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美学的类别

设计美学的类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美学的类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计美学的类别

设计美学的类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美学;形式美感法则;作用

1建筑设计的美学含义

歌德曾经说过:“建筑就是凝固了的音乐。”建筑是工程艺术的主要属性,其美学形式能够决定其艺术表现力的大小以及品质的优劣。建筑属于视觉艺术作品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必须和建筑美的定义及建筑美感法则紧密联系起来。建筑美学是建筑学与艺术美学的一项关键性分支,重点探究的是建筑领域当中有关美的问题。建筑美学具有两重属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在建筑语汇中,其主要表述的含义都树立在建筑空间系统当中。所以,建筑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体现在建筑技术的美学价值和功能方面,也是其余艺术形式没有具备的特点。建筑美学价值也和其余艺术有着一定的共性,拥有多元化人文特色,这也就是建筑的艺术性原则以及美观适用的原则。

2建筑美学形式中体现的美感法则

2.1稳定与平衡法则

稳定和平衡属于人在视觉上产生的直观体验,其主要表现于建筑立面构图方面。建筑的立面构图通常都有一个重点,如果这一重点位于构图的中间位置,并且两边是相互对称的,那么就可以称之为静态对称平衡。但如果该重点不在中间位置,而总体看上去依然可以让人产生稳定的感觉,那么这种就称为静态非对称平衡。和静态平衡对应的概念即是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利用了变化性的线条、韵律等,给观者带来起伏波动之感。

2.2比例与尺度法则

比例和尺度在建筑美学形式中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若能构造出优秀的比例,会使观者看到的画面比较真实而贴切,不易产生扭曲变形之感。例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完美地展示了比例、尺度以及透视之间的联系。神庙从平面看上去是一个长方形,立面则由八根多里克柱子与三角形组成。其柱子由柱脚至柱顶都是逐渐收缩的,充分考虑到了比例的问题。此外,巴黎圣母院也十分讲究比例和尺度。其以水平三段式和垂直三段式,把立面划分出来。同时左右两边的高塔又和中间较矮的构造产生尺度对比。在入口处还设置有透视门,正中间设计了玫瑰花窗和人物雕像带,其比例不一,使整体构图看上去有变化之感。

2.3节奏和韵律法则

在建筑形式中,单一或是多个元素反复出现,就称为节奏和韵律。这一法则在中国与外国的各种建筑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我国古代所建的塔,依据其形式上的差异可划分成5大类别:喇嘛塔、单层塔、楼阁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在这5大类别中,都有着节奏和韵律的表现。如北魏时期的嵩岳寺塔,就属于密檐式塔,其密檐出挑全部采用了叠涩的形式,外廓又进行了缓和的收分,整体呈现出微微凹陷的形态,将建筑的节奏及韵律表现得非常到位。

2.4布局的空间排列法则

布局的空间排列法则多体现在建筑群体组合当中,而在我国的古代园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皇家园林中著名的圆明园、颐和园等,都在整体上呈现除了尺度较为宽广的布局和层次感,显示出富有美感的空间排列。私家园林则大多分布于江南地区,比如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等。特别是苏州留园,属于小尺度布局的代表建筑,整个园林弯弯曲曲,入口也是一个十分窄小的通道。后来漫步前行,眼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而北京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又有所不同,其中轴线经过金水桥伸进天安门内,之后又再度敞开,过了端门到午门之后形成狭道,之后再经过“前三殿”与“后三殿”,不断重复,就如同一首变奏曲,最后到达御花园。因此,关于建筑美感法则中的空间布局排列法则,能够起到变化的作用,使建筑内涵更为丰富。

