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相较于过去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在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个体化发展的趋势[1]。但是,无论是集体化还是个体化的活动参与形式,“参与性”这一基本特征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应以组织群众喜爱的活动作为继续提高其参与性的手段,扩大群文活动的发展空间。戏曲、秧歌及歌舞等具有传统性、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当前仍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广大群众热爱并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文化工作者应以现代社会文化为导向,对群众活动的新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本地特色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俗活动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及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挖掘与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在发扬传统文化民俗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文化内容,从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

2、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力推品牌文化活动

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俗节日,这些文化珍宝是各民族集体汇聚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同时,我国56个民族不同的民俗习惯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尤其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饮食习惯以及民族节日等使得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完整性及代表性[2]。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品牌,例如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通过集中展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同时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发扬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对提升社会群众精神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地区与社会共同发展、提高社会文化事业水平等十分有利。此外,各地文化工作者应在宣传地方民族特色的同时加强与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相结合,推出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的文化活动品牌。

3、将“非遗”保护融入群众文化活动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非遗”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非物质形态存在着,如手工艺技能、口头相传、民俗活动及传统表演艺术等形式,将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审美艺术等充分地展现出来,对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非遗”的表现方式需要以人本身为依托,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十分脆弱。同时,我国大部分“非遗”流传于民间,与群众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将保护“非遗”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和分享“非遗”,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保护与宣传结合起来,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基础上,为保护“非遗”做出应有的贡献。

4、以传统重要节日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依托

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还需注意对活动开展的时间进行把握,利用我国传统重大节日,如“春节”、“元旦”、“端午”等节日,将浓厚的节日气氛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在我国传统民族节日“春节”、“元旦”的欢度时刻,广大百姓会共聚一堂,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其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也十分重要[3]。因此,各地文化工作者应抓住节日这一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良好时机,通过投入设施、资金等各方面支持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共度传统节日、传承节日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在节日期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通过“社区活动”、“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营造和谐喜庆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心连心”、“三下乡”等活动深入社区、农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军营及边疆地区等,为基层人民及边远地区的人民提供享受精神文化的机会,使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对仍在一线岗位坚持工作的人员及边防哨所的官兵应积极组织“送温暖”活动。应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文化联欢活动充分提高广大基层业余文化骨干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积极性,在佳节时分组成城乡基层群众广泛联系的活动范围,营造具有浓厚节日气息的文化活动氛围。

5、结束语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档案档案;文化基本特征;建设途径

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历史标记,而文化对于档案来讲不仅是其价值核心,也是档案存在的重要基础。档案通过反映每一位公民的生活,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而这一切的本质即是文化,因此通过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的传承文明,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加快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昌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档案文化可以说是围绕档案和档案工作而形成的信息资源总和,不仅承载着历史,反映着现实,而且还对未来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档案文化的基本特征

1.1客观实在性

档案一词起源于清朝初期,最初的意思与档案学中对档案一词的定义并不相同。在档案学中,将档案定义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历史记录。而文化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点不仅看出档案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客体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和原样保存,因此客观实在性成为档案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1.2历史真实性

档案文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重要历史记录,其具有原始凭证价值和历史真实性。部分档案文化产品是在档案原始凭证基础上进行复制、仿制、选编等形成,虽然从表面上看其脱离了原始档案独立存在,但这些档案文化产品作为原始档案的衍生物和派生物,是对原始档案生命周期的延续,与原始档案一样具有较强的历史真实性。

1.3证据权威性

档案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作为第一手记录材料,其不仅具有较强的证明作用,而且还具有证据的价值。由于档案自身的原始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证据的价值。无论是原始档案还是档案文化产品,由于其证据价值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因此档案证据权威性特性较为明显。

1.4文化记忆性

首先,档案自身的记忆链条使人类记忆也具备了社会的属性。档案出现后,其通过对生物记忆的基本程序进行复制,并将其的扩展到个人和社会,从而使人类记忆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其次,通过档案所形成的记忆来更好的对历史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社会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解释。档案自身具有的文化记忆性,有效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从而使其在社会知识更新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延续人类文明的传承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档案文化建设的途径

