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预警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本文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足、精细化模式中财务监督制度之作用和建立精细化财务监督制度的主要措施这三方面探索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企业财务监督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财务制度 监督
精细化管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进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强调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需做到精益求精,追求管理过程的流程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其实施必然给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带来变革。所以,在精细化管理思想下的财务监督思想,是一种精细化的财务监督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平台,采用过程控制为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精确化、科学化、标准化、数据化和动态化的监督,同时实现考核的精细化。本文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中财务监督制度。
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机构存在着分工不明、层次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会计机构职能的发挥。同时,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没有全面的审计制度,导致了财务人员做出违反现金管理制度,以及企业资产流失、财务信息失真、成本核算不实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还存在着财务管理的地位失衡等现象。这是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所造成的。很多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只是算账、记账上,只关心填报各种报表、处理会计凭证,应付工商、税务和银行等部门的事物,没有真正去分析、理解和研究在经营中如何对资产合理配置,所以没有发挥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能和作用,这制约了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二、精细化模式中财务监督制度之作用
精细化的财务监督制度,对企业管理有这些作用。第一是能推动资金管理体系的完善,保障资金运营的顺畅和流转正常。并且能严格执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即使回笼财务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三级权限管理体制得以落实。推动企业决策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全部资金的运营情况,对资金展开统一的调度,减少财务资金的坏账和呆账的现象发生。保证财务工作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奖惩等考核方式,以及各个部门密切配合财务管理工作,剔除各种阻碍资金流转现象的出现。
第二是能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融资成本。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得较佳的业绩,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家形象,并提高商业的信誉程度。为了达到这一步,关键是降低融资成本。因此,在企业里实施精细化的财务监督制度,能有利于资产结构的优化,保障资金链的顺畅稳定,以及企业资金流动的比率在财务风险的警戒线之上,确保资金得以正常的运转。
第三是能对企业资产进行追踪管理和全面评估。财务精细化的监督方式,强调企业资产的理性投资。企业资产,无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内部投资,都必须以是否能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为标准,对财务监督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核算方式转变;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客观、准确地财务根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好准备。 最后,精细化财务监督制度,能降低财务的风险。因为在财务精细化的管理过程中,能有效、直接反应企业的经营效果,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有利于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精细化财务监督制度的主要措施
1.全面精细财务管理过程
在企业,财务监督水平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因此,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精细财务管理过程,对财务管理过程展开科学化、标准化、精确化的监督。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主要是加强对日常收支管理和控制。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财务监督,要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制定合理的费用开支标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费用。财务监督,也要求实施低成本战略。因为低成本战略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往往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为了运用精细化管理实施低成本战略,这就需要不断细化成本动因,并且跟踪与分析成本动因,对成本进行压缩。这样才能获得低成本。对于融资成本来说,企业应该不断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资金的运营能力,实现融资成本的降低。
精细化管理也要求推行全面的财务预算方式,对财务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这就要求发挥预算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在开展全面财务预算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坚持战略发展的理念,运用价值量、实物量等方式,提高对企业的业务流、现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的整合程度。企业应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目标,分解相应的指标,并严格根据预算目标来控制所耗费的资金。同时,定期检查与监督预算执行的情况,分析预算和实际资金消耗的差距,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所耗费的资金能够流畅地运转。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高预算管理的弹性,灵活把绩效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不断细化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加强对细化预算管理的监控力度,防止监控空白的状态出现。此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企业的各种应收款项,及时清收各种财务欠款,推动企业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节约生产成本,这种精细化地财务监督方式,才能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 资金预算目标 执行力 经验总结
