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并购活动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防范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从风险来源来看,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唯一原因,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风险结果看,这的确概括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即“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1.并购前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分析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由于它必须对外公布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等信息,并购企业容易取得目标企业的资料进行分析。但是由于我国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往往难以做到非常准确,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由此可能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2.并购后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分析
(1)偿债风险。偿债风险存在于企业债务收购中,特别是存在于杠杆并购中。杠杆并购中,并购企业不必拥有巨额资金,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并期望在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通常在采用这种方式下,并购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投资银行的贷款约占资金总额的50%―70%,投资者发行高息风险债券约占收购金额的20%―40%。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收购者获益。否则,收购公司可能会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而无法支付本息。因此,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制度、财务运营、财务行为、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企业并购完成后,如果不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整合,也很难使并购后的企业产生规模经济、财务协同等效应。要实现预期的规模经济,必然要实现组织结构、人事等方面的一体化,降低管理费用、固定成本费用,这种系统的、结构化的改革,会导致并购双方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企业管理效率将会受到极大影响。能否度过并购后的危险期,就取决于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控制住这些风险。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了减少在并购中不慎落入财务陷阱的概率,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包括资料的搜集、权责的划分、法律协议的签订、中介机构的聘请,它贯穿于整个收购过程,主要目的是防范并购风险、调查与证实重大信息。
2.运营整合期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现金预算流转的整合。现金流转的质量关系到整个企业资金运用的效率水平,因此需要对其有效地加以控制。由于不同的企业对此控制程度不尽相同,并购公司必须对其进行整合,明确相应制度,并定时进行分析。并购企业还应针对被并购企业实行全面预算、动态监控及内部审计,以防范和控制财务及经营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的整合。并购公司可以实行财务委派制,通过亲自对被并购企业财务负责人实施严格的选拔、任命、考核和奖惩制度,并赋予其足够的职责,能使所有者监督能够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财务收支之中。财务负责人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代表,其根本职能就是进行财务监督,硬化产权约束,财务负责人向并购方母公司和被并购方负双重责任。
(3)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是统一财务制度体系的具体保证,也是并购公司及时、准确获取被并购企业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统一绩效评价口径的基础。
(4)业绩考核标准的整合。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的整合是指并购公司对财务运用指标体系的重新优化与组合。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重新建立一整套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其中包括定量指标考核和定性分析,既考核各自的经营指标,也考核了他们对母公司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惠金礼.并购中财务整合的内容及风险分析[M].会计之友,2009
[2]黄丽萍.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分析[J].公文易文秘资源网,2009
[3]王太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M].会计之友,2006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银行业必将遭遇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影响和挑战。为了长远发展,规避财务风险,那么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研究必将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以期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各国金融业发展道路上,始终处于特殊地位,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由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形成的,只有充分考察各种影响因素,才能真正意义上规避财务风险,使银行得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1.财务风险内部环境就其内因而言,导致财务风险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信息缺失导致决策失误。银行的持续经营依赖于对借款人自身经营状况的准确把控,但由于信息缺失导致盲目借贷,从而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的风险损失。因此,银行及时、准确的掌握借款人信息是银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的基础。(2)员工追求个人业绩。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把业绩搞上去,不充分考虑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就大量放贷,造成不良贷款率和呆账坏账金额不断增多,经营风险加大。(3)银行决策层疏于对资金风险的管控。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的银行没有建立风险评估系统、风险防范预警系统,甚至银行内部尚未确立互通的运行机制,“贷款三查”的风险管控在有些地区的商业银行流于表象,在银行业务发展的背后,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危机。2.财务风险外部环境金融经济的迅速发展,给银行业带来的应运而生,影响银行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1)宏观环境①经济发展状况。对商业银行理财有重大影响,规避财务风险应以宏观经济发展为契机,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保证银行经营战略的具有实施的基础。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管是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到货币流通量,不同程度影响着物价水平,进而会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③经济发展周期。