2.5单一几何形态法则

单一几何形态法则是利用了相对简洁的线条组合,为观者呈现出清晰明了的审美画面。比如,在建筑美学形式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单一几何形态包括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运用这类几何平面图形进行建筑物外观的整体构建,可以将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画面。一般较为经典的建筑范例,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单一或是多个简洁的几何图形。比如罗马的万神庙,就是一座整体为长方形的庙宇。其中包括了纵深的前走廊,可以将其视为由方形平面和圆形构成的组合体。而整个庙宇又属于单一空间和汇集式建筑构图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罗马穹顶建设技术的典型例子。按照罗马当时的风俗,建筑物的穹顶是天体的象征,而在其中间设计一个圆形的洞,就象征着建筑和自然、世俗的和谐统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美学也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能力日渐提升。建筑形式美的法则经历了十分悠久的发展历程,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如今人们要进行建筑美学形式的研究,就要踏着前人的脚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及拓展,跟随时代的变化积极探索建筑形式美的法则,使建筑领域不断完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林荣妍.形式美的法则及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72-75.

[2]戴大彬,任洪国,刘文庆.浅析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形式美感法则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8):43-44.

[3]宋平.结合建筑形式浅析建筑形式美法则[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7):13-14.

设计美学的类别范文第2篇

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程序、方法的发散性和非线性,任何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或研究成果,均有可能被作为工业设计的研究基础或是设计方法,因此充满无穷智慧的大自然成为工业设计师竞相模仿、学习、研究的对象。“仿什么”,“怎么仿”,如何科学有效地将“仿生设计”成功运用到工业设计领域?归结整理后发现,“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运用时,应参照以下一些新策略。

1.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自然”和“人文”交融是“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的第一特点。“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通常多以“技术性”作为手段,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此“自然”和“人文”的双重特征表现得较为突出,这很大程度上是工业设计自身的边缘交叉性特点所决定的。工业设计本身就含有“自然”和“人文”的双重特征,同时“仿生科学”天生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不过当其在工业设计领域运用时,会因为工业设计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被注入人文的基因,这归结于工业设计中自然天成的艺术细胞和人文气质,因而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优秀的“仿生设计”,都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因此,当“仿生设计”作为一种方法融入其中时,就自然具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融的特征。所以“出于自然,融于人文”,是“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运用的第一要务。

2.紧密联系美学

工业设计常常是在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其工作的基本载体就是形式。所以对形式的设计,几乎占据了工业设计师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内容。在设计师进行形式设计的过程中,形式美学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时候娴熟的设计技巧和美学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基本上美学知识是每个工业设计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然在设计过程中美学的因素很难简单、直观地描述,这和现代美学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出处”且很多美学理论交叉影响,导致对美学的认识千差万别有关。如果追本溯源,不难发现现代美学与生物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美学里时常提到的对称、均匀、节奏、整体、比例等诸多公认的美学法则,早已固化在生物的内在“品质”之中。就这一点大多数学者有着共同的看法——现代美学的很多基本美学观点都源自生物界。在当代的工业设计实例中,单从外观形式上看,很多工业设计产品不仅有着“生物美学”的内涵,甚至可以发现不少具有各种各样生物外在特征的优秀设计,因此与美学的紧密联系是“仿生设计”的重要手法。

3.逻辑性、科学性、系统性、实证性

工业设计自身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学科。通常认为工业设计是通过系统设计来解决产品的形式美观、使用时的方便性、人机安全、市场化等问题。不难发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大量不同类别、不同属性的问题,很多的问题、因素甚至相互矛盾。将各种问题分门别类地整理,理顺头绪在整个过程中并不容易,所以整个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逻辑性和科学性在其中发挥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了较为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才能厘清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并拧成一股绳,理顺各类关系。这点在大型的设计案例,比如交通工具设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回过头来看“仿生设计”,其观察性和分析的特点则更加明显,所有的“仿生设计”都是基于对生物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而被生物的某些特殊的功能所启发的。在这点上工业设计与“仿生设计”有同质性。再看工业设计实质是寻求对产品在运用过程中人和机之间的问题的解决,而对问题的解决与否是需要被实践所检验的,其中“实证性”的特点显而易见。“仿生设计”通过对生物的模仿,来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是其唯一的目的。通观全局,在工业设计和“仿生设计”之中,都充斥着逻辑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证性,二者都有着技术性和科学理性的DNA。