资金预算能够对企业预算期限内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综合的反映与预测。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其本质是一种即内部控制机制,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开展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能够对企业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十余年,在提高资金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将这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成果总结如下。
一、健全预算管理机构,为预算目标执行提供保障
预算目标的执行离不开制度保障,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健全预算管理机构是关键。预算管理机构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领导小组、预算责任网络。健全预算管理机构,首先,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由公司的董事长、总裁、财务负责人、各分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担任,其职能是拟定预算草案。其次,在预算管理人员会的下面建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其组长可以由总会计师兼任,以处理各个日常预算事务。再次,建立预算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负责人可以由各个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的总经理担任,次要负责人可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预算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责任是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各项预算决策,并将执行效果及时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同时要制定本分公司的预算。最后,要建立预算责任网络,预算责任网络实质上是各个分公司与子公司在各个部门设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其成员可以由部门负责人担任,其职能是负责完成本部门的预算编制、预算实施、预算控制、预算监督、预算分析、预算总结、预算考核等工作。
二、完善预算内容
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最关键的是预算目标的设定要科学,公司要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适当的追加或者追减,以保证预算目标的科学性。
(一)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不是完全颠覆原有的预算,而是在原有预算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月度预算额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总公司的负责人要召开预算调整会议,对预算调整部门、调整时间、调整项目、调整额度进行开会讨论。在预算调整之后,要将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要编制调整后预算表,标明时间、调整次数、制定时间、调整说明等内容。如果各个分公司要调整预算,首先要征求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批准,向公司的总会计师呈交预算调整申请,对调整理由、调整项目、调整额度、调整时间和弥补措施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预算追加或者调减
预算追加或者追减是指对公司的年度预算总额进行改变。公司以经营发展需要为依据,可以对销售、利润、资本、采购等重大项目的预算进行追加或者追减。除此之外,各部门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如果新的经济业务的实际金额超出预算,就需要申请追加或追减。对于预算追加或者追减,要有公司的总经理召开预算调整会议,对于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研究,在对市场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追加额度,形成书面决议,由预算管理办公室完成追加预算的编制。如果是追加或者追减部门预算,要由部门负责人向所属的财务部门提出申请,对追加或者追减理由进行详细说明,填写“预算追加申请单”,逐级审批。在完成追加或者追减之后,要编制追加或者追减预算表,对时间、次数、执行时间和追加(减)说明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
预算管理的落实就是预算目标的执行过程,对预算目标的执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完善预算内容之后,要促使预算内容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从四个方面来完成,分别是:预算控制要将成本控制作为基础,将现金流量控制作为核心,严格执行现金收支分别管理的模式,保证内部财务的结算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促使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有效的提高;将预算控制与目标成本管理结合在一起,从经营的实际出发,通过成本管理、费用控制、先进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利润目标;以落实企业预算,完善管理制度,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与控制为核心,遵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制度,使预算执行情况能够得以充分的反映,以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将预算目标的实现与企业员工的利益相结合,通过满足员工需求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提升预算目标的执行力。
四、实行预算考核,对预算目标执行效果进行检测
预算考核就是对预算目标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其预算考核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算目标的执行效果。对预算管理系统的评价与考核是对各公司业绩的综合评定,在考核的过程中要以各项预算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为依据,考评指标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销售收入、回款率、毛利率、费用完成率、库存周转率、付款率和实际利润等。考核指标的确定要以各部门的实际预算执行内容为准。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首先要健全预算管理机构,为预算目标的执行提供保障;其次要完善预算内容;再次要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最后要强化预算考核,对预算目标执行效果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吴杨春.提高通信企业资金预算执行率――以中国联通地市分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1,(12):99-100
