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字斟句酌的假设
先说假设。很多指导教师和学生也许都知道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科学实验收集数据和信息,经过统计分析判断假设是否被研究所支持,从而解释或回答提出的研究问题。但学生是否能认识到什么样的假设是一个“科学假设”?科学研究中的假设应如何措辞?学生和老师是否做到了严谨地对待假设?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只有一句话长的假设陈述看似简单,但要写得科学规范则需要谨慎地斟酌措辞。一个合格的“科学假设”的陈述必须是可测的,也就是说假设中的文字措辞必须清晰地说明如何进行实验才能让自变量与因变量关联起来。否则,不可测的假设将直接影响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研究手册》中给出了一个假设草稿修改了4次才成为一个科学假设的实例,这个过程就是从“简单草率”到“科学严谨”的发展演变。学生只有在做了较充分的背景文献研究分析,掌握了一定的科学事实,并经过认真思考后,才能够写出科学的假设。假设一旦设定,学生也许会发现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文献资料研究。假设是学生在提出研究问题、完成基本的背景研究之后,统领研究实施的一条主线,将一直贯穿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等很多环节。
@写一个像“菜谱秘籍”一样的研究方案
学生动手拟写研究方案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规范的研究方案的格式体例,以便他们可以依葫芦画瓢仿写,确保包含基本的研究方案格式和内容。撰写研究方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他们打算做什么,这份方案是否足够详细,别人是否能够依据研究方案重复实验。打个不太准确的比喻,研究方案像一个菜谱,别人要能按照设计的菜谱制作出同样味道的菜肴才可以。为了让研究方案能达到这个目标,《研究手册》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也许是常常被学生忽视或者误解的。
首先,撰写研究方案时需要进行一些预试验。撰写一份研究方案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增加正式实验研究的成功几率。采用预试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解决无法在研究方案里写出如何确定实验步骤细节的问题,并且可以让学生修正、改进实验步骤。例如,预试验能让学生找到更好的实验材料,进行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筛选出最优测量方法,修改完善调查工具等。
其次,方案中一定要确定数据收集的频次并描述数据收集的过程。数据收集频次也就是“多久记录一次数据”或“每个实验组要测试几次”。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研究实验的核心。只有做了很充分的背景文献研究和预试验,对研究对象和测试方法有了充分了解的学生才有可能确定数据收集的频次。如果对于数据收集的过程描述不清晰,不能明确如何维持进行实验实施的条件,将可能导致实验开始后以及分析结果时出现严重问题,导致实验不能继续、数据不足以满足假设验证的需要或者存在无效数据而干扰结果分析。实验方法是研究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数据收集是实验方法的关键。《研究手册》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数据收集的问题,在实验方法阐述部分,学生如果能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保证研究方案在方法部分设计得足够详尽,基本可以满足检验研究假设的需要。
此外,学生还要很好地思考用什么样的文字表述研究方案,这涉及科技写作的问题。优秀的科技写作应该简练而准确,语句不能繁冗,语气不能浮夸。《研究手册》对科技研究文章中的语态和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介绍了目前科技写作风格的偏好和分歧,这对于初学者很有参考价值。
管理实验原始数据
研究方案有了,并且足够清晰,那么能开始实验了吗?一般认为似乎应该可以了。但是,《研究手册》中关于实验记录本设计和组织的描述让我们看到,这里还有诸多工作需要在实验开始前筹划好。在一些学生的科研项目展示和比赛里,我们会看到有的学生能够做出非常漂亮的展板及酷炫的PPT展示。当真正的内行查看他们的实验记录本时,看到的却往往是令人遗憾的业余且简陋的研究记录。这说明学生没有学会使用实验记录本这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工具管理他们的原始数据。也许他们认为只有研究方案和论文才需要正式和规范,原始数据就是个人的“工作草稿”。
《研究手册》首先就明确了记录原始数据的实验记录本是研究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正式的研究工具。特别是除了数据之外,它还需记录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推断,是一个研究中关于实验的自我对话日志。在设计并建立一个实验记录本的时候,《研究手册》提醒学生记录本的设计应能保障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随意删改不理想数据的可能性。一旦研究事实被写入记录本,就不能被修改或删除,在这方面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实用方法。此外,《研究手册》介绍了基于互联网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在线实验记录本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数据建立的历史记录功能,即在文件和网页上所做的包括日期和修改人在内的任何修改、增删都能被记录下来,而且为小组多人合作进行实验记录提供了便利。
