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组实验,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2.2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室于2012年1~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之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平片检查、IVP检查或CT检查进行确诊。其中包括男23例,女15例;年龄27~59岁,平均(37.4±4.3)岁;结石直径1.3~2.1cm,平均(1.5±0.7)cm,结石部位为左输尿管21例,右输尿管1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积水。
1.2方法
本组38例患者在术中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正式开展手术时先将患者取截石位以进行患侧输尿管的逆行插管,完成插管后将其改为俯卧位,同时以软枕垫其上腹部以使其腰背部成低拱形状态。选择L11~12肋间采用18G肾穿刺针进行穿刺,同时在C型臂X线机或B超等辅助影像引导下在其腋后线与肩胛下线区域向肾中后盏或上后盏进行穿刺。成功穿刺后并观察到有尿液溢出后,再将斑马导丝置入,并沿穿刺针鞘行大概0.5cm大小切口,将穿刺针拔出,接下来在导丝的引导下,采用筋膜扩张器从F8顺次扩张通道至F16,然后将Peel-away鞘置留并建立起经皮肾碎石与取石的通道。正式行碎石与取石操作时首先经已建通道将F8/9.8输尿管硬镜送至肾盏、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接着配合灌注泵行连续冲洗情况下,行20~40W功率下的气压弹道碎石操作,其结石碎块可被直接冲洗出来,如果未能直接冲洗出来则将其钳出即可。完成碎石取石操作后,常规留置双J管与肾造瘘管,术后3d影像复查,若未见直接超过4mm的结石残留后,则可在5~7d内将肾造瘘管移除,同时在4~6周内将双J管移除。
2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均成功Ⅰ期碎石或取石,仅2例患者术后保留极少残石,但残石直径未超过4mm,故仍认为本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100%。另外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2.8±8.6)min;术中出血20~50ml,平均(31.4±3.5)ml;院内恢复时间5~7d,平均(5.3±0.6)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大出血以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为泌尿外科临床的多发常见病症,其当前的治疗方法已普遍采用腔内微创治疗的方式。具体术式前文有有所提及,其中的ESWL方法虽免去了入侵性操作,但也往往需要更长的排石治疗过程,不仅需进行大量的跟踪复查工作,而且其排石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还容易受到诸如结石大小、部位梗阻程度以及结石成分等因素的影响,相关资料显示[2],尤其对炎肉包裹的嵌顿性结石或结石以下尿路严重扭曲狭窄的情况,该方法甚是不理想。另外受到输尿管上段结石位移与进镜具一定失败几率等因素影响,URL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受到了限制。
[关键词] Ⅰ期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63-02
[Key words] Phase Ⅰ clinical trial; Blood sample collection; Nursing management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即评价新药人体的耐受性和安全性[1]。在新药Ⅰ期临床研究中,血标本的采集是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关键环节,护士作为血标本采集的执行者,其正确及时采集血标本可为试验结果的分析或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2]。因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就要求必须加强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保证采集的血标本合格率达到100%,否则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我院I期临床研究室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试验基地之一,于2009年5月~2011年10月开展并圆满完成了6个Ⅰ期临床试验项目,在采集血标本的这一环节中没有一个样本出现问题。现将笔者Ⅰ期临床试验中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6个Ⅰ期临床试验项目中,药代动力学试验3项,生物等效性试验3项;受试新药包括抗生素、降糖药、制酸药等试验药物;给药途经有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滴注;共有96名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其中男78名,女18名,共采集血标本8 956个。8 956个血标本采集时间均控制在±1 min,无一个血标本出现溶血或凝血,血标本合格率在100%。
2 护理管理方法
2.1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
2.1.1 护理人员的安排 I期临床研究室设立2名专职研究护士,笔者选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工作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熟练的急救技术的主管护师担任;其职责是负责Ⅰ期临床试验项目受试者的招募与筛选,试验前所需物品与药品的准备,试验中标本的采集,受试者的管理,不良反应的观察,报告、记录与处理,试验后资料的整理,物品及仪器的清点与消毒等工作[3];特殊情况下如生物等效性试验时,若方案设计所需受试者的人数较多且采血点密集时,为了保证标本采集的时间及量的准确性,在临床试验启动前专职研究护士可通过医院护理部进行协调,在外科、ICU等科室招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过硬的2~3名护士参加该临床试验的血标本采集工作。
2.1.2 护理人员的培训 Ⅰ期临床研究室2名专职研究护士必须参加并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培训合格证书;对Ⅰ期临床试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GCP知识及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有一定的了解;参与Ⅰ期临床试验的其他护士也要经过国家或院内GCP学习和培训,并取得GCP培训证书。每项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开始前,参与临床试验的所有护士均须参加由试验负责人、临床医师、试验测定人员等参与的开题讨论,明确试验的性质、任务、目的,熟悉试验过程、步骤、要求[4],掌握标本采集的时间、量及注意事项,懂得采血时间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性,同时须充分了解受试者接受该种新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药品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措施,确保一旦发生不良事件或反应能及时处理,以降低受试者损害程度,保障受试者安全;另外参与临床试验的护士还须认真学习、理解护理相关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如静脉留置针穿刺SOP、标本采集SOP等,保证试验中所有护士遵循一致的护理标准操作规程,将试验中的人为偏差减少到最小[5]。
