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范文第1篇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经济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题型上看,本考点的命题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特别是材料选择题,以此来考查同学们理解、比较、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古代的手工业、商业、主要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2009年考查了灌钢法,2010年考查了水排、古代饮茶之风,2012年考查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特点、唐宋时期市的变迁等内容。本文把古代中国经济概括为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两项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本文由收集整理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

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著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范文第2篇

以文明史观审视古代东西方文明,可以分别梳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一、梳理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

1.古代物质文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主要概述了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涉及一个专题,包含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两个重要概念,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经济单位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经济,在铁犁牛耕技术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之后产生。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是当时手工业的主要特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古代政治文明。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两个专题,包含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和民主政治三个重要概念。贵族政治就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就是政府权力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政权以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为理由,随意掠夺普通公民自由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即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是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三条重要线索。中央官制主要包括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等;地方制度主要涉及秦朝的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主要涉及汉朝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是被奉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代表。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法,汇成《民法大全》,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影响广泛的法律体系。

3.古代精神文明。这部分主要涉及三个专题。以儒学为主流的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还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明和发现,领先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时代风貌。

古代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二、把握内在联系

古代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一定经济、政治环境的产物并在自身传承中得以发展,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例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耒耜农业发展到铁犁牛耕农业阶段,适应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耕文明的发展而形成的。此后,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成为了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保证,成就了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灿烂的文明成果。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的强化,是传统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与外来文明因素摩擦的结果。

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明清时期为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首先在思想界里反映出来。当时的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和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制度下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致使近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科技与经济发达繁荣的中国。

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于是,在智者学派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范文第3篇

讨论地主制经济的机制和作用,可以把地主制经济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地主自身的或自营的经济,可称之为“地主经济”;二是地主经济与佃农经济的相结合的经济,可称之为“地主制经济”;三是包括地主经济、农民经济和国家经济这三种相互依存的主要经济成分的经济体系,可称之为“地主制经济体系”,或广义的地主制经济。我们把战国以后的封建经济称作地主制类型的经济,主要就是指地主制经济体系而言的。

为什么要提出地主制经济体系的问题呢?在对战国以后社会经济性质认识的各种理论观点中,“地主经济论”是主流观点,但它受到了“市场经济论”和“权力经济论”的挑战。这种来自不同方向的挑战有一个共同的论据,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大量的自耕农,在有的时期、有的地区甚至占了主要地位,这样的社会还能叫做地主制社会吗?我认为,地主经济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但也要对这种理论进行反思和某些修正。应该看到,我们过去在研究地主制经济时,对与之不可分离的农民经济和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是注意不够的。就土地所有制而言,战国以后存在三类相互挹注的土地类型,形成三类相互依存的经济成分,这就是地主经济、农民经济和国家经济。农民经济(这里主要指自耕农经济)始终是和地主经济并存的。国家除了始终保留或多或少的国营农牧业和工商业成分外,还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和干预。由此构成了“三加一”的动态的体系。我们应该如实地把(广义的)地主制经济理解为这样的一个经济体系,这样可能会比较好地揭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机制。我们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二从地主阶级的产生和更新看地主制经济体系

地主土地所有制区别于领主土地所有制的主要特点,一是民间土地买卖,二是庶民可以成为地主,三是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的分离;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但这种庶民地主是怎样产生的呢?主要是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经济独立性加强,份地私有化,以至民间土地买卖逐步发展起来,农民中发生剧烈的贫富分化,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庶民地主。另一方面,在贵族的剧烈斗争中,产生了集权制的封建政权,剥夺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把原来隶属于领主的农奴变成国家的编户齐民,促使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相分离。从战国秦汉的情况看,庶民地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力田致富的,二是经商致富的,三是士人地主,四是旧贵族转化而来的地主。第一种主要是从农民分化中产生的,第二、三种也有相当部分是从农民中产生的。实际上历代的庶民地主中都有一部分是农民“力农”致富产生的。农民不但可以分化出庶民地主,而且可以产生身份性地主。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当然这只是个别的。所以相当数量的自耕农的存在,不但是维持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生存的需要,而且是地主阶级,或者说是地主制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前提之一。