2.1创新档案文化观念,为公众提供大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记录,将历史痕迹真实的记载下来,无论是个人、社会组织,还是国家机构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有价值及有意义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录都能够通过档案反映出来,这充分的说明了档案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由于档案真实的记录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经济和政治等社会活动,这也决定了档案作为历史遗产及特殊文化信息的重要价值。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室作为档案保管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其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的各种文化属性也在不断丰富,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档案的开发利用步伐也在不断加大,档案不仅更好的履行了保存社会记忆的核心责任,而且档案文化信息开发利用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新形势下,档案部门也为广大公众创造出了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充分理解档案文化的职能作用,积极研发多样化的档案文化产品

档案文化的主要职能作用是传承、传世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有价值的资料与信息,在悠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将形成的档案资料完好、真实地保存下来,可作为国家及地区制定合理、正确的重大决策的有力依据,更是文化资源中的珍品。所以,我们应合理、科学地借助这类珍贵资源,借助图书出版、影视拍摄、图片展览等形式,加大档案文化建设力度,通过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视听设备,为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各类信息,切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广大社会公众创造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与服务。

2.3不断优化与丰富档案的类型

当前,我国档案馆保存的档案种类较为单一,很难满足社会公众及市民多角度、全方位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当实践特点出发,紧紧围绕改善的档案馆藏结构、丰富档案馆藏内容的工作目标,始终能够坚持“体现特色、完善结构、丰富馆藏、整合资源”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究加强档案信息建设的有效方案,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思路,借助多种方式,大量收集并整理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的能反映社会历史及文化特色的各种档案信息,不断增加馆藏档案的厚度,实现丰富档案资源结构、体现地方特色的目标。

3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真实的记录及重要的历史见证,能够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档案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当前大力建设文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对档案文化建设的探索力度,因势利导,不断对档案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英玮,陆红.关于社会转型期我国档案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1.

[2]郑金月.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11.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不要太+名词” 构式 转喻 认知

一、引言

2008年12月18日,由于CNN在报道“打、砸、抢”事件当中严重歪曲事实,引发中国人民一片骂声,因此一句“做人不要太CNN”曾风靡整个网络,成为当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我作为语言学习和研究者,被这独特新颖的用法所吸引,因为传统意义上讲副词不管在什么结构中,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尤其是专有名词,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特地去语料库查了查“不要太……”结构中名词乃至专有名词的准入情况是怎样的。

在上千万字的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中,以关键词搜索,“不要太……”结构共计429条,其中形容词或副词准入的句子是337条,动词或动词词组准入的句子是85条,而名词准入的句子只有7条,只占整个语料库的1.6%左右。这说明传统的“不要太……”结构仍然是以与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搭配使用为主的。随后笔者在新浪网的论坛上以关键词搜索,却搜索出了不少名词进入此构式的用法,尤其发现专有名词也在此构式中频频出现。这一现象表明这种新奇的表达有扩张使用的趋势,而且通过特殊的媒介在流行着,令语料库收藏不到也收藏不及。

在以往的文献中,前人对此构式也有些许研究,但大多集中于探讨此构式由传统的劝诫义向褒扬义的引申。笔者对此构式意义的引申也颇有好奇,但本文只限于探讨名词结构尤其是专有名词是如何被允准进入此构式中的,如:

(1)秘书只好说:首长,不要太书生气了――

(2)不要太小心眼、对男人不要管得太紧,尤其他那种大男人的男人……

(3)不要太大男人了,现在的女人讲求平等。

(4)倒贴钱都没人敢要的AV女,不要太宋祖德了――

(5)不要太林黛玉了,男人会被吓跑的。

(6)做人不要太CNN了,要诚实厚道。

在以上六个例句中,划线部分皆为“不要太……”构式的使用,并且在这些构式都允准了名词,如(1)中的“书生气”,(2)中的“小心眼”,(3)中的“大男人”;更有甚者,专有名词也都进入了此结构,如(4)中的“宋祖德”,(5)中的“林黛玉”,(6)中的“CNN”。

本文以“不要太+名词”构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方面,语言总是在变化和创新,本文以此个案研究为窗口,试图窥探和探求语言变化的一些规律;其次,传统语法看来,这种语言现象往往属于不合语法的使用,但时至今日,语言的研究已不仅仅研究语言的使用是不是合语法,而更多的是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它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最后,从索绪尔说语言的特性之一是任意性时,这种任意性就被解读为语言总体是任意的。但在最近几十年的语言研究中,语言变化的“理据”越来越被关注。因此,本文以此个案为例,试图找出从形容词或副词到名词乃至专有名词进入这一构式的变化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动因。

