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的化学元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氩氪互动,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读这两个字。
氩、氪代表两个化学元素。氩,元素符号为Ar;氪,元素符号为kr。二者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
“作为惰性气体,氩气和氪气都可以用于填充灯泡,对此我们也有一个寓意:惰性气体代表消费者,目前的新形态的消费者很懒惰,喜欢被动式的接受讯息。化学元素代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方式和消费者及品牌产生更大的化学效应,灯泡寓意创意思维。总的来说,我们希望用创意的方法和方式与消费者和品牌产生化学效应。这就是我们帮助品牌做营销的最终思路,是否产生化学效应就是我们检验的标准。”氩氪互动董事总经理张璐这样来解释公司名称的含义。
在众多传统的广告公司名称中,氩氪互动以独有的化学元素命名而脱颖而出。除了命名,他们的logo也设计成化学元素分子式的样子。清新的氩氪绿,更是张璐引以为豪的设计,“我们开年会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要有一样氩氪绿色的东西,男孩子们会买领带,女孩子们会涂绿色的指甲,我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别的公司在用这个颜色作为公司主色”。
社会化营销将成为全部
氩氪互动将自己定义为一家新形态传播机构,为广告主提供基于数字新媒体的、量身定制的一站式品牌传播解决方案。包括张璐在内,氩氪互动创立之初的元老都来自于4A广告公司,凭借深厚背景和专业团队,氩氪互动在成立3年内极速扩张,曾服务美特斯邦威、ME&CITY、依云、娇韵诗等,不久之前又拿下娇兰2012年下半年的数字化创意业务和雅漾2012年度的数字化全案业务。
当初正是凭借对社会化营销前景的预测,张璐才义无反顾地进入这个领域。他认为,现在称社会化媒体营销已经不够准确,应该拿掉媒体二字,因为社会化不是某一个媒体的属性,而是全部媒体都可以具有的功能,而对于社会化媒体,如果只是卖banner,也不能叫社会化营销,社会化营销的本质是互动。
“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社会化营销变成全部,所有东西离不开社会化营销。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人人网、微博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上班的8个小时,下班时间,吃饭时间是怎样度过的?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会化媒体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Social Media无孔不入的特征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回想2008奥运年前的国内新领域,除了开心网的强势发力之外,没有更多的新领域发展,2009年底微博强势登陆后,在2010年就一发不可收拾。我们甚至不需要讨论微博给新领域营销带来了什么,而应该是说新领域营销如果没有微博会变得多么单调。
在讨论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时,张璐为记者画了一幅图。如果说之前围绕一个campaign的整合传播解决方案包括:搜索广告、TVC、线下活动、社会化营销等,而现在,围绕一个campaign的整合传播解决方案仍然包括搜索广告、TVC、线下活动等,但是社会化营销现在不是作为其中并列的一个分支,而是成为剩下的全部。
从洞察客户出发
“我们涉及的范围很全面。如果一个客户希望做社会化营销,我们不会马上就帮他们做,而是会分析他们的品牌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遇到哪些问题,为什么要做社会化营销,应该如何去做。” 张璐与记者分享了他们最近做的一个案例——女性内衣品牌曼妮芬。“他们本来只想让我们做一个网站,但是我与他们的负责人聊下来,发现问题很多。曼妮芬是中国很有历史的一个品牌,但是目前面临着品牌老化的问题,当初购买品牌的消费者已经步入中年,16-21岁的小姑娘们就不需要内衣了吗?如果不做反应,很多国外品牌就会逐渐蚕食它的市场。最后两个小时聊下来,我们帮他们做了全年的计划,我们会帮助客户全面解决问题。”
作为一个广告公司,只有从前端的营销层面为客户做策略,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也是真正地为客户着想,与客户一起成长。张璐指出,很多中国企业在社会化营销方面做得没有国外好,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预算少,他们并不认为社会化营销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第二是不正规,缺乏专注社会化营销的部门和人员;第三是,即使认为它好,但是不知道消费者会不会真的接受。
这正是社会化营销ROI一直备受争议的原因,国内很多企业的市场人员需要给老板一个指标交代。张璐表示,他非常理解这种现象,站在品牌方角度,他们自然需要一个ROI的转化;但是如果真的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品牌是自有的,那么就要明白社会化营销的ROI是无法衡量的。“我要将我最优质的信息和服务给受众,转发和评论的具体数字并不重要,而是要用心去做,这是长线的,一辈子的事业。”
氩氪互动目前服务着30多家企业官博。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服务类型的品牌,比如一个密室逃脱真人游戏客户,对他们的粉丝更加需要呵护,及时回答他们的各种提问,化解危机。
创新的DNA
创新是氩氪互动的DNA,这从他们的很多案例中都能体现出来,从美特斯邦威的《变形金刚》、《MTEE》《我是新国货》到KFC《有乐同享》娇韵诗的瘦脸广告,这几个项目中分别涉及到了很多创新点。他们是第一个在品牌营销中将AR技术和互联网结合,第一个创造了网上3D试衣间,第一个提出微博徽章,第一个开发出摄像头广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除了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营销方式,氩氪互动还会为媒体创造新的广告形式。“我们不是单纯买广告,而是与媒体一起开发新产品,娇韵诗的瘦脸广告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消费者打开页面后,会看到一句话‘你认为自己的脸够V吗?那么就点我’。如果消费者点击,就会自动启动摄像头程序,镜头里会出现一个V字,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的脸与之作对比。随后会告诉消费者,你想自己的脸更V吗?那么点击这里吧。这样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产品的利益点,本来这个媒体的点击量是3000次,但是这个广告使它达到了1.5万。
如今,各种会议花样繁多,会议也是社会化营销的一种形式。氩氪互动开发了一整套针对会议的营销方式,比如一个可以存储信息并传递信息的系统。参会人员在会议开始前领取一个内含芯片的磁卡,他到一个展台只需要刷一下,利用云端技术,就可以获得全部信息。最后可以从电脑上获得PDF格式的文件,或者直接打印出来。