现实的经济发展周期决定了银行经营情况,一般情况下,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的银行经得起经济萧条的考验;而在经济萧条的冲击下,不注重风险管控、风险管理差的银行往往遭受惨痛的代价。④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中央银行的适度监管有利于规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假若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任由其自我发展,违法违规的不当经营无形间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度。⑤国际大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资金来往越来越多,国际间的资金往来金额越来越大,考验着商业银行对资金运用的把控。(2)微观环境①银行间的竞争。适度公平的竞争有助于银行经营的发展动力,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活力;但竞争过度,发生恶性竞争,则势必给银行业带来沉重打击,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②利率水平。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存贷款的结算业务,存贷款利差作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③汇率变动情况。各国间经济贸易外来频繁,进行外汇交易,从事国际活动,汇率变动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素,若是不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银行必将承受相应的经济损失。④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拓宽经营渠道,增长银行业务收入,是国际间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也有助于分散银行经营风险,中间业务是我国长期以往有待开拓的重点业务。
三、防范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措施
通过上述海南发展银行具体案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摆在了尤为关键的地位,防范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总结知识得出以下防范措施:1.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采取有必要的运营调整,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完善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把责权利的治理主张深入人心,促使银行整体经营处于有利地位。2.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目前,银行业竞争日益严峻,在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情况下,应强化风险意识的重要性,要树立全面意识与全员意识的协调统一,这些都是管理理念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理念是银行长期经营的关键。3.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以科学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从借款人资信状况、偿贷能力、经营业绩多方面分析,建立合乎国际银行业规范的内部评估体系,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自身银行实际状况,提高银行信贷风险分析能力,加强对银行相关利益者的资信状况分析能力,进行合理的风险规避,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十分有效的。4.完善银行的会计体系会计体系是银行机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可以有效防范银行财务风险,对银行明确经营风险和加强风险管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因此,银行内部应对会计体系的完善给予高度重视,即提高会计人员在银行内部的地位,完善会计分析与流程,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四、结语
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决定着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关键,就需要保障商业银行的财务健康,对银行长期发展都尤为重要。通过判定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病因,旨在为银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望能促进商业银行长足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范新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与风险操作全书(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20-89.
[2]李晓辉,李炜炜.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金融经济,2011(6):118-119.
[3]郭昊昱.基于海南发展银行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J].财经管理,2016(33):207-208.
[4]梦妮.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2008(9):50.
摘 要 风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产物,会计是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会存有风险。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幻莫测,会计风险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日益突出。毫无疑问,会计风险的出现,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信息利用者的重大决策。以下本文简单介绍了会计风险的基本定义、种类及其成因,针对会计风险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会计风险 成因分析 防范措施
一、引言
风险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得出不同结论的不确定程度,其能使企业获益或受损。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随处存有风险。所谓的会计风险,是会计单位或者人员开展实务时,漏报或误报会计信息,进而促使会计报告丧失依据,最终导致损失的一种风险。若该风险变成可能,将会误导信息利用者的决定,而有关的负责人则会受到牵连或者惩罚,为追求这一项法律责任,会计单位或人员将会遭受各种损失[1]。因此,目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风险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理论与实务界一同关注的焦点。
二、会计风险的基本定义
从范围上区分,会计风险通常分有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上的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开展实务时,由于漏报或误报会计信息,使会计报告丧失依据,而导致损失的风险。而狭义上的会计风险,主要包括折算风险与外汇交易的风险。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会计风险将受到国外、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唯有深刻研究会计风险,才能对其彻底了解及掌握,以及很好控制会计风险,从而确保会计信息利用者的权益。
三、会计风险的种类及成因分析
(一)会计的控制风险分析
