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陆费逵;职业教育思想;实利主义;职业道德

陆费逵,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因主编《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及创办与经营中华书局而享誉中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1917年1月,他与、黄炎培等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担任议事部议事员。陆费逵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阐释了其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开拓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

在近代中国,对于教育方针的讨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难以形成定论,多种教育救国思潮的出现便表明了这些意见的多歧义性。陆费逵对当时民国教育方针的关注始于1912年4月,时任教育总长的向陆费逵征询教育方针问题,陆费逵就以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作了回答。后来陆费逵读到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书》后,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于此间题的理论言说。他认为,对于教育方针的提法失之偏颇,教育方针的确立不能超轶政治,而应合乎国事与世界潮流,他说:“夫教育方针,当与国是一致,尤当合世界之潮流,非可尽超轶夫政治也。”以此分析为基础,陆费逵指出,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书》一文中所表达的民国教育方针当为军国民、实利、公民道德、世界观、美感五端,仅为世界观与美感教育,对其他三种教育却少有旁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他说:“吾谓蔡君意见,并非兼采五端,而实以世界观及美感二者,为教育方针也。”针对这一点,陆费逵发表了《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一文,全面论述了实利主义的目的与功能。

(一)实利主义可以救国救贫

近代中国自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腐朽,中国陷入了民穷财尽的边缘,也逐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受到延滞。在此境况下,中国先进分子努力寻找救国救民之道,陆费逵对于近代中国的这一局面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然万事根本,实在乎财,吾国大患,尤在乎贫。”正是由于民穷财尽,才导致了国与民破产的境地以及外族的侵略。他这样说:“国家破产,外侮立乘,国民破产,盗贼愈甚,而皆不免于亡。”立足于这样的基点,陆费逵扛起了“教育救国”的大旗。而在其理念中,实利主义是重要途径之一,“今日教育方针,亟采实利主义,以为对症之药。”

(二)实利主义是沟通“劳心”与“劳力”者的桥梁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劳心”与“劳力”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而陆费逵认为,这两大阶级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其桥梁就是实利主义教育,因为凭借实利主义可以使“普通人民具生活之知识技能,俊秀之士备指挥监督之才”。他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属性进行分析后指出:“吾国人之习性,下等社会虽能耐劳而知识缺乏,生活之力遂以薄弱;上等社会文弱优柔,既无耐劳之筋力,又无谋生之能力,”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如果不加以解决,则“恐全国皆游民饿莩矣”。

(三)实利主义可以使人自立,养成高尚人格

在陆费逵看来,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是否自立,要达此目的,他认为非采实利主义为教育方针不可。陆费逵说:“人之维持生活,既为人生第一要事,教育人人使能够维持其生活,或更从而进步之,斯教育之目的达也。”他还认为,人格的养成也依赖于实利主义,“举凡一切为人之德义,实利主义之教育无不含之。”为养成国民高尚人格,他从“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基本理论出发,毫不掩饰地说:“衣食足而后知礼仪,饥寒不免,则道心变成盗心矣。”

陆费逵对实利主义目的与功能的全面阐释,打破了当时人们对实利主义教育的误解,在他以及当时诸多人士的影响下,民国初年,教育宗旨明确规定为实利主义教育,并开办了许多实业学校。可以说,他对实利主义目的与功能的理解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先河。后来的学者曾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近代建立在工业基础上以解决谋生为群众服务需要的教育,先后虽有多种名称,而实质乃是职业教育。”(刘桂林,1997)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在《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论述职业教育思想时,就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以及实利主义的一致性。比照陆费逵的实利主义言说,他的观点属于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则是毫无疑义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对实利主义目的与功能的阐释实际上就是对职业教育目的与功能的全面把握。

