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的教育观

科学的教育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的教育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的教育观

科学的教育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德育 教育方法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振兴经济、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培育合格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因而必须坚持和加强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在此方面,中学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担当起这一历史巨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核和灵魂真谛。

一、充分挖掘教材,加强教学研究,整合教学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容,都植根于中国国情,从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入手,重点讲述我国的有关制度、政策,以及做人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在这些教学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始终是一个最主要内核和主线,隐含和贯穿于其中。经济常识立足于的劳动价值理论,重点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相关制度、特征、政策的发展演变,阐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者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综合的一个体系工程,必须树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齐重并举,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哲学常识以的发展的观点为主线,在辩证的唯物论基础上,重点阐明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以及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途径,并从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重点阐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生价值观的科学构建。政治常识主要针对当今世界有关国家、政党、民族、宗教、国际组织等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现象,重点阐述我国的相关制度、政策,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辩证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科学论证了我国的这些制度、政策来之不易,以及其重要意义,说明我们必须坚持贯彻,并加以创新发展。如果说,哲学常识的有关原理、观点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政治常识的有关制度、政策演绎着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学现象,那么,经济常识的理论、政策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论证,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可见,科学发展观确实是德育课教材(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贯穿于整个教材、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根主线。充分认识并切实把握这个灵魂和主线,使之驾驭课堂,统帅教学,那么,德育课的生机和威力必定无穷,学生的获益必将远远超越学科教学本身,对国家、民族的意义必然深远。

当然,现实教材思想尽管与科学发展观脉搏一致,但实际教材内容与科学发展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立足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到源于教材而又不拘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根于知识而又不囿于知识,加强学生的反思、探究能力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通过职高三年的德育课教学,我们要让科学发展观深入学生心灵,武装学生思想,而让非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和后果震撼学生心灵、警示学生、远离学生。

二、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切实加强时政教育,确保有的放矢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蜿蜒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中国是世界的一员,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深刻影响着我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中国既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又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潜在市场,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我们既要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冷静分析发展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并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策教育。时政教育作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论证和实际应用书本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力、方法的重要途径,又对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化思维、丰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时政教育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分析形势、完善人生、美化心灵的指导思想和得力武器。只有牢固树立和准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才能正确分析形势,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行自主、开放教学,树立生态教育观

科学的教育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哲学思辨

[作者简介]廖江华(1968-),女,江西崇仁人,淮海工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江苏连云港222005)姜源(1969-),女,江苏连云港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江苏无锡2141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情感教育视角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项目编号:10JDSZ3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1年度淮海工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关于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研究”(项目编号:GJ2011-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2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中也出现了人文精神失落的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面临空前的危机。为此,许多有识之士、专家学者呼吁重塑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界展开了关于加强人文精神建设的大讨论,教育界也因此展开了“科学·人文·当代中国教育”的专题讨论,以下是本人对于科学主义教育观的一些思考。

一、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失衡

在20世纪现代物理学诞生以前,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绝对正确的世界模式与图景,一切物体在其中都被归结为原子的排列与运动。西方自然科学家和众多的教育家认为,牛顿的科学方法在说明自然方面已被证明是极为成功的,他开辟了人类思维指向的一个崭新时代。在教育领域,也应采用类似的方法,创设一个对人文事实和价值分析同样正确的统一的知识体系。这些规律从原则上说,可以通过理性和受控制的观察来发现,且真正的教育之路是科学的道路。因此,对一切其他形式的传统教育权威都应予以否定,包括人的智慧、个人直觉和所有其他形式的非理性的东西。科学主义教育观往往以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出发,追求无所不包的方案,坚信根据力学定律就能推算出世界的过去和未来,为教育确立一种“科学发展观”。由此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教育是求知的过程,而求知过程“客观真实之最可靠的标准就是合乎逻辑的证明、测量,或至少是与此近似的东西”。①这种具有极大误导力的科学主义教育观所造成的一种印象是,人类的理性能力不存在局限性,人类有望驾驭和控制一切异己力量。由此推论的逻辑结果是,现代教育中假如非理性的感情能够得到控制,人类的一切无知偏见,思想感情中最严重的混乱状态就能得以消解,甚至西方宗教文化中指称的原罪也能被根除。科学主义教育观相信,根据自然科学规律所导出的教育观“既支配着无生命的自然,也支配着有生命的自然”,②教育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已僭越了本位,致使教育观发生了畸变,严重地影响了教育观念的科学发展。在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受到极度轻视,人文学科课程被保留下来的课时数越来越少,一切都得让位于自然科学,服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成了自然科学教育的装饰或点缀。在这种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主修人文学科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以为然。即便是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一点人文学科,如大学语文、美学课程,往往也是流于形式。

