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美学特征

设计美学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美学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计美学特征

设计美学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表现形式美学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学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人类环境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综合体。本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表现形式展开,逐步解读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进而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组成部分,代表了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部分,指的是设计对象在内的周围一切事物同设计主体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于这样的需求兴起的环境艺术设计,符合了人类对创造出更加适合居住的人性化环境的需求。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同样也涵盖了与人类的各个活动紧密联系的环境。一方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重点指的是人为设计的人工环境,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方法,指的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独特的审美意识,发挥设计师的人文素养,对设计主体进行人性化的改造,以此来创造出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人工环境。这要求设计师除了要亲身参与环境艺术设计活动,还要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和理想意愿,将这些方面和设计相融合,遵循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创造出独特的环境设计。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秉持对现有环境人性化的改造理念,满足人们对于理想环境的审美需求,以此来设计出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的人工环境。因而,这种环境艺术设计力图实现功能美和形式美二者的有机统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就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的环境出发,进行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表现形式

环境艺术设计既通过环境来直接表达美感,也通过渗透的艺术方式来影响环境,最终产生出需要细细观赏才能体会到的美感。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为了实现和人类的审美情感达到共鸣的审美效果,而呈现出多样的美学表现形式。

(一)自然美

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下进行创造性的人为设计,而保留现实环境所具备的真实自然美感元素,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表现基础。这种真实自然美感往往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美感,这些自然元素包括阳光、绿色植物、流水等。自然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根据,这种自然美充分同环境艺术设计相融合,呈现出具有绿色生态的美学效果。

(二)外在美

这种外在美指的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种种设计手段而呈现出的形式美。这样的外在美是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形态美,是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必然表现。为了达到外在形态美,除了设计必须体现出环境艺术的外在美之外,设计者必须根据自我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正确判断和掌握对环境进行设计的审美方向,继而使用恰当的方法,创造出具有外在美的环境艺术。

(三)功能美

从某种程度而言,艺术创作活动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追求某种功能美。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既然有了外在的形式美,也就会有相应的内在功能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是美学表现的重要形式,指经过环境艺术设计改造的人工环境,具备了一定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这种功能美体现出人为化环境所具有的内在美感表现,这是环境艺术设计者对原有环境在功能上的突破性创造,实现了环境艺术设计从概念到实际运用的现实转变。

(四)文化美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新兴的学科,既代表了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也代表了传统文化领域的广泛传播。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现有自然环境的调整改造,而且也是对现有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更新换代。例如,地区的传统民风或是区域的传统文化,在保留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让各种时代的文化进行碰撞和交融。在这种文化交流的活动中,正是展现了环境艺术设计最本质的内容—文化美,这样的美学需要各种美感相互作用,才可以深入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美学形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既是技术,也是艺术。环境艺术设计被称为无所不包的艺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也要看到,环境艺术设计其实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理论体系,尤其是有着美学特征的理论内容。解读并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对于增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以及在日后活动中进一步参与美学效果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化和人为化

环境艺术设计拥有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方法和手段,其对原有环境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尽管如此,环境艺术设计仍然处处体现自然化的美学内容。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立足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充分考虑大自然规律,这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中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相对于自然化而言,环境艺术设计也有着人为化的美学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活动中,设计者独立自主地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整改造,使之具有艺术美感。这种人为化的艺术美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结果,表现了设计师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最终特征。

(二)整体化和多样化

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化和多样化表明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性美学特征。环境艺术设计源于环境,又直接通过环境来表现。在这样的完整系统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艺术美学效果和组合形式。从整体上看,环境艺术设计具备了完整的美学系统,有着合理化的美学形式,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外在式的美感,也有着秩序化的内在美学效果。而从细节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的不同个体有着自己的独特美感,比如颜色的美感、材料的美感或者形式的协调美感等。这些多样化的美学效果,兼具了个体之间的美学差异性和整体化的美学统一性,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内部细节上,都表现得更加具体生动。

