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遗传学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引进来并走出去的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从语言学、历史学,特别是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了“龙”与“dragon”的翻译及更改问题。并认为,把中国的龙直接译作西方文字中的毒龙dragon,以 及把西方的毒龙dragon直译为中文的龙,这种译法很不科学,并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害而无利,今后中国出版的汉英和英汉词典里关于龙的英译和dragon 的汉译必须修改。
2006年中国公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里,因为顾虑“dragon”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呼声最高的“龙”并没有入选, 这一情况引起了各界特别是网民的热烈 讨论。2006年12月4日,上海的《新闻晨报》发表了题为《国家形象将重构 中国标志可能不再是“龙”》的新闻,报道上海某学者建议为避免西方误解,不以龙作 中国形象标志。这一消息,立即在网上和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在中国学术界里,龙≠dragon已成共识,且已公布于世。中国龙和西方龙有相似之处,但各有各的来由,彼此没有源流承传关系,不是一回事。
龙译为dragon、dragon译为龙都非常错误
“龙”译为英文“dragon”,英文“dragon”译成“龙”,从文化学和语言学上看,都是错误的,这种误译是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
第一,这种互译在语言学上是错误的
在当代汉语和英语中,龙和dragon所指不同。
对比汉语词典对“龙”的所指和英语词典对“dragon”的所指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字面意义方面(denotation),还是引申意义方面(connotation),“龙”和“ dragon”所指的是不同事物的概念(见表1)。因而,根据翻译的“信、达、雅”的标准,现在把龙译成dragon、把dragon译成龙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误译源自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
龙翻译成dragon与dragon翻译成龙,要追溯到中英和中美文化交流史初期。前后,中英、中美直接的文化交流开始。此时清朝的国力日益衰落,英国和美 国,特别是英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在他们入侵中国的过程中,在商品输出的同时,对华的文化输出开始。在中英、中美文化交流中,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一直 是赤字。
中英文的文献互译中,英译中远远超过中译英,在翻译的过程中,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英汉词典比汉英词典发挥着更为重要的关键作用。历 史上第一部汉英和英汉词典是18151823年马礼逊在澳门编纂出版的 《华英―英华大词典》,它成为日后出版这类词典的嚆矢。由于种种的历史局限,dragon被译为 龙。此后至1898年,这类词典都由西方传教士们编纂。对这期间所有英汉词典中“dragon”词条的查阅分析表明,dragon译成龙延续了马礼逊的误译,以讹传讹。 中国学者编纂出版英汉词典始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但dragon译成龙的错误没有得到更正。因而可以说,dragon错译龙是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 结果。
总之,内涵上“dragon”与“龙”风马牛不相及,可是这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由于西方传教士的翻译阴差阳错,硬是被绑到了一起,使这两者变成了同一个概念 ,一直延续至今。
“龙”译dragon不利于树立中国正面的国家形象
中英之间的语言翻译问题属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与同文化传播的关键区别在于:跨文化传播中,信息发出者的编码是按甲文化的码本(广义的)去编码,信 息接受者的解码是按乙文化的码本去解码,由于文化差异误读时常发生,有时难以避免。
误读有一般性误读,例如,“8”在汉语中与“发”谐音是个吉利数字,翻译成英文“eight”就丧失了吉利的引申意义。误读还有冲突性的误读,例如,“宣传” 在中文中是表示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的意思,是中性词;而翻译成英文“propaganda”,则含有夸大、粉饰甚至欺骗的意味,是个贬义词。在 跨文化交流中,如果是一般的冲突性的误读不改也可以,但是笔者认为,“龙”与dragon的相互误译必须改正。原因如下:
第一,误读妖魔化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龙”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曾有一首流行歌曲《龙的传人》中的歌词中唱道“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 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作为信息传播者的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到了英美等国的信息接收者那里,就被解码成了中国人是dragon的传人,“恶魔的传人” 了。也就是说,“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到了外国接收者那成了“古老的东方有个恶魔,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因而,“龙”误译dragon妖 魔化了中国。
《南方周末》2006年8月24日D28版记者文章《他们不是龙的传人》,讲述了“孩子笔下的童话―六国民间故事儿童画展”广州站的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孩子不愿意 参与扎龙舟的活动,因为他觉得这不符合他们国家的理念,认为龙是邪恶的象征,自己不是龙的传人,不能接受中国将龙看成崇拜的对象,更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什 么会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一些了解龙和dragon差异的英美记者,在用英文翻译“亚洲四小龙”时,经常善意地直译成“亚洲四小虎”,以避免龙在英文受众中 引起的误解。
当前中国正在迅速地发展,为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而努力,但在国际上不时有“中国”的噪声,龙译成dragon,对不了解龙和dragon差异的外国人,会造成 什么心理暗示?无疑是妖魔化中国的心理暗示。
第二,误读的信息源众多,影响的受众巨大
