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体育运动的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阳光体育;教学;影响;对策
前言:中学时期的教学不仅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同时也要重视身心健康教育,所以体育教学也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我国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目的就是将阳光体育充分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去。
1.中学体育教学融入阳光体育概念现状分析
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但是根据对多个中学进行的调查发现,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对阳光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大部分中学仍然以升学率为重点,对体育教学较为忽视;第二是安全问题,一部分中学已经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由于安全问题而不敢果断实施;第三是资金问题,体育项目对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需求较大,很多中学会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几个问题只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各个中学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文将针对几种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2.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中学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2.1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根据对某校学生做出的调查得知,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在未启动体育运动课程前,认为体育运动有价值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2%,而接近4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有可无,25%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课程没有必要设定。然而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认为体育运动有价值的学生人数比例上升到50%,仅有1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开设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可有可无的人数也有大幅度降低。人们通过事物或人物来看待其他事物的方式,如思维、思想观念和评价是非标准等都成为认知,显然调查数据显示,在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后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的认知有很大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积极的。
2.2对中学生生理产生的影响
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情况,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例如开展专门的心肺功能训练,可有效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坐位体前屈运动可以改善学生的柔韧性;耐久跑是比较危险的测试项目,学校要杜绝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眩晕、呕吐等症状。应该重视这项运动,循序渐进的提高中学生耐久跑的能力,而不是为了达标而去锻炼。总体来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2.3对中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
阳光体育运动不仅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活动通常是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如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会更加频繁的沟通,对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有很大推动作用;第二,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由于长期应试教育造成中学生承受较大的升学压力,中学生往往在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间形成对立心理。阳光体育运动中每个人都必然会面对胜负,而且体育活动的胜败是非常自然的结果,能够更好的鼓励学生追求胜利,同时也让学生培养承受失败压力的能力,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乐观;第三,能够坚强学生心理压力,中学生正是出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会有更多的主观欲望,情绪和心理上也更加复杂,比较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或是沮丧的心情,而积极参加阳光运动可以让学生精神愉快、心情放松,对于学生不良心理和情绪的调节有很大帮助。
3.加强阳光体育运动对教学影响的对策
3.1培养体育锻炼意识
加强中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同时加强体育卫生知识教学水平,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建立以强身健体为目标的阳光体育运动目标,鼓励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3.2加大体育场地及器材的建设力度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以场地、器材为基本前提,只有更好的解决场地与器材问题,才能有效降低运动伤害及事故的发生几率。体育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技能,提升运动能力,还要培养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勤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神话体育教学的根本,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不断拓展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范畴,强化教学能力和体育基本功的培养。另外,还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创新性、研究性等方面的培养。
3.4建立体育社团
将体育社团纳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并承认体育社团是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号召有相同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业余体育团体,以相同的目标和观念组织体育活动。由于体育社团开展后,会有很多种类、内容也很丰富,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样化需求。学校要大力支持体育社团的建立,并为体育社团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其更好的发挥自有的功能和作用。
3.5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
学校可以适当的组织校园体育文化节,并不断扩展参与面、丰富体育文化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让学生担任体育文化节的组织者,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可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营造了体育锻炼的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6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不能将体育单纯的看做一门学科,而是要让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观念。因此学校要鼓励学生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教师可以在节假日前布置体育作业,要求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以书面形式提交自己的感悟,不仅能够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也能让学生经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磨练。
