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的直接融资

企业的直接融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直接融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直接融资

企业的直接融资范文第1篇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服务意识,坚持政策引导,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工作开展,不断优化我市企业直接融资环境,推进全市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近年来,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已逐步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着力推进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作,多渠道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有利于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我市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

(一)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财政预算内安排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专项支持资金,用于垫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前期评级、审计、法律等中介费用。对于在存续期内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由市级财政给予1%贴息优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拟注册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经费等政策性扶持资金。

(二)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对于企业注册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过程中需要理顺和规范的有关问题,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依法帮助企业妥善处理。

(三)搞好融资项目支持。企业进行直接债务融资募集资金所投项目符合国家规定和产业政策的可优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优先办理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优先办理环评、规划、节能评估等手续。

三、完善推进措施

(一)储备企业资源。市工信局和市国资委要筛选融资意愿较强的优质企业资源,分别针对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产品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产品建立优质大中型企业资源库和中小企业资源库,并定期对库内企业资源进行更新。各县(市)区政府也要相应建立辖内企业资源库,并重点做好对辖内中小企业群体集合融资的组织筹备工作,及时上报推荐企业特别是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名单。

(二)加强宣传培训。市金融办和人民银行中心支行要积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推介活动,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学习考察、交流研讨会、银企对接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推介力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重点企业培训和银企对接会,对重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专题培训,推动银企交流合作。

(三)健全担保体系。做大市级融资性担保机构,建成几家区域性核心担保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和反担保服务。尝试设立财政偿债基金,为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提供资金担保。加强与国内大型专业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担保措施以保障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协调机制。由市金融办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人民银行中心支行等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组成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探讨促进我市企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明确牵头部门,指派专人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为直接债务融资工作顺利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企业的直接融资范文第2篇

摘 要 我国建筑企业直接融资模式主要以外源直接融资和内源直接融资为主。而多数未上市的建筑企业通过非正式资本市场对创业投资、私募法人股权资本等进行吸纳,其直接融资渠道是不通畅的。对此,给予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我国建筑企业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多层次 直接融资

通过不同发展阶段建筑企业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的分析,对企业直接融资需求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建筑企业关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目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与直接融资需求对建筑企业投资模式的结合,是我国建筑企业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拓展的重要路径。

一、建筑企业发展各阶段的多层次直接融资需求

依据我国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对可持续的战略发展思想进行了确立,通过在企业自身价值取向的融入,最终促使各个发展阶段中都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优势。由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并不成熟,其融资需求主要为直接融资需求,分为外源和源直接融资两大类别。对于企业融资而言,其难易程度主要由内外部融资环境直接决定,对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具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形成,通过体系的运用能够获得直接融资的方式、渠道和工具,并最大程度的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行吸收。此类直接融资具有流通性、长期性、直接性的特点,有利于企业直接融资活动的资金诉求。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依据企业自身直接融资的诉求以及不同资本市场的融资条件拓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企业的投资模式

(一)正式资本市场企业公募资本投资模式

我国正式资本市场以境内外公开的基金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为主,集聚着不同 共证券投资者的大量流动性公募金融资本,此类资本适用于处于成熟期的建筑企业。当前,我国上市企业的投资渠道、信息等均是公开透明的,且融资工具十分多样。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建筑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公众投资者的追捧。我国现行正式资本体系主要为基金市场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用以辅助,而流动性公募金融资本的投资和退出方式与正式资本市场的特征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方面,基于各类流动性公募金融资本,企业投资方式主要呈现债市、股市互补的阶段性周期特征;另一方面,企业公募金融资本退出企业投资方式和渠道的特征也呈现为阶段性周期特征。

(二)非正式资本市场企业私募资本投资模式

并购投行类资本市场、创业柚子及私募投资市场是非正式资本市场主要的投资市场,集聚着私募投资主体的私募股权资本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私募机构股权基金,金融机构发起,同时通过合伙制结构对私募股权资本进行设立,但不具备法人实体性质;二是私募法人股权资本,由企业发起,通过公司型合资结构对资金进行吸纳,是具有法人实体性质的私募股权资本。私募是此类基金的募集方式,依据行业投资范围,私募股权资本主要划分为综合性私募机构股权基金和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非正式资本主义市场中,私募股权资本的投资对象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非上市的建筑企业。其中,通过实业参股方式,私募法人股权资本投资于初创期、改制期的建筑企业,是企业重要的实业资本来源。当前,私募股权资本的投资主体及方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投资主体为产业发展投资资金,对某个建筑企业单个项目的私募参股式股权投资;二是以专业工程设备为投资主体,对企业机构的私募参股式股权投资。

