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园林景观;生态型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99-03
1、引 言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经常引进颇具当地地域特色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作为小区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部分,将小区的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进行高度统一和融合,既体现了当地风景园林地域特色,又符合人们渴望山水、亲近自然的本质需求,还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并已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且在设计布局和具体景观表现手法上一定要得体和适宜;一定要有利于实现人和山水的亲和,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一定要有利于人居环境由于自然生态景观的引入而具有自然的生态美;一定要满足人居或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小气候环境的宜人和安全。要想将自然生态园林景观类型和谐、得体地应用于现代人居环境,尚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从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上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2、体现“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的一般要求
随着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在购房时,除了考虑住区的位置、住宅户型平面、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环境的综合质量。住宅环境的质量,主要包括绿色景观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等,具体要求如下
2.1 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地域环境,营造地域特色
现代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免大开大挖,这是当今开发商和设计师的公识。尊重环境不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民俗风情在内的人文环境。
2.1.1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强,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对绿色环境渴望之极,而小区园林化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将来绿色人居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园林”是指宏观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生态景观等方向发展。任何小区的园林化设计,都要有一条明确的主景轴线或中心花园,并由此轴线或中心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小区的始终。
近年来,笔者设计的园林景观,采用的是围绕这个主景轴线(从大门到中心旱地喷泉公园的轴线),将欧式风格的条形住宅和各个院落空间连成一片,组合成完整的绿色景观环境,以满足居民对绿化景观的需要。
2.1.2 “人车分流”以满足小区交通环境设计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对公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系统正在迅谏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是在日趋超前,汽车消费和旅游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解决好小区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为当今现代小区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小区环境设计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宁静、清新、自然、充满人情昧和生活气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笔者认为“人车分流”是解决交通环境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我们从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中可以看出,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几乎都采用“车在周边行,人在中间走”的分流方式,人们可不受机动车的干扰,真正留给居民一个安全宁静的“以人为本”的绿色共享空间。
2.2 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
笔者认为,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应把小区住宅作为一种家庭生存生活载体来整体设计考虑,营造极具当地地域特色的现代住宅小区。因此,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2.2.1 首先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对人居环境设计要放大设计空间,走出居室,走出住宅小区的围墙去领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居室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有考虑户型,小区绿色生态环境和小区入口及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否则这个人居环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一个世纪前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就曾提出“有机建筑”理论,他非常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认为建筑必须体现人的自然性,著名的“流水别墅”正是介于对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21世纪的建筑和小区设计,随着就WT0观念的逐渐发挥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有机环境效应,将是重中之重。
2.2.2 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
对室内外大、中、小地区环境应统一考虑,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创新手法。大的人居环境规划应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进行对接,使居住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去。小区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人户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渡与对接。这就使得居者的室内外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容为一体,又处处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总之,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以居住者的行为活动规律为主线,以日常生活项目的停留时间为节点,划分各功能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反映处小区环境的优劣,因此,应加强小区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水平。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3.1 项目实例
湖南湘潭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为8万多m2,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2万m2,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其中绿化率达到40%。
3.2 园林景观设计构思
为充分体现出现代高尚住宅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自然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良好居住环境的设计要求,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设计:
在现代的繁华城市里,人们为钢筋水泥构架的现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灵可以休憩的绿色家园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结。在此笔者本着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试图诠释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态生活社区,从而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园。
生态环境最基本的要素是“绿”和“水”,“绿色”在这里已从狭隘的色彩概念转变为环
保和生态意识概念。绿色不单指色彩,而是代表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特殊的协调作用。它不仅能给人带来欢愉、轻盈、柔和的感觉,而且还具有净化空气等重要的环保作用。有了“绿”与“水”的完美结合,既能取得丰富的环境效果,又能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
3.3 场地现状及评价
本项目根据现状分析总结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如下:
1)根据场地周围三面绿化围合的优越条件决定了小区与山、水的内在呼应关系及场地精神的延续,利用植物成为新的构成因素,构成了小区的主题:“水景、密林、人家”。
2)道路、停车场与建筑留给景观的空间有限,尤其是一区中心绿地,因地面构筑物过多,空间较为分散,需寻找一种元索来统一整个园区,所以利用自然的处理手法;改变园区的尺度感,并因形就势将功能分散,散点在整个园区之中,方便住户使用。
3)现状场地地势平坦,竖向变化不足。故在尽量遵循土方就地平衡原则的前提下,塑造出多变的山地效果,组织和分隔不同空间,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
3.4 具体设计方案
在场地现状及评价及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本生态型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时,确定以“水景、密林、人家”为主题,见图1。
突出园林山水格局的构成元素――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生态的最佳城市人居环境。
3.5 生态型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特色
3.5.1 “水景”
南北走向的水系,将社区的不同空间相互串通,依空间流动的走势变化,水流的形状也产生或潭或溪,或渊或池,或静或动,或深远或幽静的不同变化。同时,围合水系的地形与水系相互作用于,形成完整的山水体系,为社区营造了理想的生态格局。小区内“小溪”成为贯穿整个场地的脉络,沿水系设计了各种休闲,漫步在草坪上、徜徉在碧水边、交流在浓荫下、休憩在花丛中,塑造一个亲和、健康、生态的时尚生活社区。体现人与城市生活和谐,集阳光、健康、都市情怀于一区,突出都市人文景观特色,见图2 。
组团绿地相辅共同构筑了小区的景观绿地框架,“密林”和坡地成为围合各种类型空间的主要媒介。入口广场绿地的设计突出深山老林的纵深感,道路的布局、植物的规则种植,都有利于这种空间氛围的营造,乔木、灌木、地被均选择多种类,感受森林的气氛。楼间休憩空间强调向心力,设置植物围合的“兴奋点”,配合不同层次的植物种植,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与具有节奏的和弦,使整体环境景观意象渐人。
水景区植物的配置根据水流的特点及区域做不同的配置,在喷池处水流从滚水坝跌下。水面中央设小亭,通达小亭的汀步用本地的红砂岩组成,水面一直延伸到走廊的方亭中,将方亭突出走廊的部分做成水榭的形式,周边设美人靠。水岸自然蜿蜒,用真石堆砌成自然驳岸。植物运用上主要有:桂花、桃花、海桐、鸢尾、芦苇等,通过多种不同风格的植物和水景,将此景观映衬出江南小镇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并充分体现出主景观的大气磅礴与韵味深长。此外,水际边缘配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等得体的园林植物以丰富水际线景观,如迎春、棣棠、黄菖蒲、千屈菜、水葱、香蒲、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等;水流经过的狭长区域则以垂柳,水草、置石对比布置,岸线自然堆砌,石头生动活泼,石缝处则以棣棠、南迎春、金钟花、书带草点缀,尽显江南水景的风韵和地域特色。
3.5.2 空间形式多样
居住区园林环境的空间美学将成为视觉景观的重要导则。树廊、竹廊、花廊等多条视觉景观通廊的营造,将社区内不同空间的园林环境融为一体。人口主轴线将南北各空间有机贯穿起来,空间序列感强。南北方向一条主要景观轴线和东北西南2条次景观轴线将园林景观节点串联其中,形成严整的“线形”空间格局与灵动活泼的“点状”空间节点适度结合的空间形式。再利用植物、构筑物、不同材质等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与手法塑造下一级尺度关系中“点”“线”“面”空间,使整个社区的室外空间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为你展示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卷。
小区大庭院空间中以大桂花树为主体,分别布置樟树、紫薇、玉兰、红枫、南天竹等,小庭院空间内,布置丛竹,芭蕉、苏铁等,随园景肆意点缀,突出表现园林的散漫、无序。此外,根据观赏性植物的季节性,分别选取春、夏、秋、冬四季开花的植物如春天开花的白玉兰、紫荆、紫藤、泡桐、合欢、海桐、鹅掌秋、樱花、桃花、迎春、金缕梅、连翘、流苏树等,夏天开花的有木槿、广玉兰、紫薇、夹竹桃、石榴、栀子花、棣棠,秋天有桂花、木英蓉、夹竹桃、小叶女贞、胡颓子、油茶、金丝桃,冬天开花则有梅花、枇杷、腊梅、山茶等等。根据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便能创造出四季花开不断、美丽芬芳的景观效果,见图3。
3.6 主要景观节点
3.6.1 入口景观区
位于小区西部主人口,一组红色跌水景墙、水台阶、石壁水景墙塑造了该区的总体形象。红色跌水景墙以其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突出了人口景观的雕塑性和标志性。
3.6.2 中心景观区
中心景观区包括一区和二区中心绿地2部分。区内一条贯穿南北走向的水溪是中心绿地的主要园林景观核心,也是视线的通廊。亲水平台、密林广场、水边汀步等,是人们休闲、散步、锻炼的好去处。以水景为依托依水设计了亲水平台、水边广场等,主要如下:
1)树林通廊:人口道路的布局设计突出深山老林的纵深感,植物的规则种植,都有利于这种空间氛围的营造,乔木、灌木、地被选择多种类,感受森林的气氛。
2)童趣广场:考虑到成年人看护孩子的便利性,该广场与西侧的林荫广场相对,将成人活动范围与儿童活动范围紧密联系。从安全性和趣味性考虑,该广场的铺装采用木铺装和塑胶垫相结合,种植池、座凳等小品均进行特殊设计。
3)浅池涌泉:作为该区的特色景观,曲折而灵动的潺潺水湾,自然散落的水中置石,汩汩跃涌的泉眼,都将为小区的环境增添无限的动感和情趣。
4)聚景广场:以水景为依托,依树临水的聚景广场是一区中心绿地最佳的景观观赏点,景观在此处一览无余,框景、对景、借景等园林设计手法在此运用得淋漓尽致。广场外缘的曲线形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亲水的机会。
5)诗墙画壁:位于E中心绿地的北入口。高低错落的系列景墙排列于主园路东侧。我国传统的古诗词与西方现代绘画、雕刻艺术相融合,体现现代都市人对文化、艺术和生活的追求。
小区各休闲广场周围则以绿地及乔木、灌木、花卉混置,通过雕塑喷泉的合理应用,在各角落自然形成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园林小品,如香樟、银杏、石楠、垂柳、冬青、女贞、乌柏:红色的枫树、卫予、水杉、盐肤木、无患子等。常年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李、榆叶梅、胡颓子、湖南特有的红花槛木等,大大地丰富了小区园林的地域特色,使小区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内,将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景观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亲切柔美的感觉,使小区整体显现气派、豪华而又不失轻松自然的氛围,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
4、结 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中营造山水型景观氛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对水的亲近。山水景观设计理念被设计师设计、表现于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中,它体现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在追求的美学艺术一价体系的同时,人居环境设计还应满足人的社会功能和周边环境生态功能理念要求的二、三价设计理念体系。我国山水型人居环境设计刚刚起步,但从本小区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应用效果看,“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代表了未来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某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倩,设计与传承-将山水艺术融入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今日科苑,2006(4):17