(三)实用化和审美化

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化满足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追求,同时也满足了审美精神的享受过程,这种精神的愉悦享受反映出人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而这种美感并不直接对环境本身产生影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人们的主观世界。这正和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另一重要特征,即与实用化有所区别。这一特征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仅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作品,而是也具备了某种实用性的美学价值。实用化以现实发展为重点,是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的主要形式,也是将美学同现实连接起来的主要方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化和实用化的统一协调,可以使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而这种美学价值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一直伴随的真实再现效应。这样的再现现实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某种变化,而是直接将本身的美学价值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进程中,并对环境艺术设计美学方向产生指导性作用,规范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内容。同时,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对人们产生的美学效果上,比如环境艺术设计最终形成的美学感受,往往是人们的审美心理所产生的结果,同人们的审美价值相呼应。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学实践活动与人们的审美意识相互统一的过程。此外,从社会影响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今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流行文化的冲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美学成为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保卫者。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多种文化的价值理念发生碰撞融合,促进了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在维护传统文化的精髓基础上,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发扬并传播了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发展。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呈现出多元性,具有鲜明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解读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因为人们对美的感受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而且因为每个人美学认知能力的不同,也使得在解读美学特征方面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在环境艺术设计内部也有着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这为我们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带来很多障碍。但我们首先应该认清在研究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这一过程,就是在逐步了解美学形成的过程,而这必将为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带来突破和升华的效应。其次,我们要结合当下的形势来加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在详细而系统地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之后,要立足于目前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并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工作。这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也能更加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曾文静.浅谈现代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华章,2009(22).

设计美学特征范文第2篇

美在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璀璨的文化对景观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人们对西方现代化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当今大部分设计盲目照搬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及发展模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短短十余年间,大江南北、神州大地到处充斥着“欧陆”风格、“美洲”风格的广场和居住区景观。这种现象令人不免为当代的景观设计而担忧。文化的属性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民族的地位依托于文化之上,没有文化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根源。对景观设计而言,首先必须承认它的文化属性,而文化必然要有本土的属性,绝非是模仿欧美,剽窃西洋的行为。虽然文化只有在交流和碰撞中才能衍生,但是在模仿的同时,我们当今设计师应再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其实,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者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比如,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对景”、“借景”、“衬景”、“框景”等手法,可更加巧妙地解决“以小见大”的空间扩展问题;“天人合一”的传统设计理念,有着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的鲜明特色,表现出了崇尚山水的审美情趣。

景观设计是一定文化特征的反映,正如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市民在追求什么”。当今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更加注重于设计的内涵,注重于营造设计的文化美,体现出本土性、民族性。用设计的方式使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得以延续,形成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景观设计。

美在和谐

由于景观设计并不是一个在短期间内能见到设计终极效果的项目。因此期间的维护和修整工作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应该具备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景观设计。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全过程效果,而不是短时期内的效果。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三位一体。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功能分区、用地划分、项目设施等方面的长期性、环保性和人文性。同时在设计中也要贯彻生态原则,在景区内严禁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行为,充分保护自然环境。

景观设计中氛围往往会给人总体印象,不同的功能、性质空间或地域应该有不同的性格内容,即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从景观中的整体到部分再介入到每一个细小的差异都可以形成一定的气氛。景观设计师应从景观的性质、用途等方面去思索定位,以创造出不同感受的环境气氛,使景观在人们观赏中更具内涵。设计师还要学会研究人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和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内涵升华,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例如:利用景物与背景的反差,反差越大,人的感知就越强,自然容易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而产生艺术感染力,构成一组引人注目的风景。

当然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视觉上的感受,还要满足人的心理感受。景观的心理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指景观环境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当今设计师在做环境景观设计项目时,应综合考虑与评价,注意相互间的统一与和谐创造出环境景观的整体感受。

