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报告

财务风险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报告

财务风险报告范文第1篇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集团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同时在市场环境下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企业集团内部,其子公司的运作情况直接影响到母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集团必须加强对集团所属公司的管控,避免因风险控制意识差、资金紧张、资金结构不合理等引起财务风险,最终对企业集团的发展造成影响,对此,下面就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的内部报告体系构建进行分析。

二、构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内部报告体系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集团的内部报告,大多是基于管理决策的内部报告,主要是为企业的各种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撑,企业集团内部报告可以细化为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等几个方面,其中筹资决策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资金来源进行关注,是企业筹资活动的主要信息支持,其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到资本成本、资本结构、筹资方式、筹资时限等;投资决策报告主要是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情况进行分析,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信息支持,主要内容有投资回报、投资规模、投资时间、对外投资结构等;经营决策报告主要是对各个子公司的生产情况进行关注,是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支撑,其报告内容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流程,如采购、生产、成本、销售、收入计算等。从当前的内部报告体系看,财务指标仍然是主要组成内容,而财务指标是对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情况的反映,从信息的供应层面看,还存在信息供应单一,同时企业集团的内部报告中,并没有对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不管是筹资决策报告中,还是投资决策报告中,亦或者是经营决策报告中,都没有对宏观环境及市场竞争造成的风险进行考虑,这就会对企业集团带来极大的风险,不利于企业集团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构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内部报告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特点

(一)企业集团与一般企业财务风险的共性

对于企业集团,是在一般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企业集团在财务风险上面和一般企业具有一定的共性。从风险产生中决策者的主观承受心理看,风险可以分为主观风险、客观风险两种情况,从风险产生的后果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看,可以将风险分成投机性风险、纯粹性风险两种情况,按此分类看,企业集团与一般企业相同,在财务风险方面,也属于客观风险、投机性风险,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不是根据管理层的意志确定的,不管企业集团是否愿意,财务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此外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和收益是紧密相关的,而风险虽然会为企业带来收益,但是高风险并不一定就代表着高收益,因此,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不管是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还是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都属于价值风险的范畴,也就是说风险带来的影响是可以通过量化价值来确定的,例如通过资金、价格等来衡量。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消弱或者增加财务风险,也就是针对不同的风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风险管控,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因此,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与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同是可控的。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与一般企业相比较,企业集团的内部组织更加复杂,涉及到的管理面比较广,因此,在财务风险方面,其来源也更加广泛、种类也更加多,这也就导致财务风险管控也更加复杂,因,和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相比较,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是复杂性,企业集团是一个拥有大型产业的公司,在公司总部麾下还有很多子公司,母公司处于金字塔尖,子公司的董事、财务总监是受总公司派遣的,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独自承担民事责任,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存在多层的委托关系,这也导致集团风险更加复杂。其次是系统性,对于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最后通过价值量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系统因素的综合会造成价值偏离,从而引起风险。

四、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的内部报告体系建设

(一)风险识别报告

企业集团在分析财务状况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时,可以通过PEST深入分析行业的政策法规、行业产品技术发展、行业经济周期等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识别报告。美国战略管理大师Michael E.Porter将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种情况,其中基本活动主要是和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活动,如生产、销售、后勤、售后等,支持性活动是为企业生产提供的服务活动,如财务、人事、研发等,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通过对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的互动及各种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能为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提供相应的规律,这样决策者就能对价值链中的各环节活动进行逐次分析,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风险,从而更好的判断企业财务风险。

(二)风险评估报告

对于企业集团,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风险评估和语境,在Do(执行)阶段,可以根据集团财务风险的特点,针对性进行,例如在偿债能力指标上,可以选择流动比率、现金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周转率、产权比率、利息支付倍数等;在资产运营能力指标上可以选择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收账款周转率等;在发展能力指标上,可以选择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等。企业集团可以利用风险评估矩阵,将财务风险的性质评估出来,并根据风险可能带给企业的影响程度,将企业财务风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对于可能带个企业严重影响的风险,要重点进行管控,密切观察,并做好防范措施,对于风险发生率比较小,但在外界影响下,可能产生性质改变的财务风险,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三)风险控制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管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因此,企业集团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的角度构建财务风险控制内部报告体系,从上到下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并在上下平衡、批准执行、业绩管理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此外,对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还需要对时间因素进行考虑,对不同时间段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并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重点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集团发展。