二、职业教育当与人才教育、国民教育并重

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陆费逵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与人才教育、国民教育并重的观点,从而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911年陆费逵在《世界教育状况》序言中提出:“吾国今日,亟宜注意者有三:国民教育,一也;职业教育;二也;人才教育,三也。国民程度之高下,恃国民教育。国民生计之赢绌,恃职业教育。而国势之隆盛,厥惟人才教育。”在这里,陆费逵把三种教育并重,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在解决国民生计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无职业教育,则生活唯艰。”“国民生计之赢绌,恃职业教育。”这是我们在陆费逵的教育论著中看到的第一次使用“职业教育”这一名词,当时陆费逵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只是寥寥几字,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功能认识也仅仅局限于人民生计上,但他是在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时把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及人才教育三者相并列而提出这一问题的,触及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彰显了中国自以来的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具有浓厚的历史责任感。他在以后的文章中对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作出了更加充分的说明。1914年1月,他发表了《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一文,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当与国民教育及人才教育并重的观点,并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批评了不重视职业教育的错误观点

民国建立前后,由于重视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在社会上便有人宣讲世界观教育、美育等,对职业教育较少提及。“职业教育在屏除之列”,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则是:“则如惰农之治田,不知耕锄,不知培植,杂五谷于莠稗之中,虽溉之壅之,而卒不能收获也。”针对这一情况,陆费逵进行了批评,他认为这样的错误观点是“以理论言之,未尝无一日之长;以事实言之,则国民自杀之道也”。

(二)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概念与重要功能

陆费逵在1911年便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名称及其在解决国民生计问题上的重要性,到1914年,他又对职业教育的概念与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释。他说:“职业教育,则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者,所以使中人之资者,各尽所长,以期地无弃利,国富民裕也。”这样陆费逵在阐述职业教育概念的同时,又把职业教育的功能从国民生计上升为地无弃利与国富民裕的高度,是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升华。

(三)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民族危亡时期的紧迫性

民国初创,各种事业正处于建设之中,国贫民穷是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陆费逵认为在当时的情形下,职业教育是救亡的重要途径之一,他说:“故吾以为今日欲救危亡,第一须有人才,第二须有款项。”款项的筹集,民族的救亡,在陆费逵看来,舍职业教育而别无他途,如果离开职业教育,他预料:“他国之实业,将充斥于吾国。”结果则是“非以教育救亡,直以教育促亡矣”。

陆费逵对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地位的确立,打破了民国初年只重视国民教育的错误观点和做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费逵在对职业教育作了充分肯定的同时,并没否认国民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曾明确地表达过这一点,他说国民教育“特百年树人,为国家长治久安、日进文明之大计,轻视固不可.屏弃百事而仅从事于兹,则尤不可也”。后来,围绕这一问题在中国的讨论较多,科玄论战自不待说,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创办的《独立评论》杂志也就教育到底是“致知”与“致用”展开了大规模的讨论,他们后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育应该是“致用”与“致知”并行而不悖的,两者各有其本身的价值,只不过应该从属于不同部门而已,“致知”由普通学校进行教育,而“致用”则由专门学校来教育。他们这样说:“后者的功用是训练技术人才,而前者是养成‘通人’或‘学者’,两者本当分头兼重,并行不悖。”(君衡,1933)由此可知,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在社会发展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陆费逵的这一论断,毫无疑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表明了他

对于中国教育体系的全面设计。

三、各业当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陆费逵在全面论述职业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否认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他认为各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对各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一)出版职业界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陆费逵毕生从事出版业,对出版业界的道德状况深有体会,也对出版业界由于道德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感触颇多,因此他特别强调,出版工作者应加强自身人格和道德修养。1922年他发表的《书业商之修养》便表达了这一诉求。他认为,出版工作者的人格可以是高尚的、最宝贵的,也可以是最卑鄙、最龌龊的,判断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良心,良心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后果。他说:“吾人用尽脑筋和心血,出一部有价值的书籍贡献于社会,则社会上的人们,读了此书之后,在无形中所获得的利益非浅;反是,如以诲诲盗的书籍贡献于世,则其比提刀杀人还要厉害。”所以,他号召,出版者应心地纯洁、思想高尚,这样才能将最有价值的书籍贡献出来。

(二)著作者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陆费逵认为,不同的书籍给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对书籍的评价也因时因地而不同,他说:“若书则不同,善恶无定型,优劣无章程。”但有一点陆费逵认为是不可否认的,即书籍必须利人。怎样使书籍利人?著作者毫无疑问承担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夫教育者,国民之根本,著作者,教育之津逮。”因此,陆费逵指出,社会之盛衰、国家之存亡及国民人格之高下都依赖于著作家,著作家的宗旨是:“涵性情,培人格,增知识,造舆论,泯祸乱,促进化。”