绿色建筑是当前和未来建筑设计和建造理念的趋势,而绿色建筑的实现始终是通过具体的建筑空间,环境,材料等来实现的,绿色建筑的理念必须通过建筑空间的处理,建筑环境的塑造,以及新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建筑空间与绿色建筑关系的研究是绿色建筑研究的先决要素,也是达到绿色建筑体验的首选方法,对于研究绿色建筑理论与建筑空间形态及设计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概述
1.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使用的整个周期内,倡导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生态化建筑。其中,节约资源包括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以及建筑材料等。绿色建筑不仅能够为人们提高健康环保、舒适整洁和高效使用的建筑空间,更能够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的有机统一。因此,所谓建筑的“绿色”,绝对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认为的建筑立体化绿化或者是修葺基础屋顶花园那么简单,而更多的是一种生态建筑的理念,是未来人类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是在不破环周边环境和原有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土地资源,有效减少污染排放,以求达到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回归自然的建筑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绿色建筑以协调建筑、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结合人工建造技术,创造健康环保的建筑空间,实现三者之间可持续的平衡。
1.2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是人工地通过各种设计建造手段和建筑材料构成的空间。建筑空间的组成实体包括地面、墙体、门窗和屋顶等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此外,建筑空间的构成还可以借住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中的山峦、植被、水流和街道等组成外部空间,体现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满足人们对外部建筑空间的审美需求。建筑空间通过建筑空间的面积、形状、采光、通风等等实现其物理功能,通过空间的设计风格、色彩搭配和审美的特点实现建筑的精神满足功能。建筑正是借助不同的结构形式、形体空间、色彩风格满足这两种需求。
2.空间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绿色建筑是建筑空间设计的终极追求和导向原则,建筑空间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具体方式和表达载体。不管绿色建筑的理念如何发展,其最终目标始终是创造一种生态的建筑空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绿色建筑生态化、自然化、健康化目标的实现,必须研究建筑空间的设计,只有这样建筑空间才具有实际意义。
3.空间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空间的设计遵循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建筑空间生态化、自然化、节能化、舒适化和健康化的绿色化设计,建造满足人类生存并于自然相互协调的建筑空间环境体系。一方面,这样可以实现满足人类最基本生活所需的空间整体系统。另一方面,建筑空间也可以实现自然生态理念的载体功能,给使用者提供具有自然生态体验的空间场所,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化、自然化、舒适化和健康化,满足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等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要求,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
4.建筑空间的绿色化处理
4.1生态化空间。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完美阐释。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效法自然也是建筑空间的追求,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舒适的人居环境。绿色建筑就是让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建筑从选址、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都应周密的考虑到周边的自然因素,营造出出良好的居住环境。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欧勒布勒斯住宅就是生态化空间的典范,它利用太阳能装置和风车提供所需的基本能源;通过自然通风、土壤和温室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气候;而废弃食物和粪便等用作沼气燃料及植物肥料;温室种植的蔬菜和花卉等植物提供丰富的氧气;收集雨水并加以净化用作生活用水;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植物灌溉和鱼类饲养。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循环。
4.2自然化空间。
绿色建筑应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最大化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动静互补,和谐统一,做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部要塑造舒适的人居环境,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将周边的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通过亭、台、楼阁、廊道等建筑语言将建筑内外统一起来。让使用的人既能够在室内享受自然,也能轻松的通达到室外亲近大自然。
4.3节能化空间。
最大化地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空调和采暖设备的使用,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构建节能的建筑空间。根据风冷系统原理,最大的利用自然通风的进行空间设计,使建筑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该区域的主导风向。在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都要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回收再利用。
4.4舒适化空间。
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能够在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室内空间舒适。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努力营造舒适人居空间。
4.5健康化空间。
建筑的选址要综合考虑朝向、自然风向、四季的温度、土壤温度等自然条件和建筑材料、建筑设计等人为条件,共同创造出健康环保的新型人居建筑空间。
5.结束语
关键词: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
Abstract:This paper expanded the study range of Livable Urban from urban to urban-rural region. In review of the past major changes on livable construction and forecasting the new possible livable challenge that will appear in the Big Pearl River Delta in future,the author proposed the measures on constructing the livabl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Big Pearl River Delta in aspects of housing, ecology, leisure, transportation, linking in policy.
