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对心理健康却很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有突特性,在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形成许多不健康的心态。九年义务阶段学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危险期”。本文主要是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的大课间等体育活动对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着重地分析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情绪的积极影响,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锻炼行为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真正的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的变化的过程,不可能存在极端的健康,因为那是精神的完美状态;而极端的障碍是精神病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是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殷恒蝉等在阐述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时认为:人们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常常具有完善性,指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反映了社会对个体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学者张长力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要点包括:(1)正确的自我意识;(2)正视现实,适应社会;(3)和谐的人际关系;(4)智力正常;(5)情绪自控;(6)积极的人生态度;(7)人格完整统一;(8)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9)适当满足个人需要;(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特征。必须指出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它具有时效性、特殊性等等特点,因为人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复杂而又不断在变化的。
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为了弄清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增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湖南省常德市对全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即对常德市9个区县(市)52所中小学的1134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试与调查。结果表明:①4—6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5.84%,与全国同类研究比较相对较好;但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21%,比全国同类研究检出率要高。②7—9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0.01%,比4—6年级相对要高;7-9年级学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6%,比全国同类研究检出率要高。③小学生、初中生内心最大的渴望是“被尊重、被理解”,“减少压力”和“多一些自由空间”。因此,“健康第一”思想已成为肩负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的各级学校的指导思想。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发挥体育锻炼特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四、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进行体育活动,从生理上来看,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从心理上来看,能陶冶情操,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疏导。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
1、体育锻炼可以疏导情绪,缓解学习压力,学者彭蕾、刘永奇等人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使人得到放松,缓解紧张和不安,控制人的情绪,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运动可以疏导情绪,缓解因学习、生活等带来的紧张,使精神状态达到平衡,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运动中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挖掘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3、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体育锻炼对任何人都是完全平等的,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位置,是生活当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无论是什么规模,不管是什么地方,由什么样的人群参与,只要是体育,就能体验到体育的健身和运动带来的快乐。
4、体育锻炼能锻炼意志品质。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娱乐,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专家贾明俊、黄泽文等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获得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手段。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改善学生人际关系,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大课间提议活动的开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能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彭蕾.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体育;生存教育;生存技能;心理素质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让百度在夜空中自由地搜索,我见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突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即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校体育功能的角度对在体育教学如何实施生存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化。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例如,在 “走跑交替”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情境——“过马路”。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发言后,教师可以适时灌输“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社会化发展。又例如,在跑步练习中,体育教师可以制作红绿灯的卡片,自己充当交警,指导学生在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让体育委员带头领跑,自己站在“十字路口”,间断性地更换红绿灯,以此来训练学生“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生存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对红绿灯的反映,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也给枯燥单调的跑步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有效的生存训练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对生存训练内容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的校园群死群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鞋子被踩掉了或随身物品掉落了,弯腰去捡;火灾发生后,慌乱逃生导致互相践踏;面对意外伤害者,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求助于专业救护机构,结果白白丧失抢救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将生存技能的培训融入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国内生存教育的空白,更是对新时期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全新诠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如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运动损伤、运动休克、晕厥、中暑等情况的处理和护理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应急状况下能自我保护,逆境下能自我心理调节。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炼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受点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耐力跑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耐力跑比赛。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耐力跑成绩,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自强自制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了学校体育进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而参加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性格、气质、能力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而是把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其对生存教育的意义将是其他任何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教师要通过情境性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都伴随不同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各个环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形成情知平衡、和谐、互促、并茂的教学格局,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真谛,体验各种感情,感受生命的存在、跳动、自强、不息、美好、伟大、幸福。帮助学生了解人生价值、目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自然、社会,努力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参考文献]
[1] 常勇超,浅议小学体育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11).