中国封建地主制下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都不是凝固的。就其成分而言,是相互转化、不断变动的。中国封建地主制下的地主阶级之所以能够比较长久地保持其活力,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吐故纳新或自我更新的机制。给地主阶级补充新鲜血液的,在地主制经济体系内部主要是农民,在地主制经济体系外部主要是少数民族。一个体系内部完全是同质的东西,是很难发展的,如果包含了不同质的乃至异质的东西,它的发展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农民经济、尤其是自耕农经济,一方面构成地主制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对于地主经济或封建经济来说,它又是一种不同质的或异质的成分;正是由于这种异质成分的存在,使地主制经济增添了活力。

至于国家政权在地主阶级更新中的作用,也是巨大而明显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从剥削方式的发展变化看地主制经济体系

庶民地主产生以后,可能采取、而且实际上采取的经营方式或剥削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使用奴隶,二是使用雇工,三是使用佃农,即采取租佃制经营方式。这三种方式战国时代都已经产生了,到了西汉中期以后,租佃制已经明显地占了优势。而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租佃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与依附关系的发展同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农民方面看,战国秦汉农民剧烈分化,破产农民的出路,或卖身为奴,或当雇工,或当佃农。战国以后,奴隶制的成分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春秋以前主要是俘虏奴隶,春秋战国以后随着旧的共同体的瓦解,债务奴隶迅速发展起来,罪犯奴隶也有不少数量),奴隶问题一度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奴隶制始终没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什么?农民对这种发展趋势的反抗,政府对这种发展趋势的制止,都是重要的原因,但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农业生产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精耕细作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条件有利方面克服其不利方面的一种巧妙的农艺;它是我国农民在长期农业实践中的伟大创造。这种精耕细作的农艺,讲究因时、因地、因物制宜,要求劳动者有较大的经营自和较高的生产主动性。在主人的皮鞭下劳动的奴隶是不可能精耕细作的。在精耕细作已经出现的条件下,农业上使用奴隶,生产效率低,监督费用高,是没有前途的。佃农,那怕是依附性佃农,仍然保留其经济的独立性,仍然有相当的生产自,仍然有独立发展的余地,农民是比较愿意接受的,也比较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就是租佃关系为什么被人们所接受,获得发展,并最终战胜其他方式取得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早期的租佃关系,看不出有严格的人身依附色彩;扩大一点说,井田制和领主制瓦解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人身依附关系不是趋向强化而是趋向松弛的。这和原来的有机共同体的解体有关。但西汉中期以后,尤其是东汉以后,依附性佃农,以至整个地说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在迅速发展。重要原因之一是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某种变化。战国至西汉中期,个体小农虽然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单位,但当时牛耕尚未普及,个体小农所使用的主要是铁锄、铁锸等小型铁农具,这种小农经济还是比较脆弱的。黄河流域牛耕的普及是从西汉中期“耦犁”的推广开始的。许多个体小农没有足够的力量使用“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耦犁的推广引起生产单位扩大的趋向,导致豪强势力的发展(豪强势力发展的另一经济背景是西汉中期以后陂塘水利的发展,因为陂塘是单个小农家庭无法修建的,修建或掌握了某个陂塘的豪强地主往往同时控制了整个灌区),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经济力量薄弱的小农不得不依附于豪强地主。这可能是西汉中期以后依附关系强化的深层经济原因。

依附性佃农的发展,还与国家政策,与国家处理它与地主、农民关系的方式有关。在封建地主制下,国家主要通过户籍制度控制农民,目的是迫使农民提供赋役。当时土地税很轻,属于人头税范畴的赋役很重。这种政策有利于地主而不利于农民。破产农民仍然在政府户籍控制之下,如果他们给本地地主当佃农,虽然不用交纳田租,但仍然要负担苛重的赋役,这是破产农民所无法负担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逃亡一途。逃亡在外地,脱离了政府户口控制的农民,有一部分庇托于异地的豪富,成为他们的依附性佃农。这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所以,这种依附性佃农相当大程度上是在流亡外地的人口中发展起来,在很长时期内,佃农被习称为“客”,我想,原因是在这里。在本地,依附性佃农后来也在宗族关系的掩盖下逐步发展起来。