首先,中国关于龙的信息源众多。在中国各旅游点旅游,有哪个地方没有与龙相关的信息呢?与龙相关的信息显现在祖国各地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会被外国人误 读的信息源。在奥运会的吉祥物中可以不要龙,但是谁能把上述有关龙的信息源清除干净呢?奥运会期间,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到北京参观北海、故宫,能把九龙 壁用5个福娃遮盖住吗?到孔庙参观能把大成殿前的盘龙石柱包裹上吗?
其次,龙译dragon误读的受众巨大。在西方绝大部分语言中,dragon都包含类似英语中的负面含义。现在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人约有4亿,有75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 语言。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通用语言,特别是各国精英界的交流用语,能讲英语的人近10亿。
英语dragon源自法语dragon,法语dragon源自拉丁语draco,拉丁语draco源自希腊语drakõn。
古希腊文化是欧美文化的源头,在希腊文化中,drakõn是恶魔。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中,就有骑马勇士杀死dragon的内容。受希腊文化影响, dragon在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都包含类似英语中的负面含义。
在法语中,dragon与英文的dragon拼写一样, 其含义也是贬义词:“dragon 1. 龙;[纹章]龙饰。2. [转]凶恶严格的看守,机警严厉的监护;[旧]悍妇,泼妇;[ 谑]一本正经的女人、女道学家。”现在全球讲法语的人近2亿。
在德国,dragon在其传统文化中是一个负面形象。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是欧洲中古时期三大古典史诗之一,在德国家喻户晓。这部作品中有关于主人公齐格弗 里德和巨大的dragon搏斗的描写。齐格弗里德为了争夺dragon看守的宝藏,同巨大的dragon搏斗并最后杀死了巨大的dragon。19世纪德国作曲家根据这部史诗创作 了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因此,dragon凶猛残酷的形象在德国乃至西方世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而现在全球讲德语的人有1.2亿。
俄文中所谓的“龙”为“Д-РαКóН”,同样源于希腊语。在中世纪,基督徒把《圣经》中引诱人类祖先偷尝禁果的毒蛇称为恶魔。基督教中的圣徒乔治屠 dragon的故事被搬到当今俄罗斯的国徽上,在双头鹰胸部的红色盾牌上,身着白衣、骑白马的骑士,手持长矛刺向一条dragon怒张的大口,象征着善良战胜邪恶、 英雄保卫国家。《苏联简明百科全书》说:许多民族中幻想出来的能飞、能喷火的蛇(有时有数个头),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妖怪......现在全球讲俄语的人近 2.9亿。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 遗传学;实验教学; 教改;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最富于综合性的中心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的学科之一。自 1900 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以来,遗传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阐明了许多遗传学现象和规律。进入 21 世纪之后,科学家对线虫、果蝇、拟南芥等动植物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更加突现出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与前沿学科的地位。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遗传学本身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而设计周密的实验研究,因此遗传实验课程是开展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遗传学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遗传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遗传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很多地方院校是由一个教师负责教学和实验,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地方院校就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由1-2 名遗传学理论课程的教师和1-2 名多年承担遗传学实验教学的老教师为课程负责人,以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从事经典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经历的教师,或承担过两轮以上遗传学及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作为课程教学队伍,形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老中青合理搭配,学缘来源广泛的遗传学及实验教学队伍。
2.建立高水平、综合性的遗传学实验教学平台
近年来,由于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植物科学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不断涌现,使得原有的实验项目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增设新的实验项目。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逐步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质并正确地使用仪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而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不能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要求,降低了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原有实验设备的数量严重不足。为了改善遗传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极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化实验室布局,添置新的仪器设备,增加新的实验项目,建立高水平的遗传学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实验室的共享性和和仪器设备利用率,改善实验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在很多地方院校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经典遗传学内容,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教学内容由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开设,从而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不完善。