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观 教学目标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84-02

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不久,教师们在教学中感觉很迷茫,原因是新的课堂规则和秩序都变了。改变教师原有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习惯,就像改变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总体看法。教学观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决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如何行动。例如,一位把教学看作是“灌输”的教师,就会以讲解知识让学生通过记忆。背诵或大量练习来掌握他所教知识;另一位教师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他则会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探究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去发现和领悟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了解相关教学观的理论,而且需明晰和审视自己头脑中的教学观。

教学观是有关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与评价等的一系列具体的看法。这些认识,从教学目标看,表现为对“为何而教”的思考与回答,如为了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化或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形成、道德品质养成等。从教学过程看,表现为关于教学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学活动的展开步骤等问题的看法。总体教学观的主要精髓渗透或蕴含于这些具体的教学观之中,又通过具体的学科或活动内容的教学表达出这种总体的思想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 教学是积极的交往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是以话语情境为载体和依托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语言、心灵交往过程。教学只有在友好的话语环境中,学生才能主动地表现完整和真实的自我。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与同学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过程。

二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给学生留空间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变革了课程和教学模式,提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教材只是资源之一,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教学设计问题就是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传统教学强调的备课有“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由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三统一”,教师备教材时不可能有多大的突破或创新,更多的是理解和体会。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的主宰者、组织者和决策者,教学设计应从整体考虑,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以最佳的方式组织起来,并在活动的各个关键阶段合理地展开、相互作用,从而最有效地实现期望的教学目标。“新基础教育”把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作为“共通目标”,即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它的落实必须经由第二个层次的价值重建,即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这一层次的价值观重建要通过教学内容加工、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课堂上的实施而转化成为一个实践的、动态实现的过程。具体表现为:(1)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提供不同的路线、独特的视角以及亲身的经历体现等,这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层开发;(2)按照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将结构化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人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与发现和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3)综合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也就是按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新基础教育”主张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因而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要引入弹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新基础教育”提出了一整套教学方案设计的要求,包括格式上的教学目标设计,目标要清晰,具体针对学生实际状态,考虑学生发展的可能;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体现灵活结构性,体现学科教育价值;教学过程设计上,考虑师生双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在教案上清楚地呈现出来,考虑双方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开放性的设计要有度、有弹性。

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来浅析教学观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开始,复习一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然后创设教学情境:豌豆种子子叶为黄色的豌豆,它的种皮形状一定就是光滑的,而子叶为绿色的豌豆,他的种皮的形状就一定是皱缩的?学生会有两种猜测:如果两对遗传因子相连接在一起,那么就像只有一对相对性状一样,会符合分离规律,子二代中就只有两种表现型;如果两对遗传因子是分开的,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这样就能顺利引入新课。学生自学杂交过程,老师提问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亲本有什么关系,引出重组形状的概念。由性状比例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教师提问和3∶1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教师引导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学生思考每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比,主动用教材实验数据验证。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得出结论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性状发生自由组合。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发生自由组合呢?带着浓厚的兴趣学生会去研究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这节课就这样在师生互动中顺利地完成了。

笔者对比以前的教学设计,发现此教学设计流程教学效果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水到渠成。教师真正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策略者,学生也真实地体会了学习过程。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导学高手。

参考文献

[1]徐超富.现代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5(1):107~109

[2]张海和.《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理念和原则[J].生物学通报,2005(3):25~27

[3]马明.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生物学通报,2006(4):32~34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一、《管理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管理学》是国家教委认定的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是国内高校经济管理类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平台课之一。与其同名或者冠以《高级管理学》、《管理学精要》、《管理学原理》等课程是重要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和MBA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有关内容还作为公务员考试重要内容进入考核范畴。作为一门拥有自己的规范和日趋严谨体系的学科,其理论知识能有效地指导具体管理实践,其思维方式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和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原理、流程及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这是《管理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从学生本科毕业后的职业取向来看,除极个别的学生要攻读硕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投入社会,从事形形的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所以,《管理学》教学的使命不光在于传播知识,当然这是十分必要的、重要的,而提升超越知识掌握层面之上的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传统的做法显然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强调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从客观上说,多年来人们对工商管理“华而不实”的印象以及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报考热情明显滑坡存在相当的关系。显然《管理学》教学的最重要定位在于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强管理意识、市场意识及竞争意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情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管理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长期的《管理学》教学实践,与很多同行一样有着很深的体会,同时也有相当的困惑。