结束语: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会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还能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在场地器材建设、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为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楠,成都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四川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高校体育;阳光体育;教学修正;教学机制
我国体育总局、教育部于2007年实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各类学校大力推广阳光体育教学。高校教育对比肩负应试教学重任的基础教育来讲,有着更为自由、广阔的教学空间,并且肩负着人文教学的功能,那么,对于政府提倡的体育运动,高校应怎样转变当前体育教学的情况,对教学制度进行修正与完善呢?以下简要针对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增强高校内体育教学的位置
在基础教学阶段,体育教育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在很多初中及高中院校,体育教学有名无实。从学生的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约有体育课1000多课时,但是,有9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并没有发挥锻炼身体的效果,甚至部分学生连基础的体育比赛规则也看不懂。所以,对于高校来讲,教师就应该转变此种情况。
(一)改变以往体育教学的评估模式
在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其评估模式主要存在的不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标不清晰、形式简单,内容不完善等。以往体育教学评估模式重点在于对学生的“三项基本”掌握情况进行检查,而忽视了评估学生的运动思维及运动能力,从而导致学生仅关注怎样学好体育,而不了解应怎样科学的利用体育强健身体。另外,评估考核的方法一般多为达标、技术评价等方式,以此来给予学生成绩,并通过成绩对学生整体运动情况进行了解。而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在进行体育评估时,教师应细致考虑能否调动学生进行科学、自主的运动;能否鼓励学生了解基础运动技能、方法;能否激励学生了解并掌握部分体育运动的保健常识;能否树立学生终身运动的运动思想。
(二)提高高校体育老师的社会地位
在高校内,同其它科目的教师相比,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薪资待遇方面。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其工资数目及待遇都较其它教师低很多,存在同职不同酬的情况;其二,很多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在职称评定方面较其它科目老师几率低。因为在很多高校中,理论、科学的学科占主要位置,而体育教学经常被人们忽视,因此,在评定职称时,学校领导的主导思想也倾向于专业课老师,部分评估人员也本着先入为主的心理,特别对专业教师给予照顾,从而降低了体育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二、实行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
当前,人文体育教学的重任落在了学校的身上,特别是各个高校,更是承担人文体育教学重任的主要对象。以下简要探讨了高校开展人文体育的方法。
(一)将体育教学同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
对于体育来讲,其包含的顽强意志、激烈竞争、各项标准、团队合作等都与社会中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树立人们运动精神,就需要将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从而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对于体育教学来讲,其是伴随着学生由小学至大学期间的必修科目,所以,对于高校来讲,应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其是学生由校园步入社会的实践过渡,教师应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树立学生终身运动的思想,开展人文体育教学活动。
(二)增强学生们的体育文化能力
在学生大学阶段进行体育文化教学,有利于补救以前由于基础教学时期对体育忽视而造成的学生运动基础薄弱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以往教学模式与方法,并不是单纯的组织学生在操场上活动一下,单调乏味的讲解体育理论知识,而是应加大对体育文化教学的关注力度。对于体育文化教学来讲,其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项目的基础常识、运动的技术性、包含的文化底蕴等,同时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引进多媒体技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三)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融入体育
推行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一次使学生广泛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假如能够高效、科学的推行该活动,并合理添加一些技术性相对较强的运动项目,对体育的内容进行丰富,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让体育独特的魅力给予学生特殊的感受。例如:通过让学生进行长跑,培养学生的耐力;让学生进行游泳,对学生的形体进行塑造;通过组织比赛让学生学会合作、感受成功。这些特殊的感悟在学生以后的成长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断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三、创建阳光体育教学的长效机制
(一)加大高校体育教学设施的修建力度
自1999年起,各大高校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招生活动。但是,伴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而学校内的体育运动设施却没有相应增加。部分高校不但没有加多运动设备,相反,减小了运动场地。在实行阳光体育期间,应加大高校体育教学设施的修建力度,不断提高学校内体育教学设施的水平,从而为体育教学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这也是保证阳光体育不断发展的前提。
(二)加设体育奖学金
设立奖学金,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学校对科目的关注度。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之所以不成功,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导致的。对于高校来讲,应参考外国的先进经验,加设体育奖学金,不但体现出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奖学金设定不应仅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同时还应设定相应的辅助项目来激励其他专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创建并改善各类运动社团
高校对于体育教学来讲,是最终的阶段,同时也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创建体育团体,是学生自行了解喜爱、适合的运动的开始,其能够将阳光体育区分并且细化。并且为学生将来的社会活动发挥引导及过渡功能。高校内的运动社团可以在学生会等配合下,组织学生创建团体,让学生互相交流运动经验及感悟,从而落实阳光体育,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高校来讲,想要良好的践行阳光体育教学,就需要通过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为体育教学提供物质保障,教职人员转变以往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修正教育机制,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基础。因此,对高校践行阳光体育的教学修正与机制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穆海贝.阳光体育背景下江苏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健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体育 美育 策略
