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土文化的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曲剧 校本课程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文化传承 本土文化
一、河南省曲剧简介、成长和传承特征
笔者生长在河南,对河南有很深厚的情感,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一个农业、军事重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河南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各种文化艺术财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个区域也逐渐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而曲剧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
(一)曲剧简介
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有“高台曲”或“曲子戏”之称。是在本地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演出的基础上成长而成的,
(二)曲剧的发展
曲剧艺术最先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1926年经过临汝县农民自发组织的同乐社在登封县首次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民国时期,曲剧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已经初步具有了舞台剧的特点,增加了道具、伴奏等等。此时的曲剧著名选段也逐渐增多,角色更加丰富。最为珍贵的是,此时的曲剧伴奏融合吸收了京剧、豫剧的伴唱元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戏,此时曲剧的传播主要靠各大戏班的巡回演出,使得曲剧广为人知。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受战争影响,一些著名的曲剧戏班向河南省周边省区迁移,在无形中推动了曲剧的文化迁移扩散。由于政治及战争的原因,一些戏班遭到迫害或者解散,这对于曲剧剧艺艺术来讲,是巨大的损失。
以来,曲剧得到了恢复发展,此时已经有了比较专业的曲剧剧团,不仅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娱乐,也使曲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传播。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曲剧专业剧团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不完全统计达有三十个之多,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曲剧表演艺术家如:张新芳、胡希华等,也出现了许多曲剧名段如《陈三两》、《屠夫状元》、《李豁子离婚》等。
(三)曲剧的传承特征及近况
曲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历经了从传统娱乐形式到自有的风格派别的生长历程。同各大戏曲一样,曲剧最早的传承是衣钵相传的继承式教学,即由师傅教授徒弟学习,在各地巡回的表演中获得舞台经验。这也逐渐形成了同一曲剧下,不同的流派,比如上文提及的以嗓音浑厚、高亢、粗犷见长的以张新芳先生为代表的“张派”,以著名的旦角表演艺术家王秀玲老师为代表的“王派”。
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各派的领军人物决定了派系发展的风格及特色,在这种传承过程中曲剧艺术家们根据自身对曲剧艺术的理解,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融合走南闯北对各种戏曲表演艺术的理解,使得曲剧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也使曲剧有了更为深厚的内涵,比如有“曲剧皇后”之称的张新芳先生,她就根据前辈们的经验,引入了二胡、古筝等伴奏乐器,使得曲剧更加有了强大的舞台感染力,在她的代表作《陈三两》中,把小曲牌改为了大曲牌,使得《陈三两》这一曲剧曲目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代表作。
改革开放后,多种音乐文化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人们对曲剧的熟知程度远远低于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曲剧的喜爱程度,远远低于老年人,这也造成了曲剧传播的群众基础的下降,而大多数的曲剧传承仍然以口传心受为主,即老师现场教唱,学生现场跟着老师的示范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也逐渐重视了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要性,在河南本土支持创办了多所艺术学校如河南省艺术学校、商丘文化艺术学校、南阳文化艺术学校等等,这些学校的创办,极大地推动了曲剧艺术的发展传承。另外,河南电视台也推出了一档以戏曲类节目打擂为主题的节目《梨园春》,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广泛的收视群体,参与其中的选手不仅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小的戏曲爱好者只有不到三岁,极大的推动了本土文化的传播,并使得曲剧文化走向了全国,使河南曲剧广为人知。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受众的支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为曲剧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曲剧艺术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那么,传承的责任就落到了新一代人的肩膀上。而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
二、中学音乐课堂现状及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中学音乐课堂现状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较为原始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精神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学生正趋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可以拓展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同年提出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推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这是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迈出了改革性的一步。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人们对素质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转变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观。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倡导学生动手参与到课堂中去,感受知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乐趣。这为中学音乐教学的变革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也使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书要与育人同步进行。中学音乐课程也由起初的作业检查、期末考试、课堂考试的形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音乐课堂体验融入到了生活当中,逐步体验到了音乐带给自身的体验,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了自身的音乐审美情操,形成了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也对情感体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对中学生审美情操的积极影响,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依据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课堂教学,重要体现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另外要使课堂增强探索教学的部分。
这就要求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不只能停留在让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层面上,还需要提高创造力。而音乐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教科书所规定的曲目的学习,更要担负起对本民族本区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因此许多学校增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使中学生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特色。
