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读后感

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读后感

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阅读 悦读 策略指导

“悦读”是指学生带着愉悦、期待、积极的心态进行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享受文字、理解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一个“悦”字,填补了“阅”所不能包容的态度和达到的境界。指导悦读策略,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平静中感受到阅读的惬意,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悦读的魅力。

一、初读:整体把握,感知大意

所谓“初读”,顾名思义,就是对语篇的第一次通读,要求是使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内容的初步印象。初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框架式问题(Where,When,Who,What,How,Why)引领学生阅读,使学生抓住课文主旨。然后,让学生通过猜测或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其中生词,帮助学生扫清词汇障碍。对于出现的个别无法推断的生词,则可采用“暂时搁置”的方法。如下列阅读语篇:Old man: May I sit here? Young man:No, you can’t. The seat is for my sister. Old man: Where is your sister? Young man: Eh...yes. She is my sister. Old man: Really? Then I am glad to see you, my new son. Young man: What do you mean? Old man: She is my daughter.初读中,笔者用两个框架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a.Is the girl the young man’s sister? b.Who’s the girl?在读通文本的基础上,笔者抛出问题:“Guess,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seat”的意思。

二、精读:理解语篇,关注细节

精读包括略读和寻读。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把文章框架线索提炼出来。寻读是一种寻找特定信息的阅读。通过寻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把握文章框架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精读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读通文本,还要读懂文本;不仅要理清文本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词汇、句型、篇章结构进行系统学习。在体悟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练习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如给语篇加标题;回答问题;猜词句意思;选择、判断或填空等。如教“What’s the matter?”一课时,笔者根据文本内容,自编了如下悦读材料:Jack is eleven. He is a school boy.He likes basketball very much.Today he’s in bed.What’s the matter? Oh,he’s ill.But he’s very happy.Why? Because he doesn’t like school.And he can watch NBA today.在初读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了解语篇大意。笔者抛出评价性问题“Is Jack a good boy?”,学生异口同声地说:“No.”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寻读”。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后,找到了“He likes basketball very much. He likes NBA.”这些关键语句,于是发表了不同的观点:“I think he’s a good boy.Maybe he can be a Yaoming one day.”笔者补充道:“If he works harder,he can be another Yaoming.”紧着笔者提出“Everyone has his merits.(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个观点,纠正了学生光靠成绩评价人的片面人生观,且告诉学生成功需要靠“hard-working”才能获得。

三、美读:品味内涵,体验情感

美读是作者与阅读材料之间的融合。美读的过程是一种悦耳悦目的愉快过程,不但给人以认知,而且给人以精神享受,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能力,使阅读教学课堂活起来,主客体在互相碰撞之中产生“美的历程”,即由悦耳悦目抵达悦心悦意之境。在美读过程中,可以对“读”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整体朗读、分角色朗读、默读、轻读、模仿读等,也可以根据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翔实的要求。如在美读美文《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 19时,笔者对“读”提出了有目的的、有层次的要求:⒈快速默读课文,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提问。⒉跟着电脑仔细读两遍,注意语音语调。⒊先自读,再在小组分角色读,注意读得优美动听。⒋自信地边说边演。⒌勇敢地改编故事。笔者设计的5项赏读活动在难度上实现了由易到难的递进。前三项是在与原语言材料同等难度上的递进,学生能轻松完成美读任务。第四项需要尝试脱离原语言材料,挑战学生的能力。第五项更具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学生需要运用旧知,重组语言,丰富话轮,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在具体要求下,学生读得有目的有方向,他们和主人公一起,享受了一个小小的冰激凌所带来的美妙和愉悦,感受着生活的幸福。

四、泛读:积累素材,陶冶素养

顾名思义,泛读指广泛地阅读。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国内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主要来自于课堂。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促进语言输出。笔者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英语15分钟,从一个词、一个语句,到一个语段、一个篇章,促进学生广泛接触英语。悦读形式可以更灵活,悦读素材可来自电视节目,如中央六台的动感英语,中央十台的希望英语;也可以是国内外优秀网站中的优秀读物,如“儿童英语在线”、“新知堂”等;还可以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绘本或童话、神话故事等。并且师生定期开展读后感交流活动,交换阅读材料,分享悦读的心得与体会。如学习完“Where is/are my...? It’s/They’re...”这一重点句型后,笔者找来了中文绘本阅读《他们在哪里?》,并通过处理把它变成英语版本。绘本较长,笔者只选取了开头和结尾部分,省略了中间大部分内容。在指导阅读后,笔者向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扩充绘本。孩子们都很兴奋,纷纷抱怨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也常常像绘本中的爸爸一样健忘。第二节课上,一张张图文并茂的“绘纸”就送到了笔者手里。有些学生碰到了不会用英语表达的物品单词,还认真地通过“金山词霸”等多种翻译工具找到了答案。

悦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是一种被培养的习惯。当“悦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读后感范文第2篇

我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有"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从书中了解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并不是那些声名显赫之人,也不是那些权高位重之人,而往往是那些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主动进取、忠诚敬业的员工。工作中怎样去寻找这些员工,那就要象瓦格纳上校一样去了解、信任、知人善任、培养他们。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既要学会写信,又要学会送信。对待上级,就要学会罗文的敬业精神、主动创新精神,义无返顾地送好信,始终不渝地忠诚上级;对待下级,就要学会麦金莱总统的豁达大度、信任无忧精神,相信和信任下级;对待单位工作,要学会瓦格纳上校的知己知彼、知人善任精神,了解手下人员,忠诚上级领导。