现代教学论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利用提到了相当重视的地步。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非智力因素是为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的。但这里把情感放在了教学内容和追求目标的位置上,是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的情感教育,即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美育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想看体育教师正正经经的运动技能教学片段以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一、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对情感美的感悟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但我们不可否认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在学习上也存在幼稚性、片面性和盲目性的弱点。目前在实施新课标的基础上,体育教学才真正走向发展学生素质的道路,小学体育教学有了自己的一片广阔领地。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有了相当丰厚的基础。因为体育是讲求运动的艺术,运动正是人类天性的本质力量的再现,所以它本身就含有一种美的因素。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有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二、情境的创设、场地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选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有成功的感情体验,使他们在“心态平衡发展”中产生强烈的体育爱好,养成喜欢学,以苦为乐,乐此不疲,自觉锻炼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又如场地处理安排上,仅跑道上划白线和不划折线,学生跑起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所以,在场地器材布置力求美观新颖,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可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准确及时地给予培养,促使其情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个性的尊重并能使其充分l展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体育、个性及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的认知规律,要用一种因材施教、分类组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方式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特别强调,因体育动作困难,身体素质差比不上其他同学而产生紧张、畏惧、出现信心不足、抑郁心态等不良情感品质时,教师更要细心、耐心辅导、充分鼓励等手段,以求达到学生心理上的转变。
三、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对生活美的体验
美来自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育运动、竞技、游戏不仅仅是人的情感的渲泄,更重要的是人改造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美的教育。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身体活动,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过程外,融合对生活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开展野外体育活动,更能使学生达到对生活美的教育。因为举行此类活动,学生通常都要准备食品与其备用灶具,在活动中,学生要生火、做饭、搭帐篷、确立方位、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等。在出现伤病的情况下,还要会医务急救和排难,学生通过自身劳动,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四、在情境的创设、场地的安排上对艺术美赏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体育;学生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体育教学认识度不足
与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目标方面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专业技能培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就业压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种教学目标也可能导致学生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调查显示,当前国内高职院校中学生和教师群体对体育教学工作、体育项目锻炼和体育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均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或是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诸如此类问题导致教师不能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主体地位逐渐突出。但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仍将课堂纪律和竞技规则放在首要位置,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强制参与,无法明确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体育运动的特长优势。久而久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兴趣被磨灭,体育竞技能力也未能得到充分锻炼。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性过强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得赏识教育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展现。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赏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各种赏识行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整个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各种闪光点,并通过自己的教学特点将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放大,形成鼓励效果。通过赏识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证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通过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变得自信,进而在体育锻炼中发挥更高水平。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教师通过赏识等方法,可以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模式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认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使学生在面对教师的各种教学时变得更加自信。
(二)使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不断提高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受身体素质、体态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体育锻炼技能差异。一些学生具有较高的体育运动素养,所以在面对教师布置的各项体育活动时都会游刃有余;而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差,面对相同的任务时会表现出力不从心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赏识教育的方法,可以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长处。例如,不善于对抗类运动的学生可能更适合跑步、武术类;不善于跑步、瑜伽的学生可能更善于铅球、举重类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闪光点,对于很多体育素质差的学生,能在赏识教育的模式下获得自信,在保证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赏识教育是一种明显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就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在下一阶段教师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问题。首先,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问题。在赏识教育模式下,师生之间彼此接纳被认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尤其对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互动接纳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整个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主动接纳学生,通过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让学生各种诉求都可以被教师所熟知,这样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整个体育锻炼过程中保持愉悦的状态,进而能顺利参与到体育技能锻炼中。