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1篇

面对新环境、新教材、新要求、新起点、新难度,难免产生各种不适应,形成心理落差。从学生方面看,谁尽快地适应了高中学习,谁就掌握了高中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方面看,谁更好地把初高中衔接教学落实在课堂上,谁就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像我们这类农村普通中学的生源状况非常不理想。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过三轮的筛选,学科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偏科严重,弱势明显,英语便是其中之一。即便从中考入学成绩来看,他们中有些人英语成绩马马虎虎,但进入高一后很快就会掉队。因此,如何让这些学生重拾信心,快速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搞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针对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要实现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本,创设和谐的氛围

(一)心理情感的和谐

1.上好第一堂“见面课”,既能让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有一个初步了解,又能排除师生情感沟通的障碍。如:

(1)自我介绍,包括本人简历、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

(2)请学生交流初中学习、初中同学、老师,了解其学习习惯等,使自己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

(3)介绍高中英语学习方法和注意点,使其从一开始就明确高中英语学习的基本策略与要求。

(二)通过各种形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

1.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学习风格、性格特征、学习兴趣、学习偏好、学习习惯、学习困难、语言基础等方面的调查或摸底测试,全面了解其语言基础及言语风格,以针对性的予以指导;

2.定期对学生的困惑问题或学习兴趣进行调查了解,以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的兴趣向积极方向转移;

3.运用好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讲趣事或就热点问题发表评论;

4.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平等的气氛,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氛围的和谐

通过活动创设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寓教于乐(游戏、竞赛、歌曲、影视、谚语等),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

二、注重积累

据新课程改革调研发现,有近70%的学生认为词汇是高中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因此,为减少不适应,教师应适当增加对词汇的关注。学生喜欢的几种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①配设情景图片;②利用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建立课堂词汇库;③提供有趣的例句;④第二天上课及时复习与检测;⑤老师领读;⑥用新词编故事;⑦填空补缺;⑧词性转换。

研究发现,约70%的日常交际主要由语块来实现,由此,语块构成了语言交际的基础单位。研究表明很多在演讲比赛中获奖的优胜选手,其共同的学习方法和经历就是诵读多位名人演讲稿,背诵大量优美文章,听和模仿英语广播或录音,观看和模仿英语电影和电视剧,记忆大量完整的语块。

三、注重教学上的有效衔接

(一) 要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往往很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而到了高中,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这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因素也很重要。初中教师往往重视导入和各环节的呈现,操练形式变化多样,善于运用实物、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注,鼓励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中。高中教师由于教学内容繁多,常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旧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大力提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合作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完成教学任务。

(二)要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应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拔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学生难以掌握,太少则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节课如果内容多,难度大,需要记大量的笔记,听课就很吃力。由此可见,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大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

(三)以激发思维为切入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程在强调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如:以关注形象思维为目的的直观教学法;以关注发散思维为目的的头脑风暴法;以关注意象思维为目的的情境教学法;以关注创新思维为目的的探究教学法;以关注逻辑思维为目的的语篇整体教学等等。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衔接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2篇

一、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不只是改变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现行的分科主义课程体系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产物,它追求“工具理性”,把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割裂开来,倡导对世界的有效控制;它把学科文化强化为“精英文化”,并将之与“大众文化”割裂开来,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少数人的利益,尽管它以“价值中立”的姿态出现;它最终导致学生人格的“片面化”,因为它使各学科彼此隔绝地向学生的心灵“浇铸”。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于是,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省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它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也把原本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它以谙熟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第三,它过多倚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第四,它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由此看来,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法是探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实践取向,即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取向对超越我国注重“坐而论道”、忽视技术文化和操作能力的教育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4篇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应该重视对古代文学传统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现状、阐释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并拟从课程理论、培养创新型人才、尝试MOOC化教学等三方面探讨改革举措。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课程理论;MOOC教学

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现状

1.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而缺乏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许多都是专注于探讨教学方法手段上的改革。长期以来讲授法主导着古代文学的课堂,确实对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和系统化学习有帮助,但单一和过度地使用容易导致课程变得枯燥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而学者们已认识到单一讲授法的不足,认为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和灵活化,很多高校已经在践行各种教学法并取得一定效果。例如,普遍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声光画形式感染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程综合感染力;另外,情境体验法、任务法、阅读法以及多种教学法结合等实践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古代文学课上,许多教师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却不知如何着手,也没有太多地去做理论探究,即“怎么做和为什么”,因此,教师对课程理论研究的欠缺势必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度拓展。

