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的基本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支出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8-0044-0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民生视角构建安徽实施民生工程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研究》(2009sk143)。
一、楔 子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突出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突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明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实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设核心价值取向。但限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所导致的各地区明显的财力差距,基本上依赖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医疗卫生事业呈现较大水平的差异,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因而急需政府政策扶持、社会关注,更需要国家公共财政制度和财力的保障。
二、当前我国实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约束条件
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标准,尽可能按照公平、公正的要求,向需求主体提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多方面内容。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呈现城市与农村之间各异、城市之间各异、农村之间各异的非均等化、非均衡化状态。这些影响因素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地区间财力差异明显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财力基础较为雄厚,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影响,作为上层建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因此相对健全和完善。进一步看,在财政支出水平较高的省份其医疗卫生支出规模较大,财力保障水平较高;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医疗卫生费用同等条件下整体不足。这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支撑的各地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方面出现出不同的态势,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
说明:“占比”指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指全国平均水平,尾数经过四舍五入处理。
数据来源: 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本表数据为预算执行数。
表1的数据说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其财政收入、支出规模较大,其医疗卫生支出总额较大,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整体上比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较高。以首都周围的五省市为例,北京市的财政支出总额是明显高于其他省市,所有它的医疗卫生支出总额也高于其他地区,其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投入方面也会超过其他周围的省份。就全国范围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的平均医疗卫生支出为415,359.04万元,能超过此平均数的省份全国只有12个,即是说其他19省份的医疗卫生支出并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这19个省份中除了个别省市(天津和重庆,排除原因为区域面积较小或人口基数较少)之外,绝大多数省份总体经济实力或者财政支出水平与之前的12省份有明显差距。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上看,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无疑是最高的,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这样的事实造就了东部沿海省市的财政支出水平基本上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也基本上与此保持一致;西部大多数省份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支出水平基本上处于全国的下游水平,因此其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也较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从横向看,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所导致的各省财力差异使得各地在安排医疗卫生支出项目上差距明显,这将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上出现不均衡;从纵向上看,由于我国统计资料的欠缺,我们不可能找出各地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数据,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横向统计数据来推测纵向差距,即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且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使我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支出呈现纵向差别。两者的同时存在必然使各地的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水平、质量高低不等――直接引致了我国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均等化状态。
(二)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的既存事实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社会个体的生产、消费和收入水平。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也呈现一种较大水平差异的非均衡状态,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的扩大。
通过比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我们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至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4倍,而同期农村居民增长26倍;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7∶1,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开始拉大,2000年的比值为2.78∶1,与改革开放初期没有明显的差距;但在2006年,该数字变为3.27∶1。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不但在基数方面而且在增速方面都有相当差距,二者的差距类似于“剪刀口”的形态发展。城镇居民可能在一般情况下能支付或承担医疗卫生支出,但农村居民的境况却未必与他们保持一致。在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为1,943.3元,而当年平均一次住院成本为2,236元,一次住院成本高于年均消费支出但小于人均收入,说明当期农村居民还能承受住院负担。但到2006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一次住院成本分别为3,587.0、2,829.0和4,668.9元。即是说,如果发生住院事项,农村居民的全年可支配收入将不能支付一次住院费用!农村居民实则有“应住院,但不敢住院”的嫌疑。因此,农村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状态也因此凸现。这实际上收入差距明显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引致的城乡二元医疗卫生结构凸显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引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是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横向比较的结果,从纵向上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城乡二元医疗卫生结构则是我国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作为上层建筑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出现了分化:城镇的优势医疗卫生资源处于“集约化”状态――集中在地理位置较好、经济较发达的城镇,而农村地区则呈现“空心化”状态――医疗人才流失严重、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较差,城乡二元医疗卫生结构凸显。“集约化”和“空心化”也实际上成为城乡二元医疗卫生结构的表现特征。对城乡二元医疗卫生结构凸显的分析渠道可以通过比较城乡卫生费用和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来实现。