现有的教材和教学体制与机制不利于《管理学》的教学。目前国内各类高校大多采用的《管理学》同名教材或相似教材,都是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主编教材,也有部分院校采用主授院校自己编写的教材。但不管哪种情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都使我们清楚认识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教材从理念上都基于西方理性,尤其是美式理性;从内容和语言上都有翻译,甚至照搬照抄的迹象。因此,这些教材与中国管理实际脱节严重,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老师和学生在这门课程投入的精力和情感都很大,但在指导实际方面却不很理想,在提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方面的贡献不高。常常是学生把一个个管理名词背得滚瓜烂熟,说起来也头头是道,充满了激情。但一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却一筹莫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门课程一般在本科四年的第一年开课,有时甚至就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课。面对年龄不大,涉世也不深的青年新生,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授课内容很多无法使学生充分接受,学习者常常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解了问题的表面而浅尝辄止。由于本课程有较多的鲜活人物和诱人的故事可以传授,所以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常常不会太低,但客观上说来,主讲教师通常难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由衷地满意。以至于不少从事《管理学》教学的同仁们都有这样的感慨,管理学难教,越来越不敢教。

《管理学》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俱强,即本课程具有比较完整的科学和知识体系,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强调管理的环境和时代要求。就其理论体系讲,管理学立足历史、人文和职能等主要脉络,围绕管理活动,道德与社会责任,决策理论及方法,计划编制及组织实施,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领导理论及方式,激励原理及方法,沟通机理有效沟通,管理控制与控制过程,管理创新等问题展开研究。管理的实践性通常是指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由于不具备完全符合管理理论的典型条件,因此要求具体管理活动要实施因人、因地、因时、因环境、因管理主体的意图而变的权变管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固然与教学主体本身实践知识不足以及理论知识相对容易传播而实践知识不容易传播的原因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体制和机制上存在较多的弊端。比如在教学计划安排时没有或很少设置实验和实践学时,即便有也往往是走形式而徒有虚名。还有在考试环节对实验或实践的内容只做参考,并不计入成绩评定。在考试成绩的评定上还绝对地盛行主讲教师一统天下的模式。所以,现实流行的仍然还是一份考卷定成绩的旧习。

总的说来,管理科学教学中出现典型的“实践迷失”现象,也即为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管理理论(管理学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难以解决实践问题[2]。突出表现为管理学教学者和研究者“自娱自乐”、“做练习”式的教学和研究,对实践“插不上嘴”(实务界不应用管理学研究成果)。根据实践者的感知界定,明显的脱节包括重复常识,违背客观事实,颠倒因果关系和同义反复,根据时空适用性来界定,理论在较短的时间后失效等都属于明显的脱节。

三、《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目标

《管理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应是在巩固现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保证课程内容的学术完整性和先进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管理素质为目标,努力使课程教学从理论型向理论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化,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精干、教学效果优秀、教学方法灵活,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

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实现以下目的: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作为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管理学》课程教学要注重管理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以及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常规教学外,还通过网上课堂向学生提供大量扩充性、相关性学习资源。包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拓新、管理学术论文、中外企业案例、管理大师、知名企业家、著名品牌、大学生创业、MBA考试、就业面试等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和辅助手段,拓宽学生知识面,牢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管理原理的认识和领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与教学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人”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管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说到底,管理学是关于人性的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从“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发展到“复杂人”、“权变人”、“知识人”。因此《管理学》要培养学生洞察人性、洞悉社会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与研究如何做人、做事、求知和处人的本领[3]。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步入职场才不会感到恐慌和一筹莫展。

立体化教学模式得到强化。《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思路,是坚持基本原则、基本观点不动摇,又不唯书本,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当今管理前沿理论和观点。同时,为了克服管理理论抽象难懂难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案例分析、习题演练、情景模拟、漫画故事、成功者箴言、管理游戏集锦等内容,创新并推广结构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真情模拟演练法、管理漫画教学法、管理故事教学法、管理游戏和管理名人名言教学法等,采用这种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多样化考核方式得以实施。依据项目改革与建设目的规划与设计,采用书面考试、口试、案例讨论、小论文等多样化考试方式;同时,变革考试成绩仅有教师一人决定的做法,改变为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估小组、自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四、《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过程和活动是:

第一阶段:《管理学》教学内容的再设计。要重新定位本科生《管理学》授课内容,在教科书基础上编写包括编写《管理学教学辅导》、《管理学案例分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第二阶段:《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文件整理汇编。要采撷管理学研究、管理学课程建设和管理学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优秀成果,并作为网络资源供教师和学生学习和研究共享。

第三阶段:制作《管理学》教辅文件。主要是在精炼和完善《管理学》多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文案的基础上收集与制作《管理漫画集锦》、《管理故事集锦》、《管理游戏集锦》和《管理学名人名言录》等教辅课件,并作为网络资源供学生参考使用。

第四阶段:实施管理学教学过程改革。综合运用以主讲教师为主,辅助以学生发言、问题辩论赛、焦点与热点问题评述等手段和方式,充分体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五阶段:《管理学》课程网站建设。包括完成网上课堂多个栏目的内容规划与选编。