美在意境

景观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人是环境存在的主体,人不仅有生理需求,更有心理需求。而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就必须创造出景观中的意境来。景观中的意境美是指“情”、“理”与“形”、“神”的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形与神是创造意境的前提。形指可视的形象,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形象,对于形象之外的联想也要依据可视的形象来刺激。神是指艺术精神的更高境界,艺术品的传神之写照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意境之美。景观设计的主题并不是完全从客观实在的物体上体现出来的,有的含义是深藏于景观设计之外,给人们一个可以想象、发挥的空间,引起人无限的、深邃的思索和联想,给人一种景在画中、意在画外的情趣美。将含蓄之美融入意境之中,始终是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艺术的目标,这种艺术境界的追求正是具备了“情”、“景”、“境”、“形”、“神”多方面因素,综合统一的结果。

设计美学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视觉形象设计;本土化设计;美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48-02

一、现代企业导入VI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的竞争较为复杂,一般的来说有资源和信息竞争,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的视觉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非常重要,它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综合形象,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对内可以提升企业的动力和凝聚力,为企业的综合发展打下强有力地基础。

企业可以通过VI系统的开发实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号,不断的感染受众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认同感。

放眼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一流的企业,都无一例外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视觉形象系统,这些视觉形象设计的高度一致性,强大的视觉感染力增强了人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这些企业能够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中脱颖而出,无疑完善统一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对企业的形象宣传更为有利。

我国珠三角很多民营企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关系,能够在经济发展之初就很好的向国外优秀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发展之路,导入视觉形象设计系统,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现代化企业早日与国际接轨,做大做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珠三角本土校园视觉形象建设中VI系统导入的市场调研

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毗邻港澳和特区城市,经济上发展迅速,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珠三角随着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大批民营私企为繁荣经济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民营私企发展到一定程度,产值和利润的上升空间就产生了瓶颈,投资方就必须从发展企业的文化入手,综合考虑开发和建设企业自己的CI 文化,从而使企业良性快速的发展。

私企VI系统开发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企业在开发VI系统前要做足市场调研工作,市场调研要设置好相关问题,将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通过设置问卷,讨论调查等方式来讨论清楚,将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各种宣传的手段广而告之,让其深入人心,取得消费大众的内心共鸣和认可,进而结合调研的结果综合考虑设计开发出一整套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的视觉形象系统。调研工作还要注意调研采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受众对该品牌的心理预期和诉求。

珠三角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企业无形当中不可避免的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理念带入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中来,这些学校校园视觉形象的设计及开发必然要考虑投资方企业的经营理念及综合形象,其次该地区校园VI系统的导入还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现象,最好吸收该区域的本土文化,大胆设计出既有本土文化风格又不脱离时代气息的视觉形象,这样才会设计及开发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校园视觉形象系统来。

三、本土化校园VI系统建设及导入的方法

(一)注重研究本土传统文化及经济发展现状

本土化的校园VI系统建设必须注重研究本土的传统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首先本土的校园根植于本土的地域文化圈中,其发展受到地域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政府政策的影响、校园地域环境的影响、本土招生生源及就业企业的影响,这些综合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发展,作为民办院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能脱离本土文化而存在。以珠三角民办高校为例,珠三角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人杰地灵,独特的环境滋生了岭南文化,该地区的民办高校视觉形象设计最好要深入研究本地的民俗民风,挖掘本地区岭南文化的精髓,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企业文化来开发视觉形象系统。其次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艺术设计产业在全国较为发达,港、澳、台开放的多元文化对该地区设计思潮冲击较大,他们的兼容并蓄的设计思潮传统也应该为珠三角设计企业所学习和吸收,在开发本土企业视觉系统方面值得深入探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本土文化的开发可以一起发展繁荣,这两种情况互相促进并不存在矛盾。

