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职校学生;重要性

一、引言

在职业教育中,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求学校能够结合家庭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地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就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在家庭的受教育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引起了职校院校的普遍关注。

二、当前我国职校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职校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过于自我,对家庭、社会以及思想观念等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常与家长分离,因此与家长们的联系较少,但是又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加上社会不良文化思想的渗透,导致少数学生出现家庭意识薄弱的情况,甚至出现看不起自己家人、抵触家人的反抗情绪;第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职校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在学校中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对未来没有规划,对学习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学习效率较差;第三,自制能力较差,生活较为懒散。职校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不高,在生活中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经常沉迷网络或者游戏,生活消极无规律。

三、家庭教育对职校学生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职校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职校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就与家庭教育的不足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家长采用的专制型的教育形式会导致学生远离家长,不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成功、喜悦或者遇到的难题,最终导致学生与家庭的关系不够和谐。而对于部分放任型教育形式的家庭而言,他们对学生过于溺爱,导致学生不懂得金钱的重要性,也不明白自己赚钱的艰难,产生了错误的生活观念和金钱观念,也是影响当前职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职校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求学校能够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创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家庭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专制型教育模式、民主性教育模式以及放任型教育模式。其中,专制型和放任型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应该尽可能采用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而要做到这点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尊重和理解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职校学生心里较为自卑,渴望得到认同。在专制型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经常对学生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只有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教育方式是错误的,首先家长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家长没有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能代表全面的发展,同样的,学习成绩的落后也不代表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不理想。家长应该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多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2.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职校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容易出现偏差,对于学生的某些价值观念,如金钱观念、自我认识等,家长要耐心地进行引导,防止学生走上错误的道路。例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需要多开解学生,告诉学生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很好。而在学生对物质生活进行挑剔时,家长更要注意平时的教育和指导。例如在饭桌上要告诫学生“不能浪费粮食”,“剩饭剩菜是可耻的”,还要告诉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3.多关心学生。职校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敏感,学习基础也较差,因此家长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要多关心,并且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当然,这需要把握一定的度。关心学生并非指的是向学生询问今天有什么作业,做完没有等等,而是坐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听学生讲校园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者遇到的难题。对于小问题,家长应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当家长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较为严重时,则可以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例如,某位家长发现学生在解一道数学题时遇到了瓶颈,思考了一个小时还没有思考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家长就偷偷上网查找了网络资源,得到正确的答案之后给学生提出了一点提示,而学生在这点提示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学习难题。这种关心和帮助的方式方法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又有助于提升家长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职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较低,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在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学习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误导。家庭教育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状况,如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的形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因此职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既要尽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立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自主的优秀人才。

作者:陈松 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第2篇

家长学校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的普及推广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家庭教育越来越得到了家长、社会与学校重视。教育不能单单靠学校,家庭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我县于 2014年5月7日在县实验二小举办了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特聘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进行了《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培训。参会人员为全县中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及优秀班主任,本人有幸参会。经过一天的培训,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上午关鸿羽教授重点就《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有理论,有实例,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他首先将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总共分为粗暴型、精神虐待型、期末算总账型、抽风型、超负荷型、保姆型、干扰型、金钱刺激型、放任型、分数第一型、溺爱型、迁就型、攀比型、暴躁型、唠叨型、冷漠型、纯理智型、专制型、期望过高型、过度教育型等等20多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进行分析,并指出改进方向。这对我们指导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之后关教授分别“从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和“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两个方面来说明家庭教育专业性与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差别很大,教育孩子不能重来,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关乎孩子的命运,甚至关系的国民的命运。提出问题后关教授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法。

在听到关教授讲国外高中生开新婚指导课后我们都有些吃惊,当听到有的国家在结婚前要求听家庭教育讲座,进行理论学习并要通过考试才能结婚的消息后深感震惊:家庭教育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分析完国际家庭教育指导情况后关教授提出了“大教育观”的概念。大教育观分为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具体指时间上的终身教育和空间上的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大教育观的效果是1+1+1>3。这个概念非常新颖,也能很实际的教育完整的概括起来了。关教授认为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以及做好家庭教育要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一、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二、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三、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四、给家长开读书活动,汇报会,分享家长自己的教育案例等等。所提出的方法和给出的建议都很实际也很有有意义!下午关教授就有关创新教育的话题做了简单的介绍,也很有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一整天的培训我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成立家长学校,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在看的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的家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明清家教文化;家庭教育;现代价值