4.多学科融合研究“仿生设计”

在工业设计领域有着很强的交叉、交融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常常要与其他学科共同协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大师LuigiColani有着专业的空气动力学习的背景,他很多的交通工具设计作品,既是仿生的结果而且也有着很好的外部气动布局。奔驰2005年6月的概念仿生汽车,由机械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生物学家共同完成,车体模仿箱魨鱼的外形结构,而设计具备了极好流体效率,其空气阻尼系数是紧凑型汽车中最小的。由此可以看到与“仿生设计”相关的很多学科是紧密的联系。如鸟儿能在空中自由的飞行,得益于它们纺锤体的结构,鱼儿在水中轻松地游弋,取决于它们梭状的外形,而这些生物形态本身就蕴含着流体力学等基本原理。所以,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时代下“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运用的重要策略。

二、结语

设计美学的类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结实;空灵;明式家具;美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77-01

一、刘熙载与《艺概》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也曾自字熙哉,号融斋。他所生活和活动的年代,已经是1840年之后,但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仍然是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围。刘熙载一生著述颇丰,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就主要集中于《艺概》一书,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经义概》和《书概》六卷,其中对艺术创作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作了考察和分析,排出了美学范畴的一个长长的系列,并且对于这些美学范畴的辩证的本性做了深刻的论述。刘熙载的思想,与我国封建社会大多数士子一样,以儒为主,又不排斥“仙释家言”。刘熙载儒道兼备的思想同样体现在他的艺术理论中。《艺概》是集中反映刘熙载的文艺思想的一部著作,当今的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我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继《文心雕龙》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并且以“举少以概乎多,举此以概乎彼”,力图从更广阔的范围内把握艺术的本质规律。《艺概》的主要内容,是对各个艺术部门的传统美学思想作一种概述。这种概述,常常只用几个字,很精练,但是很深刻,表明刘熙载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确有很深的修养。。就像刘熙载在《艺概·序》所说:“言艺者非至详不足以备道。虽然,欲极其详,详有极乎?”因此,采用“概”的方法,就能化繁杂为简炼,以有限把握无限。

二、《艺概》之于“结实与空灵”

一如《艺概》中对于设计中的风格论,刘熙载的风格论可以概括为阴柔阳刚这样一对范畴。满纸用事,只要能化作审美意象,那就是“空诸所有”,就是空灵;满纸不用事,只要审美意象是从至理事实中得来的,那就是“包诸所有”,就是结实。直接从阴阳观念而来的就是“结实”和“空灵”两大风格类别。刘熙载把“结实”和“空灵”的完美统一作为最高境界,在二者之中有所偏重,也就是“结实”和“空灵”的分别展开。对于阴柔阳刚兼备的道理,一方面刘熙载汲取了传统的阴阳互补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儒道互补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刘熙载还从变化发展的角度认识阴柔阳刚。从哲学的角度解释,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这种“解释与空灵”的观点无论在美学或哲学上都体现了一定分量的科学性,同时运用到设计之中便是无处不在。刘熙载“结实与空灵”于明式家具设计审美,经过仔细梳理他们内在的一致性,将两者融会贯通,以一个明晰的关联呈现出来。

三、“结实与空灵”在明式家具中的体现

《艺概》有载:“结实处何尝不空灵,空灵处何尝不结实”。明式家具中将此“结实与空灵”运用的恰到好处。明式家具为了追求木质美和造型的整体线条感,总体上以素面为主,外表多不虚饰,常以很小的面积,饰以精细雕镂,点缀装饰在适当的部位,与大块面、大曲率的整体素地形成醒目、节制得体的对比,自然显现出成熟的色彩光泽。明式家具还十分注重木材的纹理的合理表现,纹理清晰好看的材料,多放于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隽永耐看。它具备简练形和浓花形两种风格特点,简练形家具就是以线脚为主,在明式家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浓花形家具大多都有精美繁缛的雕刻花纹或用小构件攒接成大面积的棂门和围子,装饰性很强。此外,它们均同是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并且明式家具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简朴、空灵、内敛、优雅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设计理念。

