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范文第1篇

一、前言

科技的发展不光带来技术上的进步,更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甚至引发艺术形式的革新。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将计算机图形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并不断的引发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现阶段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数字影视、电脑动画、数字插画、数字特效、网页设计、网络游戏、数字音乐及视频短片等。

数字媒体艺术将传统的平面、静态化的传统艺术转化为更加动态和综合化的形式。由于在创作、承载及传播方式上的改变,数字媒体艺术在审美上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主要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媒体,不像传统的艺术依据载体和材料,它主要依据计算机支持下的数字技术,它的特点具有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性、主动性、兼容性、使用性、参与性、互动性、游戏性。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大众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一)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字技术将艺术从传统的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改变传统艺术的静态化和平面化,向动态化、多元化发展,二维平面也延伸转向三维立体空间。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不断创新的视觉体验,进而导致观众产生不同于之前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等。数字媒体艺术借助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不断创新的艺术行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主动性

根据现在美学理论的潮流,只有缩短审美距离,数字媒体艺术才能加快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区域。数字媒体艺术必须改变传统的艺术感性创作形式,选择一个理性的创作形式,推动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相融合的发展。理性的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充分调动欣赏者生理和心里需求,进而缩短欣赏者与创作艺术之间的距离,只有消除这种距离才能让欣赏者真正走进艺术作品内,才能主动的参与改变作品,在审美的过程才能由被动变主动。

(三)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兼容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兼容了传统艺术的美学特性,同时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传播和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入影响。从此传统美学结合数字技术的呈现出科技创新艺术的魅力形象,逐步形成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兼容性,是众多艺术形式美学体结合数字技术的形成的别具风格的审美。

(四)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使用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由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大多数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使用功能,这也是它强大的实用功能。比如:影视作品、网络作品等应用在各种被需要的产品。使用性也是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也是其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参与性、互动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欣赏改变传统的单方面模式逐步向你走进,并向你作出回应,提倡你的参与。只有在情境中才能与欣赏者进行思维上的沟通,才能影响欣赏者的对艺术的思考和审美,进而实现了在艺术审美上的参与性。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不在是作者的作品,而是欣赏者参与艺术互动的“作品”。

传统的艺术欣赏者的审美感知仅限于作品框内,因此只能为欣赏者提供一个单一的框架互动平台,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让欣赏者在欣赏的同时与作品联系在一起,欣赏的同时就是参与的同时、互动的同时,甚至完全进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失”的状态,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六)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游戏性

数字媒体艺术逐步消解经典艺术的性质规范,追求一种调侃性的话语,网民进行网络艺术创作实则为了娱乐自己,再则才是为了娱乐别人。因此,只有在美学精神上消解来自理论和道德的压力,才能更多的趋向于游戏性,就像网络艺术中的网络游戏和FLASH都是以游戏为发展方向。

现在网络游戏的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逼近现实,凭借现代的科技含量逐步发展成为最富魔力的娱乐形式。现在网络游戏逐步朝向人机界面装置的艺术方向发展,加大人机交流的方式的多样化,进而消解人与计算机的距离。目前,FLASH也是具有突出的游戏性特点的网络艺术,比如:MV、网络广告等,其中动画短片和游戏等强调的是题材的创意和动画的画面处理与设计,进而呈现一种生动的形式来传达网民对自己生活的看法,从而减少商业性的约束,达到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做自己喜欢的作品的目的。

三、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大众化

现代美学观念的存在,是因为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艺术产生的开始只是少数人参与,而如今艺术活动变成一种流行,这种流行是艺术形式的终结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只是意味着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审美意识已经大众化,但并非是数字媒体艺术大众审美意识的终结。现代美学的审美理论依据主要以传统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为媒介载体,这种传统的审美理论与现代文化中的数字媒体艺术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现代美学的审美理论在二十世纪存有争议,现代美学认为审美是欣赏者在欣赏艺术时可以充分得到精神享受,通过艺术形式来判断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和来区别其它现象;学者认为数字媒体意识是后现代文环境中产生的艺术形式,因此创作和欣赏的方式是后现代现象的一种表达。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对已存在的媒体资源的选择,形成对传统价值的冲击,在数字艺术创作中冲破了权威的非权威的界限,创作者获得了一种在传统艺术中无法获得的新的尝试,争取让欣赏者更易接近数字媒体艺术,从而吸引更多的欣赏者走进艺术,只有更加大众的审美才能增加创作者的受众,进而增加创作的难度。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范文第2篇