在“不要太+名词”构式中,有的名词结构是词汇化了的,听起来习以为常,如(1)、(2)、(3)例;有的是不太可能进入这种结构的专有名词,在有些人听来有点不自然,但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面也越来越广,如(4)、(5)、(6)例。因此,本文将词汇化了的和新进入此构式的专有名词视为一个连续体,进行统一的考察。

二、构式与“不要太+名词”构式出现并存在的语言内外在的理据和动因

1.构式的定义

本文把“不要太+名词”这一结构看成构式来考察。根据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这一定义所含的意思是:凡是构式,无论简单或复杂,都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义或功能。那么根据这一定义,很显然“不要太+名词”可以归入构式这一概念下去考察,把这一构式看成整体去考察,而不仅仅局限于讨论副词是否能修饰名词这样的语言现象。

2.语言系统内部的允准机制

本节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语言系统中会允许出现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句法操作上的不相容现象。问题可以从语言系统的内在特征获得解释。根据Radden,语言缺省(underspecification)是语言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语言缺省有三个基本特征:隐含性、不确定性和非相容性。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不确定性。根据Langcker(2004:2),语言的编码形式少于它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在语言交际和理解过程中,必须依靠语境、百科知识等来补全;词的意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明确表达的词义只是开放的系统的激活通道;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参与语法关系的成分与成分之间有了一定的空间灵活性,也就使语法具有了转喻的性质。因此进入“不要太+名词”构式中的名词本身只是提供了激活通道,概念者必须依靠名词的背景百科知识理解交际中的语言。

3.构式压制

语料分析表明,“不要太……”最基本的构式或原型构式是“不要太+形容词或副词”,而“不要太+名词”这一构式是原型构式强制性句法操作产生的结果,可以视为“不要太……”构式的子构式。

词汇单位和语法单位之间出现冲突,那么句法环境意义就会压制词汇意义,这就是“constructional coercion”(构式压制)(Goldberg,1995)。那么在“不要太……”这一构式中,名词进入其中,就必须受到原型构式“不要太+形容词或副词”的压制,从而使得名词顺利进入此构式中,并能被听话人理解。

4.转喻机制

构式强制的过程就是概念者对进入构式的名词进行转喻理解的过程。传统的转喻研究是把转喻看成修辞之一来研究,而如今认知语言学家们把转喻看成是一个认知过程,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把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了心理可及(mental access)。沈家煊在1999年的《转指和转喻》一文中曾总结了转喻的认知模型如下:

(1)在某个语境中,为了某种目的,需要用概念A指称目标概念B。

(2)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3)在同一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4)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须高于B。

(6)转喻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

沈家煊同时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常见的认知框架有:

容器――内容

整体――组成部分

领有者――领有物

劳作者――工具

物体――性状

机构――所在地

当事――行为/经历

施事――(工具)――动作――受事/结果

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看出“不要太+名词”构式中名词的转喻机制可以归类在“物体―――性状”这一认知框架内。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几个例子:

如我们例(3)中,词汇化了的“大男人”激活了说者和听者的同一文化下的认知框架,即激活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下对“大男人”的各种解读,而这些解读都可以解释为“大男人”所附属的特征性意义,包括歧视女性,把女性看成弱者,认为男人应该是主心骨、作决定的人等。而这些特征性附属义没有这个词汇化了的名词“大男人”的显著度高。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只需要说出“大男人”就可以表达其所附属的任何一特征性意义。在我们例(3)中,很显然,当表达了“不要太大男人了”,在这个语境下“大男人”的属性特征就被转而突显出来。这就是构式压制下,人的普遍的认知能力,即转喻推理机制所起的作用。

再看例(4):倒贴钱都没人敢要的AV女,不要太宋祖德了――

宋祖德是典型的专有名词,并且是真有其人。宋祖德是娱乐圈中有名的喜欢捕风捉影的人,一张大嘴巴没人喜欢,还超级狂妄尊大。当说话人用了“不要太宋祖德了”,那么这里的“宋祖德”就被构式压制转而指“宋祖德”其人的所附属的社会文化特征属性。这里很显然,在说者和听者的普遍的认知能力,即转喻推理机制下,“宋祖德”被转而指自夸自大的不要脸的样子。

