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美学的特点

设计美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美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计美学的特点

设计美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脑艺术设计 美学特点 功能和形式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任何关于艺术的概念我们总是无法十分完整、确切地表达,这是由于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的事物,有种只可意会的朦胧感。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我们通常认为,艺术设计是一项兼具美和实用双重属性的工作,它指的是将艺术的美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艺术的美变得更加实在。当然,艺术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了很多的内容,也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艺术设计虽然偏重于实用功能,但是其美学特点仍然是其区别于一般的设计的重要表现。

1电脑艺术设计的特点和缺点

电脑艺术设计区别于传统的手工艺术设计,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是迅速、高效的特点。电脑设计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设计周期大大缩短,设计效率成倍提升;第二是具有海量的色彩。传统的艺术设计十分依赖于颜料,但是现实中不可能将所有的颜色都做成颜料,而用电脑做设计可以有数以千万计的色彩;第三,设计的载体不再是不易保存的纸,而更加多样化,展示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直观和形式多样。例如,用幻灯片的形式可以欣赏到平面的设计,用三维投影技术来展示立体的设计等等;第四,电脑设计便于修改。由于传统的颜料是很难涂抹掉的,所以当设计师发现设计出现偏差的时候,无法准确地进行修改。如果重新来过,又无法保证跟之前设计的保持同步性。而电脑设计修改的操作较为简单。

当然,不是说电脑艺术设计就没有缺点了,它的缺点就是带着一丝机械的冰冷气息,在人们欣赏其艺术设计效果总是在这个方面略逊于手工的设计。并且人的器官才是配合更为协调的,能够迸发出无尽的潜力的美的工具,人的大脑和手碰撞,能够创造出的艺术灵感是借助于机械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并且长期借助电脑,还会对电脑形成依赖,长此以往下去并将影响设计师的灵感。再者,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手工设计时,人的注意力都在力图将大脑中的图像转化为现实中的设计,而借助于电脑,人们要分心去进行各项电脑的操作,根本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将脑海中的灵感百分百还原,这就影响了艺术设计的效果。

2电脑艺术设计的美学特点分析

首先,电脑艺术设计体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新颖的美。艺术是不分时间的,传统的古物和历史有其沧桑的美感,现代的事物有其新鲜的活力的美感。电脑是现代的新生事物,它给人的印象就是现代、摩登、先进、高科技。那么电脑艺术设计自然体现出的美自然是一种现代的新颖的美。

其次,电脑艺术设计是社会的美。电脑艺术设计是按照社会大众的审美价值来进行的艺术设计活动。这是因为尽管艺术的灵感来源极其广泛,任何的细节都可能成为设计师进行设计的着眼点,但是电脑程序是由人设定和操作的,即便在用一样的电脑软件也不可能做出一模一样的艺术设计,但是至少不符合人的审美价值的那些设计都已经被淘汰掉了。

再次,电脑艺术设计中的美是一种功利性的美。上文已经说过,艺术设计不仅具备艺术的美学特征,还一定要有特别的实用价值。那么这种实用价值在设计中的体现就是功利性的美。人们从艺术设计中获取的愉悦感是在其设计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才可能达到的。

最后,电脑艺术设计中的美有独特的评价标准。所有的人都知道,电脑做设计是不可能做出毕加索也不可能做出莫奈,纯艺术是要大脑和手的有机结合,必须人体才能够爆发出那种力量。电脑设计的美学评价就需要独特的评价标准,不必太苛责,非要电脑设计出像向日葵或者星空那样的绝世名作是不现实的。电脑做出的艺术设计,只要兼具实用性和令人愉悦的美感,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设计是美的。

3结语

艺术设计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较晚,但是由于我们并不缺乏兼具艺术灵感和优秀的专业知识加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的人,所以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是较为迅速的。当前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任何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想要有所发展,就必须跟计算机充分结合起来,用计算机技术将学科变得简单,用学科推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前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即便计算机在艺术设计中起到的作用再大,艺术设计也离不开艺术的美学特点,否则其只能称之为设计而不能称之为艺术设计,所以我们要对电脑艺术设计的美学特点有较好的把握,才能够保证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砚梅.点击思维误区:电脑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全能作用的反思[J].美术大观,2003.11.

