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范文第1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对社会的贡献就是培养出有用的人材。有一种现象,教师、甚至教育界不愿提及的现象,那就是出现了一些马加爵等教育失败的现象,这类现象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的。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还存在着怎样的问题,我们在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供教师同仁斧正。

一、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一个任课教师,在讲授本学科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通过教师的道德情操、待人接物、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起到迁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具体办法如下:

1. 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一种平易近人的风范,耐心细致的解答以及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认真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的过程就会更自主、更自发。

如果是采取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出现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说了算,学生遇到问题时往往缺乏主见,解决问题也缺乏创新精神。如果形成这样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时,不能独自思考,不能独立解决。

2. 让学生充满自信

自信是心理上的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它能使人能够全面正确估计自已,相信自己。失去了自信就会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之间个性、特长、知识水平都有很大的区别,其次还要细心观察区别对待。如果能做到这些,遇到有这样问题的学生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建立自信心。我曾经带过一个非常安静的女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都不敢开口回答。出入总是低着头,从来没有笑容,一点自信都没有;同时我还注意到她的作业写得一丝不苟,可见她内心渴望上进。我利用课堂整顿纪律的机会,有针对性说:“各门功课的特点不同,也许它不适合你的兴趣,但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有的学生很安静,一点也不影响别人学习,这样的学生没有人会讨厌的,当你遇到适合你兴趣的功课时,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后来她不仅在其他学生回答时跟着附和,而且多次与我沟通。

如果只看重成绩而不全面考查,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造成师生对抗,甚至会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结成小团伙,使他们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

3. 讲究教育策略

教育的环境由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组成,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对待犯错的学生,应该多多开导、谈心、分析利害、比较优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错误,自愿去改正。如果只是简单的训斥,制止其错误行为,这样能威慑学生一时,同时学生会敬而远之,不与教师沟通;当束缚放松时,错误会再次重现。

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仅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还不够,还要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知识世界。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在行为方式、时间上受到限制,所以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1. 让知识具体生动

在讲授课程时尽可能多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身边都是知识。如夏天扇扇子,人觉得凉爽,是因为扇子扇动时加快了空气流通,使人的汗液加快蒸发,蒸发吸热,故带走了大量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的缘故等。从教学中的点滴做起,可以让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世界,从中发现问题,只有能发现问题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解释或解决问题又能成为学习的动力。

2. 拓展教、学方式与空间

教学活动中除了应用常规教材、挂图、实验仪器这些载体外,还可以应用玩具、影像制品、网络媒体等。如用学生熟悉的溜溜球演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用胜利杯演示密度小的液体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上,用排球演示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影响。许多初中学生喜爱动画片,可以引导他们看一些知识丰富的动画,如《海尔兄弟》,在《海尔兄弟》第8集中主人公用手把冰熔化成凸透镜聚光取火,就可以演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在第75集中有在水中先听到远处台风的声音,说明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这样做既能弥补因教学地点、天气等因素制约不能做实验,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学习,且易于识记。

三、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又是一种能够渗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课题选择

(1)课题及其类别

中学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大致有以下四类:

知识探究类:这是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搜集资料,体验探究的具体行动,最终形成报告总结。

学术研究类:学生在课题教学的过程中,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小节感兴趣,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题目,最后写出研究论文。

社会调查类: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外,还可以将研究性学习融入社会,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然后撰写调查报告。

创造发明类: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最深层次的目标便是创造发明,这也正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学生应该具有的创新能力。

(2)问题的由来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多数选取于生活实践、报纸杂志论文、热门话题、教参提供的课题。

(3)如何选题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拥有独立自,选题时也不例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

2.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研究性学习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完成体验阶段、表达交流和反馈阶段。在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叉、相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这个阶段是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或者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2)完成体验阶段

本阶段中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如何有效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资料的价值,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3)表达交流和反馈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示成果,从中反馈出有效信息。

3.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案例设计

在中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课题研究属于一般的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了拓展学习范围,自主探索某一方面知识,获得学习体验后将其内容转化为研究课题的形式进行主动的探究,最后形成学习报告。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一节为例。

(1)创设问题情境

李某上网时无意间进入一个国外网站,该网站介绍说,如果接受它发过来带有广告内容的电子邮件,上网就能免费,于是就在网站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邮箱等资料。两天后他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航空信件,说他中了26万元现金大奖,但需电汇250元手续费,且两天就能将现金送到。李某将信将疑,到银行咨询。银行职员告知他,最近到银行办理这种汇款的人特别多,怀疑这有可能是国际诈骗,目的就是骗取一定数量的手续费。于是,李某报了警,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所有把钱汇出去的网民,均没有获得相应大奖。

