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描;听障儿童;美术;教学;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45-01

一、聋校中的美术教学与素描

(一)素描的基本内涵

素描是绘画艺术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素描的基本内涵主要是指以单色线条来表现客观事物或者主观想象、态度和情感甚至抽象形式。由此可见,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讲究比例、透视、形体、结构以及临摹等。众所周知,素描是绘画、雕塑、设计等造型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素描在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绘画艺术教育中,素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美术教学的基础科目,只有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素描学习,才能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方法、基础理论以及造型语言,才能进行更深一步的美术创作。而素描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等方面有着十分在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聋校中美术教学的特殊性

与普通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不同,聋校的美术教学有其独特的一面。聋校美术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面对的教学主体是具有特殊的身心特点的学生。一方面,聋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理残缺,视觉、听觉、触觉或语言能力的缺陷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绘画技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为美术老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聋校的学生因为生理残缺而心理思想上存在敏感、自卑、内向的一面,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尊重和鼓励。由此可见,聋校的美术教学有其鲜明的特殊性,任课教师务必从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不断观察和体会学生的心理表现,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便确保美术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素描在聋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素描有助于听障学生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

在聋校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根据听障学生自身的特点讲解和传授线条、比例、结构、色彩等素描的基本知识,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素描艺术的基本知识,不断提升素描艺术的理论水平,为绘画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打下良好的知识功底。

(二)素描有助于锻炼听障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聋校的美术教学中,素描对听障学生绘画技能的锻炼和提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聋校的学生在美学课程中可以通过素描了解和感悟比例、透视、形体、结构等绘画艺术的基础知识,逐步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造型技能,为下一步的美术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素描有助于培养听障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

众所周知,素描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逐步培养与锻炼学生对客观事自然形态的观察、感悟和临摹的能力。听障学生在素描教学活动中通过美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逐步学会如何观察客观是事物,如何用心感知某一事物独特的美,如何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这种独特的美。由此可见,特殊学校中的听障学生通过素描学习能够不断观察、感受和掌握素描写生的步骤、方法以及造型语言,逐步提升自身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鉴赏力,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里、感受力以及表现力。

(四)素描有助于培养听障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操

听障儿童因为自身的残缺而难免出现敏感、内向、自卑、悲观等某些负面的心理思想倾向,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干涉和矫正,有可能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素描这一美术课程的入门科目,因其操作性强、易学易懂、重视对视觉和触觉的锻炼和培养等特殊优势,更有利于听障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陶冶听障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听障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听障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激发听障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面对听障学生的素描教学在当今聋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于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思想情操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特殊教育的美学教学活动中,必须从听障学生身心特征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示范与交流并重的教学方法,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为听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探索一条可行路径。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研究现状 内涵 目标 措施

一、研究现状

全纳教育以社会心理学、智力理论、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它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把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形式和动力,基本教学方式是进行小组活动,根本目标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最终达成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满足所有有教育需求的学生,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但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国内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刚刚起步,处于不断摸索、实践和成熟阶段。为了达到全纳性学习目的,构建和谐的多元学习文化,无论是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还是对于普通学生的学习,与他人进行合作都是非常关键的。全纳性教育模式一般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改革和创新教育理念,推行全纳性合作学习正是适应了当代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民主,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接受教育,满足有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

培养积极向上、具有创新、探究精神的人才是教育者的使命,各国都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很大成就,如英国、美国等,他们的教育改革值得我国借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

二、全纳教育的内涵

全纳教育首次提出是在1994年西班牙萨拉曼卡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关于全纳教育的内涵仍众说纷纭,以下就国内外学者关于全纳教育的内涵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持续的教育过程全纳教育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1]

“全纳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所有的儿童。它更关心的是特殊儿童的权利而非学校校长、教师、及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判断与建议。”[2]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全纳教育内涵的界定可以看出,全纳教育主要提倡和鼓励所有学生公平地在普通学校里接受教育,学校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排斥与歧视,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并满足所有儿童的不同学习需求。整体来说,对于全纳教育的界定还是过于宏观,这就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因此,这一理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和期望,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应当结合各个地区特定的、具体的情况和文化背景,制定较为有效的、可行的政策,保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平等地、公平地接受教育,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研究目标