从上述分析看,依附性租佃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地主经济力量和政治势力的壮大,但同时确实与政府“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政策有关。这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依附性租佃关系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的。到了魏晋南北朝,在长期战乱和人口大迁移的环境里,建立在对依附人口的控制和剥削基础上的世家豪族地主经济,对南方的开发,对北方农业经济的维持和延续,显然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这种依附性租佃关系在政府看来是不合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依附关系或私属关系获得部分的合法性,但始终没有获得完全的合法性。所谓“土断”“括户”,以至屯田制、占田课田制、均田制等等,从某种意义上看,都是政府与地主争夺对劳动人手的控制。但由于政府实行“以身丁为本”的赋役政策,矛盾始终没有解决。直到中唐以后,封建国家的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赋税改“以资产为宗”,土地税比重增加,人头税比重下降,国家的户籍制度也有较大变化,区分了主户和客户。地主、国家、小农的关系也相应地有了较大的调整,封建地主制经济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分析表明,地主经济是和农民经济、国家经济及其职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它们看作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揭示其发展机制。

四对地主制经济体系的评价问题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范文第4篇

1. 《尚书・酒诰》:“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 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 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 《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刀,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材料中所反映的情况广泛出现是在( )

A. 春秋 B. 西周 C. 战国 D. 西汉

3.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

A. 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 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

C. 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 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

4. 《汉书・食货志》记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

A. 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 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 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 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5. 《齐民要术》中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5、6月中穰种,7、8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

A. 强调农作物的 适时耕种 B. 注重兴修水利

C. 重视绿肥作物的栽培和轮作 D. 因地种植

6. 《新唐书卷54・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B. 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

C. 便利了商品流通

D. “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7.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9.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B. 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

C. 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人出身

D. 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10.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1. 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 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种所谓的”人炸”( )

A.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B. 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 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

12. 弗兰克曾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里的“商品”是指( )

A. 白银 B. 棉布 C. 丝绸 D. 鸦片

二、非选择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

13. (27分)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高度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抑制因素

一、引言

农村金融是农业与金融业互相渗透的结果,在农村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发挥着资金融通的作用,尤其对农村的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等投资活动影响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金融也在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合作性、商业性和政策性为一体的金融体系。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总体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农村金融抑制的现象,即农村金融业受到阻碍而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现象。

一、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但是在商业银行改革之后,由于市场导向的驱动下,为了节约经营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逐步退出了农村,撤销合并基层的某些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等。从而也导致了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发展建设的缺失,使得农村处于半市场化的状态。目前,与农民接触多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所,而邮政储蓄所只储蓄不放贷,所以农民只能通过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贷款融资。但是农村信用社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许多缺陷,造成了运行效率低下和服务水平不高,其自身资本累积又较少,并不能真正为没有抵押品和贷款风险较高农民提供融资的服务,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投资的作用不大。所以面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农村金融抑制的现象更加突出。

(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单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差异显著,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和地域性的特征,除了满足生产环节融资的需求,对消费、理财、保障等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目前由于我国农村的地域性因素,大多数从事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创新能力不高,使得农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仅限于存款、贷款、取款及汇兑等业务, 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所以必须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三)农村金融运作效率的低下

运行效率的低下,首先是因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缺陷。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在改革之后,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渐倾向于商业化银行,与农户、农企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偏离,对农业的支持越来越少。另外,农村商业性银行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但由于农村信用状况差,贷款风险高,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大,据调查,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较低,农业信贷资金运用低下,农业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对于农村政策性银行农村发展银行,在支持农业发展上的成效甚微,也未能充分发挥政策的作用,导致整个农村金融运作效率降低。其次,由于信贷工作人员的服务责任意识不强,没有与农民充分沟通交流,使得最终发还贷款不易,也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最后,农村相对偏远,村落分散,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设置不便,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农民的抗风性能力低,导致了进行还贷款业务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运行效率。