一、明清家教文化的研究概述

家庭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家发展的缩影,其中不仅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变化。简而言之,家教文化是家庭教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而产生的,对于家庭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明清家教文化。明清家教文化在中国家教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的家教文化集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大成,涉及范围广泛丰富,不仅传承中国了的儒家文化,也因实学思潮的影响产生了更多层次的家教观念。(1)家教文化以儒家道德思想为核心。儒家文化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同时也是家教文化的指导思想。在传统的家教文化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并贯穿至今,其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悯物好生、仁爱万物等特点都在明清时期的家教文化中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儒家文化被作为明清家教文化的核心思想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这让明清家教文化成为了儒家文化变化发展的体现。最好的体现就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人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通过考取功名的方式再将所学奉献社会,因此,考取功名成为当时家庭教育的重心和目的。(2)家教文化以社会环境为主要影响因素。明清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让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受到强烈的冲击,在这个时期统治阶层加强了思想文化的专制。思想文化的高度集中让明清时期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社会各个阶层都提倡家庭教育的时代,因此出现了大量森严的家规。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的国情。2.明清家教文化的研究价值。明清时期的教育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将传统的教育文化弱化,导致当今教育缺乏一定的“根性”。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当今教育的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当代家教工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当代家教工作的概貌。缪建东将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终极关怀”的家庭观,强烈的家庭意识使家庭成为中国人的“生命之根”、“统治关系”的家庭人际关系,统治关系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家长意识”,它体现为“支配与顺从”、“规矩与控制”的家庭行为,以家长意识为主要取向,以学习为重的目的观念。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的家长会认为学校教育会教给孩子全部的知识,便忽视了家庭教育。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上,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但不会换位思考,还不会给孩子做出榜样。而明清时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家训,到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例如《家训》中对孩子的教育:“学习须注意一张一弛”“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一定要经风霜磨炼”“早起、有恒、稳重三者皆最要之务”……无不体现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和以身作则的家教理念。以此,对于将明清家教文化中的精华运用到当今家庭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2.当代家教文化存在问题分析。(1)道德教育的弱化。传统文化的断层,西方文化的入侵,使青年一代在价值观上产生迷茫和困惑,对一些传统文化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家长只重视分数,忽视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学生的智力水平成为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这使得当今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2)经世之道教育的弱化。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家长片面的将学习科学知识作为了教育的全部内容。许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对于为人处世、独立自主这些的学习还太早,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出了无数“读死书”的书呆子。很多孩子到最后都是高分低能,缺乏自主能力。究其根由在于家长没能正确的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家长认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自然会知道经世之道。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也没有以身示范,反而选择自己大包大揽,让孩子失去自我处事的能力。(3)规范教育的弱化。规范教育的弱化很大程度是因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不重视。当代家庭教育大多都在非正式的场合以口头说教的方式进行的,而古代的家庭教育是有规范的家训作为理论的支撑,长辈对后辈的家庭教育是在正式的场合用严肃的态度和口吻进行教育的。而当今的教育中的无痕教育则很大程度上没有较强的说服性,家长在教育的时候也缺乏以身作则式的教育,有的家长还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给后辈一种随意的教育态度,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不完善。3.当今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1)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古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严格的家庭等级制度,都为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但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许多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家长认为给子女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学习条件便给了子女最好的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环境只重视物质的满足反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教育精神氛围。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规范,导致现在家庭教育环境比较随意。同时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感情,父母的待人处事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2)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在我国古代严格的家庭等级制度下,家庭教育更加正式和规范,只要是家长年龄比受教育者大的家庭成员都可以对其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则避免出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年龄差距过大造成的教育观念不匹配等问题。而当今的家庭教育主角是长辈,但长辈的教育理念大多都还停留在他们作为子女时的教育观念,社会的发展导致以前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受教育者的教育要求。教育观念的落后在很大程程度上会导致教育的落后,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3)家庭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性。古代家庭教育者对家庭教育的正确理解和充分认识都成为了古代传统家教文化兴盛的主要原因。教育者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没能充分的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子女的教育重任交给了学校教育。这样的教育认识导致受教育者在家庭教育的不足,让受教育者的整个教育过程出现较大的缺失,导致教育的不到位。