通过调研、收集和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合理分析,如问卷调查、座谈、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切合实际的合理化建议和改革措施,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全纳性学习这一方法的意义和重要性。运用全纳教育理论、现代认知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学习差异理论,研究英语教学方法多样性的有关问题,探索全纳性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推广研究成果,研究在全纳性课堂中如何恰当、合理、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全纳的氛围中互相协作、共同提高,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使课堂上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四、研究内容

全纳教育主要是基于合作的操作性活动试图将学习和教学内容以一种直接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方式呈现,将外在的学习和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经验,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性,培养学生基于现实学习生活而面向未来成人生活必需的技能。通过实际活动,学生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可以给予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知识的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实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在社区中的独立性,也可以为教师提供观察学生实际技能获得水平的效标。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和学习的全纳性学习是建立在合作的可操作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试图将学习和教学内容以一种直接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的方式呈现,将外在的学习和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经验,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性,促使学生掌握基于现实学习生活而面向未来成人生活所必需的技能。

五、解决的问题

全纳教育研究主要针对当前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公平接受教育的这一事实,着重面向学生推行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全纳性学习。传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往往忽视学生本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学生完全机械地学习,没有真正体验到自主、轻松、愉悦地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全纳性学习中,合作是学习的基本存在形式,活动是学习的基本优化形式。学习者多样的合作与多样活动融合创造了体现学习生命存在整体关联的合作活动学习。全纳性学习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完全使学生在和谐、互助的氛围中自我提高,学生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正是全纳性合作学习模式的真谛和主旨。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中国民族教育,2004(3):42.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益海报;素质教育;人文精神;道德情操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66-02

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我们不可忽视现代艺术对儿童的影响①。在这里我所谈的“人文情操”主要包含的意思是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并形成一定的文明感和历史感。所谓“道德情操”是指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或阶级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道德情操作为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受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影响和制约的,是与道德的社会功能密切不可分的。这里主要指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因此我们应以儿童的发展为本,通过公益海报的宣传来培养儿童的素质和学习能力为基,着力把形象作为教育的根,让形象与心灵产生共振,让心灵流淌着纯真的美。

一、公益海报浅谈

(一) 海报种类

海报又称招贴广告画,随印刷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分为商业海报、公益广告及术海报三大类。在近代西方及全世界发达国家甚为流行,并在城市的街边巷尾设有严格的张贴牌和广告柱。

(二) 体现时代文化观念的公益海报

所谓“公益海报”即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绝妙的符号图形进行文化概念的形象表述,注重主题内涵的深度拓展,即依靠图像来表达对象的象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从而体现一种既简洁而又蕴藏丰富信息内涵的视觉符号形式,并赋予明确的意义指向③。

体现时代主旋律的公益海报主题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 以人类社会的环保题材为主题

(2)以人类的生命健康题材为主题

(3)以宣扬社会的新风尚及美德题材为主题

(4)以振兴教育、科技发展的题材为主题

(5)以提高社会的人口素质题材为主题

(6)以弘扬民族文化及爱国精神题材为主题

(7)以传播时代观念、文化的题材为主题

我认为儿童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是一个变化万千,绚丽多才的“魔术纸塑”给一缕阳光就会灿烂,给一滴雨露就会生长。儿童对图画有着天生的敏感,从公益海报来教育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不错的教育手段。然而这些海报能否让儿童看懂?当这些简化的图形符号或者过多的文字语言是否能够达到儿童的共识?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如何将这些公益海报所体现的思想传达到儿童的心理,这是个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儿童素质教育

(一) 儿童认知的特殊心理特点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的心理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④。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从公益海报来指导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的培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

(二) 儿童易于接受的信息

图文并茂是儿童读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儿童“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儿童阅读的兴趣,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卡通画的作用。

(1)儿童的注意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容易被直观的、形象的事物所吸引.

