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中的化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笔者学校化工专业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对实际工作岗位中新技术的了解有些欠缺,这样也导致了专业实践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均陷入较为尴尬的境地。为此,笔者学校利用暑假时间,选派了化工组的专业课教师去化工企业学习技能,在企业收集有关化工企业的信息,提高化工专业老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便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了解化工行业,使他们对未来职业的热爱建立在对化工企业的充分了解与对化工行业前景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2.搞活课堂教学
(1)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项目教学法。研究特色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构建了“导入激趣提出任务自主创造合作交流探索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框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感受也加深了。(2)应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动画、录像、投影等多种形式呈现化工产品生产的流程图,把实际操作的用具作为真实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扮演各种现实角色,甚至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让学生进行课堂操作,使学生对整个化工生产的具体环节有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实际技能。(3)通过仿真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个课题申报之后,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为化工专业的学生新增设了“化工原理仿真实验”这门课程。由于仿真系统的构建是按照实际工程而设计的,因此在该系统上的操作十分接近实际情况,学生通过仿真训练,能够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运行状况联系起来,模拟操作各系统运行检故排障。另外,学生使用仿真系统不必担心损害系统,可以通过反复操作达到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以化工检修为例,有些问题想不到就可能会引起事故,据企业反映,以前的学生,大多是拿起工具就干,从不去想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这说明学生并没有把安全意识融入到工作中。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应该从企业开始,而是应该从学校开始,通过仿真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中把安全生产的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心里。(4)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到化工企业见习或到实习基地实习,让课堂走进工厂,走进车间,让学生实地获取感性认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既可缩小化工教学与实际化工生产的差距,又可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中体验到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5)编写新教材,创建专业精品课程。通过研究,有目的地增删专业教材,编写符合现代教学需要的教材,补充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比如《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这门专业课,由笔者学校陈海丽、陈建勇老师和笔者合作完成了该精品课程的制作,已在2010年应用到了课堂。
3.校企合作增实践
促进校企合作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化工专业要根据自身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校外实习基地中聘任兼职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同时,通过与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协商,努力做到学生顶岗有偿实习,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样,企业也可以获得储备劳动力,合作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还能迅速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岗位要求,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开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也可聘请化工企业中生产第一线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化工专业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高职学院;半工半读;专业教师;角色转化
教育部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职业院校的特点,要求各职业院校大力推进半工半读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同时要求各高职院校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1]。许多高职院校根据以上精神在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多数高职学院难以及时聘请到相应数量的技术能手,另外,企业提供的师傅往往理论基础不足,缺乏表达能力,无法很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准确地传授给学生[2],所以,加快高职学院半工半读模式中专业教师角色的转化,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现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探讨专业教师角色转化的内容和途径,力求为半工半读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人才保证。
一、专业教师角色转化的内容
1.专业教师是教学方法的改造者。我国的国情,确定了绝大多数院校半工半读模式的实施环境,主要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不可能仍在校园[3]。实施半工半读模式后,教学环境的变化,要求专业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将变成次要的教学方法,而主要应用于技能培养的演示法、练习法、学徒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因此,专业教师要加强适应新环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各专业的专业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实施环境,努力寻找适合专业半工半读模式的新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时,教师在教学基地对植物造型进行阶段性教学,要利用有关植物顶端优势或根系发生规律对植物进行造型,方可达到教学目的。