(三)实业家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民国初年,由于人们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实业救国与立国的呼声甚高。陆费逵说:“有志实业者,项背相望。”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功者少,失败者多,陆费逵把原因归结为实业家修养的缺乏。为提高实业家的修养,从1915年起,他发表了《实业家之修养》、《工商界做人的条件》及《我对于商业人才之意见》等一系列文章,呼吁加强对工商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他曾这样表达过实业家的资格:“以余所见,勤俭也,正直也,和易也,安分也,进取也,常识也,技术也,经验也,节嗜欲也,培精力也,殆无一可以或缺。”此外,陆费逵还在他主持创办的《中华实业界》与《进德季刊》等杂志上,经常刊摘工商实业界成功人士的事迹,介绍工商业者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陆费逵对各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表明了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全面性。职业教育不仅包括职业技术教育,也包含职业道德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陆费逵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论述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他对于社会各业的道德现状及其带来的后果领悟较深,因而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寻找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步骤。更加重要的是,陆费逵把人格的养成放在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位置,他曾反复申明:“吾今重述教育之本义,曰:培养国民人格,以发展民国精神。”由此而言,陆费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倡国民人格的培养,使职业教育为强国利民服务,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职业教育观。

[参考文献]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德育 相辅相成

教育学家赫尔巴恃曾经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与德育相辅相成,互为影响。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及道德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上这些和德育相关的内容,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逐步提升。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德育,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以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最终达到数学教育和德育互相促进的作用。

一、数学课堂教育应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来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生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他们带着新的目光来审视世界,重视自己,处于一个很微妙的心理阶段。这时如果以成人眼光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只重视学生的“听话”教育,就会造成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德育教育时要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来开展德育工作。

例如,在教授初中几何“圆”章节时,我发现该章节的知识点较复杂,于是便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教授该章节。首先引导学生按以优带差的形式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基本道德。同时因为是自愿分组,学生间彼此了解,之间的关系亲密融洽,一荣俱荣,一耻俱耻,为了小组的荣誉,互相协作,共同进步。这样便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其次“梅花香自苦寒来”。章节知识的难,恰好来用作锻炼学生的磨刀石。通过该章节的数学训练和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通过独立思考来克服困难的精神。该章节越往后知识点越多,学生开始知识混淆,频繁出错。错误的体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部分学生便开始慢慢放弃,当遇到一些难题,许多同学开始“置之不理”,失去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这时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一味的批评,而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在课堂上帮他们鼓气,多表扬、少批评。可以给他们描述偷懒的后果、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可以耐心的帮他们分析做错题的原因,分析解题的思路,教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直至战胜困难的方法;还可以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不以枯燥的说教,而是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来开展教育,学生也愿意向困难发起挑战。经过重重磨练,学生即培养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又攻克了初中几何中学习难度最大的章节,一箭双雕。

二、数学课堂教育应紧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开展德育

“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上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简单来说就是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实德育、数学教学、素质教育三位一体,互不分离。可以说素质教育是目的,德育是方向,数学课堂教育是手段。

通过数学课堂教育,既可以让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分式这一章节的计算量是较大的,但恰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严格、认真、仔细、工作有条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的良好作风,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光代数的教学可以达到以上效果,几何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例如在几何绘图时,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会促使学生更严格要求自己,既能培养绘图能力、审美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三、数学课堂教育可以通过宣扬民族文化、道德传统、爱国热情来进行德育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是要重新理性地思考教育究竟什么。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被教育者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被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教育者获得某些观念、素质和能力。教育是一种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的活动。也正是教育的这个特点,对被教育者产生的影响就更直接更有效果。这也意味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每一种选择都必须十分谨慎。“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中的某一个偏差,即使是细节的失误,也会给受教育者以负面的影响。当学校被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行为所污染,课堂上言说的“真理”又有什么意义,环境、学校行为正发生着负面的教育影响,或许是更直接的更有效的影响。而教育导向的偏差导致的负面影响就更广泛,更深远。反观我们的一些学校教育,依然存在着重知识,轻素质,以分数为目的,以升学为目标的倾向。随意更改课程计划,智育恶性膨胀,排挤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应有空间和时间,甚至对智育科目也有选择,凡是升学考试科目,就加大力度,不考试的科目必须“让道”。学生的身体、心理、品质、情感被忽略或淡化。残缺的教育,必然是畸形的教育,自然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人。

