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性主义伦理学

理性主义伦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性主义伦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理性主义伦理学范文第1篇

行为心理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其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大致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从行为心理主义来看,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影响而产生的,这其中既包括来自实体的刺激即来自于物理、化学、生物的刺激,也包括了来自虚体的刺激,即情感、思想、观念的刺激,这些刺激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体现,因此人的行为不是由单一的某一种刺激的影响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多样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所形成发出的。第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中认为,行为的产生是需要长期持续影响的,因此在这里突出体现了强化的概念,这也是被这一学派认为的实现行为体现的关键所在,其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某一目标或者想法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不同的行为进行目的的达到,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不断的强化产生,进而将行为得以体现,在这里,应当意识到对于强化来说,其分类可以分为两种,即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的产生通过刺激来实现对某一行为的强化,实现某一行为的产生;负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行为的产生,来刺激行为的避免,进而消除该行为的产生可能。第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有效的观察是实现学习的重要条件,是一个人产生反应进而发展成为行为的先决,对于观察本身而言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其作用与成效也是不同的;第四,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产生不仅仅是受到的外界的影响产生,同时也会个人的内在因素影响,二者共同作用产生行为的发展。

2.行为心理学对提升企业人力效率方面的经济分析

2.1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运用

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员工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员工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成效如何,所以对于员工的不断培养是企业想要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对于员工的培养方式是受企业自身情况限制而多种多样的。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无论是怎样的企业在开展对员工培训的前期都需要对员工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发展的目标,同时,明确相关的开展模式,如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创立、实践性的训练等,从而使得员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

2.2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实现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良好工作环境的建设,同时,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实现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技能的发展。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中,认为员工是否拥有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自身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关键。对于员工的激励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物质激励,即通过运用工资福利的提高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只有使得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提升,才能够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有着更高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工作热情的提高。目前,不同的企业对于福利制度来实现对员工激励的模式与方法受其自身发展状况影响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企业都能认识到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员工对自身企业发展的推动,因此在对这样的激励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注重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提供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发展蓝图,但却难以满足员工当前的实际需求,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果。这就使得企业在对这项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员工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员工目前的工作热情进行有效地激励发展,完善福利分配制度,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能满足其工作的需求与报酬的肯定,同时也要建立并完善重大事故的应急措施,解决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

2.3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理性主义伦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心理学 理论建设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51-02

Abstract:The rise of post-positivism saved the crisis of psychology ruled by positivism. It overstepped the traditional dualism vision, sustained the theoretical position in the psychology building and provided a meta-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a new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Positivism;Post-positivism;Psychology;Theory Construction

1 心理学理论建设的结构

造成当代心理学破碎以及分裂的直接原因就是对理论心理学的轻视。理论心理学的范围涵盖了两个大方面: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就是元理论,它高度概括了心理学学科的性质理论,对心理学实体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思想和原则起到指导作用。实体理论包括的两个方面分别是:(1)一般理论,包括的内容有心理学中的混沌理论,心理学系统论、决定论和以事论等方面。(2)具体理论,涵盖了像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方面。这方面的理论现在较为突出的一个缺陷就是缺少元理论的指导,该部分理论之间相互矛盾,无法整理成条理完整的理论结构。

2 后实证主义对心理理论建设的意义

2.1 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开辟了道路扶正理论建设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实证主义的主导地位宣判了理论研究的死刑,理论被看作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经不起经验证实的检验。然而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动摇了实证主义的理论根基,科学哲学家波普认为,理论先于经验观察,因为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而目的性和选择性是理论观念的作用,且观察中有理解,有理论观念的指导,是在一定的理论观点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理论先于经验观察。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汉森在其著名的《发现的模式》一书中[1],阐述了“观察负载理论”的思想,汉森指出,观察是一种负载理论的活动,决定观察者看到什么,他已有知识决定了他对某一事物的观察。汉森关于“观察负载理论”的命题从根本上否定了经验主义的知识标准,给了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最主要代表―― 逻辑实证主义以致命的打击,为心理学家重新认识理论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2 为理论建设提供了元理论基础

后实证主义主义哲学将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作为自己的元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的兴起动摇了实证主义的根基