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1]4号) 中的有关文件要求,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要不断进行完善:不但要涵盖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发育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等,而且要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等研究对象的遗传学实验。通过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基础性综合性研究( 设计、创新) 性”逐层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从生物的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方面逐渐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开放实验室
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全面实施实验室开放。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克服实验流程较长与每次实验课时有限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是增强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主动性、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5 .加强科学研究,进行“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培养科研人才,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粮食生产及与之配套的产业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技术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型生物科学技术人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社会也需要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实验课教学不但要重视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一过程更离不开大量的实践锻炼。在大型种子公司、基层农技推广站、科研院所建立高水平的“产学研基地”,不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有效增加社会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调整遗传学专业资源、提升遗传学实验教学的革新、科学有效的实现专业教学与实践基地的有机结合,是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为地方院校的遗传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思路,同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科(2010070)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2]2001号);贵州省教育厅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黔教高发[2011]278号);
参考文献:
[1] 刘祖洞,江绍慧遗传学实验(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张文霞,戴灼华.遗传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贺竹梅.现代遗传学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林娟,郭滨,蔡新中,田丽芬,乔守怡.综合性大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80(4):88―91
[5] 张根发.遗传学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在高校遗传学教学中存在许多经典案例,如:果蝇的翅型、体色、眼色等性状的遗传;豌豆的性状遗传以及玉米籽粒的形状和颜色性状的遗传等。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典案例,即血型遗传。自20世纪初至今,ABO血型遗传一直是复等位基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经典案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血型的经典内涵得到不断提升,新的研究结果使血型遗传所涵盖的遗传学知识点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以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表型--血型为案例开展遗传学教学不仅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便于理解,还可以将繁多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另外,以血型遗传作为经典案例在遗传学的教学中还可以不断加人新的研究和新的应用,使经典的内涵不断得到新的提升,让学生的视野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为日后的科研接力打好基础。
1血型与遗传学之间的重要关系
开展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关键。血型是人类血液由遗传控制的个体性状之一,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用途广泛。自1900年到2005年,已检测出约29个血型系统[21。临床上最常用的有“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和“HLA血型系统”。这些血型系统涵盖了复等位基因、基因互作之上位效应等遗传学的孟德尔定律拓展原理,基因的表达调控及群体遗传等遗传学的精髓内容。透过这个知识窗口,可以看到遗传学在血型中的奥秘。
