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关系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字:园林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engineerin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f the city a bit more beautiful, therefore, the right along garden construction also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roject,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e more important, calculate the cost of the garden will be listed among them also. But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a practical subject and the he the project schedule control,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construction team construction and garde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have a very strict inspection, only to have professional level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and ensur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of garden.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ration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institutionalized to begin. He and other project different, and required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As a garden construction managers must have the various professional technical knowledge, can they mak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better.

Key words: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及管理

园林施工建设有着与其他建筑不同的特点,他将建筑学,美学,生态学融为一体,高度展现了园林的复杂与神奇,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更是严格,苛刻,只有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真正做好园林的管理与实施。园林工程建设是集建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他的复杂与美观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学科相互交融才产生的美感。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如下特点,它是建设项目,即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其次它以园林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它的任务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它的产品具有多样性、固定性、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具有生命性,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及一定时期才能达到设计的效果。对于他的管理,在最近几年,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日渐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正不断的快速发展,这时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就越发的凸现。城市园林工程在城市的基础设计中占有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城市市政公共事业和环境建设事业的核心部分,而且还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与文明标志。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园林绿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此降低工程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非常重视,施工管理自身的性质在园林绿化中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越发的凸现。但长期以来,园林企业被戏称为“城市农民”,忽视经营管理,更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因而企业管理较为落后,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从施工现场管理来看,主要反映出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由于园林管理与施工的这些特点,造成了许多施工上的不便于困难,首先,人员的选择就是一个很难缠的问题,要具备集美学,生态学,建筑学各科的人才,就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其次,园林的管理本身就是一项集各种学科与一身的一种高难度的项目,他自身所在的难度就是一个难题,加上我国开始对园林的不重视,造成了园林管理上的难题。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员工 基本心理需要 工作投入 工作倦怠

一、引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员工工作态度一直受到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关注,工作倦怠成了研究热点。而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及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作为工作倦怠积极对立面的工作投入渐渐受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等的重视。

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是员工工作状态的两个相对的方面。工作倦怠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系列消极状态,Maslach等(1986)将这种消极的状态概括为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情感耗竭、讥诮以及低职业效能感。工作投入则是员工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系列积极状态,Schaufeli等(2002)认为,工作投入是员工一种积极的、令人满足的、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状态,它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特征。同时Schaufeli认为员工幸福感包括激活和快乐两个维度,而倦怠和投入是幸福感的两个类型:即投入以高激活和高快乐为特征;而倦怠则以低激活和低快乐为特征。因此工作倦怠水平高的员工会出现一些身体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使缺勤率、离职率增加,工作绩效下降等。还有研究发现,员工工作倦怠还会导致员工工作出现差错,这反过来又会加重员工倦怠状况,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由此对员工本人及其同事和家庭造成伤害,其代价是巨大的。所以,员工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着工作的质量,关系着组织的绩效,关系着员工的个人幸福与健康等等。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出自于Ryan等的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它们是个体内在的动力源泉,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元素。自我决定理论所关心的是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因为它决定了个体的动力状态,对个体的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工作活力及主观幸福感等有预测作用。Deci等(2004)的调查发现,提高员工的自主、胜任和关系需要的满足程度,可以提高其工作的活力、降低其焦虑等。

综合以上观点及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基本心理需要与工作投入、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同时探寻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并且为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提供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广州市20多家企业的530名员工发放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

(二)研究工具

(1)Deci和Ryan编制的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共21个项目,包括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关系需要三个分量表。

(2)张轶文、甘怡群修订的工作投入量表(UWES)。包括活力、奉献、专注三个分量表,共15个项目。

(3)林元吉翻译的工作倦怠问卷,包括情感衰竭、讥诮、低职业效能感三个分量表,共有22个题目。

(三)施测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在问卷开头注明问卷填写采用匿名方式,以减少员工填写时的压力,保证问卷数据客观、真实。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主要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工作投入的关系