独立报告与非独立报告是相对于传统会计报表而言的会计报告方式。如果一个会计主体对外编制单独反映环境会计信息以实现环境会计报告目标的财务会计报表,就称为独立式环境会计报表。相反,会计主体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报表框架下,通过改进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综合报告,增加环境会计信息的报表项目来反映环境信息,以实现环境会计报告目标的会计报表,就称为非独立式环境会计报表。本文只讨论独立式环境会计报表。
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表,可以使环境会计信息更加集中、全面和系统,帮助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活动作出恰当的评价,避免环境信息比较零散的缺陷。环境报告能反映环境会计中大量的非财务信息,使环境会计信息得到准确反映,使环境利益相关者比较全面和完整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随着环境会计的发展,伴随着环境资源、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等计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成为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上市公司,由于公众对环境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增加,企业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将成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理想选择。目前,我国可以考虑编制独立式环境会计报表作为主要报表的附表,以起到补充环境信息的作用,也能满足综合报告的基本要求。
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是用于支撑提供以货币计量指标并能够反映环境会计信息的一体化组件,其表现形式有环境会计账簿、凭证和会计报表组成的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载体,从财务会计角度来讲,其主要是环境会计报表,这与独立报告和非独立报告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人机不同的核算手段下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它们同样面临着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重新设计的问题。
二、重要的环境财务指标设计考虑
(一)理论和原则上的考虑
设置环境会计核算指标,首先要搞清哪些财务信息是环境会计的重要信息以及环境信息使用者需要哪些环境信息两个问题,这是设计指标的出发点。环境财务指标设计思路主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会计重要性原则。环境会计信息有市场需求并关系到股东环境权益。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环境财务指标是生态文明战略时代最重要的会计信息。重要性要求是指会计核算在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于影响经营决策的重要经济业务应当分别核算,单独反映,并在财务报告中作重点说明。判断某一会计事项是否重要,除了严格按照有关的会计法规的规定之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所做出的职业判断。环境成本、环境收入、环境绩效、环境权益和环境准备基金(环保专用基金和债务性环境基金)就是重要的环境会计信息。
(二)实践和应用上的考虑
设置环境会计核算指标,要着重解决如何理解环境会计信息和如何报告环境会计信息两个问题。这是环境财务指标设计的根本目的。环境会计核算指标要能够清晰反映环境经营业绩,完整地体现企业环境成本支出、环境收入、环境权益、环境基金储备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财务潜力。其信息提供和披露方式应当灵活,能够通过一个完整的独立报告形式或附表方式得到全面体现。在实际应用指标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要正确理解环境成本作用的两面性。增加成本会减少利润,但环境成本增加也意味着保护环境努力程度强、投入大,成本大环境基金越多,股东环境权益就越有保障。
二是环境完全成本和大环境收入配比后形成企业的税前环境收益,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并能够完整揭示环境预防和保护的总收入和总支出的规模。
三是设立环保专用基金。环境保护收入包括政府环保补助收入、无偿获取排污权交易收入、有指定用途环保捐赠收入、环境退税收入,构成了企业的环境损益内容。但这些收入最终还应当转入“环保专用基金”列示在环境资产负债表中,一方面体现企业对环境的贡献和成效;另一方面为保护环境,这些收入应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形成环保专用基金,以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环境事故应急能力。此外,环保专用基金还应当包括企业的环境债务性基金的结余和税后提留的环保基金。
四是建立环保债务性基金制度。环保债务性基金主要用于可能对公众健康、福利和环境造成“实质性危害”的物质、“公共环境事故”和难以明确环保责任主体的环境灾害的治理支出,以及有明确环境责任主体应承担补偿受害方环境义务的支付款项。基于我国保护环境的长远战略和目前的环境负荷,可以参照美国超级基金法(CERCLA)的做法,在企业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环保债务性基金制度。这种制度可考虑在重污染的工业制造企业、建筑施工安装企业先行试点。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应规定,由企业根据一定标准,比如当期收入总额,事前计入成本、费用以备应急处理的环境基金,用于如废物处置进行的其他“必须”的责任费用、因泄漏危险物质而造成的对“天然资源”的破坏等等。由于环境债务性基金具有负债性质,只有年末有结余才将其转入环境专用基金加以使用。
三、独立式环境会计报告相关指标的设置
(一)“环境完全成本”指标
从环境成本、环境费用、环境收益、环保专用基金等几项核算内容和方法来看,设计环境会计核算目的就是要体现“大环境收入”“环境完全成本”和“环保专用基金”的思想和方法。这里的“环境大成本”就是环境完全成本,即:
环境完全成本=环境直接成本+环境期间成本
1.环境直接成本=资源成本+环境保护成本
(1)资源成本是资源性资产耗减、降级、维护成本,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资源资产。
(2)环境保护成本是对非资源性资产耗减、降级、维护的成本,包括环境监测成本、环境管理成本、污染治理成本、环境预防成本、环境修复成本、环境研发成本、环境补偿成本、环境支援成本、环境事故损害损失、其他环境成本、环境营业外成本、环境费用转入成本。其中“环境补偿成本”一般采用预提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其年末结余就是企业的一项环保专用基金,用于支付生态环境受损方的环境损失。所以,这项环保专用基金具有债务基金的性质。
2.环境期间成本=环境期间费用+资源和“三废”产品销售成本+环境营业外支出+环境资产减值损失
(1)环境期间费用为环境期间管理费用与其他环境期间费用之和。它是企业管理和组织环境事项发生的成本。
(2)资源和“三废”产品销售成本。它是自然资源产品、生态资源产品、“三废”产品的生产转移成本。
(3)环境营业外支出。它特指企业对外各种形式的环境捐赠支出。
(4)环境资产减值损失。它是环境资产账面余额高于公允价值的价值减损。
(二)“大环境收入”指标
大环境收入=[资源收益+环境保护收入(不包括从外部获取的环保专用基金收入)+资源和“三废”产品销售收入+其他环境收入+环境营业外收入]+环保专用基金(不包括从成本、费用中列支按全年收入一定比率预先提取的债务性环保基金,以及按税后一定比率提取环保专用基金)
(1)资源收益。它是通过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自然资产(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资源资产)进行开发、利用、配置、储存、替代等实现的环境收益。与其对应的是资源成本。
(2)环境保护收入。也称非资源性收益,包括政府环保补助收入、排污权交易收入、环境受损补偿收入、环境退税收入。但不包括从外部无偿获取的直接作为企业环保专用基金的收入(如政府无偿划拨的排污权指标)。与其对应的是环境保护成本。
(3)资源和“三废”产品销售收入。包括自然资源产品和生态资源产品及“三废”产品销售收入。与其对应的是资源和“三废”产品销售成本。