三、不同发展阶段建筑企业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的拓展

从资本市场的层面出发,建筑企业直接融资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直接融资的方式、渠道、工具。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其直接融资的核心要素已经趋于多元化,由单一的正式资本市场扩展为非正式与正式的资本市场;其融资方式也由单纯的公募转变为私募与公募并存的投资方式;融资工具则由股票扩展为债券、股票、基金等为一体的多样化融资工具。均为建筑企业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实践基础。结合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同类型企业的投资模式和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多层次直接融资需求,可对不同发展阶段建筑企业的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进行扩展。通过拓展可知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以多种内源直接融资为重要基础,外源直接融资为主的趋势发展。

具体观察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建筑企业公募投资方式。渠道是非常丰富的,且包含便利的私募投资渠道,但没有上市的建筑企业在非正式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的渠道是不畅通的。大量发展初期的建筑企业并不能轻而易举的获得设备投资相关的风险资本支持,因而早期建筑企业直接融资存在着较多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提升建筑企业吸纳非正式资本市场私募资本的能力。1.提升基于产业发展关联持续发展战略的盈利与抗风险能力;2.对非正式资金市场各类私募资本退出建筑企业的定进行强化。另一方面,对建筑企业投资基金的市场化运作能力进行提升,使其股权投资的本位功能能够回归,促使发展初期建筑企业直接融资的需求。

总的来说,我国建筑企业投资仅仅的募集量是较为乐观的,但由于专业人才和市场经验的缺乏,难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但可以预见的是,建筑企业私募股权资本的渠道和投资主要为私募产业投资资金,而股权投资本位功能的回归也是十分乐观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望舒.完善产业链――决定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战略关键词.文化产业导刊.2010(3).

[2]赵蓓文.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公司融资模式的选择.世界经济研究.2001.5.

企业的直接融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海外直接投资 机遇与挑战

自2007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对外投资进入低谷,其规模、结构和流向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形势下,我国吸收外资将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的同时,对外投资的机会和机遇也会不断增多。因此,在危机之后,我国企业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战略中“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平衡,实现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对整体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

一、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现状

目前,我国有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覆盖率为71.9%。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海外直接投资总量上,金融危机前,2006年投资总额首次达到211.6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投资净额达176.3亿美元,金融类投资净额为35.5亿美元;金融危机期间,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其中非金融类净额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金融类净额受危机严重影响仅为16.7亿美元,同比下降52.7%;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11%,非金融类投资净额为418.6亿美元,金融类投资净额为140.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741%。另据2009年底中国商务部消息获悉,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将达420亿美元,相比2008年仍有所增长 。

二、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在迎接金融危机的同时,更多的体现出在金融危机后重整旗鼓,主动出击的状态。但在中国企业大步“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应当冷静的思考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良好发展。

1. 海外投资环境多变,投资领域难以确定

海外投资作为一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考虑和面临的问题,其对该国海外投资影响至关重要。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各国投资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发达国家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和投资环境的虚拟资本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深远。这种瞬息万变的海外投资环境,使得中国企业在选择投资领域的时候,在考虑其收益性的同时,而应更加注重投资的风险性和安全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于海外投资的资产,在此次次贷危机的影响之下,损失高达千亿美元之巨 。这些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都不断提醒着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投资领域的变化,实现资产的安全和收益双重盈利。

2. 海外投资出现逆流,企业融资存在困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自己流量急剧下降的同时,资金流向和资金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在全球FDI总流量急剧下降的背景下, 作为危机中的资本运送渠道, FDI正加速流向资本稀缺地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富裕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格局开始转变,更多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资金的回流和倒流,这将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投融资的同时,出现极大的融资困难,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路程。海外投资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海外投资出现困难,需寻求其他途径来改变资金紧缺的状况。

3. 危机使得海外投资成本降低

金融危机在对海外投资环境影响的同时,使得中国面临的海外直接投资成本不断降低,门槛变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机会。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低迷、工厂停工、市场萎缩,尤其是欧美一些传统大型企业资金短缺,面临破产 。众多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增加、资产价格大幅度缩水,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较为低廉的成本,为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收购兼并、开发资源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4.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经济的衰退与萎靡不振使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针对国际贸易一边持开放态度的同时,一边对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对中国产品进口进行限制。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贸易摩擦的不断扩大和加剧,使得中国企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市场国家建立企业进行生产,成为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转型和转变发展发生的必经之路。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之时,并没有因为危机的到来而出现经济下滑、经济衰退等现象。但是,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应当从危机中发现机遇和机会,积极迎接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为中国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积累更为丰富的能力。

我国宏观当局,在应对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影响的同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规划,其主要体现为:第一,对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法律和税务政策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经济产业的对外投资,适当控制能源、原材料行业的投资力度;第二,加强针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控制,积极规避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第三,面对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纷繁复杂的演变趋势和格局,要充分体现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把握最佳调控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汉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J].中国投资,2009,(02).

