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创作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戏剧是集体创作的艺术,导演是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家。导演,善于荟萃众多艺术形式之所长,综合众人艺术创作的成果,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在戏剧团体中处于艺术创作的中心位置。一部好看的戏剧作品,不仅需要有精彩的剧本,还需要有一个极具艺术创造力的导演。
【关键词】导演;艺术创造;中心位置
一、导演艺术的起源
导演和导演艺术都产生于戏剧。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其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戏剧初始,演出形式和剧本故事简单,依靠的多是演员本身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并无导演一职。十九世纪末,以萨克斯梅宁根公爵为代表,欧洲各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戏剧艺术领导者。他导演的莎士比亚名剧《求里斯凯撒》在柏林公演,对当时的欧洲戏剧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他成为了历史上公认的导演第一人。“导演”一职正式出现在戏剧界,并在日后的发展中,流派纷呈,表现手法多样,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发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导演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
导演,是二度创作的中心环节,它将文学剧本的一度创作和观众的三度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戏剧团体中处于艺术创作的中心位置。导演通过剧本研读和透彻分析,提出导演构思,奠定整个戏剧演出的创作意图;同时,导演还需作为“桥梁”去架构演员表演和其他各部门的艺术加工,从而完成完整的二度创作;最终,导演通过对戏剧冲突的把握,协调戏剧演出节奏,设置戏剧故事的悬念,激发观众对戏剧的共鸣,完成完整的戏剧演出。
三、导演与戏剧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一)剧作艺术的解读者
编剧用笔讲故事,戏剧导演则是用演员和舞台符号讲故事,因此,戏剧导演就成为了二维空间故事转向三维空间表现的艺术传达者。一部好看的戏剧作品,不仅需要有精彩的剧本,还需要有一个极具艺术创造力的导演。在选定剧本时,导演不应仅被剧作中几个精彩的场面和少数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反复的排演部分场面,而忽略作品的整体呈现。应从整体分析剧本,提炼剧情、理清矛盾冲突、确定主题思想,从大局把握剧作的可演性和观赏性。优秀的戏剧导演能将抽象的剧作故事和内含的戏剧冲突,通过艺术创作在舞台上为观众创造出鲜活的舞台形象、精彩的舞台调度以及精妙绝伦的戏剧演出。戏剧的本质就在于导演引领演员表演,促使其与观众之间发展一个故事,导演决定了这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这段故事该如何发生、如何结束。
(二)表演艺术的引导者
戏剧艺术是一门集体的共同创作艺术,虽然导演在某些时刻占据主导地位,但戏剧演出时,演员才是舞台主体的构成。戏剧演出时,剧本的主体和导演的构思主要是通过演员来表现。每个演员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力、接受力各不相同,无法保证所有演员对复杂多元的角色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导演虽说不一定要具备专业的演技,但在排演剧作时,需在演员对角色理解进入困境时,具有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首先,导演应与演员进行单独作业,通过与演员的沟通帮助演员分析和理解角色,分析剧中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关系、情感以及对剧中事件的态度,引导演员去抵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情感,帮助演员唤醒艺术创作的冲动。其次,导演和演员在创造角色时,为帮助演员对角色的细致分析和内心活动的把握,还需要通过“说戏”和“排演”,带领演员去触及角色的情感深处。在排演时,导演往往还充当着“观众”和“监督者”的角色,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导演的工作不仅要帮助演员克服其创作途中的困难,还需引导演员掌握正确的创作方向,帮助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选择精准的表现形式,安排具有表现力的舞台调度,协助演员掌握准确的舞台节奏,最终帮助演员创造具有艺术张力的舞台形象。
(三)艺术欣赏的主宰者
导演的创作理念、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都能鲜明地印刻在戏剧演出中,对戏剧演出的整体风貌和艺术水准有深刻的意义。导演所具备的思想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哲学品味和人文深度,能影响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导演的知识层次是个人艺术创作的背景,具有丰厚的学识可以令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对自己塑造的形象进行精美加工,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题材库和资料馆;导演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积累,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必备条件,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是艺术创作的最好题材,食人间疾苦、看风云变幻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丰富内涵,还可以拉近与欣赏者的心灵距离。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导演主宰了戏剧作品的艺术高度,导演的艺术造诣,决定了戏剧作品能给观众带来何种水准的感官盛宴。