员工基本心理需要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11―0.365之间。也就是说,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越高,其工作投入程度就越高。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假如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其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就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因此,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和同事、上下级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进而更加投入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员工基本心理需要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在-.302―-.421之间。结果表明,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越高,其工作倦怠程度就越低。员工工作倦怠包含三个因子:情感耗竭指员工感觉自己的情感、生理资源被用尽而表现出没有精神、非常疲劳等现象;讥诮态度指人际关系差、缺乏人情味等,在工作中以消极、冷漠、疏离的态度对待他人;低职业效能感指员工产生一种对工作不能胜任、无成效的感觉。当员工的胜任需要、自主需要、关系需要不能满足时,员工会表现出无精打采、对人冷漠、消极对待工作等,进而厌倦上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三)员工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员工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177―-0.570之间。另外,工作投入的专注因子与工作倦怠的情感耗竭、讥诮的相关性较低;而工作倦怠的低职业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三个因子的相关处于中等水平,相关系数在-.0.464―-0.570之间。研究结果证实了员工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是工作状态的两个极端表现:积极和消极,二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研究二者关系的目的是要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降低其消极性的方法,而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同时与其工作投入、工作倦怠显著相关,它就是联系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桥梁,也就是说,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既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投入,又可以减弱其工作倦怠。

四、建议

研究的目的不只是验证假设,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从前面的研究已经知道,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既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投入,又可以减弱其工作倦怠,因此员工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才是解决员工工作问题的关键。作为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使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获得更大程度的满足,进而提高其工作的内部动机及工作绩效。

(1)改善员工的工作本身。企业可以给工作优秀的员工提供不断学习、发展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其拥有一条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道路;实行弹性的工作制度,给员工一个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使其感觉更加舒心,进而更加投入的工作。

(2)使员工和职位相匹配。人一般都比较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尽力追求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希望在工作的不同阶段都能有成就。因此,企业应尽可能为员工提供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比如,企业可以采用轮岗方式,让员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培养其综合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从而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

(3)多举办团体交流活动。团体活动有一定的主题、目的和意义,企业经常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员工在活动中能够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共同完成活动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与自己的同事、上下级之间有了相应的交流、互动,这样有助于以后在工作中相互理解,拉近彼此的关系,增强人际互动,进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总之,企业要采取措施,满足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使员工信心满满、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增加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感等,使员工得到尊重和重视,增加其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多些投入少些倦怠,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傅剑波.员工工作投入研究述评[J].现代商业,2011.04.

[2]李茜月,颜士梅.员工工作投入的交叉传染机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09.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成本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公路工程是城市之间、乡村之间乃至城乡之间物质运输和人员流动的重要交通形式,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工程建设中已初具规模。尤其在近五年的建设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在中小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实质的飞跃。但公路工程建设在项目管理方法上,同欧美等发达国家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市场经济制度的环境条件下,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然会降低利润并压低造价以承接更多的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但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施工企业、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旧有的计划体制仍未完全去除,受此影响,绝大多数公路工程施工企业都没有探索出一个完善且科学有效的项目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办法,这不仅会影响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还直接影响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

(一)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有利于控制公路工程施工成本

做好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保证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可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避免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不必要损失,降低公路工程施工成本。

(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和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密切,项目管理目标可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成本。由此而言,只有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切实有效的保证公路工程项目进度,保证公路工程的交付时间,进而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有利于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项目多,投资规模大且工程周期长,为确保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经济效益就必须制定合理的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并保证该计划的顺利执行。当然,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旦忽视其成本管理工作,必然会导致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进度的延后,进而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及其综合效益。

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企业都以国有制形式存在,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不注意成本及利润等问题而更加关注施工质量与进度。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不需担心激烈的市场竞争及生存及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渐养成了施工企业竞争意识淡薄的状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国有体制的改革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为了企业及其员工的生存和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充分理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也要了解自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实力与水平,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中心,培养并提高从业人员尤其是项目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在现有市场竞争条件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紧急效益,甚至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发展。虽面对沉重的竞争压力,部分施工成本管理人员仍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基本理解,对自身能力过度自信,对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材料的市场价格一知半解,一旦遇到较大的市场变化,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与技术积累的前提下,极有可能无法完成项目管理工作,间接增加施工项目管理成本,而上述问题都是由于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竞争意识所引起的。

(二)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公路工程管理体制是公路成本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因此其极其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公路工程成本管理体制。在现阶段的管理体制下,项目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还远达不到规范化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现行的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责任及分工,而是简单的将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笼统的由项目成本管理主管负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成本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具体人或者部门。此外,在成本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往往缺乏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从而不能有效调动施工人员对管理工作配合的积极性,也就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落实及成本控制工作的实施。在个别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没被严格执行甚至沦为摆设。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究其根本,一是项目施工管理对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错误的认为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必要,而仅仅将规章制度视为摆设;二是成本管理工作中制定的规章制度与事实严重脱轨,严重的丧失了其操作的可行性,从而遭到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抵制。

