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江西民间舞蹈 动作特征 姿态
江西民间舞蹈是我国赣文化园地中一支独特的奇葩,作为中国民舞艺术中枝繁叶茂的一枝,历史之悠久、内涵之深厚、意蕴之深远,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为世人所瞩目。对江西民间舞蹈的典型特征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江西民间舞蹈的把握。
一、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
江西民间是农民的舞蹈,农耕文化在江西民间舞蹈的发展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例如南丰傩舞在艺术风格上受楚文化、农耕文化、武术、戏曲文化的影响,既有粗犷豪放,又有诙谐幽默的特点。乐安滚傩神,人们为避邪逐疫,设计了一套特有的表演动作,如“三关决”、“五义决”、“掌决”、“剑决”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江西民间舞蹈总体动作特点是:圆背含胸,重心略往下沉的内敛体态,动作朴实,有向下或向上的顿挫感,手臂有力向外推、弹,带动身体的艮劲,步伐灵活多变,旋转跳跃,闪转腾挪。人体“拧、倾、圆、曲”是整体的形象。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南丰傩舞的基本姿势包括:基本手型、基本手位、基本脚型、基本脚位。南丰傩舞手型除自然掌型外,还有其特有的香诀指,是道教中的指诀,即大拇指握住中指和无名指,食指小指伸直。基本手位有胸前交叉位、旁展位、旁曲位、双柱香位、顺风旗位和托按位。民间舞大多是自然脚型,基本脚位有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蹲裆步位、旁弓步位、前虚点步位等。
二、江西舞蹈动作的基本姿势
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基本姿势包括:基本手型与手位、基本脚型与脚位。可用八字概括江西民间舞蹈的动作姿态:梗、拙、拧、倾、跺、甩、推、抖。这些特点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同出一辙。例如南丰傩舞的手型除自然掌型外,还有其特有的香诀指,是道教中的指诀,即大拇指握住中指和无名指,食指小指伸直。江西民间舞蹈的基本手位有胸前交叉位、旁展位、旁曲位、双柱香位、顺风旗位和托按位等舞蹈姿态。江西民间舞蹈的脚位大多是自然脚型,体现江西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它基本脚位有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蹲裆步位、旁弓步位、前虚点步位等,步态动作自然、大方。
三、江西民间舞蹈的体态特征
江西民间舞蹈的体态特征具有“不协调的舞蹈”和“协调的舞蹈”两大类型特征,例如永新盾牌舞集武术、杂技、舞蹈与音乐于一体,动作粗犷、雄健、彪悍,队形变化奇特、壮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这充分体现江西民间舞蹈的不协调性,但是其又刚劲有力。江西民间舞蹈不仅要求有节奏地进行,强调舞蹈动作的全身协调,而且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动作要受到节拍的调节,这种舞蹈的协调方式就体现出江西民间舞蹈的协调性,同时具有“伸展性”和“收缩性”两种特性,但是这两种伸展性和收缩性的舞蹈有明显的文化差别,体现出江西民间舞蹈的渊源。一个民族的耕耘文化特色愈浓,其舞蹈的特性愈具有收缩性;而对于江西古代的崇奉图腾和酋长制愈彻底,就愈能够体现出舞蹈的伸展性。江西民间舞蹈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减弱刚健的动作、步伐和跳跃,而是以一个固定中心作为运动的起点,整个身体或部分身体向左及向右摆动,或转运成窄小的圆形。这类舞蹈动作为摇摆、挥动和暂时性的停滞,节奏则通过四肢动作协调而柔和地呈现出来,体现出江西舞蹈的刚性和柔性之美。
四、江西舞蹈的动律特点
江西舞蹈的动律特性主要是由膝步的“梗、顿、颤”与胯、肩、头共同形成上身的“梗、顿、圆”动律共同形成的,舞蹈具有圆润性和律动性。舞蹈中大多数人物的身体具有前倾、后仰、拧扭幅度大、重心低、多以屈膝半蹲舞动的形态特点,形成上身动律拧、倾、曲、仰,下身动律跺、踏、颤、顿、蹲、蹦、跑、跳的特点。
1.手臂动作特点。手是身体最灵活的部位,最能体现出舞蹈的特性,例如南丰傩舞的基本手型是香诀指,基本动作规律有:齐眉外晃手、推手、合分手、推弹手、单晃手、内绕手……手臂有力向上、向前推、弹、绕,有内在的梗劲、顿劲。
2.上身动作特点,主要体现的是“梗、顿、圆”动律。例如永新盾牌舞蹈生物上部“梗、顿、圆”动律,“梗”是由于舞者头戴面具,形成头部动作的梗、拙,舞动时不灵活,有卡通状的顿挫感,上下左右动作分明;“顿”是指由身体腰部向上或向下迅速发力而形成的顿挫感;“圆”是指肩胸带动上身,双臂向前或向后或四周平圆、立圆运动。
3.膝盖的动作特点主要体现“颤、顿”屈伸动律。这样的动律的表现方法体现出舞蹈的连贯性,例如南丰傩舞的双膝关节的上下屈膝,同时与胯、上身、及头肩的配合,形成了南丰傩舞的风格特征,也能根据不同的环境表达不同的内容。由于任务形象的不同,以及江西民间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法,在不同时间和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屈伸动作各有不同。上顿屈伸——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直膝,一拍到位,弱拍下屈膝。下顿屈伸——与上顿屈伸相反,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屈膝,一拍到位,弱拍下直膝。双颤膝动律——以小腹为依托,在双膝关节微颤体态下,随着动作过程膝步自然颤动。
4.胯部横扭动律体现出民间舞蹈过渡的自然性。江西舞蹈的体态有收缩、内敛、低重心的特点,能够顺畅地实现动作的流转和变化,这种体态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膝部的屈伸而形成胯部横向运动。例如在江西南丰傩舞中魁星矮桩步在行进过程中造成身体胯部的拧扭横向摆动,并带动双肩形成耸肩、摆头动律,形成舞蹈过渡的自然性。
五、小结
江西民间舞蹈动作的变化多样,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江西民间舞蹈的规律和基本特点,更好地理解江西民间舞蹈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参考文献:
[1]邓伟民.江西傩音乐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创新研究[J].中国音乐,2010(3).