关键词:数字艺术;价值;现实基础;创作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83-01
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造形式,比较生动地展示了当代美学思想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和创造之美。在创作中,由于目的不同,切入点不同,以及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技术的不同,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可以创作出不同的数字形象。由于IT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数字艺术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互动装置艺术,虚拟现实设计,多媒体设计,游戏设计,动漫设计,信息设计,数字摄影,数字摄像以及数字音乐,特别是在音乐、戏剧、影视制作、电脑游戏、网页设计等各种艺术或商业领域中,大放异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一、数字艺术的社会价值
数字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前卫的艺术形式,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它突破了传统的美术画种,充分用其特有表现手法,把传统的精华表现出来。可以说,数字艺术,不仅是赋于艺术“数字”的表现的艺术,更是赋干其生命和灵魂的艺术。数字作品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夸张变形,用妙趣横生的画面、前卫时尚的技术手段来表现生活、塑造角色、抒感、愉悦大众,数字娱乐也成了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在数字艺术世界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能够得到最自由、最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它消除了时间、空间、人种、宗教、文化等界限,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的表现形式,把人们的感受推向极至。
二、数字艺术创作的现实基础
首先,数字艺术中艺术创作手段与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提升了数字艺术的创作空间和形式表现力。数字艺术是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如数字动画,传统的动画有手绘制作工序,使动画创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技术在数字动画创作中的应用,为数字动画增加了更多的表现手段。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给动画带来创作上的突飞猛进。现在通过动画软件,可直接在电脑上制作合成二维、三维动画。一些技巧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多样、方法简便。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是单纯多了一些创作工具,可以说是开创了数字动画创作的新纪元。
其次,现实生活乃是数字艺术创作的基本源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不等于可以远离现实生活;相反,更需要对现实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需要深入生活,对所表现的事物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去伪存真的抽象和概括。这是必须注意的现实问题。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数字艺术才能被人民群众认可、接受。
再次,数字艺术的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要符合角色的真实情感。运用较为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如在《功夫熊猫》这部数字动画片中,为了准确地把握不同动物的特点,以及它们拟人的神态,创作人员面对面地观察熊猫等动物,并对各种动物进行认真写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创作信息和灵感。
三、数字艺术创作的美感效应
数字艺术创作的美感效应,表现在数字艺术作品的各个层面上。
