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范文第1篇

一、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加快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也是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着力推动的重要问题。国办5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积极促进200家左右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努力形成大型、中型、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领域各有侧重、市场定位各有特色、服务对象各有倾斜、地域分布较为合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序竞争、接续发展的良好格局。随着国办56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到位,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类企业从提高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公信力角度出发,迫切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不同规模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和客户群体,以指导本单位选择事务所的相关行为。

指导意见适应企业的积极诉求,针对当前会计审计服务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恶意压价、“小马拉大车”等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事务所角度出发,对大中小事务所与客户群体的协调对接提出了原则性、导向性意见。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助于各类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选择相应规模和资格的事务所提供优质服务,有助于各类事务所根据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合理选择相应的客户群体,大型事务所服务大型、高端客户;中型事务所服务中型、一般客户;小型事务所服务小型、基层客户的局面将日趋明朗化,有助于促进行业规模布局更加合理,保持行业发展良性态势。

二、指导意见的出台过程。

作为全国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合理布局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指导意见各项规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充分调研论证。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专门的调研组,赴部分地区、企业和事务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座谈研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起草制定指导意见。

(二)内部征求意见。指导意见草拟完成后,财政部会计司书面征求了部内条法司、教科文司、社保司、企业司、金融司、监督检查局、中注协等相关单位的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会计司对指导意见的施行范围和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调整完善。

(三)公开征求意见。在前期内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扬科学民主决策精神,财政部就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级财政部门,以及若干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回复意见百余条。我们根据各方面意见反馈情况,再次组织相关单位座谈研讨,对指导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报部领导签发。

三、指导意见对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有哪些原则要求?

指导意见的核心是要求大中型企业选择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具体而言,指导意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选择事务所提出原则要求:

第一,大中型企业应当选择与自身规模、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相适应的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对于具备H股审计业务资格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这类事务所在执业质量、人才团队、业务规模、国际化水平等居于同行领先地位,大中型企业在选择事务所时可以优先考虑此类事务所。此外,对于采用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其内部治理水平、一体化管理水平以及承担的执业责任较之有限责任制事务所往往更高,企业也可以优先选择该类事务所提供服务。

第二,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这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去”、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办56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指在人才、品牌、规模、技术标准、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能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综合服务,由财政部、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小型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形象或满足业务需求等原因,有意愿或能力选择大型或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的,指导意见予以肯定。指导意见所称中型事务所,是指行业排名前20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虽未进入行业排名前200位,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10名以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可比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执行。

四、指导意见对企业采取招标形式选择事务所有何要求?

招标是企业选择事务所的一种方式。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招标制度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企业招标选择事务所行为进行规范。指导意见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企业采用招标方式委托事务所提供服务的,必须严格遵照《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招标规范》(财会[2006]2号)执行;金融企业应当同时遵照《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财金[2010]169号)的规定。事务所在依据上述文件要求参与投标活动时,还必须满足财政部门、物价部门有关事务所服务收费的管理规定。概言之,事务所招标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质量为先的原则,坚决杜绝招标单位将服务收费报价作为确定事务所中标的关键因素甚至唯一依据。

五、财政部对贯彻实施指导意见有哪些要求?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范文第2篇

哲学产生于19世纪,但又超越了19世纪,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真理只能发展而不能被。哲学的基本观点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哲学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的有些基本观点已经成为常识性的观点,像物质统一性、能动反映论、历史决定论以及矛盾论等。对这些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实践的新经验、当代科学的新成果阐释出新内容,显示出哲学的开放性。我们应当把哲学的物质观放到当代科学的背景中去理解,结合量子物理学及其“测不准原理”去阐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对“客观实在”的研究,把哲学的物质观同当代科学和哲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联系了起来,并凸显出哲学物质观的当代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数字化的虚拟”阐释能动的反映论,结合统计决定论阐释历史决定论,结合系统论阐释矛盾论,等等。

有些观点本来就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哲学教材没有涉及或未加以重视,没有把它们作为哲学的基本观点加以阐释。例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等。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某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些重要观点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们的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哲学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例如,经济全球化运动使马克思世界史理论的价值凸显出来,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以人为本这一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因此,我们应以当代实践为基础,深入解读哲学文本,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不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经典作家那里只是有所论述,尚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但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又日益凸显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和解”、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样一些问题。对于涉及这样一些问题的观点,我们应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深入讨论、充分展开、系统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经典作家并没有提出,而是的后继者依据哲学的方法论分析、研究变化中的实际而提出的新观点。这些观点契合着当代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应当成为哲学的基本观点。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等等。哲学始终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因此,哲学教材不应成为脱离现实的纯粹的范畴演绎系统,不能仅仅成为哲学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学者个人的自言自语,而必须关注变化中的实际,与现实对话,同时依据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阐释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是哲学的基本观点,至今仍是的基本观点,但随着学科的分化,这些观点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内容,如阶级、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已经成为政治学的内容。对于这样一些观点,哲学教材就可以不再把它们作为基本观点加以详尽论述。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科的分化,而不是说这些观点不重要。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确定以后再不断调整的过程。哲学教材也应如此。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先验 道德律 绝对命令 哥白尼变革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87

