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总结

乡村旅游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旅游总结

乡村旅游总结范文第1篇

上街区地处河南省北部、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的相交地带。土地总面积61.6857平方千米,上街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38千米,上街区域辖1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上街城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17.855平方公里。共23个行政村,9475农户,总人口140500人,城镇人口128628人,农业人口11872人,城镇化率91.55%。上街区耕地面积约1129.1公顷。

近年来,上街区重点依托南部五云山,规划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街区南部山区五云山是郑州城区最近的一座浅山,最高海拔588米,植被茂密,空气宜人。

一是加快方顶驿文化旅游片区建设,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度假区,目前样板区景观完成80%,西街外立面完成75%,东沟主体完成90%,西沟主体完成65%,方顶塔基础完成,截止202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额3500万元。

二是优化五云山康养片区发展模式,规划建成郑州西部特色休闲康养小镇。五云山小镇着力于发展养生养老、生态农业、亲子教育以及民宿酒店四大产业,尤其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群养老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致力于打造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2020年,五云山小镇处于转型阶段,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对现有农业进行专业化鼓励与提升。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打造逐步完善,在确保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的基础上,增设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户外自然课堂,山居民宿体验,农耕教学课堂,农事采摘等配套。利用山上农业特色与上街区红色登山步道旅游路线相结合,形成红色旅游,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的一条特色线路。同时小小亲子园增设了户外农耕课堂、亲子农耕、亲子手工课堂等,在逐步完善园区体验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商家招商共创,为科普教育研学基地申请做准备。

明年计划:

乡村旅游总结范文第2篇

在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型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山西省旅游业进入了转型升级、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对山西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改善服务质量是其面临的紧要问题,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应对服务相关理论加以借鉴。在众多的理论指导中,服务剧场理论由于简单、形象、易懂而备受关注,对服务质量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文从服务剧场理论出发,就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加以探讨。

一、基于服务剧场理论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983年,格莱夫(Grove)和费斯克(Fisk)将剧场论引入服务业,首次提出服务剧场理论。该理论认为,服务过程与戏剧表演具有极大相似性,剧场构成要素与服务构成要素之间能形成特定的对应关系。旅游业属典型的服务行业,作为备受关注的乡村旅游,其服务过程和戏剧表演之间亦有很强关联性和相似性。因此,分析剧场要素,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乡村旅游服务要素。

剧场要素中的演员与乡村旅游服务中的导游及一线服务人员性质相似,均直接面对客人,在服务质量的好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则相当于剧场观众,其旅游经验、知识层次、旅游期望影响着其对旅游信息的处理,从而间接影响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景区、饭店等游客活动场所相当于剧场前台,其环境氛围对游客感知以影响亦很大;安全部门、管理部门可当做剧场后台,是支持乡村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坚强后盾;服务规范与产品设计则是餐饮服务中的剧本,从源头上决定着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

二、基于服务剧场理论的山西乡村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一)“前台”建设不完善。山西乡村旅游点一般都存在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的问题,无wifi覆盖也是旅游者抱怨的主要内容,厕所少且多以旱厕为主,这是久居城市的主要游客所不能接受。其次,文体娱乐设施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游客休闲需求。

(二)“剧场”卫生状况差。住宿方面,一些农家旅馆的布草不能做到一客一换;餐饮方面,餐具往往不消毒,食材处理不到位便端上餐桌,且服务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公共场所垃圾、家畜粪便随处可见,气味难忍。

(三)“演员”技能水平低。乡村旅游基层工作人员基本均为农村原住居民,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其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技能不高、服务品味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求差距较大。

(四)“后台”管理不到位。山西乡村旅游应急机制极不完善,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极不同步。其次,食品安全管理空白,粗粮、野味等是游客的最爱,但这些食材并未经过食品安全检验便进入厨房,加之乡村服务人员卫生意识不强,制作过程难免不卫生,是威胁游客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山西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整体改善措施

(一)完善“场景”建设。正如观众对表演场所的设计及整体氛围要求严格,游客对服务场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极为在意,因此,要完善乡村旅游点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首先,要加大投资力度。仅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必须扩展投资渠道,正确引导社会资本来发展乡村旅游。其次,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实施乡村旅游便利化工程。重点突出交通、垃圾污水处理、无线网络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再次,注重配套设施的内部创新。如客房装修,要充分考虑城市旅游者的需求,既要体现乡村主题,又要考虑高端舒适。事实证明土炕和席梦思床垫可以和谐相处。