(2)任务活动

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今天,同学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自己和老师鉴别评价信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如何鉴别和评价信息,并且最终形成一份报告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

(3)活动过程

分组:5人为一组,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并确定相应任务。

阶段一:收集并阅读关于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相关知识。收集资料是第一步,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相关知识,完成最终的报告需要大量查询相关资料。

研究指南:①课题背景中出现哪些问题?②为什么会出现大量信息的泛滥?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改善信息泛滥的窘境?③“信息污染”与“环境污染”有何不同?为了防止信息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④信息犯罪的构成有哪些渠道?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他人利用窃取信息犯罪的情况?如果有,你是如何处理的?

阶段二:实施课题研究。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付诸行动,按照之前准备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保存信息,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将这些分析结果串联起来,最后小组选出一个比较擅长做PPT或Word的同学将所有信息制作成一份报告,用事实来证明自己能够将了解到的鉴别与评价方法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阶段三:展示、评价。参照评价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督促。

本文所述的设计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专题学习网站;整合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概念已经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目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以各种方式探讨课程整合形式,但大部分整合方式的研究集中在具体的学科之中,基于Internet的学习网站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其基本特征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目标相同,因为网络为完成信息技术与多种知识的有机整合提供了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于学习网站的优势

本文所探讨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课程的整合,其整合环境是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的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专题,让学习者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型学习网站,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加工和处理教学信息,还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评价反馈。

从以上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基本要求及两者的研究范围来看,专题学习网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以下的优势:一、专题学习网站连接的是巨大的知识与信息资源库,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容易激发学习者积极参与的心理需求。二、专题网站的智能化交互性特点,使学习者可以控制信息,改变信息组织过程,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三、专题学习网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跨时空的交流、研讨平台。四、专题内容的设计带有综合性、跨学科性,适合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于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灵活性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是:在复杂和非良构领域中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进行的双向建构过程;认知灵活性理论关于教学的观点是,在教学中要采用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lnstruc- tmn)的方法。随机通达教学的核心是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以不同目的、从不同角度多次进行,以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的目标。从认知灵活性理论所支持的随机通达教学的特点可知,在教学或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中应给学习者构造一个非线性的网状学习情境,由于对于高级知识获得的阐述符合信息社会知识日趋复杂化的时代特点,随机通达教学要求的超文本形式又与网络上信息呈现的方式相一致。认知灵活性理论吸取了建构主义和认知加工理论的精华,因而对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具有以下指导作用。

1.对信息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与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使学生可以以非线性的方式灵活地在各个知识节点上自由浏览。这些特点恰恰与认知灵活性理论所主张的超文本学习环境相吻合。创建基于因特网的学习型网站,并使之具备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是较好的途径。

2.以学为中心。在研究性学习中强调“自主性”、“生成性”,实质即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既跨越学科的逻辑体系,又超出专家预先设定的学科课程内容范围,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注重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的对学科知识的运用,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去完整地认识作为有机整体的客观世界。对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学习,将有利于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性学习是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即就学习内容设计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相应的问题图式以及相关的观念性理解。当所面对的问题与原有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同时激活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综合起来做一定的推理和转化,以形成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因此,问题解决可以从不同的途径导致学习的发生,它可以巩固原有的知识技能,可以深化学习者的理解,促进知识经验的整合联系和灵活应用,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问题图式和原理性知识。

4.强调“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小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通过网络,学生既贡献自己的想法,又共享他人的意见,是知识学习的有效方式。

三、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于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以上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于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师生先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网站和内容的整体架构,然后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查阅相关资源,生成具有一定结构化专题知识的网站。另一方面,师生以这个网站为基础,进行扩展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提高对信息技术熟练掌握的程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网站知识和内容。整个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将有机地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环节。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的设计:

1.专题网站主题的确定原则。这里的选题指的是起始时专题的确定,这既是专题学习网站的主题,又是一个大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在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在选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新课程基本内容为题材,集中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基础教育推出的新课程,其内容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具有非常广泛的题材。因此网站专题的设计要从新课程的题目入手,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选择具有统一性的内容作为专题。