财务风险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XBRL 工网络财务报告 分类标准 风险 对策

作为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从1998年诞生起至今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XBRL国际组织已经包含了18个正式地区组织和7个临时地区组织,会员达到550多家,会员所属行业涵盖了全球信息供应链,早在2005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单位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成为了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2007年12月,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会议上,XBRL国际组织批准成立中国地区组织(xBRLChina),并于2008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XBRL我国地区组织成立大会。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XBRL研发与应用进入了有组织、有规划、跨部门、讲实效的新阶段,将更加有利于普及XBRL知识,推动XBRL技术的发展,促进XBRL在全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我国XBRL的应用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本文就XBRL技术及应用中存在的可能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设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改进提供借鉴。

一、XBRL技术基础

(一)xBRL的定义从商业角度来看,XBRL是一个开放的、平立的国际标准,是进行实时、准确、有效、高性价比的商业、金融和财务报告的数据电子化存储、操作、复用与交换的标准。XBRL可以向企业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满足其各自多样化需求的信息,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金融监管机构、税务部门、统计部门、审计组织、信用评价机构等。XBRL的出现将给企业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带来深刻变革。从技术上讲,XBRL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在商业报告信息交换中的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XBRL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分类和识别,并对财务相关信息(包括量化的财务信息和非量化财务信息,甚至于非财务信息。如公司基本信息;公司股东、股本及权益分派信息;公司筹资、上市及募集资金使用信息;交易和关联交易信息;重大事项信息等)提供更加强大的解释与分析平台,增强了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和信息量,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能力。

(二)xBRL的技术构成XBRL的技术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XBRL规范(Specificafion)、XBRL分类标准(Taxonomy)和XBRL实例(Instance)。XBRL规范,即规格书,是XBRL的核心和基础,是分类标准产生的依据。规范由XBRL国际组织制订,主要用于定义xBRL的各种专业术语,规范XBRL的文档结构,定义分类标准以及实例文档的句法与语义,对XBRL标签做出统一规定,以利于实现标准资料的交换与转换。目前,最新版的技术规范是xBRL国际组织2003年的XBRL2.1版,之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正。XBRL分类标准是XBRL规范的具体应用,是基于特定版本的XBRI规范而制定的。是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根据XBRL规范和自身会计准则而制订的,适用于本地区、本行业的一类标准,是生成实例文档的关键。分类标准要根据制作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定义财务报表中将要使用的各项财务报表元素,是制作财务数据的“词汇表”;同时还要附加上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各元素在报表中的名称、位置,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性等。因此,XBRL分类标准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财务报表的词汇和分类法,还包含了相关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XBRI实例就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一个实例文档,反映了适应于XBRL规范的财务报表。实例文档的数据含义由分类标准来解释,即实例文档是数据元素的集合,这些元素依照所使用的分类标准来取名,充当企业财务信息的载体。实例文档需要同时满足分类标准的定义和规范的限制。

二、XBRL的应用优势

(一)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按照XBRI规范以及XBRL分类标准规定的格式,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财务数据一次性地输入网络财务信息系统,并在网络上以XBRL报表格式披露这些信息,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电子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管理者,还是对企业外部其他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以及税务、审计、统计等监管部门,都可以方便地获得各自所需的财务信息,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利用更加方便和充分,显著改善了财务报告披露的效果。

(二)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相关、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这些信息应该是可验证的;及时性要求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以XML为基础、借助于Internet网络平台,采用XBRL模式的网络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披露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资料,并且在源头上就可以发现错误数据并及时进行纠正,可靠性得到增强;在授权范围内,信息使用者可以查看到与企业经营管理、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所有财务信息,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由于互联网的实时性,使得信息使用者不必等到事后再去获取那些已经过时的会计信息,而是利用XBRL财务信息系统随时生成“实时会计报告”,从而使企业内外部人员可以动态地、及时地得到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实时性。

(三)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应用价值,满足了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差异性需求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高度综合的通用性的财务信息,忽略了不同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和使用上的差别;对企业经营活动缺少非财务信息描述,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会计数据在分类、加工、汇总的过程中丢失了部分内在含义。而XBRL财务报告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电子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因此企业无须按照使用对象不同而编制不同格式的财务报表,这就提高了企业制作报表的效率,降低了信息提供成本;而信息需求方可以通过Interne共享平台快捷、可靠地实时获得所需的原始数据(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并根据自身的决策模型加以再分析与再利用,从而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应用价值,降低了重新输入而出错的风险,也降低了信息利用成本,达到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信息的生成、分析、交换和共享的目标。