2.2 血标本采集的流程管理
2.2.1 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及无菌操作技术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①人员的分工:为了保证采血时间与量的准确性,一般一名护士只负责4~5名受试者的血标本采集,同时增设1名机动护理人员且此人员必须由Ⅰ期专职研究护士担任。分工具体到哪位护士负责哪几名受试者的血标本采集,机动护理人员负责处理采血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如留置针阻塞或脱出及受试者的监护、不良反应的报告、记录与处理等。做到职责明确,分工清楚。②物品的准备:依据试验方案采血要求制订采血个表,并按照采血个表准备每位受试者的生物样本试管,并在试管上注明受试者的编号、试验阶段、采血时间及采血点数;准备好封管液即0.9%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20G直式静脉留置针、肝素帽、3M透明敷贴、一次性7号采血针、棉签、0.5%碘伏等,避免血标本采集中因物品的缺失致采血流程时间延长、采血时间误差增大而影响药时曲线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临床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2.2.2 血标本的采集 严格按试验方案要求正确、及时、定量抽取血标本。采集血样的方法: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几乎所有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在临床研究中需于24 h内抽取受试者10余次的血样,为了保护血管,减轻受试者的疼痛,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血样采集创造条件,笔者选择用静脉留置针抽取血样。首先选择合适的静脉后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接肝素帽,用3M透明敷贴固定,并用记号笔在敷贴上注明受试者的编号,消毒肝素帽待干,使用一次性7号采血针直接插入接有肝素帽的静脉留置针内后再与具备有真空的生物样本试管连接,以连续采集的方式采集第一次血标本,第一次血标本采集完毕,拔除一次性采血针,然后用0.9%生理盐水3 mL正压封管,防止因血液回流发生凝血堵管;再每次采血时需先用5 mL注射器抽取0.5 mL血液弃掉,其余步骤与第一次采集血标本相同。采集血样的注意事项:①血样标本采集时间点必须精确。护士应掌握自己所负责的每名受试者的采血时间,保证每次血标本采集时间误差为±1 min,如因某些因素导致时间误差超过1 min,应在采血个表上按实际采血时间点如实记录;同时采血时认真核对受试者编号、生物样本试管上编号及时间是否一致。②防止采集的血标本凝血或溶血[6]。避免血标本凝血或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若采集的血标本需要抗凝时,采集时一定要注意采集的血液与生物样本试管内抗凝剂的比例准确,避免因抽取的血液量相对试管中的抗凝剂来说采血量不足,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发生溶血,同时血液吸入到装有抗凝剂的试管后需尽快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血液凝固,笔者选用的抗凝剂试管上均标有规定的抽取血量的刻度,采集时护士严格按试管上标注的刻度定量抽取,血液抽取后立即将抗凝管放在两手掌中滚动,即可充分混匀血样,又可有效防止溶血;为了防止血标本的溶血,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采血针与生物样本试管,避免因针头过小、生物样本试管质量粗糙而致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笔者一般选用7号一次性采血针、BD公司生产的20G直式静脉留置针和生物样本试管。③采血部位的选择。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宜滑动、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易于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采血。若试验药物是静脉滴注的,切不可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进行采血,以免因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出现检测结果误差。④其他。为了避免对临床试验结果产生的误差,采血时还应保持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尽量统一采血姿势、尽可能使用止血带1 min内采血等[6]。
2.2.3 血标本采集后的处置 血标本采集后按试验方案要求将血标本先静置,然后离心,再将离心后血清或血浆转移到血浆样本保存管中并将其按序、分批放于低温冰箱中专人加锁保管,最后将处理后的生物样本试管弃于生物样品垃圾袋中,按医院规定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理。
2.3 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
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设有专门的采血室,开展每个新药Ⅰ期临床试验项目前,要求该项目在正式启动前1周和临床试验进行期间,运用多功能动态灭菌机对采血室空气进行消毒,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 h;参与临床试验采血的护理人员,应衣帽整齐,采血前应洗手戴口罩,采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严格按医院规定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理,并做好交接记录;防止交叉感染。
2.4 受试者的安全管理
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中10余次的抽血让受试者产生恐惧心里,要求护士对受试者做好耐心解释工作,消除受试者恐惧心理,让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试验,有利于受试者的安全;同时新药Ⅰ期临床试验是药物首次在人体的试验,尽管有临床前动物实验提供的安全性方面的数据,但人与动物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试验中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效应、哪些不良反应都难以预测[7],因此试验中要求护士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3 讨论
总之,血标本的采集是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血标本采集的执行者,其正确、及时采集血标本可为试验结果的分析或评价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因此,在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中,为了保证所采集的每个血标本合格率达到100%,从而保证试验数据真实、准确,就必须要对血标本采集这一关键环节采取一系列的护理管理措施:血标本采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人员、物品等必须全部准备到位;血标本采集中,要求护士严格依从试验方案要求、遵循统一的SOP[8]、严格执行核对及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受试者的安全管理等。只有加强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才能保证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才能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S].2003:1.