(二)提高“演员”技能。山西省旅游局应加快建设“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基地”,聘请相关专家,制定科学、又不缺乏弹性的乡村旅游相关各岗位服务标准,结合“培训班”模式与“上门指导”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同时,相关部门应督促旅游相关企业进行员工日常教育与培训,实现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的常态化、规范化。正如演员要时常练习才能保证基本功不费,只有做到以上所述才能真正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

(三)加强“后台”管理。成功的表演是各部门努力的结果,前台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后台工作的支持。因此,必须真正发挥安全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作用,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留得青山与绿水长流。其次,加强景点卫生及食品安全监管,对公共卫生实行日常检查,对饭店,特别是农家乐的卫生状况实行不定期检查。最后,强化乡村旅游应急机制,确保突发事件时游客安全。总之,只有保障游客吃的放心、玩的开心,才能提高其满意度。

乡村旅游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发展模式

1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产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产业。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与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突出乡村旅游拥有的文化基础,表现出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1]。

2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情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乡村旅游游客量达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8%。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家乐”。旅游者在享受乡村风光的同时也能得到诸多心灵上的体验。由于“农家乐”一步到位的解决了旅游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是目前诸多旅游者乡村旅游的首选模式;二是“古村镇游”。旅游者在欣赏诸多富有古典特色的乡村建筑,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精髓;三是“传统民间工艺”游。借助当地传统民间工艺品来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在无形中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而且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关注,进而产生旅游意愿[2]。

2.2现有融合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

2.2.1延伸型融合模式

该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之中,根据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文化产品,并以此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以苏州市石湖地区为例,该地区作为历史名人范成大的故居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积极挖掘这种资源,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2.2整合型融合模式

就是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相比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整合型融合模式对开发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寻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并同时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例如:世博会和园博会,在融入乡村旅游信息的同时也极力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

2.2.3渗透型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提炼出核心的环节,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比较常见的渗透方式有:将某个乡村旅游景点或文化名人加入到游戏或者推广视频中。这种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就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融合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3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途径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仅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寻找有效的融合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3.1技术融合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果两者无法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良好的融合,很难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拨款,确保相关企业或部门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具备引入先进技术的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要在技术上达成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将目光放在国内先进融合技术上,在第一时间内引入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3]。除了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自觉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小组,立足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技术。相比之下,这种自觉的技术创新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更突出的融合效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予以应有的重视,从政策体制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3.2资源融合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既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中的突出特色,是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来说,要想实现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之间的交叉点。这种交叉点可以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富有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否准确找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资源的交叉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资源融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融合资源”的代表性,还要积极寻找其特色。例如:通过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挖掘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渠道,赋予这种“融合资源”更加突出的特色[4]。

3.3市场融合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融合是最为高效的融合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互联网文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网络传播,借助网络的渠道来推广相关的旅游产品,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公司也可以借助乡村旅游企业的营销来增加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例如:文化产业中有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服务,这些服务直接面向客户群体,是良好的营销推广渠道。对此,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享文化产业市场服务,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效果。

3.4企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终还是落脚到企业的融合上。而要想实现最佳的企业融合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平台不仅要满足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文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引导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平台的搭建中,明确自身需求,切实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平台发挥最佳的效用。在这种合作平台的作用下,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重点[J].旅游研究,2016(5):5-7.

【2】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乡村旅游总结范文第4篇

为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工作,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结合文旅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区政府下发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文旅产业融合优势,依托我区乡村旅游资源和万亩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农村地区旅游业态,促进旅游商品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二、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调整后局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XX党组副书记、文旅中心主任

副组长:XX总规划师

XX副局长

XX党组成员、副局长

XX党组成员、文旅中心副主任

XX党组成员

XX班子成员

成 员: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文旅中心综合服务股股长

XX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副股长

XX区文管所所长

XX区博物馆馆长

XX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XX区文化馆馆长

XX区图书馆副馆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由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依托全域旅游规划,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

以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为契机,结合XX本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以及农事体验等农业生产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以三条精品路线为核心,抓好乡村旅游业态布局、路网建设、景观打造等工作,构建农文旅“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打造我区休闲度假旅游新天地,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