在康德之前的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叶,西欧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及自然实验科学等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引发西欧哲学的发展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即注重实验观察的英国经验论和注重理性分析(数学)方法的大陆唯理论。他们都是以研究什么是真理、知识的起源、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什么是真理的标准为哲学研究主题,使哲学由本体论朝认识论转向。但是,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采取的哲学方法,不是以经验观察为主,就是以数学推理方法为主,这是康德之前许多近代哲学家如培根、洛克、休谟、笛卡尔、斯宾若沙及莱布尼次等人的通病。而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康德说休谟使他从独断论的迷雾中醒悟过来,批判了为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可能界限详加探讨就盲目乐观肯定理性认识能力的独断论(唯理论),同时也批判了否定人的认识能力的怀疑论(经验论)。康德的哲学则有所不同,他在认识之前就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性的探讨,研究认识能力界限,认为在经验的范围内理性的方法是有效的,但若超出经验的界限理性就失效了,就得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也即先验的方法),人的道德伦理因不属经验范围,故康德正是以这种方法来研究他的伦理学的。

康德写了《实践理性批判》与《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两本书来说明他的先验唯心主义伦理学观点。他认为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不是经验的人,而是一种抽象的理性存在,道德原则不属经验的原则,而是一种先验的原则,它是至高无上的,为人所绝对遵守。这种道德原则的特点是不在其内容,而在其形式。其“善良意志”是无条件的,是绝对好的,而其他的,如智力、健康、勇敢、财富等都是有条件的。因此“善良意志”本身是高于人的一切活动和目的的,它自身就是一种目的,而绝不是达到其他一切的手段。如“不说谎”本身是好的,然若害怕说谎的后果就不说谎,这仍是不道德的,只有你严格遵守了“不说谎”这个道德原则而不说谎,即遵照善良意志的规则办事,这才是无条件的好的。

康德的道德规律绝不是“不许说谎”这样简单的具体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更加抽象的东西,即“绝对命令”,它是无条件的,毫不计较功利得失准则。“绝对”就是只是为了道德本身以外绝无其他目的;而“命令”就是你必须这样做,带有强制性。康德把这种完全按照绝对命令,不受任何外界诱惑而行事的状态,叫做义务。同时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中提出了三条重要的绝对命令或者说道德规律。

康德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绝对命令是:“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其意思即我要这样做事,不仅我要这样做,还要求其他所有人都应该这样做,如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行为才是有道德的。康德的第二条重要的道德规律是:“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那么每个人都把别人当做目的,而不把别人当做工具,则每个人都是主人,都是平等的。因此这又引出了第三条重要的道德规律,即是“个个有理性的人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其意就是,如若每人都按照自己的道德规律行事,其动机皆求之道德规律本身,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他把这种道德叫做“自律的道德”,而那种考虑到其他因素的道德,都叫做“他律的道德”。按照“自律的道德”,每个有理性者都是自己对自己颁布规律,因此每个人都自己有自己的目的,不把别人看做工具。这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康德在其伦理学中把道德基础从经验的外在对象(物)转移到先验的主体(人)的意志中来,先确定超验的意志自由(道德的本质)作为普遍的道德律令,然后论证大量呈现在日常道德经验之中的社会现实。这种方法和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违反“日常意识”,但比以前西欧大陆的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方法更可取的多,也比以经验为理论根据的幸福注意和以唯理论为特征的“神意”道德论,更准确地抓住了道德的本质。对此,康德研究专家、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哲学系教授L.W.贝克说道:“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也能找到一种类似于哥白尼变革。”康德在伦理学中“哥白尼变革”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它表现为彻底克服了伦理学上自伊壁鸠鲁以来一直沿袭到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幸福主义伦理观的弊病,树立了主体性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法国唯物主义者从感觉论出发,以肉体的感受性为基础,把物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作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的理论,认为所谓善恶好坏,不过是以感觉为基础的快乐或痛苦,人的本性在于自爱自利。康德批评这种理论,认为这种幸福主义的共同特征是以经验为其理论基础,没有客观标准。因为幸福和快乐、欲望和享受都随人而异,随时而异,没有客观的统一的标准可以衡量,可以由种种偶然的经验所影响和决定,因此不可能成为普遍的道德准则。康德建立起以先验认识为基础的先验道德,这种道德的主要特征就是要舍弃那些特殊的、偶然的经验,只承认那种普遍的必然的即具有普遍有效的东西为道德准则。他认为,道德概念并不从经验中来,它存在于人的理性中;实践理性要求它不受任何经验的限制,道德原则不以个人经验事实为标准而以人类群体的普遍有效的“善良意志”为道德准则。因此,不以外在的制约与人的经验的东西建立道德原则,而从人主体自身,在实践理性中自己为自己建立普遍的必然的道德,这既是康德伦理学的“哥白尼变革”的实质。