[2] 张冬林.在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A):65-66.
[3] 耿艳,周志群.Ⅰ期药物临床试验室设置研究护士的可行性[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22-3924.
[4] 毕葸嫦,田少雷,陈孝,等.探讨药物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管理[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20(6):462-464.
[5] 顾琼华.研究护士在国内新药临床试验中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1,11(1):64-66.
[6] 赵友林.提高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检验的质量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8):889-890.
[7] 蒋萌.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医疗监护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5):558-560.
【关键词】 教学档案;教研室管理;教学管理;改革
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度发展和改革,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不能不正视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巨大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到教学档案在教研室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者必须正确的认识教学档案本身的巨大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教学档案负责,才会真正的对这项繁杂枯燥的工作认真负责,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乐趣。本文将从教学档案自身的一些特点及教研室管理工作着手,简要的论述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①教研室的概况和工作。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教研室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教研室现有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教研室工作计划和总结(如教学经验总结、教师教学总结、实验或是实习报告、教学检查、教书育人总结等)、课程设置情况、教研室的活动记录(如文字、图片、资料、摄像录音等)、教学研究改革、教师敢为责任制和内部规章制度以及集体或个人的获奖材料等。②教学的基本文件和教学任务。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试验大纲及实纲、各专业的授课计划设置;教学任务书和教学任务统计表、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和实习报告总结。③教材的选取和利用情况。教学档案要详细的记录历年使用的教材目录及样本分别适用于哪个年级和专业,并要记录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教学参考资料。④实验、实习情况。教学档案要认真详实的记录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例如实验室概况、实验室有关规定和条例、实验室管理及实验室中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磨损情况、优秀典型的实验报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除了包含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之外,还囊括了教师基本情况和信息、教研科研及学术水平、教研室的制度(如会议和学习制度、听课制度、教研室手册制度等)、各种往来的文档、学生历届的考试试题及成绩报告单和其他需要归档的教学文件和材料
2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特点
从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就可以简单的总结出教学档案的主要特点。首先,教学档案具有连续性。是教研室对历年教学成果的连续不间断的记录。其次,教学档案具有广泛性,它几乎包含了在临床教研室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再次,教学档案具有严格的条理性。不同的情况要进行不同的归类整理。当然,临床教研室的教学档案还有其他特点,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发现
既然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包含了如此繁多的内容,它的存在就必然有与之相应的价值。认真的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对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共做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教学档案可以为学校学院的教学档案建设提供详实可靠的图文资料 由上述教学档案的内容可以看出,教研室的教学档案是收集并归纳整理各方面基本资料后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条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详实可靠完整的教学档案可以为教研室的管理部门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制定完善的课程计划、有效地改进管理方法、提出更加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实验室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教学档案也是临床的教研室了解教研室师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
2.2 教学档案是临床教研室对外界进行宣传及与外界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 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是依靠教学档案进行的,而教研室工作效率的高低及工作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教学档案工作,有利于临床教研室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 教学档案可以为临床教研室进行教学安排和设置提供参考 教学档案记录着临床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由前文可知,教学档案是对教研室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设置、教学的过程途径及教学中的有点和不足的真实记录。可以这么说,教学档案既来源于教学活动,同时又可以为教学组织工作提供依据。教研室的管理工作者可以依据前期的教学档案,因时而异的制定新学期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工作能够更加趋向完善和成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4 教学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教师的不断发展 教学档案不仅记录着学生的成长历程,也记录着教师的不断发展。临床实验室可以定期的向教师推荐优秀教师的授课记录,教案及课件,让年轻和经验不足的教师从中吸取经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针对性的备课、授课,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另外,教学档案也记录着教师的平时表现和工作态度,在教师评职称时可以提供有利的依据。
综上所述,教学档案是临床教研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管理工作者要真切的认识到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并依据教学档案不断调整教研室的工作计划,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琳.教研室教学档案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
[2] 刘涛先.浅谈教学档案在临床学科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12).