2.专业教师是应用理论的探索者。职业院校的教师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应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学以致用,因此,专业教师对专业应用理论的掌握,不但要有系统性,而且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专业教师除了广泛及时地查阅文献外,还要经常到一线从事调查研究,在生产企业有必要地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以完善具体技术问题中的理论缺陷,正如古诗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时,专业教师要善于学习,向企业的技术能手学习,向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学习,以事半功倍的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应用理论的水平。我院牧医教研室和水产教研室各有一位老师,由于他们经常在乡村的畜牧养殖场和水产养殖专业户出诊,同时积极向农业大学的教授学习,现已成为比较有名的“双师型”教师,并成为多家养殖企业的技术顾问。
3.专业教师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推行半工半读模式后,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需要,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日趋频繁:过去以整班安排教学实践时,多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联系和落实有关教学实践事宜,现在,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安排,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广,这些工作只能落在专业带队教师的身上。专业带队教师首先要从院系方面明确带队的责任和任务,然后,和多家企业协商安排学生的工作任务,在单位实习的过程中,有许多关系校企双方的问题需要协商。专业带队教师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要学会弹琵琶,既要坚持原则和方向,又要善于协调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具体事务,不能发生因噎废食或因小失大的问题。所以,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教师,要改变书生清高、自傲的面貌,勤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4.专业教师是技术能手。推行半工半读模式后,企业希望得到的是服务和效益,不可能派更多的专业人员来指导学生的工作,专业带队教师到企业后,应当成为师傅或技术人员,来带领学生完成企业的部分工作,因此,专业教师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同时要放得下架子,不怕苦,不怕累,有时还要不怕脏,真心实意为企业搞好服务或生产,这样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笔者曾带学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从事棉花生产,冬天开垦荒地时,由于教会学生使用团部的测量工具,使开垦的农田既方正又平坦,实习班级受到了团连干部的好评。
5.专业教师是维护校企双方利益的管理人员。推行半工半读模式后,校方注重的是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企业更注重效益问题,正如马美兰在旅游专业实习时提到的:实习要顺利进行,既要让学校实现预期目标,又要使饭店收到预期效益,做到互惠互利[4]。这一矛盾要求专业教师是一名双重高效管理人员:既要代表学校做好学生的管理引导工作,又要站在企业的立场协调好学生管理工作;既要有较强的说话艺术,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既完成了企业的生产任务,又使学生完成了专业学习任务。
二、专业教师角色转化的途径
1.以人为本,营造专业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在职业院校中,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主要任务是由专业教师完成的。因此,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重点都要以专业教师为中心来制定和考虑。为营造有利于专业教师成长的环境,现结合我们的工作和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对专业教师多采取奖励措施,少采取处罚措施,多奖励容易使专业教师产生进取的动力,少处罚有利于专业教师人格的全面发展;二是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专业教师应当有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办公经费,包括必要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经费,对于新进专业教师,要安排好“传帮带”的人手,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多进农场,企业(下转第50页)(上接第48页)和乡村社区,在差旅和生活方面予以保障;三是根据每个专业教师的特长,建立高职学院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专业教师的培养机制,培养有高职特色的名师。
2.专业教师要敢为人先,勇做专业实践的带头人。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应当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引头羊”,是各单位的班组长;专业教师要有敢为人先的人格魅力,身体力行,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高尚情操,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在工作中打开局面,创造佳绩;另一方面,高职学院的教学强调实用性,最忌讳专业教师过多谈论大道理和条条框框,实践出真知,只有在专业中反复实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3.从政策上提高专业教师的待遇。高职学院专业教师角色的多重身份,表明了专业教师具有繁重的工作任务,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要充分尊重专业教师的劳动,提高专业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岗位津贴上,参照同级行政职务津贴,根据专业教师的业绩来提高1~2档技术职务的津贴;对于专业教师的对外服务的收入,学校要让个人得大头,甚至可以免收管理费。总之,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院的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教师待遇偏低,他(她)们不满足现状,也没有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作为上级和学院的政策管理部门,要积极制订相关的有利于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性的制度,以发挥专业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姚会平,唐小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实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75-02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较强的化工单元生产操作技能,能在化工行业从事化工生产工艺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而这两大组成部分能够起到的实际效果与专业技能培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将毕业实习和专业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为迫切的要求。