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语文课程;本质属性;价值取向;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这个概念来看,新课程对语文的理解更加偏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习课程中设置的语文课,它代表的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教育的课程。语文,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统称,它不仅代表一门简单的语言课程,更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预设和生成。
一、辨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目前对于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理解,不外乎两种观点: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第一种观点只关注语文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特征;第二种观点过于注重语言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又忽略了语言的外在形式。我个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符合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的教学,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来实现。所以,语文的工具性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另外,古人也早就提出过“文以载道”的观点,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也基本是围绕着文本内容的内化来实现的。一些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语文不仅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实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力求达到语言、思维和思想的整合与统一。
二、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通过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辨析,我们目标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认识、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化”教育,更是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入语言文字的“精神化”教育。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又要注意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突出语文学科对学生思维、心灵和人格的熏陶作用。
1.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加强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训练环节。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教学的时候既有优点也有弊端,优点是学生熟悉汉语,接受起来不会很困难,弊端是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设置了“听国学,诵经典”的环节,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来吸引学生,通过反复地听、读,让学生接触一些精美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内化,形成扎实的语言功底,这些大量的美的语言的积累,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语文素养。
2.加强文化情感的陶冶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环节,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凭借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悟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强调语文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要依靠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建。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祝和斌.新标准 新境界[J].中学语文,2003(15).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技术;经验;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001-04
知网现有关于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12篇。其中,有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2篇。中央教科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惊铎教授认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浙江工贸职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认为职业教育具有体验属性。现有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着力点大多在职业体验的作用、方式、途径、运用等方面,有的从高职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有的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法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还有个别研究的内容在名义上触及到职业体验的内涵。然而,既有研究没有指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理论依据,也没基于实践并按定义的逻辑范式客观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多元价值。在体验教育风靡全球,就业导向、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次提及实践问题、校企合作、做中学、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通过工作来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忽视高职生学习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现实格局下,研究并揭示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完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为其后续针对性、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奠定逻辑基础和确立出发点、根本、方向、目标、内容,有利于为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理论基础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逻辑学基础
概念的内涵是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即概念的内容,也即概念指称的客观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同一个事物有种多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加以反映就有不同的内涵;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概念的内涵是变化的。事物特有属性存在于客观事物中,是客观存在的,是认识的对象,它本身并不是内涵;只有当它存在于思维之中,反映到概念之中成为思想、认识的内容时,才是内涵,两者是被反映和反映的关系。内涵通过定义――被定义概念(被定义项)=定义项即种差+邻近属概念的方式来明确;定义需符合四项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反映同一类对象且外延相等;定义不同语反复、不同义反复,不循环定义;定义不能否定;定义需准确简明。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需要按逻辑学的要求规范定义。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哲学基础
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和认识所必须不断扩展的新信息。哲学强调只有实践才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基础、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认识、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从客观对象获取信息的物质手段、获得并发展对信息加工的思维能力,包括对语言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对感性经验的积累和深化的作用,对理性思维之逻辑规则形成和检验的作用等。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不断扩大可供自己认识和利用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因此,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首要的基本观点。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没有职业体验这种实践,就不会有高职生对技术教育的真正认识,不理解职业体验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职业认识。
(三)职业体验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必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换言之,能为完满生活尽到重大责任的教学科目如职业体验是合理有效的。杜威博士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生活乃指人类的全部种族经验,其中包括职业。其“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论断,是高职生职业体验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矣。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生产基本技能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管理的基本常识,参加生产实践,掌握一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此经验自然包含高职生职业体验,高职生职业体验自然也是新知建构的基础。
(四)体验学习理论
经验是体验的情感和认知两要素之一。人的整个认识历程真正的进展在于个人经验与自我深刻反省的同时并进。因为一切认识都在于经验与思考的结合。认识的广度决定于经验的广度、经验被反思的度。体验学习是指个体从亲身经历或他人的经验中实现行为改变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教授在其《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了具体体验一体验反思―形成概念、规则一行动实验一新的具体体验的学习循环过程。教育跟时代、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是单纯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交织着活生生的生活体验、科学认知、精神成长的过程。刘惊铎教授提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把体验类分为“亲验活动”和“想验活动”;体验教育着眼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独特需要、特色发展。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
根据上述理论,综合运用性质定义和关系定义两种范式,对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可作如此定义: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生基于职业规划和个性发展,亲历企业对职业中的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情感主导的系统认知与验证的活动。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如下主要属性。
(一)技术性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将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转化为认识与改造自然、变革社会、发展思维、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精神、信息手段的总和。技术包含:技术的物质形式,如工具、设备等手段;人们操控、运用技术物质形式的方法、技能、程序、经验、信息等,通称为工艺。从教育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发达国家技术学院和产业发展演进阶段的对应关系、我国人才需求的类别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与层次定位上看,高职教育都不应是一种培养肢体技能主导的人才的职业教育,其核心和特征是关于技术的知识、概念、原理、规程、标准、法规等的学习,技术技能的训练,技术经验的积累,实质上应是一种技术主导的教育。技术教育是为了掌握生产技术的基础及科学,技术学的基础的教育。“UNESCO《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认为‘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