一、课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意识到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知识层面的因素,还要将一些情感教育因素加入到教学目标中.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尊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当教师明确这些内容后,才能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在教学中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例如,在讲“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内容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加入一些情感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感受到化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找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一些衔接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这样,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学习化学其实就是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服务的,他们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会变强.
此外,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家的故事,让这些故事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不辞辛苦、废寝忘食的品质,体会科学家为了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情感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明确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接下来对学生的引导奠定基础.
二、课上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内在动力不足,死记硬背知识,缺乏探究知识的驱动力.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丰富课堂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将化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学生对于形象的东西有着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当学生有了内在动力后,他们才会孜孜不倦地对化学原理进行探究,良好的品质才能得以养成.教师要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需要严格控制教学情境的质量,并不是随便一个教学情境都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如果教师没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那么情境将会显得牵强附会,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提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被教学内容所吸引,更加专注地学习.例如,在讲“氯气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使用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使英法联军被重创.画面十分惨烈,学生都被这种黄绿色气体对人体的危害震撼到,并主动地问这种气体是什么.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十分强烈.然后教师指出:“这种黄绿色的气体叫作氯气.通过视频不难看出,这种气体用在战争中对人体能够造成巨大的伤害.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又该怎样预防呢?这就是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引出教学内容,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让他们明白化学是造福人类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n后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情感渗透
人类对太阳的观测和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在中国古代的典籍《尚书》中,就记载了发生在夏代的一次日食。在西方,也早已有关于太阳和太阳黑子的记录,如伽利略的手绘黑子图等。
除了黑子,太阳上的其它活动现象也很早就被人类发现了。1 239年,俄罗斯的编年史中曾提到过日珥,称其为“火舌”。在1842年的一次日食中,人类留下了最早的、明确的日珥观测记录。1 843年,德国天文学家施瓦贝发现了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并在1851年的一次日食中拍摄到了第一张日冕的照片,而日冕物质抛射则在1 00多年后的1 973年由美国的“太阳极大使者”卫星发现。1 859年,卡林顿等人在—个大黑子群附近第一次发现了太阳耀斑。
1 9世纪光谱学的兴起太阳研究有了重大发展。牛顿通过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发现阳光是由各种不同的颜色组合而成,而赫歇尔在1 800年发现了太阳的红外辐射。1 824年,夫琅禾费首度发现光谱中的吸收线,发现了太阳上存在氢元素。1 868年,英国和法国的天文学家又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种地球上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取名为氦(Helium,意为太阳神)。这又为太阳能量来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精细天文学的时代,对于太阳的结构、能量来源和演化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太阳的特征
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但实际上,太阳的大小却与月亮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性质也截然不同。
太阳距离我们有1.496×108千米,质量有约1.989×1030千克,就是大约在2的后面加30个零那么多千克!