在实验数据收集记录的过程中,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研究会遇到的问题,《研究手册》中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分工和设计一个小组实验记录本的建议。书中提出,小组研究的角色分工应该有一次正式的会议讨论,意见达成一致后,每个组员要签署一个研究工作合作协议,附在实验记录本内,并抄送给指导教师。这样的方法在国内的学生研究项目中并不多见。但这看起来是个非常不错的研究工作组织方法,可以让所有参与者公平地分配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提醒每个人随时注意自己和别人的任务角色是什么,同时也便于指导教师了解和跟进每个组员的工作进度。
《研究手册》还介绍了实验记录本的内容和格式规范,其对准确性和细节的要求程度比之研究方案和研究论文的写作有过之而无不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验记录本里有一个部分专门记录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与他人的通信和沟通。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给出的反馈意见;小组研究过程中对成员角色和任务分工的讨论;以及影响到研究的所有小组讨论内容等。记录内容既包括书面邮件,也包括面对面讨论交流达成的结果。这部分记录是研究项目中除了研究数据外的另一类历史档案,能记录下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每个与实验有关的人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想法和观点都被记录下来。如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没有预期到的问题,实验设计需要进行调整时,调整的原因和过程也应被如实记录。
关键词:面向对象;软件质量;程序设计
一、面向对象编程概述
面向对象技术认为,对象是对客观世界中事物的抽象,是相对独立的实体。对象同时具有状态和行为。世界是由对象构成的一张关系网,对象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面向对象哲学观认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事物间的任何复杂关系都可以抽象为对象间的关系。
二、面向对象编程表达方法
(一)核心理念
软件具有很高的抽象性,面向对象编程的抽象性有二:首先是对现实世界事物结构和行为做出合理的分析与理解,建立初步的对象模型;然后在此对象模型基础上,发现和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因此,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结构和行为合理地映射为机器世界中的对象结构和行为。这种映射既包含着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关键特性,又包含着解决实际问题所必要的设计要素。例如,一个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中,既包含了员工、工资等核心对象,又包含了数据访问对象、用户界面对象等必要的辅助对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时,这段代码被赋予了实际意义,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存在学生这类事物,并有一个学生叫Tom。代码的表达力增强了。类似地,对于其他各种名字(如方法名、接口名、参数名等),都应当进行合理地命名,尽量反映现实世界。
一个对象内部组合了另一个对象后,该对象就能够与被组合的对象进行协作,完成各种业务功能,如结构合成、职责委托、功能适配等。但是,对象组合会造成对象间的强耦合,虽然我们可以采用接口隔离、依赖注入、观察者模式等技术手段来解耦,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因此,采用对象组合的表达方法时应该从两个角度慎重思考:首先,现实世界中的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具有结构或行为上密不可分的协作关系;其次,两个对象间的这种组合表达方法是否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因此,可以借鉴生物学中的知识做如下隐喻:对象继承是遗传,方法覆盖是变异。但是,对象继承是有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首先,从分类上看,子类事物一定从属于父类事物。其次,父类事物包含的全部特性一定都适合子类事物。例如,从数学分类看,正方形一定从属于长方形。但是,长方形中包含长和宽这样的特性,而在正方形中已经没有长和宽的概念,而只有边长这个特性。所以,若不假思索就让正方形继承长方形,会导致正方形对象中也会出现长和宽两种特性,从而与现实世界中的正方形概念发生冲突。可见,对象继承的表达方法并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是对现实事物之间的分类和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理解后做出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决策。
三、总结
改进代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提升代码的表达力。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时,应当牢牢把握住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将现实世界事物的结构和行为合理地映射为机器世界中对象的结构和行为。在此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于类与对象命名、对象组合、对象继承等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探讨了增强编程表达力的各种表达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这些表达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程序代码的表达力。
参考文献:
[1]Shore, James,Shane Warden. The Art of Agile Development. O’Reilly Media, 2007.