三、明清家教文化对当今家庭教育工作的启示

1.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现如今我们需要挖掘传统家教文化的精华并向其学习。在家庭教育中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从意识里就树立孝悌思想,尊章守德,培养子女的忧患意识和进取心,并把思想内容逐步转化成行为习惯,今后在家庭德育中,我们需要借鉴明清家训中的积极思想,力争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德育双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重视经世之道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进入新阶段,片面的追求获得知识使得读书具有强烈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及其容易使人偏离单纯的学习和对学问的研究,这就会促使青少年不够重视治学之道,长此以往就会使思想和行为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家庭中要培养真正的读书人,应劝勉子女勤奋读书、研习,志在圣贤,而不是权势地位,在教导中向子女传达读书的两件事情——进德修业。3.丰富家庭教育方式、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和分析明清家教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许多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可有可无,家庭教育的价值也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家教文化最为传统文化的中要组成部分,其中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于我们现代的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就现在的家庭教育工作而言,我们会发现家庭教育因社会环境的各种原因,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会出现许多不够成熟的思想。明清家教文化虽然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封建统治时期出现的许多老旧思想如:重男轻女、科举入仕等,但在某种程度而言还是具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所以对于挖掘明清家教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现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将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236,283

[2]柳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4

[3]汤致琴.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特殊性 早期性 感染性 权威性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赫尔巴特像我们一样认为到目前为止,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家里完成的,因家人团聚时孩子对父母有一种依赖感,而父母也能亲近的了解孩子。”

“对孩子来说,就是社会秩序的缩影,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楷模,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将来他在对待他人将主要以此为依据。”

通过以上两句话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对人的教育的重要性。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这三种教育方式中,家庭教育是人接触的最早最基础最有效地教育。

1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家庭产生而产生。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中,一般意义上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父母,受教育者是孩子,家庭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

家庭教育教的是什么?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重知识文化修养也不同于社会教育的重技能培训,家庭进行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的重点则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等。可以说家庭教育实施的是人性的教育。前面说到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生在入学前接受一定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对其以后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2家庭教育的特征

2.1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父子或母女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人的一生在家庭中占据大部分,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跳板,所以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无法泯灭的影响。

2.2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古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

2.3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使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行为规范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而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采取相同的解决方式。

2.4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的启蒙导师,因此要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性。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但是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就可以获得的。

权威的一个极端现象是家庭的绝对权威、专制权威。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没有自由可言,无法自主思考,在家中没有地位,没有尊严,没有人格,卑躬屈膝地服从于父母的绝对权威与专制。虽然“专制教育并不是完全会失败,它培养出了坚定、有能力、有才气、有自我管理能力和举止优雅的人们。”但是家庭的绝对权威造成孩子的两种倾向,一是被权威压的无法喘息,一是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加深。

家庭权威不能专制也不能缺失,缺失给了孩子过分的自由。洛克的“理由一贯正确论”认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无论是否违背社会伦理道德。无可厚非,这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危害。家长专横也许是他的本性,但是孩子的软弱、顺从会加剧家长的蛮横,相反,家长一味的退让、宠溺也会造成孩子的绝对权威。如因为“想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思想的盛行,家庭的这种“权威性”大大的失宠,权威人物便也随之消失。孩子变成家中的绝对权威,家长对孩子惟命是从,不管孩子的对与错,溺爱、骄纵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没有尊卑观念,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懂得,人格不健全,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承受不了挫折,困难面前只会逃避等等弊端。

后来斯宾塞对洛克的这一思想追根溯源,他认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理由证明自己的权威性。这说明不仅家长有权威,孩子也是有权威的,也就是说明家庭教育的权威是双向的,而不是专制的。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第5篇

家庭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捐赠等。它是一种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但亲社会行为并非儿童天生就有,儿童必须经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养成。通过家庭教育,儿童能够随时看到和亲身经历父母如何给予自己无穷的关心和爱护,家人之间如何相互安慰与支持,这就为儿童提供了大量亲社会行为学习的机会,并通过他们的心理认同而不断强化,当他们以后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就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亲社会行为。