审美主体与自然、社会、人生的高度融合。法国哲人卢梭说:大自然就是艺术家……她永远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这些梦想正是动画艺术的胚胎,它一旦成熟,将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大自然的雄伟、大自然的温柔、大自然的慈爱。动画艺术家在动画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是自身对于大自然的生命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净化的艺术再现。它吸引观众对美好的大自然向往、依恋和探求,于是更加热爱大自然。《海底总动员》展示的是海底世界的奇妙;《机器人总动员》展示的是人与环境,人与未来;数字艺术让观众与自然达到了心灵的沟通、生命的融合。在创作中,创作者将自己对生命、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理解、思考,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使作品产生了思想、有了情感。事实上是数字艺术的创作者,将现实生命的律动,通过数字艺术的载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唤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正是数字艺术的魅力之所在,动画的美学价值,也因此被人们认可。
四、数字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一、恶搞方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思辨
(一)电子媒介的产生
在电子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背景下,实际生活已被图像资源所取代,很多事情已经省略了亲身参与的过程,利用电子媒介就可以增长知识,当代艺术创作也主要来源于二手信息。而在这种读图时代促进了恶搞的盛行,人们获取信息也更愿意选用图像,不但方便还能够加深理解,所以对传统印刷媒介造成了威胁,即便随手可得,人们也不再重视,不愿更深入的阅读,而是出现从众心理,促进了恶搞的萌芽产生。另外恶搞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会突破艺术创作。
(二)不断更新的艺术观念
借用和引用已有的事物、文化风俗等就是恶搞,这种艺术手段没有原创性,而恶搞、原创都作为艺术创作的手段时,就会形成不断抄袭和借用艺术风格,对传统艺术观念进行了颠覆。而具有理想抱负、愤怒的情绪等的人,就会将自己想说的化借用恶搞的作品表现出来,或者有意的进行恶搞。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恶搞,都是在深入研究大众文化、遭遇敏感的环境、传入新的观念之后产生的,通过另种价值来呈现公共图像、经典图像等,并发挥着传播的作用。恶搞在传播的时候不但可以对信息进行传播,还能够对艺术价值进行传播。
二、恶搞方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含义
(一)在降格、袭仿的发展下诞生的产物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恶搞方法被大量运用,而恶搞的普遍,将使降格模拟、袭仿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向,恶搞特定的形象,并用反讽原作的方式表现出新的风格就是降格,降格方法应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创作的人与原作之间无法产生某种共鸣。不管是嘲弄还是恶意的共鸣,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滑稽怪异、有违常规、标新立异的作品。而袭仿则是对这种标新立异的现象进行平息,对创作中的特异、偏激的风格进行反对。在这种背景下,就推动了恶搞的发展,将新手法与传统结合创作出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作品。
(二)赋予剽窃正面意义
剽窃就是将别人的东西经过改造变为自己的东西,是对原作的不尊重,但是在艺术领域,当代的艺术创作具有多元化、开放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也会追求任性的作品,即以各种形式还创作。正是这种恶搞,使剽窃具有了正面的意义,以其他的形式呈现他人的作品,是合理化的艺术创作,虽然也有不认同,但是恶搞就是对经典作品的重新创作,这是用新气息、新语汇解读传统艺术,并不是没有艺术价值的。
(三)可自由的复制
曾有学者提出对艺术作品进行复制可消除他们之间的距离,促进大众与艺术的紧密联系。这就表示当代大众已经开始接受复制艺术,艺术创作者、普通大众都开始认同复制,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方法。在恶搞方式的发展下,为复制手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之路,在恶搞中,对某局部的图像、符号等进行复制创作,但是恶搞和复制并不是同一概念,复制是拷贝、印刷等,没有主观的东西。而恶搞是含有主观的想法的。
三、恶搞方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梳理
(一)对象
创作者通过恶搞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恶搞对象代表的意义就要做到忽视,通过自我的解读来理解、创造作品。在恶搞的过程中传统经典为主要对象,那么就需要从历史、审美方面来进行创作,历史是作品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不同的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作品的丰富性,其久远的年代增强了作品的价值。而审美是在阅读经典时引起创作者的体验和感受,在比较不同作品的时候显露出的审美作用。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创作者阅读经典,从而将其创作成接近理想意义的作品。而恶搞就是当代艺术审美下的产物。
(二)解读
关键词:艺术;创作材料;创新;趣味
1传统材料的创新