(4)其他环境收入。上述(1)、(2)、(3)以外日常业务发生的环境收入。
(5)环境营业外收入。它特指企业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环境捐赠利得,既包括有指定用途捐赠也包括无指定用途捐赠收入。与其对应的是环境营业外支出。
(6)部分环保专用基金。包括已经计入了环境保护收入后,期末从环境利润中转出的政府环保补助收入、无偿取得排污权交易收入、环境退税收入、有指定用途的环境捐赠收入。但不包括从成本费用中列支预先提取计入债务性环保专用基金结余和从税后提取的环境专用基金,从政府无偿获取的排污权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保护收入中的政府环保补助收入、无偿获取的排污权交易收入、环境退税收入,最终应当转入“环保专用基金”列示在环境利润表中,一方面体现企业对环境的贡献和成效,另一方面为了保护环境,这部分的收入要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因为它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环境支持和排污方对自己环境损害治理成本的弥补。同理,有主动用途的环保捐赠收入也要转入“环保专用基金”。
(三)“环保专用基金”指标
环保专用基金=环保收入基金+环保预提基金
(1)环保收入基金。包括先前计入了环境保护收入,期末又从环境利润中转出的政府环保补助收入、无偿获取排污权交易收入、环境退税收入和有指定用途的环境捐赠收入。但不包括计入了环境保护收入的有偿获取排污权交易收入和无指定用途环境捐赠收入。
(2)环保预提基金。包括按照规定先在环境成本、费用列支预先提取需要向政府交纳或向污染损害方支付的债务基金的结余,以及按照规定税后提取的环保专用基金。
(四)“环境所有者权益”指标
环境所有者权益=环境资本+环境利润+环保专用基金+其他环境权益
(1)环境资本。它是企业环境股权类投资形成的环境权益。
(2)环境利润。它是环境收益、收入与环境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
(3)环保专用基金。内容见上,环保专用基金应当实行专款专用原则,除按一定程序可以转增企业资本和弥补亏损(即环境净利润为负数)外,不得随意挤占。
(4)其他环境权益。
上述四大环境财务指标可以通过环境会计账户、账簿和报表的重新设计获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会计系统中通过相关账户和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环境完全成本、大环境收入及环境保护基金支付能力,并反映环境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程度。
不过,从环境利润表中列示的应转入环境专用基金的部分收入,在转到环境资产负债表中后,即使环境利润总额为正数,当年税前环境利润也可能为负数。只不过不能由此判断说当年环境绩效不好,因为当年积累的环境基金也是环境绩效,而环境利润表中“环境利润总额”恰恰是衡量当年环境绩效的重要指标,环境专用基金规模反映了股东对环境的贡献值。
四、独立报告下的环境会计报表设计
(一)环境资产负债表
环境资产负债表主要是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环境资产、因防护和治理环境而发生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环境资产负债表项目数据的填制依据,一般是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所有者权益所属账户的期末余额。账户式环境资产负债表(简表)格式,如表1所示。
(二)环境利润表
环境利润表揭示企业在一定期间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收益、发生的环境资源耗费、成本和费用,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所做的贡献。环境利润表项目数据填制依据,一般是环境收益、环境费用账户的发生额。环境利润表的格式可采用单步式,如上页表2所示。
五、小结
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的统一,原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在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管理人事关系、存放人事档案人员中试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暂行办法》(京人险〔1996〕379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行的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经移交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使试点政策与我市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衔接,经研究,现将《暂行办法》有关政策的调整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通知仅适用于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区、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县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中,已按照《暂行办法》规定参加试点的委托存档单位和被保险人及个人委托存档的被保险人。为保证各项工作平稳过渡,人员范围不再扩大。
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参加试点的被保险人,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暂行办法》实施前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干部年满55周岁),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以上的;
(二)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因病或非因工(公)致残,由医院证明,并根据《关于加强劳动鉴定工作的通知》(京劳险发字〔1994〕48号,下同)的有关规定,经被保险人存档的人才服务中心所在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符合完全丧失工作(劳动)能力标准的;
(三)按国家有关政策,符合其他退休条件的。
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一)委托存档的单位和被保险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委托存档单位按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9%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参加试点的委托存档单位的被保险人,自2000年1月1日起,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按6%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今后随全市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统一调整,最终达到8%。
被保险人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被保险人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不做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
(二)个人委托存档的被保险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参加试点的个人委托存档(有工作单位)的被保险人,自2000年1月1日起,在本市上一年最低工资标准至本市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300%之间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收入情况确定缴费工资基数,按25%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今后费率的提高随全市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相应进行调整。委托存档的自由职业人员按京劳险发〔1999〕8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个人帐户