语言学家帕尔默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二.日语和日本文化
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与其民族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日语不仅要努力学习日语的音韵、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同时还要熟悉了解日本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地道的日语。以下就以日本的社会文化为例,来了解日语和日本文化。
日本的岛国农耕文化、集团主义文化、以和为贵的文化和以心传心的文化构成了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岛国农耕文化是日本文化之根,集团主义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精髓,以和为贵是日本社会文化的核心,以心传心是日本人相互交流的最佳形式。尤其以日本的“和”文化,在语言交流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日本人见面首先要寒暄一番,例如「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今天的天气真好啊)。遇到前几天见过面的人第一句便是「先日は失礼いたしました。意思是说自己是个粗心人,不知何时或许对你有失礼之处,请多多原谅。说这些寒暄语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共同的话题,协调谈话的环境,创造良好的气氛。在交谈中为了在感情方面始终和对方保持一致,只要不涉及重大原则问题,就尽量迁就对方的观点,尽量不与对方发生争论或发生正面冲突。例如听日本人讲话会发现日本人在句末喜欢使用「…だね「…ですね。这里的「ねえ大多表示要求对方予以确认。而听话者在听对方讲话的过程中不断边点头边说「そうですね(是的)、「なるほど(的确)、「やはり(果然)、「どもっとも(当然)、「さすがに(到底是)等表示对对方的话的赞同。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首先说一句「はい,表示接受或理解对方的观点,然后再用十分含蓄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轻易地直接使用「いいえ表示不同意。
三.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方法
所谓的文化导入,是指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大学语言教学融入到社会文化之中,实现外语教学的最佳目的。为了达到日语教学的最佳目的,在日语教育中导入日本文化尤为重要。中国和日本虽然同属东亚文化圈,自古以来就处于“同文同种”的关系,但是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比较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构造,表达意识以及人生观、自然观,会发现二者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所以中国人学习日语和学习其他外语一样,必然会产生异文化间的干扰,这种干扰无处不在。因此,要想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日语,必须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的导入,首先要提高日语教师自身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日本文化知识的储备;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实用性、选择性和阶段性的原则;最后在对策方面,可以采取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读解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举办文化讲座、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等。
一、海洋文化比海盐文化立意更高远。包容度更大
盐城是座临海城市。从盐城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看,海洋文化更具有统领和包容特质。
盐城历史上的三次沿海大开发无不以海为本。盐城自西汉开始规模产盐,并因盐置县,至明代盐产鼎盛时期,这应是第一次沿海大开发,并由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海盐文化。清末民国初,以张謇为代表发起的“废灶兴垦”运动,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还引进了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新理念,这应该是第二次沿海大开发。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盐城方兴未艾的第三次沿海大开发,从围垦造地、农林牧渔业起步。发展到现今以保护利用并举,以新兴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主体。以开发开放为主旋律的大格局。几年来,市委提出的“开发沿海、接轨上海、借船出海”的“三海战略”,直接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特质和内核。
海洋文化可以包容盐城的其他几张城市文化名片。除海盐文化外,盐城的水绿文化、红色文化、汽车文化等也是盐城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水绿文化体现了盐城海滨独特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展现了盐城人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意识。红色文化不仅集中表现了革命前辈和盐阜人民百折不挠、英勇善战、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人文精神,也显示了盐城地处沿海的战略区位重要性。汽车文化展现了盐城人民勇于创新、外向开拓、自强不息的时代风貌,她是盐碱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盐城现有的四张城市名片,无不与海洋有着深刻、内在的联系,而海洋文化又可以集中体现这些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河阳山歌 演唱风格 即兴创作 地方文化
一、河阳山歌的起源