第六阶段:《管理学》考试方法改革与建设。依据项目改革与建设目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书面考试、口试、案例讨论、小论文等立体化考试方式;同时,变革考试成绩仅有教师一人决定的做法,改变为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估小组、自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4]。

第七阶段:《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总结与反馈。构建《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评价体系,邀请专家、同行以及学生代表进行评审,总结成绩,纠正不足,以有利于本课程向更好的目标发展与提高。

实现《管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推进《管理学》教学改革方案的推进和实施,关键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以案例分析为主导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管理学的教学[5]。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有机会试验他们的主意和想法;有机会彻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机会获得别人批评性的建议;有机会和别人交流思想、分享思维成果;有机会试图说服别人。通过案例教学还可以使学生看到公开的、正直的讨论价值,逐渐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善意地批评别人[6]。关于案例教学的设计及实施问题,本文限于篇幅不再赘述,由另文专论。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96-100.

[2] 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J].教育研究,2013(2):111-119.

[3] 张德江.高等教育质量分析与对策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0(1):38-40.

[4] 周光礼.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中国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12(2):10-14.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范文第3篇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二、中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

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范文第4篇

摘 要 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是我们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新课程提出的田径改革要求让我们有些教师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在日常教学中怎么样去体现,同时也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对田径的理解匮乏,使学生厌恶田径课。所以我们教师要从自身观念、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田径兴趣、优化课的结构和内容三个方面来提高对田径课进行进一步的认识,促进田径课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田径改革 体育教学

一、正确认识田径课程改革

自新课改以来,体育教学从竞技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教学重点也从单一的提高身体素质向发展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发展。田径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体各项基本活动技能的水平,而且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田径运动多数在户外进行,使人体能更多的接受自然条件的锻炼,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多竞技项目也都把田径运动作为身体训练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田径运动不仅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更是各项竞技运动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对传统田径教学思想的一次冲击,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中以“健康第一”、“淡化技能”、“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目标的误解或者理解不充分,导致了他们在教学内容和方式只是应付于表面的教学改革。如有的教师认为上球类课时,学生感兴趣,而田径课,枯燥乏味,学生不配合,教师吃力不讨好,这就出现了田径课难上的想法。这样就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准备田径教学内容,甚至干脆放弃了田径教学;学生也不愿意练那些单调、枯燥的项目,认为田径运动对自己没有用,不如球类来得轻松,田径课成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提起的话题。

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标田径教学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法和教学评价上,还采用老式教学和评价体系,重视技术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不关注学生的内心思想的变化,严重打击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新课程改革下怎样上好田径课

田径课程领域目标要求学生要“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淡化技术”等,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淡化或者去除田径技术教学。从新教材中田径教学内容的比例来看,田径教学还是占着很大的比例。如何才能更好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田径教学,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转变田径教学的方法,我们要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教学教法的改变是必要的,我们可以用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我们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科学技术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田径课学习的现实意义。例如:男生喜欢打篮球,我们可以让他们了解篮球中的跑、跳可以通过田径课上的练习来提高。此外我们还可以给他们看看体育明星平时的训练的视频,发挥现在的“明星效应”。

古人云:“教学末见乐处,必不乐学”,由此可见田径课程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田径运动开始教学时,教师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进入乐学、好学的境界。在田径的枯燥练习中,教师如果能够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来点评,使学生在嬉笑休息的同时又能积极思考,那不仅能让学生迅速从枯燥单调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带动其他同学的热情。其次,教师要懂得激励和表扬学生,田径运动中很多项目的特点注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异会很大,例如:一些同学跑的很快但是投掷不行,而一些同学投掷好却不能跑。因此,我们要在各个项目中关心和鼓励那些同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长处。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一个目光的鼓励暗示或许会比你讲多少大道理更有效。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多鼓励多表扬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他,这样才能让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学习更有持久性。最后就是要从根本上让他们明白田径的重要性,利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给他分析,多参加田径会带来什么好处,他就愿意出来锻炼。我们只有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习田径运动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

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性;综合性

语文是一门最具灵性,至纯至美的科目,它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是一场具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它讲求的是自由和个性。

然而在过去,我们给语文教学套上了枷锁,封上了框架,使其不自由、不灵活。庆幸的是,在世纪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应时而生。就语文课改来说,它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

纵观课改,我们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大语文观”,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能够赶上课改、实践课改,我是幸运的。我在努力紧跟课改潮流,贯彻课改精神,紧扣课程标准,体现语文特色,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下面将结合七年级下册新篇目《斑羚飞渡》的教学谈几点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新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开放机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为应试而教,不能只限于讲解课文。不能脱离生活,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导向: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

因此在教学中我讲求开放机制,注意备课四大环节:

第一、精心导入,情景设置。这是一堂好课的先决,它有着奠定授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像《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表现了斑羚在危难中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课文内容会让我们联系到泰坦尼克号沉落时人类的壮举,人类的伟大精神,二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在导入此课时,我将《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营造悲壮气氛,学生的学习情趣被激发起来,引发了他们对生命、对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的深刻而独特的思考,有学生竟然说“人是伟大的,只有人才会将生的希望让给老幼病残孕,而非像动物一样,适者生存,把生的希望留给强者。”多么深刻啊!