聚焦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现有的人文历史和景区资源,倡导因地制宜、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依托XX景区“天然氧吧”、XX产业园、XX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春花秋月彩色小镇等文旅资源,主动顺应现代人的出行需求,以生态养生、康养食疗、乡村休闲、研学旅行为重点,广泛吸引民宿、康养产业及文创集团,到我区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文创基地、房车营地等,丰富我区旅游业态,变“过境游”为“过夜游”,提高游客消费热情,促进我区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实施景区风貌改造。

加快推进XX文化旅游提升项目、XX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XX谷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项目、XX片区风貌改造及景观提升、水晶艺术小镇项目、后乐园4A景区建设项目、XX庄园建设等文旅项目,通过文旅项目提升当地人气,吸引游客,通过拉动农民就业、游客消费等带动农民增收。

(四)做好帮扶村扶贫工作。

一是抓好结对帮扶,对生活存在困难、收入不达标的困难户实施对口帮扶,解决贫困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二是抓好以购代扶工作,通过对口采购、联系供货渠道、帮助宣传推广等方式,解决困难户农产品销售问题,提高帮扶户收入;三是抓好行业扶贫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文化、广播电视需求,激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动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真落实责任,切实推进农民增收工作。

(二)强化经验总结。

要全面总结梳理日常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及经验,分析问题、剖析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及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思路、整改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乡村旅游总结范文第5篇

一、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足迹

(一)生态足迹的发展、概念及分析方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将生态足迹分析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的评估工具,按照加拿大学者里斯(William Rees)和魏克内格(Wackernagel)的讨论,生态足迹是只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吸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具 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就是生物生产性土地,也叫生态生产性土地,这一概念实现了各种类型土地统计和求和的可能,其单位是“全球性公顷”,1单位的“全球性公顷”,相当于1ha具有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在生态足迹账户核算体系中,生物生产性土地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可以分为化石能源地、建成地、草地、林地、可耕地和水域等六大基本类型。为了使不同类型的土地之间可以比较和求和,需分别在这几类的土地面积前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转化为可以比较和求和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二)旅游生态足迹

旅游业是具很强服务性的行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引发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其中对旅游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最受关注。旅游活动是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客体,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下,旅游者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结合生态足迹理论,将旅游生态足迹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下,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消耗的旅游资源资源和占用旅游设施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本文通过对拉萨乡村旅游地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来定量表现拉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根据旅游者消费的特点可以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六大部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由英国阿伯丁大学地理环境系的Conlin Hunter教授于2000年提出,它是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的一种用于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目前,国外学者关于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要素的生态足迹分析(Thomas White,2000;P.W.Gerbens-leenes,2002;Wiedmann,2003)、旅游业生态足迹的实证研究(Stefan Gossling,2002;WWF_UK,2007)、乡村旅游生态足迹变化研究(Cole.V,2002)、旅游净生态足迹研究(Conlin Hunter,2007)。

总体上看,国外对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较早,但在乡村旅游生态足迹方面研究较少。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旅游生态足迹的起步较晚,对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文献也相对较少,我国学者席建超等(2004)首次就生态足迹在旅游领域做了尝试,以北京海外旅游者为例,初步探讨旅游消费生态占用。之后,我国在旅游生态足迹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生态足迹理论研究(杨桂华 ,2005)、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王辉 林建国,2005)和旅游地实例研究(章锦河 张捷,2004;罗艳菊 吴章文,2005)等方面。国内关于旅游生态足迹的实例研究大部分是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研究,对乡村旅游地或小型旅游景区的生态足迹研究相对较少。

三、拉萨乡村旅游地发展现状

自青藏铁路通车以来,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的支柱产业。拉萨旅游业旅游业更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乡村旅游越来越得到游客的青睐。拉萨的旅游主要集中在城区内,旅游者对于拉萨的乡村旅游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所以,拉萨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很大。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十三五”末建成100个特色旅游乡镇,300个特色旅游村。”作为的首府,拉萨已经开始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地。然而,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肯定会占用和消耗各类旅游资源,因此,旅游活动对拉萨乡村旅游地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旅游的性质,旅游的规模等。通过测算拉萨乡村旅游地当前的旅游生态足迹,正是为了分析拉萨乡村旅游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并对其未来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四、拉萨乡村旅游地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