在倡导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今天,当代艺术呈现出多维的发展趋势,这使得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成为可能。然而,在探索形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材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创作者们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许多新兴材料的加入(如多媒体艺术、综合材料艺术)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艺术”(fineart)早已突破以往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几大门类,转向更新、更包容的创造空间。伴随着艺术家们情感与观念的介入,他们对艺术材料的运用开始了多种途径的探索和尝试。这种探索首先是对传统艺术创作材料的创新。这是一种对传统艺术创作材料所孕育包含的艺术语言的解构和重读。这里列举了在现当代艺术中对传统材料创新运用的几次成功的尝试。在利用石头的肌理效果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里,摩尔的《母与子》(图1)采用套叠、穿插的手法将人物元素进行柔润处理,塑造自然柔美的有线条的雕塑作品。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尊重和保持石雕材质的坚硬和厚重感,同时加以柔化的雕刻处理,将石雕材质的柔和形态和厚重本质通过艺术方式的多样化转换最终结合在一件作品中,营造了作品在空间展示中的非常规的触觉和视觉感染力。艺术家在既保存了材料的本质特征的同时,巧妙地借用并突出石质材料的坚硬和凝重,迎合了作品主题——自然的美感,这是符合当时的工业社会背景下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给传统材料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这种以“自然之物”塑“自然之形”的相似作品也同样存在,一如隋建国的《结构》。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同样试图通过展现材料的实质——石头与钢铁这两种传统材料互相结合的可能性来思考不同材料间的对话关系。通过这两种不同材料间的并置所产生的对抗和冲突来反映压抑与反压抑,这是一种对材料对比的阐释,也是创作者复杂情感的抒发。艺术家正是借助石质材料和金属材料的沉默、凝重来传达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曾成钢的《鉴湖三杰》(图2)、沈允庆的《风韵系列》,也都是当代艺术中运用传统材料进行创作创新的典型。虽然当代艺术在雕塑领域早已开始了对新观念和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但其创新的本质也是基于对传统雕塑材料的突破性解构和运用,无一例外地以追求以钢铁、铜质等金属材料自身的坚硬沉重的属性来塑形的作品的厚重朴实的情感。通过这些主题与较为传统的艺术作品,可以看出传统材料在艺术创作中依旧发挥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现在的艺术家在对传统材料的理解抑或是观念上的认识已超越前人。以往传统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大多单一纯粹,或是局限于生产力而变得无从选择。例如,广场上矗立的纪念性雕塑作品,意在歌颂主题人物的光辉事迹,在这类作品中,材料并不占据主要地位。
2新兴材料的出现
新兴材料的出现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和新的艺术思潮的兴起。在如今的艺术创作中新兴材料种类的多样化令人眼花缭乱。它们的出现着实促进了创作手法的跟进与进步。在我国,在伴随着艺术领域85新潮运动以及星星美展的开始,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中国当代青年精英们的跃跃欲试,在这场思想解放的运动领导下,艺术家们重新审视艺术创作的外在粉饰与内在实质,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探索艺术客体(即材质)语言的本质和变化。新潮美术对日后的艺术发展带来了思想上的突破和创作形式上的大胆跃进,材料也同样被“解放”了。那一时期,许多年轻的艺术家,特别在雕塑界的新兴力量,他们对新兴材料的尝试和探索对日后综合材料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当中,纤维艺术伴随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时期,蛰伏过一段低调的苍茫岁月,开始大展头角。纤维艺术是区别于硬质材料创作的另一种艺术材料的新体验,这种体验之下的潜力和空间给这一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们极大地暗示。纤维领域中的万曼,开创了在纤维艺术的手工创作模式,为艺术材料形态的多元化添加了更具说服力的实验和例证。此时,随着大量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新兴材料的介入带了给艺术更多的活力,这种趋势也逐渐演变成“新一代艺术家开始新一轮的材料实验”的固定途径。艺术创作运用的综合材料,可以是单一、复合或混合的(多重结合),艺术创作材料参与的作品已经不再存有清晰的界定,其包含面也拓展到了非常规性的材料的运用。例如,农作物残余、纸质纤维、布匹棉丝、竹木绳线等。这类介入新兴材料的艺术创作往往充斥着时代的气息,材料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缩影,同时,这种类型的艺术创作大多具备较强的表现观念,自由的抒发艺术创作者对社会的直接感知与间接认识。
3材料创作拾来的趣味