项目式教学法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实训教学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项目式教学法利用自身的教学实践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高职传统应用化工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体系结构不完整。传统的实训教学体系一般由教师讲授或演示、学生动手、教师评价三个环节构成。在教师讲授或演示环节中,学生按照教师讲授的要点操作设备完成实训内容,由于学生未对实训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在教师讲授时听不懂、提不起兴趣;在学生动手环节,学生对实训内容不深入了解,便照着实训资料上的文字内容去做,或模仿别的同学操作,往往会导致实训结果失败;教师评价环节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实训报告,而学生缺乏对实训内容及结果的思考,就在实训报告上把实训的文字内容照搬、把结果填上就交给教师,这样的实训教学体系结构变得机械和呆板,学生缺乏积极性,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实训教学不够切合实际。由于受到经费、设备及安全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应用化工实训教学内容一般多为验证性实验。例如,用传统的玻璃仪器和药品合成乙酸乙酯等,大多数学生搭好仪器后就坐在实验台前等待反应完成进行后处理,在整个过程中能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不足,学生将实训项目当做应付了事的学习任务对待,实训效果自然不好。此外,实训的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生产,如合成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练习涉及的设备不够多,学生实训的强度达不到要求,如乙酸乙酯的合成中所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很常见的玻璃仪器,而实际生产中,化工产品的合成基本上都是类似于反应釜之类的大中型设备,实训操作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大中型设备的感性认识缺乏。
(三)实训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而期末考试一般为笔试或者统一做某个实训操作内容,根据实训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实训注重技能的特点,实训课程成绩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的技能水平,也不能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有部分学生感觉平时成绩很容易得到高分,就降低了对期末考试的努力程度,反而容易滋生“混”考试的心理。由于学生入学分数较低且差异较大,而实训评价方式缺乏多样化,这不仅不利于对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进行全面技能水平评估,也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能力进行判断的确切依据,教学时容易出现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
(四)缺乏情境式实训教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重在培养贴近职业实际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培养的环境莫过于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多数情况下,这一环节会被安排在专业实习期间(一般为2至4周时间)。由于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尚未在实习情境中得到技能锻炼,实习就即将结束,这样,实习效果和情境教育将会打折扣。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一)项目引导实训,完善实训教学结构。为使学生在实训开始前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对实训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实训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即把实训内容作为一个项目,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独立项目小组去完成实训项目,教师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实训成绩作出鉴定。项目式教学环节如下。
1.项目设计。由学生根据项目题目预习和查找相关项目资料,设计项目的实施报告并提交教师修改。例如,在《表面活性剂》这门专业必修课的实训教学中,教师把“肥皂的合成”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项目小组去查找相关的实训资料或者认真研读实训内容,写成项目实施报告提交教师修改,实施报告中包括项目所需的药品、试剂、仪器、设备、项目岗位组成、小组成员分工及实施过程等。
2.项目修改。教师修改学生提交的项目实施报告并与项目小组讨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经修改后形成最终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项目实施。学生根据修改好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实训。实训内容由项目小组协调分成不同的工艺岗位,在锻炼操作能力的同时,记下实训数据和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并做好记录。
4.项目评价。教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小组的成绩进行评价并给出实训成绩。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查找、物品准备、仪器设备的调试等)、项目分工合作情况、项目进展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并总结形成项目最终报告的能力。
(二)项目实训教学侧重“实际、实用、实践”的学习情境。通过项目实训从而实现产品的合成,并基于产品的合成工作过程来构建学习情境,营造尽可能真实的岗位环境,在情境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项目实训技能要点,还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及自豪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和职业素质。如以合成肥皂为例,由原料的准备、皂基合成、盐析、皂基分离、混料、均质、熔化、加香、成型、包装组成整个工艺流程作为一个模拟生产的实训项目,项目小组成员分别负责不同的工艺流程岗位。每一个工艺步骤在实训项目中都有具体的要求,对应的生产岗位有哪些,在项目小组中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在实训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岗位工艺操作技能,主动思考和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难题,并逐渐形成化工工艺流程的观念。学生不仅能在模拟生产的学习情境中逐步构建满足专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还能真实地体验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安全意识等职业综合素养的重要性,体验面对新的项目时通过自己的学习去构建新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这种迁徙能力在将来职业中的重要性,让项目实训教学有了较为真实的载体。