(一)委托存档单位被保险人的个人帐户
自2000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被保险人个人帐户的记帐比例调整为11%,被保险人个人帐户包括:
1.被保险人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
2.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中按被保险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一定比例划入的部分。2000年按5%的比例划入,今后随着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最终降至3%;
3.个人帐户储存额的利息。
个人帐户中个人缴费部分与单位划入部分分别计息,利息的计算办法按《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8年第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个人委托存档被保险人的个人帐户
自2000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11%的比例,为被保险人调整个人帐户。被保险人个人帐户划分的方法和利息计算办法与委托存档单位被保险人的个人帐户划分方法和利息计算办法相同。
五、1999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认定
委托存档单位和被保险人个人及个人委托存档的被保险人,根据《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从1996年7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的缴费予以认定不再补缴。
六、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存档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1998年第2号令的有关规定执行。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以1996年7月至1997年12月期间职工个人缴费工资计算指数化月平均工资,n为1.5年。今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按照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统一规定执行。
七、退休审批工作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存档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时,需经存档的人才服务中心所在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核准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审批结果支付其基本养老金。
八、其他有关政策
进行试点的各人才服务中心中,已参加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因调往企业,个人帐户无法转移而暂时封存的,从本《通知》下发之月起可以办理启封、转移手续,并按规定接续缴费年限。
九、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代办社会保险问题
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和已按《暂行办法》进行试点的区(县)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应配合由同级政府审计部门对原有试点期间收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审计,并向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基金移交手续。今后,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可做为我市社会保险工作的代办机构,为存档人员代办社会保险手续。
关键词:财务预警;财务分析;管理
一、财务预警定义与内容
(一)财务预警定义
财务管理过程则是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的管理内容,其是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支持性活动。现阶段,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危机都是从财务管理环节中不断地凸显出来的。为此,我国企业建立财务预警分析体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预警则是企业依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分析其现金流动规律,发现现金流动过程中所遇到各种不畅、浪费以及过度滞留等方面的现象,并有效地分析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效果,从而及时采用各种预警的措施,增强企业抵抗各种风险和危机的能力,提高他们财务风险能力,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更加安全、更加可靠,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实现。
(二)财务预警分析内容
企业是不同组织部门共同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经营管理过程中资金是非常重要部分。资金良好运作不只是可以促进组织良好运行,还可以对资金运行实行科学的评价和评估,实现不同资金内容有效匹配和协调,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更好地进展。基本上,财务预警分析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预警、企业营销活动财务预警分析、企业生产活动财务预警分析、企业采购供应活动财务预警分析、工程项目和固定资产财务预警分析、企业基础管理活动财务预警分析、企业筹资活动财务预警分析、企业对外投资活动财务预警分析、企业货币资金财务预警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预警分析、企业财务组织预警分析、企业财务危机分析。
二、企业财务预警分析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企业所面对外界环境不断地变化,其经营环境也开始变化了。他们经营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面对消费观念不断成熟的消费者,还面临着日益竞争激烈的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等方面。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企业国际化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竞争更加需要企业树立良好的财务危机和风险的意识。而企业财务预警分析则是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多数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老企业还是无法适应现在竞争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多数都是处于被动状态。尤其是我国真正能够与世界级别的企业竞争的企业是非常少的。其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多数都是中小型的企业,他们不但规模小、资金有限,经营管理经验也是非常少的。同时,随着我国破产法的出现,我国政府每年受理破产方面案子也是逐年增加,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仍在破产的边缘上经营,这使得这类企业领导过于忙于财务危机和风险处理,而没有太多时间管理和经营企业。