其次,这场革命还意味着对于欧洲以来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哲学家所鼓吹的“神意”道德论的否定。柏拉图认为,神是善的真正源泉,美德就在于求神,人生的目的在于“净化”以达到神人相通的神秘境界;宗教哲学家认为,现实的痛苦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只有信神才能得到幸福,神是人类的最高主宰,只有听从神的安排,才符合道德准则。这种“神意”论伦理观虽与经验论的幸福主义伦理观不同,追求道德的客观普遍性。但康德认为,这种普遍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求神的目的亦是为有助于生活的利益,把神的意志作为道德原则,也是由于我们希望从神那儿获得幸福,因此这仍旧与幸福主义殊途同归,最终把道德原则还原为主观经验的感官上的幸福。另外,这种“神意”说,把道德的力量给了人以外的别物(神),让人的行为服从外在的“他律”,而不是自己为自己立法,因而是不道德的。康德认为,道德的基础是“自律”,而不是神。这就表现了对西欧中世纪宗教神学道德观叛离,人是目的,是自己的主宰,这是康德在伦理学中主体性的体现,是其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康德虽已逝世了两个多世纪,然其伦理学思想仍旧对我们现实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人们在向道德理想奋进时必须时时使自己的行为处于“善良意志”的指导,时时遵守道德规律。行为者在行动时要有纯正的动机,即“出于职责”。行为者的行为应从自己的“职责”出发,与个人的感望作斗争。行为者的这种“出于职责”的行为,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自律行为,而并非外在的他律行为,这是一种意志自身给予自身的规定,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强迫。行为者也应遵守绝对命令,不管外在环境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应该是自己内在的坚定信念,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需前提的,如是出于某种别的目的而工作就是不道德的,做好工作只是我们的义务。

康德的伦理学要求行为者的行为能够“普遍化”,他认为“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我们在行为时,我们希望我们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的法则,那么我们是愿意别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准则。如果愿意,则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德认为“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在行为中始终把人同等看待,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主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尊严,人人之间都是平等的。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结尾处的两句名言。他认为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一样在他心中重要,在人与自然交往时应该遵守自然规律,与人交往时应时刻遵守心中的道德规律,按善良意志行事。这样才能够好构建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都本伟 《主体性的道德哲学__论康德伦理学的特征及其意义》辽宁大学学报 1996年第三期

[4]康德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康德 《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语言学;理解的本质;解释方法

[中图分类号]H0-6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2.009

当代西方语言学关于理解的本质及其把握方式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在讨论中大体上形成了三种认识,即“历史重构说”及其心理移情法、“合理应用说”及其意义预期法、“交往互惠说”及其视域融通法。分别来看,这三种把握方式都有道理,因为任何合理解释既需要对文本结构的客观分析和细致甄别,也需要基于主观的意义期待对之进行再创作,更需要读者与作者在交流中实现视域融通并达成普遍共识。但是,笔者认为只有将其内在地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积极的文本理解。本文拟从学理上厘清当代西方语言学关于理解的本质及其把握方式三种认识,探析当代西方语言学未来发展的大致走势,以期有利于我们借鉴西方语言学发展的积极成果来推进我国语言学的发展。

一、“历史重构说”与心理移情法

西方语言学关于理解的第一种理论认为,理解本质上属于一种历史重构,其方法在于心理移情。如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威廉・狄尔泰、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等人就曾经反对在单纯技术环节或者方法层面规定文本理解的本质,并提出一种文本语义的“历史重构说”,认为凡是理解都是历史性的理解,理解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历史性。一部作品只有深深扎根于它的缘由所出的现实生活和文化根基中,基于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历史上下文”,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如果作品从特定历史语境中抽身出来并进入历史文化的实际交往时(被不断应用时),作者原意和文本意图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且不能很好地予以复原。由于经典文本远离了它的原始语境和本然世界,早已变成了不可理解的陌生性的历史传承物和“一种不透明的光”,故而,当代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客观地重构这种原始语境和本然世界,尽可能详尽地收集与整理关于经典文本及其原始作者的写作过程、刊布情形以及版本源流和最初设想,以便重构出经典作品的生态原貌及其作者意图。经典作品的内在意涵是文本产生时的那个原初世界所规定、所赋予的,对它的把握和理解,实际上就是对原始文本缘由产生的原初语境及其文化底蕴的重建或重构。离开经典作品的特定历史视域,文本的任何意义和当代价值都变得不可理解。只有从它的内在本源处和思想发祥地出发,对经典文本所隶属的文化原貌、生活世界进行复制与复原,即通过历史重建和文化复归的方式,才能揭示出经典文本的作者意图和文本结构,才能弥补由于历史间距和时间间距所造成的意义迷失。显然,倡导历史重构方法的学者也意识到,作者意图和读者意图有着各自不同的视域间距,二者保持着内在的紧张关系,如果读者从自身存在的当代视域出发,展开对文本意义的当代性理解和应用性诠释,则读者纯粹性、主观化的意义预期将会遮蔽经典文本中所蕴涵的作者原意和文本结构,从而导致要么诠释不足、要么诠释过度的非正当性理解。在对经典文本理解、解释和应用过程中,读者应尽可能悬置自己的主观预期和价值判断,努力借助于心理移情的内在体验来实现视域转换和历史还原。真正的解释既不是按照现代思想去理解古代文本、实现所谓“化腐朽为神奇”,更不是按照主观预期而肆意地构造新的意义,而是要重新认识作者与他的受众之间的原始关系,使读者设身处地地回到文本生成时的原初氛围中“表一番同情的理解”,准确地进入作者创制文本时的文化根基中,以便彻底消除由于历史间距和时间间距所造成的理解障碍。