(一)“结实”在明式家具中的体现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的能工巧匠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智慧,结合现有的发明创造,在传统艺术方面取得的一项辉煌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约当公元15—17世纪),是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

明式家具极其考究的硬木造器,凝重、简约、精巧、端庄的风格显示出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明式家具之于“结实”首先是在选材上,能工巧匠们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当时明代制作的家具大多用黄花梨木、紫檀木、铁梨木、鸡翅木、榉木、楠木等珍贵木材制成,这些珍贵木材硬度极高,木性稳定,制作出来的成品家具非常坚实牢固,而且还可加工出较小的构建,并做出精密的榫卯结构。其实是看结构,明式家具讲求结构科学合理,坚实稳固。榫卯结构不用钉和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结构牢固,百年不松动;同时便于拆卸和组装,利于修复时更换部件而不伤整体,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大部分制作的家具构件都比较简单,而且每个构件的功能很明确,分析起来都有一定的意义,没有多余的造作之举。这种简练舒展的格调,起到了设计中朴素,文雅的艺术效果。

(二)“空灵”在明式家具中的体现

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已达到“多一分则太多,少一分则太少”的绝妙境界,秉承了自汉唐以来造器情愫和形态范式的雏型,一改“楚式”矮足造型的功能与审美,扩展至“汉式”高足造型。明式家具充分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同时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现代设计师有把明式家具誉为:“崇尚阴柔之美的线型”。《老子·七十六章》中写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家崇尚阴柔之美,认为“柔”是生命之初的外象,富有无限的潜力。这种柔美的哲学在明式家具上也得到了体现,在明式家具中的许多构件,本身就是线条,这些线型与家具一脉贯通,自然流畅,协调统一,优美动人。为了追求木质美和造型的整体线条感,总体上以素面为主,外表多不虚饰,常以很小的面积,饰以精细雕镂,点缀装饰在适当的部位,与大块面、大曲率的整体素地形成醒目、节制得体的对比,自然显现出成熟的色彩光泽。在扶手椅、圈椅、桌、案、几等家具造型中,有不少使用圆材,使其弯转有度,精巧流畅,以表现曲线美。明式家具的造型很大方,非常注重家具的色彩效果,在制作时,总是尽可能地考虑把材质优良、色彩美丽的部位用在家具表面或正面明显的位置,明式家具因其简练优美的造型结合木材本身独具的天然纹理和色泽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使明式家具起到了很好的装饰和实用功能。由于这些金属饰件大都有着各自的艺术造型,因而又是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不仅对明式家具起到进一步的加固作用,同时也为明式家具增色生辉。如明椅靠背最上的横木——搭脑,其线形的起伏变化丰富,或翘或垂,或仰或倾,或出或收,或曲或直,或刚或柔,都各具神韵。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体现了以柔克刚、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极具回转灵动的生命气韵。

总之,结实与空灵虽然在现实中是一种对立的形式,但是却在明式家具的设计中将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其中也蕴含了我国众家学派思想的内涵。结实与空灵的美学意义与其对立统一的哲学意义在明式家具中也体现出了广泛而又细致的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的类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舞蹈;舞蹈理论;接受美学

舞蹈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美的反映,是现代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艺术类教学的重要内容。舞蹈是一种融合了音乐、文艺、服饰、人体动态艺术的综合交叉学科。涵盖了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播起着积极作用。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基数不断增加,艺术类学生人数也呈现增多趋势。学生基数的增多使得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教学难度越来越大,舞蹈理论教学与学生审美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审美需求设计课堂。