(三)项目实训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项目实训教学考核方式以应用能力、职业综合素养和岗位实践技能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以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性考核为主,以项目实训结果为辅。应用能力考核不仅包括学生的动手技能,还包括对整个项目流程及所在岗位工艺原理、设备特征的理解能力。职业综合素养考核包括学生的敬业精神及合作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学生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论担任什么岗位,都能够努力做到最好;合作态度是团结的、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通过三方面的综合评价,能够对学生作出相对全面的评价,既可以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也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实训教学提供改进参考依据,逐步完善实训教学的考核体系,建立符合化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评价新模式。
综上所述,围绕化工项目实训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我们以化工产品项目为导向,通过采用岗位工艺流程的方式,积极开展化工实训教学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实训教学过程包含了项目设计、修改、实施、评价四个基本环节,侧重“任务”、“实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形成符合实际教学特点的考核体系,在整个专业的课程改革中逐步探索、形成和完善一条旨在培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彭立新,王金银.高等职业教育化工工艺类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9(7)
[2]李桂平,黄有全.高职顶岗实习与实训教学模式探索实践[J].科技信息,2010(29)
[3]蒋丽芬.化工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J].职教论坛,2010(35)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2012JGA403)
关键词: 中职 电工电子专业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电工电子属于电子教学中专业性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内容的抽象性较显著。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在课程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将理论、技能与实操教学做有效的融合,让实践与理论得到充分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一体化教学模式。该种教学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在毕业后快速地由理论性的学生转换为技术能力较强的实操工人。
1.当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现状
在中职学校中,一般选择就读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九成以上的学生属于没有获得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该类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上相对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甚至部分学生在家庭条件上相对较差,多数属于社会的底层民众。虽然应试教育的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无法适应当下的校园教育。部分学生不仅缺乏学习能力,而且缺乏学习热情与自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应有的自律性。而学生综合知识的积累对中职专业教学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中职学习的成效与进度。
当下教学更多地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教师的满堂灌,教师成为课堂的绝对主体,甚至学生的接受情况、感受受到严重的忽视,从而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动听课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思考,同时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相对的专业考核也较粗浅,缺乏深入的挖掘。
2.中职电工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
2.1确定一体化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为了改善传统教学的理论灌输模式,针对专业课程建设需要,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理论性知识人才培养。需要针对相关技能培养划分为多个课程内容,而后进行逐步的教学执行。同时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性处理,将整个专业课程建设构成一个整体,有计划有目标地不断推进。例如在教学考评中就充分地将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集于一体,分别占据70%与30%的比重,从而提升教师对相关教学的注重程度。
2.2注重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建设
一体化教学需要建立专业的实训场地,从而才能有效地为理论与实操结合找到对应的落实点。一般校内的实训场地对教学十分重要,其使用时间与容纳性更好,依据学校教学方向针对性设置,运用更便捷,属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学校必备的硬件设置。要有专门的实训教室与配套设备,同时要确保设备的充足,达到两人一台的设备拥有量,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操时间。
2.3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吸纳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体化教学注重教师在理论与实践能力上的双标准。教师需要能够充分掌握理论教学的系统化知识运用,同时需要针对实训等实际动手操作有充分的了解,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训充分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通过实训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同时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做对应的分析说明,让学生在理论与实操中得到有效的贯通领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教师的知识表达能力,有效地将专业深奥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技能与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地让学生得实质性的能力提升。要充分地从企业或者专业学科人才中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同时要做好教师日常的培训,针对教师实际能力的短板做有效培训管理。理论性教师要多给予实际企业中的学习机会,充分了解当下企业用人状态与需求,能有效地针对企业人才能力所需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炼优化。对于企业中有充分工作经验的人员,需要做对应的理论性培养,让教学处于更系统、专业性较强的状态,训练教师的表达能力,让教师对教学技巧及其他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通过更规范合理的方式将其所具有的实践能力教授给学生。
2.4教材的制定与选择
