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more and more people show the needs on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nd urban culture is the best protection which is to meet this demand of people.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the role of the urban culture of livable urban construction briefly, and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bout the urban cultur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slightly.
Key words: land use planning;urban planning;urban culture;livable city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170-02
1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1.1 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不管其文化背景如何,从根本上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的状态。城市同人们生活之间这种根本上的关联,正是我们要理解城市文化的关键。如果说城市物质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载体。那么,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城市的内在。
1.2 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作用
1.2.1 城市文化是经营城市的重要部分 经营城市是指用市场眼光重新审视城市,把城市作为一种巨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经营的主要范围是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以及城市文化、政策制度等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是城市的软实力,城市文化是经营城市的关键环节。
1.2.2 城市文化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途径 城市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这种精神是可以转变为同样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城市的发展。领导世界文明前进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另一个是文化。从发展城市经济的角度考虑,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无疑一条风险小、回报率高的道路。
2 城市文化与宜居城市的关系
2.1 宜居城市的概念 宜居城市,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适宜居住的城市”。[2]这是一个涵义丰富但是又高度概括的解释,其中包含了很多变化的因素。此外,不同的时代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或者定义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2.2 宜居城市的内涵
2.2.1 城市居住主体差异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宜居的期望或要求是不同的,同时他们对宜居的感受也大相径庭。就单个个体而言,每个人的价值观、生命周期、教育程度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城市宜居性的偏好选择。
2.2.2 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主要体现在气候、资源、经济等各个方面。不同的气候影响人们对宜居的感受;社会的资源的丰富与否也对此有影响。
2.3 城市文化与宜居城市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衣食无忧时候,人们需要得到更高层次满足。人们开始设想把城市建设成何种模样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城市文化成为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
3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3.1 土地利用规划 在我国的规划体制下,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对土地未来的开发、利用、治理,在空间上、时间上超前性的计划与安排,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自然历史的特性,在时空上对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管理措施。
3.2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
3.3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考虑;而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保障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近几年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冲突与矛盾越来越突出。两大规划的矛盾主要在以下几点:①规划目标相互不协调;②规划部门职能差异;③规划的时间与层次不合理。[3]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协调势在必行。
4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4.1 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4.1.1 城市规划中忽略了城市文化的倾向 城市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往往被有意识的忽略,我们可以从很多文化景区的发展中看到很多古镇模式。这种城市规划模式,不仅以牺牲城市文化为代价,而且给树立城市品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城市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使城市变为居住主体所认同的宜居城市。
4.1.2 城市规划要加强文化认同感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上,虽然饱经磨难但是一直未曾中断过,是四大文明唯一的“幸存者”。中华文化不仅没在不断涌现的其他新文化的冲击倒下,并且从中汲取很多养分,使中华文化变得包容性更强,更为多元化。我们应该肯定我们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树立城市文化意识,并贯彻到城市规划中去。
4.1.3 城市规划要与城市文化共存共荣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统筹,而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而城市文化正是这众多载体中十分重要的一员。以邻国日本为例,动漫作为日本现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广义上的日本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是日本GDP的第二大支柱。这种城市文化不仅形成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文化产业,而且也给城市创立了良好的形象。
4.2 城市文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4.2.1 土地利用规划要对城市文化进行保护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往往也成为地方政府的“牺牲品”,因为它不仅不能创造较高的GDP,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占据了土地开发的有利地段。这样目光短浅的规划,无疑是对城市文化的迫害。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加强对城市文化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4.2.2 土地利用规划以城市文化为基础 城市文化得以保护,反过来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市文化作为基础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虽然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但是全国性有组织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不长,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从国外获得很多借鉴。
以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国家,城市文化(社会文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规划理论的复合化也越来越成为重点。中国的土地规划应该结合国情,尽快完善土地规划利用的法律体系以及行业标准;转变土地规划利用重指标、轻策略的弊病;引入公众参与土地规划利用的各个环节;[4]这样不仅给城市文化很好的保护,同时也把城市文化作为评判土地规划利用是否完善的一个标杆。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篇章。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只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从城市文化入手,加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基础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这样不仅使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更为合理,而且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乔怡青.城市及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的创造[J].山西建筑,2009(14):37-38.