(2)儿童常常被故事的复杂性和戏剧性强烈的吸引而在造型艺术中漫画、卡通,连环画恰恰具有此类特点把这种特点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加以利用可以使儿童清楚明了所传达的思想

(3)儿童常常对鲜艳的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度。不难发现儿童的商品总是以暖色调为主。

因此总体说来儿童认知的心理特点主要就是:简单,易懂,色彩鲜艳,图画多,文字少。

三、如何让公益海报走进儿童培养儿童的人文情操

(一) 公益海报体现人文情操,为健全儿童成长的塑造打基础

公益海报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和谐社会,一个儿童如何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操?《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⑤换言之,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个人素质和道德的提高,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公益宣传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人文思想。而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因此让人文情操走入儿童是及其重要的。学校是让公益海报发挥其效应的重要场所。

每个孩子大多的时间都在学校,学校占据了她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因此增强儿童的人文情操学校是一个重点。在学校里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儿童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福禄培尔(Friedrich Froebel, 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⑥。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学校的教育很重要。

(1)公益海报的侧面宣传对儿童有极大的作用

走进校园孩子会注意到走廊上的图画,走进教室孩子会注意到墙上的图画,抓住儿童对图画的敏感度将公益海报放置学校是一个很好的侧面宣传和培养。

(2)老师的教导对儿童人文情操培养有极大影响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⑦。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因此图画有着强大的表现功能,因此老师就可从这些方面来教导儿童增强儿童的人文情操。

(二) 家庭教育也是公益海报发挥的重要场所并培养儿童人文情操

从书籍中增强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培养。

孩子从小就跟父母一起生活,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生活中可以灌输给孩子很多知识。书籍是儿童不可缺少的成长伙伴。当家长给孩子选书是,应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书籍文字要简单化,图多字少,因为孩子对卡通,连环画有着天生的好感。我们可以把公益海报作成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如公益宣传的书籍。这类书籍比较吸引儿童。从而有助于儿童人文情操的培养。

综合上诉两点,就可看出公益海报要走进学校,家庭,还有儿童读物。从这个角度才能更好的宣传,便于儿童吸收。

四、关于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公益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的纸,如何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广而告之,服务于社会?新世纪的儿童比以往更聪明,更具有探索精神,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了。他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在目前这种科技日益先进的社会生活里,公益海报的宣传有助于儿童发展自身最大的潜能⑧。

(一)公益海报如何催化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

传播明确的观念和思想的主题是公益海报设计过程的核心及灵魂,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⑨。

(1)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社会公益主题性海报设计,以多角度、多方位地用视觉语言去阐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永恒话题,去展现传统美德、公共伦理及社会关怀。内涵丰富而鲜明的公益海报传播着精神文明,从而引导着社会舆论,支配着公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推动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些积极的效应有利于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公益海报设计师肩负着引导社会文明进步的使命,海报设计师必须以社会的责任心和要求来明确表达他们的创意,通过简单明确的图形语言来引领少年儿童。

(二)公益海报对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培养的意义。

(1)引领少年儿童人生追求作为首要任务,为少年儿童构筑成长进步的精神支柱。引导少年儿童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少年。

(2)培养少年儿童优良品德作为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指明成长进步的人生坐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遵循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规律作为基本原则,为少年儿童优化成长进步的发展空间。促进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⑩。

因此我们的设计更应该多以公益形式来召唤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正在成长的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培养,把精神、把传统、把最广泛意义下的文化相传下去;关怀意味着爱,用爱美化儿童心灵,缔造出具有灵性的儿童。

结束语:作为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特点,在海报设计中是一个“根”,它关联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以人为本,立足实现全面综合性的素质发展教育宣传,为儿童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公益海报的宣传,来教育和引导儿童正确的成长,提高和培养儿童的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健全人格。

注释:

①郭威、赵伶俐.美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0页.

②侯样祥.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87页.

③唐林涛、李萍.设计的文脉[J].装饰2002(11).第12-13页.

④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179页.

⑤(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N].光明日报.1986.

⑥(美)艾利奥特.艾斯纳.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2页.