(四)农村金融资金供需的失衡

为了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生产、民企扩大生产规模及基层政府公共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农村信用状况比较差,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农村,使得大量的农村资金随之转向城市,使得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造成资金供给不足。而农民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低,所以金融机构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贷给农民,这又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困难,形成了供给型金融抑制,即较少的金融机构、较少的资本和较少的供给总量。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对农村金融的抑制

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使得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何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相互割裂。首先,农村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城市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经济,比农村需要更多的资金。而农村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从农村抽取了大量资金投资于城市工业生产,导致农村金融供不应求。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比城市的差,这些都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再次,城乡的消费水平不同,城市居民住房、旅游等消费需求多,尤其是使用信用卡提前消费,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性。而农户的消费水平较低,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了金融抑制。

(二)内在因素对农村金融的抑制

1、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使得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农户而言,由于自身的的文化水平有限,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导致对金融产品的认识不够。而且农村的网络通信不够发达,金融机构对产品的宣传又不到位,农户很难全面了解金融产品,这可能还会导致逆向选择,大大增加了农村金融的经营风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不能通过农村征信体系,充分了解到农户的资信和抗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风险,就会减少给农民的贷款额度或提高贷款利率或拒绝贷款。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交易成本高影响了农村金融的运行效率

由于农村经济分散经营的形式,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使得农户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担保物,这又增加了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从而农户只能寻求其他融资途径,以高利率向信贷公司借贷或进行民间借贷,这无疑又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另外,农户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农村金融机构在借贷之前需对农户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深入调查。贷款发放过程中,审查抵押品、办理相关手续也须大量的时间。放贷之后,还需对农户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贷款的安全。这些过程中都需要花费许多交易成本,降低了农村金融的效率,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3、经营风险大降低农村金融成长速度

农业的生存周期比较长,而且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没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且缺少农业保险等风险补偿机制;农户总体收入偏低,存款规模小。而在贷款时,又缺少必要的抵押担保物,这些使得农村金融经营风险加大。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缺陷,业务不完善,产品单一,又进一步抑制了农村金融的成长速度,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减少农村金融抑制的出路

(一)完善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虽然已经形成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主导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但金融业务单一和服务范围小,所以要完善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近况,一是要发展农村合作性金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有效的内部治理与约束机制,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引导资金流向农村,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发挥好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专项贷款职能。三是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加快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加大对农村的市场化支持力度。四是加快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完善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扩大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的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二)建立财税扶持农村金融机制

财政扶持即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建设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抵抗风险的能力不高,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但要完善自身的体系,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方面,提高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力度,增加补贴的效益。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三农”服务。

(三)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农村现有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农村保险的认识不足,造成了农户对农业及个人投保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政府要加大农村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保险的影响力,引导农民提高保险意识,鼓励积极参保。保险机构应该增加农村服务网点的设置,扩大农村保险的覆盖率,保障农民的权益。国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保险机构的监督,引导其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最终起到保障农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

(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太过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户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所以,必须加快农产品的创新,以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消费需求、教育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使得一些理财产品和信贷产品可以顺势推出。另外,随着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小微型企业及特色农业的发展,资金的需求也在增加,应制定一些期限、结构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贷款模式,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机制延伸至小企业信贷领域。

(五)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金融发展。所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一完善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农村信用制度,建设系统的农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二建立有效担保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商业担保机构进入农村,保障农业贷款的获得。三完善农村金融法律环境,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强农民的金融法律意识,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行为,特别是对民间借贷的有力监督,减小金融风险。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入手,着重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的因素及其出路的探究。特别是对抑制农村金融的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概括。然而,目前还存在各种内外部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金融的关注与指导,从金融机构自身的缺陷着手,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开宗.关于农村金融抑制现状及解决出路的思考

[2]张肇智.农村金融需求的新问题与新思――以咸宁市为例

[3]高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1981-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