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测试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困难 对策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内涵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会计主体对其所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产,在招募、录用、使用、重置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的会计。
在此定义中,着重阐述了以下三点内容:
(1)核算对象为会计主体所控制或拥有的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中,会计主体控制或拥有劳动力个体的知识、技能以及管理经验。会计主体通过支付给劳动个体报酬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劳动个体的人力资源的所有权。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了会计主体的全部人力资源,既有相对稀缺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包括一般的员工大众。
(2)核算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保障和离职过程。此过程之外发生的他项支出不包括在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之中,即不作为相关的人力资产进行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
(3)核算的目的是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这属于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表明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对传统会计的保留、顺延和发展。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实施中的困难分析
(一)受传统会计观念影响较重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中的一个最大障碍莫过于人们不想也不愿意去接受它。这是传统观念在作祟,试想每一次革命性的改变都难逃守旧观念的阻挠,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把人当做资产来确认来核算也不例外。将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确认为一项资产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是如果我们把我们自己作为一项资产并被计量被核算被报告就让很多人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这种抵触心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物质资源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东西,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但是人力资源具有很大的内嵌性,它是内嵌在人的个体当中,对他的估计和评价具有很大的难度,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劳动才能反映它的价值,但是这种外化的价值的可靠性又值得商榷,这种价值是不是它的全部价值及有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都要依赖于它所处的环境以及管理水平等外部条件的限制甚至是劳动个体当时的工作状态、工作欲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存在难度
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潜存性,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外化为一种能力,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并且这种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环境、组织的结构和企业的管理水平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并因劳动者性格、能力等主观因素的不同而迥异。正是由于人力资源的以上特性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困难。但真正的原因并非是人力资源的错,而是我们仍然拘泥于传统的非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理论怪圈,没有真正的把人力资本纳入权益理论去研究去发掘,也没有从根本上找到人力资源成本的理论根据。
(三)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和报告非标准化带来信息失真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和报告在理论上不断得到完善,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纳入传统的财务报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前面已经阐述,在此不再赘述。但是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这就会给企业管理层为粉饰自己的财务报表进而在人力资产上做文章留下了空隙。
三、推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实施的对策
(一)深化人力资本观念
深化人力资本观念需要从转变传统观念入手,当前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中主要有两个思想上的转变。第一个是把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一样同等对待都划归为一种资产,对于这种转变我们不要再纠缠在人力资源的特性,因为人力资本每年都不同,以变动的形式出现,这就导致人力资本的确定具有随意性和不可操作性,越是纠缠于此就会越陷越深,倒不如绕开这个问题另辟蹊径。另一个转变是让普通人力资源与重要人力资源一道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诚然普通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远低于重要人力资源,但是没有大多数的普通人力资源,企业也很难正常运转。而且只有允许普通人力资源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为人力资本观念的深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选取合适的计量模式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的核心是计量模式,要想解决计量问题就必须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式。在计量模式选择上,则要根据会计报告者的信息用途来选取。如果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重置成本模式甚至是机会成本计量模式。因为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关信息并不对外公布,只是满足内部管理者掌握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状况等信息的需要。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对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成本做出合理准确的估计,为企业管理层或者外部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准确的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重置成本体现了对人力资源成本评估的一种现实价值,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实时掌握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价值;机会成本是企业管理层作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一种舍弃收益。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和重置成本计量比历史成本更能体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真实情况,机会成本又能为企业决策提供一个比较分析的参照物,这三种模式更能符合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成本信息的核算和报告要求。
(三)规范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和报告