面对那些不断变动的外界环境,面对各种日益成熟的消费者群体,又面对那些竞争实力强的竞争对手,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分析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企业各种相关利益者来说,他们财务状态分析情况将会影响着企业自身、财务投资者等多个方面的利益。究其原因是,任何一个良好运营和健康发展的企业不只是需要依靠自身市场信誉和筹资水平,还需要依靠投资人员对企业投资的信心。为此,越是经营良好的企业越是受到投资人员的青睐。反之则相反,对于那些深陷财务风险和困境的企业总是难以自拔,使得原有投资人员更加缺乏相应的投资信心。为此,企业需要注重发现其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信号、财务危机信息。企业经营者将财务危机和风险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则是就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经营,防止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是对资金的管理过程。企业发生危机的同时则是财务管理环节发生变化的时候。因此,企业建立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企业所面临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知识更新速度不断的加大。企业就要求自身根据需要及时地做出各种信息反应和决策工作。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出现,社会信息更新速度和变化程度加快,各种信息的大量涌入,激发了哪个企业更好掌握信息水平,哪个企业就会更好的做出反应和决策,降低财务风险出现。
三、企业实施财务预警分析存在问题
基本上,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危机都是处于财务筹资、投资以及运营这个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需要管理的自身财务风险,其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所有的企业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环境当中,企业更加需要认识到财务预警分析的价值,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实现和管理。但是我国还有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这一点,财务预警分析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所面临实施财务预警分析存在问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投资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不强。他们对企业所面对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关注程度和警惕程度并不高,尚未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企业没有采用科学有效和合理手段对财务内容进行分析,只是简单的采用传统的管理经营进行盲目的投资和融资管理过程,这样不只是导致了资金出现各种浪费的现象,还带来了资金的亏损状态。二是企业尚未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我国多数企业都没有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他们都没有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风险和防范处理,也没有更好的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导致了财务预警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三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企业由于尚未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人员配置非常落后和低下,促使了企业职能部门难以有效的行使权力,也无法起到约束的作用,这样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不足,财务报告不真实、不客观现象出现。
四、企业实施财务预警分析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要想实施有效的财务预警分析首先则是需要建立良好的财务防范风险意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就是需要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财务风险有效实行。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会计工作人员以及公司管理层都是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风险管理意识,对那些潜在财务风险和危机进行识别和管理,主动发现各种财务风险和危机,加以预警和防范。
(二)完善企业财务信息控制制度
企业实施财务预警分析还需要做到完善相应的财务信息制度。有效的财务信息控制制度将会有效保护好企业各种财产,更好地实现财务信息可靠和真实。为此,企业需要确保企业内部财务信息控制的财务预警系统,如财务报表以及信息披露方面制度。企业的财务部门还需要将公司内部的财务预警分析的结论发给相应公司的上层领导层次,实现领导更好科学、合理的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降低财务风险和危机的影响。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增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还需要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其内部控制将会与企业内部的财务预警的不同指标和财务统计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我国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的前提条件则是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措施。因此,我国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一是注重企业内部建立控制制度对企业发展的至作用。二是明确出企业内部员工分工问题,真正地明确出不同岗位之间存在区别,做好各种问题内部相互联系。三是明确出资产管理问题。实际上,资产管理除了要明确出相应的职责分工以外,还需要建立企业内部授权的审批内容,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的排查和清点,实现企业权责落实。
(四)建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所谓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需要对财务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总结,还需要辅助相应的管理层进行决策的系统。企业可以利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计算,明确出各种筹资方式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企业适当地降低风险,实现企业收益的增加。同样,企业利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决策。企业还可利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有效分析出不同资产的运行状况,促进资金更好的利用,防止资金流的断裂。(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明德.小议公司则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
[2]段永红.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经济视角,2010(2)
[3]王家斌.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财务与会,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