太阳的内部分为三个区域,由内而外分别为核心区、中介层(又称为辐射区)和对流层。对流层之外的部分是太阳大气层,又分为光球层、色球层、过渡区和日冕。
核心区太阳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将物质向核心聚集,在核心处形成了高温、高压的状态。这一区域的质量仅为太阳质量的一半,体积约占太阳的1/50,但温度却高达1.57×107开,压强更是超过地面大气压的2500亿倍。在太阳的核心区发生着非常激烈的热核反应,产生了约99%的太阳能量。
中介层从大约0.25至0.7太阳半径处,太阳物质是热且稠密的。太阳核心产生的能量,在中介层会以热辐射的方式充分地向外转移。这层中的气体温度约为7×106开。
对流层从0.7太阳半径向上,到光球底部是对流层,温度为5×105开。这一层中,自内而外存在着巨大的温度差,从而将太阳内部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进一步向外传输。
光球我们平时可以见到的太阳表面就是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温度约为5800开,并随着半径增加而降低,到了光球顶部(与色球交界处)则降为4500开。在光球上可以看到许多太阳黑子,用大型望远镜还可以看到像米粒—样的组织。目前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米粒组织实际上是太阳大气的对流造成的。
在研究光球可见光谱的早期,人们发现有些吸收谱线不能符合地球上任何已知的化学元素。1868年,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和法国天文学家让桑,假设这些吸收谱线是一种新元素造成的,他们以希腊的太阳神为依据,将之命名为氦,而时隔25年之后在地球上才分离出氦元素。
色球厚约2500千米,温度自色球底部(光球与色球交界处)4500开向外依次升高到5×104开。它发出的可见光非常弱,所以只有在日全食的食甚时刻,太阳光球被全部挡住的几秒内,可以在日面边缘看到一条有着鲜明颜色的发光弧带。色球中还可以看到日珥和耀斑。
过渡区和日冕在色球之上,是一层过渡区,温度从色球顶端大约5×104开上升至106开以上的日冕温度。日冕是太阳向外扩展的大气层,它的体积比太阳本身大了许多。不断扩展的日冕在太空中形成太阳风,充满了整个的太阳系。日冕的温度虽然很高,但密度非常低。
太阳的产能机制
在现代科学时代的初期,太阳能量的来源是个难解之谜。英国的开尔文爵士曾经认为太阳是一个正在冷却的液体球,不断地向外辐射出储藏在内部的热能。他和亥姆霍兹共同提出了引力收缩机制来解释能量的输出。但由此产生的年龄估计只有2000万岁,远短于当时以地质上的发现所估计出的至少3亿年的时间尺度。到了1904年,卢瑟福提出太阳辐射是由内部的热源提供的,并认为放射性衰变是辐射热能的来源。但直到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后,太阳能量来源的研究才可能有了进一步突破。核聚变的概念于上世纪30年代由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和贝特发展出来。后者仔细计算了两种太阳能量主要来源的核反应,在1938年提出了恒星内部质子一质子链反应和碳一氮一氧循环两种核反应过程,阐明了太阳的能源机制。
在太阳的结构中,核心区是太阳内唯一能经由核聚变产生大量热能的区域,99%的能量都产生在太阳半径的24%以内,而在30%半径处,聚变反应几乎完全停止。太阳的外层只是被从核心传出的能量加热。在核心产生的能量首先穿过由内到外的多层区域,才能到达光球层,然后化为光波或粒子的动能,散逸到外层的宇宙空间去。
核聚变产生的γ射线(高能量的光子流)从太阳核心释放出来后,只要经过几微米就会被太阳中的等离子体吸收,然后再以较低的能量随机地辐射向各个方向。因此,在不断反复的吸收一再辐射中,光子流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估计每个光子抵达太阳表面需要1 0000年至170000年。
太阳的核心区内,每秒大约进行着9.2×1037次质子一质子链反应。这个反应是将4个自由的质子(氢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α粒子),每秒大约有3.7×1038个质子成为α粒子。每次氢原子核聚合成氦时,大约会有0.7%的质量转化成能量。因此,太阳的质能转换速率为每秒钟426万吨,释放出3.846×1026瓦特的能量,这相当于每秒钟产生9.192×1012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
太阳核心的核聚变还存在着一定的平衡机制。核反应速率只要略微提升,就会造成核心温度上升、压强增大,更能抵抗物质的压力,因此核心会膨胀,从而降低核聚变速率;而反应速率下降后,核心的温度又会略微下降,导致压强降低,从而核心会收缩,使核聚变的速率又再提高,回复到它之前的水平。
太阳的生命史
恒星都有自己的生命史,它们从诞生、成长到衰老,最终走向死亡。太阳也不例外。
太阳和太阳系产生于一个原始星云,这个原始星云开始引力塌缩。当其中心温度和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了氢聚变成氦的核反应,太阳进入了主星序。在这个阶段,太阳稳定地燃烧氢元素,这相当于太阳的青壮年期。当太阳中心的氢元素消耗殆尽,太阳进入了老年期,开始大规模膨胀,成为了一颗红巨星。
当太阳的主要燃料氢和氦全部燃烧尽后,太阳就逐渐走向了它的坟墓一白矮星时期。
最后,当剩余的热量全部扩散完毕,太阳就变成了一颗完全不发光的恒星——黑矮星。到此时,为我们带来光和热的太阳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我们身边的太阳光
太阳,在天文学家眼里,是宇宙中千千万万颗恒星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员,但对于地球来说,它却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母。它为我们带来了光和热,滋养着地球上种种生灵,更为人类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而人类从能够思考大自然伊始,就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为什么阳光是白色的,天空是蓝色的……直到牛顿通过三棱镜,发现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人类才逐渐地解开了阳光之谜。