(2)围绕主题进行学科间的整合。专题学习网站的思想是:围绕特定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多方面知识的有机整合,形成专题知识库,让学生从整体来认识事物。因此,要注重从全局把握一个选题,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3)扩展性和开放性。专题学习网站所包含的知识可能是全面的、综合的,但是绝对不可能包含了所有的知识。因此,专题学习网站的选题也应该具有较大的扩展性和开放性,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开展,网站包含的知识会不断丰富和完善。

2.要问学习者提供在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中所需要的信息技术预备知识模块。在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专题学习网站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任务。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协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同时又是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和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网站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应设计信息技术预备知识模块,使那些对信息技术的操作问题有困难的学习者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自主学习,以突破信息技术的难关,达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整合。

3.以专题学习网站为资源进行扩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建立起来的专题学习网站,是初期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成果。以此作为资源,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从而丰富和完善专题学习网站。这也是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重要内容。

选择扩展研究时,选题依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决定着整个专题学习网站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是围绕专题学习网站进行扩展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原则:

(1)立足于网站选题的角度,多向扩展。按照“整合性”选题原则,专题所包含的应是具有学科间迁移和扩展的主题。因此,在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性研究。这样不但能对专题知识进行多视角的扩展和挖掘,其实也是相关学科知识的一个典型应用。在进行这样的扩展时,可以找相关学科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学习。

(2)立足于小的知识点,精益求精。网站的专题知识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程度,有深有浅。以此为资源进行学习时,如果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但是网站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资源,那么这个内容就可以作为一个扩展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学习者围绕这个小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扩展了专题学习网站。

(3)立足于提出的疑问,解决问题。在以专题学习网站为资源的学习过程中,还有可能对其中的一些事实、现象、史料、原理等提出疑问,这时,学习者可以以产生的疑问作为主题,进行扩展研究性学习,然后也作为专题学习网站的补充。

(4)立足于兴趣所在,深入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能对网站提供的知识、内容、甚至一副图片、一段文字等等产生兴趣,希望进一步了解,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 研究性学习 思想政治

1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1 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学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1.2 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①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②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③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④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1.3 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视教学、学习主体(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2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只注重确定知识传授,“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继承型、“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实践型人才。

2.1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至今,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更是层出不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的更新上。在全球出现“教育战略热”和以“新国民精神”为主的新教育理念浪潮的大环境,我国教育以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如下趋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产学研分离走向产学研一体化,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从办学体制单一走向多元化,从集中统一模式走向非均衡发展模式。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2.2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①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②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

2.3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2.3.1 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初学)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共五个阶段,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研读(初学)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修改”教材等形式进行。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对所需要再深入学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研究课题奠定学习基础。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

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学生依据分组,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查询资料、调查访问,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

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2.3.2 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教师可以指导,也可以推荐课题,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范文第5篇

国培过程中,人大附中的教师周庆林老先生给出的“研究学习”的定义是:它是针对常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发展的需要,主动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有兴趣的、力所能及的、有所发展的个性化的学习。一切符合该特征的学习形式都是研究性学习。

下面以新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I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铁和水的反应”为例和大家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 学习的自主性

“铁和水的反应”在教材上属于科学探究内容,我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少于6人,也不宜过多。我把全班56个学生分成了9个小组,6人组7个,7人组2个,并选出小组长。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0页科学探究,然后给出以下思路:(1)提出什么问题?(2)形成什么假设?(3)如何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提示:需要解决的问题:制水蒸气、反应条件、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4)交流合作:小组同学交流探究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画出装置图。(5)得出什么结论:小组同学围绕同一研究主题,组织讨论、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小组的开题报告,每一组都报告自己的研究课题、方案;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修订,完善方案。

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兴高采烈的研究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二 学习的创新性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性是研究性学习的最高层次,它是人们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组织运用已知的经验与信息,突破常规,发现或创造某种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学生确定了“铁和水的反应”这一课题后,开始主动思考,积极进行合作交流,设计出多种可行且有很强创新性的方案。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很好地实现了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质的飞跃。

三 学习的实践性

传统的化学教学由于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缺少自主的时间和空间,难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实践中,学生定下题目并提出研究方案,首先写出关于“铁和水的反应”的开题报告,为完成探究的课题,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进实验室验证、请教老师、生生合作……总之,学生通过多种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科学素养,增长了学习兴趣。

四 学习的探究性

在“铁和水的反应”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学生要经历一个“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问题探究过程,可以采用个人研究,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集体讨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进行思维碰撞,再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完成论文,形成小组的结题报告。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积极探求知识,效果显著。

五 学习的过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