然而,吊诡的是,撇开历史重建的复杂性与艰难性不谈,即使能够实现本然如初的意义重构,真正返回经典文本的原生语境和作者原意,对文本实现了真正的历史理解,但这种历史性理解真的能够诠释出文本的实际意义和当代价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一个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文本的理解来说,重建其借以实现思想生成的各种原始条件,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就理解的一般性前提而言的。其实,真正的历史性理解即便能够实现原始语境的二度创造,再造出来的也不是富有灵性的意义世界,只是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僵尸”而已。因为,时间的流失、文化的交融、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变迁,注定了任何真正的历史还原都是不可能的,任何对历史语境的修补和恢复也都是“无意义的”和“无效的”;被历史重建的、从陌生化转换回来的文化生命,并非原来的真实生命与活的灵魂,赢得的只不过是某种文化的外观,获得的也只是“一种僵死的意义的传达” [1];而且历史重建只是一种外在性的抽象活动和各种文化碎片的理性杂凑与随意陈列,并不能真正召唤活生生的文化生命的再度回归,不能实现文本思想的再生与转世,它给予我们的只是对当代现实性诉求的一种朦胧的回忆。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每一个经典文本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性时空构架,都是对人们生存方式的某种特殊申认,都有它存活的特殊历史情境和内在生命周期,其超稳定结构很自然地造就了它的独特个性、发展形式与存在样态。那么,读者能够通过心理移情真实还原作者当时所处的具体语境吗?即便能够成功回到作者的思想源头,成就的也只是原始文本独特的话语系统和表达方式,又怎样通过爱心、同情心的内在体验而使其独特的精神品质和内在灵魂得以再生与转世呢?可见,如何实现历史重建的同时又确保破除文化系统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及其深层结构中固守着的文化惰性,并升华与活化出一种经典文本中原本蕴含的当代意义,这才是“历史重构说”内部的真正紧张,也是它被“合理应用说”取代的关键之点。

二、“合理应用说”与意义预期法

西方语言学关于理解的第二种理论认为,理解本质上属于一种合理应用,其方法在于“意义预期”。当代西方语言学家,如保罗・利科、卡尔-奥托・阿佩尔、姚斯等人认为,在进行语义诠释或者理解时,能否执行一种跨文化理解和对话的策略,对把握一个文本的复杂性语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一种文本都必须被理解,理解本质上属于一种语言学的自觉运用,文本学必须并入语言学而且被视为语言学的内在组成部分,文本的语义才能因为获得合理理解而生成。伽达默尔也认为,一切文本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僵死的语义)向有生气的“意义活体”转换,文本的意义域、信息域是在其获得的对话和理解中不断自我生成的,它的复杂性的意义结构也是随着阅读者恰如其分的接受不断得以向深层开掘的,换言之,文本有没有意义或有什么意义,“完全在于理解者如何接受”[2](P342)。即使是对于那些历史性的经典文本的语义生成,阅读和理解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二者一同被视为颇具语言学意义的精神性事件。解释和理解是同一个东西,或者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要达到理解必须要通过解释,而解释中理解无处不在,解释和理解其实水融、内在一体。二者统一的过程其实就是文本被应用、意义被增殖的过程,只有在应用中的解释才是最高意义上的解释,只有在理解中的应用才是最恰当的应用。任何理解都是应用性的,理解的本质就在于应用。现代语言学在理解基础上分析语义及语用问题时,反对那种“语义客观外在说”,从不主张有一个纯然外在的原始语义能够普遍地被应用到各处,更不认为读者只有完全悬置自己的主观意见才能去做纯粹性的理解。恰恰相反,读者往往是通过应用才达到合理理解的。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位一体这一事实本身表明,凡理解都是相互理解、科际合作,凡解释都是跨文化交流、创造性的生成,凡应用都是合目的、合规范的自觉应用。积极的应用无论对于作者抑或读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任何一个文本语义总是与它在某种具体范围内的实际应用中一道被显发、被照亮的,没有真正的应用,再完美的语义也不可能被接受。可见,语用学知识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本诠释中,值得我们把它作为一个一般性的诠释学基础问题加以探讨。