太阳可以发出许多不同波段的光线,包括了从无线电波段到高能γ射线的整个电磁波谱,而人眼所能看到的波段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可见光部分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白色的阳光。我们平日里见到的彩虹就是大气将阳光分解成了七色光。
地球上万物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则是由于它们吸收了一部分波段的阳光,而将其余的阳光反射后的混合效果。比如我们看到的黄绿色树叶,实际上只吸收了波长为400纳米~435纳米的紫光,显示出的黄绿色是反射的其它光的混合结果,而不只是反射黄绿色光。
天空所呈现出的蓝色,则是因为白色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以后,蓝色等较短波长的光会更多地被空气分子所散射,较长波长的红光部分则很少被散射,于是大气中充满了被散射的蓝色部分的阳光,所以我们便看到天空是蓝色的。
太阳在正午时分显示黄白色,而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却又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巨大的棱镜,将位于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光分解成各色光线。波长越长,折射也就越小。而太阳的七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平时见到的日出和日落是红色的。而正午时分,太阳在头顶上,阳光直射,穿透的大气层也最薄,所受到的折射最小,因而显现出了黄白色。
除了黄白色和红色的太阳,在历史上还出现过蓝色和绿色的太阳。
1951年9月26日日落时分,住在苏格兰的居民看到了一轮蓝色的落日;第二天,这样的太阳又出现在了法国、葡萄牙、摩洛哥等地的上空。它的颜色还随着地点和时间的改变而不断地变化着,由雪青色变为蓝宝石和淡青色。这一奇景在欧洲的一些地区持续了两三天才消失不见。
1 965年春天,北京刮起了一场特大的沙尘暴,漫天黄沙飞扬、天昏地暗,而太阳却变成了蓝绿色。无独有偶,1979年7月,波兰人乌尔班奇在驾驶的帆船上也看到了一轮绿色的太阳。而绿太阳还曾经出现在了6000年前古埃及人的壁画中。其实,这也是大气折射产生的自然现象。
当大部分太阳表面都落到地平线以下时,由于折射作用,显露出来的只是太阳的绿光和蓝光(紫色光已完全被折射掉了),而蓝光又极易被大气散射掉,所以人们就看到绿色的太阳了。当然,绿色太阳出现的条件非常苛刻,必须是在空气能见度非常好,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地平线平直而且非常清晰的条件下才可以看到,出现的时间也很短。而蓝太阳则是空中必须存在直径0.6到0.8毫米的悬浮物,因为它们散射红、黄光的能力强于蓝光,红、黄光被散射掉之后,自然就可以看到一轮蓝色的太阳了。
一、关于“绿色家居设计”
简单来说,家居设计包括日常家庭、办公场所以及其他场所的生活区、工作区、娱乐区等区域的整体的设计风格以及装饰。“绿色家居设计”是把绿色设计理念引入,在家居设计上重点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向往阳光、植物、绿色的自然风格,人们希望能够居住在自然、绿色的环境中。为此,设计师在“绿色家居设计”上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对建筑进行贴合自然的空间设计和布局,营造舒适、和谐的田园气氛,同时运用颜色、饰品等,让人们去感受自然、融入自然。北欧风格和田园风格,也是近些年应运而生的设计风格。“绿色家居设计”既满足了人们希望通过装修和设计来达到自然、和谐的家居环境,又有污染低、耗能低、绿色循环的特点。体现了现代家居设计的生态价值和持续利用价值,是21世纪的主流设计风格。
二、绿色环保材料的兴起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家居设计中不断出现油漆、涂料、泡沫等材料中的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挥发性有机物超标;地板砖、墙材中的镭、钍化学元素超标。“绿色家居设计”不单单是空间和布局的设计,更有地材、墙材、管材、涂料、颜料等选择。一般认为,绿色环保设计是在能够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运用在能够不对造成环境破坏,还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人无危害的材料。绿色环保材料可以分为天然可再生绿色环保材料和绿色能源环保材料两个类别。绿色环保材料的兴起可以说也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出现的。天然可再生绿色环保材料包括植物涂料以及原木等,绿色能源环保材料是在家居生活中,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净化、利用的材料。概括来说,绿色环保材料主要包括环保地材、环保墙材、环保墙饰、环保管材、环保漆料、环保照明等。
三、绿色环保材料在家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般来说,绿色环保材料在家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包括环保意识下绿色材料的选用、环保意识下绿色家居的设计和再循环设计三方面。
1.环保意识下绿色材料的选用
“绿色家居设计”的重点在于绿色材料的选用。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求,原生态的自然物品被运用到家居设计中,如原木家具的走红。现在的室内管材已经逐步由塑料金属复合管取代传统的金属管和塑料PVC管材。墙面多采用生物乳胶漆、植物染料或者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在驱虫、防霉的同时没有有毒气体的散发,并且表面柔和、透气性好、容易清洁处理。墙面板材则大多采用了最先进的“加气混凝土”
2.环保意识下绿色家居的设计
环保意识下绿色家居的设计主要是家居物品的绿色环保。例如,壁挂式太阳能,外置太阳能板供电。室内灯具运用LED节能设计,节水的滚筒洗衣机、节能的分层电脑控制电冰箱、节能燃气灶,等等。日常的遥控器等尽量采用充电式设计,避免使用干电池。夏季空调少用,冬季取暖采用流量表式的供暖策略。这样的家居设计既干净卫生,又实现了家居设计的低碳化、低排放和低污染。
3.环保意识下再循环设计