西方理论学中代表后现代取向的主要就是社会构建论。它的主张是心理学知识具有社会构建特性,主张是人在进行社会生活时“发明”知识的,而不是实验论证“发现”的。

所有的知识皆为一种社会建构,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情绪、认知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一种文化的、语言的建构。所以,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格、态度、情绪、认知等并非一种内在的实在。

2.2.2 对二元论的超越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基本信念,二元世界的划分一直潜藏着合法性危机。首先,二元世界的存在无法得到经验或逻辑证实,因为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人表征的世界,表征之外的物质或精神世界是否存在,原则上不可知。其次,在二元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唯物与唯心、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斗争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

2.3 评价标准

理论评价标准是衡量理论的科学合法性的标尺。在经验主义的条件下,对理论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与经验证据的相符或与经验证据的一致性。任何理论只有经过经验的验证,与事实具有相符性,有证据的支持,才具备真理的特征。这种标准是实证主义主导下的产物,自然也被实证主义者绑架,成为排挤理论建设的工具。

2.3.1 概念与逻辑标准

后实证认为,理论的评价并不需要时时处处寻求经验实证的数据。依照库恩的观点,经验数据并不是独立于理论的,不同的理论框架之下,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对立的双方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的数据的原因。理论心理学寻求更为简单的评判标准。“它采用概念水平的逻辑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4]

2.3.2 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标准

后实证主义主张,心理学的所有理论都不能逃脱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任何一种理论都反映了一定意识形态的要求,任何一种理论也都有意或无意地把我们面对的世界划分成几种范畴,把我们的注意导向生活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赋予研究对象以某种价值和意义。

理性主义伦理学范文第3篇

 

与此同时,成就了与之前学者不同的理论,即注释法学派的方法和理论的“新法学”,这个进步是由法国的两位法学家拉维尼的雅各和贝勒珀克的皮埃尔创建的,之后这种方法被意大利学者皮斯托亚的奇诺引用构建了意大利的评注法学。

 

紧接着出现了由巴尔多鲁和巴尔杜斯发展的评注法学派的鼎盛时期。

 

但是历史上存在的评注法学是有局限性的,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其自身都暗藏着难以克服的层层阻碍。

 

在时代的推动下,中世纪欧洲大陆的法学发展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就是评注法学派,可以说是其发现并创造了现代法学的诸多理论概念、方法、规则及其原理,毫不夸张的说,评注法学派是所有现代法学发展的基础,没有评注法学派就没有现代法学的进步。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也是重复循环的,处在不同时代的法学者可能学习不同的法学理论和方法,但也很有可能遇到相同的方法与知识困境。

 

面对类似或相同的法学难题,但这些不能阻止我们去记述并呈现已消失在历史中的前辈的学习心得,研究这些有意义的学术至少能够为“中国法学如何发展”等博大精深问题的探讨提供一些可借鉴学习的历史素材。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脚踏实地,不妄自菲薄,对学术知识浅薄的揣测,要尝试着从方法论和知识论的角度出发,认真探究评注法学派产生、形成、发展、兴盛、衰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求教法学家,解读其中奥秘,为未来评注法学的发展积累教训经验。

 

一、存在于评注法学派形成前的方法与知识的形态转变

 

对13世纪中后期欧洲的知识形态以及考察这个时期的法学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背景是方法论上的重心转移,即从重视形成“或然性知识”的辩证三段论到重视确立“确定性知识”的明证三段论的转型。初期主张法学的科学性,在当时的法学家看来,法学是作为“本质上完善”的科学,属于“理论科学”,归于“思辩哲学”的范畴。

 

从14世纪上半期到15世纪中叶,法学家们基于不同的考量,把法学称为“技艺”,一种指向实践行动的习性,但这却遭到了大家的争论,相关讨论直至20世纪都未曾停止。

 

欧洲法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是在13世纪后半叶。在政治历史领域,欧洲大陆各国在这个时期巩固了王国的根基;在文化领域,诗人但丁完成了杰作《神曲》,哲学家托马斯·阿奎开始了《神学大全》的撰写;在知识领域。

 

人们重新认识了亚里士多德,极大的促进了西方世界科学的进化,一个新的世界开始形成,同时也推动人们对哲学的研究和解释,此外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注释构成了“新逻辑”的内容和新的原则秩序,也为注释法学派找到了合理的推理论证类型;直到13世纪初,西方出现的较为合理完整的亚里士多德译本和较有学术水准的评注;