[2] 高晋,任工昌.浅谈电脑绘图时代的手绘表现技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3.

[3] 顾群业,王拓.对设计“以人为本”和“绿色设计”两个观点的反思[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04.

设计美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美学;房屋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2-0102-01

随着人们审美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艺术审美功能,并将其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艺术审美对象之一。建筑与美有着较强的联系,在房屋设计时需要在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上,将建筑美学特征体现出来。

1建筑美学的意义

1.1提升审美效果

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建筑美学的重要功能。我国建筑都非常讲究审美特性,在房屋设计中应用建筑美学,能够营造出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并凸显生态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美学。此外,还可以提升房屋的审美效应,让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房屋设计形式的不同,其审美效果也不一样,能够将不同建筑的风格与特色呈现出来。

1.2美化房屋环境

房屋设计中造型和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要素,将两者统一起来,能够真正表达出建筑的意义。美学色彩的敏感度较强,能够对房屋造型比较加以调整,解决造型的缺陷[1]。此外,在视觉效应下,能够改变建筑体积,调整建筑的比例。美学元素能够将房屋通风口、落水管等不理想之处加以掩饰,以此实现美化房屋环境的目的。

1.3彰显地域特色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将建筑美学应用到房屋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比如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图形、图案等。因此,在进行房屋设计时,需要对地域文化特点加以考虑,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这样才能够房屋建筑更具地域特色,并带来更具强烈的审美效果,提升房屋建筑的艺术感,加深人们对其的印象。

2房屋设计中建筑美学的应用

2.1均衡性设计

房屋的高低大小、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变化等都能体现均衡性。房屋设计过程中,其外部结构、内部空间、使用功能应该聚恒,重点强调房屋的均衡中心,将房屋均衡的特点阐释出来,呈现出均衡之美。为确保房屋的均衡性,轻与重之间要保持平衡,如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材料较硬、色彩较暗、实体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重的感觉。而体积较小、高度较低、材料光洁、色彩明快、空灵性强的房屋,会让人产生轻的感觉。如果房屋整体感觉较轻,可以选择底层架空设计方式,借助悬壁结构特性,采用浓郁的色彩和粗糙的材料质感,可以有效增强房屋的厚重感,这样有利于将房屋的均衡性体现出来。

2.2布局设计

房屋布局的设计,主要包括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两种,其中规则布局既可以体现庄重、爽直、明确的建筑设计空间,还能呈现出房屋建筑的风格,让建筑充满美感。而不规则形式可以为房屋增添活力,让房屋显得灵动而富有艺术感,体现出房屋的设计的形式与风格。通过对房屋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美感,并形成协调统一的房屋建筑氛围[2]。因此,重视房屋建筑的布局设计,让房屋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房屋建筑更富有艺术气息。

2.3比例设计

建筑美学与房屋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让这种比例恰到好处,才能让人更好的感受到房屋的完美与协调,如果比例不当,则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一般来说,为将房屋的美感呈现出来,长、宽、高三个数据的大小关系要均衡,其主要尺寸要有较好的比例,从而有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

2.4韵律设计

建筑美学中韵律性特点较为重要,是房屋设计中需要重点突出的环境,有较好韵律的房屋,可以让人更好的感受建筑之美。房屋设计时要重视应用好韵律性,主要表现在构图、色彩和视觉等方面,以此提升房屋建筑的美学效果。在实际房屋设计中,要重点控制好重复特征明显的部分,如阳台、墙面和门窗结构等,体现出韵律性,从整体上增加房屋的美学特点。在房屋室内设计中,要采用封闭、遮挡等方法,让室内空间更有韵律性,从而让房屋设计与建筑美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体现房屋的韵律性时,要具备灵活、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如房屋建筑比较复杂,可利用渐变的设计方法,让韵律感相互交替,营造出有秩序的变化效果,提升房屋的感染力与艺术性。

3结语

总之,在房屋设计中合理应用建筑美学,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房屋的特色。不同风格、色彩的房屋建筑,会让城市显得更加缤纷,充分艺术之感。因此,要把握好美学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关系,让房屋建筑更具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样房屋才可以折射出地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并将美的概念充分诠释出来。

参考文献

[1]江奇莉.美学思想在房屋建筑当中的应用规律[J].门窗,2014(10):381.

