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体育教学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8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高中体育教学正是要为高中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高中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形成长效机制。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授课,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体育教师去解决,相信高中体育教学一定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我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下面我将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革的措施,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中体育课参与度低
在现实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高中生不重视体育课的情况,高中生关心的只是高考,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主科的学习上,认为体育课无关紧要,反正高考也不考体育。学生家长对高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不足,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及时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是造成体育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没有创新,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不管学生是否学到体育技能和知识,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使高中生在体育课上无所事事。有些体育项目存在危险因素,比如,铅球、标枪、单杠等,在教学时教师都是不让学生进行实践的,只是通过口述或者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下,这样也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三)体育器材缺乏维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体育课需要的设施和器材缺乏也是导致体育课效率低的因素,许多高中对体育教学投入的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课的器材也没有及时更新,仍然使用破损的器材。同时,对于体育器材的维护缺乏统一制度,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当体育器材出现损害时维修不及时,导致器材越来越少。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吸引学生的兴趣
为了扭转高中体育教学出现的困境,体育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高中生营造积极活跃的体育课堂氛围,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体育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要大胆创新,设计教学情境,吸引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是趣味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当课堂氛围低沉时,我选择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与高中生互动,不仅能够激活课堂的气氛,还使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的提高。当所讲述的体育技能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时,我会设计多种情境,吸引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要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才能够将高中生的体育精神激发出来,改变他们对体育课的偏见。
(二)提高体育师资力量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学校要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增加体育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能够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去教导高中生。师资配备是高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不少学校配备的体育教师,既不是体育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又没有从事过任何运动的专业化训练,在教学时缺乏经验,容易误导学生。选拔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任教,才是高中体育教学应该亟需改进的地方。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高中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和场地,从基础设施抓起,健全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负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学校必须把体育课放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改善教学环境。
(三)重视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激活课堂氛围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现状 解决措施
高中体育课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正视,通过一定的对策来逐步解决,使高中体育课教学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一定会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体育课简单且枯燥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一定要与生活、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前高中体育课程的内容仍然是以传统的篮球、田径、足球为主导,很少有网球、游泳、跆拳道等具备新时代气息的体育运动。而现有的教学内容又不能进一步延升。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之上缺乏了积极性。并且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一些体育教师甚至是形成了上课的固定模式:开始、准备、基本、结束。且准备活动又是固定的慢跑或者是终身不变的徒手操,还有很多老师仍旧采用“放羊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让学生“受伤”。学生因此丧失兴趣,觉得体育课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课而不喜欢上体育课。
(二)教师资源不够,且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很多学校人员超编,而学校只注重文化教育,所以很少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特别是现在的模块教学,对师资的人数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加重了现有教师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还需要负责课间操、训练、器材管理等工作,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学校对于体育课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的基本福利都不能够保证,和其他文化老师相差甚远,这使的体育教师教学没有激情,工作不够积极,难免课程乏味。
(三)体育器材配备不齐,体育场地严重不足。
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是体育老师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条件。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对体育器材投入很大,基本能满足学生体育课需求,但是场地的不足依然严重。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学校已经没有办法再增设体育场地。特别是一些相对独立的场馆如网球场、游泳池等更是难以实现。
二、强化高中体育教学的相应措施
(一)转化提高领导思想,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按器材配备标准购置体育器材,有计划、有重点地维修一定的体育场地;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一视同仁对待他们的职称、荣誉的评定。学校领导要摆正高中体育教学的位置,不能口头上重视,而实践上取消;不能非毕业班重要,而高三毕业班就挤掉。对于高三毕业生,学校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不同的途径,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比药物更有益。
(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于学生来讲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是体育教育观念能否更新,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落实,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强化的保证。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学校应尽可能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要求教师一定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工作应认真负责,自身一定要做好表率,只有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现有的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进修、函授、自学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多与其他学校交流,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
第三、体育教师还要积极涉猎与体育相关的其他领域科学知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深入认识“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念。
(三)提高课堂实效性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材。教师不能够被动的适应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能动地的处理教材,更多的选择具备地方特色,能够满足学生趣味的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第二、要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和方式,因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还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因为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制定等方面不能够搞一刀切,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按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等,合理划分层次,进行有效教学。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究新的方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争取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够体现课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每一堂课都获得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四)健全和完善考评制度