 

13世纪中后期,对亚里士多德更加哲学化的著作的翻译极大地震撼了中世纪的知识界,而且也渐渐改变了基督教知识的特征和风格,还改变了传统学识的知识形态和论证方式。

 

以上是12世纪的“评注精神”向13世纪中后期的“思辩态度”的转型;此后所有学者开始重视知识的科学性,这个时期知识界试图通过新的方法论原理、新的逻辑哲学来寻求科学明了的知识;紧接着科学知识的真理性也被学习掌握。

 

人们认识到绝对确定的知识均可凭借科学和理智来获取,还可以通过正确的应用三段论,这些构成了13世纪中后期哲学与逻辑学研究的重点。

 

二、评注法学派的产生历程

 

欧洲中世纪法学进入“评注法学派时期”是在13世纪中期到16世纪初期,在这期间,欧洲知识界学者阅读并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后分析篇》,导致了知识规则的改变,也把文化推上了繁荣的,与此同时欧洲法学理论开始出现转变。

 

一方面罗马法和教会法依旧作为欧洲“共同法”,另一方面“共同法”的统一性与“特别法”的多元性之间不相符合。

 

随后对罗马法的字面注释解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法学更新自己的方法论,寻找新方式去改变注释法学派的评注方式,构建一种新的法学分析结构,“教义学推释”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学说应该以法律科学的特有原理为基础,法律科学的知识必须根据明证三段论推出,也就是说其应当具有“必然的和不可推翻的真理”属性。

 

14世纪及其后一个多世纪的意大利研究传统与法学教学是由皮斯托亚的奇诺确立的,他的法学方法成为意大利法律学术的典型方法,形成了“评注法学派”。

 

三、评注法学派的发展史

 

14、15世纪是评注法学派发展的繁荣时期,这期间出现的众多法学者推掉了评注法学派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巴尔多鲁,表现在方法论方面。他提出“当法律与事实发生冲突时,法律必须做到与事实相符”,由此促进了法学论证技术的更新。

 

此外巴尔多鲁在商法、公法、民法、程序法、刑法、国际私法等领域均有涉猎和成就,将“法律执业者严谨的要求”与“形式的灵活性”、“观点的原创性”相互融合,在法律实务方面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学说,他为罗马法赢得了在整个欧洲法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世纪最杰出的罗马法学家、帝国法律的权威。

 

在法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可以和巴尔多鲁相提并论的是他的学生巴尔杜斯,他是14世纪欧洲最博学多才的法学家之一,撰写了许多著作,同时也研究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发展了“主观罪责说”,揭示出“主观构成要件特征”,巴尔多鲁与巴尔杜斯的学术共同发展了评注法学派并使之达到鼎盛时期。

 

评注法学派本身的方法和理论是难以应对、更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法学在欧洲中世纪后期所面临的新的变革以及人文主义法学派的崛起和新的法学格局的形成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理性主义伦理学范文第4篇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该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一些物理现象,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得出结论规律。而建构主义正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所谓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工作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它考虑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还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种课程理论十分适合在物理课堂上的教学。在《眼睛与视力的矫正》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眼睛与学生的亲身经历非常密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自己去讨论、交流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为什么有的同学看远处的物体会看不清,如何进行矫正?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或有什么要补充的、或说出你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这样的交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

一、创设物理情景进行猜想,引入新课

观察现象:我们通过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后会回答:由于金鱼缸和水组成了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小金鱼比实际的放大了。

提出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后回答:不是。物体有时会放大,有时又会变小,像还会由正立变倒立。

从前面我们的学习中知道:

1.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3.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启发学生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那么凸透镜能够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准备: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小手电筒代替平行光源。

2.指导学生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要求: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学生思考会回答: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像的虚、实。

三、交流评估

1.各小组送交自己的实验记录结果,进行投影展示,表述发现的现象和规律。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开展评估,各述己见。回顾各小组实验反馈情况,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设计实验的要求,证实了为什么蜡烛、凸透镜、光屏要等高及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确保实验的正确性。

理性主义伦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形势;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马列主义理论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理论需要渗透于教育教学当中,马列主义理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与之相适应的问题,让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让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中结出硕果。