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通常从旅游活动的六要素出发,即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六个方面,进而构造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一般用TEF表示旅游生态足迹(Touristic Ecological Footprint),在本文中简称T。

所以,根据旅游活动的六要素,我们可以将旅游生态足迹的总体模型表示如下:

T=Tfood+Taccommodation+Ttransportation+Tvisit+Tshopping+Tentertainment

在上式中,Tfood表示旅游餐饮生态足迹、Taccommodation表示旅游住宿生态足迹、Ttransportation表示旅游交通生态足迹、Tvisit表示旅游游览生态足迹、Tshopping表示旅游购物生态足迹、Tentertainment表示旅游娱乐生态足迹。

(一)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的构建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的计算包含乡村旅游地各类旅游餐饮设施建成地面积(不包括该地旅游住宿设施内提供餐饮服务场所的建成地面积),旅游者食物消费的生物生产面积和提供餐饮服务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地面积。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Tfood=a*S+c*N*D*C/P+b*N*D*E/r

在上式中,a表示建成地面积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b表示化石能源地面积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c表示乡村旅游地游客食物消费的各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均衡因子的均值,S表示乡村旅游地各类旅游餐饮设施的建成地面积总和,N表示乡村旅游地旅游人数,D表示旅游者在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天数,C表示乡村旅游地食物的日消费总量,P表示各类食物对应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年平均生产力的均值,E表示各类化石能源的日消费总量,r表示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二)旅游住宿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的构建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的计算包括乡村旅游地旅游住宿设施建成地面积和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地面积。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Taccommodation=a*N*S+b*N*D*K*E/r

在上式中,a和b分别表示建成地面积与化石能源地面积转化成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N表示乡村旅游地的总床位数,S表示乡村旅游地每个床位的平均面积,D表示乡村旅游地旅游住宿设施的营业天数,K表示乡村旅游地旅游住宿设施营业期间的出租率,E表示每个床位能源的日消耗总量,r表示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的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三)旅游交通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构建

旅游交通生态模型的构建需要计算乡村旅游地各类旅游交通设施的建成地面积和旅游交通工具在旅游活动中的能源消耗量。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Ttransportation=a*S+b*N*D*L*E/r

在上式中,a和b 分别表示建成地面积和化石能源地面积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S表示乡村旅游地旅游交通设施的总建成地面积,N表示每天开来乡村旅游地旅游的平均车次数,D表示旅游者在乡村旅游地的平均旅游天数,L表示旅游者从客源地到乡村旅游地的平均路程,E表示各类旅游交通工具在单位距离内的能源消耗量,r表示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四)旅游游览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构建

旅游游览生态足迹旅游主要体现在观光道路的建成地面积与观光空间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两大方面。

旅游游览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Tvisit=a*S+b*N*E/r

在上式中,a和b分别表示建成地面积和化石能源地面积转化为生物生产性面积的均衡因子,S表示乡村旅游观光道路的总面积,N表示乡村旅游地观光空间的开放天数,E表示乡村旅游观光空间里化石能源的日消耗量,r表示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五)旅游购物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构建

乡村旅游购物的商品一般比较单一,旅游商品一般为当地的特色产品,所以旅游购物生态足迹包括置卖旅游商品所占用的建成地面积和旅游商品对应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乡村旅游商品的产销能源消耗很小,此处忽略不计。

旅游购物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Tshopping=a*S+x*R/(Q*g)

在上式中,a表示建成地面积转化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x表示旅游商品对应生物生产土地的均衡因子,S表示乡村旅游地置卖旅游商品所占用的建成地总面积,R表示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的总支出,Q表示旅游商品的单价,g表示旅游商品对应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年平均生产力。

(六)旅游娱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构建

乡村旅游娱乐项目少而单调在这里只考虑旅游娱乐设施的建成地面积,能源消耗可以忽略不计。

旅游娱乐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可以表示为:

Tentertainment=a*S

在上式中,a表示建成地面积转化成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S表示乡村旅游地旅游娱乐设施建成地总面积。

综上所述:拉萨乡村旅游地发展类型不同,我们将根据拉萨乡村旅游地的类型计算该类型的旅游生态足迹,视具体情况而定,合理计算拉萨乡村旅游地的旅游生态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