(二)VI系统的开发注重传承企业文化理念

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是该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可以让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大众对该企业的认可度广泛提升,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和企业文化理念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珠三角民办高校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更需要渗透投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投资方自然希望能够在办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带入到高校教育中去,进而起到宣传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以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VI系统的开发要联系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成果

传统的企业VI系统开发只注重丰富的企业内涵延伸,注重标志设计的高度辨识性,强调企业文化特色,其实这个做法比较片面,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关系应该比较紧密才行,尤其作为以发展理工学科为主的民办高校更应该突出这一点,高校除了育人这个功能以外还兼有研发和传播高新科技成果这个功能,那么在其自身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方面更要注意,寻求高端新颖的设计材料和一流的设计团队,注重视觉形象设计的多样化推广,要注重设计对象和其他产品的联系,让设计对象有较好的外延性和衍生性,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科的交叉性。

四、珠三角民办院校VI系统设计的美学形式特色(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

珠三角众多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它们承担着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而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高校大多数在开发现代化的VI系统方面做得还不够,很多只是拥有最基本的学校标志设计,在具体的应用设计部分做的拓展还很少,有的应用设计部分的使用非常的不规范,存在着多套不同风格的应用方案,或者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藉由各种集体活动由非专业设计师设计了很多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应用设计,使观众产生视觉认知的混乱,这其实对高校的品牌形象树立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是一种设计倒退现象,目前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

广东科技学院是珠三角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2011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借助这个机会,从众多应征稿件中选出了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理念特色的标志设计,该标志设计以蓝色圆形设计为主,体现出科技发展和展望未来两个理念,含义较为丰富,也较好的把投资方和学院的关系做了全方位的诠释。从构成上看,外圆和内部的弧形发射线设计使图形动静结合,延伸了视觉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蓝色和白色构成使观众视觉心理上联想到高科技,标志设计的可移植性和衍生性比较好,这些为整合学院资源进行应用部分拓展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设计美学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衬衫;美学;格子图案;配伍

精纺羊绒格子面料具有流行时尚的美学特征,它需要经过特殊热处理软化工艺,才能突破市场上少量使用精纺羊绒材料制作男衬衫的传统习惯。凸显格子的个性化设计特色。

1.格子的历史背景与流行

市场上的格子绝大部分是苏格兰格子及其演变设计。苏格兰格子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在苏格兰、爱尔兰、英格兰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人们运用格子图案的手法和形式越来越精细丰富,在相关协会注册可查的有2500多种,风格趋向多样化,打破了地域特征和阶层标志,体现了格子文化的经典与时尚。苏格兰格子服装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与艺术文化之中。

2.条格图案的美学特征

服装面料素材和人体结构素材是服装美学特征的基础。服装的形式语言有自己的逻辑格式,在设计过程中得到深化,形成再创造力,尊重生活对服装的要求。下面我从美学角度谈谈如何制作一款男衬衫来阐释格子服装的美学特征。

(1)格子素材美学特征。制作服装需要布料,图1、图2这两款格子布料选用的是以较粗的蓝色条纹为经纱和纬纱、以深灰为底色的精纺羊绒,从形、色、质等视觉方面能感受美学的内涵。

(2)几何美学。格子图案是以几何法则为基础的,格子条纹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如图1所示,格子条纹呈45°角,具有动态均衡与对称的美感;如图2所示,格子条纹与水平方向呈90°角,经纱长条纹具有经久不衰的美感,具有对称平衡的美学特征。垂直的单元格与较大范围的格子的面域的比例间隔,具有一种静态的平衡美。

(3)色彩美学。色彩和线条都具有独特的美感,具有生命力。格子面料素材的外形视觉要素重复变化,经纱条纹比纬纱条纹亮而深,决定物料的经纱方向,突出格纹面料的美学主题。通过条格形状的粗细明暗来体现物料色彩的轻重跳跃的变化,突出和谐平衡的美学特征。单元格的大小重复循环,在视觉面域内,连续重复的光泽会带来色彩的变化。

