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否盈利,在于决策者的选择,但是选择就会存在风险,因为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不确定性。现在企业很多都是以负债的形式经营,一边开发新项目,另一边财务投资、融资等。因此,在财务上需要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的意识,不让企业陷入危机中。

1企业财务风险

务风险是指公司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等不当使得公司利益下降的风险。这是企业财务存在的一类问题。风险存在是客观的,只可能预防和降低风险,但不能消除风险的存在。

财务风险的分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在企业运行的同时,这些风险都会存在。筹资风险,由于经济市场的变化,资金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本来需要筹集多少钱,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使筹集的资金不足以项目的发展。投资风险,在投资中,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我们的投资规模,和最终获得的利润,但可能跟我们所想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偏差很大。经营风险,在企业销售、收购、加工等,都有企业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是否盈利是各个方面的,不是一个方面。目前,各个行业迅猛发展,竞争非常剧烈,导致风险更大。

2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不仅仅是企业损失造成的,还有企业盈利的不确定,市场发展的不确定。综合而言促成了今日的风险分析。一般而言,高风险就有高收入在企业经营中是存在的。在信贷行业,风险与收益不对等。很多企业负债经营,这样可以发展企业项目,提高利润。

风险分析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经营方案,进行科学管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为以后的风险做好预防。也是对企业经营者敲警钟,一定要健全企业的制度。

形成的原因:(1)财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2)经济市场的不稳定性,形成企业财务降低防范意识,这是企业的外部原因。(3)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当。(4)财务人员提供的信息不正确,导致经营者决策失误,也是一大原因。综合所上,在企业管理经营的时候,一定要有爱岗敬业、不寻求私利、为企业长远思考问题的人,同时,经营者也需要提高经营能力,财务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要提高自身意识,在问题中学会汲取经验,提高自己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决策者作出正确有利的决策。

3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3.1健全企业的防范措施

对于财务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企业财务制度的健全,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会使企业的财务不正当损失。目前,为了企业财务安全,企业必须选拔或培养具有防范意识的财务人员,并健全企业的财产制度,企业内部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让企业利益蒸蒸日上。

3.2强化风险意识

面对企业的风险存在,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树立强化风险意识。在企业的任何环节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各个部门的人员要加强风险意识。减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3.3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意识

在投资融资中,要清楚的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市场的需求状况,适当减轻企业的压力和资金不足这个问题。运用财务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

3.4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意识

不仅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也要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提供准确财务信息,企业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需要决策者的最终选择。为了防范企业的风险意识,决策者要利用科学的知识,利用已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刻研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避免企业有过大失误。

4结语

在未来的发展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必不可少的,之前在财务方面有过很大失利。在企业的财产方面,由于经营者为了获取利润,蓄意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空壳,导致决策者使企业走上不归之路。因此,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在企业财务中,建立健全财务的防护措施以及预警功能,使得企业的财务安全得到保障,使得企业获得利润。有效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问题,让企业财务不再有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荣.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7.

[2] 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湘潭大学,2008.

[3] 陈金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2015.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状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6601

1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目前状况

(1)财务风险日渐增大。目前,由于事业单位大多是财政拨款式预算经营,财务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收支平衡管理,资金收支模式较为固定,因此,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结构呈现多元化,并不单纯是收支利润那么简单,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不仅可以靠财政划拨,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经营取得,有部分事业单位从贷款方面补充资金需求,综上所述,筹资成本与收益平衡中存在财务风险。随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复杂性,以及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不断增大。

(2)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由于事业单位主要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组织目标,其非营利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财务资源的依法取得和使用,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其经营性质导致其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市场风险意识,从而导致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在财务管理中主要表现在没有风险预警机制,没有成本概念。随着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从事经营投资,因其缺乏风险意识,在筹资与投资过程中,仅对筹资项目进行简单的预算,而没有从机会成本等角度进行分析,对筹资和投资过程的收益管理意识较差,只看重主要收益,而忽略其它收益。在资产的核算中,只核算资产的购入,而不涉及资产的折旧与摊销,从而忽略这部分使用成本及重置成本,导致财务收益的虚空性。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及其核算形式的特殊性,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3)风险管理制度欠缺。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程度不同,因此,其抵御风险的意识、能力和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事业单位体制上的特殊性,在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预防,但单位经济事项往往由各部门产生,除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外,其他部门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风险理解不透彻,在办理费用报销等财务手续过程中,对财务人员提出的财务相关要求,未能完全理解和认可,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上受到一定阻碍,因此埋下了财务风险隐患。

2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

(1)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在各类的风险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中,改变一贯的收支模式,采用经费考核制,将事业单位的工作进行收入量化,从而引入成本概念,采用权责发生制管理,将这种意识贯穿于财务人员以及事业单位所有管理人员之中,从而转变理财意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存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

(2)提高管理者风险意识。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越强,就越能够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财务管理者的财务管理知识越丰富,财务管理方法多样性,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特别是企业的收益与支出配比的理念参与进来,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合理地运筹资金,从而降低风险,规避风险。