理解的应用性或者实践性本质表明,对文本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文本意义的主观预期,是解释者对生活经验的未来可能性的一种筹划。文本的意义并非为文本自身所固有,并不存在一个纯然的客观外在的作者原意或文本意图,文本意义是在与读者的接受关系中产生的,并随着解释者主观预期的变化而变化,一切都取决于解释者意义预期的能力与水平,离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筹划与预期,就不能实现任何积极的意义接受与合理应用。进一步说,文本在与读者的接受关系中能够产生的意义并非只有一种可能性而是有许多种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性的意义能够实现,这完全取决于主观预期的方向和意义筹划的性质。文本的意义完全取决于应用,它不是一个意义自足性的完成物,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它充满着各种各样为人所用的可能性,而积极正当的理解就是对各种可能性做出恰当选择与最佳规划,在应用中获得合理理解,在合理理解中获得内在超越。可见,理解就是在文本的各种可能性中通过主观预期而筹划新义,没有应用就没有理解,应用是理解的本质构成,换言之,理解与应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任何理解都存在自己的前结构、前理解,任何应用也都存在自己的诠释学处境,因而理解与应用总是根植于解释者先前已有的东西,以某种预先假定的意义预期为前提、以某种先行理解和先入之见为基础。解释本质地建立在前把握之中,任何解释都是主观期待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理解都包含着对自身的筹划,都是对主观预期的意义做出理解。[3]谁理解,谁就是在理解自己,也就是按照自己存在的可能性去筹划。而谁理解文本谁就是对之进行意义筹划,一旦这个最初筹划的意义在文本理解中出现了,解释者实际上就为整个文本的理解定下了基调,并带着这个意义的整体期待做出全面的理解。主观期待好像是“过早行动”,它为理解这个文本预先筹划了一种意义,作为一种内在牵引力促使解释者按照自我规定的方向做出解释,理解说到底就是对主观意图的自我理解。当然,这种前理解也有可能出错,但是持续不断的深入理解总是在对意义预期做出合理的修正,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解释者也并非顽固地坚持其前理解,而是时时处处保持理解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是双向的,不是要求理解者放弃自己的前见,而是将之带入理解中并整合到文本所启示的内容上,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自我生成。

三、“交往互惠说”与视域融通法

西方语言学关于理解的第三种理论认为,理解本质上属于一种交往互惠,其方法在于视域融通。在尤尔根・哈贝马斯、米歇尔・福柯、理查德・罗蒂等人看来,其实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僵化、静态地凝固在原始文本中,也不是纯粹主观上心灵预期的结果,作者意图、文本原意与读者的主观预期和积极应用密不可分。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和读者围绕文本意义的开发不断展开对话与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读者摆脱一切先见聆听作者心灵独白的体认过程。作为理解和诠释的积极成果,文本意义的自我生成、自我创造与不断增殖,不是对作者意图或者文本原教旨意义的简单复归,而是在作者意图和读者期待这两种视域的交互作用、双向交流下产生的交往互惠、重叠共识。凡理解都是通过对话而进行的精神交往,交往性是理解的本质属性,或者说理解本质上就是交往。具体说来,首先,任何一个文本新义被诠释,都是作者意图、文本意图与读者意图交往互惠的结果,只有当文本意图和作者意图与解释者的积极理解、合理应用相结合时,才能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离开了真正的理解和应用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文本是用于被理解、被应用、被创造的,读者预期参与了作者对文本意义的一同创造,离开读者的意义接受,文本意义归于零。其次,任何一个文本,从根本上说都是未完成性的,都具有许许多多的未定点和空白处。只有通过多种视域的融通,解释者通过主观性的预期、想象性的理解与合理性的应用,才能将这些未定点和空白处填充并丰富起来,为文本再造出各种各样的活生生的意义来。再次,文本意义并非自在的存在体,任何文本都没有单独存在的权力,并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解释视域的文本原意。文本意义不是等在那里需要读者客观性地予以描述和再现,而是与解释者的理解一同存在、一同生成的,若没有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积极筹划和善的选择,若撇开解释者不断从当下的可能性向着未来推进,文本就是一堆毫无价值、不可理解的文化垃圾。只有通过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问答和质疑,唯有在问答逻辑中发生思想交往,积极的理解与合理的应用才能使文本意义从死的语言材料中脱离出来,变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时代精神与活的灵魂。最后,文本理解总是受主观预期之“流动视点”的制约。解释者的意义期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理解和前结构也总是不断被作者意图和文本结构所修正,这样,基于意义期待而形成的内在牵引也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总是引领着解释者向前、向上地做出善的选择和意义提升,不断在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的内在本质处实现通约、达成和谐。

对于同一文本,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读者,基于不同的而且是流动的意义期待(流动视点)获得不同的理解。而一个文本所潜在的意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读尽,只有在不断发展的接受过程中为不同读者所不断挖掘。这表明,理解不仅是历史的,同时又是现代的;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读者的创造。文本意义在本质上既隶属于历史又隶属于当代,是历史与当代的意义汇合,是作者意图与读者意图的内在融通。因为,理解不仅要以作者原意、文本结构为基础,而且要基于主观期待经常对之实现意义增殖;解释不仅要以前理解为根基,而且在它的内在牵引下还要对当前的可能性做出合理的未来筹划。当读者以自己的当代视域去理解作者的原始意图和文本结构时,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就发生内在紧张甚至会导致相互对立,只有各自放弃自己的片面性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域整合,才能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或者深层通约。合理的诠释,事实上就是一种基于视域融合的内在沟通与和合取向;也只有通过视域融通才能克服各种意图的局限性,使得理解能够向一个更高的普遍性上升,在历史基础上产生普遍交往的合理化,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和主体间共识。