[2]吴宇静.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2):44-46.
[关键字]地域文化;城市建设;影响;关系
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是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伴生、相互影响的。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品牌以及特色,直接体现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上。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城市文化的沉积、衍化又促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城市的拆迁、重建的速度逐步加快,地域文化的特点也随之渐渐淡去。而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正是其地域文化。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大。城市的发展须要在人、城市与地域文化中寻求平衡,三者的平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地域文化指人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经过历史的演变,由劳动创造产生并不断发展、沉淀下来的全部劳动和精神成果。地域文化是对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文科技、宗教、饮食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因此,地域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文化特点,而这一文化特点是一个地区的特殊符号、象征,有别于其它区域文化。某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同样也会有较长的年代延续性。现在,中国几个比较有名的地域文化区有“华夏文化区”、“岭南文化区”、“西北文化区”等。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发展演变的产物。最初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良好、稳定的人居环境。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现代的城市建设以城市规划作为依据,之后通过城市的建设工程来对城市内的物质设施进行改造、修建等工作,它的过程性和以及周期性都比较明显。
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地域文化形成城市与众不同魅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人文气息都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地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是一座城市特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表现。城市的古老建筑、历史文物、饮食文化、民风民俗、景观风貌等都是一座城市的烙印和特有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城市形象的表现,更是城市地域文化的物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这些符号,那么人类的发展便失去了前提。忘却历史、抹杀历史遗留文化的发展将会导致历史发展文脉的缺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消失。即使城市实现了良好的规划,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也必将迷失方向,失去灵魂。
2、地域文化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生产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我国历史悠久,很多城市文化底蕴丰厚,在美食、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将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宣传,形成城市的新型支柱产业,带动城市服务产业等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带动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建设对地域文化的作用
1、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城市空间的扩展,形成新的地域文化。在构建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建设用来构建城市空间和城市特色。一些城市特殊的标志性建筑和特殊的建筑风格形成城市的新印象和新形象,加深人们对于城市新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新旧文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更能从多角度展现一个城市的多面性和文化意蕴的丰富性,从而更好地诠释了城市的形象。与此同时,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要找准城市的文化定位,形成地域特色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
2、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发展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是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时代的进步,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城市不断更新,城市的布局、规模、建筑风格、人文气息都随着时代而不断前进。城市的建筑在物态形式上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融入到新事物、新思想中去。城市的新建设应该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正确处理现阶段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1、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城市的整体文化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宣言。城市建设要做到合理、科学规划,将城市的现代化和地域特色巧妙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展现出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提升其价值与品位。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设计一方面要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体现出城市的活力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气息;一方面要表现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要表现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既要考虑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性,又要考虑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性。考虑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地域文化,彰显城市底蕴;狠抓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坚持科学发展观,兼顾生态平衡,实现城市平稳可持续发展。
2、认真规划城市文化建设
首先,城市的文化建设要立足眼下并兼顾长远发展,在总体上认真规划,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城市的文化建设要整合城市资源,从大局上做出统一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加强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连带的文化产业链,并在城市的饮食、景点等方面有所突出,形成自己的品牌。再次就是打造城市特色建筑群。每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特色建筑群就会不同。比如北京的胡同,西安的回民街等等,这些建筑群落真实地还原了现代化都市中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古老的建筑等。还有就是构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符号,是一个城市留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西安的明城墙、台北的101大楼等等。这些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旗帜,是引领一座城市发展的向导。
3、遵守基本原则