(3)制定风险应对策略。近年来,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投资活动日益增长,对外投资活动虽然能够给事业单位带来经营性收益,同时也带来了财务管理风险。事业单位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认真分析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因素和信息,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以应对充满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事业单位的经营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4)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建立资金使用办法,对收入进行合理估计,对成本要全面的管理与分析,减少浪费,融资资金计算使用成本,计算潜在亏损以及弥补办法,做好盈亏预算,控制好事业单位的收支分配及收益配比政策。

(5)优化资本结构。目前,事业单位仅靠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可以优化资产结构,结合自身的产业发展状况,适度进行负债,建立负债意识,但负债在给事业单位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事业单位的资本结构必须合理,将负债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下,作为资金的补充,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和发展的方向,以达到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的配置资金。

充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存在状况及其成因,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增强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使事业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尚秋芬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和风险防范研究[J].会计师,2011,(2).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 风险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调控管理制度,对促进事业单位的职能转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完整建设。本文将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风险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目标,加强对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容易忽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流动等财务风险,这极可能导致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因为资金问题导致管理系统瘫痪,引起事业单位社会功能的变化。为了提高会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选用有专业执业素质的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强化,确保他们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对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项目进行风险规避,以免引起社会不稳定。管理人员薄弱的风险意识容易加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容易从根本上动摇事业单位的地位,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管理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风险意识,推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

科学的管理手段是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风险规避的一种重要手段。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容易造成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调动不合理。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管理,那么极可能影响事业单位内部财政预算,导致事业单位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降低。负债过重能够从客观上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的风险,影响事业单位估计风险的能力。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做好预算估计,盲目进行融资,这导致事业单位在发展后容易陷入滞后境地,造成事业单位的工作效能降低,影响财政预算和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事业单位科学管理风险的能力,提高财政预算功能,加强对财务预算的控制,以免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三)会计基础薄弱,会计信息失真

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有着自身的财务管理机构,但是不等同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通常选用有专业执业素质的人员来对财政进行管理,然而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通常是处于兼职状态,因此很可能在财务管理上出现一些问题。会计基础薄弱容易造成财务管理风险,导致财政预算不能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也比较宽松,财务人员并不重视财务管理,各部门也并不能做好监督工作,导致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引起重视,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另外,很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虚假记账,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这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资金的浪费,同时也不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引起经济损失。

(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能够减少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出现疏漏,防止会计人员违规记账现象的出现。目前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好哦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因此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在记账时虚构财务数据,导致会计信息出现错误,这种情况容易加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风险。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监督,在最大程度上使预算透明化,促使监督制度并不仅仅流于形式,加大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提高事业单位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应对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能仅仅只靠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还需要领导的重视。领导管理阶层需要提高对会计的重视度,提高自身对会计的了解程度,确保不会盲目指派人员担任财务工作。同时,财务工作人员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及时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预算进行重新审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评估,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重要性,提高事业单位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领导在认真选用财务人员的同时,也需要定期对会计工作进行及时审核,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工作,减少他们工作中所出现的错误。对于会计人员上报的会计信息能够认真了解,随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选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指数,促进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转换。

(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对他们的工作性质作出统一规定,确保减少甚至消除会计人员兼职的现象产生。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仅要求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减少盲目投资。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不仅需要对财政预算做好监督工作,也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做好监督工作,确保他们不为个人私利做假账,造成资金流失,给国家造成损失。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能够确保资金运用到位,减少财政赤字的出现,同时也能确保资金不会遭到挪用,减少经济损失。

(三)选用有专业素质的人员,提高预警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选用有专业素质和执业素质的人员对财务进行管理,这种人员选用方式能够帮助事业单位从最专业的角度对财务进行管理,也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财务风险。有专业质素的人员能够及时对财务预算中所隐藏的风险进行评估,极大地提高财务执行的力度。对于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预算,财务人员也能够及时做好准备。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提高预警机制,确保选用最科学的指标对风险进行判断,以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应对风险。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中,财务管理是院校建设必要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建设规模的扩大,财务管理中的逐渐暴露出财务风险以及管理问题,这些风险因素阻碍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要想改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就要对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加强院校的内部控制,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类型和特点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财务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财务风险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有举债风险、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银行贷款办学财务风险以及审计风险等类型,对其中的举债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以及审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举债风险:是高职院校财务主要风险之一。主要因为高职院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过度举债或者不良债务,举债风险会直接影响到现代高职院校的财务主体的运行。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通过信贷资金来扩大办学规模,过度负债影响到院校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不当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不利(出现“账外设户”等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较弱(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财务预算以及成本管控意识,资金支出与收入形成矛盾,由此出现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审计风险: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审计风险一般意识上来说是在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中,审计师对审计数据中的误、漏处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高职院校的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院校的财务管理,由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院校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由此加大高职院校财务审计的风险。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了解财务风险的类型后,要对财务风险的特点进行了解。相比较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更大,尽管国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建设中,财务资金仍旧较少,国家投入力度远远低于普通高等院校,而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发展,只能够不断增加外债,向金融机构借款等,由此财务风险不断加大。针对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来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潜伏性。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是在不断累积中呈现、爆发出来的,收付实现制加大了财务风险。周期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中有投资风险,大多是获得社会效益,投资获得效益的周期一般较长,投资收益一般通过社会效益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高职院校的“品牌”效益。限制性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教育活动的运转资金主要是学生的学杂费,而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高职院校的收取的费用一般都是定额的,并且学费标准相对较低,在法律法规的制约下,高职院校不能够随意更改学费标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负债率不断上升,在这种矛盾下,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不断上升。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概述。