(四)改善了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高了管理绩效建立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从大量的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的繁琐过程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分析财务结果,专注于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和销售预测,挖掘出具有创造力的方法来不断改进企业生产流程,提高管理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开放性、通用性作为XML的扩展,XBRL可以运行在各种主流的软硬件操作平台上,可以工作在基于SUN、IBM、HP、PC等硬件上的UNIX、Linux、MacOS2、Windows等操作系统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且,XBRL是由非赢利组织XBRL,ORG推行的国际化、无国界、开放性的标准,任何组织或个人可以自由使用,并且还具有自定义标签以及支持多国语言的特性,允许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自由扩展其标准或选择采用何种语言。XBRL制定了严格的规范与分类标准,统一了的数据格式,并且允许在XBRL财务信息系统中包含多组基于不同会计准则的分类标准,用户可依据自身需求选择标准以及所需的报表格式,以便于制作不同格式的财务报表。但这些不同内容、不同格式的报表,来源于同一组原始财务数据,这样就减少了数据在不同格式的报表间相互引用的差错,避免了制作多份报表的繁琐。这一点充分体现了XBRL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如对于国内一般企业和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一次性录入财务数据,连同据此生成的一份XBRL财务报表就可以满足信息需求各方的所有要求。对于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依据同一份数据,只需根据两种不同的XBRL分类标准点击两次鼠标,即可编制出分别适用于内地和香港的两份财务报告。类似地,对于跨国公司财务信息的合并汇总披露问题,如总部设在美国,中国和英国设有分公司的跨国公司,各国分公司必定使用当地的会计准则和XBRL分类标准,作为总部要按美国的GAAP编制合并报表,同样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汇总披露。

三、XBRL应用风险

(一)xBRL分类标准不完善由于XBRL中国地区组织刚成立不久,还没有统一协调前期的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因此,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XBRL分类标准尚未真正建立。虽然2003年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中采纳了XBRL信息披露格式标准,但其中只定义了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科目,对金融企业、房地产等其他行业还没有制订相应的分类标准。另外,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以及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分别制定了一些XBRL分类标准,但其各自从不同角度(如基于信息监管者的角度、或基于审计导向角度)作为切入点开发的分类标准,都有所差异、不尽相同。在遵循同样会计准则的大环境下,出现不同的会计信息分类标准,着实无法发挥xBRL的技术优势与效力,也不利于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在这样的条件下,应用软件的开发、在企业中推广应用XBRL都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既难以操作,还会造成无谓的重复劳动,增加使用成本。因此,目前企业应用XBRL具有较大风险。

(二)XBRL应用软件不成熟正因为XBRIJ分类标准尚不完善,XBRL的应用软件也就不可能成熟和推广开来。虽然上交所、深交所都针对上市公司创建了各自的XBRL应用平台,但这些软件都是有选择性地针对部分上市公司,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特别是非上市公司、大量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可供选择的软件。显然,如果企业目前自行开发或选择使用不成熟的应用软件,必定也会承担较大风险。

(三)财务信息安全保障不充分XBRL的信息披露功能在给企业内外的信息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企业信息情报泄露的威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既取决于存储XBRL数据和文档的服务器的安全可靠,还取决于保证信息在Internet网上完整传递的安全程度。就网络技术而言,虽然XML与HTML相比已经显现出较大的先进性,但其同HTML一样,在设计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XML的安全性问题。因此,以XML网络技术为基础的XBRL财务信息存在固有的不安全隐患。目前XBRL财务报告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信息篡改、信息泄露、中间人攻击(Message Substitution)、IP地址欺骗(IPSpoofing)、数据包监测(Packet Sniffing)、计算机病毒等,它们对网络财务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应用XBRL财务报告具有极大的风险性。

(四)企业应用XBRL的制度不完备XBRI本身只是一项技术,并不改变会计准则,企业只要遵循会计准则按照原有形式披露财务信息也未尝不可。尽管XBRL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高管理绩效,实现财务信息的电子化、标准化与规范化,但新技术的使用必定会增加使用成本。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要有一定的投入,软硬件的购置或升级、人力资源的培训、系统使用维护等,都会让企业存有顾虑。另外,XBRL的应用也不能够改变财会人员做假账的意图,因此,如果国家或相关管理机构没有制定相关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对企业是否应用XBRL及规范化地应用XBRL行约束,那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变革能否成功会形成较大风险。

(五)XBRL推广应用气氛不浓郁XBRL是新生事物,国际上的研究最多也刚开始起步,XBRLChina才刚成立,国内还缺乏xBRL标准的权威和专家,对XBRL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尚未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全面的应用几乎没有。同时,由于必要的XBRL理论研讨、知识培训、技术交流、高校相关专业XBRL的教育教学都严重匮乏,大多数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企业财务人员几乎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对XBRL的推广应用基本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没有相应的气氛和土壤。