企业的直接融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绥芬河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105-03

一、各种融资手段的差异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有: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企业自筹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银行进行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又分为发行股票(IPO)、私募股权基金和产权交易。债权融资则是发行企业债券。

如果绥芬河市有条件的企业实现直接融资,不仅能够满足企业自身需求,还将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提升。针对产业特点、发展阶段、现实条件、盈利能力和需求偏好,绥芬河市企业在适应性选择上应有所差异。

(一)发行股票

由于股票经常是溢价发行,故股票筹资的实际成本较低,而且筹集的资金无需偿还。但股票发行手续复杂,还要公布公司财务状况,所受制约较多。此外,增发股票还导致股权稀释,影响股东的既得利益和对公司的控制权。

(二)银行贷款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通常较为方便,能较快弥补企业的资金缺口,但信贷的期限一般较短,资金的使用范围往往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银行往往惜贷。

(三)发行债券

相对而言,发行债券的资金筹集期限较长,募集的资金规模较大,资金使用较为自由,而且现有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不变。但是,公司债券投资的风险性较大,发行成本一般高于银行贷款,还本付息会给公司带来较重的财务负担。

(四)产权交易

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资产并购和重组,促进产权资源的结构优化;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与和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不足之处在于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全国性的产权交易法律法规,产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过低,以及区域分割严重,大大降低了市场有效性。

(五)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是股权投资,主要期望股本的分红获得收益,会直接参与管理。股权融资既能为企业赢得合作伙伴,改善企业治理结构,“门槛”又比上市融资低很多。而且私募股权基金在退出过程中,也能与主板、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等不同层次资本市场发生有机联系,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直接融资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有48.41%的企业选择自有积累资金,38.89%的企业选择通过银行信贷,而通过其它形式筹资的企业不足13%,其中仅有2.38%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对绥芬河市而言,企业直接融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合理调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充分利用直接融资手段,使资本结构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利用银行贷款和争取政府政策性扶持资金方面,绥芬河市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其发展空间已经不大。友谊木业和远东集团目前正积极运作上市,表明绥芬河市企业已经迈出了直接融资的第一步。

(二)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整体提升市域经济

私募股权基金是通过风险投资的介入,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在并购活动中对企业定价、产业融合以及升级换代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资本注入的形式影响被投资企业的高管层,提出战略建议,帮助企业转型。

产权交易以实现企业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为大量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专业、高效的融资平台和股份转让服务。

企业上市是显示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标志。通过上市,企业不仅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实现低成本扩张,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资本市场的接轨,有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些直接融资手段的引入和合理运用,将对绥芬河市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带来巨大支持。

(三)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引导企业规范发展

私募股权基金是机构投资者,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监督能力。同时,由于注重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私募股权投资者能为保护自身投资权益而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干预和监督。企业上市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机构要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这些直接融资手段不仅能为企业从资本市场带来所需资金,同时也具有影响深远的“管理价值”。

(四)有利于带动间接融资,构筑良性融资平台

直接融资手段对所投资和交易目标企业或公司推行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客观上也增强了企业对银行放贷的吸引力,进而有助于形成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为替代和补充的良好局面。

(五)有利于规范投资行为,提供合法投资渠道

绥芬河市民间投融资和借贷行为一直很活跃,但还存在不规范、甚至违法现象。绥芬河市企业上市和私募股权基金投入将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合法、规范的投资平台。

(六)有利于整合现有企业,创新招商引资思路

对绥芬河市而言,在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充分整合现有企业资源,通过直接融资手段盘活存量资产不仅见效快,而且成活率高;不仅可为企业直接融资开辟道路,也有利于打造绥芬河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三、绥芬河市发展直接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越来越有利

2007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开始实行新《合伙企业法》,为私募机构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开展投资活动提供了法律平台。在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基础上,2009年10月创业板的推出为股权资金退市提供了新的渠道。