(一)主观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观原因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定位不明。高职院校在检核、发展中,自身定位比较模糊,在建设上经常与普通高校混淆,忽视自身的发展实力,盲目进行建设、投资等。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盲足进行招生,大肆扩建校区,出现过度招生等。高职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随着社会对职业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在进行发展时,具有更大的自,高职院校的自主建设也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高校领导、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单薄,忽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导致院校财务建设水平较差,难以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也会成为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中专等院校升格而来的,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中,一般都将关注重点放置在财务资金的支出或者获取上,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院校教育活动预算进行规范、监管。

(二)客观原因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客观影响因素包括两方面,分别是法律法规和金融环境。法律法规。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一般通过举债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发展,高职院校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收取的学费标准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由此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环境越稳定,金融发展水平越好,金融环境越好。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的,容易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银行贷款制度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变更,银行贷款更加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财务贷款能力,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

三、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目前,我国现代教育存在两种教育形式,分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种教育形式有较大的区别。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企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院校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要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就要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应对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防范中,要正确认识负债办学的财务风险,树立风险意识,能够针对财务风险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健康发展,首先要强化领导全体或者是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要求财务主管要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全过程中,要树立举债风险意识,还要树立资本运营风险意识,要建立健全的贷款机制,重视贷款监督和贷款风险意识的建设,要规范贷款行为,避免不必要资金的浪费。在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过程中,要建设动态的监控系统,对高职院校的资产负债率等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监控,通过数据的获取,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为院校的财务管理给予风险预警,让高职院校能够及时、高效的降低财务风险。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高职院校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建设,同时要结合本院校的建设现状,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水平。财务管理制度包含高职院校对外投资、贷款以及校内资金建设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另外还要对高职院校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以及基础设备采购等进行规范,还要重视奖惩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的建设尽可能的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财务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的建设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持,财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水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财务管理。高职院校要想提高财务风险风范水平,就要强化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监管,提高管理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加强对财务支取状况的监管,同时还要加强成本预算管理,能够对高职院校活动经费预算进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财务负债率;另外,还要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现代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的内部管理控制是极为必要的。高职院校风险防范中,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领导集体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强化财务管控力度,杜绝院校内的资金浪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作者:元丽星 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跃进.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创新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8-12.

[2]刘学军.高职院校内部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175-176.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医院财务风险问题与日俱增,因此,为了完成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医院的财务风险。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

简而言之,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受到一些不能控制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财务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目标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而且在医院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只要某一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发生财务风险,从而使得医院的偿债能力降低,甚至会导致医院出现信任危机。通常医院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未明确医院的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般而言,医院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一定的片面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盲目追求医院利润最大化。认为医院就是盈利的机构,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福利,更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的盈利能力;二、片面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认为医院不但要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还应该充分地利用医疗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产品和服务。这两种观点片面地将医院的盈利能力和社会效益相分离,未清晰认识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在重大项目的投资方面主观性较强,缺乏合理性分析

通常,医院的医疗设备专用性较强,因而价值也较高。然而很多医院在引进设备的时候未对社备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也未对设备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就使得有些医疗设备提前损坏或者设备闲置,对医院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不强

当前很多医院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较薄弱,而且管理能力较差。在日常工作中也多限于算账、管钱等,对会计理论方面的新知识缺乏了解。而且在筹资和投资方面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以外,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较不完善,特别是在购买固定资产和工程项目方面,未建立起岗位监督和授权批准制度,同时在决策方面领导的主观性较强,从而使得医院的投资较大,伴随而来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加大。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明确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

众所周知,医院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属于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院要始终坚持的理念。但是医院又属于盈利型的医疗机构,坚持以最少的财力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所以,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坚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而且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在当前所提出的新医改的现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应该是有效地将医院的盈利水平和社会效益结合在一起,实现医院价值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统一,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上乘的医疗服务。

(二)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也是如此。医院要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起科学且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是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贯彻执行制度才是关键。然而有些医院未制定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财务管理。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控制能力

一般而言,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高,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就要求医院加大普及风险知识,强化财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熟悉各项财务风险,树立起财务风险意识。同时仅仅树立起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还是不够的,提高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财务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识别、发现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会带来的后果;其次,逐步培养财务人员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估计和衡量风险的监测能力;最后,还要提高财务人员风险应变能力和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控制风险,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四)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同时对财务人员建立起考核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财务人员未上岗前,要系统地将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进行培训,只有达到了考核要求,才能够上岗;在岗期间,单位也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除此以外,将薪金和工作业绩、考核成绩相挂钩,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维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树立起财务风险意识,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跃勤;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初探[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03)

[2];浅议医院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J].当代经济.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