设计美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与此同时,动画的动态性也为其在美学上的表达提供了另一个独特性。众所周知,传统的绘画是以平面表达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当体验者不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审美体验时,动画就应运而生。这种能够使画面产生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使得受众的体验产生了如新奇美、韵律美、变化美等诸多审美体验。

二、中国传统动画设计中美学因素的体现形式

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深厚积淀为传统形式的动画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经过几代动画制作者的努力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美学。这种美学特征之于西方动画美学而言在审美层次上体现出了更胜一筹的高度和深度。现今有些观点认为西方动画美学的特点体现在抽象性上,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显然的错误的。中国传统动画美学的特点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抽象美的本质。这类动画作品以两大类为主:

一是以传统水墨画为基础的再创作。

二是以传统年画为基础的再创作。当然,后期也出现了以现代中国式漫画为基础的动画作品。但不论以何种形式,其写意、抽象以及表现主义的手法,都将抽象美的本质表达淋漓尽致。但这类动画作品的美学特征还是体现在平面艺术的本身,其艺术感染力还是以平面作品的艺术造诣为基础的。如一些作品直接以齐白石的原作为蓝本创作而成的,其艺术价值与动画本身关系不密切。

三、国外动画设计中美学因素的体现形式

这里统称为国外动画设计,而没有单指西方动画设计,是因为在亚洲除中国外,还有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动画艺术的存在。其艺术水准及制作能力仍不容小觑。这里简单将其归为几大类:

一是英、法等国为代表的欧洲动画。其中部分作品的美学特点是受现代及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以主观表达为主;部分是受欧洲传统艺术影响,体现古典美学特征。

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意义上的动画。受其商业行为影响,美学元素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而主要体现在大众审美和电影视觉元素的应用。这种动画艺术是最直接也是最成功的。如前所述,这种动画作品的美学特点反而体现在具象美上。如迪斯尼早期作品《小鹿斑比》就是以解剖学为基础创作动画形象。

设计美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计美学;服装设计;古典与时尚

一、对设计美学的探讨

1.1 对设计美学的初步认识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的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和研究艺术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设计是一门以艺术和技术为基础,并在运用中将二者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作为其中一个独特的分支与传统的美学研究区别很大。因此,它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在应用中也有独特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通常讲的设计美学一般指的是设计艺术美学,即与技术美学相通的。设计美学包括俩个部分,即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艺术美感,俩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设计美学的研究以审美和艺术理论为基础。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社会人类对设计需求的产物,而且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设计美学已经学科化了,它应用范围广泛。设计美学理所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研究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意义就在于,把已经大众化,生活化的艺术美更进一步的融入到审美教育和实际操作中。更好的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

1.2对设计美学的探讨与分析

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设计发展是同步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其基本理论的形成;再者,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在审美和艺术理论上。在工业革命之后,经过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生产发式的变化,进而导致了现代人对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实际问题迫使现代设计家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所谓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设计介入技术的过程里了。所以从根本上说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重点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的设计美学应运而生。

二、设计美学与服装设计美学的关系

2.1简述二者关系

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领域的表现形式是服装带给人的艺术之美即“服装美”。设计美学所包括的俩个部分,产品的“设计”和产品所蕴含的“艺术美”的创作,俩者和设计与美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随处可见。19世纪伟大的设计家布瓦列特,不仅是个厉害的服装设计师,还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设计家,他的“抛却紧身胸衣还妇女自由着装”的主张受到妇女的欢迎,他从服装设计入手,将品牌理念融入其中,发展了自己的香水产业,取得了较大成功,从中可见设计美与服装美密切相关。