环保意识下再循环设计,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日常生活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绿色家居设计”中的再循环设计包括家居物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等方面。可拆卸性主要指家具物品的可拆卸。选择绿色环保材料的家具在报废之后能够回收,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发展模式,家居设计也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贯彻其中,在选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资源节约型家居产品设计,实现资源再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创造宜居环境,并实现环境的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田园家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小形研三,高原荣.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化学教育中环保观念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类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变化。人与自然环境有着内在的、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纽带就是化学元素。人体自身就是由化学元素所组成。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与能源、资源、信息和生命紧密相连。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当人类正在从事自然活动开发时,已经伤害到了饱经沧桑的地球,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80年代中期,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领导并成立了自上而下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以政府为主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虽然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效果并不尽人意。大多数全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仍然很薄弱:公民生态环境素质不高;公众参与程度不够,认为环境保护只是政府的事;对生态环境危机认识模糊,尤其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这对于政府贯彻“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国策构成了严重的障碍。由此可见,中国环境教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环境的保护光靠化学、环境保护工作者及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全体公民努力,以及学生从小的环境保护观念。而我们的中学的化学教育都教了些什么呢?学生们学习了产生温室效应的;学习了制造酸雨的;学习了常见的废弃废渣,了解了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烃化合物。可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将化学教育中的环保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新课程改革以来,新一代学生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素质教育,更应该能够讲所学知识形成一种意识,一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学习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更是一种观念和能力。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效的将环保观念根植于学生心中会极大的提高全国公民的集体环保意识,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艰深的基础。
2化学教育中的环保观念的培养
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而现实生活中的垃圾箱也通常被做成三种颜色。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投放有毒有害垃圾。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能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垃圾投放。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垃圾知识的缺乏,同时也是人们对环保观念的淡泊。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会极大的提高我国整体的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而合理地将化学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以现行教材为载体,充分利用其中的环境教育因素,融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过程之中。同时,为了更有效的传递给学生当今世界的变化和环境状况,化学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环保专题。除此之外,增加学生对环保知识的考核也是有必要的。当前,中学的化学教育的考核过于强调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而却忽略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化学在环保中的。利用考核作为手段,将环保观念适当的融入中学化学考核范围,无疑将在一定的程度促使学生主动的培养环保观念。