进入21世纪,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而为之忧心的严峻问题。体育教学在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其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发展和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受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对指导学生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增强勇气和信心都有好处。在训练时,设置一些“高而可攀”的难点和技术难度,有意识地让学生“碰碰钉子”。通过组织竞赛,使学生经受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对参加竞赛失败的学生,更要帮助其调整心境,培养他们逆境的承受能力。
二、身体素质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身体比较娇弱,身体抵抗力差,患病率高。上体育课时运动量稍大一点就气喘吁吁,深感疲劳。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缺少体育锻炼。尤其是有些家长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有的孩子学习之余挤点时间去打球或跑跑步,就被家长斥之为“贪玩”“不好好学习”。其实,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既影响孩子们的体质健康,又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意志力
无论是体育课的练习还是竞赛活动都能体现出学生的意志力。在耐久跑的教学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不怕苦的顽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跳马的练习中,总有少部分的学生心理害怕,对自己没有信心,在这种时候应给这些学生多些鼓励,常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他们能为自己下达积极的暗示词:“别人行,己亦可为”,这样的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就充足了,而且还能使每个学生受到积极意识的支配,从而产生敢于克服困难和顽强的勇气。
四、竞争力
体育教学中,游戏和比赛最容易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这正是进行心灵美教育的好机会。如在竞赛性较强的游戏中,学生在活动中为了完成任务,必须要克服困难,应付突况,从而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体验、去探索,有利于青少年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五、创造力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各学科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课也是一样。在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如在游戏“改追击目标”(贴膏药)的游戏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原来的游戏方法中逃的人以逸待劳,而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现象,能否改为“一人追,一人逃―逃的贴―被贴者追,原追者逃”的游戏形式呢?于是我加以采纳,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样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
学习队列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而且也是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手段。青少年学生为了使游戏成功或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千方百计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动脑筋,想办法,团结一致,促使他们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从中懂得守规则、履行职责、与同学合作等集体观念。在游戏胜负面前,能体验成功与失败的甘苦,认识到友谊的可贵,并养成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92-03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思维方式趋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等,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观点已有不少文献。季浏指出身体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情绪、增强自我情感,而且能够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仅突出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大目标之一。因此了解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以及体育教学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河南省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学校中,选取3种不同层次城市有代表性的学校共12所(城市3所中学、3所小学,农村3所中学、3所小学)。在每所小学四到六年级、每所中学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调查对象。男生3133人(城市1323人,乡村1810人),女生2970人(城市1346人,乡村1624人),共6103人。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修订的含中国常模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调查工具。量表构成: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共8项。在整个问卷项目中有10项组成效度量表的项目,如果它们的得分合计起来在7分以上,则可以认为该受测者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作假的,所以测验结果不可信,对其进行重新测试。该测试工具的折半信度为0.83~0.88,重测信度为0.663~0.870,效度大于0.76。发放调查问卷6103份,有效回收5 812份,有效回收率95.2%。
(2)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把原始分换算为标准分,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大于或等于8分者为有焦虑倾向;8个内容量表原始分之和查表得出总焦虑倾向标准分,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上,为高焦虑水平,属于心理不健康者。
(3)数据处理:采用SAS8.2统计软件予以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焦虑问题检出情况
河南省5812名中小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是45.1分,其中高焦虑水平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t65分)检出率为3.8%(220人)。8个内容量表中,检出率最高的为自责倾向(9.02%),其次是对人焦虑倾向(8.66%)。
2.2 城乡男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由表2可见,城区男生的心理困扰前3位的问题分别是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和对人焦虑;城区女生的心理困扰前3位的问题分别是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困扰乡村男生心理问题前3位分别是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而困扰乡村女生心理问题前3位分别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城市学生中冲动倾向较突出,乡村学生恐怖倾向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影响心理健康因素比较,学习焦虑困扰在中小学生中不突出。
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比较,男女生的心理焦虑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各内容量表中,城市女生除了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外,其余各项与男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乡村女生除了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外,其余各项与男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心理健康状况的城乡比较,通过地方比较,城市和乡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别。各内容量表中,城市男生较乡村男生各内容量表除了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外,其余各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城区女生除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外,其余各内容量表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城市学生。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不良人数和检出率较2000年有所增加。在河南省中小学生中,无论男女,无论城乡,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常或心理障碍。调查发现,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倾向是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焦虑问题,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减轻或消除这些因素。