Key words:the Big Pearl River Delta; livable; Urban Agglom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104-03
1大珠三角城镇群宜居问题的提出
宜居,顾名思义是适合人类居住。在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后,国际社会对于建设宜居城市形成了广泛关注。我国在2005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首次将建设“宜居城市”明确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提出,建设部也于2006年颁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国内对宜居建设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建设宜居城市的层面。
“大珠三角”是大珠江三角洲的简称,主要包括港澳特别行政区和传统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即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仅含惠阳、惠东和博罗)及肇庆市(仅含市区、高要及四会)组成(图1)。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使得其宜居建设有必要拓展视角。首先,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大珠三角地区在过去10年中,在城市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的同时,乡镇人居环境的某些方面反而在恶化,因此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需要加强城乡协调、缩小城乡差距,相应的要求宜居建设从关注城市拓展到关注整个城乡区域。其次,这是大珠三角城镇群空间格局的发展需要。大珠三角地区各城镇分布密集,渐成连片发展趋势,城镇间越来越频繁的社会经济联系及区域间显著的相互影响使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环境、大型交通基建等许多关乎宜居的问题需要上升到区域层面共同协调解决。未来,大珠三角城镇群要发展成为与纽约大都市区、伦敦都市圈、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主要全球城市区域相媲美的城镇群,空间上将趋向网络化和一体化,这将使城镇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呈现区域化趋势。同时,大珠三角地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特征,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不仅在发展背景、经济体制、行政体制上存在不同,在文化、休闲景观资源、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多样性,具备了众多宜居要素。若能各自发挥所长,联合打造宜居城市区域,将较各个城市更具竞争力。因此,在大珠三角地区有必要将宜居视角拓展到区域城乡视角,即建构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
2过去宜居性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改革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大珠三角地区在经济上实现了飞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商业、娱乐、教育、体育等各类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持续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在城市宜居性有了很大改善的同时,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对区域的整体宜居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2.1快速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初期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高耗能、低技术含量,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破坏的代价,珠三角地区整体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且达标率低,大气环境容量总体不容乐观。由于珠三角地区早期的工业大部分位于村、镇,因此乡镇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更加明显。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治理难度大。今年年初的雪灾就被认为是生态环境的报复,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广东省多年的工业污染是导致这次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2.2社会保障未能公平享有,成为影响整体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珠三角地区长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大量低收入、低素质流动人口局部地区高度集聚,引发了社会治安问题。大部分珠三角城镇在进行服务设施规划时,未充分考虑外来人口的需求,使外来人口未能与本地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服务。同时,房价飞涨使“居者有其屋”难以让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民工的梦想成为现实,珠三角各市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小区和农民安置小区因为位置偏远、服务配套差影响了生活的便利。因此,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居住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更谈不上宜居。
3新的发展趋势下宜居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今后,若继续沿用目前的发展模式,大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将面临进一步挑战,同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使生态休闲建设、区域交通、设施与政策对接等问题对大珠三角地区宜居性的影响日益凸显。
3.1重型化的产业发展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带来新的挑战
大珠三角地区力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能够适度重型化,并已着力在广州、惠州等地发展重化工生产基地,力求弥补大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基础相对不足的劣势。但是,这种适度重工业化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污染也可能将进一步加重,这对大珠三角城镇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2产业高级化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外来人口的公平问题提出挑战