一方面是要弘扬主旋律。中国正处于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我们对待城市地域文化不能一味盲目弘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具有浓厚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积极的进步性的文化大力弘扬,将一些腐朽、消极、退步的文化舍弃,从而使得城市的建设更美好。另一方面是突出城市特色,打造精品文化。城市文化要重点突出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不一定要“广”或“大”,贵在“精”。从而保证地域性文化的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地域文化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融合要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城市建设要有正确的地域文化定位,有科学的谋划,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有所注重和突出,要不断吸取新的文化并一直前进和发展。这样我们要才能很好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从而增添城市的气质、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吴衡.伦忠胜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J].经济师.2010.8:67-68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关系研究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土地的利用间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城市规模扩大使得资源紧张、交通不顺畅、交通业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等问题。而城市交通规划对市规划又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与运用的前提下,发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1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研究
所谓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规模、性质、以及空间的分布,也包括了开发建设的时序、密度和强度,其决定了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流动,其是城市内部的一切活动联系的载体。二者一动一静、相互联系、制约。
城市和交通可是称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导致人们的聚集产生城市,其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使得交通发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图1即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与交通运输设施做形成的一个闭环的系统。
2 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作用
2.1 城市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形态以及规模的迥异,即城市内部各中用地之间的组合是相异的。因此,必然会导致城市内的空间流动各不相同,而决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态的正是流动量,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差异。
2.1.1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划分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模式、多中心城市模式以及“带形城市”模式。
(1)单中心城市模式
单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万左右,也可以称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会有过多的零售业、企业以及工业,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区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远离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现为从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状递减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城市,应在市中心区发展大运量、快捷的交通方式,并在中心区的边缘设置环路,从而形成“输配环”的交通系统,见图2。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包含一些大、中城市)都采用的此类交通系统。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组团形式中心+卫星城镇等多个形式的组织方法,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况下,此类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分布都是比较均匀的,集中点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使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卫星城镇)的交通联系便利、快捷,建立起一个“点对点”式的快速交通。因此,此类城市宜在市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之间发展以运速高、运量大的交通方式为主,而其余地区以分散、自由为主的“网络”城市交通结构。
(3)“带形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条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峡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着河岸活着谷地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个带状的布局。此类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强,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发展方向的道路系统上,并且空间距离十分大,因此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或者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为主的“轴向”城市交通结构。
2.1.2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划分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上进行划分,可畏级将城市的布局分成低密度的分散模式和高密度的集中模式。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较为单一,开发的密度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现为一种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内部的工作区域、住宅区域、购物区域以及学校等地都是相互分离的,整个城市从中心向郊区蔓延,用地较为分散、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
此类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量比较小并且十分分散,不容易组织公共交通,宜发展运量较小且自由分散的私人交通,例如小汽车交通等。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都是此种类型。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综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类城市通常拥有一个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时,除了少数的商业中心区、高级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层叠的特征。这样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土地,缩短工作与住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无限蔓延。
但是,此种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要有具备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1.3 内部用地规模的差别
对于同一种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内部的各种用地的规模以及组合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同。例如,城市内部各种用地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块大小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
2.2 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发展
(1)靠山临海的城市布局会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临海的,那么山脉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的性质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从使用性质上能够划分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发生量较大的项目,必然会导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的密度过高或是建设的强度过大,其产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会产生交通拥堵,甚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城市必须要拓宽与之相平行的道路,从而分担其交通量。