四、XBRL应用策略与建议

(一)尽快制定和完XBRL分类标准 在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组织与推动下,尽快推出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统一的XBRL国家分类标准、行业分类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分类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框架体系,也是推广应用XBRL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其复杂性来源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复杂性。从标准应用角度而言,XBRL分类标准涉及国家、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首先应当制定国家层面的核心分类标准,然后依次向行业、企业扩展;从会计系统本身而言,XBRL分类标准涉及财务报告、审计、账簿和凭证三个层次,首先应当以财务报告为切入点制定分类标准,然后深入到审计、账簿和凭证系统,并且解决好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最终建成完整的XBRI分类标准体系;从会计标准而言,XBRL9类标准涉及企业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应当首先制定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分类标准,然后向其他领域会计标准推进。只有尽快搭建这一架构,健全和完善分类标准体系后,才有条件开展后续的研发与应用推广。

(二)加强XBRL支持软件的开发目前,XBRL国际规范己趋成熟。XBRL国际组织声称在XBRL2.1版本后短期内不会再公布新的XBRL规范,而国内XBRL分类标准也在加紧制订之中。因此,在研发风险逐步降低,国际国内成功应用案例逐渐增多的条件下,

XBRLChina应组织大型的软件开发商加盟,会计界、企业界、科研教育机构等有关各方应与软件公司积极配合,在分类标准完善之后尽早开发出适用的应用软件。当前国际上能够提供XBRL实际技术并开发出实用产品的软件公司并不多,美国的微软(Microsoft)与埃德加(Edgar)公司合作为SEC提供XBRL服务;德国证券交易所的XBRL业务由Software AG公司完成;韩国科斯达克(KOSDAQ)的XBRL系统由美国Ubmattlx公司提供;国内上交所的XBRL系统由新利多公司提供。因此,为了提高国内企业应用XBRL标准的水平和范围,相关部门包括软件开发商也可以与国际上有经验的大公司加强合作,为国内企业研发出功能强、通用的XBRL应用软件。

(三)加强XBRL财务系统安全性的设计与建设如 如上分析,XBRU立用的安全隐患与Inteme固有的缺陷息息相关,因此。随着国际互联网完全性能的日益改善,XBRL技术的安全指标也会随之提高。但企业财务信息作为高度敏感的商业信息,还必须额外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如在应用基于XBRL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时,在信息源头上,由会计信息系统对公司的业务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生成财务信息,并经过专门的核查软件自动核对确定正确有效后,才能将XBRL格式的文档及数据存放于公司的数据库中。在时,还需将这些信息分为可公开的XBRI信息(如报表等)与不公开的机密XBRL信息,对两类资料分别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在网络传输中,采用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等安全措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和完整。对于信息访问者,可以根据身份确认分别予以授权,不同的客户只能访问其权限之内的信息。

财务风险报告范文第3篇

市场历来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低风险低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在决策面前进退两难,因此,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决定之前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一系列防范和补偿措施,使企业在风险出现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三年以上应收帐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所有者权益组成畸形、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派现与送股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是否发行股票或债券及不同发行方式的选择、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选择、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的风险。

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电力企业(省级电力公司)由于是国有独资垄断经营,长期作为政府机关发挥职能作用,造成财务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的研究和管理,认真分析、及时防范、化解。目前阶段主要是加强筹资风险、资产结构风险、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担保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天津市电力公司今年提出了高度重视回避财务风险,加快建立预算、投资、担保、贷款和合同管理的内控机制,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对外担保。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二、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率)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

假设:某省级电力公司生产经营连续数月平稳进行,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如下: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3亿元时06;2亿元时为0.4;1亿元时为0.3*亿元以下时为0.1。如果货币资金到2亿元以下,可以说,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

其他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借款比率、资产变现率、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比、资产收益率、应收帐款与经营活动现金比等比率的安全系数也是如此。

单一因素(比率)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比率)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假设:

z=0.sa+0.sb—1.co+4.cd+l.oe+5.of+5.og+5.oh-2.oi

a流动比率(标准值2)、b速动比率(标准值1)、C债务资本比率(标准值1.0)、d最近三年平均债务保障率(现金债务比(标准值0.25)、e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2)、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比(标准值0.2)《资产收益率(标准值0.l)、h投资收益率(标准值0.2)一担保与权益比率(标准值0.5)。