家庭教育还有助于儿童建立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交往是现代社会生活对人的基本要求,交往能力也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有两种交往:一是与父母等成人的交往,一是与同龄人的交往。在与父母和家人交往的过程中,儿童从长者那里学到了如何与不同对象交往、如何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儿童与同伴交往时,就会不断地“验证”那些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知识”,并不断拓展自己在待人接物、关心同伴、与同伴合作及协调矛盾等关系的能力。

家庭教育中对于儿童道德教育忽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尽管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如今,家庭教育中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的初始阶段,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却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诸多障碍与难题。

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倾向明显,部分儿童品德养成缺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拥有丰富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学历社会”提早到来。不少家庭为了避免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遭受排挤,为了确保孩子今后能够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为了让孩子过上比父辈“更美好”的生活,对孩子的教育就“从娃娃抓起”:孩子在母体时开始“听唐诗”,一岁时教他“念英语”,两岁时要学游泳、跳舞和画画,三岁“应该”培养逻辑和思维能力等等。在许多“现实而理性”的家长看来,传统中国家庭对儿童“温、良、恭、谦、让”的德化已经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家庭教育就是要“有用、有利”,最好还能“立竿见影”。在此观念指导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日渐凸显“重智识、轻德育”的倾向严重,儿童品德养成呈现“先天不足”,从而导致其社会化失败。

父母本身的道德素质不高,容易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家庭中的父母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有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他们对于儿童的影响与教育都具有社会性。因此,这种教育与影响对于家庭中的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和体质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甚至对于他的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有重要作用。然而,现代社会中,对于年轻人来说,关于责任、婚姻、家庭、很多人都没有很深刻的理解。本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精髓,到了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缺失了。所以,离婚,婚外恋,弃婴这些现象我们屡见不鲜。或者天天家庭大战,搞得家庭乌烟瘴气,直接导致了有的儿童游走在社会边缘,内心绝望,还有的儿童小小年纪便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自暴自弃。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什么道德教育可谈。孩子的第一监护人道德素质低下,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天之骄子”?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最初学习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巨大的影响。父母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必然不会注重家庭中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从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文化环境受到西方影响较大,传统道德被忽略。现如今,学习西方人的先进文化及思想成为时尚。人们盲目的崇拜西方的文化习俗及教育模式,特别是年轻人,对于儿童教育盲目的崇尚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传统的道德教育。父母放任儿童自由发展,对儿童不加约束的溺爱,这些都会导致儿童社会化的失败。如今儿童接触事物的途径越来越多,电视网络等等开放的媒体对儿童成长的冲击力很大,再加上儿童本身没有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如果没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及时纠正,儿童很容易被各种不良思想侵蚀,在成长过程中丧失儿童原有的道德品质。

现代家庭儿童社会化中道德缺失的对策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蕴含着许多至今仍然很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值得骄傲的一部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与现代家庭的特点,解决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中德育缺失的现象,从家庭教育的道德教育做起,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营造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家庭氛围,加快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环境,也包括家庭成员间平等互助、彼此关爱的家庭氛围。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家庭氛围,要求父母等长辈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合理安排家庭资源配置结构;应树立正确的家庭道德观念,开展健康而有意义的家庭活动;应切实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保持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在平等、民主、亲切的氛围中实施道德教育;应具有现代化意识,养成科学的亲子观和养育观,这对于儿童社会化大有裨益。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果家庭中有不可避免的矛盾,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动干戈,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要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从只注重文化知识转移到道德教育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在对子女教育上要不断学习、吸纳新的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的单一教育观念,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正确的人才观。注重儿童的道德素质的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把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同时,在教育方法上,作为家庭中的父母,应在学习良好的教养方式的同时,有意回忆被抚养经历中某些较差的方式,以便对自己儿女的教养中避免或改良。改变把孩子看是个人“私有财产”,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中的私事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到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子女实施社会化教育。

提高家长的自身道德素质,以身作则的引导儿童社会化。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不仅可以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还能像面镜子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我国自古就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陆世仪在他的《思辩录辑要》讲到:“教子是以身率先。”颜之推在他著名《颜氏家训》中也说道:“夫风化,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身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道德修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家庭教育由“随意性”提升为“遂意”教育,并提高“遂意”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