其次,通过教学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纪律,还需要遵守赏识教育的要求,转变思维模式。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同学们介绍体育明星的奇闻轶事,或是体育运动员身残志坚的故事等,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而且能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通过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在体育课堂上营造“永不服输”的氛围。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收获成功的喜悦。最后,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在赏识教育中,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将学生的亮点不断放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长跑项目中,某一位同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体力,付出的汗水也比其他同学多,但长跑的成绩仍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发现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坚持不懈品格,通过语言、神态等赏识教育手段,认可学生在长跑项目中付出的辛苦,并要求其他同学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自信心的问题,避免教师的赏识在学生眼中成为“讽刺”的言语或行为,这与赏识教育是相背离的。
(二)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
1、立足于赏识教育特征,开展激励式教学。对于高职体育教师而言,在运用赏识教育时,需尽可能多的采用激励手段,并且确保激励手段的完整性、丰富性,这样才能有效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让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所以针对这一要求,体育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在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以及具体的体育运动素质水平后,要深入发掘各种赏识教学的元素,并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以长跑教学为例,由于长跑教学对学生体能提出较高的要求,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不理想,或因身体不适,会出现跑不完全程的问题,但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毅力走完全程,虽然成绩不理想,但确实完成了教师布置的长跑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赏识教育中就需要展开激励式教学,对学生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予以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与支持,这样在之后的体育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更高。2、灵活运用行为激励与奖惩激励方法。在赏识教育中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高职学生的惰性强,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奖惩激励与行为激励的方法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弥补赏识教育中的不足。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体育锻炼,教师就可以按照奖惩激励的方法,要求学生绕操场跑圈;而在学生跑圈结束后,教师可以按照赏识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可通过一些小玩笑,一方面可以缓解教师惩罚学生后出现的尴尬场面,另一方面也能显示出教师认可学生的长跑体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长跑方面的优势。另外,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奖惩激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最终提高教学效果。3、让学生有多种体验成功的机会。在赏识教育阶段,教师应该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多的感悟并体验到来自于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这一要求,在赏识教育阶段,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合适的机会,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体育技能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项目中,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对足球运动的熟练度等制定差异化的比赛规则,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出调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体育运动的目的,也能避免因为体育运动难度高而致使学生丧失信心;对于学生而言,在按照教师的标准完成体育运动之后,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比赛差距,进而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争取实现成绩与身体素质的超越,体现出赏识教育模式的先进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通过分层教育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成功的快乐,最终激发学生积极性。
1.体育运动与美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是人们对所欣赏事物的心理反映,人们只有觉得事物很“美”,然后才能继续去接触和欣赏它,这就是“美感”,简而言之,所谓“美感”,就是人们对“美”的体验和欣赏。人们进行体育锻炼,除了身体健康得到了促进外,在整个过程中,经常会得到各种良好的感觉,诸如放松、乐观、表现欲得到满足等,这是运动自身“美感”的直接体验。运动使人产生美感,美感反过来可以促进运动。参与者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美”,欣赏体育运动时,同样可以感受到运动的“美感”。在欣赏体育比赛时,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非常漂亮,非常成功,那么会带给观众最“美”的体验,这就是体育运动中所产生的美感。正是这种“美感”的超乎寻常的体验,才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欣赏体育比赛,同时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
2.健美操运动与美感
运动美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美,是对美的一种高级体验。作为更适合年轻人参与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的健美操,可以在锻炼过程中满足人们对运动美的追求。健美操运动,是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展示自身的各个技术动作及人体美的一个过程。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它所展示的“美感”。一方面,参与健美操运动的运动者自身的美感体验。伴随着节奏强劲的音乐,通过各种动作来展示自身肢体的各种爆发力,展示身体的力量与健美,并且通过有内涵的套路动作的编排,来体验健美操运动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另一方面,欣赏健美操运动完成的各种肢体动作和展示的成套动作。音乐引导着参与者去完成肢体动作,来展示身体的各种力量,欣赏者同样能体验到健美操运动的内外“美感”。健美操运动时刻体现着运动的美感,美感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研究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的美感表现力,对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中影响美感表现力的因素
1.教师自身及教学过程中的因素
健美操运动更适合青年人群参与,在许多高校体育教学中被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的很多项目,都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健美操运动也不例外,所以,健美操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由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有限,对健美操运动的感悟和理解不够深刻,音乐的节奏与健美操运动的结合不够精细,则学生就无法去体验健美操运动的美感,就无法在这些运动中提高自身的美感表现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各种适合项目特点的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原则的运用,包括课堂上健美操学习与训练的氛围等,都是影响学生美感表现力的因素。