就城乡卫生费用而言,2000年可以是一条分界线:之前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卫生费用差距不明显,但之后两者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2000年,城市卫生费用是农村卫生费用的1.33倍;到2006年,这个数字变为 2.01,具体数据见表3。城乡卫生费用差距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城乡在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质量、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显现出来,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尤其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城镇对优势医疗卫生资源的集约程度越来越高,相比较而言,农村的空心化也就越严重。城乡这种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状态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显性化。尽管受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制度效应的影响,我国城乡人均卫生费用在2003年之后的差距也基本上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改变,但这也改变不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状态得不到根本改善的态势。
城乡二元医疗卫生结构凸显的另一个分析方法就是对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进行比较分析。表4的数据表明:从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持的比例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但从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这个角度看,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远远超过农村居民,前者是后者的3.33倍。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距使得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时所能承担服务成本能力大小各异。
限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事实、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以及城乡二元医疗卫生结构等方面的事实原因,我国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面临着诸多限制性条件。这亟需公共财政的支持,也亟待政府职能的归位,让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回归其本身的“公益性”。
三、公共财政支持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由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其两个基本特征,也是它区别其他一切非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非竞争性”指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相匹配,国家、社会、个人都能接受的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普通居民在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既不会影响也不能阻止他人消费此项服务,蕴含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将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视为公共产品是不容置疑的,符合经济学原理。将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视为公共产品说明公共财政在保障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面有可能和需要,并不能说明公共财政就必然要承担这部分支出责任。众所周知,不管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是公共提供还是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都应由政府承担相应责任。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两个理论问题:一是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并不能从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投资中得到直接体现,相反其正外部性、社会效益却能充分体现出来;二是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投资规模较大、收益不明确,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不明确。因此,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私人投资的目的性不明确、收益不能保障,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条件。所以,我国的公共财政在这项公共产品成本支出上应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据此可以说明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基本公共医疗卫生均等化的必要性存在。
20世纪80年代,为缓解“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医患矛盾,我国曾一度对卫生医疗机构实行放权、让利、搞活,实行鼓励创收和自我发展的政策,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虽然尤其积极作用,但也面临着政府投入不足、医药费用迅速上涨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前者。如我国卫生总费用和财政支出总额分别由1980年的143.2亿元和1,122.09亿元增至2006年的9,843.3亿元和40,422.73亿元,增长了68倍和36倍;同期政府和社会投入比例由78.8%下降到50.7%,个人支出则由21.2%增加到49.3%。财政支出的大幅度增长按照社会发展规律会使社会性支出也因此而增长,但事实却相反,这说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财政对于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实际上呈现出下降的状态,国家在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实为下降。这种态势既不符合我国当前建设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的理念,也不符合我国建设公平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财政收入水平明显的提高,我国政府当前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实力实施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这说明公共财政支持基本公共医疗卫生均等化的充分性和可行性均存在。
公共财政支持基本公共医疗卫生均等化的充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均存在,再结合当前我国实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条件限制,我国的公共财政支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的时机已经成熟。
四、公共财政支持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路径解释
(一)强化民生财政理念
民生财政是以提供与人民群众生存所必需的公共服务为己任的财政理念,它要求一国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大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从财政理念发展角度看,民生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理念的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我国的民生财政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最突出的事例就是关乎民生的财政支出增长规模和增长比例均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文化体育事业支出五年累计规模分别达到2.43万亿元、6,294亿元、1.95万亿元和3,104亿元,比前五年分别增长1.26倍、1.27、1.41和1.3倍。根据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安排情况,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规模分别达到1,561.76亿元、2,761.61亿元、831.58亿元和1,027.51亿元;增速分别达到45.1%、24.2%、 25.2%和31.4%。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继续存在,继续强化民生财政理念也势在必行,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实施基本公共医疗卫生均等化的过程中。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支出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还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中央财政应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支出,同时加强作为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手段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以增强了财力薄弱地区基层财政的保障能力,加快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地方政府在实施民生工程时也应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促进各级财政支出中用于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使各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够得到财力保障。