(1)诞生:在全球化逐步渗入到社会各个地方的领域的背景下,在欧美新媒体艺术和中国IT产业迅猛发展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可以说在被动的状态下起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和较为成熟的艺术家。影像艺术追溯于1990年代,主要是指音频艺术。影像艺术的产生,是90年代艺术区别于1980年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早期:一直到90年代中前期,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装置,录像,摄影和音频等媒介上的广泛使用,90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90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传达表现社会和社会现象批评的内容。装置艺术和表演在1980年代后期虽然也有实验,但真正在媒介上大规模地突破原有的绘画和雕塑的传统媒介还是在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的装置艺术和表演的盛行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与观念艺术的结合。

(3)中期:在90年代中期,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卓越性的实验是录像艺术的兴起。在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视觉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互动艺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音频艺术的制作。90年代末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音频艺术不再成为一种单纯的媒介,而是用音频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反映,表达和社会各个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

(4)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大大推动了个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艺术被引进中国后,影响时间还超不过十几年,但它们却和产生它们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光,声音,电能一样,以非常震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蓬勃壮大起来。

二、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

1.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单一媒介的局限性,融合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综合媒介的特征,具备了传统艺术的所有特点。在包括传感器,音效,网络计算机,投影等许多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将触觉,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一并合成进行综合性的展现,让大众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审美感受。

2.贴近性

新媒体艺术的取材大多是来自人民生活,或者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内容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它的与众不同是在于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屏幕上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过产生了共鸣,增加了新媒体艺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性质。

3.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打破了往日传统艺术单向互动的模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互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加深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对观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的震撼,进而通过观众的人际传播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思想,发挥了艺术“文以载道”的作用。

4.迅速性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那么,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由于其传播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让大家快速欣赏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并且在社会上的反应也是快速巨大的。

三、总结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范文第3篇

新媒体艺术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个人电脑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国外艺术家掌握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的使用技术,便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了艺术创作中,开启了新媒体艺术时代。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只有20余年,却可以和石油、电力等实体经济相抗衡,足以看出它未来市场的空间和潜在实力。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认为:“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圆周闭合之后画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不同点在于,首先艺术表现的技术手段不同。新媒体艺术充分发挥了个体所有的感官细胞,完全突破了原有人们对艺术作品单一、被动的体验式欣赏方式,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问到的,鼻子嗅到的全部纳入传播的艺术轨道上来,进而激发客体对艺术的精神感官、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心灵感官。其次是交互过程中的接触范畴不同。传统的艺术方式基本与客体是相互隔阂的,主要依托于创造主体自身的艺术细胞进行发挥,凸显个人的天赋和魅力。而新媒体艺术的作品是实时与客体进行交流的,通过网站或其他传播工具都可以快速听到客体对主体的反馈和声音,进而促进新媒体艺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这两个层面上,《新媒体艺术》这本书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该书第一章就对新媒体产生与发展的美学渊源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美学特征、表现形式、发展历程进行逐一汇总,最后得出重要结论即新媒体艺术是数字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该著作还有其独有的学术价值和指导借鉴作用。正像书中所说,林迅先生在外考察期间,意识到新媒体科技对艺术的辅助与促进作用。艺术研究有必要引进各种新媒体技术,并借鉴发展“边缘科学”的新经验,编写了这本书。当下新媒体的艺术创作过程凸显出了复合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传统的艺术表现中,个体的创造与传播,艺术的交流与回馈都是碎片化的、不连贯的,而新媒体艺术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之间的无缝拼接,这种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先进的体验感受,成就了新媒体艺术未来不可小觑的霸主地位。书中,林迅先生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与创作关系入手,对主客体双方进行分析,认为主客体的此种交流模式会使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够用一种“距离感”来看待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经验来看,作为个体的审美意识,必然受到其自身的心理、生理、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对于个体的创造无疑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干预和妨碍。但是新媒体艺术是结合了传统的审美意识作为主体,通过技术的融合和生成,凭人们的直觉和想象创造出世界上完全不存在的事物。比如《阿凡达》中的外星生物、《长城》作品中饕餮的样子,完全是通过个体绘制原型加上新媒体技术的优化加工设计而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媒体艺术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艺术的思维空间,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虚构、营造出虚拟的现实。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交互性 趋向 媒介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