一、接受美学的概念

接受美学的概念是1967年,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HansRobertJauss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接受出发、从受众出发。HansRobertJauss认为一部作品没有读者,就只能是半成品,只有被受众接受,它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接受美学研究的是受众对作品接受、反映的过程中和受众审美、接受效果间的作用关系,基于接受理论而提出。接受美学理论提出后最初应用于文学领域,而后被引入到各个艺术研究领域当中。接受美学的提出丰富了美学研究方法,拓宽了美学研究范围。接受美学反对机械、片面、孤立的艺术研究,强调艺术的社会效果,关注受众的参与性和接受效果。

二、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舞蹈艺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能够对舞蹈实践产生一定指导作用的相关理论知识1。不论是在舞蹈实践中,还是舞蹈编排、舞蹈学习、舞蹈表演都需要应用到舞蹈理论,可见舞蹈理论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舞蹈理论涉及到舞蹈艺术特点、舞蹈艺术规律、舞蹈艺术发展、舞蹈载体、舞蹈形式、舞蹈类别、舞蹈实质等众多内容,是展开舞蹈实践的前提基础。舞蹈理论大致可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学生如果想要学好舞蹈,把人体动作优美的组织在一起,展现肢体美,进行舞蹈表演,必须要学会舞蹈理论。若缺少舞蹈理论作为支撑,舞蹈表演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多空洞无神,动作杂乱、僵硬,缺乏美感。只有在舞蹈表演中融入舞蹈理论才能使表演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在舞蹈理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学有效性较差,多采用传统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忽视了学生感受和接受效果,这使得舞蹈理论课堂教学与学生审美取向矛盾冲突日益严重,一些学生甚至表现出了厌学情绪。想要增强舞蹈理论课堂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应在教学容积极融入接受美学理论,充分考虑学生审美价值取向。

三、基于接受美学的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间的关系,将接受美学理论融入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舞蹈不仅是在展现肢体美,同时也是在传达表演者的内在情感,而舞蹈理论就是舞蹈表演内在美的灵魂。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舞蹈理论,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展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2。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基于接受美学展开舞蹈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和个体感受。首先,教师应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由于当前艺术类学生基数增多,学生文化水平,舞蹈基础,接受能力各有不同。若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也就难以得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学内容选择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把适用性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标准,从而实现利用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如果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课堂上学生基本都不会认真听讲。另外,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忌空谈理论。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3。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十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舞蹈理论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融入多媒体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变的简单易懂,多媒体片段的播放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很大帮助。最后,应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想要对学生接受效果进行评价,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教师便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学生接受效果和学习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就可以知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就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舞蹈理论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当前许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现状不理想。想要提高舞蹈理论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积极融入接受美学理论,考虑学生接受效果,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注释:

1.周雪.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13(11):119-124.

2.杨晓玲.当代美国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11(14):132-135.

设计美学的类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数据可视化;叙事;艺术设计

检索:.cn

中国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4-0085-03

数据新闻、科学可视化、可视艺术――越来越多的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数据分析与设计密切相关,基于数据驱动的设计产生出大量的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作品,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模式无处不在。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势必推进对新的艺术设计形态与视觉语言的探索,也必然会形成新的美学观。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是将采集或模拟的数据经过有效编辑转换为可识别的图形符号、图像、视频或者动画,通过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并以此实现对受众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其中“有效编辑”主要表现为可视化设计的两种应用类别――解释型与发掘型:前者运用可视化艺术设计进行叙事帮助用户辨别信息及其关系,运用视觉表现形式创建相应的数据解释或信息传达以及情感交流,后者则通过将可视化作为设计工具进行实现受众自身决策后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不仅渐渐成为数据新闻、信息可视化和科学可视化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其传播内容、设计形式和技术实现的特征与流程规范也日趋明显。本文旨在从基于数据驱动的叙事传播、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以及数据可视化美学三方面,着重研究当代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意义、影响以及可视化艺术设计所面临的新挑战。