整个学术界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账务处理过程已经有了基本的一致思路,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将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要么费用化处理,要么予以资产化,对于属于一个受益期限的直接计入当期相关成本费用,而对于多个受益期间的要分期摊销。但这种思路在一些细节方面仍存在分歧,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相关部门不仅要在理论完善上下功夫,还要在相关法律条例中统一规范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和报告模式,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相关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以一种正统的姿态出现在财务报告使用者面前。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使用;误区;思考;对策
【中国分类号】 R5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39-01
如何合理使用护理本科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每个医院需要思索的问题。但是根据近些年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医院的工作情况,我们发现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认识和使用上,医院普遍存有一些误区,现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医院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误区
目前,医院在对护理本科生的使用中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护理本科毕业生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22岁,服务期短,有效工作时间明显不如中专毕业生。
2.护理本科毕业生工资高,大中专毕业生工资低。医院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不同程度地使用大中专毕业的聘任制护士或高学历低待遇使用护理人员[1]。
3.护理管理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本科生个性较强,难于管理,不便于调谴,不如护理中专生踏实肯干,服从管理。
4.普遍认为,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临床操作能力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强,工作主动性差。
二、医院对护理本科生使用误区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艰辛"与无奈,对护本生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我们应换个角度思考。
1.年龄大,并不一定服务期短:首先,服务期长短并不取决于年龄大小;其次,三至四岁的年龄差异不会对服务期造成巨大影响;再次,护理本科毕业生与专科生相比,在护理理论基础、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语言文字水平等方面均有明显竞争优势,在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也显著优于专科生[2]。只要管理者培养使用得当,他们的服务期可能更长。
2.使用成本,不能仅从工资角度衡量:高学历护士是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更重视能促进其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对知识、对个体及事业的成长有持续不断的追求[3]。本科生虽然工资相对高,但从某种角度讲,高投入才能带来高收入,医院的发展需要不断购进新设备、开展新业务、提高管理水平等,而在这些方面体现了高学历工作人员的"物有所值"。
3.个性较强,不能等同于服从管理意识差:医院护理管理层中,如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等,起始学历大多数以大中专为主,这些管理者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使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排斥。国外有研究表明,工作满一年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其对医院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影响了他们不断学习、巩固技能和实践的应用,而不可预测的急剧的环境变化让他们感到缺乏支持[4]。本科护士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技术性差,无发展前途,干护理工作有屈才感。值得强调的是,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必须有自己的学科理论家与实践家,必须有一批具有独立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有明晰学科自主意识的建设者。本科护士与大中专护士相比,心理上比较成熟,独立性强,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见解,为他们营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临床操作能力,并非仅局限于程序化护理操作:这一误区存在的原因与护理专科生的理论学习时间相对护理本科生较短,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岗位较早,工作年限长有关。目前,护理操作多以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为主,护理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通过快速强化临床操作技能,提高熟练程度,从而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在此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能够不断归纳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操作规程,实现护理技术更新。Matthew D. McHugh和Eileen T. Lake(2010)认为,医院员工的构成,尤其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护士数量与临床专业技能水准密切相关[5]。
三、护理本科生的使用对策
1.扬长避短,有计划培养:为了更好地挖掘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潜能,在初到医院的一段时期里,还需要有计划地培养,进行更多地护理教育和训练。与传统的教室相比,临床实践发生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更能锻炼护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6]。在临床工作的前几年中,应在各大科室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使其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在科室内,应充分发挥护理本科毕业生医学知识基础厚、外语水平高、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等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有利于管理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如优点、特长、个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做到知人善任,能职相称,扬长避短。
2.关心体贴,激励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有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知识,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过硬的外语水平和使用现代化计算机的本领,他们厚积薄发。这些新生力量走进医院,无疑会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会给医院护理人群带来新鲜血液。走入新的单位,陌生的环境,繁重的工作量,护理本科毕业生们大都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在这一环境中,他们必须友善、亲切、乐于学习,提高自己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比教室的学习更能提高人文关怀精神[7]。护理管理部门应安排一些素质高的同志带领他们熟悉情况,因势利导。护理本科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护理前辈们不断地帮助、教育,随着他们专业思想和价值理念的日趋成熟,必将引领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晶.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状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19):52-53.
[2] 黄谨耘,刘宏华,史瑞芬.护理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0-32.
[3] 张齐放,袁晓辉,姜瑛. 运用激励理论防止高学历护理人员流失[J].护理学杂志,2005,20(13):53.