媒体,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这一词,古时候的媒更多指的是媒婆、红娘婚姻介绍之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现代引用“媒”的含义,从而产生的“媒体”一词。我们现代将“媒体”理解为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的平台。

所谓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新在何处?新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技术手段上,新在数字技术上。这种高科技与媒体的结合也就成了新媒体了。如果传统媒体运用了数字技术,不管是十分古老的绘画, 还是相当时尚的音乐,只要它与数字技术结合为一体,它也就是新媒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除了数字性、过程性、交互性及沉浸性之外,新媒体艺术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这其中有一些特点是原有的艺术形态所不具备的。比如跨越时空的即时性体验,是基于远距离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分隔两地的信息呈现在同一时间中,获得即时性呼应。

二、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20 世纪 60 年代,新媒体艺术起源于受杜尚影响的观念艺术,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以及晚些时候出现的 70 年代的表演艺术等。事实上一些敏锐的德国艺术家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无线电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许有可能将这种无线的信息传输的媒介变成艺术创作的工具,因此无线电这种介质就成了早期的“新媒体”。信息化的发展使个人电脑迅速普及并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形式,艺术家们开始熟练使用录像及摄影设备,并将其用于艺术的表现,新媒体艺术由此开端。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或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传播的艺术作品,包括手机电视、数字录像艺术、网络电影、网络广播、网络动画等。有些学者认为,判断一件艺术作品是否为新媒体艺术,创意与观念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件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是否为新媒体。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艺术作品失去创造力而仅仅靠技术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新媒体技术的表现而已,并不能称之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使传统艺术有了新的变革,使艺术的领域得到拓展,艺术家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编程技术将以前只能停留在脑海里的场景展现出来,他们的艺术品味和追求得到体现。过去的艺术家们所追求的艺术作品将在新媒体艺术中。

三、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困惑

对艺术家而言,新媒体艺术只是众多表现方法之一,不需要特别照顾,他们所关注的是全球化、后殖民、文化差异等人文话题,而数字化所关注的则是如交互性、虚拟现实、超文本等科技应用层面的问题,因此让许多艺术创作者裹足不前。新媒体艺术创作必须借助许多专业技术,也使传统艺术家害怕,画地自限。过去艺术家几乎是单人创作,不需要借助他人,创作属于私自的天地。

而新媒体艺术则是必须联合不同领域共同创作。过去艺术家强调的创作个人风格也必须做一番妥协,艺术家不再是唯一的创作者,他是一个沟通者与协调者,对各种新资讯有所了解,像一个音乐指挥家知道何时加入何种乐器,演奏一场和谐又美妙的交响乐。另一让传统艺术家无法踏入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原因,是使用新媒体材料的艺术作品,多倾向具有商业利益,这对向来自诩为文化反思和社会批判者的艺术家在踏入新媒体艺术时踌躇不已。

四、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 1996 年 9 月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被许多评论家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的思维方式是否适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曾有几次重要的启示,西方艺术家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发现了新的思想,受这些东方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了新的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由于新媒体艺术的创意通常需要一些昂贵的机器和设备支撑才能完成,所以对于目前的中国各大专院校来说,要完善并不断更新设备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教育经验,引进国外的资金和设备。但在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初期,过多依赖国外的力量将会失去自身独立的思考和创造力。

艺术本身而言,不管使用什么技术与媒介,重要的是作品的创作观与内容是什么,艺术家试图经由作品传达创作观念,依照作品的内容来寻找最好的形式相配,任何所能为艺术家所使用的技术与媒介是形式也是内容。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与媒介的使用,应当是自然而能够表达意念,任何一种技术与媒介都是相同的,并不是只有运用新媒体创作的作品,才能表达出新媒体艺术时代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3]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3.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式范文第5篇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和普及,我国已经逐渐从传统媒体时代步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主要以网络信息化为主要表象,这也对标志设计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和研究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标志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新媒体;当代;标志设计

新媒体是我国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科学艺术水平的产物,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新媒体艺术也随之诞生。在新媒体艺术中,人们不再依靠传统的人工手绘,这对当代标志设计也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一、新媒体艺术的概述