一、可视化的数据叙事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与发展,不同领域、区域、文化之间对数据应用的设计越发普及,可视化设计研究作为可以跨越语言界限的形式在传播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尽管现在可视化设计普遍关注如何运用数据去发现与分析潜在的有效信息,但从早期的设计事例中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设计其目的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展示与说明而并非用于分析。1858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用数据图表(图1)的方式为英国政府绘制了用于展示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那些可预防的疾病所导致的惊人死亡数字。其目的并非用于分析战争导致疾病爆发致死的原因,而是用于向政府直观的展现出战时医疗问题的重要性。另一个著名的可视化设计案例是1850年约翰斯诺(John Snow)著名的“伦敦霍乱地图”。这张地图并非用于发现导致霍乱传播的水泵,而是提出关于水源致病的证据。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可以使用于揭示信息的数据可视化更加有效与直观,就如同观众观看电影一般。斯坦福大学教授珍妮弗阿科尔(JenniferAaker)指出,有意义的故事是令人难忘的,有影响力及与个体有关的。她同时指出当数据与故事一起运用时,它会从智力与情感两个层面与观众产生共鸣。运用数据可视化叙事的方式可以看成是一种新的语言叙事形式,它超越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并实现了对于信息数量上的突破。

美国科学家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将现代科学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从20世界中期延续至今为“有序复杂问题”阶段。韦弗认为现代世界存在着拥有丰富变量的复杂系统,而这些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相互依赖,这都需要我们运用一套新的思维、分析方法以及全新的探索工具。现代网络可视化通过图像的呈现以及互动式的分析,揭示人类无法感知的复杂结构,网络可视化描绘的是“不可视事物”,描绘人眼看不到或无法感知到的无形结构。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视觉艺术教授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数据库是计算机时代的一种新的象征性形式,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来构建人们自身对自我与世界的体验。新媒体艺术通过数据结构的“基因重组”产生出可交互的“媒介艺术”,并借助媒体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智能终端的可扩展性,从而实现了一种观众与作品间的沟通和审美。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无线网络、云计算和微软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互动艺术作品已经证明了上述的论断。以数据库为支撑的新媒体交互作品正在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列夫曼诺维奇在其可视化项目《自拍之城:社会媒体中摄影与自我塑造的探索》(图2)中,通过对来自全球五大城市的3200幅Instagram中自拍照进行搜集,运用可视化与交互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社交网络跨媒体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设计。对新兴的自拍摄影流派,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模式以及数字视觉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视化艺术设计正作为新的叙事语言以及视觉沟通方式开辟着全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叙事与分析途径。

二、数据驱动下的艺术设计

在研究、教学和开发领域,可视化艺术设计是一个极为活跃而又关键的学科方向,可视化艺术设计是对于数据的重新编码,运用不同的视觉设计形式的信息呈现与诠释,并“帮助我们完成某些智力任务,这使其有别于精细艺术。艺术家将图作为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信息图表或可视化则更专注于客观、准确、实用和美观,简而言之:功能限制形式”。从艺术的视角来看优秀的可视化设计作品其特征主要体现为:首先,作品通过视觉表现的形式有效的传递了实用的信息并将可视化作为表达有趣范式的方法:其次,作品所有视觉元素经过精心的设计排版,充满设计感:第三,体现了主客观得统一,真实与美的充分结合。罗德岛设计学院校长前田约翰(John Maeda)教授认为设计是有意识的发明或者改善的过程,并且是以主观(直觉)和日益增进的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大卫麦克德里斯(David McCandless)认为好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包含必要的四个元素:信息、功能、视觉形式以及故事(图3)。可视化设计作品也应该是交叉的平衡,如果作品只包含其中的两个要素,得到的就是原型图或者是草图,其效果会令人觉得缺乏趣味。数据是可视化设计的核心和基本元素,既能通过有创造性的视觉形式表现又包含相应的数据信息,即运用恰当的叙事又兼具功能的作品才能称为优秀的可视化设计。