[2]Meszaros, Gerard. xUnit Test Patterns:Refactoring Test Code. Addison-Wesley, 2007.
[3]Martin, Robert C.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论文关键词:英语语音矫正方法,学习者英语水平,语音成绩
一、研究背景
语言是一个大系统,语音则是构成此系统的重要内容。(陈冠英 1999:51)。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由于学习者母语语音特征的负迁移影响,语音成为许多英语学习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于是,如何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克服语音困难,产出相对标准的口语,成为语言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同时,通过相关研究,学术界虽然在语音教学的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如语音教学是帮助语言学习者发展语音水平的重要途径;语音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关,也与学习者的生理机制有关,因为语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是在神经机制支配下的语音符号产生过程。(John.C et al 2000;164)。然而,在语音教学的实践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路径依然是许多教师开展语音研究的焦点。
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法,以新疆某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语语音矫正方法和学习者英语语言水平作为因素变量(自变量)时,对学习者语音成绩(语音准确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语音教学提供借鉴。
二、相关研究
2.1语音教学研究
语音教学的历史相当悠久,但正式的语音教学始于19世经末期。(M. Celce—Murcia 1996; 2)由于语音在整个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人们对语音的研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从国内有关文献的检索来看,语音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语音矫正及其理论依据研究,如刘锦明等(2002;88),李娅玲等(2007:66)。2)语音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如李明喜(2003;106),刘金梅(2005;111)。3)语音意识的研究,如姜雅楠(2007;103),庄玲(2000;136)等。
依据以上有关语音教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的启示是教育教学论文,语音教学的研究正在经历从显性语音教学走向隐性教学,对影响语音教学内在因素的研究已经成当下语音研究的趋势。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方式对影响语音习得的因素进行研究,试图发现语音矫正方法、语言学习者水平对对语音习得效果的影响。
2.2语音教学的理论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语音加工水平可分为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而且人类对语音的加工是把语音的声学符号转换为头脑的音位表征。(彭聃龄2003:443),而且人类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接收信息,然后通过注意(attention),对语音的声学线索进行辨认(discrimination)和分辨(identification),继而进行操作(rehearsal),深层加工(deepprocessing),精细化(elaboration),建立图像(constructingimage)等的编码(encoding)过程完成对语音信息的存贮。当特定情境出现时,声音符号在大脑中的音位存贮会被提取(retrieval),经过反应加工器(responsegenerator)输出。
根据以上语音的发生学研究理论,学习者在习得语音时,必须经过从感知到认知等不同层次的加工,这种加工与习得情境,训练方法及学习者原有语音存贮必然产生某种联系。
三、研究
3.1研究问题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语音矫正方法,学习者英语水平对学习者英语语音成绩的影响程度,具体问题如下:
1)语音矫正方法对学习者英语语音成绩的影响程度如何?
2)学习者英语水平对学习者语音成绩有何影响?
3)语音矫正方法和学习者英语水平两个因素变量对学习者语音成绩有何交互影响?