企业发行债券的相关政策、法律及条例也已陆续出台。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的“金融30条”中提出,要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开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央行在2009年年度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要继续开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研究在银行间市场推出高收益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2009年11月,《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正式,更为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进行直接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国家还陆续出台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等。

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中提出: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

2009年10月,工信部为贯彻落实(国发[2009]36号)文件要求,就开展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下发了通知。试点目标是为各类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债权等提供交易平台。

2009年11月16日黑龙江省通过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健康发展的23条意见。其中第四条便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股权基金,以互利共赢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发起创建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第五条则是搭建全省统一的股权交易平台,通过股权交易、质押等形式,实现民间资本合理流动。2010年8月11日,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牡丹江分中心挂牌成立。

(二)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

如宁波市把握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城市机遇,从2008年5月起,稳步放开股权投资市场,目前该市的股权投资企业已超过20家,注册资本规模近20亿元。2008年10月宁波市政府还通过了《关于鼓励股权投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企业和个人直接参股投资企业。天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速。2006—2009年底,天津已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风险投资基金355家,成为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相对集中的城市。

2007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内首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由深圳市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公开发行,发行额为10.3亿元,开创了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模式。接着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07中关村”)、大连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简称“09连中小”)相继发行。作为第一只非银行担保的集合债券,“大连模式”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2010年7月6日河南省《关于全国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试点市场工作方案的请示》获国家工信部批复同意。这标志着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成为我国首家、也是目前惟一一家获准启动区域中小企业产权、债权、股权交易试点的地方交易所,并于2010年11月12日开盘,营业区域为中部六省以及山东和浙江两省。

(三)交易成本前期运作费用降低

以企业上市为例,由于过去实行额度制,仅企业上市前期费用要近千万元。现在实行券商保荐制,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上市的前期费用完全可以控制在100万元以内。

四、绥芬河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直接融资条件的内在动力不足

企业经营管理意识、观念和方式较为落后,对融资手段,尤其是直接融资缺乏应有的认识。有的民营企业家对直接融资的规则、程序、步骤和要求知之甚少。还有些企业老板担心企业上市和私募股权基金介入后,由于股权多元化、管理规范化而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

(二)符合直接融资的企业资源不足

绥芬河市中小企业发展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单一,且大都属于传统产业。对照上市条件和发债标准,大都不具备主体资格,部分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产权、股权模糊等问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三)政府对直接融资的推动不足

培育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先进地区经验来看,在初期,政府推动极为关键。例如,江苏省江阴市政府全程参与企业上市相关工作。目前,江阴以拥有27家上市公司成为全国县级市中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与之相比,绥芬河市政府对企业直接融资工作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推动,如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也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制等。

五、对绥芬河市中小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加大力度,尽快提高直接融资主体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顺利推进绥芬河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的前提条件。

1.引进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协调引进中介机构对目标企业进行严格治理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保为资本市场输送合格的企业。

2.优化整合资源,加快壮大企业规模。私募股权基金目标企业和拟上市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持续的盈利能力。应综合运用产权联合、兼并重组、资产分离等手段,促进企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3.推动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企业直接融资、尤其是企业上市的有效措施,大力提升科技和品牌的带动力。

4.营造舆论氛围,提高企业对直接融资的认识。广泛深入宣传国家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法规。积极搭建平台,强化企业与有关中介机构的沟通、交流,以及对直接融资的了解和认识。

(二)尽快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工作机制是顺利推进绥芬河市企业直接融资工作的重要保障。

1.抓政策支持。尽快出台诸如《绥芬河市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从用地供应、信贷支持、设施配套、税费减免、资金扶持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对直接融资后备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积极为企业争取、落实上级优惠政策,尽快让绥芬河市企业进入省、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2.抓组织领导。成立全市直接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企业融资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

3.抓协调服务。设立政府融资办公室,具体负责企业融资业务的协调服务,并从财政、发改委、经贸、审计、统计等部门和企业抽调骨干人员,加强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和信息的研究分析,帮助企业搞好股份制规范改造,组织上市业务培训,引荐中介机构,争取上级支持,办理上市和债券发行材料申报等工作,并安排专人常驻企业进行帮扶。

(三)主次分明有序推进

调查筛选直接融资的企业主体,并对这些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的企业结合外部条件匹配个性化的融资手段,是绥芬河市企业直接融资工作顺利推进的必要措施。