第二、学会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季羡林先生认为,西方的思维模式是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是以综合为主,因此汉语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理解起来,也就是说,语文的综合性依然存在,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因此在教授语文时,重视整体把握,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重视多诵读,让学生细细体会作品的美。像在导入《斑羚飞渡》后,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个怎样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迪?”目的整体感知课文,真切表露情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学会复述课文的方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学生们悟到了团队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并为之感动不已。

第三、研读赏析,品味重点。我体会整体感知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碎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当然,强调语感,强调整体感知,不是说一点不分析,这个分析应把握一个“度”一部分与整体的结合,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学生认知与兴趣的综合。像在教授《斑羚飞渡》时,在整体感知后,请同学们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老斑羚因幻觉而跳崖的举动,镰刀头羊自觉走向死亡之组的从容,以及它的果断智慧,都是学生们的采摘点,教师适时指导学生重点研读赏析了第一对成功飞渡斑羚的有关描写。特别注意了动词描写;另外对于课文中对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的描写,请同学们“将叫声转化为有意义的语言,表达镰刀头羊的真实情感”……这些问题的设置,既概括出镰刀头羊的形象,品味作者的描写意图,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转贴于

第四、延伸拓展,加深理解。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要有一种“大语文”观。另外,语文内容本身所蕴藏的精神意识也决定了执教者必须是一个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思想的职业者,它必须要把课文本身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态、道破情操、文化要义、人文思想有机的转化为个体的审美体验,使语文教学丰厚起来,鲜活起来。像在《斑羚飞渡》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你是怎样看待文章中表现出的舍已为人以及团队精神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你有过面对困难的情景吗?你是怎样解决的?”考试的失败、愿望的落空、朋友的冷落……竟是多数学生的困难与挫折,然而有一学生却说“没有困难是我最大的困难,因为我没有磨难,就没有锻炼。”我想,这一问题的设置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唤起学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展示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立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课改要求,推动课改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出现了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成果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探索,涌现了像残梦龙、魏书生这样的语文教学专家;一次是在90年代后期,主要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的影响将更深远。因此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课改要求,推动课改发展:

(一)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我们应树立尊重学生的学习利益和成长利益的观念、形成师生之间互动、互惠、互利关系。所谓“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有交往,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师生应该互有问答。怎样互动?“导”“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人生、社会、自然相互联系。在互动的基础上自然达到互惠、互利。[1]

像在《斑羚飞渡》授课中,我让学生就作品内容和写作方面提出最有价值问题,回答问题的对象既面向学生,又面向教师,师生互问互答,教学相长。有学生当堂问老师,“伤心崖真的有吗?是不是作者另有目的?”我在解答她的这一问题时,借机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选材的真实性问题,进而启发学生考虑选材与中心的关系问题。

师生的平等对话,使整个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这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机制。

(二)力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不是教师给的,是学生自己探求的;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中学生要学会与别人合作,这不仅是课改所倡导的,也是其他事业所需要的,这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是世界潮流。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把握“度”,不排斥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在不排斥对前人的经验、基本技能的接受与继承上学会探究、创新。

像在《斑羚飞渡》学习中,“本文讲了一个怎样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迪?”“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文章中表现出的舍己为人以及团队精神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寻找答案—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课堂讨论结束时,我做了一个小结:著名苏联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他的话告诉我们生命的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人生有意义。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有着重要引导作用。

另外,学生自己在提问题环节上,能够积极响应,会慧眼看出“彩虹在文中的作用”,思考“最后一段的精妙收笔”……将课堂还给学生,这群精灵儿会给你一份惊喜。

三、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语文教学固有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专门强调它,其目的正是让学生不仅会读书,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会研究,学会终身学习,有合作性,有动手能力。“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虽然它有一些偏颇,但反映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给学生留出自己学习的巨大空间,不再单纯的为学语文而学语文。

在《斑羚飞渡》的学习中,我注重了复述课文的学法指导:“要求:简洁、明了、抓重点。方法:一点一线,‘点’即关键词;‘线’即线索”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由发言,主动探究,既有实践性又有综合性。这样的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结果会是事半功倍的。我坚信:经过思维释疑解难,必定有所进取。

静下心来思考,我觉得,一堂课只是一次实践。然而一次实践后的收获便是一份积淀。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