毕加索是现代主义不折不扣的材料大师与先驱,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早涉及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最先提出材料概念的艺术家,在雕塑创作中追求表现事物新的形态,重视个人真实感受,以天才般的头脑创造了“拼贴”式的艺术行为方式。[1]在传统艺术中,材料在艺术创作的领域中扮演的身份只是“创作媒介”,而自19世纪至今,随着雕塑创作材料的不断尝试和创新,材料得以突显其属于自身的物质本性。材料囊括自然大类的各种形态,它们的物质“第一性”是最易表现其自身特质的。也正是材料被天然赋予的本身性质,索引了艺术家对其展开真实性以及趣味性的探索。艺术创作中的趣味性,是继视觉冲击力后的另一大重点。艺术作品的趣味性其目的是吸引大众参与欣赏、评论与感受这些基本元素。这种趣味性是艺术作品与大众互动性的关键,大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体验更能增加作品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这种伴随材料创作拾来的趣味性能够使艺术作品更加具备一种“随性”的愉悦,同时也增加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轻松体验与诙谐感受。趣味性材料创作的类别有材料属性体现、主题味创作以及参与式趣味表现这三种方式。材料属性体现:这一类艺术创作是基于传统雕塑中,对创作形式、表现手法以及材料的物理表现等为基本原则进行艺术创作的。其核心表现是尊重材料的普遍价值,体现其最基本的物质“第一性”。日裔艺术家KaySekimachi的作品,全都是素色的自然创作。以枫叶枝梗为原材料的器具雕塑作品,以更自然和透明的方式呈现出了枫叶的脉络之美。KaySekimachi通过自己熟练的编制手法,结合树叶的自然形态进行创作,体现材料的生命力以及那份脆弱的美感。材料本身的美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自然依附的。不同材料的属性决定了两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比重,同样的,艺术家处理的不同手法或是彰显,或是掩盖,还可以是模仿以此造成让人啼笑皆非的假象。主题味创作:主题性创作的题材大多是叙事性的。例如,巴特罗公寓,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表现。高迪是根据一位美丽的公主被龙困在城堡里,加泰罗尼亚的英雄圣乔治为了救公主与龙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用剑杀死了龙。龙的血变成了一朵鲜红的玫瑰花,圣乔治把这些鲜花献给了公主,这个故事设计和建造了巴特罗公寓。高迪用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着英雄,鳞片状拱起的屋顶是巨龙的脊背,房子外面是用彩色的瓷片镶贴,像是长满龙鳞的龙身,镶嵌彩饰的玻璃和构思独特的阳台是面具。巴特罗公寓(图4)的主要建筑材料是西班牙瓷砖,建筑外部和屋顶都大面积地用它进行修饰与完善。高迪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师更是伟大的艺术家,他运用常见的材料进行建筑改造,作品本身兼具了叙事性和趣味性,引人入胜。将趣味性创作作品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使艺术品不仅具备趣味性,更增加了其适用性。除此之外还有毕加索1967年创作的《芝加哥的毕加索》、米罗的绘画以及雕塑作品等。参与味表现:比利时设计师SebastienWierinck研究并创造了由弹性聚乙烯管雕刻家具的安装(图5)。从户外的公共长椅到餐厅商场等室内座椅,他的作品总是能挑战人们的视觉感受并与其周围的环境空间发生互动。聚乙烯是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新材料,其可塑性相对于传统的材料要灵活得多。聚乙烯管的扭曲以及流动性的外观使得创作语言更加多样化,趣味性。该艺术家的作品很好到反映了材料在创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是可以增强作品与大众参与和互动的。
4总结
趣味性材料创作往往不仅仅限于艺术创作的外观表象,反之,其以记录形式或者叙事性的方式阐释一种幽默的现象或情节,往往含有一种事件的再现与例证。艺术创作的趣味性表现是一种具备以趣味性为符号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艺术创作的形体表达一种观念或活动的主题。表象含有趣味性的艺术作品,延伸到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体现了艺术创作实质的浓重与辨证。这类艺术创作作品往往含有表象和内在双向的表达含义,与观者的内心境界有较强的互动。论之,知者达其意,不知者,得其象。
参考文献:
【关键词】造化 心源
中国画 写生与创作
“造化与心源”即中国画中的写生与创作。自然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在中国画几千年的发展中,“造化与心源”一直是中国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至唐朝画家张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之后,“造化与心源”便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座右铭。师法造化不是简单的重现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经过画家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经过艺术的加工,最后以绘画的形式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写生与绘画创作的方式,这种方式赋予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将中国画艺术推向了艺术的高峰。