孟德尔遗传定律从建立、发展到不断拓展完善,一直都是贯穿高校遗传学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由于现在大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接触孟德尔定律,如果大学教学还是重复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在高中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案例教学,引入现代遗传学在人类血型上的最新认识,则不但可以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能自然地激起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血型的遗传特征及生化基础可以清晰明了地向学生阐述清楚孟德尔定律的一些重要的延伸知识内容。从红细胞血型到白细胞血型,从常见的ABO血型到罕见的孟买、Rh血型,对于假基因、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和拟等位基因等不容易理解的基因概念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通过血型案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依靠其拥有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血型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比较轻松地掌握这些容易混淆不清的概念和一些难以理解的遗传学现象,如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上位效应等。
此外,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调控还涉及遗传学中的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真核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等知识点。对血型相关的一些遗传疾病进行分析,还可以引申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缺失突变及一些重要的遗传标记。血型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及临床上的输血原则和溶血、血型互配等现象也与受基因表达调控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糖基的特征和生化机制密切 相关,引导遗传学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实践中的应用。血型与疾病的关联分析,把科研思维引入高校遗传学教学中,让学生紧跟时展的步伐,理论联系实际,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遗传学中两大重要的主题是遗传和变异,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和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通过以复旦大学遗传学教学大纲为参考,与刘祖洞主编的《遗传学》和乔守怡主编的《现代遗传学》教材内容相比较发现,血型遗传案例除了与上述遗传学四大内容关联外,还涉及到基因的表达调控、群体遗传、表观遗传等知识点,其中大部分知识点都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目前,血型案例所涵盖的主要遗传学知识内容及在遗传学学科中的重要意义的归纳见表1。因此,把血型作为经典案例,开展遗传学的案例教学既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又能代表性地进一步阐述探讨遗传学的生物知识。
2血型案例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开展
在以血型为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高校遗传学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学生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遗传学的教学进度逐步有序地进行介绍:1.血型基本知识介绍;2.红细胞血型的细胞膜糖基特征和生化机制;3.红细胞血型与输血;4.血型的遗传学规律特征,包括(I)ABO血型复等位基因遗传及其应用,(II)ABO血型基因的克隆,(III)ABO血型的遗传学鉴定;5.ABO血型的拓展,包括(I)孟买血型与拟孟买血型,(II)红细胞血型与白细胞血型。下面主表1血型与高校遗传学教学的重要关系
要选取两个方面阐述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开展过程。
2.1血型基本知识在教学中的开展
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也是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个系统。因此,在进行血型基本知识介绍时往往以ABO血型为例。随着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血型研究的发展,ABO血型的基因遗传背景目前已比较清楚。在介绍血型基因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涵盖着遗传学知识的传播,而且随着血型基因知识的不断丰富完善,涵盖的遗传学知识也越来越广泛。
ABO血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即iA、产和i°o在开展遗传学相关教学活动时,一般都用此作为分析生物界中复等位现象的经典例证。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能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获得。因此,在大学开展相关教学时,除了简单介绍这3个主要的复等位基因外,还可以深入讲述新的研究结果,到目前为止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确定了160多个^50等位基因,只是目前国际上以4川7基因作为等位基因的参比序列,其他基因均与其紧密相关,非常保守。在此基础上ABO血型又可分为许多亚群,其中A血型表现出最多的亚型。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还有一种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Rh血型主要由3个紧密连锁的基因D/d、C/c、E/e决定,这3个基因以单倍型方式传递,属于拟等位基因。这样在讲解原有知识基础上,又不局限于原有知识范围,由ABO血型到Rh血型,由复等位基因引出拟等位基因,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相互比较,举例分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
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血型是不是一生恒定不变的?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血型是由遗传决定,不会改变。其实人类的血型也会发生变异,如急性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使血型抗原减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导致血型抗原丢失等。而且,健康人也存在血型变异的现象,但是这个是与细胞表面血型物质受到掩盖以及人体存在一些稀有ABO等位基因有关。这些新的知识可以向学生很好地展示“遗传和变异”,利用身边的血型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遗传学的精髓。