3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土地应用状况、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占地、城市的经济。城市交通规划还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前提条件。
3.1 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一座城市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系统对市中心人口及其就业的转移。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组织及空间更为合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为合理。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3.2 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适等需求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未来规划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城市的规划是城市交通未来规划的前提条件,而城市的交通规划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动脉、形态及布局。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其重要性,寻找城市规划同城市交通规划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根本,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因此,通过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出城市交通规划的框架,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以交通枢纽为例[J].科技资讯,2011(17):16~17.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重要性
城市交通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城市交通建设越来越关注,城市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交通观念的改变,都对城市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交通建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交通规划不重视,从而造成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在今后的交通建设中,应充分理解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并做好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的研究。
1 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分析
1.1 交通规划保障城市中心发展
大都市一般都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的有效平衡是保证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常规公交所能提供的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与大都市的需求相比是有限的,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开始从地面走向了地下和天空,城市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城市中心的可达性,为城市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更多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如欧洲的伦敦、巴黎等城市的城市交通规划在这方面较为成功,尤其是德国的一些中等城市采用了轻轨交通,在与步行街区的结合及保持城市的历史景观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1.2 交通规划引导土地开发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开发和交通系统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研究和把握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联性、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是交通需求产生的源泉,而交通供给是完成这些交通需求的有效载体。交通需求产生的多少既依赖于城市土地利用的布局结构和土地开发的强度,同时又受制于城市交通供给系统的运输能力;而城市土地开发的强度和交通供给也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利用交通系统积极引导城市的土地开发,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系统承载力相协调,将有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2 当前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前瞻性
通过城市交通干道建造中可以看出,有很多交通道路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往往是在道路的建设实施中发现了问题,建造的道路并不满足于城市交通的需要,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而有的交通道路由于工程量较大,不能施工,同时又会产生对高压线、房屋等建筑拆迁困难的问题。所以在城市交通的规划研究中一定要做好交通道路的前瞻工作。
2.2 公共交通滞后
我国当前各大城市发展中,交通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其中公共交通滞后极为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常规公共交通发展不足、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滞后、小汽车发展势头过快等不协调现象。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平均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大力的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2.3 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有待改进
与社会和谐要求相违背的另一个表现是城市交通管理滞后。具体表现在,现有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管理人员的经验在现有调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仅通过一些简单的服务指标和经验进行计划,不能满足实时的交通需求,从而导致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等待时间过长,致使资源浪费,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下。
3 协调好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
传统上,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由不同的市政部门分管,通常情况下先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然后再规划城市交通,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地位从根本上就不平等。但城市的规划布局作为大规模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相互协调、相互支撑。为促使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城市化中“城市功能完善”的要求,必须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从整体角度研究和设计城市的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交通规划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在城乡、城市内部合理分布,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应积极加快引导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产业向地区转移,将某些产业或是大型企业办公地点、人员生活居住地点转移至城市边缘地带,构建一个独立完善的生活区,减少城市中心区人口数量,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交通等的发展。在将城市中心的一些功能区向外搬迁的同时,将城市中心的交通网络向地区延伸拓展,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形成多层次、全功能的多级结构网络,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高效、便捷、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边缘地区与城市交通合理衔接,使城市与乡村资源互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另外,干线公路规划应该统筹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使其与城镇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公路城镇化,保障公路网总体运行效率,同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保证城镇干线公路对城镇、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城市化背景下改善城市交通的建议