在实际运作的教育体系中,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平衡和必要的张力已被打破,人文教育逐渐丧失。学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学生重分数轻能力,文化素质薄弱,心理素质脆弱,这是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罗素曾指出,人类的每一次物质进步,都要付出理性和道德的代价。不可否认,科学主义教育观是教育的一个必然过程,但它不是必然趋势与终极目标。科学主义教育观往往使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看重工具的层面而忽视价值的层面,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使人丧失人文精神。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指出,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相互不理解的鸿沟,而这种文化的分裂在教育上则是一种损害、一种损失。我们应该反思,自然科学在证伪历史的神话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造出的新的神话,它把我们文化的注意力集中且局限在我们经验的有限的力学部分,这种“单一的眼光”正在伤害着我国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想象力变得狭隘了,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人类以及自然的整个态度。在科学主义教育观所编造的那张无生命的范畴之网中,谁也无法表达爱,或表达自己最深沉的本性“。上帝和灵魂被删除了,但却保留了机械论的自然观”③,校园生活的张力变成了抽象的公式。在这破碎的文化里,主体化的丧失和主体的崩溃,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隐藏内心痛楚时,将自身撕碎了相互观看,失去了现代人应有的崇高。

二、形而上精神铸造的合理存在

教育的功能在于形而下的知识传授与形而上的精神铸造功能。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单方面注重教授形而下的知识,即“技术理性”的传承功能,忽略了其形而上精神的铸造。实用功利深积的课程设置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求知的自由扩展,更将求知本身引向有用性的世俗追求,导致今天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急功近利,更缺少诗意和理想,更缺少激情和牺牲精神。洛扎诺夫在其《自己的角落》中对这种教育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以前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知识虽然不多,但他们富有创造性,敢于独立思考,对所有的事都充满了热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今天入学的学生的知识要丰富得多,但对自身进一步深造漠不关心,在未来实际生活的意向上心事重重,认为眼前的选择重于未来的理想,理想只存在于眼下的行动中,行动决定理想。这种极端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对专业和课程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关心终极意义,普遍地丧失了批判的能力。科学主义教育观是一种取消感性认识、追求表面现象的思维,其间想象与诗意的衰退乃至丧失,使得受教育者懒得再进入文学艺术的世界。即便进入了,往往取消了再造想象的功能,厌恶文学艺术的深层积淀与空间的整体性想象,只在一个平面中择取符合自己口味的刺激。这种想象力的丧失,正意味着创造力的退化,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指向决定了他未来的生存方式。因为教育关系到人的成长,人不只是通过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文化的塑造而称其为人。一个具有完整精神生活的本真的人,并不是由专业知识与技能堆积成而成的,而是懂得如何生活以及用什么标准来做人。缺少热情,人就不能生存。缺乏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人活着就缺乏了意义。今天,人的生命物化与教育丢失了人自身的本质,使人沦为技术生产体系的一个功能性要素。健康的教育观念应将我们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不只是为了今天,更应该对明天负责的传承人,这就需要对受教育者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质。