3.2研究对象的筛选
本实验选取新疆某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2007级103名新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语音测试,选取56名语音成绩低于80分的学生为实验被试。56人中包括男生12人,女生44人,平均年龄18.05岁,平均语音成绩74.3分。2007年9月,56名研究对象入学英语测试(英语水平)平均76.18分论文下载。
3.3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基本类型为单组前后测实验模式,实验从2007年9月12日——2007年10月22日,共40天。实验设计因素变量两个,包括语音矫正方法、学习者英语水平,因变量一个,即学习者语音成绩(语音准确水平)。其中,因素变量中语音矫正方法(Remedy Method, 简称RM)设置两个水平,矫正方法一为单词、句型跟读和朗读法,总矫正时间为10m×30=300m(m为分钟,下同),矫正方法二为视频欣赏法和模仿法,总矫正时间为15m×30=450m。学习者英语水平(English Proficiency, 简称EP)设置三个水平,分别为高,中,低,56人的选取比例为:14:28:14。
学习者语音成绩的获得则通过语音测试进行,语音测试卷主要内容包括:单词朗读、语音音标朗读、短句朗读。其中语音测试点主要为音准、词重音、句重音,卷面总分20分,三种题型分值分别占总分的20%,40%,40%,在计算时,分值进行了百分的换算处理。
3.4研究工具
研究数据收集采用的工具包括英语语言水平测试卷,卷面分值100分,卷面试题题项难度低于CET-4水平,高于NMET水平。语音矫正设备有录音机、电脑、电影视频文件等。语音测试卷及语音测试记录表等。研究数据统计时使用SPSS11.0。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4.1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通过SPSS11.0统计,基于三个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Levene`sTest of Equality of Error Variance)结果显示,数据方差均来自同一误差方差的组群,符合进行方差检验的要求。结果见表1。
表1 方差齐性检验表
F
df1
df2
sig
1.557
6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法;教学方法;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49-02
我国很多高校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基于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经济法学已逐步成为经管类专业如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必修课。经济法学是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动态变化大。通常所说的经济法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体系是按照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划分的。经管类专业的法学教育与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不同,经管类专业的法学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来解决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但很多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按照法学专业的经济法内容体系来安排的,相应地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体系与专业需求的矛盾
经济法是我国法的体系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法的部门,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法学包括该部门法的理论、制度及规范,内容体系由体现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的各种法律规范构成。经济法学的教材众多,比较常见的是概论加分论。分论部分一般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这种划分体现法学体系和法的部门划分的严谨性。
但是,按照法学专业的经济法学内容体系进行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按照此体系学生可以了解市场规制及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制度,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但与经济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如公司法、合同法等都未纳入课程内容。这些法律属于民商法范畴,由于经管类专业的课时总数限制,一般不再开设民商法课程,只开设经济法一门法律类课程,导致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这些重要法律学生反而未能学习。二是充分考虑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把经济法和商法兼收并蓄向学生讲授,忽视了向学生阐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导致学生对法的部门的划分、经济法的概念及内容体系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2]因此,根据专业的不同,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凸显必要。
(二)经济法课程的课时普遍偏少
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经济和管理理论,能够在工商企业等从事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知识结构,再细化为课程设置,课程围绕着培养目标展开。这些专业的主干课程中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的课时较多;再加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大型作业、实践性课程等,经管类专业的课时总数普遍较大。因此,可以给经济法的课时一般不多,经过对几所高校的经管学院的调研可见基本在30~50学时之间。经济法学内容庞杂知识点多,导致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课时少,进度紧张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存在偏颇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对法律课程的重视程度逊于本专业课程,另外由于经济法的内容体系庞杂,很多学生觉得法律条文枯燥,更加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更加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作用,在经济法教学中被广泛采用。[3]但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案例选择忽视专业的需求差异。从笔者所在经管学院几个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公司业务的相关案例比较感兴趣,国贸专业的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更关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宏观调控相关案例的关注高于其他专业。如果同一套案例应用于不同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专业针对性较差,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把握案例教学与知识讲授的关系。知识点的阐释和讲授可以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但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案例教学,反而忽视了知识讲授的重要性,或者出现案例教学与知识讲授脱节的现象,都不利于学生法律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改进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经济法学内容体系
构建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尊重部门法划分的严谨性,二是要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1.绪论部分必不可少。在绪论部分严格按照我国法学体系介绍各个部门法的划分,让学生明确经济法地位与范围的同时,对法的体系有正确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相关法律打下正确的理论基础。
2.根据专业的不同,合理确定经济法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比例。从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的目的是为专业领域服务,内容体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经济管理活动必备的法律知识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例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作为重点,经济学专业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可以作为重点。