(4)羊绒材质的美学。为什么要选用羊绒格子面料做衬衫?格子面料是有生命力的,天然纤维的羊绒条纹色彩鲜明光亮,具有丰富的情感。衬衫选用深蓝色格子诠释为安定和庄重,中性灰色诠释为舒适、含蓄,具有成熟知性美。羊绒面料身骨挺括,手感滑润,触感温暖,富有弹性,具有一种庄重、成稳与典雅的高贵气质。

3.基于男性人体特征的衬衣,条格分割与比对的美学解析

(1)人体是服装的载体。服装讲究以人为本,男衬衫要符合男性人体的颈部、胸部、肩部与肩胛骨的造型特征。为达到高度合体,必须了解支撑点的形体特征数据,使作品具有审美特征,在服装再创造中使服装产生美学效果。① 颈部的美学。颈部是很美的不规则锥台体,男性颈部颈根部与上领口位置的角度约为17°左右,上下围度周长相差0.6~1.1cm左右,这决定设计成型领型与颈部贴体程度,体现外观造型。造型变化设计区域距离前领中点向锁骨方向3~7cm,可根据领宽、领厚及领型对翻领松量的影响来计算设计出最佳效果。②肩部的美学。宽阔的肩膀是健康男性雄健体型的标志之一,人体肩部特征最明显处是肩关节与肩胛骨的支撑点,肩部的骨骼和肌肉构成人体肩前部与肩后部的造型曲线,是设计合体男衬衫时体现服装美学的重要部位,决定了肩宽、肩斜度、肩线设计以及前身衣片在胸部的袖隆弧线造型的美观、精确。要想设计出后身衣片的袖隆弧线高度合体且饱满的服装造型,其关键是要处理好从平面到立体的结构设计来体现服装美学,使着装的舒适度要求符合人体工学。

(2)分析制作格子男衬衫的条格配伍的服装美学特征。制作的格纹男衬衫控制横竖条纹在各个身体部位与分割线及组合部分的比例,处理原则是不破坏单元格子的完整性,追求完美配伍,在视觉效果区域,即使是弧线,也追求视觉上达到一个整体的美学效果。格子元素的艺术性通过服装的整体表现出来,设计从平面到立体的结构,设计纸样,单件排料,结合工艺进行剪裁,严格根据格子尺寸来配伍。

下面从该衬衫的正面、背面、侧面来立体解析一下这款格纹衬衫的服装美学特征。

第一,服装正面。正面全图如图3a所示, 3.5cm宽的明贴门襟与左右前片的格子大小的整体中心位置完全吻合,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立体质感的美感与整体完美一致。正面局部图如图3b所示,在左前片的胸部的胸袋与整个前片融为一体,视觉效果完美一致,看不出有口袋部件;在衣身胸围线处,左右前片、前胸袋与左右袖隆的所有单元格都是水平一致,整齐规划。从图3b知,领子的立体塑型可体现男性的阳刚挺拔,领口条格左右对称,通过计算设计领口与领角的比例尺寸及领口斜度,加上绱领座的制作样板参数与缝制工艺的设计处理,一定要保证领型与单元格子的风格一致,把男衬衫领型立体灵性的美学效果体现出来了。在图3b中,前片胸围线至肩线这个面域,从横向视觉效果可看出,单元格前片横格纹与袖身纵向单元格对比准确。前片衣身袖隆的胸部弧线充分把握了人体胸肌凸起的曲线美。该设计体现了着装状态时前衣身胸部的饱满度,结合羊绒材质穿出了男性的端庄、高贵、稳重。