二是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干什么的。教育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个体发展功能,一个是社会发展功能。因此,作为教育个体的发展功能也可以分为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与个体社会化功能。前者是教育对个体自身发展的价值,后者是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对这两者关系的认识和判断,直接影响教育的决策和导向。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会提出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作为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来确定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其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建国初期、50年代到7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无一例外,方针都直接影响和改变着教育走向和局面。也曾经出现了或重德育,或重智育的偏差,影响了一代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培养“人才”,“高质量的人才”,甚至是“精英”。从教育功能看,这只是强调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实现了教育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人”“人才”“精英”,这三个概念外延逐步收缩的过程,正是教育功能不断被狭隘化的过程,也是逐渐脱离教育完整意义的过程。当评价标准再一次错位,把能考上大学的看作人才,能考上名牌大学的视作精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在学校里被边缘化,被冷落,被称为“差生”了。而另一种倾向是,只关注个体个性化的实现,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又忽略了教育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需要为服务社会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对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采取放任态度。

做本真的教育,需要我们对教育有科学求真的精神。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求真。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创新;即使办学行为与教学行为的创新,也是运用教育规律之上的突破与超越,而不是反科学的盲动。求真,是求教育的真谛,寻求和运用教育的规律,从而让我们的教育行为更合理,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作为校长和教师,研究孩子无疑是最重要的功课。从孩子出发,是一切教育行为的起点。教师不了解孩子,就像果农不了解果树的生长,不知道何时剪枝,怎么授粉,需要用什么肥料,又怎么能期待枝条上挂满累累果实呢?蒙台梭利说过:“最大的危险在于我们的无知。我们知道如何从牡蛎的贝壳中寻找珍珠,知道如何从矿山中寻找黄金,知道如何从地球内部发现煤矿。但我们却不知道和不了解儿童进入我们的世界延续人类时隐藏于他们内部的精神胚胎与其创造能力。”研究孩子,不仅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更要研究“这一个”,了解了教育的“这一个”对象,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走近孩子,了解孩子,教育才会有尊重,有理解,有生命的意义,也才能满足孩子多元化、差异性发展的需求。

做本真的教育,需要我们有对教育的真诚态度。面对一份事业,真诚也许是一种最重要的态度。真诚,是真心,是全心全意,是虔诚,是至高无上。造福后人、功在千秋的教育呼唤的是发自内心热爱这个岗位、赤胆忠心履行教育职责、真心实意追求教育理想的教育人。如果没有真诚,虚假、敷衍、阳奉阴违、形式主义、功利思想,必然会侵蚀到我们的血液里来,“教育”与“崇高”就很难走到一起。没有对教育的真诚,就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会漠视自己担当的职责,教育就会沦落到商业化的世俗境地。

教师需要引领,不只是教育教学业务上的不断进修,更需要持续的精神养料。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下的一个热点。各级教育部门都建立了教师培训机构,对在职教师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活动。在教师的考核条例中,进修的学时也作为重要的一条。专家讲座、各类培训班成为常见的培训手段。此外,各级行政部门还加强了骨干教师的评选力度,各个层次的骨干教师群体发挥着一定的引领辐射作用。但目前的培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业务、轻师德的倾向,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乃至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到位。只有引领教师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教师才有可能步入教育的理想境界。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关系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项独立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严格、科学和系统的训练中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在考试与测评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这些方式达到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的目的。从教学方式层面来分析,课程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化、集成化、系统化和具体化等诸多特征的教学模式,这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社会发展形态以及教学内容等。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这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以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方式实现其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在现阶段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基础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在体育课程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育课程的覆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概念