(二)教育性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人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谈到教育的危机和科学扩张时,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科学是专门化的,它传授给学生生活必需的确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家。科技追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追求的是人变成真正的人,借助这种精神的转变,人们能掌握导致毁灭的科技,挽救我们的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是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高职生职业体验作为教育方式,首先也应使高职生逐渐成其为人,让其在逐渐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其教育属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职业性
职业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与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能足够稳定从事的合于伦理的专门业务和相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正当的职业生活,对于人们形成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选择生活道路和培养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作用。高职新生职业体验目的是通过在真实的企业职场中亲身经历、实践来体认职业。职业体验的对象正是职业;职业体验内容主要是纵贯职业生涯各阶段,横排职业生涯每阶段各个专业相应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体验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真实、切身地感性认知相应行业发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环境、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以获得职业表征;同时,也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去感知胜任相应职业应具备的主观条件,感知人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及其相应的责任体系;职业体验可检验、校正和分化高职生职业生涯的混沌设想。总之,高职生职业体验是高职生对自己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需求、职业环境等基本状况的体验。这些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性质、对象和内容等足以说明其具有典型的职业属性。
(四)实践性
实践即社会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历史的感性客观物质活动,是对人类自身社会历史活动本质的概括,包括天文观察、社会调查等探索活动。实践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客观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异于主观范围内的意识活动。能动性,实践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按照客观规律有目的地改造、探索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异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总是人民群众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阶段上进行并受其制约的,因而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有限活动。感性,即直观的形象认识,感觉器官的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融入个人感情的主观判断。以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纯粹感性;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即表象。感性具有特殊性、偶然性、盲目性,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过程。高职生职业体验具有明确的感知职业要素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的目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感觉性。因此,它具有实践属性。
(五)情感性
体验是人通过对一种对象、情景或事态的经历,在其深刻的意义内涵中把握生命和存在的本质的原始意识过程。体验的特征是强烈的情感直接性和心灵震撼性。作为教育学概念,体验是在对事物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所感受的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是一种能生发与主体独特的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体验把握的对象不仅是客体认知,更是对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关系与主体内心感受、情绪的把握。相对于可能只是对客体的真实客观了解的经验而言,体验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亲身经历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经历若仅有情感只是一般的情感,若仅有意义只是纯粹的认知性理解,体验是情感和意义的统一。高职生职业体验是其亲身经历真实职业情境,其全部感官都能对应地接受到直接、现实、客观、切身、多元、系统、感性的刺激,必然获得相应感受、产生相应情感并生成有关职业要素、职业教育等意义,同时形成价值判断。高职新生职业体验具有鲜明的情感属性。
三、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研究的价值
(一)确立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的基础及其指称物
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即其质的方面一旦被界定,则其量的方面,即其范围也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外延就被确定了。同时,源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共同特征,即表现高职生职业体验内在特殊本质的可观察、可识别、可测量的独有征象、标志也就能予以确定。根据逻辑学的概念特征,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完整概念就被确立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一旦被确定,则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在本质、外延范围、外在特征都被确定,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质与量被确定,高职生职业体验所指称的事物也就确定了。此外,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揭示了在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揭示了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里面所包容的东西、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也就确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在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其从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便于人们确认和区分什么是高职生职业体验。
(二)奠定正确职业体验观和利用职业体验规律的基础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能准确揭示甚至反映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本质属性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人们能准确发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使人们能正确地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同其他事物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对于高职教育其他因素的效用的性质、大小和缓急等,促成人们形成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事物联系包含同一事物构成要素间的内部联系和不同事物间的外部联系。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在关系定义范式下的概念的内涵,明确地揭示了概念内涵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主要联系;不同事物概念的内涵分别揭示了各事物的本质属性,据此可发现事物的结构、功能和作用。这就从思维角度把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事物内部要素、不同事物联系起来了。同样地,职业体验概念的内涵为人们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这一事物构成要素的联系及其同其他事物间的联系奠定了逻辑基础,也就为人们正确认识与利用同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关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三)奠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的基础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有机组合就涉及了另外一种思维形式――判断。判断又是推理的要素。显然,概念既是判断的基础,也是推理的基础。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中的“事物”及其“本质”等都离不开借助语词进行指称的概念。由此可见,概念是各种理论构建的基石。而概念的内涵又是概念整体的基石。因此,概念的内涵是理论的基石的基石。类似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是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与构建的终极基础。准确界定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对人们开展相应的后续理论研究工作能起到奠基、导向和规范作用。
(四)科学指导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明确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运行的本质、方向、目的、目标、内容、任务及其外部联系、价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进而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方针、政策、规划、制度;有助于明确在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中究竟应该做什么、做多宽、做多深、怎么做、为何做、期望的结果标准是什么;有助于正确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结构和有效利用其功能和作用等,合理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同环境因素如同高职教育特别是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之间内在本质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联系。有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课程界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控制、课程评价。有利于人们就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实践协同工作开展分析、探讨、交流。因此,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为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知和有效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职教人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关键词 中小学 武术教学内容 技击 武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letion of Wushu Teac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Direction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XU Shijie
(Fuzhou Shidai Middle School Research Group of Sports, Fouzhou, Fujian 350007)
Abstract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essence of Wushu --boxing ,which is a unique feature. Now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Wushu teaching content excessively highlight ornamental value but ignored the essence of Wushu and Wushu moral education, which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understanding of Wushu in the world, but Wushu will also not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culture transmission. While the main improvement direction on this issue: back to the basis of wushu: practise Wushu and develop Wushu morality,attach importance to both of them, on the basis of Wushu essence and Wushu morality tutorial education.establish reasonable connection system in three stages among primary,middle and senior school.