此外,最近几年疾病引发基因甲基化和突变的研究'又可以结合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开展教学。
2.2红细胞血型的细胞膜糖基特征和生化机制在教学中的开展
人类ABO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9q34),其基因产物是一些专一性的糖基转移酶,可以催化血型抗原前体特定部位的糖基转移,从而控制ABO血型抗原的生物合成。其中4基因编码产物为N-乙酰-D-半乳糖胺转移酶(简称A酶),可以产生常见的A抗原;S基因编码产物ci-l,3-D-半乳糖转移酶(简称B酶),可以产生常见的B表面抗原;和S基因同时存在产生的等位基因,其编码产物具有A酶和B酶的特异性,在红细胞表面上产生不同强度的A和B抗原;而O基因则是第258位和第349位碱基缺失导致的密码子移位,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合成了无酶活性的短肽,因而体内没有A酶和B酶,也不能催化糖基转移,只有前体物质H的产生为H抗原(图1)。因此ABO血型有时也称为八811型[71。这样,不同的、B、0基因编码不同的多肽,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糖基转移酶,非常简单地引出了遗传学中经典的基因与酶的关系的“一个基因一条多肽(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使学生很容易获得一个基因决定一条相应的多肽链(酶)的结构,并相应地
影响这个多肽(以及由单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酶)的功能这种遗传学思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最新研究发现ABH抗原除表达在血细胞表面以外,还可以出现在除脑脊液外的分泌液中;有大约80%的个体具有产生这些可溶性抗原的遗传基因;这种分泌抗原的表达由双结构基因控制,即第19号染色体2个紧密连锁的Ft/n(用和基因座。ABO血型抗原都由前体H物质合成,SeAe基因和丑冷基因都可以控制合成H物质;简单来说,基因的表达决定体液中是否出现ABH抗原,H/h基因的表达决定红细胞上是否出现ABH抗原。但是,并不是所有带m基因的个体唾液中都分泌ABH物质,还要受到Wh基因的制约,其中hh型(即孟买型)均为非分泌型[7]。这样又引出了遗传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上位基因,很重要的遗传学现象--上位效应。这些属于遗传学中基因互作的重点内容,而且发生基因相互作用的非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可预计的,所以在遗传学教学中还可用于亲子鉴定、重大遗传疾病的关联分析、人种演化、群体遗传分析等相关内容。
2.2相关技术的拓展应用
ABO血型的分子检测是分子遗传学教学中PCR技术拓展应用的案例。血型基因的表达影响血型的表现型,表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何区分iAiA、Pi0在表现型都是A型和iBiB、iBi0在表现型都是B型的个体,可以根据A、B、0血型基因碱基的差异,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型人类ABO血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个体血型(血型基因型)进行判定:是属于AA型、AO型,还是BB型或BO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教学进程,作为自选实验在学生中开设,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在135个学生中开展自选实验,其中有80%的学生选择ABO血型鉴定这个实验,并表示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
此外,还可通过分析核苷酸来确定分泌型ABH血型的Se基因型。主要基因分型技术有:(l)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这是一种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根据基因座某一碱基的差异设计一系列引物,特异性引物仅扩增与其对应的等位基因, 而不扩增其他的等位基因;(2)PCR-DNA测序法,先通过PCR扩增基因的主要片段,然后测定序列;(3)PCR-限制性内切酶法,用对位点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再通过Southernblot分析来确定。目前,PCR-SSP常用于胎儿血型鉴定及白血病引起的血型抗原异常等血型鉴定。随着450基因结构和研究方法的迅速发展,AB0血型定型也将进入基因定型的时代,揭示更多的关于AB0基因和AB0血型表观遗传学等方面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血型相关的论题,引导学生査阅相关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出血型与人类疾病和性格之间的关系以及蕴涵的遗传学原理。学生可以分组制作PPT讨论,还可针对某一论题,学生组队分为正反两方,开展辩论式讨论。一学期可以安排一次课时(45分钟)开展辩论式讨论,前30分钟让学生正反方陈述观点,列举证据开展辩论,后15分钟用于总结和点评。在这个模式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将引导、鼓励与考评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1]。开展“血型是否可以决定性格”类似专题的辩论式讨论,既增加了遗传学教学的兴趣性及可接受性,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辨析中得到操练。正反两方队员通过收集资料和案例,与同学辩论解释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深奥的科学知识,而且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将遗传学应用于实际,填补了传统教学在知识灵活认知与实践中的不足。
3以血型为案例开展遗传学教学的优点
作为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熟知的遗传学常识,血型遗传学的研究历程符合遗传学的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划,其作为遗传学教学案例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混合式学习;教学改革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五年制临床医学将成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主流,到2020年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加强。作为几乎涉及所有专科的基础跨学科课程,医学遗传学的学科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实际人才需求上,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临床遗传咨询人才短缺严重,因此,增设了临床遗传专科进行规范化培训。