财务安全系数Z一般应大于5(标准值)、低于5时,财务风险较大;达到3以下为高风险。

另外,从内部控制预测的财务安全系数模型可设置为Z=RkN

R金额,按影响资金额度预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资金量大到小;N内部控制评价,按评价结果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内部控制有效程度大到小;财务安全系数Z标准值为9、低于9为高风险。

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如资产负债率因素,母公司60%,子公司60%,孙公司60%,合并后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要超过60%,超过多少要看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和负债规模。

三、化解风险

化解风险的途径:

财务风险报告范文第4篇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

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财务风险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防控;应急处理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内周期性结构的调整使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空前复杂的经济形势,防范、化解好处置企业财务风险,保证资金链安全好现金流畅通,已是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而企业集团因成员单位多、产业跨度大、产业链长、管理层级多,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控财务风险。

根据企业集团的特点,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着手构建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一、提高控制财务风险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多变,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认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企业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好制约机制,提高风险敏感度,做到及时分析,准确评价和有效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可促进企业树立现金至上意识,正确分析,科学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优化资本结构,保持资本的流动性。通过财务风险控制,促进企业增加收入,节支降耗,压缩应收财款与存货资金占用,及其他非生产性支出,以保障现金循环顺畅,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及时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避免和挽回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二、加强对控制财务风险的组织领导

企业应成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小组由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牵头,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参加。财务风险控制小组应按以下四项原则开展工作: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团型企业母公司应全面负责财务风险控制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各所属公司分级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二)及早预警,及时处置。对财务风险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

(三)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企业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和处置财务风险的措施,相互协调,共同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

(四)防化结合,重在防范。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督促企业各级财务风险责任部门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监控要做到及时有效,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控制财务风险日常管理

(一)强化现金管理

规范资金预算网络化申报及审批流程,加强付款审批和资金集中管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并实现良性运转。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坚持一切经营活动受控于预算管理,扩大预算控制范围,健全预算预警机制,规范预算调整行为,完善预算管理手段,强化预算过程控制,凡预算外资金一律不准支出。

(三)强化两金占用管理

除正常长期战略用户滚动结算外,其他用户一律不得赊销。严禁为确保开工组织生产,为确保销售进行赊销,对客户信用品质进行评价并建立信用档案,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在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下,与司法机关配合开展法律清欠工作,主动采取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工作。做好存货管理工作,分析存货结构,分清正常储备及非正常储备。实行市场决定生产原则,以销定产,避免产品积压;严格追究产品残次责任人责任。

(四)严格成本费用控制

全面实施成本费用定额管理,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成本费用监控,以单耗管理为总抓手,做好主要产品成本控制工作。

四、做好控制财务风险的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决定着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企业应对所属公司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形成过程,采用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

(一)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

根据盈亏和现金流情况,集团型企业可将所属公司分为一般风险单位、较大风险单位、重大风险单位、特大风险单位四类进行财务风险控制。

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对较大、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对于较大风险单位财务风险情况采取月度报告制度,对于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的财务风险情况采取每周报告制度。

(二)预警信息收集和传递

企业应以信息化系统为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平台,及时掌握财务风险预警所需的各类资料,资料的来源应是开放式的。预警信息系统不仅包括预警资料的收集,还要包括对收集资料的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和防范、处置措施等信息诊断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危机的专家咨询系统。对收集、加工、分析和整理后的资料和措施建议等信息,要及时逐级汇总和上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小组。对需企业批准的事项应逐级进行上报和批复。

(三)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警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采用定性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恶化和部分定量预警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定量预警主要指标包括:限定速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等。各单位可结合单位实际,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定量预警指标,提高预警质量。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对上述指标进行细分和量化,以满足财务风险预警的质量要求,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人员首先通过预警分析快速排除影响小的财务风险,将分析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财务风险上。有重点地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财务风险成因,针对性的制订处置财务风险的应当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出现重大异常之一的,企业应立即进行财务风险应急处理。

五、控制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

在财务风险应急处理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出防止财务风险扩大的、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推迟或减少付款、加速货款回收、扩大关联贸易、实施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寻求获得新的投资、售后回租资产、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预测情况,企业应对部分特大风险单位施行关、停、并、转。不能关停的按最经济产能安排生产和其他有利于增加现金流入和减少现金流出的措施。

六、财务风险应急处理的自我完善

对财务风险应急处理要建立自我完善功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造成后果、处理经过、化解和处置风险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对应急处理进行修改完善,以备处理类似重大财务风险事项参考。

在危机面前,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任务,既艰巨又严峻。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百效控制,及时预警找规律,精心预案谋对策,把风险变成机会,挑战变成机遇,确保企业顺利渡过危机,实现企业安全、健康、和谐、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