2.缩减课程理论学时,注重实训技能的培养,但缺少具体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古代文学的课时被不断缩减。原来古代文学课程一般设为两年四个学期完成,它的总学时约为300~320学时,而每学期约是72~80学时。据了解很多大学已把这门课总学时压缩到230~260学时,每学期课时由72学时缩减到58~68学时不等,甚至可能还会缩减。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不少大学还把部分理论学时转为实践学时,给学生增加了约2~4的实践学时。从业教师虽然知道实训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具体怎么去做就很模糊,而且课程本身实践性也不强,教师往往用观看影片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可以说实训技能培养效果不佳。

3.重视作品文本学习,强化国学经典诵读,但实施效果不佳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是学习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作品,但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偏重文学史的理论学习而忽视对具体作品分析的倾向。目前古代文学课程已经逐渐开始向文本分析倾斜,甚至加重作品学习在课程中占有的比例。各高校也纷纷成立国学院或设立基地以开展国学教育,尤其是重视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例如,围绕着国学经典作品,大学开展阅读主题活动或让任课教师列出必读书目,将结果记入平时成绩,以此来鼓励督促学生阅读和传播经典文化。从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对古代作品文本的学习有所改善,比如唐宋诗词诵读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一些学生阅读主动性不强,为了检查和平时成绩应付了事,笔记报告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这就导致有些作品的阅读还是流于形式,实行效果一般。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

1.是解决存在问题,优化课程实效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是探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的改革较多而忽视课程理念的研究。第二是课程的学习观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迫切需要转变。第三是课程改革的有些举措的确有效果,但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实效。如,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古代文学课学时减少和教学内容繁多的矛盾。另外,有人提倡古代文学课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但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有人提倡古代文学课实行MOOC教学,当前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部分课程已纷纷加入MOOC平台开始实行MOOC教学,但普通大学则较少加入。

2.是适应社会变革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竞争可以说是未来综合国力竞争,高等教育改革也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而课程改革更是高教改革的重点,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古代文学课程也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增强课程竞争力。“世界某些发达国家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是通才教育、学科整合、探究式学习、课程模式四方面”[1],而我国现正经历着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课程改革,大学课程改革也呈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如,高校压缩课时和增加课程门数的做法就体现了通才教育和学科综合化倾向。另外,科技的进步也使人类以前一些悬疑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这样一来课程内容就需要相应地变化。

3.是传承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措施

1.强化课程理论研究,指导课程改革

教师应该重视课程理论研究,因为它往往直接关系着课程的改革方向。为指导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底蕴,更需要研究课程理论以便开展前瞻性的探索。如,一直以来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等都来源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提出了课程开发的4个基本问题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等,认可教师的权威性和强调课程对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以及用量化方式评价课程结果,这适应了当时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有一定合理性和研究价值。而近年来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提出“4R”课程理论,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他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参与性、反思性和师生平等性以及反对定量的评价。他书中指出现代课程体系有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创造性学习和压抑学生个性的缺陷。当前学者在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以学生为本”、“开放式教学”、多元化成绩评价和“过程教学”等都基于多尔的“4R”理论的影响。

2.构建新型学习观,深化课程改革

世界各大学都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新型学习观的树立,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要深化课程改革有必要构建新型学习观。新型学习观指的是探究式学习观,它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阐释和审美方式的运用,同时注重学习对象的反思和体悟,课堂表现为学生负责查找使用资料来分析解决问题和教师做适当点评。探究式学习有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大学生课题项目、顶点课程和研讨班课程等形式,把课堂变成是基于问题的学习,使大学生能主动去学习、实践和应用。探究式学习现已成为国外一些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博伊本科教育委员会提出,“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确定一种新的学习观———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非信息的传递……要把视学生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文化转变为视学生为知识探究者的学习文化。博伊报告建议是:一年级学生应参加为其开设的研讨班,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开展合作学习,新生的教学计划应该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研究性。至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把研究与实习结合进来,或参与教师项目研究。”[2]

3.尝试MOOC化教学,完善课程改革

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简称,它的中文翻译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这是MOOC的开始。2015到现在MOOC在中国发展很快也很受欢迎,加入它的大学和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它无强制的特质也导致了辍学率较高,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为了探索课程改革和拓宽教学模式,普通大学可尝试课堂教学与MOOC结合。古代文学课程也可进行MOOC的教学实验,因为MOOC能实现更便捷地与其他学科交流和更迅速地了解学科前沿问题,能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输入了新理念、新资源、新操作空间,使各国学生成为世界顶级学府的学生并能在同一个虚拟空间交流文化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MOOC还符合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的理念,因为它使教师从单一的文学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和助学者,更强调过程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当然,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有效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国学经典诵读问题。除唐诗宋词外,大学生对古代小说戏曲的阅读基本是空白,多数人只看过影视剧像《史记》《三国演义》等。学生不爱阅读与功利的社会风气以及学生的自律性有关,但教师检查不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为解决严格检查阅读和检查时间有限矛盾,大学可参考普通话机测办法让系统自动评分来节省了人力时间。又如,关于缩减课时后的古代文学课怎样完成丰富的教学内容问题,可采用课内学习和课外自学自由组合的方式解决。为解决古代文学课实训技能培养效果不佳问题,教师可围绕当今发生的实际问题与古人展开交流,从而进行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总之,为了能不断培养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性人才,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作者:梁红 黄儒敏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5篇