评价不仅要考虑教学近期显性效应,更要注意远期隐性效应。在评价过程中不能把测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也应该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基础差异,要重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想结合。比如在跳高教学中,由于学生身高的差异,矮个子同学非常努力,技术动作好,但成绩不好;而高个子同学练习不勤快,技术动作差,但是成绩较好,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只根据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最终成绩,那显然是不对的,这样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反过来却助长了另一部分同学骄傲自满的思想。又如在篮球模块教学中,一开始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和练习,部分同学的篮球水平突飞猛进,而一部分同学的水平进步不明显,这个时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绩要客观,不能只能按最后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最终成绩。
同时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把学习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教学措施 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现实意义。体育课作为高中的必修课一直以来都非常受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现实的高中体育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扩招师资短缺,教学所需的场地与器材相对拥挤,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意义认识不高,学校领导不重视等直接导致当前我国部分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体育教学的头等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便需要各级各类高中向体育教学要效益。因此,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教学便成为时下高中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作为基层高中体育教师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具体探讨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体育教学兴趣,注重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索的原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则会将有限的注意力更集中于这一学科的学习。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过于注重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过于注重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因此,很多时候部分高中教师会忽略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练习,强迫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些根本没有兴趣的练习,虽然学生会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但其内心深处会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产生厌恶,长此以往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为更好地进行高效体育教学,需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男女同学的体育兴趣存在差异,男学生更加喜欢激烈、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女学生喜欢韵律感强能展现其女性阴柔之美的运动项目。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根据男女同学不同的运动兴趣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运动兴趣入手,男生班级可以多进行篮球、足球等对抗激烈的身体练习;女生班级可以选择形体练习、舞蹈等运动项目。从学生的不同兴趣入手,让学生真正喜爱体育课,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在短时间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有效教学服务。
一些高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只有运动习惯养成后,学生才能在课后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练习,并将这一运动习惯保持一定时间。这对于学生的体质增强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现实意义。
二、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忽略学生的感受与意愿,在教学过程中高高在上,仅仅是口头指挥学生进行部分体育项目的练习,与学生的距离较远,融入性相对较差。部分高中教师对于新课标所倡导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利益这一教育理念置之不顾,使得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现实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切实考虑学生的利益,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具体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需要真正融入体育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行基本的身体活动和项目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与魅力,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班级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行必要的身体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三、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为主,常被高中体育教师采用的主流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预防与纠错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一定程度上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实具有一定意义。但从小学到大学总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则其教学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重复小学和初高中的教学过程,在一般教育情况下,教学内容相同,教学方法相同在其最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共性。由于之前学生在小学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均是足球、篮球、武术和田径等,在教学方法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则教学过程基本一致,使得学生在高中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索然无味,体会不到任何新意。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则必须向教学过程要效益,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转而注重一些学生很少接触的合作式学习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等,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带给学生一些新奇的感受,很好地让学生融入体育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现实作用。现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体育教学过程与质量确实不容乐观。为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兴趣,注重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等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体育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身体素质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27-01
中学体育教师效能感的提升有利于促使教师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己更快的成长。所以说教师的效能感的提升,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成绩的提升,还能促使教师的不断成长。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经历都对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
1什么是教师的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感知和信念,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成绩并对其进行主观的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是单一的一种技能,而是多种心理成分的整合体。首先,就其本质来说,教学效能感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信念。就能力来说,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就信念来说,主要体现在鼓励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去提升自我的信念;其次,就其成分来说,其包括的内容不仅有认知成分,还有情感成分等等,可以说是一个综合体;第三,就其核心来说,包括教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方面。教学效能感是对教与学、以及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和判断。
2提升教师效能感的措施
2.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成效,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认识,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还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要不斤斤计较,要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最大最求和最大乐趣。教师要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在教育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开展培训活动,提供榜样示范。
