院士、专家们所到之处,都掀起了一股“学科学”的热潮,听众们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尤其是各地的中小学生,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踊跃提问——“什么是两暗一黑?”、“天宫一号发射时搭载了多少燃料?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飞船发射的时间季节有限制吗?”、“航天飞船与火箭的区别?”、“孔明灯和风筝都能飞上天空,它们与航天器有区别吗?”、“航天器的燃料是什么?”、“有没有航天员真的去了太空回不来呢?”……一个个问题展现了同学的奇思妙想。面对这些问题,专家们都不厌其烦,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一一解答。

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范文第5篇

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完成,中国的航天人终于让电子技术成为中国航天发展最强劲的推动力,迎来航天电子亮剑太空的美好时代。光纤陀螺:开创空间站应用的先河

据了解,在此次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共提供各类产品600余台(套),涉及惯性导航、计算机与微电子、遥测遥控、基础元器件多个领域,且多项创新技术得到首次应用。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地球上空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行,它需要一双“眼睛”,精确地感知自身的微小动作,从而更好地确保飞行姿态精确控制以及与飞船交会对接。

但是,与改进型二号F火箭和神舟八号飞船不同的是,它采用了专门为它设计生产的光纤陀螺作为它的“眼睛”,引领它的浪漫太空之旅。

已知的公开资料显示,让光纤惯导陀螺担纲空间站姿态控制的重任,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也就是说,这个光纤陀螺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在空间站作为主份应用的光纤惯性器件,开创了光纤陀螺在空间站应用的先河。

据了解,光纤陀螺技术在世界航天领域属于前瞻性技术。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在前期深入研究、吃透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依靠完全自主创新,使光纤陀螺技术短短几年之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率先实现工程化和产品批量生产。光纤陀螺技术研究成果已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应用于多个宇航型号任务。

与此同时,依托于这一技术的产品也在应用中通过了考验,在卫星搭载验证中不仅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而且在一些特殊的空间环境下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特殊优势。

把确保安全作为首要标准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一个不起眼的螺栓出现问题部有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更不要说汇集和处理信息的中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771所把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作为研制工作的首要标准。

作为中国航天员巡天的专属座驾,改进型长二F火箭将在我国未来开展空间有人试验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它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火箭的安全性,让航天员毫无顾虑地乘坐火箭升空,771所在计算机可靠性上下足了工夫。他们一切从头做起,对箭载计算机、故障检测处理器进行了全新设计,采用系统级的冗余设计从根本上提高信息处理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771所先后攻克了三机同步及信息交互技术、故障诊断隔离及系统重构技术、恶劣环境下信号完整性技术等诸多的技术难题,计算机系统由以前的接口部分采用冗余设计改为全部的三冗余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失效成为极小概率事件。

在设计提升的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并没有对实验验证有丝毫的松懈。在箭载计算机设计中,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前仿真、综合后仿真、布局布线后仿真、限电压极限温度环境仿真,对设想到的所有环节进行再三再四的验证。实验中出现的任何毛刺和异常,都深挖细剖、追根溯源,直至得到光滑得近乎完美的试验曲线,确保设计降额充分、逻辑正确、时序合理可靠性有了巨大的跃升

空间站长驻真空、失重、高辐射、冷热剧变的太空环境,飞船往返于天地之间,在地面环境和太空环境中穿梭,人要在其中生活和工作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能够维持生命的环境。人们在地球上再自然不过的压力、氧气、适宜的温度都需要计算机的控制与维持,而天地交互所有信息的沟通更是离不开计算机的协调与控制。

设想一下,地面上遥控指令的接收与处理,空间站里各种设备的运行,试验结果的汇报,离开了计算机一切都将陷于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