1 中国画“造化与心源”论的诠释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一直和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六朝以来,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对中国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敬畏使得画家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对观察自然、写生自然的基本法则广为运用,也产生了很多相关的画论,如“应物象形”、“传移模写”、“随类赋彩”、“师法自然”等等。然而,画家在观察自然、写生自然之后的创作中,又不是简单直接的再现自然,而是将自己的艺术思维融于画中,追求自然的意象性表现。发展到唐朝的画家张躁,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把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的理论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造化”即“造物”,也就是大自然。“师造化”就是写生,是探讨自然、研究自然;“得心源”就是创作,是管理自然、变化自然。“是客观的表现,追求自然的真实存在;”是主观的表现,追求艺术的更高表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中国画中艺术创作的从收集创作素材、体验生活、艺术构思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是一个从对自然客观形象的观察、写生到画家通过构思形成完整的艺术意象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具体解释就是先要以大自然为师,然后通过对大自然的写生,以现实美为源泉,对写生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和艺术体验,经过画家主观的情思的熔铸与再造,从内心获得艺术智慧和灵感,再以绘画的形式再现自然,把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完成中国画艺术作品的创作。
展开来说,中国画艺术以自然造化为师,也就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在创作中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自然和生活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再造,所以说中国画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中国画家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的主体,他们的生活积累、气质性格、思维思想、艺术修养等都是国画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展开和最后完成的基础及前提。
2 “造化与心源”论在中国画艺术中的运用
中国画作品是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是伴随着画家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思维的精彩显现,所有优秀的国画作品无不浸润着画者的思想感情和个人意志。中国画中的写生就是写“物之生意”,物之生意就是事物的情趣、内涵和精神,所以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中除了对物体“形”的研究和把握,更是把物象的“气韵”、“神韵”、“情韵”等“神”的追求提高到首要位置,对于物象的“神”的表现融合了画家的情感和意志,凡是有着卓然成就之画家的独特的艺术创作,无不是从师“造化”得到灵感,再从“心源”中融以画家情感,最后得到完美的中国画艺术再造,一句话,“造化与心源”就是中国画创作的一切。
2.1 重视写生的基础要素
无论东西方绘画都非常重视写生。西方绘画的写生英文为“Sketch from nature”,意思就是“源于自然的草图”,这与中国画“师造化”的宗旨是一致的,但写生的方式完全不同。写生方式在西方绘画中的兴起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科学理念的传播以及艺术的关注重点从向现实生活的转变相关,它的基本特征是将人和自然当作研究和表现的对象,即画家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拟表现的客体,并进行细致的刻画记录,然后再搬到画面上进行形式表现。西画在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上是完全忠实于客体的。而中国画中的写生的内涵则丰富的多。中国画的写生也有像西画一样的忠实于客体的形式,如宋朝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写道:“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就是讲述了边鸾和赵昌两位画家在花鸟画创作中重视写实性写生的事迹,而唐朝韩干论画马时对皇上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也强调了写实性写生的运用。同样的故事还有宋朝易元吉钻进万守山写生猿猴的传说等。但中国画的写生还有更多独特的类型和方式,比如顾阂中画《韩熙载夜宴图》采用的是记忆画的方式,完全凭自己的记忆作画。更有一种模式如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他将自己生活中所写生和记忆的景象在自己心中综合,然后归纳、提炼,最后进行再创造,扩充了景物的内涵,丰富了画面的表现。这种写生方式逐渐为大部分中国画家所推崇,明代画家王履在《华山图序》中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高度概括的写生理论,这是他长期进行山水画写生而悟得的艺术创造的真谛。所谓“目师华山”就是指画家在“师造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观察自然,深切感受自然景物的内在奥秘,从而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特殊之美。通过对真实自然的细致观察,在画家脑中形成“有意之象”,使“自然之景”转化为“眼中之景”、“心中之象”,从而产生创作激情,故称之为“化境”。它的关键不在于面对物象进行科学理性的研究分析和表现,而在于从物象表面特征中提炼意象化的图式。