第二,服装背面。如图4所示,这款衬衫背部格子的美学可以从一根纵线和一根横线来审视。从纵线方向看到一个视觉中心带,以领面的后中线为中心,左右旁开4个单元格的宽度,为4~7cm宽。再向下来看领、过肩、肩胛骨以下的背片,领面的单元格纱向是水平的180°,过肩45°斜纱但横条纹与竖条纹互相垂直,视觉效果非常美妙。肩胛骨以下的背片的纱向是90°的经纱。肩与领的背部立体塑形后,这三个组合部分,不管哪个方向的单元格,其相互之间都达到视觉上的完美配伍。再看横纱方向,其视觉中心带是从肩线向后的过肩、下背片至肩胛骨下边缘与袖隆的后部分,所有的单元格都配伍为一个整体的效果。从整体看,后领与过肩、后过肩与下背片、过肩与袖后片、袖后片与后背片四者之间的所有单元格,形成了以四维立体的完美条格的整齐划一的服装美学效果,其艺术性深蕴其中,作品追求服装再创造,挖掘格子的艺术美。

第三,服装侧面。侧面前图如图5a所示,在衣身的腰围线位置的格纹,与袖子的肘围线位置的格纹在理论上没有原则性要求,但在用这款设计制作中,追求达到了整体对位的一致性。衬衫衣身和袖子从袖山线位置至肘线下来的位置,在着装状态下,这段距离两个组合部位的所有单元格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实现了完美统一。侧面俯视图如图5b所示,展示了领面、前片肩部、后片过肩的肩部、袖隆的袖山围部这四个立体面的所有的单元格都做到了完美配伍且比对完美。

第一个有体现美学特征的地方是在前片与后片肩斜线分割的情况下,追求把所有的单元格在不破坏完整性的情况下组合在一起。在着装状态,即使近距离也很难区分完整的单元格中间还有分割线,这种处理效果使该格子设计成为一个无缝分割的整体性艺术作品。

服装美学的最高创造是使生活具有艺术性,这款设计的第二个体现美学特征的地方是三维极致的服装美学组合。在图5c所示的侧面侧视图中,领面A与领座本来是一个立体组合,准确处理好翻领松量的技术处理,保证领面A与前肩部C、后衣身的肩部B跟整体格纹追求完美的配伍成功,这时来看这件格子衬衫,体现完美的效果。

这款设计第三个有创造性的地方是超越三维立体,追求A、B、C、D四维立体的条格着装状态下,所有的横条纹和竖条纹之间追求视觉的完美配伍,保证了格子面料的整体艺术性,从而提升了服装的整体美感,体现了一种知性与庄重,艺术与典雅的融合。这款设计的第四个体现美学造型特征的地方,如图5d所示的侧动图中,一个动态的格纹从肩缝到胸围线这段距离的面域,左右袖与衣身前后片横向的格纹体现了准确完美的艺术效果。

4.结论

全方位对格技术与追求美学视觉中心的单元格的配伍效果的理念,解决了当前服装设计与制作中服装各部位完美配伍格子困难的问题,在提升格子服装的艺术性的同时又重视其实用性,从而提升了格子衬衫的艺术品位。设计尊重面料风格与人体曲线美学特征,运用Auto CAD技术对衣身袖窿曲线进行三次平面结构的设计调整,设计出符合立体效果的服装,体现面料、人体与服装三者有机结合的美学,使更多格子服装体现男人的性格和品味,更具有艺术性和时尚特征。

参考文献:

[1]周 娥.浅谈苏格兰格子[J].科教导刊,2010(5).

[2]徐宏力,关志坤.服装美学教程[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设计美学特征范文第5篇

建筑与美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设计工作来讲必须从基础内容、重要环节、整体表现上体现出美学特征。房屋建筑需要体现美学特征才能够获得公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以美学的体现作为基础。应该在以人们的直观感知、欣赏体验出发,重新结构房屋建筑设计的要点和内容,通过房屋建筑设计均衡性、稳定性、韵律性、序列性的体现实现建筑美的体现,增加房屋建筑的美学特征。