三、校本课程引入曲剧元素的可行性调查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前提下,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011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曲剧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本课程教学引入曲剧,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积极响应。
笔者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进行实践研究期间,曾经担任初中、高中班级的音乐课教师。为了深入研究曲剧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笔者做了一套调查问卷,这套问卷得到了第二实验中学音乐高一、初一年级及本校音乐教师的大力支持。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高中126份,初中120份。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学生对曲剧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待校本课程引入曲剧的态度,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所在学校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对于曲剧传承的观点认可度以及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曲剧教学,通过统计,笔者以下表列出初步的一些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曲剧是河南省的本土艺术形式之一,但在中小学中的认知程度还需提高,中学音乐教学长期以教材为主,忽视了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曲剧作为河南省首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四、曲剧作为校本课程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发行,指出了地方和学校应当结合地域特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这就有了政策支持,显示出了校本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为了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河南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纂也预留了一些空间,要求加入地方本土音乐的教学章节,这同时也为地方校本课程的推行,提供了支持。
其次,河南省有许多的曲剧艺术家,他们对于曲剧艺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可以聘请这些艺术家们为中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的曲剧艺术知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曲剧的支持,在社会上也可以形成曲剧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再次,河南省地方政府对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强的支持,政府逐渐认识到本土艺术能够帮助地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河南省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就证实了这一点。借助《梨园春》平台,不仅让河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更推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喜爱甚至学习模仿,也带动了河南省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五、结语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笔者深刻的认识到了曲剧的魅力。在历史的车轮行进中,本土文化深深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对中学生审美情操的积极影响,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依据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课堂教学,重要体现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另外要使课堂增强探索教学的部分。
这就要求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不只能停留在让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层面上,还需要提高创造力。而音乐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教科书所规定的曲目的学习,更要担负起对本民族本区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因此许多学校增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使中学生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特色。
三、校本课程引入曲剧元素的可行性调查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前提下,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011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曲剧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本课程教学引入曲剧,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积极响应。
笔者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进行实践研究期间,曾经担任初中、高中班级的音乐课教师。为了深入研究曲剧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笔者做了一套调查问卷,这套问卷得到了第二实验中学音乐高一、初一年级及本校音乐教师的大力支持。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高中126份,初中120份。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学生对曲剧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待校本课程引入曲剧的态度,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所在学校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对于曲剧传承的观点认可度以及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曲剧教学,通过统计,笔者以下表列出初步的一些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曲剧是河南省的本土艺术形式之一,但在中小学中的认知程度还需提高,中学音乐教学长期以教材为主,忽视了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曲剧作为河南省首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四、曲剧作为校本课程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发行,指出了地方和学校应当结合地域特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这就有了政策支持,显示出了校本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为了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河南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纂也预留了一些空间,要求加入地方本土音乐的教学章节,这同时也为地方校本课程的推行,提供了支持。