[3] 蒋业贵.浅谈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8,22(48).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经络辨证;循经走罐;点穴;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终致残疾或死亡。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病人所表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路线及所联系的脏腑,进行治疗目的强的循经走罐、点穴。自2010年以来,笔者采用口服正清风痛宁、甲氨蝶呤的基础上运用经络辨证进行循经走罐、点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0~2012年门诊及住院病例(均经确诊)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0.4±14.6)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8.7±10.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诊断标准按照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昆明)修订的标准[1]。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正清风痛宁片80 mg,日3次(或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日2次);②口服甲氨蝶呤片7.5 mg,每周1次。30 d为1个疗程。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在经络辨证下的循经走罐(每周1次)、循经点穴(每天1次)。30 d为1个疗程。循经走罐以石蜡油为介质,在整条膀胱经和督脉经循行的部位进行循经走罐,沿着肌纤维的走向走动,皮肤变浅红色或紫红色即可;循经点穴以大拇指循经点、推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等经,以透热为度,并着重点按太白、公孙、血海、梁丘、足三里、尺泽、空最、太渊、少海、神门、后溪、太冲、太溪、复溜等穴位
2.4 临床观察项目 关节肿痛(个数)、晨僵(h)、X线改变(例数)、类风湿因子(阳性例数)、血沉(mm/h)。
2.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以± S 表示,SPSS for windows 13.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
3.治疗结果及疗效标准
根据1988年4月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风湿四病”的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标准[2]及临床实际判断。
结果显示:治疗组关节肿痛(个数)、晨僵时间(h)、X线改变(例数)、血沉(mm/h)、类风湿因子(阳性个数)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4.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范围,其基本病机是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肌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或经络久痹不通,气血失运,筋骨及肌肉无以为养,“不荣则痛”。
柯氏[3]谓:“经络辨证是以经脉及其所联系的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辨析表现于经脉及其相关脏腑的病症……病在不同经络,就表现为不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以及不同经脉所属脏腑功能的障碍。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督脉经为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使用的通道;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人身之藩篱,外感风寒之邪, 膀胱经首当其冲,同时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这条经络通畅,不但内毒可以及时排出,而且外寒难以侵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入院后第一次治疗我们均选择这两条经络走罐,一方面激发阳气的温煦作用,调整脏腑功能,起到振奋阳气,活血通络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循经走罐的吸拔作用,将充斥于体表的病灶、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热毒、脓血等,经膀胱经和皮毛吸引出来;同时,这种良性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功能,充分发挥经气作用[4]。“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晨起床发现指间关节肿痛,握拳障碍。从西医的影像学看,骨关节间隙缩小了,再加上筋肉挛缩,所以握拳困难,也即晨僵。中医则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表与内部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体表组织由不同的内脏分别主宰,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会通过相关经络反应在体表。《内经》云:“肝主一身筋膜”,“肾生骨髓”。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脾主四肢,若劳力辛苦,伤其四肢,则根本竭矣。”脾主四肢、主肌肉,脾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运与否直接关系到四肢的血脉贯通。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和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血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养,才能灵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就出现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手足拘挛、肢体麻木等症状。肾是先天之本,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养骨。肾气足骨髓就充满,筋骨就强劲。肾里面精髓不足,不能养骨,就会出现关节疼痛、腰脊疼痛、足跟痛等痹证表现。故类风湿关节炎以肝、脾、肾经循经点穴为主,还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通过经络辩证选用其他的经络点穴,如类风湿关节炎伴肺间质病变是可加点肺经;伴有心肌损害时加点心经等。经络无壅滞,脏腑生理功能恢复;营养物质吸收布散以濡养四肢百骸,通者不痛;此外,也可药物快速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且能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减少人体自身垃圾蓄积和促进药物残余成分及时排出,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循经走罐、点穴疗法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操作简单、费用低外、相比于一般的走罐、推拿,它的治疗目的更明确,还可降低患者因长期服药造成的毒副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路志正、焦树德主编. 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704~705 .
[2]柴瑞震,姜仕华主编 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 全国中医诊疗技术标准规范与中医院(科)工作政策法规全书.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