1 体现房屋建筑设计的协调性

房屋建筑设计都是以立体几何形状来表现,如何通过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来体现出建筑物的美学特征,从而实现建筑物结构的统一、协调并呈现出艺术性成为现代建筑学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建筑结构中,满足建筑的使用性能是第一目的,然后还要体现出美学的特征,而无论采用何等立体几何形状,都必须要使结构形成一个既美观又统一的整体。由于在房屋结构中,从美学的角度看有的结构处于结构的主要地位,而有的结构对整个建筑物的美学特点影响不大,因此处于次要地位,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要将主要结构与次要结构进行区别对待。要正确处理房屋建筑主要部位与自要部位的关系,将主要部位列为主导地位,以主要结构的突出实现房屋建筑的美学感受;同时要精确定位次要结构,使其处于从属部位,建立主要部位和次要部位在房屋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以此来平衡二者的关系,做到对艺术和美学的全面体现。其次要协调各个细部构造的几何形状,使之和谐、统一,做到主次分明,从而符合建筑美学的要求。房屋建筑还具有色彩的统一与协调,房屋的外部色彩,以及色彩的搭配都是美学的具体展现,如我国古房屋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木结构又多是以红的色彩为主,其他色彩作为陪衬,这样既有主次之分,又相互作用,突显了建筑美学特征。在实际房屋结构设计中,运用色彩之间的搭配来使房屋建筑整体上更加的和谐、统一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在不同年代的建筑上使用相同的建材进行装饰,可以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随着建筑材料的新技术不断出现,现代房屋建筑设计应用色彩来突出建筑之美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并得到很大的提高。

2 体现房屋建筑设计的均衡性

均衡是在对称基础上形成的美学观念,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领域,均衡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体现出房屋建筑的均衡性是体现房屋建筑美的基本要求。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将房屋的外部结构、内部空间、使用功能做到均衡,并重点对房屋建筑均衡中心加以强调,阐释房屋建筑均衡的特点,体现房屋建筑设计的均衡美。

3 体现房屋建筑设计的稳定性

稳定性佳的建筑物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并且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通常房屋建筑设计采用上大下小的形式获得房屋建筑的稳定感,在现代化架空建筑和跨越式建筑设计中往往利用材料质感、外观色彩、悬臂结构等形式增加建筑物的厚重感,进而获得建筑的稳定感。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重视稳定性,要结合稳定感形成的规律,通过对称、分布等技巧和手段做到提升对房屋建筑稳定性的效果。

4 体现房屋建筑设计的韵律性

韵律性是美学的特点,同时也是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重点突出的关键环节。韵律是事物和要素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反复出现和重复的基本现象,在自然和社会中韵律广泛存在,心跳、海浪、建筑物都存在有节奏、有韵律的现象,具有韵律性的房屋建筑不但能够体现设计者的思想,而且也可以通过韵律的体现给人以艺术美的感受。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对韵律性的应用,通过视觉、色彩、构图的韵律性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效果。在具体的房屋建筑设计工作里应该对具有重复特征的门窗结构、墙面、阳台等进行重点控制,形成显著的韵律性,整体体现出房屋建筑的美学特点。在房屋建筑室内设计时也应该通过遮挡、封闭等手段,构成室内空间的韵律性,实现房屋建筑设计与美学更为全面的结合,设计出具有美学感受的房屋建筑精品。

5 体现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序列性

美学讲求空间与结构序列,优美的房屋建筑设计无一不是功能、序列、艺术的完美综合,如果需在房屋建筑设计更好地体现美学的原理和特点,就必须体现美学的序列性。首先应该设置房屋建筑的单元,使房屋建筑整体能够得到完整而科学地划分,以功能和结构关系定义房屋建筑的序列,以审美的角度使序列得到有效地结合,做到完美地统一。应该在房屋建筑序列中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上一序列应该与下一序列做到有机衔接,每一序列都应该自然而平顺地开始,实现整个序列的艺术和美学风格,在序列的结尾处应该集中功能与艺术的精华,做到这个序列的完整,进一步体现房屋建筑的美学特点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