(二)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方向
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就是在保障基本财政开支项目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相关方面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将更多的有效财政资金投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各类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边缘化境地;而社会各类弱势群体则是在市场经济竞争背景下、优胜劣汰所产生的特殊群体。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差距,所以不论是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还是居民个人的消费支出水平都比较低。对此,在建设民生财政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在编制当年政府预算时也适时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中央财政而言,加大对财政较为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因为老少边穷地区大都处于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加大这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实质上是增加这些地区的财政收入,使其有基本的财政能力来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地方财政而言,提高民生类财政支出尤其是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是实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在我国正式确立之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规模较改革开放初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弱势群体的构成也逐渐多样性。如城镇广大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享受城镇低保、农村低保的群体。不能忽略的问题是,我国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家庭经济负担也相对较高。因此这部分人群在享受医疗卫生服务尤其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方面与整个社会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增加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支出,并对此实施专项财政资金补贴势在必行。
(三)强化医疗卫生支出的使用策略
强化医疗卫生支出的使用策略实质上就是我国医疗卫生资金的支出重点由“重治疗”转向“重预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使得部分医院的趋利性增强,对医院有着明显经济效益的临床医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有关统计,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中,有90%集中于疾病的临床治疗),而对能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则未予以高度重视,致使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难以有效实施。而现实生活中我国死亡人口里80%是死于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这促使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从“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医疗卫生支出的支出重点也由“重治疗”转向“重预防”。
医疗卫生支出的支出重点转向“重预防”,势必要求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重点支持公民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支持定期体检制度建设,支持参与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的社区(基层)医疗制度建设,支持传统疾病控制。一改以前我国“重疾病治疗和传染病、职业病、寄生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的医疗卫生支出模式。
(四)实施相关配套改革
一是适时改革相关税种。改革相关税种实则使税收政策配合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就个人而言,完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如扣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相关费用支出,可以适当提高社会个体税后收入,缩小居民间收入水平差距,为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个体行为支持。就整个社会而言,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来支持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具体来讲,对居民健康危害性较大,尤其是对能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行业实施重税政策;对能提高居民健康体质、生活质量的行业实施轻税政策。二是适时改革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突出医疗卫生支出,压缩与基本财政支出项目无关的非民生财政支出项目规模。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国强.中国税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Restriction of Equalizing Basic Medical Care & Health Services and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Luo Mingling,Chu Deyin
(School of Public and Taxation,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Dalian 116025, China)
经研究,五年一贯制院校指标到我市和公费定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北江中学、韶关市第一中学和广东韶关实验中学等11所学校2018年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及录取基本条件如下:
一、五年一贯制院校指标到我市和公费定向
(一)指标到市6所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300分。
(二)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公费定向生最低录取分数线:491分。
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选送最低控制分数线:674分。
三、广东北江中学
(一)普通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622分。
(二)统分指标生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92分。
(三)体育艺术特长生根据录取学校经术科考试确定的预录名单,分类按照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及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四、韶关市第一中学
(一)普通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91分。
(二)统分指标生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61分。
(三)体育艺术特长生根据录取学校经术科考试确定的预录名单,分类按照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及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五、广东韶关实验中学(公办生)
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612分。
六、录取资格条件
(一)广东北江中学和韶关市第一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价30个项目中B级以上(含B级)需达18个以上(含18个)。
(二)广东北江中学和韶关市第一中学录取新生的生物、地理科成绩均需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其他普通高中录取新生的生物、地理科成绩均需达到D级及其以上等级。