史书《何阳志》记载:“吴王梦寿,于山之南,海之口,筑城称河阳”。河阳古城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南部的河阳山一带,此处为江海交汇之处,山水交融、河塘池泾交错纵横于此,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更孕育一方文化。河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乃是南北贸易交汇之处,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有民间谚语“先有河阳城,后有常熟城”,可见河阳地区的富有程度。文化风俗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达,河阳艺术无忧的条件激发了人民的精神追求,河阳山歌自此诞生。河阳山歌在独具特色的风土之上流传于人们的口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集中流传于港口、西张及恬庄等周边地区。古代河阳人民十分热衷于唱几句山歌抒发一下感情,在夕阳西下之际,更会热衷于三五成群唱起山歌来,好是热闹。
此外,在河阳山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石刀、石斧等。表现了河阳先民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辛勤的劳作,更能想象他们唱着山歌感受生活味道的场景。河阳山歌记载的传统农耕方式,展示当地人民的劳作智慧,如在《莳秧歌》中,“日落西山黄里黄,莳秧唱歌赶几行。一行到头唱一曲,腰酸背痛忘记光。”就记录了农村妇女们插秧时的场景,表达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河阳山歌种类多样,留存下来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值得现代人民学习传承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二、河阳山歌的特色演唱风格
(一)即兴的音乐创作形式
在现有的文献记载中,我们知道河阳山歌最具代表性的歌唱形式是“对山歌”。“对山歌”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分为两组来进行集体对唱通常会在固有的歌唱形式中加入与当时情景相关的内容,如:吃饭、买卖、天气等。在“对山歌”的过程中,要求歌唱者们联系当时的情境即兴提出各种问题,二对方也必须即时风趣地回答出来,这就体现出了河阳山歌中的即兴创作形式。“对山歌”的虽然有着固定的套式,但内容变化多样,即兴的主题、即兴的问题、即兴的内容,构成了以即兴为核心理念的演唱状态。
河阳山歌中即兴的创作形式,赋予了河阳山歌多元化的特点,充分调动了演唱者们的想象力,发挥了农民朋友们的智慧与具有特色的民族表现力,向我们展现了河阳山歌的独特魅力。
(二)浓厚的地域文化风味
河阳地区处于交通发达地区,跟多地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但由于河阳山歌存在的地域主要是淳朴的水乡农耕文化,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河阳山歌在独立生存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浓厚的地域文化风味。另外,河阳地区的方言继承了古语元素,在日常表达中就相对独特,用河阳方言演唱的河阳山歌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河唱阳山歌的传承是一代一代唱下来的,保留古人们对日常生活、本地风俗的生动描述。就以河阳山歌中具有特色的急口歌为例,是在河阳山歌最早的四句头山歌上发展而来形成的。如演唱《郎唱山歌响铜铃》,中间第三句就要用急口来唱,重点刻画出郎哥的山歌唱得好听,小妹拿着饭碗,听得失魂落魄,出门就踩了阴沟,还把饭碗给打碎了。这首歌中的“壳脱”就是河阳方言中的古语,刻画出碗被打碎的生动场景,有着独特的河阳风味。
(三)多样有趣的唱词种类
河阳山歌主要用吴方言演唱,按照当地演唱者的分类,主要讲河阳山歌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四句头山歌,是四句一首,四首十六句以下的形式;第二类是短山歌,是五首二十句以上、一百句以下的形式;第三类是大山歌,是一百句以上、四半句以下;第四类是长山歌,是四百句以上的形式,《赵圣关还魂》就多达6476句,是现存河阳山歌最长的作品。河阳山歌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在四大类别的山歌下面有着大量优秀的山歌作品,河阳人民的演唱选择自由,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唱不同主题的作品。
(四)舒缓悠扬的音乐节奏
河阳山歌诞生于水乡之地,自古便是以舒缓悠扬的曲调流传于广大人民的口耳之间。尤其是那些情歌,让人们的在听的时候思绪就不由得被那婉转的语调牵走。如在下面这首河阳山歌中,就将一名思春少女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本来少女是要淘米、洗菜、晾衣服的,可是在看见情郎的英俊打扮,就连力气都没有了,衣服也不晾了,就跟失了混一样,演唱过程中更是采用急口,从而整个情感变得更加浓郁,将少女那娇俏、动情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河阳山歌传唱至今,所具有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其演唱特色的分析,更要强调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河阳山歌的文化内涵,一步步地挖掘其价值,并做好传承工作。
基金项目:
本文为盐城师范学院校级课题系列论文之一,项目名称:河阳山歌的基本特征及演唱风格,项目编号:12YCKW007。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维族舞蹈;艺术特征;审美视角
维族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的一种,其独特的文化蕴涵代表着我国维吾尔地区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方式,用舞蹈的形式保存并继承下来。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使其成为珍贵的文化,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份。由于地域、文化、宗教、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民间舞蹈各有千秋,但都是该民族灵魂的再现。
一、维族舞蹈的历史由来