3.兼收并蓄合同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下合同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合同法作为重点内容使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时能有效防范交易风险。
4.重视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将来有序竞争,遵守法制。
关于按照法学专业的内容体系开展教学,还是兼收并蓄经济法和商法作为经济法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笔者所在学院5个专业,11个班的级317位同学的问卷调查中,有76.97%的同学认可课程组教师构建的针对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对课程的设置做出合理的安排
1.对先修课程做梳理,授课专业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否开设民法概论,理清先修课程对开展经济法的教学是有影响的,涉及到在经济法课程中是否要补充民法基本理论。
2.合理安排经济法课程的开课学期。了解经管类专业经济学、会计学、财政税收等课程的学期安排,与专业负责人沟通,合理安排经济法课程所在学期。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衔接贯通,适应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3.重视专业选修类法律课程。因为经济法的学时有限,为了更好的适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在与专业负责人沟通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相关的专业选修类法律课程。比如理财方向开设税收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障法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这样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本校经管学院的调查问卷来看,关于本专业选修类法律课程的选择,工程、物流、国贸、工商的学生对各自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的选择率分别65.45%、77.97%、86.11%和61.40%,远高于总人数中对该法律制度的选择比例,充分反应了专业需求的差异性。
(三)优化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效果
经管类专业的法学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来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必要的。优化案例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效果。
1.选择适合教学对象专业特点的案例。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需求差异,教师在经济法教学任务开始前,关注学生的专业方向,明确经济法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针对专业需要精选不同的案例,提高案例教学的针
对性。
2.充分运用小案例进行法理阐释。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法律课程课时少的实际,考虑他们先修课程不充分,针对重要的法律知识点,采用短小精悍的案例进行法理阐释,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调查中95.9%的同学认为针对较难理解的法律规定用小案例进行法理阐释非常
必要。
3.注意典型判例的讨论安排。调查中关于对典型法院判例的讨论,有67.51%的同学认为穿插在课堂理论讲授过程中与知识点衔接展开更合适,而不是在章节结束之后安排专门的讨论课。这对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如何将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有机结合避免脱节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案例讨论过程,有44.16%的同学认为可以由同学们完全发散式的讨论,而54.89%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当事先设计好思考题,先由学生发散式讨论,教师还是要从理论上给予指导。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对案例讨论进行充分准备凸显重要。
4.关于视频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94.01%的同学表现出兴趣,超过课程组教师的预期。这对经济法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媒体,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进行剪辑改编使其适合于课堂教学都提出要求。
三、结语
经济法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培养质量相关,从事经济法教学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对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本文仅从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优化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全面考核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另外做好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任课教师注重知识面的拓展,了解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师资团队的进修与提高都是加强经济法教学的重要方面。随着立法进程与教育改革的推进,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会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辉.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2(5):157.
[3] 曹冬岩.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案例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185-186.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法学专业 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杜辉(1975- ),男,河南南阳人,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学。(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23-02
2012年的专业目录上,教育部首次将法学列为控制布点专业,这为法学专业的过度扩张敲响了警钟。同时《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的颁布,为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纲领性指导,相应的各省级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项目陆续启动。卓越计划为我国法学专业(特别是地方二本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预示着法学专业在全国和省级层面上的一次新整合的开始。地方二本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想在这次机遇和挑战中脱颖而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不二法门。
一、现有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同质化问题。公修课程和教育部要求的法学专业必修课程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加之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要求,导致法学培养方案同质化倾向严重。从顶尖的法学院校到地方二本的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基本出于同一模板。
2.应试化问题。自2008年始,法学本科专业在校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成为新建法学本科专业比拼的一个指标,法学的培养逐渐向应试方向倾斜。而且司法考试是授予法学毕业生从业资格的考试,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即便是实践能力再强,也会被法律职业拒之门外。这一现象提出了法学本科教育究竟是培养应用能力还是培养应试能力的两难命题。
3.理论性教学比重过大。现有的法学专业课程中,25%的课程属于基础理论课程,而应用性的课程中也有30%以上是在讲授基础理论。针对应用、操作的课程比重过低,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是在与实践接轨。
4.与地方连接不紧密。中国的法律是全国通行的,但是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社会经济特点和司法环境。而地方性法学专业一般都不考虑地方的司法环境和法律文化等因素。所以,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对于高校培养的法律人才存在着一种叶公好龙的心态。一方面,地方基层法律实务部门需要专业人才的加盟,对于法学本科毕业生是渴求的;而另一方面,毕业生到了实务部门之后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5.师资队伍背景单一。高校的人才引进是以学历和职称作为考量标准,使得各专业的师资队伍都是来源于学院,或从讲台下到讲台上,或从书斋到讲台。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虽然非常乐意到本地的高校讲台上施展才华,但只是偶尔为之,杯水车薪;长期为之,却受到体制和经济的制约。