所谓的会计控制风险,即内部控制无法正常发挥其的控制作用,造成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损失风险。我国企业要想正常开展内部各项事务的管理,应具备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内部控制是企业管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职能在于纠正及衡量企业职员的行为活动,确保企业事业能按照预计的要求正常发展。要求依照计划及目标,加以评价企业职员的工作业绩,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以逐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及收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确保企业预计目标的完成。会计的内控目标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经营目标、遵循目标等。有效可行的内部控制,应在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能确保财务报告对外公开的真实、可靠,确保管理层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掌握。对此,加强会计的内部控制,预防及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有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及道德风险
会计的行为风险,是指因会计人员的疏忽或者恶意操作等行为而造成会计信息的错报与误报,最终导致会计人员受损的风险。通常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技术风险:会计人员在计量、报告以及确认等项目中,基于缺乏了解会计制度或者错误操作等所造成的风险,通常受限于会计人员的操作水平。第二,道德风险:企业投资者委托管理者企业,管理者享有告知投资人企业经营状况的义务[2]。而企业的管理者则委托会计人员负责处理企业的会计信息,这三者之间存有相互受益及矛盾的关系。若企业无法满足会计人员得到应有的空闲时间及报酬时,将会挫伤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其违背本身的职业道德,工作见异思迁,不负责任,最终产生风险。
(三)会计特有的风险分析
会计本身特有的风险,即会计理论本身的局限性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最终导致会计人员遭遇不必要的损失风险。会计理论作为实际会计操作的指南针,整个会计体系主要由抽象含义共同组成,比如会计准则、会计目标、会计技术以及会计假设等,其中会计准则、会计假设是导致会计核算缺乏可靠依据的重要因素。而会计的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处理的基本准则,也间接产生较多的主观选择、判断、估计等会计处理工序,在会计核算中存在较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导致会计处理的随意性大。由此可知,会计本身特有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主观思想无法改变的。
四、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增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会计团队的构建。目前的会计人员,除应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会计风险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加强构建企业的会计团队,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防范会计风险,利于将会计人员培养成财政、金融、经营、外语、审计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从而不断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要[3]。与此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知识教育及技能培训,争取为企业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会计人才。
(二)逐渐健全会计的监督机制
会计的基础职能是会计监督,其包含会计内部的监督与外部的监督等两方面。其中内部的监督,大多通过构建及完善内部的控制制度、互相牵制及监督制度、明确内部职员的分工等方式,以减少及控制会计内部的风险。而会计外部的监督,则是依靠国家及社会的监督来完成。国家监督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以及部门自身职责的限制,加以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行为表现等。社会监督,即通过社会上的中介组织,比如注册会计师依照法律认真审计委托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并给予相应的客观评估。社会监督凭借其本身固有的公正性、中立性获得法律的认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此,要想预防及减少会计风险,应对会计人员及活动进行监督,加强内外监督的有机结合,依法打击有关的会计违规、造假行为,大力整顿会计监督的秩序,逐渐改善会计监督的经济环境,减少会计风险的发生,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尽可能的排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会计处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其的会计信息。应加以改革及排除不确定的会计信息,逐步改善其的会计环境,使其从不确定的环境转变成较为稳定、确定的环境。会计主要依靠会计假设实行,要想会计假设更贴于实际,就应保持虚设货币计量中的币值不变,这也是排除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一种途径[4]。此外,转变现有的财务报告方式,重视内外在形式的转变,重新设置及归类报表项,认真区分确定和非确定的会计信息,尽量丰富会计报表的信息内容,以有效排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后,转变现有的财务报告分析方式,在改变标准计算方法及口径的同时,全面分析其的影响因素,在会计分析中引进层次分析的方法,促使会计分析的标准具备更为可靠的信息依据。
(四)构建健全的风险内控及预测机制
加强会计审计的监督工作,构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不仅有助于降低会计风险,而且有效保障了企业的财产安全,确保会计信息活动的稳定进行。工作岗位的责任制作为财务部门认真执行会计内控要求的主要机制,该制度的贯彻落实,能推进各种会计制度的规范开展。我国企业应实事求是,合理设置会计岗位,设置专门的岗位责任制度,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相互监督,逐步构建及健全企业的内控机制。此外,还应根据优化配置的原则,认真落实各岗位的人员,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增强其的责任感,避免其的错误操作而导致风险。对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弊端,应及时采取对策,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5]。另外,逐渐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及责任牵连机制,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保证整个会计核算过程的制度监督。最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企业应构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加强会计风险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所谓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的财产安全、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控制风险等而组织的一项管理机制和对策,其能使人们尽早发现风险、应对风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风险随处可见,唯有对其的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此采取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尽可能的排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及逐渐健全会计的监督机制等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会计风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孙鹏云.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的管理理念探析.经济论坛.2009(02).
[2]张固.企业会计风险的辨析与应对.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
[3]田华.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及策略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11(14).
