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重阳节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重阳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而有一些人对于这个节日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九九重阳节的节日作用2021。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九九重阳节的节日作用重阳节作用一
每逢佳节倍思亲,起初,重阳节的作用应该是用来思念远方的家人和逝去的亲友的,游子在外漂泊数年,心中的伤感无法寄托,便衍生出重阳节来道出自己的心声,以表达孤独寂寥之感。
重阳节作用二
过重阳节要喝茱萸酒,并且还要登高,这寄托了人们渴望长寿的心愿,人们希望可以通过积极锻炼自己的体魄而使自己老去的速度慢一些。
重阳节作用三
如今重阳节的到来,对年轻人来说,不甚在意,反倒是只有老人们才过这个节日了,因此重阳节被称为“老人节”它是用来提醒年轻人要关心自己身边的老人,经常为他们送去温暖。
农历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吉利日子,应该举行活动来庆贺,由此逐渐演变成了节日。“重阳”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期,据曹王《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魏晋时期,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醒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那时候在重阳节,人们就要赏菊、饮酒了。到唐朝,重阳节成为了正式节日,并且普及开来,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民间百姓,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描写节日景象的诗句大全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是诵读出情,诵读出味,诵读出悟的关键
情感基调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即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所以说,基调是把握文章感情总方向的舵,是每一首诗歌整体感的体现。每个诗人所处的年代不同,即使年代相同,但经历与遭遇也不同。同一个人,经历不同了,所写的诗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如词人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二、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是诵读出情,诵读出味,诵读出悟的保证
适当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提高他们朗诵的水平。要让学生在以后的诗词学习中会诵读,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朗诵技巧。朗读的基本技巧包括节奏、语速、停顿。
朗诵的节奏美,在体现作品的内在含义和情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节奏是指朗读过程由声音抑扬顿挫、轻重缓级而形成的回环往复的形式。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在诗词教学中,我们注重是的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三、渲染情感,营造氛围,创设情景,是诵读出情,诵读出味,诵读出悟的手段
1.因声入境法。教师诵读诗词,用声来诵出一种意境,使学生产生联想,从而因声入境。吟诵家陈少松对吟诵在教学中的奇妙作用有着深切的体会。他在《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中讲述了一位教师运用诵读教学法教杜牧《山行》的奇妙情形:教吟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时,突出韵脚“斜”字,用“一音三韵”法,音调由轻细转为响亮,并配以举头远眺的神态,很能使学生的耳目产生联觉,仿佛真的看到山上那条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山顶的石径。吟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时,“深处”的“处”落音较重,且作一顿,似乎在提示听赏者注意即将出现的画面,引发他们想像“白云深处”的景观,然后以清晰而轻快的音调吟出“有人家”三字,这时学生们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惊叹、欣喜和向往的神色。在整个这首诗中的教学中,教者通过吟声和适当的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视觉、联想等功能,使他们在领略诗句所描绘的图画美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情绪的感染,一个个心旷神怡,犹如同教吟者同教吟一起置身于和陶醉于诗境中。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历史悠久,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本,无论在语言、内容、形式、精神情感等方面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中国古诗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好古诗,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
一、激发学生诵读激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开放式诵读的教学态度,以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而且对诗歌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所以,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从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语感,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慢慢读,细细品。把诗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兴趣,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诗句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三分。不必强让学生说诗意,就以读代译,意会古诗不可言传的语言美。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感染力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体味古诗词的韵味