再看例(5):不要太林黛玉了,男人会被吓跑的。

首先,说者和听者对“林黛玉”都有较为相似的认知框架,因此“林黛玉”一旦进入此构式,就激活了其社会文化所赋予的各种形象和性格特征:自艾自怜、柔弱无依、悲观、体弱多病等。说话人和听话人只需要把“林黛玉”激活的任何一个形象和性格特征放到语境下理解,就完成了转喻理解。

最后,来看一下我们开篇引言中所提到的例子:做人不要太CNN。

“CNN”本来是美国新闻媒体,专门报道世界各地的时事要闻。这个专有名词本身并没有引申的附属意义。可是,2008年的12月,由于不实报道,CNN在中国引起了很不好的影响,以至于一提到“CNN”,人们就会想到不诚实这样的行为。因此,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CNN”在中国现实的文化背景下就有了引申的特征意义――不诚实。因此,在这个例子中,当“CNN”进入到此构式中,构式压制使得附属在“CNN”的意义被说者和听者的转喻推理机制突显出来,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5.转喻推理机制在此构式中的限制

在上面这些例子中,无论是已经词汇化了的名词还是专有名词,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它们都具有较强的特征属性义和较丰富的百科知识,即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名词的特征属性义越强,百科知识,即社会文化内涵越丰富,就越能进入“不要太+名词”构式。比如说,我们不能说“不要太桌子了”。很显然,“桌子”这个名词不具备很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没有特别强的特征属性义,因此不能被允准进入此构式。

三、结语

“不要太+名词”构式表明语言系统固有的缺省特征,尤其是不确定性是句法与语义接口产生的天然土壤。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的转喻机制是名词进入此构式的完美的动因。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语言变化的背后总有语言内外在的推动动因和理据,尤其是认知的过程中各种机制都可以推动语言的变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De Saussure,Ferdinand.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Baskin,Wade.).London:Peter Own Limited,1960.

[2]Goldberg,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

[3]Langacker,Ronald 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

[4]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tites.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Originally published b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2004.

[5]Langacker,Ronald W.Metonymy in grammar.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4,4:2-24.

[6]马兴国.“不要太……”句型新意考源.文教资料,2009,(1):66-67.

[7]仇毅.“不要太……”结构的“准语法化”分析.镇江高专学报,2007,(3):48-51.

[8]Radden,G,Klaus-Michael P pcke & T. Berg.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C].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7.

[9]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1999.

[10]王敏.“不要太A”句式表达感叹的修辞基础谈略.修辞学习,2000,(2):18-19.

[11]张建理.“不要太A……”句的功能研究.载.束定芳主编.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贺徐盛桓先生70华诞.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文化新型人格 转型期

我国目前社会转轨、文化转型正以未曾有过的广度深度迅速进行着。面对着急剧变化的社会

文化环境,人格特征愈来愈与社会文化的特点紧密相关。如果说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取决于自我调控能力、正确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状态的能力,那么,文化转型对每个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1 主要理论

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体。文化具有下述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普遍的、共享的,是学而知之,后天习得的,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具有整体性。

人格概念上,L.A.珀文的定义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人格是为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一致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机构和过程两个方面,并且体现着个人的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此外,人格还包含过去的影响(包括对过去的记忆)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

关于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者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最早对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是M.韦伯,他指出,当一个动作的意义与他人有关时,这个动作就具备了社会意义。

社会学家G.H.Mead创立了符号互动理论,他认为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由文化意义规定的,文化意义是特定社会群体的共享成果,而许多文化意义是象征性的。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个体在各种情境下相对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正是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借助于特定的符号系统去理解他人行为和事物的意义的结果。

在人格心理学中,研究人格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讨论人格与情境的关系,情境对个体的意义并不在于其客观属性,而在于个体对情境刺激的主观解释。由于不同个体人格结构中的认知和动机因素不一样,同一情境线索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就各不相同。

Misch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简称CAPC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发生动态的交互作用:由人格系统产生的行为影响着社会环境,影响着个体对即将面临的人际情境的选择,而这些情境又反过来影响人格系统。