形而上的沉思与信仰及艺术情感等非实用功利性精神的陶冶,目的在于提升自然的人,使人成为本真意义上的人。精神的铸造与陶冶不同于知识的传授,后者诉诸人的技术理性,知识传授是建立在主客对峙的认识模式中的。在这里,主客体之间彼此是外在的对立的,主客对峙的目的在于使主体脱离客体,成为独立自主的一方,从而对客体进行研究,并达到对其控制、改造的目的。精神的铸造与陶冶是满足人非实用功利的精神渴求,主体须直接参与到对象世界中去,亲身经历对象世界的一切,并在其中获得升华,也就是说对象世界不仅成为认知的对象,而且成了生命过程本身的要素。人参与其间探讨并解答世界、人生的终极意义,培养人的超验意识和道德感,使人拥有超越以及批判世俗生活的精神空间,为人提供一个精神家园,这种精神铸造与陶冶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达到的,它通过创造一种文化氛围,打动人的情感,使人在不经意中对宇宙、对生命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和信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在这种铸造与陶冶中,最终个体生命与对象世界化为一体。科学的胜利,其本身并不意味我们已经由神诫谕的社会过渡到了人能把握自己的自由社会,它只不过表明文化洗掉了过去神给涂上的浓重色彩,让人露出一点本真的面目。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这个世界看做是计算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是由计算来操纵的,那么,这个世界将与我们彻底地分离。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只是最原始的种群,而不再具有群体的意义。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历史必然

“被历史和环境所广泛分割的因素,只能在实现它们的共同本质时,才能合作。”④科学主义教育观给我们留下的创痛并没有让我们背对着历史。然而人作为道义行为者(主体)的获得解放,与知识从公认权威的管制下获得解放相比,是一个更为缓慢和更为痛苦的过程,消除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对立并代之以一种和谐的教育理念,将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

事实上,科学主义教育观在提高人类物质满足的希望中,同时也带来了人单向度发展的片面化。这种进步对我们的整个文明提出了迫切挑战。知识和潜力的每一次增加,应该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在目前的时刻,当所有人的命运已经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时,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与合作的程度,就比在人类历史中的较早时期更加必要了。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思想家们,重新深刻地检视了世界的存在形式及其最终意义。但这一次是按一种截然不同的安排去检视的,不是把它们放在拉普拉斯无所不包的公式之中,而是把它们放在一个生活的图景中。不是把它们看做已成的事物,而是把它们看成方成的事物。任何关于世界的单一的看法,不管它是科学的、宗教的还是艺术的,都可能被歪曲。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新的眼光看世界,认为它具有一种我们也具有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我们将不再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其实关于这一点,黑格尔的辩证法早已指出,在那些基本的二元分立中,一旦它们被彻底地理解之后,每一方都表明自己不仅是对立于对方的,而且是统一于对方的。“人类的历史因此并不终结于分化。它超越了分化,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文化形式。”⑤

皮亚杰在他的很有影响的《人文科学认识论》一书中指出,物理学与信息论二者关于熵的概念不谋而合,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热力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如此遥远的学科间建立起联系来,可是人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性。在这种情况下,一门自然科学所获得的技术就能为解决人文科学一个中心难题直接启发所要建立的技术。信息论从热力学得到了它的形式启示之后,反过来又影响到热力学的解释。有些学科人们不确切知道究竟应该分在自然科学还是分在人文科学,控制论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逻辑学既属于自然的科学,又属于人文科学,其实它在这两者之间起衔接作用,因而无法作线性分类。学科整合可以说是科学与人文达到交融的最综合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横跨两大领域的观念和方法上的相互借用,就不是个别和偶然的现象了,而是大量的必要的方式。早在笛卡儿那里,就曾对人类各种学科本质上的合一性作过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全部科学合在一起就是人类的智慧,这种智慧尽管能用于各种不同的学科,但始终是一个整体,不会被分化出不同的东西,正如太阳光不会由于照耀在不同的事物上就会被分化成不同的东西一样。科学与人文在学科上的整合也有不同的方式。建筑学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 性,心理学则属于“两栖”学科,生态学属于跨学科,数理经济学属于“1+1”学科,科学哲学、科学美学属于“转视觉学科”,计算机网络工程是科学与人文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程,这种学科互构使后现代科学整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将成为一种可能。在这样的差异中的互补,两方面的原则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亦此亦彼”的逻辑而非“非此即彼”的逻辑来思考,因为所有伟大的理论建树都是以统一性归化异质性的。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与“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具备面向世界,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人才。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必须改革与此使命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达成和谐一致,任何偏激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其说服力都显得极其苍白。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我们正面临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通互融。科学与人文融合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两种精神的交融,这种交融使得科学以客观外界为尺度的客观原则与人文以人为起点和归宿的“人学”原则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形成的认识和思想成果既具有科学的实证性和可检验性,又是对人与无限、主观与客观的接缘性思考。尽管古希腊美丽的统一在人类痛苦的分裂成长中不得不死亡,但未来人类文化的再一次伟大统一,将在灿烂的曙光里诞生在地平线上。

[注释]

①(英)以赛亚·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106.