"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书中的主人公罗文在接到送信的任务后,不提要求、不讲条件,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舍小家、为国家,历尽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他前进中的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熔铸着心血。这种奉献精神,在1XX年前的战争时代需要,在和平发展的年代需要,在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更是迫切需要。这种奉献精神军队需要,企业需要,政府部门更加需要。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既然肩负起党和人民交给的重担,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为祖国出力,就要像罗文那样,不怕吃苦受累、不怕困难重重,脚踏实地、拼搏奉献,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崇高的价值追求,献身于科学发展的宏伟大业。具体到我们教师工作,就是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倾其所能、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上成为一个甘于奉献、尽职尽责的人。

罗文接到命令后,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不屈的毅力,置生死于不顾地勇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作为教师工作,虽说不是什么要害部门,但关系着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的培育,任重而道远,所以,只要我们选择了教育,选择个教师这个称呼,我们就要在工作中坚持不懈,忠诚于教育事业,用我们饱满的热情、永远的童心来呵护孩子们,用我们的爱心来践行一个教育人的职责。

就像书中所说:"如果你非要辱骂、诅咒和没完没了的贬损不可,那么你为什么不辞职哪?当你身处局外时,你可以尽情发泄。但是,我请求你,身在其中时,不要诅咒它。当你贬损它时,你身置其中,那么你也是在贬损自己。"就如我们昌乐二中的师生,从他们的口中,听不到一个关于二中不好的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所在?忠诚!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有意义。

罗文在送信的路上,不仅要征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凶险的社会环境,情况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他思想僵化、观念陈腐,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那送给加西亚的信很有可能就石沉大海,甚至落入敌人手中。教育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去的思路、办法和成效,不可能一劳永逸。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实践经验的积累、时代要求的转换,我们要做到善于创新,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主动了解新情况,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努力开拓自己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法则,那就是:"只有投入才有回报,只有忠诚才有信任,只有主动才有创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本书以一种足以让所有人信服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一种极为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人才价值观,使我深刻感悟到"罗文"的重要性,认识到工作的态度直接体现在工作的质量上。让我们停止无谓的抱怨,收拾好心情,从头开始,从现在开始,忠诚于你要做的每一件事,不时完美自身,做一个现代的罗文吧!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850字(二)

《把信送给加西亚》----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名,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吧,开始我也觉得没什么,但有些故事只有看过才知道,只有用心体会过才明白。

无意之中,从桌上看到一本书,打开扉页,那上面写的话着实吸引了我,激起了我对这本毫不起眼的书的喜爱。扉页上这样写着:世界会给你回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什么是主动?让我告诉你: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就是故事主人公罗文的精神,但肯定不仅仅只有这些。罗文的忠诚、尽职、勇敢而不乏机智;因为它发出了千百万公司、领导者的心声:世界上极需要罗文这样的人,那种勤勤恳恳、想千方设百计完成任务而无怨无悔的员工、部属《把信送给加西亚》久盛不衰,流传至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样的人一直没有大量地涌现,文明依旧在焦急地寻找这类人的过程中缓缓而行,好若大海捞针。

冬雪,覆盖了万物,一切显得那么静谧,那么祥和,美的令人窒息,美的令人心生怜惜,呆呆地驻足凝望……远处,一窜朱红的火苗在银白无暇的荧幕上轻轻地跳跃 ,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周围,那是什么?这时,那边又传来了"唰唰-""唰唰-"地声音,那是竹扫帚与积雪发出的交响,原来那是一位清洁工人!我十分不满,她干嘛要破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因为我们这里以前很少下雪),于是,我走上前去。"您能不能不扫啊?""那怎么行!""哦,你不累吗?起床要那么早?您怎么不在家享享福呢?""享啥福?!我的两个儿子都成家走了,我也没什么顾虑了,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吧。"我看这眼前这位憔悴老人,大概有六七十了吧,虽然她说地很幸福,但我却依然能看到她眼神中的无奈和与这冬雪极为相似的忧郁,那种感觉虽然很遥远,但却又近在咫尺,就像那尖尖地冰棱似的细小,纯净,却依然可以刺入人的心扉。那不仅仅是炽热与冰冷的交融,更是幸福与痛苦的撞击!当然,有时候,正义是战胜不了邪恶的。

你可以想象吗?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身边却无子女的陪伴,她却要强挤出笑容对一个陌生人诉说自己的满足,这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而她的子女,却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不,是责任,赡养父母是每一个儿女的责任!正如《致加西亚的信》中的罗文中尉一样,把信送给加西亚就是他的责任,也正是因为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才得以名垂千古。也许,我们不能向他一样被后人所歌颂,赞扬,但我们至少可以拥有那份主动,像罗文一样,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即使没有别人提示,也要出色完成。

而那位老人,也就是那位清洁工老人,虽然她缺少了子女的关爱,但她拥有的,我们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那就是罗文精神!一种尽心尽力做事,竭尽所能的奉献精神!她每天无数次的重复着一个动作,不厌其烦的重复着,甚至是每天生活在别人的唾弃和异样的眼光中,但她却仍在不辞劳苦的工作着,这,就是敬业。在《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敬业是成功的源泉,试想,如果罗文一味抱怨领导交给的工作难度大,对领导的决定似是而非,没有敬业精神,他就不会积极主动去把信送给加西亚。干任何工作都要有一股热情和兴趣,有那么一股劲,始终保持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地位还是至高无上,必须时刻树立一种只求做、不求索取的高尚人生品格,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责无旁贷的去做好每一项工作,都应该为社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踏踏实实干事、坦坦荡荡做人,凡事都要问问自己的良心,同时,我也要提醒大家一句:"人在做,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