总之,只有在视域融通的意义上,将这三种把握方式整合起来,才能获得积极合理的理解。因为,文本理解的视域融合也存在限度问题,正像交往存在“伪交往”[2](P329)与合理交往一样,视域融通也存在文本如何实现内在契合的性质问题。提高文本之间、意图之间的契合度,既依赖于对文本语境的历史还原、语境重建和语义复归,更需要提高文本之间和各种意图之间与当代实践视域的相关度、参与度,唯有将作者原意、文本结构与读者期待一同融入到实践视域中,实现文本逻辑、问题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在文本所代表的普遍性指向与读者现实处境的特殊性指向之间建立一种双向性的实践批判关系[4],才能使这种双向理解向更高的层次跃迁,使文本语义在更高的普遍性中生长。

四、三种把握方式的内在整合与未来走势 当代语言学关于理解本质及其把握方式的研究,无论是“历史重构说”及其心理移情法、“合理应用说”及其意义预期法,还是“交往互惠说”及其视域融通法,都重视语言学的主体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强调对理解及其本质问题要在应用中予以激发与活化。事实上,离开合理而积极的文本理解,语言的意义构造及其逻辑关系的每一步推理都无法准确进行,文本的真义就会枯竭、思维灵性就会堕落、生活语义就会低迷。若语言学中的生活语境不能使人的心灵睿智在享受快乐中产生灵异和飞动,就很难成为一切文化的艺术之母和思想创新之源。唯有实现文本理解之上述三种把握方式的内在整合,那些充满瑰丽的诗意之思和深邃隽永的睿智之辩,才内在地构成当代语言学的生命之源并为之注入强大的活力。

唯有实现三种把握方式的内在整合,才能产生和推动语言学的原发动力,激活与驱动思维的固有能量,放大表述对象的意义蕴含,使人的精神境界处于高峰体验状态,不失时机地扑捉到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使之灵思泉涌。语言学获得创新的源泉既需要历史重构又需要视域融通,但是只有在合理理解基础上,才可以将人带入一个虚拟世界,构造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意境,使人的思想在享受快乐、享受惊奇、享受自由中激发出少有的灵性和飞动,产生“思极则奇”的语言召唤力。语言学史上的那些思想家们大都是些富于心理移情和视域融通的人,他们总是积极主动地使用合理想象进行意义构境,在思入生活时总是用它开道,在理想的遥远彼岸获得启示之后再返回到现实之中,因而其当代语言学思想的跨度极大,获得的是一种思维的跳跃和瞬间的灵感。[5]

在未来发展上,当代语言学关于理解本质及其把握方式的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历史重构”、“合理应用”和“交往互惠”的视域整合,每一个语言学的当念都要靠这种整合来养育。如果缺乏对新语言元素的整合和对当代语义的召唤,就会使人类的语言学智慧走向委顿。如果一个语言学者丢掉了合理理解、意义预期这种可贵的思想品质,而仅仅面向符号本身的奇迹进行抽象致思,就会导致人类灵性的堕落和担当意识的飘散,这才是人类文明开始走向衰落的真正征兆。进一步而言,如果语言学者缺乏科学语言观指引下的内在整合机制,他的语言学操作就会产生病态的语素、尴尬的语境、失真的语义,无法提供合理应用语言的充足理由。缺乏对语言世界的意义整合也很难拔高人的文化交往质量,并使其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6]人类凭借当代语言学的合理理解方法,对可能性的未来文化世界实现视域整合,将为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奠基,这是人类语言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一般来说,“历史重构”、“合理应用”和“交往互惠”的实际整合能力,就是现代语言学思维所能达到的深度,没有一种思想能力比合理理解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研究文本本身。现代语言学的生活语境及其对人性的善的选择和对诗意存在的开敞,是打开人的一切能动的活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一切创造力和智思之流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灵魂得以净化和飞升的奥妙玄机。

[参考文献]

[1]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88.

[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朱林.略论西方语系的内在悖论及后学语义对它的解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1):66.

[4]彭启福.文本诠释中的限度与超越――兼论马克思文本诠释的方法论问题[J].哲学研究,2007(2):18.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范文第5篇

答:研究对象:第一,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与字眼的关系,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第二,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和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第三,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P14

答:基本内容:全篇共四束,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恩格斯不仅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还论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科学认识论的有关问题,从而确定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

意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划时代变革。

3.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38-39

答:古代的朴素自然观表现为对自然的本性、特质、运动、联系与演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究,甚至有些思想已经进入到相当精深的层次。然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它缺乏对自然从细节上进行精确描述,最终体现为以整体概观代替局部解析,以思辨玄代替真实过程,以神化人性代替自然规律。总的来说是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4.

为什么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看作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革命性标志?P40

答:《天体运行论》的主要观点有: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各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身在自转的同时也绕日公转,从而形成昼夜和四季;月亮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这些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维护基督教神学的创世理论的“地心说”。“日心说”的创立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给宗教神学以沉重打击。

谓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其实也就意味着自然科学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从基督教神学中脱离出来,拥有了它独立的发展体系.