要针对性学生实际情况做更通俗易懂的教材选择,甚至可以依据学校师生具体情况做教材定制化处理。要充分地将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内容、要素融入教材中,同时要依据国家相关教育大纲与教学标准进行对应融合,这样才能有效地促成教学一体化推进具有应有的指向性,同时要针对对应的教材内容做教学考核。要充分鼓励教师对教材内容做有效的丰富,弥补教材不足,尤其是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有一定距离,每一年的实际工作形式与状态都存在一定技术革新与发展,需要针对教材的基础内容,补充必要的时代专业内容,让教学与时俱进。例如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理论全面专业,国家所认可的基础材料,同时教师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下载来到教材资料的补充说明,提升指导的明确性与通俗易懂生动性。或者可以由学校专门聘请专家依据学校教学方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3.结语
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地革新,否则中职教学将无法受到社会的认可。中职教学需要正视自身问题,做有效的改良提升,进而提升中职学生的社会认可度。
参考文献:
一、充分认识化工生产知识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特殊作用,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益处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重视工业化学生产知识在教学中的结合,致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迫不得已的去记一些高考的常规理论考点,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工业化学生产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特殊作用。
教材在介绍了某些很主要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某些基本理论之后,适当的介绍了这些物质的工业制法,包括基本化学反应原理、主要设备、流程等,还涉及了环境保护、资源、新材料、催化理论、健康等多方面内容,涉及了高分子化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矿物学、化学仿生等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却并没有涉及生产中的技术调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恰当的处理教材,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综合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产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有的放矢,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巩固加深已有的化学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适应未来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特殊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把这种认识体现到实际教学中去,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二、时时注意化学知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相互联系,使学生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化工生产融在一起
工业化学生产知识涉及的面较广,条理性较强,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实地参观化工厂的经历,因而他们感觉书本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较死板。那如何能使这部分内容由“死”变“活”呢?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关键的一环。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节课,拿出讲授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的讲课热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各种工业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各元素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基本理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联系,时时注意用已有的化学知识来解释化工生产中的一些现象,新旧知识紧密相联,互相渗透,这样学生就会对化工生产的内容产生亲近感,在学习时思路就会变得条理清晰。
例如,“合成氨工业”一节教材处在化学平衡理论之后,是这个理论在实际生产中具体应用的典型例子。这里可以采用“自学辅导法”,分两节课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学生阅读教材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探讨下列问题:(1)从反应方程式N3+3H3=2NH3+Q,指出合成氨反应的特点。(2)用化学平衡理论讨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3)写出制备原料气的各步化学方程式,采用C在空气中燃烧制氨的方法时,生成的CO2如何除去?合成氨厂用什么方法除CO2最简便?(4)氨的沸点是-33.35℃,在合成氨工业中为什么可采用冷水冷凝的方法将NH3从氨、氢的混合气中分离出来?(5)在实际生产中,采用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以化学平衡理论和氨气的分子结构、性质等旧知识为线索,从理论到实际,步步深入,学生就会轻松愉快的学完这节教材。
三、结合教材适当介绍一些化工生产中的难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单纯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只能产生机器,而不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中学生正处在选择自己终生从事的职业,确定自己理想的时期。结合教学进程,适当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工生产中的难题和最新科学成就,不仅可以为高考做准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甚至还可能下定决心,为化学事业而献身。例如,教师在讲述硝酸工业时,可以引出目前硝酸厂排出的大量“黄尾巴”对空气的污染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让学生知道,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比较落后。另外,教材在化工生产知识的很多课节中都提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这部分内容也逐渐成为高考考察的热门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对环境保护、绿色化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将书本理论结合于现实,有计划、系统性地展开教学。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上述三点内容实现与化工生产知识的结合,使学生了解化学原理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和生产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起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丽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华章,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