2.2设计美在服装美中的具体应用

服装是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装美的造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按照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提炼出来的对美的认识,因此也属于艺术美的范畴。服装的现实生活美是美的第一性,艺术美是美的第二性。艺术美的基础是现实美,同时艺术美也是生活美内容的创造性反映形态之一。服装审美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由于人们的审美过程往往是通过自己的审美判断以及长期以来的观察和总结,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趣味性,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服装美的认识,愿望以及追求,形成了服装审美的特性。服装是人的第二肌肤,因此它的存在价值和美都是作为人体美的一种附庸而体现的。服装只有具体于人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服装美。

服装设计原理:美学的比例,平衡,韵律,加强和协调统一的形式法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包括,服装的整体和部分的分割比较;服装的整体和部分在量感和动感作用下产生的稳定形式;韵律节奏等重复出现的线条色彩等;突出重点的美学法则;服装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和谐统一;在协调的基础上集中化,体现美感。

服装设计美学主要是研究服装的个性美(服装与着装者的性格以及爱好产生的美);流行美(服装与着装者迎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产生的美);内在美(服装与人的心灵,气质融合产生的美);外在美(直接表露在外的美)。此外,还包括从上述阐述的美中产生的美,例如姿态美;构成美;艺术美;装饰美;化妆美以及实用美。

三、设计美学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1服装中的功能美,科学美和技术美

随着设计艺术的广泛应用,设计艺术已经学科化了。服装中的设计美学涉及功能美科学美和技术美。功能美:服装的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互相依存也互相对立。服装只有穿在人身上才有他的观赏价值。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用功能是满足人体的遮体御寒和保护身体的需要。狭义的使用功能表现为服装的各种机能性,即保暖性透气性散热性安全性和便于活动性。观赏美体现在满足人们社交活动的需要上,体现在服装与人体的结合上。当然观赏美也体现在穿着者的形象上,包括他的风度气质和品格。

服装设计中的科学美:服装设计是一种艺术,而艺术与科学往往是自觉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结合使得设计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化等方方面面。这种科学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科学全面的把握消费群体的需求,设计符合该群体的时装;(二)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现有的成果,使服装设计作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人体工程学实在例如技术科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生理特点,以实现人―服装―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们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三)选择并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使设计的效果达到最佳。设计师只有充分掌握新材料的性能,熟练工艺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服装。

服装设计中的技术美:通过工艺形式和对材料的处理工艺表现出来。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艺术,在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中,作品绝大多数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服装设计中的技术美反映在工艺形式上主要是指裁剪工艺,制作工艺与装饰工艺的运用相得益彰。同时这种技术美也反映在对服装材料的再造处理上,通过对构成材料独具匠心的创意,并辅以相应的工艺技术与结构处理,是比较容易突现全新视觉效果和全新设计立意的。这三种形式缺一不可。

3.2设计美学对中式服装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各国服装设计师的喜爱。中国元素被应用在很多设计上,被作为一种时尚的追求。

追溯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中式服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程式化的宽体式样,平面化的裁剪结构,装饰性的服用材料,精致的服装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其言简意赅的形容。在装饰上多表现为二维设计,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秀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魅力无限。

传统服饰可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元素很多,例如纹样,色彩。自然界的众多事物本身并无意识,人们根据当时自己的意识观念赋予纹样以某种象征意义。因此代表着吉祥平安,富贵美好的纹样便诞生了。

中式服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韵味而远远流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我们必须寻找到古典因素可以运用在现代服装上的那一方面,是古代的二维设计与现代的三维设计相结合,并从中得到启发。通过对色彩的分割,不同材料和面料的混合搭配,以及点线面的立体结合,把自己的风格融入进去,并结合当代世界流行元素,演绎现代版的中式服装。从而使设计美学能够在服装设计中更好地应用,为现代服装设计造福。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它为现代时装设计提供了依据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孔阳,美学概论,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 江宁,古代服饰造型在设计中的应用,广州:2003。