②(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齐世荣,田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

③(美)大卫·雷·格里芬.超越解构[M].鲍世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3.

科学的教育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心理结构;教育观;学科;专业;职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15-02

创办一所大学首先需要建设的一项最关键最基础的工程是教师工程。著名化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亦图之至亟也。”[1]的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等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因此,“没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没有一流的大学教师,就没有一流的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是学校上水平、上台阶的决定性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2]然而,打造一支出类拔萃的教师队伍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不成熟到成熟,教师的成长也有一个过程。那么,判断一名高校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是什么?

一个人的修养可以从“德、才、学、识”几个方面加以概括和把握,但只有“识”是判断一个人成熟的关键因素。“识”表现为看法、观点、见解和思想,甚至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从宏观层面看,“识”体现为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人类个体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它不仅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个性品质,而且是个体行为的最高调节器。世界观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它必然具化为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经济观、文化观、科技观、伦理观、审美观和教育观等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世界观的重心最终落实在教育观上。也就是说,判断一名高校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应看有无科学、先进的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现象以及它与其他社会现象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教育观属于教育哲学的研究范畴,它在人类个体的教育心理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是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教育观的具体构成是怎样的?教育观主要是人对教育现象的理解,解析教育观,需要从解析教育的构成开始。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目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教育目的观反映人们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教育观中,教育目的观具有统率作用,其他观念要素的性质和方向均可从教育目的观中找到依据。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可以狭义化为教师观和学生观。教育内容观,主要表达应该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的看法,在高等教育范畴中主要体现为学科观、专业观和课程观问题。教育方式,指的是人类完成教育活动所使用的最基本行为方式。

从简析中可以看出,教育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观念系统,它由一系列子观念按照一定的原则共同构成:教育观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它必然具化为人才观、学科观、专业观、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等,并与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等紧密相联。人才观是指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它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人才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学科观是对学科的含义、地位、价值以及学科建设诸问题的认识,学科是一所大学的核心,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专业观是对专业基本涵义、专业思想、专业选择、专业学习、专业价值、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的理解和态度,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在专业上的反映。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教师观是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等等问题。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是人生观的核心,是实现人生目的的内在动力。职业观是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和职业道德规范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自然,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人才观、学科观、专业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职业观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有机融合为整一的教育观。

什么是科学、先进的教育观?科学、先进的教育观是指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根源于正确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极的教育观念。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和教育已成为经济腾飞的强劲的双翼。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学为人师的科学文化素养,行为世范的思想道德素养,点石成金的教育创新素养和春风化雨的个性心理素养,而且要求高校教师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在高校教师的教育观这一整体中,学科观、专业观和职业观是其核心,高校教师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观重点要理解和处理好学科、专业和职业三者的关系。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是科学学术语;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教育学术语;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是社会学术语。可以说,高校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要搞好专业建设,绝不能闭门造车,不仅要把握科学发展的前沿,而且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状况。

当然,每一类教师都有其特殊性,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高校教师,其教育观的具体内容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高职教师,其教育观主要落实为高职教育观。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大体而言,高职教育主要体现为就业导向、高端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学生实训的职业情境和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等。如果没有长期的教育实践,不深入高职教育第一线,则永远也理解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精髓。

高校教师如何才能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观?笔者以为,这需要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勤于学习、精于思考和勇于实践。

当今社会,高校教师要做创新型、研究型教师,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必须将爱学习、善学习、勤学习有机统一起来,着力在教育教学理论上不断加强学习。一方面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始终关注教育学科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一方面要从教育发展史中汲取养分:悠悠历史长河,古今中外涌现出无数教育大师,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颜元、、陶行知,外国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拉伯雷、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苏霍姆林斯基,他们勤奋严谨的作风、渊博扎实的学识、丰富深邃的教育思想、精湛绝妙的教学艺术、光耀千秋的高风亮节和富于创造的教育实践,都成为历代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光辉典范。可以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观的前提。