其次,河南省有许多的曲剧艺术家,他们对于曲剧艺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可以聘请这些艺术家们为中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的曲剧艺术知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曲剧的支持,在社会上也可以形成曲剧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再次,河南省地方政府对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强的支持,政府逐渐认识到本土艺术能够帮助地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河南省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就证实了这一点。借助《梨园春》平台,不仅让河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更推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喜爱甚至学习模仿,也带动了河南省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乡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类别,包含了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语言环境。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原先承载乡土文化精神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逐渐消失,对乡土文化有着深刻记忆的群体逐渐衰老甚至离世,这些都给乡土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大量增加,乡土文化更是受到巨大冲击。乡土文化档案客观记录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是乡土文化的综合体现,在传承乡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部门围绕乡土文化传承开展的档案管理实践不断增加,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某中学为例,就加强乡土文化档案管理谈点认识。
1实践分析
1.1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一般来说,一个地区虽然蕴含丰富的乡土文化档案资源,但这些档案往往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得不到有效保障,档案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力度,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可以用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例如,学校于2000年提出《走进沙地——萧山某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并明确了相应的子课题,集中全校力量投入到乡土文化的研究之中,收集并积累了大量反映乡土文化的档案资料,再把这些档案资料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进行归类整理,使这些档案成为开展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学生收集档案,学校以校学生会为主体,通过参观访谈、田野调查、考证研究等手段,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民居民宅,收集大量的乡土文化档案,不断丰富本校的乡土文化档案资源。
1.2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研究学校主动邀请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并邀请本地区的乡土文化专家参与进来,以他们的专业视角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具体方式是邀请专家利用档案资料举办乡土文化讲座与座谈、撰写乡土文化方面的文章、为学生授课并组织学生参加乡土文化读书会,通过多种渠道教会学生研究乡土文化的方式方法,激发他们传承乡土文化的兴趣。专家还与本校教师编撰了《乡土文化研究》一书,通过档案资料对乡土文化作深入挖掘、探究和诠释,多角度展示萧山区的地理、物产、人文和风俗,推动乡土文化传承工作进程。
1.3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宣传展示第一,建设校内乡土文化展示场馆。在区教育局和当地街道的支持下,学校在校内辟出专门场地,建立了一座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的乡土文化馆,在馆内举办乡土文化展览。展览通过大量实物、书籍、图片、视频等档案,全面展示萧山区的乡土文化。此外,学校还在文化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举办乡土文化节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文化馆已成为萧山区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平台。第二,编纂校本教材。学校利用乡土档案资料编纂《乡土文化》一书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并以教材为蓝本组织常态化的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本土、融入本地,不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2若干建议
2.1做好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精神活动及产品,它离不开物质活动与物质载体,乡土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前,乡土文化的传承依赖乡土文化档案这一载体,因而必须做好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工作,并确保档案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1.1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总结
2008年10月25-28日,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以《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为案例,通过专家讲学、案例分享、现场观摩和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乡土教材的开发及使用这个中心,进行了充分地研讨与交流。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130多名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民间教育机构的代表。
一、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次研讨会上,共有10位专家作了有关乡土教材的专题讲座。专家们分别从理论上阐述了开发乡土教材的价值与意义,并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通过专家讲学,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了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明确了乡土教材的地位,树立了做好乡土教材工作的信心。
编写和使用乡土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乡土教育。可以这样认为,乡土教育更具生命的活力和与学习者的亲和力,其展示的知识和信息很容易与读者的已有经验、知识和技能产生呼应和关联,使其所学更具拓展性和关联性,不仅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生动的知识及其相关生态,还易于据此进行探索性的教学和实践。乡土教育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依据地方的特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进行宣传。不了解家乡的人何以有根?不热爱家乡的人何以爱国?不关注家乡建设的人何以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乡土教育的力量和魅力不可小看,因为真实和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由此建构成型的。因此,开发乡土教材,实施乡土教育,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
学校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当地的专家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丰富学生学习方式,考虑学校实际可能,才能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为乡土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给乡土教材带来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乡土教材正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进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视野。因此,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二、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在这次研讨活动中,与会代表就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就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共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乡土教材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乡土教材建设中,有些人认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课程会占用国家课程学习的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致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代表认为,在对待乡土教材的问题上应做到“五个尊重”。一是尊重乡情。