⑦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0页.

⑧施海燕.美术欣赏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心理的研究[J].东北育材学校.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摘要:外国儿童影视与国产儿童影视创作的初衷和所追求的价值尺度有所不同。外国儿童影视创作的目标是让观众爱看,而国产的儿童影视注重教育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和影片知识文化内涵的表达上等等,都和国外儿童影视作品存在一定的差距,它们对国产儿童影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迫使我们需要尽快摆脱困境,探求出新的出路。

关键词:儿童影 视观众意识 创意 趣味性 人物 情节 内涵

[中图分类号]:1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8-0187-01

创作一部儿童影视的初衷是什么?外国儿童影视的艺术追求表明:使观众爱看。而国产儿童影视则显示:使观众受教育。同样以观众为对象,出发点却大不相同。这道出了我国儿童影视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观众意识的偏离。

观众意识,是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中对观众需求的考虑,是对作品将在观众中间产生怎样效果的关注。

不难看出,经典的外国儿童影视作品是把观众视为上帝的,他们揣摩观众的审美心理,精于调动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吸引住观众,正如英国作家康拉德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意图时所说:“我的目的……是使你观看。”由于外国儿童影视把讨得观众喜爱放到了首位,制作过程中始终瞄准了小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拍摄的动画片多能引起小朋友的强烈共鸣,从而牢牢地把他们“锁定”在卡通前。

相形之下,我们的一些儿童影视则把小观众视为教育对象,所以在制作一部片子时首先考虑的是主题的教育意义,拍摄过程中不是想方设法把主题通过能够激起儿童兴趣的直观的情节、细节、色彩、音响、节奏等动态艺术画面表现出来,这结果便是:轻视观众的,终被观众所抛弃。我们的影视主题再好,教育再深刻,观众不看也等于零。

当然,这样突出地强调观众意识并非说观众看好的就一定是优秀的影视作品,真正优秀的儿童影视应当是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它的积极意义是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出来的,也必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仅仅是滑稽可笑博得孩子们一乐吗?显然不是,它的幽默、风趣、充满想象力和动感的画面传递出的是人本论的意识。儿童的笑声不仅是对影片热闹形式的回应,也是对其内涵的领悟和接受,它对小观众所起的作用,是美感与教育意义并存的。

与国外儿童影视比较中,国产儿童影视的弱点和局限性就显而易见了。国产儿童影视要想有一个根本的转机,我们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创意。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构思设想,或者说是对如何富有美感地表达主题的一种独到的设计。影视的创新首先来自别具一格的创意。而一些国产儿童影视的创意总是超不出一般、跳不出俗套、走不出常规,不能给人怦然心动的感觉。第二,趣味性。趣味性是儿童影视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也是与成人影视的主要区别所在。儿童的审美情趣主要是好玩、新奇、快乐,所以格调明朗、轻松幽默的影视片更适合儿童的审美情趣。使小观众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此所谓寓教于乐。幽默也有益与儿童身心的健康,因为幽默是智慧,可以开启儿童心智,使其性格变得灵动开放。第三,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是影视片的首要任务,因此塑造出了鲜活的人物性格便成为一部影视片成功的标志。黑格尔在《美学》中宣称:“性格就是现代艺术的真正中心。”如美国的凯瑞(《小鬼当家》)、麦克(《成长的烦恼》)、日本的樱木花道、流川枫(《灌篮高手》)等,这些个性化的人物将这些影视作品带入了经典作品的行列,并将其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里。第四,情节。儿童影视一定要有故事,而且故事要有惊奇感、奇异感。儿童好奇心强,富有幻想,越新鲜离奇,越出人意料越好。因此我们要注意开掘情节的偶然性和或然性,异乎寻常,陌生化的原理往往更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而我们的儿童影视在创作中明显地过于拘泥现实,在深层的精神结构上不能满足小观众的需求。因此需要大胆展开想象,冲破真实的束缚,敢于超越现实,追求情感上的真实,艺术上的真实,才能使影片以奇美取胜。第五,内涵。儿童影视片创作还应关注其内涵和品位。这个内涵不应该是强硬地灌输给小观众某种理念,而应该是对儿童思维的一种启发。小观众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自然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