[4] De Bellis A,Long son D,Gvlover P,et al.The enculturation of our nursing graduate. Contemporary Nurse,2001,11(1) :84-94.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3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15
[本刊网址]http://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逐年深入,师范院校为了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许多师范院校在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了一些非师范应用专业,招收非师范生源。师范院校招收非师范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它打破了师范院校培养单一师范生的僵化格局,使师范教育更加具有活力,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其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上某些应用专业人才供求不平衡的状态,缓解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再次,为师范院校扩招和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便利条件。高等师范院校通过扩招增加了办学经费,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故而办学条件得以提升,进而优质生源得以吸引。
一、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
(一)重师范专业,轻非师范专业
高等师范院校受制于学校传统、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加之非师范生招收年限较短等方面的原因,在培养师范生方面经验丰富,而在培养非师范生方面却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而大多数师范院校为了出成绩,提升所谓的排名,吸引优质生源,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师范生上面,非师范生的培养反而会被忽略,因此众多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实训平台和精品课程出现在师范专业,而非师范专业却寥寥无几。
(二)非师范专业学生大多为调剂而来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在世人眼中是一个既崇高又稳定的行业,学生心中抑或有一个教师梦,抑或是受父母的影响或建议而报考师范专业。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奔着师范专业而来,只有极少数考生第一志愿报考非师范专业,甚至有的非师范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为零,但是师范专业毕竟招生数量有限,故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大多为报考师范专业落榜的调剂生。
(三)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鉴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需要从业者具有足够的耐心,能够细心引导学生。同男生相比,女生更加心细,有耐心,容易亲近、沟通,更能引导与教育好学生,更适合做老师,教师职业比较适合女性的性格特点。此外,男生天生喜欢冒险,更愿意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教师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更加稳定,比较体面,环境也相对较为轻松、单纯,更加符合女性的心理特点,故大多数女生愿意从事教师行业。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报考师范院校的大多为女生,男生数量较少,也就伴随着出现了所谓的“尼姑班”。
(四)学院设置具有中学学科特色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主体为中学教师,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二级单位大多围绕中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主要学科而设立,具有浓厚的中学学科特色,比如,文学院、数学学院、外语学院等,此类学院培养的大多为师范专业,而非师范专业大多由师范专业衍生而来,比如文学院的文秘专业,外语学院的翻译专业等等。
二、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本科生管理中的问题
正是基于师范院校以上特点,使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非师范生的管理上遇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师范专业就业率低下
正是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的传统优势,使得师范专业就业较为容易,而非师范专业较师范专业虽然就业面比较宽,就业方式也灵活多样,但就业难度亦相对较大,就业质量也较低。
首先,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大部分由师范专业衍生而来,这些专业在竞争力上比综合性大学的相近专业弱,加之开设时间比较晚,办学经验不足,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定位不够清晰、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师资力量缺乏,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实验和实践教学建设相对滞后,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
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服务机制不完备。高等师范院校对非师范生就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由于毕业生大都在教育系统就业,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高校、教育部门等联系广泛,但却难以与企业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再次,社会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毕业生存在歧视。社会对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生了解不够,有待社会进一步的检验,所以短期内用人单位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生。另外,部分用人单位认为,综合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与市场接轨,所以在同等条件下,评价与认同更倾向于综合性院校的学生。
(二)非师范生转专业和考教师资格证现象严重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在世人眼中是一个既崇高又稳定的行业,大多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都是奔着师范专业而来,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很多考生被调剂到非师范专业,但是此类学生的教师梦并未破灭,因此,很多非师范生欲抓住转专业的机会转至师范专业,造成了师范院校转专业现象严重。
除此之外,非师范生走上教师行业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报考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生之所以报考教师资格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圆自己的教师梦,达成自己报考师范院校的初衷;二是教师资格证的认证要求较低,通过率较高,容易获得;三是教师公招制度的推行,为有从教意愿的人才提供了一条公平、公开和透明的就业渠道,从而调动了众多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生加入到考教师资格证的大军中,造成了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理工类非师范专业办学困难
高等师范院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各个专业都是如此,包括理工类专业。由于报考师范院校的多为女生,不仅文科专业女多男少,理工类专业亦是如此,加之理工类专业课程学习较为困难,使得理工类专业,尤其是理工类非师范专业的女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本专业而加入到转专业大军中,理工类非师范专业女生历来是转专业大户,而且成功率高,使得理工类专业,尤其是理工类非师范专业生源流失严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办学难度增加。
三、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本科生管理中的问题对策分析
正是基于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才引发了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管理中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所作为,想出一套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才能使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
1.改革课程体系,形成特色专业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大部分由师范专业衍生而来,相对于综合类大学的这些相近专业在竞争力上较弱,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清晰专业定位;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师资力量,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以此来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以上方式,不断打造非师范专业的专业特色,形成有异于综合类大学相近专业的特色专业,以增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完善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服务机制
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服务部门应大力开拓非师范生就业市场,除了要与中小学、高校、教育部门等联系广泛,还要与企业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学校招聘会中邀请部分大企业到校参加招聘,形成对非师范毕业生足够的吸引力。另外,高等师范院校的就业服务部门要做好本校非师范专业的宣传,以此来吸引大企业到校参加招聘,从而提高本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3.充分利用本校社会资源,提高社会认知度