随着近年来遗传学理论的快速更新、精准医学理念的提出,基因编辑、高通量的测序等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快速下降,许多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正在逐步成为现实[1]。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无一不对医学遗传学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国地方高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却存在与临床需求脱节的情况:在校授课教师多为基础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型人员,且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将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出现课程知识点堆砌导致体系散乱、单元孤立等状况。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知识点繁多、课时紧张等因素,课堂上难以开展充分的案例讨论和临床前沿的学习[2]。前期我们初步探索并建立了基于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即“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提升”的学习过程[3]。课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主要分为两块:①进行知识点分块,基于两个维度开展:一是立足学习要求分块的信息传递类和能力素养类知识;二是立足实际学情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重难点分块。②明确教学方案,主要包括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内容和课堂开展形式,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覆盖课程所有环节的全周期智慧教学课件包。本文是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凝练课程知识点、对课堂环节进行再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的核心思路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并非简单地添加线上内容,而应在学习内容上突出课程特色,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强调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交叉学科。为了帮助学生在看似不同的章节之间挖掘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构建遗传学的知识体系,我们从课程改革之初便确立了核心思路:以教师成长为基石,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中心,简单知识线上学,复杂内容线下学。所谓的简单知识,指的是以记忆、理解、应用等低层次目标为学习要求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对这些知识点有所基础,或知识点本身简单易懂。而复杂内容则以分析、评价、创造等高层次目标为学习要求,需要通过充分的思考、交流、试错和修订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延伸和拓。此外,由于医学自身的特点,这部分线下学习还包括医患沟通的艺术等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4]。其中,课程的建设核心是“线下”,一切线上资源的设计与整合都是为了线下服务,而线下课堂的建设集中在临床案例库的建设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2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课程总学时为24个理论学时,课程考核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平时的课前/课上/课后的任务或小测,占比20%;二是分组学习的课堂表现,包括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占比20%;三是期末考核,占比60%。
2.1突出课程特色,构建医教协同教学模式,建立案例库
我国在遗传专科的建设方面推进缓慢,本科临床专业学生的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实验课时数少,有些医学院甚至没有安排实验课。教师的讲解常停留于教材,与临床脱节。因此,课程组于2015年起开始与本地三甲医院的临床遗传室建立起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每届均挑选学生在假期到遗传室开展2周的临床见习。见习学生将在课堂上与班级同学分享见习经历,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加深对遗传专科相关科室的认识。5年以来,临床见习方案不断完善。考虑到临床学生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的培养要求,目前已形成“临床+科研”为构架的学习方案。其中,临床板块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操作、遗传咨询学习等内容;科研板块则以某种遗传方式的遗传性疾病相关研究的文献阅读和思考为主。这些来自临床一线的学习内容的设计,极大程度丰富了见习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课程组与临床合作建设和完善教学案例库。案例库分为3组:①经典孟德尔遗传的典型案例;②非经典孟德尔遗传的典型案例;③子病风险估算类案例。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关系,目前已连续实践至第4年。案例教学方法促进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为医学生将来进入临床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5]。
2.2立足培养目标,重塑课程内容,设计总体学习方案