2.学生自身素质的因素
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是运动产生美感的重要基础,健美操运动的美感体验对参与者同样有这样的基础要求。第一,参与者个人的身体素质。健美操运动对个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组合动作的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然而,许多高校学生,特别是刚刚入校的大一学生,这些素质相对缺乏,会影响到美感表现力及教学效果。第二,音乐修养。音乐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是健美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音乐修养,是美感表现力的基础,健美操要求动作、音乐、情感表达三位一体。第三,性格特点。健美操是一项热烈奔放的体育运动,性格外向的学生,会积极表现自己,学起来轻而易举,有利于美感表现力的实现。第四,项目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浓厚,其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认真、投入,这会对他们在健美操运动中的美感表现力产生良好的影响。
3.传统文化思想因素
这一点也是影响学生在参与健美操运动中体验“美感”的重要因素。健美操运动,要求参与者在运动中大胆、张扬、积极、表现,而传统文化影响的学生,大都内敛、不张扬。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健美操运动,不了解这项运动的项目特点,尤其是农村来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这些学生对健美操运动项目有很大的迷惑和不解,在运动中缺乏自信,表现羞涩,这是不利于健美操运动教学的。传统文化主张身体向内收,而健美操运动正好相反,要求通过运动来展示各部位肢体的健美,很多学生参与健美操训练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和练习各种健美操动作,美感表现力更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化思想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从整体上影响着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的美感表现力。
三、增强美感表现力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采用更适宜的教学手段
高校的专职健美操教师,一般专业素质比较高,从身体素质到音乐修养等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健美操运动发展非常快,因此,健美操教师应经常参加更高级别的专业培训,包括健美操专业培训及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另外,教师应采用更多适宜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美感表现力。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
健美操的运动美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需要讲究方法和手段的,健美操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CAI技术等,更加清楚地向学生展示健美操运动的技术动作和美感的表现,促进学生对各种技术动作的理解,同时使学生通过影像观赏,来欣赏健美操运动的各种美。只有能欣赏这项运动的美,才能在运动中来表现它的美感。通过欣赏国内外最新最美的健美操,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兴趣,提高训练的主动性。
(2)利用“表演”提高学生美感表现力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创造课堂的表演氛围,利用“表演”来影响和提高学生的表现欲。通过让学生“表演”健美操来进行教学是训练学生表现力的非常好的方法,具有不能替代的优越性。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只是看能否有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课堂表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健美操练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因为他们要把自己最美的动作展示给观众,这对提高学生的美感表现力非常有效,对健美操课堂教学效果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2.加强专项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1)注重美感表现意识及音乐素质的培养
意识决定行动,思想决定行为。加强健美操的美感表现力教学,其基础是加强学生美感表现意识的培养。在健美操的理论课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美感表现意识,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健美操运动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也是培养高雅情操、塑造形体美的运动。在技术动作教学中,随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美感表现的感觉,注重学生形体美的培养。在健美操教学和训练时,还应注意学生乐感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和注意音乐节奏的变化,来了解和掌握音乐的规律,让他们学会配合音乐数节拍。然后,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和美感,并通过多听音乐、多进行配乐练习的方式来强化和提升学生的乐感,以此来促进其健美操动作美感表现力的提升。
(2)重视专项素质基础的训练
重视学生的专项素质训练,不但要注意科学地安排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时间,而且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由于以前有条件接触健美操运动或是进行过舞蹈学习,自身的专项素质基础就会较好。相反,有些学生由于之前很少接触健美操运动,专项素质基础就会相对较差。此时教师应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活动,确保每个学生的健美操技能都能有所提升。健美操运动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对吃力,尤其是协调性差的同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注重基本专项素质和基本动作的训练,降低动作难度,把动作的节奏变慢,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只有注重基础的专项素质训练和基本动作节奏的练习,才能促进学生动作协调性和美感表现力的真正提高。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
(1)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解健美操运动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健美操的益处,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训练中多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环节,如让学生自行进行动作创编,自行组织小组比赛等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2)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美感表现力得以展示的基础要素是自信心。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要提高美感表现力,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只有自信,才能大胆地完成各种动作及组合,也才能谈到美感。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应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要多赞美、多表扬、多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自我表现,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体上来讲,心理素质训练是确保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尤其是健美操考试和比赛中动作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现的关键。另外针对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挫折教育的方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掌握正确面对和处理这种情况的态度和方法,从而解决心理素质欠佳和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