[3] 刘晓刚,服装设计大师作品,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当岐,服装美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李鹤,服装美学的研究内涵,北京: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2010。

[6]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设计美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腔正畸美学;矫治;颌面部;临床教学;美学教育;美学认知

1口腔正畸美学的理解和认知

口腔正畸美学源于美容牙科学,其评价标准与规律符合美容牙科学一般规律的同时,又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1.1正畸美学的范畴和内涵更加广泛:Sarver把口腔正畸美学归纳为解析面部美学的宏观美学(macroesthetics),涵盖微笑美学理念的微小美学(miniesthetics)和研究牙齿美学要素的微观美学(microesthetics)等三个范畴[6]。可以看出,口腔正畸美学不仅关注牙齿、牙列和牙龈形态的细节,也关注唇齿位置,并且更加关注面下1/3高度、上下颌骨的发育关系,面部正侧面整体形态等面部美学的内容。因此,正畸美学不仅包含牙列美学的概念和内容,还涉及对面部形态特征在动、静态状态下的整体美学评价,以及面部美学评估中黄金比例的应用;此外,面下部比例、鼻面角、颏颈角及许多其他与面部审美相关的比例和角度研究也是面部美学定量评估的重要部分[7]。显然,口腔正畸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深入,也更加生动具体。

1.2正畸美学评价指标的相对模糊性:尽管美学概念和美学评价标准相对宽泛,但在涉及牙体修复美学和牙周美学等领域,人们仍然试图用相对确定的数值来衡量和界定美学标准。例如,目前广为流行的前牙美学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软件,就把前牙宽度比、前牙高度、前牙色泽、牙龈弧度和高度等描述牙齿细节的数值作为美学标准加以运用并体现在微笑美学设计中。与之相比,颜面美学的定量测量则更多地体现在侧位头影的硬组织分析中,而软组织形态受动态特征影响明显[8],且审美方面受民族、区域、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等主观方面的影响更大,因此涉及颜面美学的评价指标仍然相对模糊。

1.3正畸美学目标的预测性与长期性:正畸矫治除了可以对排列不齐的牙列进行矫治以改善牙齿微观美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上下颌骨的生长潜力,引导或改变颌骨的生长方向,对颌面部的生长发育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和调控。多数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往往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高峰期,具有较强的颌骨生长潜力。对上下颌骨的生长和发育进行合理的引导,可以改善颌面骨、面下1/3甚至整个颌面部的外形特征。因此,这一宏观美学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和一定的可预测性。此外,这一正畸美学目标的实现是随着颌骨的生长发育逐步完成的,有着相对的长期性。这也是口腔正畸美学与美学修复的主要差异之一。

1.4更加强调功能与美学的协调稳定:口腔正畸治疗的目标是美观、协调和稳定。因此,口腔正畸美学也更加强调在通过正畸改善功能的同时,实现美学目标的协调和稳定。通过正畸治疗可以逐步实现颅面与颌骨、颌骨与牙列、牙列与牙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稳定,与单纯的牙齿美学相比,口腔正畸美学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可调控的范围更大,因而,也更容易实现口腔功能与美观的统一,从而促进二者的协调稳定。

1.5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以实现正畸美学:正畸治疗可使牙齿在生理性矫治力的作用下,在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内进行旋转和移动,这为牙齿美学的改善和实现提供了更丰富的实现手段。通过正畸矫治,在牙齿美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牙齿间隙的调整、咬合关系的协调和改善等方式,在一定基础上为牙齿美学的实现提供了更为符合生理并有效的途径。