中学体育教师要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校也要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并把培训和教学有机的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和培训来解决教师的教学难题,从而促使教师的不断成长,提升教学效能感。体育教师在一起学习和培训,这个集体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可以互相的交流合作,即学习了知识,由提升了教学经验,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能感。学校要为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观摩课、研讨会、教学录像观摩等等,通过观看和分析优质课教学来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能感。此外,还可以通学习从优秀的教师身上学到课堂教学的优秀策略,增强了教学的效能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2.3教师要学会正确归因。
中学体育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归因,只有正确的归因才能有效促使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首先,培养体育教师的归因意识。学校要通过有效手段来提升教师的归因倾向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其次,归因要正确。教师在教学后进行归因,要实事求是的寻找原因,既要从学生方面找原因,又要从自身上找原因。同时,还可以通过集体归因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把教师的集体智慧发挥出来,有效的克服困难和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面,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4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优化育人环境。
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师效能感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学学校领导要力求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使教师、学生、领导,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谐发展,使教师能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建立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创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完善系统的功能,提供有效的教学硬件设施,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使得教师上课没有后顾之忧。
2.5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转变是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更是提升教师效能感的客观要求。所以,体育教师要转变思想,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开拓进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使自己由普通的体育代课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通过研究他人的教学行动来增长见识和经验;在他人的帮助下研究自己,对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提升,从而提升教学效能感。
2.6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于学校教学的评价更加重视,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学生将成为重点评价对象。为此,教育部门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制定能促进学生和教师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考评标准的制定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制定,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反应教师的劳动。同时,还要把科研、教学实验、创新教学和校本课程以及师生关系等都纳入评估体系,使教师体会更多的效能感。另外,体育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质,因为良好的身心素质时提高教师效能感的基础。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任务的艰巨性,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感。
3结论
教师效能感的提升不仅仅要依靠教师自身提升,还要学校为广大体育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胜任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更加坚定的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同时,有关部门要不断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干预手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探讨如何从教学实践、培训等方法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参考文献
[1]熊刚,熊会.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 自主学习
教育改革使得高中英语的教学方式有所转变,其重心转移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导学案进入课堂,对课堂教学目的的达到也有所帮助。这种模式下,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从而很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新教学模式的融入,探究式学习进入课堂
习惯于传统的“接收式”教育,学生以水缸的姿态来接收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便尽力接收多少。这样的教学模式永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举一反三,没有奇思妙想,甚至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教育改革后,形成了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师由原先的主导支配者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导学案是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提出的新教学模式。它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而研讨制定的学习方案。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使得学生学习由原来的“接收式”转换为“自发式”,即由原先的水缸变为水源,而教师的职责则变为对水源进行开发和保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这种模式,导学案的编写有着课时化、问题化、方法化以及层次化、递进性的原则,同时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以及课堂小结四个部分。这使得学生有自我探究和自行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都得以快速提高。
比如高中英语牛津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便要求学生掌握和校园生活有关的相关词句和学会描述校园生活和学校设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会对相关词句进行教授。而自主学习模式下,则可以以“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你理想中的学校生活是什么样子?)为主题,使得学生自行学习探究,对“dream school life”进行描述,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加深学生对相关词句的记忆。
二、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学参与度的增加
在新模式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后,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由原先的接收者变为主导者。面对对新知识的自行探究和思考,学生集中了大部分精力去思索和实践。自主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便有所提高。同时,导学案的第一个部分便是课前预习,这就要求学生自行了解学习对象、目标及重点难点。而后在课堂探究的环节中,学生可以就自己的问题结合教师的分析进行理解,同时可以就自己预习时的思路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有针对性的听课,不仅迅速提高课堂效率,也增加了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这种模式的重心为课前预习,所以在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以后,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环节和节奏有准确的把握和调节。
比如牛津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讨论的是健康、锻炼的相关问题。在预习时学生对work out(锻炼、训练)、lose weight(减肥)、follow one's advice(听从某人的建议)这些较简单的词汇有所掌握,则课堂上便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来讲述这些词组的字面意义。而面对“Dying to be thin”这样的语句时,就需要进行分析。Dying的本意是“快要死去的”,而dying to do/ be + adj.或dying for +n.则理解为“迫切希望”。这是个双关语,既可以翻译成“差一点为瘦身而死”,也可以理解为“迫切希望瘦身”。课文主人公Amy因为急切希望保持苗条的身材服用了一种减肥药造成肝功能衰竭,差点丢了性命。用这个双关语作课文的标题非常巧妙。对于这类学生理解可能会产生歧义,或中英差距较大的词句,也是课堂教学的一大重点。
三、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学习是一个持续而反复的过程,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有着不同的意义。而学生需要达到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并非了解单词的意思便是对单词掌握了,只有可以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可以说是达到了学习的目标。所以在完成课上学习后,课后的习题巩固也是必要的。根据学习情况,选择适宜难度的习题进行巩固,而后进行课后拓展。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反思和修订整理。同时对错题进行理解纠正。导学案上课后拓展的题目是根据大纲要求和课程目标设计的,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高中英语牛津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所讲的定语从句。定语从句通常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而当引导对象为人时一般使用who或whom。这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在做题时难免出现错误,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课后习题的训练。如将以下两个填空题进行比较:
1. Tom is the only person who can keep a cool head in time of crisis.(who指代主句中的先行词person在从句中作主语)
2. Tom is the only friend whom(或who)I can rely on.(指代friend,在从句中作宾语,所以常用代词who的宾格形式)
通过这样的系统题目的练习比较,就可以清晰的理解两个关系代词的共通之处和区别。课后巩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朱艳梅. 巧用课堂导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
[2] 陈传光.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