应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创新驱动型产业的升级要求,珠三角地区需要提升劳动力素质以保障产业升级后对专业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稳定供给。同时,为有效改变区域内部市场消费能力较弱的局势,珠三角地区需通过提高人口稳定性和收入水平来扩展内部消费市场。这两方面的发展都要求珠三角地区提升劳动力素质、稳定外来人口、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使外来人口公平地享有生活设施和服务,这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3.3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对文化休闲建设提出挑战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珠三角地区居民生活已经进入小康甚至比较富裕的小康水平。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居民对宜居建设的关注点从衣、食、住、行、购物转向精神层面,对文化休闲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图2)。美国新兴产业选择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该地区丰富的休闲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满足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素质人才对文化休闲的高要求。然而,长久以来大珠三角地区多元的文化休闲资源未得到整合发挥,在快速工业化所带动的城镇大规模扩展中,昔日城郊的岭南水乡风光被成片的工业园区所取代,青山碧水等环境敏感要素不断被破坏,珠三角地区生态用地面积急剧缩减,海洋休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这些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也使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受到文化休闲建设的影响。
3.4出行数量和出行要求的大幅上升对区域交通模式提出挑战
随着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发展,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发展动力大大提升,以广佛、深港、珠澳三大都市圈为中心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多中心空间格局将逐步形成,交通需求将由目前主要集中在珠江口东岸“脊梁”上的状况转向整个大珠三角“马蹄形”区域的均衡分布。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大珠三角地区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通往来需求大大增强,且更趋向均衡化。同时,大珠三角地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流需求向更高层次转化,安全性、舒适性及便捷性成为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价格的敏感性降低[1],因此,在日益增长的区域交通出行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便捷、舒适的小汽车出行。然而,大珠三角地区有限的交通设施和环境容量难以负荷小汽车的快速增长。大珠三角地区目前机动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若任由发展以私人汽车为主的交通,参照美国1990年人均拥有汽车0.57辆的标准,大珠三角地区现有5290.34万常住人口就需要3015万辆汽车,未来将更多,无论是大气容量还是道路交通设施都难以容纳这么巨大的汽车数量。同时,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模式所引导的城市地区低密度开发不适合于用地紧张的大珠三角,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需要有具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来满足大容量的居民出行对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但目前的区域公共交通与此要求相距甚远。
3.5跨界生活一体化的要求对设施和制度对接提出挑战
随着大珠三角地区空间一体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和功能交流将越来越频繁,三地生产、生活合作将不断深入,生活一体化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除了跨界生活人口数量将大大增加之外,跨界原因也日趋多样化,除工作以外,养老、休闲等也已成为跨界生活的重要原因,跨界生活停留时间也将趋向增长,上述都要求生活服务配套和保障全面化(图3)。同时,港澳跨界生活人口在珠三角从事的职业从一般加工制造业逐步向专业服务、高新技术等行业转移,对生活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存在的通关效率低、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有限等问题使跨界居住的空间范围多数局限在与香港邻近的邻接城市,同时,社会保障政策不对接所造成的领取综援金和医疗体系内看病难等问题也限制了跨界长期居住,使跨界生活局限于以短期的度假为主。
4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要提升大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建设“环境宜人、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宜居城镇群,今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4.1优化生态环境,深化文化特色,打造世界级的“阳光海岸”
大珠三角地区是珠江汇入南海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河流、海洋、陆地三大生态系统汇集于此,提供了多元的自然景观,“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地区融合了岭南、西方、都市、历史等多元文化要素,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景观[2]。大珠三角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珠江口两岸地区,多元文化、自然景观汇聚于大珠三角海岸带,使之成为大珠三角地区的生态核心、门户和形象标志区。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相比,大珠三角地区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使之拥有温暖的冬季,在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上更具优势[3]。借鉴新加坡开发东南部“阳光海岸”经验,珠江口及其两翼应当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通过海岸带多样化开发和快捷的交通体系打造“多样化阳光海岸”(图4)。珠江口地区应当尽快建立国家海滨公园,发展成为集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旅游、高端产业、科研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湾区”,成为大珠三角地区居民周末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的地区,也是大珠三角地区吸引外来游客的形象标志地区。珠江口两翼在自然景观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功能,培育休闲海岸。
4.2构筑以区域轨道公交为主的强竞争力的公共交通体系
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等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大力发展公交化的轨道交通是解决区域客运交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城镇群宜居性的有效交通工具。轨道交通的最高行车速度可达200~250km/小时,使得大珠三角内城市的联系更为便捷,引导了跨城市间的消费,为远距离商务、旅游、通勤、购物等等提供支持,从而实现“香港上班,肇庆居住”等跨界生活新模式。同时,轨道交通对区域大气的污染和能源消耗相对于小汽车而言小许多,当地铁日客运量达到37万人次时,相对于同样容量的小汽车交通而言每日可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约 9.55 t、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约0.971t,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约0.47 t。因此,轨道交通是发展强竞争力公共交通的最佳选择,应成为未来大珠三角城镇群客运出行的主要交通模式。