(三)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缺乏整体性认知和控制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贯穿施工的整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和交付及工程保修阶段),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传统的施工成本管理观念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时仅仅针对施工成本控制,造成项目成本管理的片面性;也有部分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全局性的认知,无法系统的对施工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也就无法把握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而往往会忽略掉公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保修期期间发生的施工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当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也不意味着不停的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其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有效保证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质量。一旦成本管理工作忽略了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其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决不能局限于追求项目工程的个别利益而忽略了总体利益,当然局部工程的成本管理也是整个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四)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不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现有条件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利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在逐渐形成,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在此背景下,公路工程施工单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现阶段,如何抓住相继出台的利好政策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只要抓住机遇必然可以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综上所述,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需要施工企业充分探讨及研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部环境。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都是以企业的自身角度为出发点的,施工企业很少对外部环境因素做过多的考虑,这对科学的管理施工成本是极其不利的。国家制定的种种经济政治政策肯定会对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如何利用国家政策中的有利方面,规避政策中的不利影响是降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正面刺激往往不可忽略。

(五)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成本动因分析不合理

结合工程实践和笔者的工作经验发现,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时,对施工过程中造成成本变化的原因都不敏感。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不去纠查造成成本费用变化的原因及其合理性,从而使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长期以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往往只重视直接管理费(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的管理工作,而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其他间接成本费不予考虑。这就导致了有些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只停留在表面功夫,而忽略了成本控制与变化的深层原因。导致诸多影响成本的内在因素被理所当然的忽视掉,最终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六)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

各个公路工程项目都不尽相同,为了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节奏就要求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形成自己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办法。就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而言,多数施工企业有人采用或沿用一些传统的甚至过时的施工成本管理办法,其并未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部分企业的施工成本管理还停留在仅仅分析事后成本等一些简单的成本管理办法,并未将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其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几近于无。当然,一些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也开始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办法,如ABC分析法、量本分析法等,但是其往往仅作表面的分析与计算而忽略了对方法本身的理解与运用。此外,部分施工单位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操作方法远远落后于时代,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系统的集成与应用。这必然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的不足,从而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工程实践中应予改正。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不言而喻,其技术难度也普遍较高。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问题,尤其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因此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在今后的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广大管理人员需正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政策以解决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提高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迟春波.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园林工程发展蓬勃的环境下,其园林建设的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加强园林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和对其进行成本控制是必要的。严格执行园林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案,贯彻落实降低其成本的措施,是企业发展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

1、园林工程的建设特点

园林工程建设并不是单一的学科理论,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将建筑学,生物学,社会学完美统一起来。园林工程属于工程项目,它既可以是园林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作为单位工程的施工。

园林工程建设具有以下的特点:园林施工管理是需要长时间来实施和维护的。其具有较强的生命性,需要对园林工程中的植物进行长时间养护。其建设效果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才能展现出所想要的设计效果;园林工程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工程,而是隶属于建设项目的工程;园林施工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来界定的;园林工程建设的产品都具有多样性、稳固性,具有体积硕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2、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进行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控制,三种目标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三者之间紧密联系,有机结合。

2.1、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质量是整个企业的信誉,有了信誉,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质量与进度、成本、安全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质量是园林工程施工的核心。而由于园林工程具有产品位置固定、产品很难拆卸解体、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导致了园林工程质量控制难度与其他建设项目的不同。项目质量的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料、机械等方面着手控制。

(1)人的控制。控制的对象包括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人的控制首先要选准人,用好人,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严格实行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确保分包单位的整体素质;严格执行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各项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行为;完善奖罚措施;此外,应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特别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等;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做到合理用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材料的控制。材料的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本着施工材料必须全面管供、管用、管节约和管回收的原则,以最低的材料成本,按质、按量、及时、配套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材料,并监督和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材料的控制应从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全过程进行控制。(3)机械的控制。机械的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采用租赁和自购的方式进行价格比较,同时需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提高机械使用率。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2.2、加强园林施工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园林施工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提高园林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当前园林施工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导致园林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不到位,很多园林施工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对园林施工带来严重阻碍。加强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施工单位、园林工程管理单位等多方面对园林施工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园林管理部门、园林设计和施工单位等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结合园林施工的规范和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可以加强园林施工监理单位的建立,施工监理单位的建立和发展是当前建筑工程行业中的重点课题,但是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第三方的监督管理作用,提高园林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3、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控制之一。施工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施工工程的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者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工期。施工进度控制是技术性要求比较强的工作,不但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而且还要熟悉工程施工、预算定额等方面的知识。