音乐性是诗歌的艺术生命,音乐美是诗歌的文学特质。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镪,平仄的协调、声调的抑扬顿挫。当学生的古诗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古诗文的热情,体味古诗文特有的诗韵。想要深入体味诗歌的韵味,就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或集体放声朗读,如潮水奔腾;或自由低声微吟,如细流涓涓;或一人登诵,众人赏听;或男女分队轮读,比赛吟咏。
1、联系生活实际吟诵。古诗词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根据时令节气的变化,选择与之相应的古诗词和学生一起背诵,使学生感觉古诗词离实际生活很近。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年货,街上卖对联,写对联的人多了,年味越来越浓,仿佛可以听到那阵阵清脆的爆竹声了,师生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燕子忙着筑巢,我们吟诵“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重阳节到了,我们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了解古时候重阳节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觉到古诗词表现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诗人的思想、情感就在文字中。
2、按诗词内容分类吟诵。根据古诗词描绘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吟诵,能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吟诵古诗文时,就有意识地渗透归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按类别将所学古诗进行整理。最常见的是按照四季顺序归类,只要老师一提到描写四季的古诗,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描写春景的《惠崇〈春江晓景〉》、《游园不值》、《钱塘湖春行》;描写夏景的《池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秋景的《山行》、《秋夕》;描写冬景的《梅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W生们对这些诗信手拈来,随着诗人的脚步,走过了五彩缤纷的四季。
让学生读的根本目的,除了让学生懂得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要领,更要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
三、融入古诗词的情境
古诗本是有情物。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都融入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中。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语言,体会意境,以诗传情,品诗悟情。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手段,充分诵读,能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以至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忧伤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灵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升华和寄托。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将身心完全融入到诗中,读入其“境’,悟其“神”,会其“意”,对诗歌内涵的领悟更加深刻,情感也得到进一步升华,既陶冶了性情,又感染了情操,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
关健词:陶渊明 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欣赏的一个必要前提。要理解、阐释和欣赏一部作品就必须对文本进行仔细研读。因为任何文本的诞生,往往都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是作家思想的结晶。中西方对文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各个不同的文字符号组成。虽然每个文字符号都代表孤立的意义,但是由各个文字符号组合成的文本却具有丰富的内涵。文学的魅力即在于此。而作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我们正是试图从文字入手,从文本入手,去对文本进行解读,去体味其中无穷的内涵、意义。
论文主要以陶渊明的两首诗为例,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深入探讨了陶渊明诗歌闲适、恬淡风格的渐趋成熟的过程,认为文本细读不仅仅要掌握简单的文字符号和文字符号的组合,还要对文本进行全面思考,设身处地,置身于文本所展示的特定情境中,这样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进入审美的诗意之乡。
对于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闲适、恬淡。但是全面关照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我们会发现这还不是对其风格的全面认识,他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他的诗歌风格是多样的。这和陶渊明不同时期所处的环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孟子的“知人论世”的观点明确就告诉我们考察一位作家的创作风格,要和创作时代和作家的身世遭遇相联系,这样我们才能对一个作家的风格有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形成对这个作家及其作品的整体关照。
陶渊明生逢乱世,因不屑“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田园,从而最终形成自己安贫乐道的高雅人格,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人格追求的极致。但是,每个人的性格发展都有一个发展流程,陶渊明也不例外,经历一系列的发展流变。陶诗的风格,从时间流程看,呈现的是渐趋闲适、恬淡的旨趣。《停云》和《九日闲居》,就是这种趋于闲适、恬淡旨趣的代表。所以,要全面把握陶诗的风格,不能只是简单只是理解文字符号,我们必须要把文本和作家所处的外部环境联系起来。当然,其中关键的一环是文本细读。
现从陶渊明《停云》、《九日闲居》两首诗入手,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分析陶渊明诗歌闲适、恬淡风格的渐趋成熟的过程。让我们从中体味文本细读对于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一.细读文本,解读《停云》诗,展示陶渊明归隐前期的矛盾心理。
《停云》诗写于元兴三年(404)春,陶渊明四十四岁,是其隐居后不久的作品。陶渊明隐居后并不是完全忘记世事,国家混乱的局面让他十分愤慨和忧虑。
403年12月,桓玄在建康(今南京)篡夺帝位,迁晋安帝于浔阳(今江西九江)。404年初,刘裕率兵收取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进一步占领建康。桓玄逃经浔阳,把晋安帝挟于江陵(今湖北),整个国家是一片混战。