体育教学根据现代教学论中的基本观点,按照体育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并以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为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体育教学是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下运动相关系统模式和结构体系形成的一套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一定的体育课程内容为媒介,在课堂这一主渠道中,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并对体育课程的特定内容进行具体实施,其主要特征是教与学和谐统一下的身体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通过身体活动和锻炼,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些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理论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完成和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目的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意识、精神和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然而在性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前者主要为后者提供方案和蓝图,并且由行政和决策部门进行操作,在性质上更多的类似与国家行政部门。体育课程设计需要在其工作中将国家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制度、法规以及要求等通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形式反映出来,是以价值选择为中心的。我国教育政策中要求需要体育课程的教育要体现出我国的教育方针,并反映出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想、态度、观点、立场以及目的任务,根据这些要求,体育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指导性。而体育教学的性质是学校和老师按照体育课程计划和目标的要求,结合教育主体的需要,并根据教材特点进行设计并组织的一项具体的施教活动。从体育教学的性质可以看出它是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将体育的价值以及课程目标、要求具体的落实并体现出来,从而完成其特定的教学目标。由此看来,体育教学相比与体育课程而言,具有更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体育教学设计往往会受到地域、学校环境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带有其独特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功能上,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前者主要为后者提供总体的活动方案,是社会、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与体育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发挥着纽带作用。因此,我国学校中的体育课程,一定会反映出我国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标以及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要求。体育课程设计对体育教学能起到指导和制约作用,这是因为前者对后者会提出宏观的计划、标准和要求,对于不同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教学对象,体育课程设计在这其中能起到直接的导向、依据等作用。体育课程设计的功能体现在帮助教师更有效的“教”和学生更有效的“学”这两方面上,属于计划和方略范畴。体育教学的功能体现在以具体教学对象的需求为依据,将课程设计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和目的等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具体落实。体育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功能关系可以将其比喻为设计图纸与施工、乐谱和作品演奏这样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然而,即使是同一门体育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例如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场地设施等。一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和手段、拥有完善的环境设施场地等的体育教学过程会有更强的趣味性效果,当然也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反之,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单一,设施场地不完善,其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则会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不佳。

结束语:综上所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有较为明确界定,体育课程设计属于总体方案和计划,对体育教学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而体育教学则是体育课程目标具体落实的实践活动。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能否取得较佳的预期效果,而体育教学活动组织与落实的好坏也关乎到体育课程设计实施的效果。了解了体育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体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03):273-276.

[2]张金花.浅谈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5,14(08):190.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审美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60-02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变化是根据这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来决定的。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改变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正式被提出,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观对审美素质的要求。将美学课程列入高校师范生专业基础课,是我国教育方针变化的直接产物,成为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生美学课程在教学效果上不很理想,有些学校开设美学课程类似于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鉴赏课;还有些学校的美学课程不是偏向西方美学就是偏向于东方美学,过多讲述纯粹的美学原理知识,忽略了美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尤其是地方性院校的师范生美学课程,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相比,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表现的兴趣不高,整体学习效果不佳。以上问题的本质原因,主要存在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两个方面。

一、美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教学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种是文学审美,通过文学类课程体现,比如大学语文或文学作品鉴赏等;一种是艺术审美,包括美术、舞蹈、音乐、声乐等课程。第三种是美学课程。美学课程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是此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关键。首先,在已有文学类和艺术类课程的前提下,国家为什么还要将美学列入课程范围内,而且还作为教育类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此问题说明了美学课程在整个审美教育中的独立性。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从美的形式来分类,有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和社会美。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社会的美化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升华,因此不能将其等同于文学教育或艺术教育。美学的这种独立性中的哲学特点,注定了此类课程担任提供审美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的角色,为进一步展开审美实践活动起到原理指导的作用。其次,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类、中文类和教育类学生都以美学作为基础课,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将其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那么,为师范生设置的美学课程的区别在于,师范生的专业特点是教书育人,学习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审美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关美的理性知识教育,是以人类审美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审美规律的教育。从狭义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的教育,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等特定的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的情感,开拓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由此可见,从性质上,广义上的审美教育倾向于外在美学,着重于美的形式,而狭义的审美教育则更重视内在美学,立足点放在审美教育中的“育”上。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美学指导学科教学,通过美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育出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师范生美学课程的角色定位应具有审美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涵义,并作为教学目标。