Caspi及其同事在总结了有关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人格与情境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第一个机制是“累积的连续性”,指行为结果不断积累,导致个体只能处于某种情境中,并会影响个体后继的行为,因而强化了最初的人格因素。第二个机制是“互动的连续性”,是指源于他人的反应,它由一个行为引起,并维持了个人的这一行为。

2 现代化进程与个体人格的交互作用

下面就以点概面地对一些转型期特殊现象对人格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同时思考这些人格特征是如何反过来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的。

2.1民主社会与弥漫性焦虑

弗洛姆说: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类不再被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我们获得了自由感……我们愿意成为怎样的人都行,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自由可以是可怕的东西,它强迫我们每个人去面对那些我们必须独自承担责任的个人决定……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个体同样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自由——可以相对自由得多地选择我们喜欢的人生道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选择居住地等等,似乎一切均可自主选择。然而有选择就有焦虑,选择越多焦虑越大,当个体不愿接受社会为我们选定的角色和可预见的生活方式时,其选择就意味着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自己所决定的后果完全由其个人承担,这时,面对未知未来的个体就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容易产生焦虑。

而所谓焦虑,是面临威胁时,个人自觉难以应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或恐惧的情绪反应。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个体会持续产生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而受社会道德约束,当这种紧张感无处释放时个体就产生了弥散性焦虑,形成这种人格的个体终日处于紧张状态,毫无幸福感可言,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自觉地紧张,长期感到压抑、烦躁、惶惶不可终日。

反过来,由于这种有焦虑性人格的个体在社会中逐渐增多,个体为了摆脱对未知的焦虑感,就想很快能知道自己选择的结果,从而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个体不再享受选择所带来的乐趣,而是不停努力做出结果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这样,虽然我们的社会的生活节奏、发展速度会随之变得更快,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浮躁气氛之中。

2.2贫富差距与相对剥夺感

有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坐在茅屋里时,并未觉察生活怎样贫困,但是在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会反衬出简陋与寒酸,再坐在茅屋里就会感到不堪忍受了。这种主观效应就是“相对剥夺感”。

社会比较心理是向上的社会比较,所以相对剥夺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地位发生相对的变动,使社会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时产生的社会心理反映就是公众的相对剥夺感增强。由此导致一些较为偏执的个体心理无所遵循而失去平衡。他们对现有的社会形态、文化规范、人际关系不满,总试图从中找出不合理的东西;对现实社会的主导价值和规范不仅没有吸收的欲望,而且总试图加以否定,这使得其社会适应更加困难;对社会的不满和无知使得他的社会交往充满对立和怀疑,因而他们把自己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处,却无以自省或自责。通常这种人格都伴有畸形的侵犯动机,甚至走向犯罪。

我们的社会也由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社会行为,严重妨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2.3信息化社会与“御宅族”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形状;影响因素

对于一个房间来说,空间的形状、比例和尺度以及围合的程度则被称为空间的基本属性,这些客观存在的基本属性对单一空间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1 空间的形状

总的来说,单一空间的形状主要是由空间的使用功能来决定的。例如,对于一间中小学使用的标准教室来说,教室的形状是由目前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班级内的学生人数和桌椅摆放布置情况来决定的。为了便于教师讲课,教室一般设计成矩形,讲台与黑板设置在教室的一端,学生面对黑板坐在教室中。在我国中小学里,一个标准班级定员为50人左右,与此相适应,教室的使用面积大致为60多m2,学生的桌椅成行成列地布置,中间留有过道。为了保证教室必需的视、听效果,需要为教室确定一个合理的长宽尺寸,教室过长,后排座位距黑板、讲台太远,对视、听效果不利;教室过宽,前排两侧的座位太偏,看黑板时有严重的反光。综合上述因素,在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标准教室中都把学生的课桌排四列,加上课桌间的过道,决定出教室的平面尺寸大约在6.9 m×9.3 m左右。

对于另外一些房间,其选择形状的标准将随着功能要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幼儿园活动室,其视、听的要求并不严格,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多样性,把活动室的平面设计成正方形、多边形等也能满足使用要求。