多少年了,国产儿童影视在蜂拥而来的“洋动画”片面前,似乎没有招架之力。但要看到中国儿童影视片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全国有4亿少年儿童是巨大的观众层,一个儿童从三岁开始就会和儿童影视交上朋友直到成年。可以说对儿童的影响力绝不低于学校、家长和书报杂志。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危机感才能求变革,从这个角度讲,外国儿童影视对国内影视的冲击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促使我们为摆脱困境而检查自身的不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探求出路。出路总会有的,而且不只一条,但终极目标只有一个:让观众爱看。

注释:

①美国W.C布斯《小说修辞学》引言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50页,商务图书馆1979年版

参考文献:

[1]丁泽军、钟思奇,《动画设计与制作实用教程》,地震出版社,2003

[2]高小康,《大众的梦》,东方出版社,1995

[3]马克・莫尼,《迪斯尼传》,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即入学机会均等阶段、受教育过程均等阶段和受教育结果均等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与措施以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实的实现水平也会不一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探讨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起点,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阶段,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即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的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目标,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美国的科尔曼提出了代表现代观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等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业成就产生的效应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同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

罗尔斯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社会的公正,不仅是对于一般或聪明的儿童来说的,而且也应该是对于不聪明的儿童来说的。教育机会均等也要使这些不聪明的儿童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他们同聪明的儿童至少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以维持他们与聪明儿童之间的差别。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基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分为三个阶段:

(1)起点上的平等

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其入学机会平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设立法律保障儿童的平等入学权,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规定了这种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能真正享有,不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种族歧视、性别差异等原因,适龄儿童并不是都能入学,有的地方儿童辍学率还很高。如果儿童从起点上便开始受到极不相同的对待,连机会都没有,就谈不上平等。可见,起点上的平等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2)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指每个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平等,它强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它表现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等方面,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它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交通工具,又包括学校内的各种物质设施——学校建筑物总的质量、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馆以及课程设置的软件设施等条件的完全一致。主观因素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

(3)教育结果中的平等

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

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

(一)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在我国,一方面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另一方面学生辍学率还很高,尤其是女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甚至是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还存在争议。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虽然面对同一张考卷,但跨入高等学校的门槛却不同。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文科重点线600分,理科重点线606分;而吉林省的文科重点线为501分,理科重点线为为492分,两地高考分数线相差百余分。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公平的。偏远地区尚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里存在“两个不均衡”的问题,即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流向城市;而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校和薄弱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样造成少数重点学校与大多数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择校风越刮越厉害。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低,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人为倾斜,实际上侵犯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和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的不公,对学生的关注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受教育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喜欢与有权、有势、有钱家庭的子女交往,对一些家庭则不交往。这使得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影响其健全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很难想象,一个受过十几年不公平教育的孩子,当他踏上社会之后怎么去公平地对待社会。(三)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

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最终都将体现在教育结果的公平方面。教育结果不公现象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同。这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女性学业成功率低于男性,尤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入学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再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功机会不同。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是影响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来自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他们学业成功的机会要比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高得多。

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一)争取实现入学机会完全平等

首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就制定了计划,在20世纪末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直到现在,这个目标也没有达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专项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完善教育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益的法律尚不完善,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时代性,并且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最后,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教育的机会,以保证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二)实现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制,缩小区域差距。具体做法有: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来鼓励教师流动,争取优质师资共享等。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及条件,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体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个体潜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能力差异,从能力本位出发,发展特色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机会获得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开放的、动态的评估,以取代目前单一的考试测试模式。最后,建构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能在以后生活中得到补偿。同时,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使最终的教育结果公平化。

参考文献

[1]陈尚生,陶能祥.试论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教育论丛,2001(5)

[2]力.教育机会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3]范丽娟.浅谈教育机会均等[J].理论研究,1999(5)

[4]许凤琴.论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结构及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2000(1)

[5]马和民,许小平.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