未来应大力发展大运量的城际轨道公交。《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已提出至2020年建设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轴,放射与环状相结合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架构,实现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连通轨道交通。建议在此基础上,将港、澳地区纳入整体考虑,加强港、澳地区与珠三角轨道公交的对接,从而使城际轨道线路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并结合香港、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使轨道公交网络覆盖到整个大珠三角地区,真正实现大珠三角城镇群“1小时交通圈”。
4.3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应贯彻“生态优先”原则
鉴于珠三角地区工业污染的教训和剩余环境容量有限的状况,今后珠三角各市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产业类型和空间布局时,应首先衡量其对宜居性的影响,做好规划环评工作。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重型化要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的装备制造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从组装向设计和研发发展,钢铁、石化等资源消耗量大、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建议向西翼的湛江地区拓展。
4.4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采取“大混居、小聚居”模式促进社会融合
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房地产市场体系”+“政府提供的保障性公共住房体系”。面对大珠三角地区多元化的住房选择需求,需要各级政府调整现有住房供应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并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范围,真正实现各得其所。在农民工集聚的产业园区,建议政府引导建设员工村,并参照城市居住区的设施配套模式提供服务配套。在各级城镇,借鉴香港、新加坡福利住房的有关做法,建议在城市范围内均衡布置保障性公共住房,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引导,形成众多的公交社区,保证居民通勤方便可达。公交社区的开发建设建议采用“大混居、小聚居”模式(图5),即在社区中实现限价房、拆迁安置房、商品房等的混合布置,而在其中又能体现一定的分区和距离,社区层面统一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使保障性住区和中高档住区居民共享服务设施,实现各类居民公平享有生活设施,促进社会和谐。
4.5以机制创新和政策对接为生活一体化铺路
为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推动大珠三角区域内的往来交流,建议简化珠三角和港澳居民往来的通关手续,最终实现大珠三角地区居民持身份证通过居民快速通道自由往来。近期,建议在现有的港澳居民专用通道、上下学时段学童专用通道的基础上,设置“大珠三角居民快速通道”,提高通关效率;远期,建议进一步简化三地居民的通关手续,发放多次入境卡,为居民日常往来提供方便。
依托大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选择合适的轨道站点建设跨界生活合作区,在跨界生活合作区内进行机制创新,推进服务设施和制度的对接。为解决来珠三角定居的港澳居民的后顾之忧,跨界生活合作区内不仅应加强服务设施的配套,同时要加强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政策的对接。建议逐步完善社会福利的异地转移、子女的异地转学机制,香港有关方面可以放宽医疗保障制度,将《粤港两地医疗机构之间的有效转诊和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在跨界生活合作区内深化转诊机制和领取社会保障金的试点,消除港澳人士在珠三角地区长期居住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毛敏,喻翔,张锦.区域性轨道交通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6).
[2] 李燕,司徒尚纪.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比较[J].人文地理,2001,16(1).
关键词:小区景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关注城市的生态和环境,“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也从一定意义上涵盖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园林和景观环境设计与建设正成为城市建设者关注的焦点,受到了从上到下包括城市普通居民的关注,“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充分反映了城市发展对建设城市良好环境的重视。
城市小区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办公小区、学校等城市居民工作和学习的区域,属于城市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城市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环境设计与建设相对城市主干道、大型公园及城市形象工程而言,受到的关注还不够,存在着诸如参差不齐、盲目照搬等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因此,本文尝试从园林景观设计角度,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探讨。
1.小区景观设计展望
小区空间相对于其它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因而小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重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建筑空间尺度,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小区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且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环境意象。此外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且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要塑造简洁温馨的视觉形象。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的优势,让自然的本原的东西发挥作用,把自然更好的放在景观设计中,让人们不出家门就能享受自然。因此居住区的景观形象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在居住区的色彩总体上应是明快温感的,那么景观形体及其细部处理应突出简洁清新。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2.设计原则
2.1 结合地方文化内涵,将设计与人的情感体验结合,以景写意,情景交融,创造具有浓厚南国情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住区环境。
2.2 强调环境的使用功能,结合小区的园林空间营造聚会、休息、健身、游赏等多种形态的实用功能场所,满足小区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创造丰富的生活体验。
2.3 坚持“生态”理念,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营造形态多样、具有丰富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同时结合地形变化,以系列“水景”和丰富植被营造多态、亲切怡人的自然生态住区空间和景观。
2.4 强调“自然与艺术融合”,将山、水、植物等自然空间景象与具有强烈艺术韵味的园建、小品结合,以主题特点突出的艺术小品表现小区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展现住区的高尚气质,创造自然与艺术相得益彰的小区环境。