造成自责倾向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严厉惩罚孩子――孩子对父母抱有反感的敌意;当这种反感和敌意表现出来时――父母越发严厉惩罚孩子――孩子失去了憎恨的目标――自责倾向形成。自责倾向的基础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因此,指导自责倾向较强的人,首先就要让他实际体验到别人对他的爱,以解除他的不安。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体育游戏等教学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自责倾向,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必要的互帮互助,如体操教学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等,让自责倾向的学生能体验到别人对他的保护和关心,从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给予受到别人承认的机会,以提高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引导他改变依赖性格,养成自己有主见的性格。
对人焦虑倾向是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有的学生从小受到父母严厉管教,形成了提心吊胆、软弱的性格。为解决因经验不足引起的对人关系上的问题,必须把本人放在集体之中加以训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个集体活动项目,有很多运动项目可以让学生选择,当对人焦虑倾向的同学能够发现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发挥出特长时,同学们、老师和双亲是喜欢他、承认他的,使其树立自信心和安全感,同时加上体育教师对其在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术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可以减轻或消除这些学生的对人焦虑倾向。
城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农村学校尤其是山村的学校无论师资、办学条件还是生源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而农村学生也特别渴望能够通过求学这条途径来改变自己将来的命运,动机过强,心理压力过大。男女学生在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应该归因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一是社会期待不同,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一般是要温顺和贤淑,在学校里要学习成绩好,而对男性则宽容得多,在社会化过程中,男、女两性在自觉不自觉内化这些期待。二是身心发展,在少年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女性的角色意识更加强化,同时在心理上,女孩的体验更加细腻、敏感等,但是在目前学校教育中,因性施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在这种环境中女性就容易比男性体验到更多的恐怖和焦虑,女孩子的责任心也会更重一些,自卑意识更强一些。
体育是没有城乡之分的,无论哪里的学生都有享受体育乐趣的权利,无论男女都有享受体育乐趣的权利,也可以通过体育手段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体育是人们沟通情感的一种形体语言是语言无法代替的体育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韵律或形体语言,给人们带来人类的融洽、和谐的情感体验和甜蜜,优雅的生活情趣,从而弥补现代人的心理缺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并且调节情绪情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完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 生存教育 生存技能 心理素质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让百度在夜空中自由地搜索,我见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突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即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校体育功能的角度对在体育教学如何实施生存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生存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小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化。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例如,在 “走跑交替”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情境――“过马路”。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发言后,教师可以适时灌输“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交通规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社会化发展。又例如,在跑步练习中,体育教师可以制作红绿灯的卡片,自己充当交警,指导学生在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让体育委员带头领跑,自己站在“十字路口”,间断性地更换红绿灯,以此来训练学生“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生存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对红绿灯的反映,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也给枯燥单调的跑步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有效的生存训练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对生存训练内容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的校园群死群伤的事件屡见不鲜。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鞋子被踩掉了或随身物品掉落了,弯腰去捡;火灾发生后,慌乱逃生导致互相践踏;面对意外伤害者,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求助于专业救护机构,结果白白丧失抢救的时机……因此,体育教师将生存技能的培训融入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国内生存教育的空白,更是对新时期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全新诠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如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运动损伤、运动休克、晕厥、中暑等情况的处理和护理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同时,也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应急状况下能自我保护,逆境下能自我心理调节。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炼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累,受点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耐力跑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耐力跑比赛。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耐力跑成绩,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自强自制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了学校体育进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而参加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性格、气质、能力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而是把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其对生存教育的意义将是其他任何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教师要通过情境性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都伴随不同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各个环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形成情知平衡、和谐、互促、并茂的教学格局,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真谛,体验各种感情,感受生命的存在、跳动、自强、不息、美好、伟大、幸福。帮助学生了解人生价值、目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自然、社会,努力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参考文献:
[1]常勇超.浅议小学体育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