1.行业选择。木业在绥芬河市最具发展规模、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绥芬河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7家,其中木业就占20家之多。而且,友谊木业已经运作上市,具有示范带动效应。所以木业应当作为绥芬河市企业发展直接融资的起点和战略重点。

2.手段选择。私募股权基金是绥芬河市企业现阶段发展直接融资最为适宜的手段。一是从时间上看,目前企业估值较低,正是投资良机;在主板和中小板基础上,创业板刚刚开市为投资者退市又开辟了新的通道。二是从机会上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私募股权基金可操作性更强、成功几率更大。三是从特点上看,私募股权基金对其他手段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又兼具其他手段不具备的优势。四是从操作上看,可以把盘活绥芬河市现有民间存量资金和引进域外增量资金相结合。即引进私募股权基金并将其管理的资金选择绥芬河市的企业投入的同时,可由私募股权基金以互利共赢机制吸引绥芬河市民间资本投入股权基金然后再投入选定企业,或两者并行;还可以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引进外部专业管理人进行管理,地方政府可通过与管理人的交流和审核管理人的投资过程吸收、学习相关知识,积累投资经验,培养本土人才。

从绥芬河市木业的产业集群现状看,可对木业企业之间通过产权交易优化配置资源,增强企业实力,实现整体产业升级。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联合债券的方式,满足单个企业自身无法达成的融资需求。

企业的直接融资范文第5篇

表2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金结构(%)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内源资金75544662443475外源资金25405926526632其 他06-51240-7 注:美国为1944—1990年平均数,其他国家为1970—1985年平均数。 内源融资获得权益资本,企业之所以可以外源融资,首先取决于企业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内源融资规模大,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同样的,也才能获得借入资本。从融资原理分析,企业负债经营,首先是企业自有资本实力的体现,自有资本为企业负债融资提供了信誉保证。而且,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股东收益好,更应注重内源融资。如果增发股票,无异是增加更多的股东,良好的投资回报会被新的投资者分享,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与发达经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企业主要依赖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比例很低,这说明:(1)体制决定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2)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的动力和约束力;(3)一些上市公司可以比较便宜地通过股票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外源融资决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企业只允许间接融资,而否定直接融资。实际上,能否直接融资,主要是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企业制度改革。1952—1978年,我国采取的是低收入分配加社会福利的政策。低收入集中分配的政策,造成了积累主体单一化,直接融资是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变化后才出现和可以利用的。从1978年开始到90年代初,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方式实现了政府向国有企业分权,1994年以后又推行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978年,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仅占全部金融资产的14%左右,占GDP的比重为7%;1995年上述两个比重分别为50%以上和76%。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选择,还与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和金融体制有密切关系。目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究竟以谁为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以银行融资方式(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由于英美是典型的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十分发达,企业行为完全是在市场引导下进行。在美国,曾任美国金融学会会长的著名学者梅耶斯(S·Myers)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ThePeckingOrderTheory,1989)得以实证,企业融资的选择,先依靠内源融资,然后才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主要是通过(1)发行企业债券,(2)发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本。由于法律上严格禁止银行成为工业公司的股东,英美企业与银行之间只是松散的联系。日德模式的特征是: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产融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受到抑制。日本的银企关系有着特定的制度安排,即主银行制度。主银行是指对于某企业来说在资本筹措和运用方面容量最大的银行。这一银企关系的特征表现在:(1)主银行是企业最大的出借方。所有公司都有一个主银行,每个银行都是某些企业的主银行;(2)银行与企业交叉持股。(3)主银行参与企业发行债务相关业务,是债务所有者法律上的托管人。德国实行主持银行制度,特征与日本主银行制度相似,其存在背景都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产权制约较弱,银行在金融体制和企业治理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上述分析说明,试图确定一个所谓的以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似乎没有必要。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结构构成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是一个随机变量,根据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条件,成本和效率的变化,由企业自身决定。我国长时期形成了企业对银行的依附关系。90年代也曾实行了主银行制度,但这一制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与日本等国家都有重要差异。尽管我国不可能达到美英那样直接融资比例,也很难确定最佳的融资比例,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必然的。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形式,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将是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方面的方向性选择。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成为企业的重要外源融资方式。但如何决策股票融资或是债券融资,现代公司融资理论已有明确的结论:融资成本决定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成本高于债券融资成本。现实却与经典理论相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内外源融资比例失调,外源融资比重畸高;二是外源融资中偏好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比例低;三是资产负债率较低。由于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直接融资,对企业来说可以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企业还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