维吾尔族古称回纥、回鹘、或畏兀儿,其早期实行农耕经济。维吾尔族曾信奉萨满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维吾尔族用舞蹈的形式记录其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与。新疆地区作为中西交通要道,其古西域乐舞盛行是不可避免的,后来日益发展完备。新疆文化以中原文化及印度、伊朗文化为主,其西域特色的乐舞对中原及其他地区的乐舞也有深远的影响。
维族舞蹈的历史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的,今日流传在中华大地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民间舞蹈,大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从远古流传到现在,与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生活等紧密结合,深深地融入人民的生活中。
汉、唐时期著名的于阗乐、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等都是新疆舞乐的代表。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旧保持着原有的乐舞风习,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在民间不断绵延下去。这些舞蹈大多与新疆著名古典音乐套曲木卡姆相结合,包括许多小型表演性节目,多在群众欢聚娱乐的“麦西来甫”中进行。新疆的传统风俗有木卡姆的演奏和麦西来甫的活动,其中木卡姆使民间音乐规范化,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而麦西来甫则给人们提供了学习本族、本地区风俗、仪礼,学习民间舞蹈和进行即兴创作的机会,使得新疆维族舞蹈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欣赏。
二、维族舞蹈的分类
从表演形式上分,维族舞蹈应分为自娱性舞蹈、风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三类,其中自娱性和风俗性舞蹈中带有表演和宗教因素。现今新疆各地的民间舞蹈主要形式有赛乃姆、多朗舞、萨玛舞、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比如,赛乃姆原是古代新疆民间曲调的一种,平稳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恰到好处的舞蹈,加上与节奏欢快的曲调赛勒凯相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由慢到快的两段体舞蹈形式,被收进维吾尔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据记载,赛乃姆曾是清朝宫廷回部乐中的表演项目。由于自由的表演形式,使得赛乃姆无论在室内室外均可进行。
三、维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第一,维吾尔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从而产生一种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这一体态的形成是经由维吾尔族的第一舞人、杰出的舞蹈家、教育家康巴尔汗的规范而形成的。此前,新疆的民间舞蹈,尤其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并不讲求舞蹈的体态姿势,其中大部分处于自然传衍的状态。康巴尔汗融合芭蕾舞科学的训练方法及开、蹦、直的形态特点于维族舞蹈内,整理形成自己民族的舞蹈,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使得维吾尔族舞蹈不仅具有东方沉稳的含蓄之美,而且具备了西方直立向上的美感。
第二,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在弱拍处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如舞蹈动作中的绕腕、头的“挑”、脚步“三步一抬”动作的后踢步等都是在节奏的弱拍时做的,以此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特点。
第三,舞蹈中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舞蹈动作擅长运用头部和手腕,通过移颈、头部的摇、挑和手部的翻腕、绕腕、击腕等丰富多变的动作,特别是“先正看而后低首闭目”的眉眼运用,使维族舞蹈更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四、维族舞蹈的审美视角
维吾尔族素有能歌善舞之称,世世代代以来每逢节庆,各种喜庆的日子和劳动的余闲,人们都要载歌载舞,抒发对生活的情感。维吾尔族的舞蹈艺术丰富了祖国各族人民的艺术生活,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和称赞。维吾尔族舞蹈艺术含蓄、优美,女性姿态柔软、舒展,男子则奔放、矫健。民间舞蹈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舞者通过移颈、头部的摇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再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以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微颤(膝部)、旋转则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富有特色的表演风格。
维族舞蹈是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不但反映了新疆地区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同时也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聪明智慧的思维以及其传承文化与艺术高超的手段。以舞蹈的形式继承一种文化既能够起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效果,也可以避免文化的流失和消逝。作为我国的民族宝藏,维族舞蹈应继续发扬、传承,在学习中不断增加新的文化特点,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劲松.我国民族体育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J].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6,(08).
[2]孔庆伟.浅谈维族舞蹈的审美特征[J].华章,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