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
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当把握三个维度:
1.应用型。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以实现学生运用上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复合型。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单一性和趋同性与法律职业市场细分和多样化的要求,产生尖锐的矛盾。法学的人才培养必须走复合型的道路。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并熟练应用法学知识,而且还要了解与法学相关的另外一门知识体系,才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3.地方性。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应当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与地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地方法治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三、“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设计
1.应用型的设计。第一,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法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一味满堂灌式的课堂讲授,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属于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任课教师自己的工作职责,院系在教学管理中很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过程监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可以在院系制订培养方案时明确课堂讲授和课内实践的比重,从而将课内实践纳入培养方案。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改革从任课教师的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在编制教学大纲时,必须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设计课内实践,同时也规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第二,实践教学改革。把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意识地将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整合成为统一的、贯穿于四年学习全过程的、科学的实践体系,使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第三,合理解决应用型与司考应试的矛盾。司法考试是法律职业的门槛,法学各个课程在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教材选用和教学评价上可以选择与司法考试接轨,但同时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
2.复合型的设计。第一,专业选择。选择何种专业作为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种思路可供选择:一是地方需要主导型。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法律问题是地方法学专业教学科研的首要任务。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中选择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建立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比如某煤炭城市的法学本科就将矿山安全生产作为复合方向。二是学校优势学科主导型。法学专业发展的主要资源来源于学校,与本校优势学科结合,可以获得更优的教育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河南工业大学(原河南粮食学院)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作为复合方向,河南城建学院拟将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复合方向。三是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校实行学分制并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开设方式。复合型课程开设的方式和时间上存在交叉型和模块型两种实施方式。交叉型是指复合型课程分散于法学课程之内,比较适合学生自选。如果采用模块型,那么复合型课程与法学课程相对独立,而且在开设时间上相对比较集中。
3.地方性的设计。第一,解决法学普适性与地方性的冲突。中国是单一制的成文法国家,法律自上而下、全国统一,具有普适性。但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政治司法环境、司法惯例和地方法律文化,两者一定会产生矛盾。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是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协调地方人才需求与体制制约的关系。对于面向地方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地方人才市场是具有刚性需求空间的。但是这种需求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司法公职岗位的供求之间存在巨大的体制障壁,无法突破,而毕业生又过分倾向于司法公职岗位的就业。
第三,打造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当前,高校的人才引进以高职称和高学历为导向。求专不求通,求精湛不求复合,求国内知名而不求地方影响,与培养目标南辕北辙。应该结合学校发展特色,打造一支适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团队。
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探索
1.“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第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平顶山是一座资源能源型的工业城市,因煤而兴,企业密度较大,经济活动比较活跃,本地的司法工作和法律职业市场需要通晓民商经济法律制度和企业经济运行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能源的污染也是其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这就需要相关的制度构建和因地制宜的执法司法。所以平顶山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将民商经济法和资源环境保护法作为两个方向。
第二,以“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地方法学人才的应用性主要表现为:学生既能把握普适的法学理论知识、掌握全国通行的法律运用规范;同时又通晓地方性法学知识,即了解地方的政治司法环境、熟练地方司法部门对某一类型案件的司法惯例、熟悉地方法律文化。
地方法律人才的复合型要求学生将其法学知识与地方经济发展中急需的其他知识技能实现有机结合,以法学知识体系为基础和主导,以其他知识技能为渠道和纽带,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成为地方法治建设的有用人才。据调查,法学本科毕业生在进入地方法律服务岗位后,都会学习掌握第二门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或者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复合型目标就是让其复合型的结合在学校实现。
第三,以法学课程体系为基础。一是通过对以法理学、法史学和宪法学为核心的理论法学课的建设,培养学生的法学素养和法律思维。二是加强对诉讼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等应用性学科的建设,培养学生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民商经济类和环境资源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形成课程体系。四是探索经济学与经济法学、环境资源科学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差异性,以服务地方为导向,以为经济活动提供法律服务和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和环境治理为主题,有所为有所不为。
2.构建“2+1+1”的集群式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根据社会对法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将法学专业课程划分为群组,按照课程群进行管理和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整合与综合,着力构建“理论+应用、专业+复合”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