2.1利用化学知识加强环保教育化学与环境变化是分不开的。而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着很多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在讲解化学知识点的同时,穿插着向学生灌输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的的气候、环境等情况,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与中学化学知识相关的环境问题直接涉及的就有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水污染、温室效应、化肥污染等内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扣住污染和防止污染这一关系,对一些化学概念与其相应的环境问题要加强渗透。当介绍某种污染物时,不但要介绍它的来源和控制,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它对人、动植物的影响和危害。如在介绍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时,除了介绍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以及典型水污染类型,污水与废水处理方法外,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也应向学生们介绍。这样更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又如,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改进。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或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室空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以便集中处理。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又是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常,报纸、电视、互联网等有很多有关环境污染的题材,教师应及时搜集其中与中学化学教育中知识点相关的环境问题,并恰当好处的将其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真正了解其相关的环境问题。
2.2在化学教育中设置专门的环保专题在课堂化学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环保观念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仅仅凭借这种穿插的讲解有时并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为此,如果在化学教育中适当的设置一些专门的环保专题,则无疑对学生培养环保观念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这种环保专题的形式与内容可以多种多样。通常,利用中学化学知识的一些知识向环境问题深入展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利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专题内容讲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讨论气候变化以及节能减排的峰会。老师可以围绕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展开环保问题:人类给大气层制造了足够多的温室气体以至于全球温度上升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高度,同时这又极大地增加了世界各地干旱、热浪和暴雨的发生频率。各国正在为以前的废弃排放而买单。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达成世界各国减排目标的协议,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化以及帮助那些最脆弱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学生们可以根据这次会议自行搜集资料参与讨论,也可由老师来引导这一专题的整个过程。又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球一小时”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老师可以根据“地球一小时”活动向学生进行展开,甚至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中去,以让学生切身的体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2.3增加对学生环保知识的考核考核表面上是考察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但实际上,它却能够以一只无形的手,促使学生主动的加强自身的环保观念。考核的内容可以是专门的环境问题,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与环境的关系。如家庭中75%的用电都消耗在使电视、电脑和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又如,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等等。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哪些可做,哪些少做,以及他们的习惯与环境问题之间量的关系。考核的方式可以算在化学考核之列,占有比例不需过高,但可以达到有效的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一种考核,他可以作为学生选取优秀学生或者其他荣誉的一种参考。总之,可以把对学生环保知识的考核作为提高学生在化学教育中形成环保观念的一种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