考生在接到录取学校电话通知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持准考证到录取学校缴费注册,逾期作放弃录取处理。学校的缴费注册时间为7月9日至10日中午12:00时。
昨日,我市公布了第二批次普通高中2018年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及录取基本条件。具体情况如下:
一、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一)普通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41分
(二)招收指标到校生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11分
(三)体育艺术特长生最低控制分数线:300分
二、曲江中学
(一)普通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30分
(二)招收指标到校生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500分
(三)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体育类:300分;艺术类:350分
三、录取资格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 劳动
生态理论贯穿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但本文主要是从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去展示生态理论,我们将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一步一步去挖掘。的生态理论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一、自然界为满足人类需要、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一方面,自然为满足人类物质需要提供基本条件。马克思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生产条件,为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提供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自然界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提供基本条件。“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可见,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提供基本条件。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桥梁,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
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因此,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生产和改造,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后,把废弃物排回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关系桥梁,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
三、人化自然与自然的人化
人化自然是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发挥其目的性意识,使劳动对象的自然物发生变形,为人类所用。原初的自然不一定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类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有意识改变自然,使其变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蜜蜂与建筑师”的比喻,这个比喻阐述了人化自然的思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就在劳动者脑中已经有对产品的描绘,然后通过对象化劳动,将自然物变形。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对象化活动时,这些被对象化的自然也重新塑造了人类本身。因此,在劳动中,与主体之客体化的同时发生的是客体的主体化。也就是说,在人类改变自然的同时,自身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体现了由劳动产生的辩证的过程。
四、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 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反映的正是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人与自然构成系统。
五、自然的报复
人在自然面前决不是消极被动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类服务。但如果人类在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变换中忽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幻想着人类能通过支配自然来迫使自然为自己服务,进而支配整个自然界,那么只能导致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最终被自然报复。当自然对人类进行反扑时,它会把所有被人类所剥削掉的东西,全部再向人类索取回来:“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在这里,恩格斯提出了严重的警告:伤害自然就等于伤害人类自身,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因此在确切认识自己的力量之后,我们还要正确运用这种力量与规律,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也体现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通过劳动中介,将自然变形,进而从自然界获得物质和精神需求,使用后的剩余又被当作废弃物向自然界排除,人类通过生存和消费来与整个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也会被自然改变。如果人类无节制的过度使用自然,支配自然,忽视物质变换的规律,那么人类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使学生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并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4.使学生知道污染没有国界。
[学情分析]
根据平时的观察及对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本班学生在保护环境问题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多数学生居住在高楼大厦中,家家大门紧闭,很多学生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好坏视而不见,个别学生甚至不在乎周围居住环境的好坏。
2.不少学生不愿意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认为小学生没有能力参加环保。有些学生想参加环保,但不知该怎么办。因此,应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3.大多数学生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境保护的概念比较模糊,不懂得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应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道污染没有国界,并指导学生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教学难点]
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学生也应如此。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辩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媒体演示引出课题
课件呈现:指导学生观看周笔畅MTV《汗》中有关环境破坏(水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森林资源破坏、大气资源破坏、生物资源破坏)和环境保护实例片段。(通过短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迅速地带到了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破坏环境的可怕后果。)
教师:观看短片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片中那些场景出现?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何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主题之一。可见,好的生存环境对我们多么重要,因此,制止污染、停止破坏、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共同的责任---保护环境”。
教师板书课题:保护环境
环节二:探究问题体验感悟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第八课《保护环境》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你们小组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根据书中内容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你们小组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棒,下面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
1、什么是环境?