(包头市房地产产权管理处,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估价师队伍日渐壮大,房地产估价师作用越来越大,风险与防范也越来越重要,加强前置管理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房地产;估价师;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9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152-01
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需求催生了大量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使得房地产估价师队伍日益壮大。但是,房地产估价师的执业风险时刻存在,因此,更好地防范房地产估价师执业风险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房地产估价师执业风险的类型
1、民事赔偿风险 。《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管理办法》(建设部100号令)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房地产价格评估过程中,因违法违纪或者严重失误给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有权向签字的房地产估价师追偿”。
2、行政处罚风险 。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五款规定,“与委托人串通或故意做不实的估价报告和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由注册单位对当事人处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暂停执行业务、吊销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证书》、《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证》,并可处以罚款” “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但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3、刑事处罚风险 。《刑法》第229条第1、2款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对“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阐述。
二、房地产估价师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法制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许多房地产估价师埋头钻研业务知识,对估价规范、估价技术、估价参数耳熟能详,但对法律知识却知之甚少,导致难以把握对与错、是与非、合法与违法以及罪与非罪的界限。作为估价师,必须学习有关的民法、经济法、合同法等民事法律知识,也要了解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刑事法律常识,就可以在心目中树立起一道是非界线。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和方法,客观对估价对象进行评估,维护委托人的正当权益。
3、保证估价结果的合理性。提高估价结果的合理性是防范执业风险的核心措施。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正确把握市场,以市场信息为依据进行评估,各项参数的确定要依据市场行情,尽量避免主观决定;估价结果要贴近市场行情,不能偏差太大。需要估价师平时下功夫去收集、整理市场信息,并将其应用于评估实践中。
4、提高估价业务委托合同的质量,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有些风险是由于委托方和估价方责任未明确造成的。而有效防范此风险的方法是提高估价业务委托合同的质量,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估价业务委托合同是进行估价的依据之一,它明确了委托方和估价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承担的责任,必须由委托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务必在委托合同中写明。
5、加强同行间的沟通与合作 。不同的估价师所具备的估价专长不一样,估价机构也是如此。通过同行的相互合作,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互通信息,对一些难度较大或比较新型的评估业务可以共同探讨研究,在做出高质量的评估报告的同时,也分担了风险。
参考文献:
[1] 沈颖,杨雪红.浅谈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J].广东科技,2008,(18).
[2] 顾菁喆.房地产估价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商界,2010,(9):228.
[3] 阮娟萍.房地产估价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
关键词:现代支付;基层国库;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随着国库直接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及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国库风险点渐渐显露出来,如何从源头遏制和防范国库风险,有效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是当今国库工作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本文就支付系统运行下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策略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新形势下国库风险防范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岗位风险
县支行改革后,国库、会计合并成营业部,原有的工作人员既要做会计业务又要兼做国库业务,要圆满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又要很好地驾驭国库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国库条例明确规定,一级财政建立一级金库,各级国库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办理国库业务,同时按《国库会计管理规定》和《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操作中的岗位设置要求,县支库的现有工作人员满足不了工作需求,加之日前国库业务量逐渐增多、工作量不断增大、且覆盖范围逐渐扩展,营业部工作人员相互兼岗,造成了会计、国库工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兼岗人员很难及时满足二者的需要,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工作人员因工作繁忙或业务生疏管理使部分工作做不到位,个别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责任心不强,导致国库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发挥作用。
(二)国库支付风险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由于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国库在支付环节承担了更大的风险。风险一国库对财政拨款监督困难,传统支付模式下,国库部门直接办理财政支出,对财政拨款的监督是事前的监督,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方便对国家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国库仅处于被动清算地位,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弱化。 风险二财政集中支付机构往往以拨出的资金作为列支,有部分拨出资金未形成真正支出,导致财政支出信息失真,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的不透明,势必会产生暗箱操作行为。
(三)国库联网风险
随着财税库银横向联网陆续上线,风险防范措施尚不完善,内部控制配套制度不健全,对业务数据监管能力有些滞后,防火墙、身份认证以及数据加密应用也略显简单些。系统程序衔接不缜密,在财税库银联网接口软件上,虽是按统一规则和要求设计开发的,但由于软件出自各自系统、各单位一些细节内容和要求不一致,导致在技术和操作设计上存在着系统不统一、衔接不严密问题,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的操作紊乱和部分必备功能的缺失,合力作用受到了制约,国库作用发挥也受到限制,潜在风险系数高。
二、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下国库风险防范策略
根据国库部门的风险环节,县支行应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中、低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强化风险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国库考核机制,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一)建立独立的国库管理体系
首先,要积极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国库工作机构,设立在人民银行总行垂直领导下的管理机构,按照“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原则,自上而下设立分支库。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独立的国库核算中心,逐步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尽快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内部控制配套制度,利用现代化支付手段提高业务质量,实施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加快库款支拨速度。
(二)提高清算速度强化监督监管
逐步推广应用支付密码技术,提高国库清算速度,通过网络技术封闭设计资金进口安全管理等方式逐步提高国库资金的清算安全性,达到操作的规范性和日常监管的有效性,实现预算收入及时、准确直接入库,确保预算资金安全、完整。尽快修订《国家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将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健全国库内控制度、保障国库资金安全作为关键点,确立国库部门相应管理监督权和指导权及处罚权,增强国库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以国库业务检查手段,全面提高国库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国库监管职能有效履行。
(三)扩大横联成果完善往来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