新媒体艺术顾名思义就是以新媒体为依托和载体进行艺术创作的形式。新媒体指的就是和传统媒体比如说报刊、广播、电视等不同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和电子计算机,因此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通过大量利用数字艺术、网络艺术,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身边有的客户端比如说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等,在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的帮助下受到大量的信息和娱乐服务。由此可见,新媒体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和广泛的,因为新媒体中大量运用了数字化信息艺术,因此又被大众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艺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艺术,与传统艺术完全依赖于艺术工作者个人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不同的是,新媒体艺术主要依靠的是数字艺术,因此它也被称为是“数码艺术”“数字艺术”。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的核心基础是数字艺术,这也是它与传统艺术相比最为明显和鲜明的区别特征。新媒体艺术的英文名称为ComputerGraph,简写为CG,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到电脑图像就是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随着社会不断地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现阶段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指的是那些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艺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换句话说,新媒体艺术已将全面渗透到各个艺术领域和艺术层面当中去了。新媒体艺术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的特征,一个是互动性另一个就是连结性,新媒体艺术创作主要需要经过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这五个阶段才算是完整的新媒体艺术。在此过程中,第一步就是需要进行连结,与传统的欣赏艺术人们只需要在远距离进行观看不同的是新媒体艺术要求人们将全身心都投入进去,然后通过积极与其他人之间进行互动和沟通,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对作品的意识会发生相应的转移和变化,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种全新的东西,比如是对艺术中的经验、创作艺术的思维、艺术之中蕴含的具体关系等等。新媒体艺术彻底打破了和颠覆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种种限制,人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随时随地欣赏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不同艺术,和全球各国的人们进行艺术上的讨论、交流和互动[1]。

二、新媒体对当代标志设计的影响

人们经常把标志当做成一种视觉符号,美术设计中的具体理念也经常可以通过标志设计得以完全的表达和展示出来,当代标志设计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商业经纪与文化产业的影响下也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在各种商业活动和问话活动中也开始逐渐意识到标志设计的重要性。

1、当代标志设计充满立体性传统的标志设计虽然也是一种大家默认的视觉符号,但是大部分传统标志设计只是对固定的文字、图形或者其他形式进行符号式的转化,传统标志设计把成功与否定义为社会大众是不是能够对标志产生深刻的记忆因此传统标志设计别强调标志的识别度和视觉效果,为了使得人们能够长长久久的记住标志,许多传统标志设计具有极强的固定化,比如一直流传到今天的京都念慈菴的标志,京都念慈安的历史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直至1946年谢兆邦在香港成立了京都念慈菴有限公司,并且设计出了孝亲图的品牌标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70多年来未曾改变过。但是从这些传统的标志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仅仅只有平面这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传统标志设计长期以来能够给人们带了固定的静态美,但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新媒体艺术时代大背景下,人们求新求变得诉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也迫使当代标志设计急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此基础下,新媒体艺术能够有效帮助当代标志设计实现创新,走向新的发展高峰。当代标志设计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首先改变了原来固定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新媒体艺术使得标志设计的艺术效果大大极强,从原来平面的标志设计变成立体的标志设计,从原来标志设计传达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当代的标志设计除了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之外代表着其他的深层含义,当代的标志设计要求表只需要起到能够宣传产品、带给欣赏者美的享受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和传统单一的标志设计最大的不同,比如说现在的许多汽车标志都已经由原先的平面状态变为立体状态,如奔驰人字形的立体金属车标等等,都是受到了新媒体艺术的影响,这样立体的标识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它的记忆,更使得这些标志具有激情的识别度和视觉效果[2]。

2、当代标志设计充满互动性前文提到过,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互动性,当代标志设计受此影响下也产生了极强的互动性,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京字标志,它的灵感来源于篆书的京字,但是设计师在此基础上把它设计成一个人在向前奔跑,这个标志不仅代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欣赏者们更是能够通过这个奔跑的小人感受到北京奥运会传递出来的全民参与的奥运精神,更加引入大家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程度,使得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性得到有效加强。再比如挪威诺尔辰岛的旅游标志也充满着强烈的互动性,随着岛上气温和风向的不断变化,该标志的方向、颜色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通过惯常表示的具体方向和颜色就可以判断出当天岛上的天气情况,这也是在新媒体艺术领域下的代表性标志[3]。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标志设计的影响相当大,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当代标志设计不仅完成了由静态单一的平面设计转化为动态立体的设计,更是能够通过设计积极与人建立起一种互动性,增强标志的识别度和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健.标志设计的空间形态拓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

[2]赵梦.浅析新媒体艺术与艺术结合对当代设计的影响[J].金田,2014,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