为了合理梳理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知识点,主讲教师秉持以学促教的理念,连续多年参加省医学会的医学遗传学分会学术会议,接受了临床遗传咨询师的培训,明确了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临床实际人才需求上的契合点。立足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我们进一步把课程划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的考虑是知识点是否能够通过直接输入完成学习,划分为信息传递类和能力素养类。前者包括医学遗传学相关的经典概念、特殊概念、常见疾病遗传方式、表型和机制等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后者以临床思维、科研思维以及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等为主,属于高阶性的培养目标,包括遗传性疾病案例的讨论和剖析能力、相关诊疗方案或基础研究前沿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换位思考的能力等。另一个维度是基于临床实际进展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划分为重点、难点和重难点。重点指基于临床应用和科学前沿2个角度,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需要练习和简要讲解加以巩固。而难点则指学生较难快速理解的晦涩概念或临床复杂现象背后的机制,需要教师的讲解结合学生的充分思考和讨论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将所有知识点划分到上述两个维度后,针对信息传递类的重点知识通过“布置课前练习+课堂小测”达成低阶性的学习目标,而难点知识则增加课堂讨论以加深理解。例如人类基因、基因突变、人类染色体、染色体畸变等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均属于重点知识,其中的移码突变、三核苷酸重复扩增等突变类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遗传效应等则属于难点知识。针对能力素养类的重难点则主要通过充分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达成高阶性的学习目标,例如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诊疗方案、预防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遗传学 计算 数学思想
1.遗传学中的份数与种类(数学中的排列与组合)
在遗传学中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遗传图解如下:
在图解中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都是16份,但是同学们在理解的时候都会误认为表现形和基因型是16种,我们如果用数学中的排列与组合应该理解为16种组合方式,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表现型,在这里表现型应该是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其比例为9:3:3:1,比例之和是16份;基因型有9种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其比例为1:2:1:2:4:2:1:2:1,比例之和是16份。这样就可以巧用数学妙解遗传。
2.遗传学中的概率(已知概率和未知概率)
在这里我们要求的是同学们分清遗传学中分离定律概率的巧妙运用,比如说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小孩,请问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和再生一个小孩,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什么区别?遗传图解如下
4号个体是一个已经出生的个体,他的表现型一定正常(概率100%),且他是AA的概率是1/3,他是Aa的概率是2/3;然而5号个体是一个还没有出生的个体,这个个体是AA的概率是1/4,是Aa的概率是2/4,aa的概率是1/4(正常的概率是3/4,患病概率是1/4),在这里我们应该把概率分为两种即事件已经发生的概率(已知概率)是1/3和2/3,事件还没有发生的概率(未知概率)是1/4、2/4、3/4,这样就可以分清楚如何的利用概率了。
3.遗传学概率的应用(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1)乘法原理:当某一事件发生时,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P(AB)=PA・PB,
(2)加法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在我们的遗传学里面也会涉及这样的计算,例如,已知控制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甲病的发病率是a, 乙病的发病率是b,则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概率是ab(乘法原理),只患甲病的概率是a(1-b),只患乙病的概率是b(1-a )(乘法原理);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1-b)+ b(1-a )=a+ b-2ab,患病的概率是a(1-b)+ b(1-a )+ab= a+ b-a(加法原理),合理的利用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快速解决遗传题。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分离定律(合理利用数学展开式)
已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间为完全显性关系且各对基因间独立遗传,(1)求子代基因型:①求子代基因型的种类②求子代基因型的类型③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所占的比例(2)求子代表现型①求子代表现型的种类②求子代表现型的类型③求子代个别表现型所占的比例,例如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后代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比例是多少?有哪些种类比例是多少?
展开式:(a+ b)×(c+d)=ac+ad+bc+bd
分解:Yy×YyYY :2Yy :yy(3黄色:1绿色)
Rr×RrRR :2Rr :rr (3圆粒:1皱粒)
(3黄色:1绿色)(3圆粒:1皱粒)=
9黄色圆粒、3黄色皱粒、3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
(YY :2Yy :yy)( RR :2Rr :rr)=
1YYRR 2YyRR 1yyRR:2YYRr 4YyRr 2yyRr 1YYrr 2Yyrr 1yyrr
在合理利用展开式后相关问题迎刃而解。
5.遗传题巧解中系数的合理分配
P: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yyrr
F1 黄色圆粒YyRr× 黄色圆粒YyRr
F2 9黄色圆粒、3黄色皱粒、3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
9Y R 3 Y rr 3yyR 1 yyrr
表现型系数的分配:
9黄色圆粒=3黄色×3圆粒 3黄色皱粒=3黄色×1皱粒
3绿色圆粒=绿色×1圆粒 1绿色皱粒=1绿色×1皱粒
基因型整数系数的分配
9Y R =(1YY+2Yy)(1RR+2Rr)=1YYRR 2YyRR 2YYRr 4YyRr
3 Y rr=(1YY+2Yy)rr=1YYrr 2Yyrr
3yyR =yy(1RR+2Rr)=yyRR 2yyRr
1 yyrr= 1yy×1rr
基因型分数系数的分配
在Y R 中YYRR=1/9 YyRR=2/9 YYRr=2/9 4YyRr=4/9
在 Y rr中 YYrr=1/3 Yyrr=2/3
在yyR 中yyRR=1/3 yyRr=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