要理解当地人对生活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理解当地人千百年来对大自然的理解与认识,理解当地人做事做人的风格与特点,理解当地人对自己的定位、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二是尊重乡民。乡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对当地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与对人类的尊重衔接起来,从地方的文化景观上升或延伸到国家、人类的文明中去,让学习者感受到自身的人类角色,从而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三是尊重学生。乡土教材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乡土教材时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能自信地、主动地学习其他学科课程为目标,以学生获取未来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为目标。四是尊重教师。学校是每个地方文明的中心,教师正是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员,尊重教师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乡土教材编写成功的保证。五是尊重乡土文化。编写乡土教材要积极地欣赏与尊重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以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价值与幸福为本,把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中的文化内容编入乡土教材,让这些乡土文化影响学生的未来。三、乡土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持续发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为富有特色的乡土教材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源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他们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是学校教育,乡土教材开发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广东乡土音乐;音乐传承;乡土音乐教材
1 广东乡土音乐教育的建设情况
1.1 广东乡土音乐教材发展的历史沿革
广府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可以为乡土课程和校本教材提供大量的文化资源,使中小学课程知识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最早的广府文化乡土教材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由一位名叫黄节(1837~1935)的顺德人编写出版了《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黄节独立编制的这三套教材,可谓是广东教育史上第一批乡土教科书,为广府文化的乡土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2004年起,广东省内各地各校开展了以地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佛山市南海区平洲高中教师张汉锋编写了专门用于乡土教学的《粤剧艺术研究》,内容包括粤剧发展的源流、粤剧与佛山、粤剧与中国近现代革命、广东音乐与曲艺等。2006年,《广州市小学乡土音乐》获得审查通过并运用于教学中。2009年,珠海市斗门第三职中编写了《沙田民歌校本教材》,中山市东升镇胜龙小学编写了《咸水歌校本教材》。其他涉及乡土音乐内容的教材有《顺德人文读本》、《乡土中山》、《客家文化之都―――梅州》、《揭阳文化》等综合乡土教材。
2005年,由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雷雨声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教材里,有独立的单元介绍学习乡土音乐,内容包括粤曲、广东民歌、儿歌,形式包括音乐欣赏、学唱民歌等,这是广府地区广泛使用的一套教材之一。
1.2 广东乡土音乐在某些地区中小学传承的现状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要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作品纳入到音乐课的教学中。在《2001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指出:“教育必须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在民歌发源地的一些民歌爱好者、地方音乐教研组和个别学校领导纷纷响应,开展民间音乐进课堂的活动。
以下是笔者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谈和资料搜集,了解到不同的乡土音乐在不同地区的一些中小学传承的状况。在广府地区的校园里传承乡土音乐是极个别现象,以下所介绍的学校都属于乡土音乐重点推广基地。
广东沙田民歌在2007年6月1日被正式列入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这个课题由珠海市六位沙田民歌爱好者发起的,并在同年10月12日,他们就如何保护、研发珠海沙田民歌举行开题报告。这六人小组借着斗门第三职中的教学平台,通过各种方式教学生学唱和欣赏沙田民歌。该校的所有音乐老师都被要求学习沙田民歌,以便在音乐课上教学生欣赏、学习。校园广播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播放半小时的沙田民歌,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目前六人小组一直着手编纂沙田民歌教材,把他们对沙田民歌的研究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
咸水歌是中山水乡的特色民歌,在中山市东升镇胜龙小学,咸水歌成了这个学校校本课程的“主角”。2001年,学校尝试性地成立了一支专门唱咸水歌的小型民歌队,校领导专门请来熟悉咸水歌的前辈担任校外辅导员的角色,一边辅导音乐老师一边教学生。2003年,该校正式将咸水歌写进了校本课程,民歌队员也逐渐壮大起来。2004年,学校正式把咸水歌当作音乐课的一部分,渗透到3~6年级的音乐课程中。2009年,该校正式成为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挂牌点。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目前佛山活跃着数百个私伙局,但近年来佛山的粤剧市场一直在萎缩,观众日趋老龄化,为此,有政协委员提出要让粤剧进校园,在学校里推广普及粤剧教育。2002年,佛山市几所小学陆续以课内教学、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开始了粤剧、粤曲教育的探索,请来粤剧、粤曲名家为中小学音乐老师讲课。但随之而来的种种困难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由于经费不足、师资短缺、粤剧教材的编写等多种原因,多所学校的粤剧教育于2007年戛然而止。
2 广东乡土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以乡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内容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新世纪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综合上述的情况来看,广东的中小学并没有很好地贯彻《标准》的指导思想,广东乡土音乐只在个别学校进行推广和传承,并不是在全市或全省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其传承问题突出表现在:
2.1 地方和学校的乡土音乐课程意识淡薄
地方教育部门推广乡土音乐教育的力度欠缺,没有教育部门的支持,学校难以实施乡土音乐教学,更不可能建立完善的乡土音乐教学体系。以上重点推广乡土音乐教学的学校,在乡土音乐课程实施、乡土教材的编写、第二课堂的开展等方面能够日益完善,但它们却在推行民间音乐进课堂时没有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参与。笔者认为这和地方教育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密切相关。
2.2 学校经费不足
学校很难为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持续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重点推广乡土音乐的学校能够维持下去,全靠一批艺术家、爱好者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但最终离不开的却是当地政府的经费支持。学校的教育经费更多的是用于应试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上面,能用到音乐课程教学上的很少。
2.3 乡土音乐教学师资短缺
年轻的音乐教师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认识不够,乡土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要在学校大范围地传承民间音乐,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乡土音乐外,还要参与搜集、改编、创作等工作,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优秀民间艺术。
2.4 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