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当然这个结论也是错的,当时限于技术水平没办法),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这就打破了以前基督教神学中地球中心论的固有理论,是首次打破基督教神学的行为,因此其就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就是《天体运行论》)之前,自然科学一直是宗教所掌控的,完全没有研究出自然科学的本质,反而愈发的将种种自然现象与宗教信仰、神权统治结合,成为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

《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宗教对于自然科学的解说,开创了根于严谨思考和周密演算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发出了推翻神学统治,走自然科学工作者自己的路的呼声.

5.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44

答:在16世纪至18世纪前期这一时期,不仅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并且在力学、数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也取得相当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自然观上的革命。人们开始从以往对自然界的整体、直观考察和认识转变到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们把系统的天文观察和精确的数学计算结合起来,把物理实验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于是,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认识便开始从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及认识论、方法论,发展到近代前期以观察、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主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并形成与这一历史时期自然科学计算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6.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理论的哲学意义?P49-50

答:康德认为:“宇宙是物质的,星云物质是宇宙的原始状态。”他这种人为地球和太阳系是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观点即是对宗教神学的创世论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机械论的宇宙观和牛顿的“神的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做了有力地批驳。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康德的“星云假说”是第一个科学的天体起源学说,这不仅为现代天体演化奠定了基础,也有里地推动了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因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

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7.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答: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先验主义怪想或粗鄙的理论。这一点对其他自然哲学也适用。自然辩证法给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一个致命的打击,以使得任何自然哲学都成了无用的和不可能存在的了。黑格尔不自觉地指示了一条走出体系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认识世界的途径,那就是循着实证科学和用辩证思维方法概括科学成果的途径,这条途径对我们来说是可达到的。自然哲学包罗万象,顽固地不承认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当中分化出去,坚持用自然科学的充作自己的内容;自然辩证法则不是也不应该是这样。的自然辩证法是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否定。不仅如此,它还是对一切自然哲学的否定

8.简述人类社会四次科技革命及其意义?P49+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其历史意为,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电气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其历史意义为,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其历史意义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得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学术上,出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参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与科技思潮不断涌现。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以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新潮。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等学科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发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务。

9.分析列宁哲学物质定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P77

答:历史背景:到了机械自然时代,物质被认为是按力学规律运动的微粒。20世纪对于物质结构探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人们认识到物质本身的概念只具有先对的意义,从前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基本的物质特性正在消失,无知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与我们的意识之外。在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期间,在反对形形的唯心主义,特别是在反对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列宁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

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一切物质属性的最广泛的哲学概括,它舍弃了各种物质形态所特有的个性,仅仅保留了“客观实在性”这一为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揭示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使“物质”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已发现的各种具有实体形态的物质,而且适用于一切尚未被发现的物质形态,也包括不以人的感觉而存在的自然界各种现实的关系、过程等非实体形态的物质。

10.论述系统的特征及其哲学意义?P81

P87

答:所谓系统,是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第一,物质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第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特征。第三,物质系统的动态性特征。第四,物质系统的开放性特征。第五,物质系统的功能性特征。第六,物质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第七,物质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哲学意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功能性、结构性、稳定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系统首先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二,系统的各部分是一个具有层次的整体;第三,物质系统又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有层次的整体;第四,系统与环境的关联性,相对于系统之外的环境而言又表现了物质系统的外部功能;第六,物质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结构;最后,这个系统又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有机结构系统。

11.如何理解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命题?P109-110

答:从生物学上看,“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包括: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和通过获得性遗传形成新的物种。显然,这种观点正是拉马克学说的基本内容。但是现代生物学已经否定了拉马克学说。因此,“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失去了其生物学根据。但是,这个命题的意义不在生物学中,而在社会学中。人不仅具有生物学属性,也具有社会学属性,由于人的本质不在其自然属性和生物特征而在其社会性,“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就必须从社会写的角度加以理解,即不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从唯物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今天研究恩格斯的文章时,如果忽略了从“政治经济学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这段长长的定语,而只抓住了最后那几个字不放,仍然拘泥于恩格斯的那些具体论据而忽略了恩格斯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我们就是在犯一个十分可笑且更加严重的错误。“劳动创造人”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地说明了劳动在这一过渡时期的巨大作用,在这一过渡时期,从猿到人的生物学进化已经基本完成,这时的“人”,脑容量不断增加,直立行走方式已经确立,手足明显分化。虽然这时的“人”只有人的形体,而无“人”的实质,但生物学的性状却为劳动准备好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们偶然利用石块、木棒等自然物作为工具的行为,随着经验的积累,最终演变了制造工具的劳动,实现了从猿到人的飞跃,所以,“劳动创造人”,并不是说劳动创造了人所特有的生物性状,而是说劳动创造了所特有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最终将人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12.如何用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P143-144?