巴尔扎克曾指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育工作极具创造性,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教学环境千变万化,教师要在这复杂多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精于思考。高校教师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带着研究意识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把无形的东西实在化,不断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创新和超越,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可以说,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反思是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观的基础。

实践的伟力是无穷的,它不仅能使人练就才干和本领,而且能使人创造业绩和财富,尤能使人产生真知灼见。高校教师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变革、实践教学和考试改革方面,能否对现代教育观念、热点和趋势有所研究,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等等,都需要高校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可以说,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关注和热情投入是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观的关键。

中国古代儒家一贯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朱熹说:“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3]“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4]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总之,“行”必须以“思”为指导,“行成于思,毁于随”[4];“思”必须以“行”来落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5]。高校教师应当弘扬这一优良传统。要之,学、思、行的有机结合,是一位高校教师快速成长的不二法门;三者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了,一位成熟、优秀的高校教师才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2]郑永扣.大学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Z].

科学的教育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管理;意识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每一位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思想提升,树立教师的宏观管理意识

在过往的教育理念中,很多教师包括有些领导者往往认为教育质量的统筹管理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具体的教学实施者毫无关系。而实际上,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传授者,更是一个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的管理者。

二、全体参与,统筹教育对象的学习过程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简单的课堂行为就能达到的,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他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对教育对象的学习过程进行统筹管理,做到宏观调控。

另外,在教育对象的学习过程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育观察和监督条例,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统筹宏观调控,适时奖惩和改进教育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注重校本,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从来不是单一的课堂行为,教育管理要做到有效利用教育空间,注重校本研修和学校资源,创造优良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在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初步具备的前提下,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育对象整建一个舒适有效的学习环境,开发学校课程,利用学校文化长廊、电子屏、教室活动角等多种创新形式,充分调动教育教学者的学习潜能。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

四、科学管理,搞好教学的质量监督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教学为主的,因此,做好教师和教学行为的科学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和考出来的。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教学质量形成的每一环节。教学管理应树立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根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从事教学管理。

总之,成功的教育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具备科学性之外,更要注重人文性和有效性,积极营造和谐共进的教育管理新局面。

科学的教育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融合

当前社会正在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可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然而,关于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例如:物理教学如何实施人文教育?物理教学如何发掘物理学的人文蕴涵?“融合”是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知识的盲目堆砌或简单叠加?如何培养和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同行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勇于实践探索。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文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而学科教育(包括物理教育)是为了提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对人进行的一种教育。学科教育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人文教育重在对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

2.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

许多物理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倾斜,只重视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物理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物理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物理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

(3)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忽视学生谋求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物理世界里,但对身边最基本的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二、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将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1.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是同根生”,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才有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工,并产生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具有功能的互补性。

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培养人,在这层意义上说,两种教育也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2.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物理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2)通过物理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广大物理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中去。在物理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成效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教育中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提升理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物理教师更要努力充实、自我完善。

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对物理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物理教师应该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其次,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

另外,物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自觉融合人文教育,弘扬物理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以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

四、在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

1.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克服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物理教学还是人文教育,都必然涉及到包括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2.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两种教育的基本途径

(1)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挖掘人文思想

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如讲到物质的运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可以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如讲到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亡,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由此可教育学生: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做任何事情,只有踏踏实实,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成功。

(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物理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另外,如果摒弃人性而追求纯粹科学规律的物理教育,势必造成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畸形。教学中,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人类正面临着如核威胁、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能源枯竭、计算机病毒等。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3)介绍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渗透人文教育

物理学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成功者的典型、榜样,是人文教育的有力例证和有很强说服力的素材。如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用事实说话,敢于挑战。牛顿谦虚地说:“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面获得成功的”。通过这些实例教学会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怎样做人做事,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在教学中,介绍我国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贡献,可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如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

(4)通过物理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求真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数据;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在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中,常常把一些次要的因素忽略,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来研究问题,即建立理想化模型,如点电荷代替真实带电体,用理想气体代替实际气体等。此外,在物理学解题方法中,如隔离法、对称法、转换法等,对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生活态度,非常有帮助。

(5)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审美的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