4.1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私人交通转向公共交通
世界大多数城市的经验表明,缺乏有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将影响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国外大多数城市中,公共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最主要的成分,通常占城市出行比例的40%~60%,而我国这一比例不足10%。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运输的机动性与通达性,整合现有道路系统、地铁系统及城市轨道系统,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其次,设置专用通道,扩大信号优先范围。要充分保证公共交通优先权的实施,加强对公共交通优先车道的监管。同时提高公共交通设施装备水平,科学合理设置调度中心,结合客流分布统计,调整公共交通结构。统计城市内部现有的各种公共交通转乘点和设置密度,在未来公共交通设置中应充分考虑与现有交通设置衔接。最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宣传“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交通需求的满足,减少低收入阶层的交通负担,积极引导私人交通转向公共交通。
4.3 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积极推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大力建设信息化平台,尽快实现公共交通信息的及时化、准确化。在城市中积极推动建立智能运营调度系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路线在途公交车辆定位,并与电子收费系统相结合,统计分析各个站点客流分布情况,进行车辆发送和站点停靠等方面的优化计算,确保公共交通准时发车、车与车之间的时间间隔合理,实现效益最大的调度方案,从而避免人工制定公共交通运营调度计划的盲目性。运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统筹城市各类交通方式,合理设置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的衔接点,方便居民出行换乘。在公共交通站台使用电子显示牌显示道路实时的交通状况,降低乘客等待的时间成本,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5 结束语
在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要重新思考城市交通规划目前存在问题,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对运输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使城市交通运输面临日益增加的压力。为了使城市交通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开展对城市化战略下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 城市规划 信息管理
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正处速发展期。随着现代城市的城市布局和用地性质的不断改变,旧城区的改造与新区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了城市规划业务的成倍增长,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所采用的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和决策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需求,已逐渐面临淘汰。所以,加大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提高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的自动化和规范化,提高规划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是城市的建设、管理与规划部门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
城市规划的信息建设是信息管理发展创新的成果,是政府服务群众能力的体现,也是解决城市规划管理信息鸿沟问题的必经之路。我国发达城市的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城市规划部门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进一步改善规划设计流程、提升城市规划管理的服务效能,从而达成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
城市规划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城市规划的信息化建设推进的难度在逐步减少,奋斗的目标也更清晰、更具体,但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明显,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虽然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发展日趋成熟,但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信息资源在规划信息管理建设过程中的孤立导致信息采集率低,政府主要决策者对规划信息管理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统一标准组织机构建立不足,规划部门与信息管理手段的制约使协同办公进展缓慢,规划部门的信息公开相对滞后。这些城市规划信息管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迫切需要全方位系统的解决。
一、信息采集率偏低
城市规划管理业务需要从土地、交通、市政等多个部门和机构采集数据和查询资料涉,这些资料往往过于分散,比如土地局的土地使用权归属权、测绘局的地图地形、房管局的房屋产权登记等等。城市规划部门在其他机构采集的信息经过汇总后归档,这些数据和信息为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查询工作提供了服务。但是,城市的各个部门组织自己的数据标准都不统一,而且数据接口也很分散,大部分都是按照各自的行业规则,这就造成了不同部门的数据不通用,需要转换,增加了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规则统一等额外的工作。另外,除了临时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没有定期采集数据备查的工作制度要求。往往规划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发展相对成熟,但是各部门各自为战,部门数据只存在于个人电脑或系统内部,缺少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采集率低和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信息资源的孤立、缺乏共享延长了工作时间,使规划审批手续变得繁琐、效率低下。
二、统一标准组织机构缺乏
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是政府信息管理工作的关键。我国的政府信息管理建设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规划制定缺失,总之,国家缺乏宏观的规划政策。诚然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这些年来突飞猛进,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的网站都存在着各种弊端。地方政府的信息建设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而且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信息管理系统最大的优势,但是,很多政府部门把信息资源私有化,采用各不相同的标准,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一套信息系统,缺乏兼容与协同,抵触信息资源的共享。如果决策者任由这种现象持续发展,各个规划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将成为空谈,影响政府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这和国家提倡的发展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而且由于严重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现象,致使基础网络等大量的信息化设施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给国家带来损失。政府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的资源,统一标准和规划,防止重复建设。
三、协同办公进展缓慢
建设无缝对接的协同办公环境是政府信息管理的目标之一。在各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网上办事是最困难的问题。