中国画家在对自然物象进行观察时,要能从中看出有美感和内涵的内容来,“师造化”就是能通过自然物象的外在印象和感觉,来触发画家内心情感的共鸣,并对其产生艺术思维的深层理解,达到一种景与情之间的融合呼应,才能在创作中表达出独特的意境。写生就是面对自然物象,利用不同的工具载体将潜心观察的感觉和体会用速写或描写的方法画出来。一个好的画家有着不同寻常的观察力和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加工的手段和能力等综合素质,面对自然物象能看出其所特有的风格内涵,并通过全面认识和理解将其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即使面对平常的景物,也能从中找出不平常的东西,发现和寻找出其新的表现形式及艺术语言。写生时画家甚至可以从宏观上去把握客观的世界,从运动和变化中去观察并感受自然万物的存在,可以“以大观小”,也可以“以小见大”,所谓“迁想妙得”,不仅要画眼中所见,更要画心中所想,最后才能使画面比现实生活更丰富、更生动、更完美,以达到中国画最高的艺术境界。画家通过深入生活,以写生的方式体验生活,观察研究物象,为进一步的国画创作做好积累和准备,这些前期积累越充分、越丰富,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也越大,这就是写生的基础要素。生活素材的积累可以加深画家对自然物象的理解和认识,又可以激发画家创作的灵感,并为中国画创作中的绘画内容和绘画形式提供丰富而又生动的参考。
2.2 强调创作的主观意识
中国画的创作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主观意识。通过充分的写生实践之后,以审美艺术思维对写生对象进行观察、研究、概括、取舍、剪裁、组合、归纳,将客观物象逐渐转化成心象,不断储存在大脑的记忆中。在这种不断渐进的创作思维过程中,心象得到逐步的完善和丰富,渐渐形成最后的墨象。物象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画家在观察研究客观物象时,由视觉反映给大脑留下记忆形象,这就是心象,心象是抽象的,主观虚空的,它具有可变性。由心象再经过画家艺术情感的催化,有意识地通过笔墨以各种绘画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就是墨象。相对于心象而言,墨象是实实在在、有形有迹的。将墨象进行组合排列,就构成了意境深远的画面。墨象是画家写生客观物象后,对物象进行心象的再创造,是画家艺术思维的结晶,具有艺术生命力,墨象在脑中成形后,画家情之所至,便有感而发,挥毫泼墨,“直抒心意”,把心象在画纸上转化为墨象,这就是中国画的创作过程。
中国画创作就是根据写生或通过目识心记的素材积淀,将自然物象转化为心象,在这过程中,再加上画家个人的情趣、修养、爱好、意旨而将心象升华为最后的墨象。心象源于物象,它是画家对自然物象“应目会心”的结果。而墨象中的具体形象则来自心象对物象的升华,是画家通过艺术思维使心象对自然物象特征的艺术表现,墨象所表达出的韵味和其他一系列艺术特征则是心象对客观事物感悟升华后的情态形式的再现,既有巧夺天工之趣,也有不似之似的意味,是自然物象与艺术思维结合后的化境。中国画家面对要表现的物象时,首先会对这些物象进行审美辨析,分辨出一些符合自己审美意趣的自然景象,另一些必须通过艺术加工才完美的物象,还有一些是次要或累赘的可以舍去的物象。然而在这取舍的过程中,不论取或舍,物象都会在画家脑中存下记忆,使得画家对自然物象有一种全方位的分析和理解。中国画的艺术思维之美在于它并不像照相机一样完全的再现自然,而是将自然中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或不可入画的东西进行取舍,所以这需要画家进行选择和重构,以使“眼中之景”升华为“胸中之意”,将写生中获得的生活体验转化为创作的激情。而创作中如能准确地表达出画家的生活感受和对自然物象的观察领悟,就可以完美地表现画家个人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味,而在写生中搜集的素材和新的表现形式可以助推画家更完善地表达出更具魅力、更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中国画的创作首先要立足于生活,要从自然中来,只有自然生活才是中国画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对这些自然物象的写生则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丰富的营养。中国画的写生绝非是机械的照抄自然物象,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将这些“造化”通过画家的艺术思维,在脑中化为生动的“有意之象”,即古人所谓的“心画”,才可转为墨象。“造化”与“心源”是“物”与“我”的关系,是客观自然物象与主观自我的关系,是中国画艺术中写生与创作的根本点。通过写生在脑中形成自然物象的综合景象,在创作中加入画家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思维,从而为自然物象“传神写照”,最后达到“似与不似”、“形神兼备”的神化境地,实现“心物统一”的艺术境界。中国画的这种写生与创作的特色是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特征,是中国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35.
[2]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