二、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符合师范生的美学课程?要达到前述美学课程在师范生审美课程中的原理指导与审美育人两层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1.原理指导

原理是某一学科的最基本科学理论,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人类一切活动都蕴育着一定的规律,活动的开展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审美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学习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知识是认识美、发现美、发展美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基本理论,单凭自我的主观感受以及日常经验,只能简单化地分析审美现象,将现象表面化,无法透过现象中看到本质问题,甚至被现象的表层所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美学原理的学习是最基础的,然而,原理是抽象的。师范生的先前美学知识经验相对缺乏,特别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缺失,导致在接受美学原理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美学原理内容的选择上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先前学习经验来确定。此外,美学原理内容上要突出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学习美学原理不是让学生成为美学哲学家,不是为了对我国美学本体的理论研究和体系的构建,而是主要用于指导师范生自我审美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实际工作的开展。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专业的需求,原理内容的选择要围绕审美活动为中心展开,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构成和发展。将学生置身于内容中,成为审美主体,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分析,感悟到自身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及审美判断等方面的变化。将学生身边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在教学中创造情境,让抽象间接的原理知识变得形象和直接,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情境的设置上,审美活动的选取要突出专业特色,围绕着师范生今后工作的方向,将审美活动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比如教师教学技能上美学的运用,通过仪表美、语言美和教态美,美化教学工具,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符号演变成美学中的对称美或平衡美,等等。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运用美学理论实践到班级建设,比如在教室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座位的安排到班徽的设计,都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审美活动。当学生感受到审美原理对自身的现实意义,才会激发学习欲望,主动思索美学问题,将外在知识理念转化成内在需求,此时,原理的指导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审美育人

师范生的培育是为了输出我国未来的教育主力,尤其是基础教育。师范生将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教育专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同时学会在未来的学生中挖掘美学情趣,陶冶美学情感,完善心理品格,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因此,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原理,还要学会以美引育,达到育人的目的。美学课程要发挥审美育人的功效,就要紧扣内容进行选取。立美教育论提出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观,由美的外部形式内化到教育自身,作为提高教育功效的重要手段,确立教育的美质特征。美学情感论,将个人生命历程的情感积累与社会文化以美的形式相统一,将美学置身于情感教育中,呈现美学育人的功能。在两者理论基础上,美学内容既要与德育相结合,也要关注个人人生情感问题。如果将美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通过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关照,从人生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审美育人,既符合德育中人生观的树立,也满足了个人人生情感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浮躁不安正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树立和个人情感的丰富,年轻的一代对人生的态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茫、烦躁、麻木和焦虑,心灵得不到平静。人生美学是审美人生,是人生的审美化,从美的角度追求美好人生,主要围绕着自我、人性、德性、人格和生命等方面,指引人们塑造出美好的心灵,这正是审美育人最重要的目的。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不仅是师范生自身的要求,也是对他们未来学生的要求。美学内容引入人生美学,从审美的自我出发,在意识上培养审美自觉性,正确认识自己;在美的观照中,相信优美人性的存在,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学会修养的方法;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熏陶,从创造与享受中体现真善美的统一;从塑造完整的人格中懂得优雅和淡泊、崇高和壮丽,学会在孤独体验深沉的审美情趣,懂得平凡中的献身;明白痛苦与欢乐是人生两个永恒的审美体验,善待生命,热爱人生,欣赏人生。只有以人生美学作为美学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感悟人生、掌握人生和享受人生,从而提升他们全面的素质水平和生命质量,使师范生的美学课程充分发挥审美育人的作用。

美学课程要发挥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在课程教学目标上正确定位,既要区别于其它审美课程,又要符合师范生的专业特点。课程的设置承担着美学原理指导师范生今后实际工作的任务,同时还起到提高未来青少年审美素质、培育他们具有美好心灵的育人作用。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课程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出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两方面。在原理指导上突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理论的现实意义转换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审美育人上以人生美学作为主要内容,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人生情感,指导学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和感受人生。只有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师范生美学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概念的建立[J].中国教育学刊,1995,(3)

[2]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12).

[4]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J].美学,1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