答:是具体地吧人与自然作为统一的整体,在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地人化的辩证统一。一是,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这种对象关系应当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对象关系表明人对自然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即实践使这种受动与能动的关系得到统一。二是,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通过实践活动,发挥出人的本质力量;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中介和纽带,实践既使“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又使“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成为可能。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在。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不能把人和人的作用排除掉,只有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角度,自然界才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要把世界作为实践去理解的含义。反过来,现实的社会不能脱离自然去理解。它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按照这种历史观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必然会得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在的结论。

13.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P152)‚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论述)

答:‚生态危机主要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战争和社会**,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全球多处出现森林覆盖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等现象。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由于滥垦滥牧,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三次“黑色风暴”的发生。1934年5月9~11日的“黑色风暴”以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从美国西海岸一直刮到东海岸,带走3亿多吨表土,毁坏数千万亩农田。50年代苏联盲目开荒,也先后出现过几次“黑色风暴”,使3亿亩农田受害。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在1968~1974年期间,每年向南延伸50公里,使萨赫勒地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已相当严重。从东北的第二松花江到南方的珠江,许多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因为不合理地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由于森林或草原破坏,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沙漠化土地达12万平方公里,近数十年来又有所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9亿亩。这些都说明生态平衡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因此,当它还处在潜伏状态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克服和消除。

14.如何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P168-170

答: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在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反思过程中,针对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状况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一是“需要”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二是“限制”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是假的限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究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1.持续性原则,2.共同性原则,3.公正性原则。

15.科学的含义及特征?P178-184

答: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运用特有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认识、研究并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从而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在此指导之下去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基本含义:第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物事实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第二,科学又是一种形成和创造知识的特殊认识活动。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特征:1.科学的客观性与实践性2.科学的理性特征3.科学具有可检验性4.科学的系统性5.科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6.科学的共享性和通用性7科学的生产力特征。

16.技术的含义及特征?P192-194

答: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人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特征:基本特征,第一,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技术是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结合的产物。技术还具有省会特征,人类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社会属性的特征。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技术具有协作性和传承性,技术活动只有在人们之间的共同协作下才得以产生和实现。第二,技术是人的主体要素和自然界客体要素的统一过程。第三,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潜能到现实形态的转化发展过程。第四,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社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17.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P196-199

答:科学与技术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关系与能力。科学与技术相随相伴,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与技术之间尽管有着极其密切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科学与技术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第一,科学与技术的目的和任务不同。第二,科学与技术的过程及从事工作的主体各有其特点和不同。第三,从科学与技术表现的形态上看也有所不同。第四,科学与技术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不一样。第五,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表现不同。第六,科学与技术同社会的相关复杂程度不同。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首先,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条件。其次,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更加依赖于技术的推动和支持。再次,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又指导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科学策划能够为技术的先导并不断转化为技术。

18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是什么?P201-210

答:内在机制: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1.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2.科学发展中科学继承与科学创新的矛盾。3.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1.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2.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外在条件:1.社会经济基础2.社会政治环境3.社会教育条件4.社会文化氛围。

19.如何理解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P232-234

答:科学认识首先是精神生产活动,这就要求在科学的人事活动和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认识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的作用,这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事主体、认识客体和实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的认识中介。科学认识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理论认识。科学人事既是认识活动,又是认识成果。作为认识活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科学认识是信息获取和信息转换的过程。二是科学认识所需要的信息是科学认识的原始资料,作为科学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是这种信息的最初源泉。科学认识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认识的主体、认识客体和实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的认识中介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的。科学认识的过程是科学认识主体、科学认识客体和科学认识中介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认识成果的科学认识不同于非科学认识,具有真理性、系统性、精确性的特点,三者缺一不可。

20.如何理解科学发展中主体批评性精神和思维品质?P242-248

245?

答:科学方法推动科学认识主体的形成。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为科学认识中发挥主体性思维原则提供哲学基础和认识论原则。批判精神是人类科学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现代自然科学革命表明,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即是不断扬弃旧的学说和理论,从而做出新的发明创造。主体性批判精神使创新人才很重要的个性特征。也是当代优秀人才实现知识和科技常新的极其珍贵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迅速发展并加快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是以人才知识的主体性投入和创造性生产的知识增值和重新整合为明显特征的,知识创意已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事实上,人和真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结论都具有它的相对性。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在科协批判思维指导下,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主题批判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叛逆思维。在科学探索中,它要求以科学精神从不同视角和逆向思维研究事物。科学的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精神是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21.科研选题的含义和基本原则?P256-259

答:科研选题,就是要结合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问题。

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22.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及其相互关系?262-264

答:科学事实是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科学认识论角度看,科学事实既不同于客观事实,又不同于经验事实,是科学理论中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和经验事实的辩证统一。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真实描述或判读。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属于认识的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科学事实是人们将经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经过科学整理和理论思维的事实。客观事实是指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实际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客观事实同科学事实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科学事实作为客观事实的反映,同客观事实具有统一性。客观事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属于本体论范畴,它仅与客体的本性有关而与人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无关。科学事实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属于认识范畴,它即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人们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有关。因此,对于同一客观事实的认识对象,在不同的认识条件下,可以获得清晰度、准确度不同的科学事实。客观事实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反映。经验事实是指人们用某种语言、图像、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作出的陈述或判断。经验事实存在着可错性,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比较起来有着个别性、科学性、客观性和重复性、能动反映性等特点。

23.如何看待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在科研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2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