Key words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Wushu teaching content; boxing; Wushu morality
1 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缺失
1.1 武术本质的丢失——技击性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技击性乃武术的本质所在,如果要促进武术的发展,则必须以武术的本质为中心,充分发挥武术的各种价值。从1961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逐步由单调走向多样化,变得越加丰富,而且还开始配备音乐,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基本动作和竞技套路为主,从而形成了由小学到高中长达12年的竞技武术的学习体系,使得学生会在长时间的竞技武术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淡化了对武术本质的认识,加上武术被纳进为学校相关活动的表演项目,虽使得武术在获得更加快速发展的同时,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将逐步从学生的大脑中淡化直至消亡。
1.2 观赏价值的过度凸显
观赏既是武术的功能,亦是武术的价值。伴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推动着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如2004年国家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促进了武术在中小学的普及和发展。随着学校娱乐活动的不断丰富,武术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校在大小节日活动以及各种庆祝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这使得武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的喜爱,这一现象看似促进武术的发展,却只是表演价值得到了追捧与发展。久之,则会使学校教授武术的目的以及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发生偏差, 导致学生对武术本质功能产生错误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3 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其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哲学、医药学、兵法学、伦理学,以及审美学、宗教观念等的影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属于东方人运动文化的表现形式。尚武崇德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武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用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德”与“艺”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武术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武术技术动作;二是武德,在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中,很少有将武德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学习武术后,连武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武德所包括的“仁”、“义”、“礼”、“信”、“勇”等方面的真正含义。也正由于教学内容中武德的缺失,造成了学会了武术却不懂得其文化内涵。如:抱拳礼,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意义非凡,武术课缺失这一内容,将会失去它的特色。相比国外的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格斗技术,无一例外地将其礼仪文化贯穿于其中,既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又能提升其竞争力。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总共十二年时间,武德的教育不能忽视,其被重视或被忽视,会直接影响到武术(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51页)在中小学的传播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 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改进方向
2.1 培养学生技击意识,回归武术的本质
中国武术经历了武术军事战争而成为技击经验的凝聚,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渗透,它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进入中小学是为了促进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以及优秀文化的传承。这种脱离武术本质的教学内容,将会让学生对武术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出现偏误。所以,武术的教学内容应回归本质,以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套路为基础,走上一种技击和套路结合的发展方向,逐步培养学生的技击意识,提升技击性在武术教学中的地位。
2.2 练武习德,德武并重
武德,作为武术的理论文化思想,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改造过程中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武德一直伴随着武术的发展,一直伴随在习武之人身边,可以说是人们习武的一种指导思想。古语有云:“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未曾习武先习德”,这都无不说明了武德在武术习练中的重要性。学生在中小学的学习时间长达十二年,而武术课程贯穿了中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只有真正的将武德融于武术课堂中,才能让学生吸取到武术中的武德思想,领悟武术内涵的道德力量,以提升武术动作的习练,培养出真正懂武术、爱武术的年轻一代。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衔接体系
中小学武术课程的开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初中及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会不同,然后针对每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开设适合的教学内容。而如何将这三个阶段科学合理的衔接起来,是非常重要的。衔接是指将后一事物与前一事物互相连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武术教学内容的开设,应该将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衔接在一起,将教学内容由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到基本套路、简单对抗再到套路为辅、对抗为主的内容转换。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逐步把握武术的本质,提升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效果。
3 小结
武术是中国宝贵传统文化的之一。武术进入中小学以来,就把武术教育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让其成为向儿童、青少年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一种渠道。因此,大家应该珍惜,并把握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的探讨和完善武术教学。“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武术教学内容不应过度的凸显武术的表演观赏价值,而忽略了武术的本质的功能和价值——技击性。应注重练武习德,武德并重,加强武德教育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衔接体系。不仅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引导年轻一带的身心成长,更有利于武术回归本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明.中国武术哲理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9).