(一)复杂性描述的视觉表现

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数据已经无处不在,如同人脑神经网络对复杂性的描述一样,无论是对基于数据的社交网络或万维网的视觉信息呈现还是科学可视化中海量数据的视觉表述,可视化设计都是对复杂数据视觉参考的创建。现代认知学的研究认为,视觉感知不仅是人类感知的主要方式,同时,视觉分析的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感官系统。英国的科林威尔教授认为有效的数据表达设计是通过对视觉认知与接收的研究而来。耶鲁大学大统计学教授、信息设计先驱爱德华塔夫特(EdwardTufte)认为设计就是选择,运用设计对信息的展现需要的是对复杂的描述,并非对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是设计师对于细小及困难问题的视觉处理方法,从而最终实现对复杂内容的揭示⑨。他还指出数据是复杂、优美与繁重的集合,而设计则等同于简单、直接与多类的方法。

(二)动画、交互与开放

数据可视化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同寻常的大众娱乐形式,动画、交互与开放是可视化设计实践发展的三个关键方向。公共健康教授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第一次在TED2006演讲中展示其著名“各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状态趋势图”的动态可视化案例,通过每个泡状数据点代表国家所在年份的数据,随着时间变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了具有类似运动的趋势的点类聚,运用最为直观的、生动的方式展示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个人收入与生活期望值之间的关系。然而,是否采取动画可视化的方式应根据是运用数据进行展现或探索的目的区别对待,探索类型的动态可视化设计对于信息的传递效率与准确率都很低,反而增大了复杂性。

交互式的可视化设计通过精心的设计吸引和激励人们可视化,帮助人们自行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含义并自我向导与分析,这样就在观众和数据之间创建了极密切的关联,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参与,鼓励信息共享,和令人信服的行为。以信息交互为代表,大数据技术对于设计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大范围、低成本、增量累积的方式获取设计驱动与约束的相关数据成为可能,如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使用情境信息等;另Yz~,以开源(open source)、众筹(kick-start)、社会化(social)的组织形式实现设计构想成为可能。开放是可视化设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创建基于大数据的不同用户数据不同的设计模式,根据源数据的调整与用户的偏好将可视化设计进行调整,创建用户中心的个性化视觉系统,从而展现出可视化设计作品以用户为主导的设计本质。

(三)批判性

可视化设计原本是数据图表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的产物,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数据本身,复杂的可视化设计尽管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带给人以美感,如果缺乏合适的参照系与解释却可能会迷惑或误导读者。我们可以在很多设计作品中看到这些基于数据驱动的抽象化设计将人类日常的沟通与生活以精致的表格或交互式系统的形式予以呈现,然而与其它设计门类不同的是,可视化设计的基础是数据,对于数据获取来源的真实性,数据的公开使用和处理权限,对可视化设计中时间维度的处理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内容。著名设计评论学家彼得霍恩(Peter Hall)认为:“总的来说,艺术可视化设计的批判功能就是对可视化中嵌入在笛卡儿语言类型中数据的透明度、确定性和客观性等方面要求的质疑”。

三、数据可视化情境下蕴含的“隐喻美”

可视化艺术设计其创作最终目的不仅仅为了揭示信息和数据本身的规律或结构,还包括利用可视化技术创造出具有审美趣味的艺术作品。美丽的可视化可以反映出所描述数据的品质,显式的揭示源数据中内在和隐式的属性和关系,视觉暗示是可视化艺术设计的核心美学特征之一。

关于可视化美学的研究在艺术家与理论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对这个新的领域的研究从一开始就重点关注数据的象征主义,即对可视化数据整体意义的视觉表达。韩国中央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可视化美学与艺术史美学进行类比,提出从“视点”“解释”与“另类感”三方面进行分析,“视点”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关,是关于艺术家个人独特风格的自我信赖与诠释。“解释”是与现代艺术革命有关,公众接收艺术作品且图像学开始盛行。“另类感”则与当代艺术有关,特别是媒介艺术,以媒介作为艺术创作元素及灵感的来源。在数据可视化语境中讨论美,应该采取一个区别于传统美学的方法,即将讨论重点从关注数据转向意义,从美的形式转向审美理解,从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协调关系转向研究面向数据的实用分析与设计,从而最终实现对美与意义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