影、剧院建筑的观众厅和体育馆的比赛厅,虽都有视、听两方面的要求,但毕竟使用方式不同,反映在空间形式上,空间的形状也要有相应变化。在影、剧院观众厅中,观众需要从一侧观看演出,观众厅与舞台和银幕相对布置。而在体育馆的比赛厅中,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看体育比赛,所以观众席往往围绕着比赛场地布置。这些原因决定了影、剧院观众厅和体育馆比赛厅在形状上的区别。

建筑的形体造型也会对内部空间的形状产生影响。按照建筑的特点,墙、顶棚、地面等实体部分往往以空间外壳的形式出现,建筑的形体形状一定程度上要反映出建筑的空间形状,也就是说建筑有什么样的外部形体形状,往往内部就会存在与之形状相对应的空间。但在办公楼、商场、图书馆等建筑中,许多房间由于功能特点对于空间形状并无严格的要求,这时在空间形状的选择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它的内部空间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设计成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甚至是不规则形状,只要内部布置得当,都能满足使用要求,对于这类空间,就可以从建筑整体造型方面来考虑单一空间的形状,创造出更为灵活的空间形式。另外,一座建筑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它最终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是各种与建筑相关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筑空间的形状也同样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1.1 受空间之间组合关系的影响。前面提到的中小学标准教室,平面一般采用矩形或六边形,如果只从满足一个房间的使用功能角度来考虑,它还可以布置成其他形状,如半圆形、三角形等,为什么绝大部分此类教室只采用矩形或六边形平面呢?这是因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建筑总是由许多个单一空间组合在一起的,单一空间形状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空间形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还要考虑这种形状的空间是否便于同周围其他空间进行组合。

1.2 受建筑技术手段的影响。建筑空间是人们利用建筑材料,并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这说明建筑空间的产生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和保障。反过来,空间的形式也要受到建筑技术的制约,并受其影响。所谓建筑技术主要是指建筑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建筑的设备、设施以及与空间中的物理指标等相关的方面,其中结构形式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最为突出。

1.3 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建筑不仅是一种艺术对象,也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对象,它还是一种社会文化对象,建筑空间也同样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

2 空间的比例和尺度

空间的比例和尺度是观察者对空间量度的把握,其中比例是空间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尺度则是空间构成要素与人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视觉上我们对建筑的空间进行量度时,通常要与一个熟悉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并把它作为量度的工具。在建筑中有一部分构件要以人的身体作为参照物,像楼梯踏步的高度和宽度,门的大小及门把手的位置等。用人体的尺寸或比例来量度建筑的大小,并满足人体的生理尺寸要求,我们可以把这种尺度称为实用性尺度,它属于人体工学的范畴,然而并非所有的建筑构件都用人体本身的尺度来量度,例如当人们走在狭窄的胡同里时,会感到压抑,这时之所以认为胡同狭窄,并非因为胡同窄得不足以让人通过,而是因为胡同两旁的建筑相对过高且距离过近,造成了人的压抑感,这种与环境中其他构件比较后确定出的空间大小,我们可以称之为感受性尺度。

3 空间的围合程度

建筑空间都是由墙、地面、顶棚等实体通过围合限定出来的。从一个门槛到完全封闭的暗室,各种空间围护界面都能起到具体的限定作用。在一个封闭很严的房间里,人们会有秘密、闭塞、沉闷的感觉,而在四面通透的房间中,人们会有开敞和开放的感觉。由此可见,不同的空间围合程度,创造出不同性质的空间。

所谓空间的围合程度,就是指限定空间的实体对空间的限定程度。围合的程度一般可以用高、低或强、弱来描述。在建筑空间中,围合程度的强弱并不含有肯定或否定的意思。换句话说,围合程度强的空间并不等于空间品质好,围合程度弱的空间也不一定空间品质差。空间是围还是透关键在于把握好程度,根据不同的空间性质和使用要求,该围的围,该透的透。一个空间的围合程度强有助于提高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相反空间的围合程度弱则有助于空间之间的联系和流动,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对空间围合程度的把握可以有意识地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个确定的方向。空间围合的程度是由观察者的视阈、空间的尺度和形状以及空间限定要素的特征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4 结束语

可见,不同形状的空间,往往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建筑空间的形状是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和人的精神感受要求来选择的,使之既适用,又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意图。拥有内部空间是建筑的基本特征,客观存在的基本属性对空间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