由于社会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毕业生存在歧视,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生,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借助新闻、学校网站、微博等媒体对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的特色进行介绍,以此来提高社会对本校非师范专业的认知度。另外,高校就业部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的资源,宣传本校的非师范专业,还可以通过毕业生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非师范毕业生的评价,以此改进高等师范院校对非师范生的培养方式,并不断提升本校非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不断提升非师范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
正是由于教师行业的种种光环,让大批非师范生对转专业和考教师资格证趋之若鹜,归根结底是非师范生对自己专业兴趣不浓和对自己专业的不信任。若要改善非师范生对转专业和考教师资格证的观念,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非师范生对本专业的认识
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多非师范生转专业和考教师资格证一是为了圆自己的教师梦,二是源于自己对本专业的不熟悉,因此,非师范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在新生入学时即开展专题讲座,讲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及专业前景,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减少非师范生因为不了解本专业而盲目转专业和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现象。
2.培养非师范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非师范生对本专业了解之后,非师范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学长学姐的力量,通过开展交流会、参观实验室和实训平台、组织竞赛等形式来激发非师范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3.增强非师范生对本专业的信心
非师范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打造非师范专业的专业特色,形成有异于综合类大学相近专业的特色专业,以增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可以邀请就业质量较高的毕业生返校交流,通过朋辈效应来增强非师范生对本专业的信心。
(三)大力扶持高等师范院校理工类非师范专业
理工类专业是综合性师范院校不可或缺的专业,而理工类非师范专业又是高等师范院校理工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要大力支持高等师范院校的理工类非师范专业。高等师范院校应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理工类非师范专业,保障理工类非师范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平台建设,不断增强理工类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原则;策略;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24-03
一、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原则
(一)公共普适性
就课程功能定位而言,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对象应是所有学生。因此,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及课例研发,不应单纯地从某一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所开发课例应体现公共性和普适性,适合不同专业学生选择学习,而不应有学科和专业的限制。
(二)非学科系统性
公共选修课程作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通才”教育课程,并不强调课程的学科属性。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同样不应强调学科系统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课例选题、内容组织、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都不应以某一学科体系为依据,而应关注其是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三)流程规范性
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应体现系统设计的思想,注重整体化把握、个案化实施、程序化操作。按照一定的研发流程,精心选择和确定主题,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编排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并设计使用策略,有效创设学习情境,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合理提供教学建议,科学设计评价量表,有效实施学习评价。
(四)研发微型化
基于课程属性及课时安排的特点,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的选题、目标与任务的设定、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课例研发的物化成果,都应微型化。每个课例的学习课时最长不超过16学时(即1个学分),也可短至2―4学时。
二、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策略
(一)基于需求驱动,兴趣为先、自主选择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要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由单纯的“学生选课”变为学生“定制课程”:传统的选修课程所提供的课程内容都是固定的,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并不能自主遴选课程内容;定制课程则是向学生提供可拆分重组的开放性课程菜单,学生既可以选择课程(学习领域),又可从开放性课程菜单中自主选择内容,还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增加新的内容,并重新组合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程模块。
在基于学生兴趣与需求确立课例主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设定课例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设计活动过程、收集整理学习资源。这样定制课程的课例选题、活动设计、资源收集与整理过程,将课例研发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体现职教特色,注重体验、活动助学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内容选择及教学实施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适合学生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既与普通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具有知识宽度与深度的差别;又因其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在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学生选课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较普通高中具有更多的资源优势,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门类更多、选课面更广、师资更充足。
公共选修课程应不同于学科类必修课程及专业限选课程,一是体现在课程内容不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二是课程实施不再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听课为主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及实施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以任务和活动为主要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尝试和学习,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习得知识、体验过程、提升能力。
(三)实施系统规划,个案开发、模块组合
鉴于目前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因此各职业学校在开展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时,首先应根据公共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确立校本化的公共选修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若干相应的课程模块,诸如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体类、家居生活与健康类、实用技能与知识类等课程模块。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类建设、逐一开发、逐步推进。
公共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以个案化的课例研发为基本方式,形成一系列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例个案,组成微课程仓库,学生可根据需要从中自由选取,按照学时要求进行模块组合,以此构建个性化的选修课程。
(四)编制研发指南,研训结合、共建共享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门类多、知识涉及面广、学科领域跨度大,为确保课例研发工作的一致性及研发成果的质量,应在组织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之始编制课例研发指南,明确课例研发路径、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同时配以优秀课例作为范例,供教师们课例研发参考之用。
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应研训结合,边研发边培训,使教师掌握基本的课程(课例)开发技术、提高开发能力;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完善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课例研发成果的质量。
鉴于公共选修课程课例开发的繁杂性,应鼓励各职业学校的教师共建资源、合作开发、成果共享。建立公共选修课程教学专题网站,既可加速课例开发进程,又可实现区域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孤岛”现象。
三、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技术路径
职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的研发流程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研发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的几个技术要点。
(一)着眼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多维度设定目标任务
公共选修课程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学生通过公共选修课程的课例学习可以拓宽知识面、学会技能,而更多的则是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方法,体验合作与分享、乐趣和成功,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