在初期网络等基础信息化建设中,每个单位都热衷于建设自己的办公系统和业务系统,各个单位的信息管理人员和专职都形成了各自的工作习惯。部门之间的政务协同越来越多,公务文书、红头文件等各类政府单位信息的交换量也越来越大,各自为政的模式影响工作效率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规划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资源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标准也变的越来越难统一。虽然政府各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不但推动了本单位的信息工作,而且为整个社会的规划信息管理工作做出卓越的贡献,但是协同办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信息资源的集中建设是大家一致的发展方向,各个单位信息管理部门的传统思维方式又阻碍了信息一体化的发展。
四、信息公开滞后
市民是城市发展的缔造者,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分子,作为城市的主体,城市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受市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对信息化建设的参与热情的影响,对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具体用途,部分市民缺乏认知漠不关心。有的政府网站建立后,由于宣传力度等种种原因致使市民的访问量偏低,市民对政策法规等信息不够关心,于是政府也没有了动力和热情,这种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只有增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意识,增强信息公开力度和效率,增强市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共同发展的意识,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城市规划信息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信息采集制度与共享机制
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工作方式也需要规范。目前,很多规划部门对待信息采集的态度是受挫折的、消极的,这对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消极影响。基础信息采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解决了合法性的问题,也有利于减少信息采集工作的阻力。有了法律依据,信息采集对象就会消除疑虑,理解和支持信息采集员,配合信息采集工作,提供的数据会更加真实可靠。
在具体操作层面等细节问题上还存在着大量的法律空白,这是规划信息化在立法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当规划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工作有法可依,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就有了工作准则,各个部门之间的标准也就得到了统一。当各方出现分歧的时候,解决纠纷就可以以法律法规为准则。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将大大有利于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明确组织领导、完善机构设置体制
首先,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定期学习活动,鼓励大家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把网络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作为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其次,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现在很多单位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网络等基础信息化设施,但是由于缺乏互联互通导致利用率很低,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设备与高新技术的优越性,做到物尽其用。信息化建设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单位的独立工程,而是系统的、庞大的社会工程,各方利益需要重新考虑,各方资源需要重新分配,可以说这项社会工程是以改造为目标的。在协调利益关系和网络资源整合时,只有在领导决策层的全力带领下,才能显示出我国超越西方发达国的特有的优势。明确组织领导,设立专项任务专人专管制度,这对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有益处的,一直以来各单位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困境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也加快了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标准化项目,如果想要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形成集聚的规模效应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各级政府的规划职能部门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重点要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工作标准的制定完成要做到信息公开化,让社会公众有足够的知情权,标准化管理的范围尽量最大化。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级政府必须设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来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指导信息化建设、化解部门之间的矛盾、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焦点问题,带动软件开发、电子产品制造和通信服务等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所在。
三、建立信息平台机制
建设城乡规划信息化体系平台首要任务是达成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四个过渡。首先,从系统的个体化向整体化过渡,逐步实现城市各区的工作协同,基本实现前期编制、中期实施和后期监管的整体化,最终达到各单位内部以及单位之间的业务协同;其次,从平面向三维过渡,采用先进的三维仿真技术,使规划管理从独立项目的审批转变为整个城区三维空间形态的统筹规划,提升规划决策的科学性与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再次,从内部应用向社会服务过渡,城市规划的各类信息不单单为相关行业提供服务,也得到了其他行业与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规划信息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之中;最后,从定性规划向定量规划过渡,充分利用城乡规划信息管理工作所积累的大量的信息资源,建立基于GIS技术的规划支持方法和应用系统,通过分析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使定型决策、定性规划为主导的城市管理方式逐步得到改进。
四、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拓展信息公开机制
各级政府网站为规划部门提供了一个对外交流重要渠道,为市民准确、及时的提供了快捷、清晰的服务以及实用信息,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使市民了解城市规划工作的详细信息,也使政府机关的形象得到良好的提升。政府网站的建设应该以办事服务、信息公开、结果公示等作为重点,对规划咨询和热点聚焦特别关注,体现服务民生和全民参与等特点,以此为标准来提升网站务实性与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提高社会公众的关注与参与程度,把政府网站作为宣传规划政策的主要渠道,展现出服务社会、联系群众的窗口形象。
城市规划的信息化发展目前的问题是公众和社会的参与不足、行政管理过于强势,这些问题限制了规划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民主性、法治性和科学性。规划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亟需提升公共管理的运用成效。信息公开的程度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是成正比的,只有拓展了信息公开机制才能扩大规划信息化在规划成果中的受益范围,才能促使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不断发展提高。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工作关系到各级政府实现健全法制、履行责任、服务群众的基本工作标准。我们要通过采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信息管理的发展,完善优化管理工作、依法管理,强化社会服务机制。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把完善工作机制作为重心,最终形成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信息公开与社会反馈等一系列机制的动态覆盖;规划管理信息化也可以像城市管理信息化一样采用网格化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总体的管理水平;加快规划信息管理的职能转变,把提升服务水平和信息公开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步伐在加快,城市规划信息管理工作水平也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强化服务、政务公开和管理透明的原则开拓创新,发展健全规划信息管理机制,为社会提供高效的、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先毅.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