【摘要】

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在分析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关键词】 中药专业; 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 改革成果

Abstract:Mufu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bjects is the trend of course reform in the world. It is a new exploration to combine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hows the achievemen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pecial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ing achievement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大趋势。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增大基础课比重,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多种需要的通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就是在中药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中药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研究中药的大学生,是中药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新尝试,是中药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也顺应了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潮流。与此同时,有着辉煌历史并正在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医药也需要用信息技术来研究、传播和提高,以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自2002年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中药学本科专业以来,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1 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

1.1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教育的变革趋势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将在更普及的基础上,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尤其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把信息技术融入中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顺应当今世界教育的潮流。

1.2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符合当今市场对中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药行业已发展为包括中药生产、流通、检验、临床应用、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多个部门的体系,这些行业都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中药教育面临培养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来研究和开发我国特有的中药宝贵资源,确保中药研究与开发沿着系统化、规范化、国际化方面发展,并早日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加强中药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联合,加速中药信息的全球性传播、共享和利用,已成为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对中药专业课程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上述人才的迫切需求。

1.3 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素质信息素质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在中药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中药人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高等中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

1.4 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结合,专业特色更加突出重庆邮电大学是以工为主,兼顾文、理、经、管、法的多科性大学,其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生物信息专业的创办,为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面对重庆地区众多的中草药资源,学校从中药专业成立开始,就把中药专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中药人才作为己任。

2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中药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中药人才培养模式需解决许多关键问题,首先要解决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切入点,使中药技术与信息技术科学、协调的有机结合。

探索研究中药专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具体方法,如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内容的选择、学时安排、比例等。解决中药专业教育解决中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解决在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中,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创办有信息特色的中药专业的问题。

3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利用重庆邮电大学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中药专业课程设置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渠道,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首先,深入调查中药相关行业对信息类技术的需求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主要包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信息类的课程的门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分、比例等。在保证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计划的同时,首先增加数学类课程的学分,为信息类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增加了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同时共享通信、计算机、化学、生物等专业的资源,增加信息类课程的选修课。2006年对学科总体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基础理论学时,加强了信息类课程的比重。

探索中药专业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实验课程的结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药专业与信息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较多的实验课程来验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题组制定了新的实验、实习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学时等,延长了计算机的上机实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考试过级比例。鼓励学生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比赛中把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研究水平。另外,加强对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索课程改革与学生的素质培养的关系。课程建设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单科独进而缺少综合训练”,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课程设置的缺陷,必然影响素质教育的实现。多学科、多侧面和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结合信息类课程的中药专业课程建设,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部分。另外,信息类课程的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系统地训练思维,开发人的潜能,还能培养人自我开发,使之不断运用自己的所学,进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功能[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及潜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探索选修课的开设,注重个性发展。首先在专业课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选择多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在设置各方向的课程时,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把计算机安全技术、网站开发的课程列入任选课,同时将任选课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全校,既不削弱原中药专业的主干教学内容,又使专业方向的知识范围适当扩展,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注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系列课程、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选修系列课程模块,使课程体系更为科学合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统一安排;把针对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计划之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抓好面上教育的同时,实施因材教育,尤其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特别加强了考研学生的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

注意持续发展战略。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不断修订使之趋于完善。从2002年开始,课题组先后4次修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的结构,使中药专业课程与信息类课程的结合更加合理。   4 取得的改革成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专业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的信息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增加信息类课程的比例,学生对信息特别是中药学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如:在信息类比赛(如大学生数模比赛)中获奖等。人才培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表现在: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得到更加协调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和将大幅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另外,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实验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学院的科技立项、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充分体现了优势,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要实现中药专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本身是复合型人才,需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本校高素质信息学教师的加入,壮大了本中药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时本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提高,他们把获得的信息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门路加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就业信息意识更加敏锐,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表现在:除传统的就业单位外,部分学生信息类行业或相关行业聘用;基础课的加强,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范围更广,考研录取的比例更高,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由10%增加到30%。

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由于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显著提高了本校的办学效益。把学校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相关措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项研究首先在我校中药类专业学生中实施,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肯定。

5 展望

中药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一种探索,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具有信息优势的重庆邮电大学内,把中药专业的课程建设与丰富的信息资源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中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表现了鲜明的特色和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