在课例研发时,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进行课例目标的设计,特别是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并依据课例目标,具体分解学习任务,明确任务要求,提供实施建议。
(二)服务学生自主探究需要,全方位整合课程资源
资源配置与整合是公共选修课程课例研发的重点任务,也是确保课例研发与实施顺利推进的基础性工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例实施的质量。从服务课例实施的角度看,可将教学资源分为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两大类。
条件性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及环境等因素,虽然不是完全由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力量能够决定的,但可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发。在课例研发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争取并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
素材性资源直接作用于课程,这是课例研发过程中应重点开发的,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等,以及现有参考文本、音视频等素材,师生应共同对这些素材进行广泛收集和提炼整理,必要时可自主创作。
(三)以学生活动体验为主线,情境化设计教学过程
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实施任务与活动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感、习得知识与技能。课例教学过程设计应以学生围绕主题而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线,有序安排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开展观摩、探究、研讨、展示等各类活动。教师应适时、适度给予学习指导与建议。
教学过程设计应重视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认知环境、行为环境和情感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是“有情之境”。不仅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如学习设施设备的准备、学习场所的布置等;更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的创设,如以影像图画将学习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以故事、游戏、生活案例等创设问题情境,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情与欲望,等等。
(四)关注学生主体参与过程,多元化实施学习评价
[关键词]农村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资源
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辽阳地区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从四个方面进行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当地农村具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优势认识不足,利用不充分,存在课程资源浪费现象。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评价环节薄弱,主要表现在教师互评不足,学生和家长很少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的评价、
第三,在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共享程度较小,学校与周边学校的联系和交流不够密切。
第四,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时间有限,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我效能感不强,自信心不足。
第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获得途径比较单一,大多数来源于书籍、报刊或网络,自主开发的很少,即便使用的是教师自己平时观察和收集的资源内容,深入开发亦显不足。农村小学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刻,调查结果明明显示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但教师却常常认为利用率已经很高了。
二、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当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优势
农村小学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资源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资源的丰富上。辽阳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辽宁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区内的三道壕西汉古村落遗址、汉魏壁画墓群、八角古井等都是上乘的活动课程资源,汤河风景区更是风光秀丽的游览、疗养胜地,奇妙罕见的冷泉和热泉也可以用于课程开发。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时,可以就近取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优势,体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特色
(二)多种渠道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
1.加强同伴合作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
工作在同一个农村小学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使用同样的课程资源,有着素质较为接近的教学对象,以及相同的的教学环境等等,在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的时候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教师同伴应经常交流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经验,共享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说来最便捷、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渠道。
2.提高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在教师,要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资源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抓紧抓好对教师自身的培训。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请专家来校讲学,派教师外出学习,教师间互帮互学等方式等等。其中,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教师间相互学习尤其值得提倡,这一方式的普遍实施,不但会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对增强学校的科研氛围,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重要作用。
(三)提供时间保障和校内外人力资源支持
为有效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需要从时间和人力支持两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先,要提供时间保障。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需要花费时间,参加会议、进修和业务学习,都需要时间予以保障。对此,学校应作出整体的安排,避免以额外负担的方式,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努力使对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教师乐意而为的一项工作。
其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还需要人力支持。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广泛支持和参与,有时还需要有校外课程专家和教研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高质量地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在鼓励教师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人力资源支持。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向农村的能工巧匠学习,拜各行各业专家为师,也可以和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他们的帮助,为教师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人力支持。
(四)建立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
一个学校和几个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能力再强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一定的限度,他们辛辛苦苦的得来的成果,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和推广,那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要想把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做的很好,就必须建立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合作的机制。这在当前,尤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应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与共享。通过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发挥网络的作用,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交流分享的平台,让好不容易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为更多的学生和学校服务。为实现不同的课程目标服务。
其次,要提倡多渠道推进校本课程资源的成果交流,努力实现一定区域内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这不仅可以缓解当前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可以大大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校际间的互动与交流,调整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推进区域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