《停云》诗共四章,诗人由酒而思念自己往昔亲密的朋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依然关心世事,对当时的军阀混战造成的国政混乱、道路阻隔,表示了自己的愤慨和不满。当然要理解文本的主旨,还必须进入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
《停云》诗,有一个小序,直接告诉我们,这首诗的主旨是“思亲友也”,同时又说“湛新醪,园列初荣”,春天到了,园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新酿制的美酒也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所以由酒及人,思念自己的朋友而无所得,从而引发自己的感慨,“叹息弥襟”。
全诗分四章,继承了《诗经》的写作手法。前两章采用了重章迭句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特定环境下,诗人独自在东窗下饮酒,而“良朋悠邈”,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却无从寄托的感慨。什么样的环境竟然会使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产生了这么大的阻隔呢?这就需要对文本进行分析了。诗中其实有很典型的描写环境的诗句,如“蔼蔼停云,魇庇辍0朔酵表,平路伊阻”,“停云蔼蔼,时雨鳎八表同昏,平陆成江”。一方面为我们写出了写作的自然环境,云层密布,天地昏暗,雨水绵绵,道路阻隔。但是,如果我们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其内在的寓意的。一个作家的创作不能脱离自己生活的环境。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之中,归隐只是他追寻心灵解脱的一种方式而已。对于时局的动乱,战火的延绵,作者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心有所戚。于是,就通过诗歌去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慨。所以,再回到文本中,我们会发现陶渊明写自然环境,其实还是在写当时的社会环境。“‘伊阻’、‘成江’,分指世运;‘八表同昏’,专咎臣子。正见举世暗浊,无一明眼人堪扶社稷,故至于此。”可见,陶渊明虽然归隐,但是对社会时局还是非常关注的。所以,他的诗歌也并没有呈现太多的闲适、恬淡的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说,这还属于他归隐前期的作品,内心世界还没有到达完全平静的境界。外界的因素还在干扰着他,内心的矛盾,有时还是非常剧烈。这也符合每个人的生命发展历程。
二.细读文本,解读《九日闲居》,展示陶渊明诗歌渐趋闲适、恬淡的成熟境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陶渊明的心境越来越趋于平静。他安于亲自躬耕,自得其乐。日子是平静的,但是闲时自然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让他越来越多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农村生活有苦有甜,陶渊明也经历了农村生活的甜苦。生活的困顿没有让他呼天喊地,也没有让他放弃对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所以,在他的诗歌风格上,那种闲适、恬淡的风格就体现得非常充分。
以《九日闲居》为例,让我们共同去体会一下陶渊明的闲适和恬淡。这首诗约作于元熙元年(419),陶渊明五十五岁。据记载,这段时间陶渊明的生活极为困顿。《世说新语》注引《续晋阳秋》:“陶元亮九日无酒,宅边东篱下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首诗就表现了诗人在重阳节赏菊而无酒的心绪。从诗的题目来看,很明显是突出“闲”字,是写一种闲适的心境。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在此时的窘境,我们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是怎样达到这种闲适心境的。因为文学史上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抒写重阳的名篇。如杜甫的《登高》、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的《醉花阴》,这些多抒发的是一种愁绪。但是,陶渊明却是一个例外,千古第一人,在生活困顿,赏菊无酒的境况下,为我们抒发的却是一种闲适、恬淡的心绪。《九日闲居》诗,开头也有一个小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写作的缘由,重阳赏菊而无酒,从而抒发自己的心绪。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绪,这还得从文本入手。诗人一开头就为我们指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人生短暂,人生处处不如意,这都是古人早已意识到的问题,但是陶渊明却概括得很简练,表现出对人生旷达的态度。也许,这就是闲适心态最好的积淀吧。所以,一切贫苦、困顿,那还有什么呢。接着,诗人为我们展示了重阳节特有的气候和物候。风高气爽,寒露凄凄,来来往往的小燕子已没有了身影,只要大雁偶尔发出几声悲鸣。想想这么凄凉的环境,诗人该是什么样的情绪呢?然而,作者为我们叙述的却是赏菊而无酒的一点感慨,空自辜负了这盛开的:“寒华徒自荣。”继而,独自悠闲地吟咏着歌谣,开始深思自己的隐居生活,认为自己的选择还是对的,有自己的收获。所以,他说:“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从而,表达了诗人多闲适生活的高雅态度。当然,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生命的话题,陶渊明也是如此,他闲适的心境下,也有对生命的追问。重阳无酒,对诗人却是一项憾事。但诗人并没有沉陷于窘境而发出悲音,而是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去看待这种不幸。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归隐,内心世界已渐趋平静,而平静的结果正是闲适心态的形成。
从对陶渊明两首诗的文本分析看,我们不难发现陶渊明诗歌风格的发展。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呈现出趋于成熟的轨迹。
当然,在本文中并不能完全呈现出文本细读的动态过程。只是在整体上为我们说明文本细读对于分析文本的重要意义。要进行文本分析,首先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本中最为基本的文字符号─字词句,这是文本细读的前提。其次,在准确把握文本符号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全面思考,对其内涵意义,进行挖掘。另外,要融入到文本的特定情境中,把自己当作文本的一部分,只要这样,我们才能真切感受到文本审美意蕴。
所以,在我们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首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文本细读。它可以引领我们进入审美的诗意之乡。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2004.02
2.吴云.论陶诗的艺术风格[J].19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