3.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3.1平面布置
居民小区楼群、道路多为规则式布置,在园林景观规划中,有规则式、自由式和混合式。规则式即几何图式,园路、广场、水体等依照一定的几何图案进行布置,有明显的主轴线,给人以整齐、明快的感觉。自由式布局灵活,能充分利用迂回曲折的园路分割居住室外空间,通过自由式植物绿化配置,给人以自由活泼、富于自然气息之感。混合式为规则式及自由式相结合的布置,既有自由式的灵活布局,又有规则式的整齐。通过园林建筑、道路、广场、小品、绿化布置,达到与周围楼群建筑协调一致。在植物布局方面,我们要强调园林景观与小区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对于景物的布置要做到一步一景,处处都是“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感觉。
3.2小区道路设计
居民小区道路必须主次分明,引导性强,便于车辆进出行驶和人们行走。道路不仅要在宽度上利于交通行径,还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多采用环行道或人车分流的形式。园路规划要在宽度和路面铺装上有别于小区道路,多采用线性自由流畅、迂回曲折的形式以分隔绿地空间,改变空间形状。通过园林植物配置,创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给人移步换景,别致多样的视觉感受。同时,园路担负着连接建筑景点、水体、小品、铺地等各个景点的任务。从休闲游览的角度而言,园路的安排应尽可能呈环状,以避免出现死胡同或走回头路。
3.3小区景观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要达到以景寄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要增添人文色彩,体现文化底韵,使小区居民达到放松心情、缓减紧张情绪,调节和减轻疲劳,从而陶冶情操,得到休闲和愉悦。园林建筑(如:亭、廊、榭、花架等)强调有法而无定式,采用回环曲折,层次错落,创造园林环境的无限变化,创造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园林作品要简远、疏朗、雅致,突出特色,使其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给人无限遐想。如不少城市居民小区常采用雕塑与园林环境相融合,周围布置相吻合的园林环境,能更加烘托主题,增加情趣,渲染气氛。
3.4配套设施设计
在小区配套设施中,采用体现自然、质朴的休闲坐椅(如仿树桩桌、凳),使人更贴近自然。在空间开合处,采用形式多样的铺地,以丰富环境基调。在局部地方设置健身器材,便于居民健身锻炼。全面考虑到居住小区所需的照明、灯光、绿地喷灌等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硬件功能,提供给居住者们便利、优质的服务。
4.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表达,通过良好的植物培植来体现园林景观的自然性、艺术性与地域特色。
4.1城市小区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
(1)了解立地条件和植物特性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湿度等,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
(2)根据绿地不同性质和功能选择植物,合理配置,高度搭配要适当。
(3)色彩搭配要协调。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
4.2充分利用光、影、四季变化与植物景观进行合理配置
借助光、影、声来营造植物景观。光与影是可以使园林植物景观富于层次、富于深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植物一旦与日光、月光、烛光、水面、冰面、镜面等。
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各色各样的光影美,如诗如画,妙不可言。如檐下的阴影、梅旁的疏影、树下花下的碎影,以及水中的倒影,最富诗情画意的首推粉壁影和水中倒影;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丰富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的精粹。色彩可以引起、产生丰富的联想,利用植物色彩渲染空间气氛,烘托主题,可给人一种或淡雅幽静、清馨和谐,或富丽堂皇、宏伟壮观之感,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空间。
4.3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水体、建筑本身与植物进行造景
有水体的小区,可利用水岸线自然曲折轮廓,用自然山石驳岸、石矶等形式造景;建于山体之上的建筑则可利用自然山坡、园路及建筑进行造景与植物配置,以达到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和谐共融。
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运用人类智慧和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建造的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而建筑设计就是联系和综合上述各种要素,通过对功能、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建筑节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确保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当今人与未来人和谐共处的系统工程。衣、食、住、行是人们基本生存需求,其中住、食、衣直接或间接与建筑节能相关。抓好建筑节能,直接受益者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导致建筑量的不断增大,以及人们对建筑舒适度要求的逐步提升,确定了建筑节能具有广阔、长久的发展潜力。
1.居住建筑外窗节能设计
1.1建筑能耗的概述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不断地改善,为居住着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自然资源,是当代建筑师刻不容缓的职责。
建筑节能是一个整体化的设计结果,一般建筑主要包括外墙、外窗、屋顶三个方面。通过对石家庄花园小区20层以上高层住宅满足室内舒适度的暖气、空调建筑实例设计,建筑外窗是维护体系中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利用建筑技术手段,运用新型材料,在满足建筑形式多样化的同时,改善外窗的保温、隔热及密闭性能,降低外窗的传热量,以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
1.2外窗类型设计
传统的单层玻璃窗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所以采用双层玻璃窗即中空玻璃窗,通过增加的玻璃及双层玻璃间的空气层,降低外窗的导热系数,减少冬季的采暖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我国华北地区居住建筑外窗采用双层玻璃即中空玻璃窗,由过去的玻璃窗组合结构(5mm+9+5mm)改为现在的玻璃窗组合结构(6mm+12=6mm),由于空气层的加大及玻璃厚度尺寸适当加厚,大大的提高外窗的保温节能效果,提高了居住舒适度。
1.3外窗窗框选材
外窗框料的选择,将影响外窗的传热与散热量。不同窗框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有差异的,目前我国居住建筑外窗大量使用的是塑料窗,塑料窗导热系数低,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价格适中。但当前使用的塑料窗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塑料窗的老化问题有待提高,但随着工业技术不断提高、发展,其产品将日益成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窗框选用材料。
1.4外窗密闭材料
影响外窗的保温性能主要有两个因:传热系数及气密性,墙体与窗框、窗框与窗扇、窗扇与玻璃之间存在着装配缝隙,就会产生室内外空气交换,从建筑节能的角度讲,在满足室内卫生换气的条件下,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量过大,就会导致冷、热耗增加,这些空隙是建筑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控制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量。