二、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化严重

新时期的教育思想逐渐转变,传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内容单一化严重,难以适应时展要求。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只有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而在很多高校中,马列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难以顾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导致教学中容易出现短板[1]。

2学生认识的弱化

学生才是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中的核心对象,当学生对相应的理论认知比较突出时,教学活动才能够有效开展。但是在当今的教学中,学生自我认知弱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由于外界信息的干扰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在马列理论学习中的积极性不高,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提升。学生主体认知弱化的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课程开展,关于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新模式亟待开发。

3.教学方法难以与时俱进

对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学改革。纵观我国高校中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方法,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共性。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主体,而学生也能够进行被动的学习。这样滞后的教学方式与新时期教育理念背道而驰[2]。

三、新形势下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策略

1.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新形势和新情况下,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教师应根据时展的需求,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有关不合时宜的认识和观念予以转变,瞄准当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以马列主义理论思想为指导,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其中涵盖了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指导学生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当中所提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引导其参与实践活动。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课堂和教材为基础,予以拓展和延伸,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服务。马列主义教学不应再局限于“教”与“学”,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作为其引导者,二者之间思想的碰撞,使马列主义理论富有新时代的色彩,符合时代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坚持这一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入教学内容当中,立足于教学实践,推动新形势下马列主义理论的传播[3]。

2.丰富教学内容,立足教学实践

马列主义理论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列主义理论需要更加深入教学当中,教师要开展理论教学,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由于长期以来,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内容单一化,加之学科本身理论性强,教学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指导下,立足于教学实践,对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教师应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搜集有用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模式,用动静结合、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以往单纯的文字化、黑板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教”与“学”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并深入生活当中,就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实现教学创新,让学生能够从马列主义理论中获取新鲜的知识,提升学习的兴趣[4]。

3.视教学对象,强化学生思想认知

现代学生个性特征鲜明,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突出和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首先应对教学对象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明确教学对象的地位、角色与作用,将教学对象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在正确认识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认知进行强化。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借助网络工具在课下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强化与深化学生思想认识[5]。

4.教学方法紧跟社会发展形势

受限于自身的属性特征,传统的马列主义教学更注重理论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较为沉闷。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教育理念空前发达的教育新时代,马列主义教育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解放思想”,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也都要引入马列主义教学当中来,让学生看到马列主义公共课程不只有严肃的一面,也有轻松、活跃、积极的一面;第二,摆脱过去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思想桎梏,打开教室的门,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马列主义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让马列主义理论真真切切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应、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教师在突出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学术性的同时,要确立教育发展观,尊重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其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发展铺垫坚实道路[6]。

四、新形势下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探索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挖掘课堂独特性

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以互联网技术、新媒体作为教学的工具,挖掘课堂独特性。新时期学生思想活跃,同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很高,并且在课堂上有着烈的表达欲望。学生受到网络文化思潮的影响较大,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稳定形成的关键时期,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需要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中了解新闻热点,根据其自身的理解进行充分的表达。而在课堂上,不能因为学生错误观点而进行批评指责,而是需要正确予以引导,尊重其主观意见,并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予以解答。而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资源,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其所接触的方方面面,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其对马列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再加以有效的引导,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新形势下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创新[7]。

2.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新形势下的马列主义教学,需要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增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与教师间建立亲密的联系,形成平等的关系,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更加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并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其创新和创造能力,使之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马列主义理论。

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懂、信、用,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清晰掌握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的脉络和思想理论。面对早熟和单纯、前卫与传统之间的“矛盾”特点,教师需要更加耐心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推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马列主义理论思想的传播者和继承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年轻一代抱以乐观的态度,这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寄予希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

综上所述,基于新形势下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其成长与发展,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创新,坚持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马列主义理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这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9]。

参考文献:

[1]程 婧.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2]晏 凌.新形势下高校党校建设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3]叶敦平,王世根.新形势下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1):41-42.

[4]陈静云.新形势下加强马列主义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的一些构想[J].柳州师专学报,1996(4):39-42.

[5]顾茜茜. 创新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形式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227.

[6]欧阳康. 当前理论教育的前沿探索――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灌输与认同的交汇点上[J]. 思想教育研究,2013 (7):30-32.

[7]查少刚.树立正确的理论教学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