[2] 康戈武.从文化好奇到文化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4(6).
[3] 蔡仲林,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彭福栋.试析武术文化的特性[J].武汉体育大学学报,2007(5).
[5] 张朋朋.冷看武术学校体育化[J].体育与科学,2008(4).
[6] 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J].西安体育学报,2006(3).
!"#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担负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的重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 我们抓住了一个人成长的青少年黄金时期, 就抓住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关键环节, 所以, 只有高质量、 高水平的教育才能代表教育领域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是传播知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实践创新力的重要环境, 良好的教育必然代表一个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也日益强烈, 教育发展与教育需求间的矛盾就显得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来:一个是教育发展与社会整体需求的矛盾;另一个是教育发展与个体成才需求的矛盾。当前, 日益深刻的社会转型对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满足这种社会需要, 适应时展,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教育的资源配置、 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 无论是社会需求和个体成才, 都要求教育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只有通过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优化整合丰台区教育资源, 不断提高全区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也就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是造就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核心要求
向内涵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和动力, 人的发展对学校管理来说, 主要表现为我们常说的队伍建设。
丰台区历来十分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 通过校长论坛、 干部研修、 教师和班主任培训、 师慧杯竞赛、 继续教育等工程, 坚持“抓基础、 固塔基, 抓骨干、 壮塔身, 抓名优、 树塔尖”的基本方针,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教育发展日新月异, 需要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适应和推动, 无论是干部与教师都必须重视自身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承担学校管理职责, 带领广大教师实践素质教育的校长来说, 其内涵发展水平的高低, 是最为关键的。校长要努力向专家型、 学者型转变, 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谨治学,与时俱进; 必须善于学习和反思,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并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开拓进取, 形成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
江总书记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教师要志存高远、 爱国敬业,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严谨笃学、 与时俱进。从教师神圣责任和政治修养、 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 创新使命和学识修养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教师发展的内涵。所以干部、 教师必须立足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走内涵发展之路, 才能真正创造教育的活力。
%"#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是推进教育创新的根本要求长期以来, 教育当中陈旧的、 片面的、 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 灌输式仍是现实中主要的教育方式, 老师讲、 学生听是最为普遍的课堂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和结论, 而对结论的认识过程则轻描淡写; 管理上乐于训斥却不善鼓励, 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 师生关系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学生在任何时间、空间的活动中都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排列。这些问题,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历史需要不断跨越, 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新的举措。
要改革教学的内容、 方法和手段,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 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 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形成相互激励、 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 实现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 决定我们必须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
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教育 内涵式发展 人本 全面 效能
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
内涵是指事物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是事物的质的方面,它回答该事物“是什么”或“什么样”的问题,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是指事物所反映的对象或对象范围,是事物的量的方面,它回答对象“有哪些”或“是哪些”的问题,表示数量和形式。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质量优化、素质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教育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在坚持硬件达标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特征
教育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自然演进,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应。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一)教育需求的阶段特征
我国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告别了短缺教育阶段。但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充足,今后面临的是需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人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即要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配好每一位校长,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作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二)教育投入的阶段特征
教育工作的重点过去着重抓硬件,经费投入、学校建设、仪器配备等等,解决了“缺保障”的问题,告别了“收费发展”阶段。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个体享受教育机会仍不均衡,当前需要解决教育“保障均衡”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均衡、公平”阶段,教育投入和公平问题成为热点问题。
(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解决了“少资源”的问题,告别了“规模扩张”阶段,但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教学方法仍不先进,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是“讲效益”的问题,教育发展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体制机制问题成为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由继续保障硬件的同时,着重注重软件建设。即要注重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及学校的管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硬件、软件都重要,并且软件更为重要。要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总之,进入新时期,要着重提高质量,转移教育工作重点。教育事业面临着中国崛起、低碳经济、民意社会、时空拉近、转变增长方式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在下一个十年,教育需求、教育投入、教育发展都将凸显阶段特征。
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
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人士强调“要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说明教育的内涵发展,既是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当前就是要根据当地教育的发展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和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内部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突出质量第一意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符合教育方针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学校不断提高内部“加工能力”,努力实现几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教育应试向提升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变;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发挥每个主体积极主动性的扁平化管理转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人本
内涵发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既包括员工,也包括学校管理者,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人本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目的,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进步,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对于学校办学来说,就是要以人才为本, 确认并保证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