注意各种密封材料和密封方法地互相配合。近年来新研制的聚硫橡胶类弹性密封材料、硅酮类高弹性密封材料、聚氨酯类弹性密封材料,具有高弹性,能适应缝隙变形,保证密封效果,增强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1.5建筑窗墙面积比
居住建筑外墙面积不应过大,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规定了寒冷地区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应大于0.30,东西向不应大于0.35,南向不应大于0.5,还规定寒冷地区北向不允许设计外飘窗,不利于节能。以石家庄亚龙花园小区高层住宅为例,各向窗墙面积比均不超节能设计标准,北向没有设计外飘窗,在建筑设计时为了追求外立面的美观效果,北向西北角、东北角都设计了转角窗,转角窗虽然不是外飘窗,但也对建筑节能不利,冬天降温、风起、下雪,角窗要比正常的窗子冷的多、还容易出现结露现象,西北角窗有时还出现了露水现象;西南向、东南向也不宜设计尺度过大的西南角、东南角转角窗,也宜出现结露现象,不利于建筑保温节能,应必免设计西北角、东北角转角窗,控制西南角、东南角转角窗尺寸过大设计。
总之,外窗选用除了适宜外,还应注意外窗的节能性、经济性、健康性、整体性、长期性。将新技术、新材料引用到外窗设计中,增加建筑技术含量,丰富建筑造型,是建筑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的潜力。其设计不单单注重外观,更应关注居住舒适度与健康度,建筑师在设计中应目标明确,富有责任感,引导建筑向绿色、健康、舒适、节能的方向发展。
2.居住建筑与节能环保的紧密关系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平衡、节省能源与环境保护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人类可以自主建造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但人工化的舒适通常依赖于照明、空调和通风等高耗能设施,且舒适度的提高又往往以耗能的增加为前提条件,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当前环境和能源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与安全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气的污染,绿化与水面严重不足、空气污浊、气温升高、能耗剧增。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结果是建筑系统内和建筑系统外的物质良性循环与能量的良性转换受到严重破坏,也就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居住区中的气候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是一个直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人类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3.居住建筑与节能环保设计原则
现如今,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环保建筑”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节能环保建筑的标准应该统一的,节能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上要遵从以下原则:
首先是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建筑设计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的原则,指的是对各种建筑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其次是对环境影响最小。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建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2)尽量使用本地建材。这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项措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3)重复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是鼓励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4)要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寿命。
最后是对生态环境最好。对生态环境最好指的是对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为有利,“以人为本”的同时不要忘了其他物种。人也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需考虑到未来的的可持续发展。
4.居住建筑室内外装修与节能环保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 现如今,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应该统一的,节能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4.1室内装修节能改造
在我国城市住宅设计中,卧室是住宅中唯一的主要空间,要将所有的卧室置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住置,置于南向,为住户提供最好的享用自然能源的环境。在室内功能区域和空间划分处理上多考虑环保和节能性因素。设计上选用透光性隔板方式解决通风、照明及可调节、可移动式的家具等,在室内培植适宜的绿色植物,达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的作用。
在采暖设计方面,结合供热需求,应选用传导和容量适宜的供暖材料,暖气片作为采暖主要方式,在装修暖气片时,应少包装,最大程度发挥其散热性。对于住宅小区的供暖系统设计,如果规划和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实现较好的系统控制和计量功能,同时可以降低能源的浪费。
提倡运用可回收性节能和节水技术;选用适宜的照明设备控制节能,减少不必要的电能耗费,然而要兼顾节能和装饰,还要做到量体裁衣。在很小居室内使用大型灯具,即便采用节能光源,同样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卫生间、厨房等应该选择有防潮、防水功能的灯具。
结合装饰考虑室内环境的自然通风性能,以利于空气对流交换,在装饰上设遮阳窗帘。室内采用电热水器与太阳能热水器相结合,减少室内热水用电能耗,从多方面达到节能目的。
4.2室外装修节能改造
在住宅体型设计时,依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节能住宅设计时,在满足一定体型系数限制条件下,节能建筑本体围护结构应达到规定的热工指标要求。注意用最少的围护结构面积形成满足功能要求的室内空间体积,其意义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墙体外表面积,避免热损失。
民用建筑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时,必须与节能改造同步进行,以确保改造后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外墙表面宜涂刷白色或浅色涂料,减少壁面传热,以提高外墙保温隔热性能。即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又节约能耗。对于多层住宅或底层墙壁,进行垂直绿化。这样就能缓解骤雨及曝晒造成建筑物表面的温差变化,从而改善生态和室内环境。
综上,发展的观念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节能建筑也好,环保建筑也好,其宗旨都是为了人类的安居乐业和长久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前提下,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房志勇,等. 建筑节能技术[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2]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编著. 建筑节能技术[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