3、园林施工的成本控制

3.1、园林施工成本的构成

园林施工成本是由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构成的。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用等内容;而间接成本包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使用费、办公费以及劳动保险费等内容。

3.2、施工前成本控制措施

在项目开工之前,我们可以根据合同的内容,预算定额和其它有关规定,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估算好施工成本预算,把好增收节支的第一关。在控制成本的同时,需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然后再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合理的质量职能分配,落实好质量责任制和安全责任制。同时,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安全检查,控制各项环节中有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对各班组人员进行教育,以确保稳定实现工程质量,为工程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作,将企业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获得最佳成本。

3.3、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适合的季节实施绿化工程。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植物种植是主要项目,一般在春、秋天进行施工最合适。园林施工过程中进行绿化施工项目时,一定要避免在盛夏或者冬天进行植物移植,这样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其次,施工过程中降低工程成本所要采取的措施。要减少工程成本并且保证工程质量,采购人员可以在工程施工前期就根据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相关咨询,选择运费少,质量好并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供应单位来进行货物供应。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创造文明的施工现场,避免浪费情况的产生。最后,企业要合理安排施工,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人力、最少的机械设备等相关费用支出来进行园林施工,合理安排开工顺序,尽量减少大型机械。

3.4、工程在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工程完工之后要做好收尾工作,要对这个过程进行精心安排,做到干净利索地完成收尾工作,要尽量缩短竣工时间,还要准备好工程验收时所需要的一些图纸等材料,尽量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

结束语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园林工程的建设,园林工程建设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建设,已开始迅速发展。城市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园林工程的发展也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园林工程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徐亦明,汪建军.浅谈加强园林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方法[J].现代园艺,2012,12:111-112.

[2]刘新辉.浅析园林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J].城市建筑,2013,10:189+195.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资源共享,图书馆,利益平衡

1. 引言

按照的观点,利益就其本性而言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不同的利益彼此之问会存在冲突,而利益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不法本能会导致各种利益在不断激化的冲突中同归于尽,作为社会控制工具的法律有必要对各种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使其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资源共享是人类互惠交换行为的一种,是一种打上经济烙印的行为。共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首先表明一种关系,共享关系联系着有特定目标和任务的人群,他们关注有价值的共有资源,相互之间协调行动,并形成或松或紧的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资源共享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在这种群体性行为背后,资源共享本质上是利益的共享。

利益共享的关键在于,必须处理好空间利益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艾德加·M .胡佛说过,利益关系处理得好,对于利益共享的相关者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只能是一种负担。

文献资源共享是指某一个图书馆的资源为其它图书情报机构共同享用的活动。实质上指人类以文献为工具,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1999年1月,全国124家图书情报机构的代表云集北京,商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发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倡议建立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标志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三大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即教育部领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科技部所属的“国家科技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共享网络服务系统”、文化部倡议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迅速,我国的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成就喜人,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维持共享体的长久性,在共享体内如何维持各方利益的平衡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分析

虽然资源被利用对社会越有益,但是信息共享不是无条件的。所谓共享,可以认为是资源在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的流动。但并不是说共享是无条件的,倘若使用方不需要该资源或其不愿花费代价接受该资源,“共享”是不能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资源共享的条件是:拥有者愿意将资源共享,使用者主动接收共享资源并且不损害彼此的利益关系。不论拥有者共享资源,还是使用者接收资源都是有成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并不是无止境、无范围、无限制的全部共享的。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每项资源在进入共享前,都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将该资源更新的人工处理成本、硬件设施成本分摊、实现共享的软件成本分摊,这三部分被认为是资源共享预处理成本。

假定条件:

(1)信息资源共享成本只考虑预处理成本;

(2)信息资源共享收益只与信息资源共享范围有关,并初步认为线性关系;

构造成本收益函数:

C= C(q)=C

R=A*q

其中:q:信息共享范围;

R:与q成正比;

C:预处理成本,信息一旦共享,不论共享程度如何,都必然产生预处理成本,该成本固定,与q无关。

函数曲线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