2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实施

如前所述,口腔正畸美学能在更广泛的颅颌面区域实现功能和美学的统一。指导学生始终把握口腔正畸美学的标准,对于正畸矫治的设计、治疗和矫治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口腔正畸专业课的理论和临床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和深化对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2.1树立发展学的观念,以发展的观点预测正畸美学变化:如前所述,口腔正畸美学目标的确立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预测性,其变化趋势和程度与患者的个体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实施中,首先应树立发展学的观念,在掌握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发育特点,进行合理的矫治设计。例如,对于口呼吸习惯引起的前牙深覆盖患者,在治疗设计时即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错牙合形成的机制,由于张口呼吸习惯导致颊肌张力增大,唇肌松驰,引起上牙弓宽度不足,切牙唇向倾斜,继而导致前牙深覆盖。在此基础上,分析上下颌骨、牙弓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生长发育状况、骨性关系等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在矫治过程中充分观察牙弓关系、颌骨关系的变化,让学生充分了解面部生长发育在矫治中的作用。

2.2以功能为中心,实现功能和美学的协调:正畸矫治中,功能的协调是稳定和美观的基础,如果脱离了功能基础,再高要求的美学目标都是不稳定的,都可能随着牙颌功能运动而复发。在指导学生进行诊断设计时,始终强调从功能角度出发,在符合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追求最佳的美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正常牙合标准时,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正常牙合的特征,更应该理解这些特征与功能的关系。同样,在理解和掌握静态下的咬合特征基础上,还应理解在动态的功能运动中牙、牙列牙合关系,在牙合-颌骨-颅面系统整体协调统一的条件下实现牙、牙列乃至颜面部的美学[9]。基于对功能的深入理解,实现功能的美学的协调和统一,这是口腔正畸美学目标实现的前提。

2.3美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美学标准的掌握:正畸美学与牙体美学修复相比,涵盖范围更广,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因此,正畸美学首先也应满足一般审美中的对称均匀、单纯齐一、协调反差、比例匀称、节奏韵律、秩序和谐等常见表现形式[10]。临床治疗中,正畸医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美学原理,还应具备丰富的颅面、牙颌解剖结构知识及对容貌美的理解,将美学思想贯彻在整个矫治理念、矫治设计、矫治过程和疗效评价中。对每一位具体的患者结合审美意识、审美要求及具体条件,将性别、个性等要素具体加以体现,维护和再塑面下1/3高度和形态,使治疗后的牙列和面部外形既有良好的功能、美观、稳定,又具有动态美、魅力和个性,把牙颌畸形矫治从单纯的牙齿排列,提高到创造容貌美的新层次。

2.4正畸诊疗训练中美学目标的确立与实现:在制定矫治方案时,应基于美学的矫治设计与医患沟通,相对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心理预期,充分了解患者对面部美的理解和正畸审美心理状态对矫治结果的期望,制定切合实际的正畸美学目标[11]。还应看到,正畸诊疗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对牙齿、牙合曲线、咬合、颌间关系的逐步改正渐进地实现矫治设计的美学目标。短时间的牙颌变化可能不一定能即刻实现美学目标,甚至由于牙齿的逐步排齐出现暂时性的美学效果变差。因此,在正畸诊疗临床培训中,着重训练学生对治疗过程的预见性以及对最终治疗目标的整体把握,不因一时的牙列形态变化影响诊疗过程中的决策;始终确立和强化美学目标,向美学矫治目标逐步逼进。依据美学评价指标评价每次复诊的美学变化,逐步树立牙颌变化与颜面部美学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实现最佳的美学矫治效果提供保证。

2.5计算机辅助美学评估、设计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口腔美学的评估和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12]。随着数字化牙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放射技术、3D摄影及相关软件程序的应用有助于全面分析软硬组织的数据;也使得数字虚拟三维排牙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还应看到计算机技术远未成熟,与传统人体测量学和头影测量的对比研究,存在缺乏大量正常数据库,无公认客观的面部标志点等不足[13]。因此,正畸美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保持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渴求及对新兴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努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技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对这一新兴技术的热情和兴趣,为将来在正畸临床中不断实践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美学评估、美学设计中的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