2、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保护环境?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环节三:联系实际懂得道理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把课前收集到的环保资料拿出加工整理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四人一组解决这四个问题。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所谓环境就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从事生产的外界环境,它是由空气、水、土地和生物等组成的自然环境。
教师: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短片中可以看到被污染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人类,而环境也同时被我们人类无情的破坏。因此我们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
学生回答:……
教师:既然环境保护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为的破坏环境,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人类也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无情的报复和惩罚;只有自觉地保护环境,才能让自然环境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环节四:行为辨析提升认识
教师:环境需要我们来保护,作为小学生应不应该参与环境保护呢?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小学生有能力参与环境保护吗?那位同学能热心帮助别人是对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他迟到却是不对的,不过他的迟到与一般不遵守纪律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批评者和受批评者都要正确对待。
课件呈现:
甲:小学生有能力参加环境保护,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乙:小学生没有能力参加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大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教师:赞成甲方观点的同学请举手,赞成乙方观点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陈述你方的观点。
学生回答:……(辩论开始。辩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通过讨论、辨析,使学生在争议辩析中学生懂得判断、评议一个人、一件事,要注意全面地分析,而后才作出结论。那位同学随手拣起一片碎纸是对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他随地吐痰却是不对的。小学生应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
教师:真的,就象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那些问题,我们小学生无法阻止大人破坏环境的事情太多,但我们能做到保护环境的事也不少:象“白色垃圾”,我们可以跟妈妈宣传避免或者不用白色塑料袋,提起菜篮子上市场买菜;废电池的回收等等。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环节五:关注社会延伸课堂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每人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写在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纸上。
学生设计环保公益广告词。(师放音乐《地球的孩子》,学生在音乐声中设计,写好的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广告词贴在黑板右侧)
教师:同学们设计的环保公益广告词非常精彩,请同学们看黑板读出自己设计的环保公益广告词。指名读自己的广告词。
学生读广告词。
教师:除了设计环保公益广告词,我们还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呢?2008奥运正一步步向我们走近了,我们提出了“绿色奥运”,为了让我们生活中少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多一些美丽温暖的色彩,面对一些不讲文明的人,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可以把它写下来,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向全社会倡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关键词】质粒载体;标记基因;插入失活
质粒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质粒结构和功能也是高考热点问题之一,2016年全国卷理综第40题再一次以质粒图谱为基础,考查了质粒作为载体应具备的条件,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筛选与鉴定问题,而这一方面的知识在教材中讲解较少,理解起来较抽象,难以透彻的掌握这个知识点,给解题带来困难。本文特针对质粒结构及重组质粒筛选与鉴定问题进行补充,以期能对老师教学和学生解题带来帮助。
载体是一种可将外源DN段送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运载工具。目前已构建成的载体主要有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病毒载体和人工染色体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使用的是质粒载体。
一、质粒载体
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小型环状DNA分子。由于天然质粒作为载体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修饰改造。作为高质量的克隆载体的质粒必须具有如下特征:1.有复制原点,这是质粒在宿主细胞内能自主复制的基本条件。2.有多种限制酶的单一识别位点,以供外源基因的插入。3.有标记基因,理想的质粒载体应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以便从平板中直接筛选阳性重组子。4.相对分子质量较小。5.有安全性,作为克隆载体应当只存在有限范围内的宿主;在体内不进行重组;不会发生转移;不产生有害性状;不会离开宿主而自由扩散,因而是相对安全的。
二、插入失活
将外源DN段插入到载体的标记基因中使此基因失活,丧失其原有的表性特征,称为插入失活。pBR332是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质粒载体之一,该质粒有两个标记基因, 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有8种限制酶识别位点位于Tetr内部,另外有2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是存在于该基因的启动区内,在这10个限制位点上插入外源DNA都会导致Tetr的失活,这时含有DNA插入片段的pBR322将使宿主菌抗氨苄青霉素,但对四环素敏感。3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位于Ampr内,在这些位点插入外源DNA则会导致Ampr的失活,这时含有DNA插入片段的pBR322将使宿主菌抗四环素,但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插入失活是检测重组质粒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三、实例应用
2016年全国卷理综第40题是一道很好的考查质粒结构和插入失活效应的题目:
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r或Tet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I酶切后,与用BamHI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并且______和_____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______的固体培养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______。
分析题目可知,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质粒载体特点、插入失活效应在重组质粒筛选中的应用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一切的原料来源于宿主细胞。分别解析如下:
(1)小题考查了质粒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参考答案:具有复制原点;具有标记基因;具有限制酶的单一识别位点。
(2)小题考查插入失活及重组质粒的筛选问题,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I酶切后,与用BamHI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得到的大肠杆菌表型有四种:未被转化大肠杆菌,对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都敏感,即AmpsTets表型;含有环装的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即AmpsTets表型,含有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即AmprTetr表型;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即AmprTets。若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大肠杆菌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都对氨苄青霉素敏感,都不能存活,都无菌落产生。含有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AmprTetr)和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AmprTets)因都能抗氨苄青霉素,都能存活,产生菌落;但因为目的基因重组质粒因插入失活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导致四环素抗性基因失活,因此可用含有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加以筛选。若是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而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上不能形成菌落,就是我们所要的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参考文献】
[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