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模式概念

教学模式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模式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模式概念

教学模式概念范文第1篇

一.“演示实验”模式

实验方法描述概念的特征,刺激学生的知觉选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言、文字、图像及不同的呈现信号,对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大脑中存储的时间的长短及提取的速度都不同。一个新颖的、明显的信号比常规的信号将更宜于记忆和提取。

讲“导体的电阻”时 ,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就可以从演示实验入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让学生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且当导体不变时,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即U/I是一个恒量;换另一个导体做同样的实验,学生又会发现U/I仍是一个恒量;但是不同于前者的另一个恒量。由实验知:对任一导体,电压和电流强度的比值为一恒量,用R表示。这个恒量就表征了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发现,导体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不同,也就是说电流通过两导体的难易程度不同,即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U/I的值越大,电流越难通过。于是得到结论:R是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用R=U/I量度。但要注意:对同一个导体U、I可以改变,U与I的比值不变,既导体的电阻不决定于电压和电流强度,而是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的。

二.“理想实验”模式

在研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在实际实验的基础上,排除实际实验中影响物理过程的诸多次要因素后实现“理想实验”,通过理想实验分析物理现象,归纳出事物的更本质的东西,以此获得新的物理概念。理想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觉、逻辑思维、分析归纳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讲“电场强度”时,从“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引入“电场”概念。那么,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的力的性质如何?如何确定电场对电荷作用的性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以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为例,设想用“检验电荷”进行试探,进行理想实验。发现不管条件怎么变,在电场中同一点,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与检验电荷电量q之比总是相同,并且与检验电荷的性质无关,而只与电场的性质有关。物理学中就可以用F/q来反映电场对电荷作用的性质,命名为“电场强度”。

三.“设计问题”模式

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新知识均可以通过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先行组织者,寻找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概念的增长点,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的实质内容及其组织形式,是影响新知识学习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在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新概念的悬挂点,使新概念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中逐步习得。

教学模式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 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

会计教育的是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会计教育界正在着手于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会计教育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结合特点并立足实际,确立适宜的教育目标,才能为会计教育改革指明基本方向。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恰当的会计教育理念。本文就会计教育理念的更新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传统的会计教育的特点及不足

1、 偏重于教育会计专业知识。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重通常在50%左右。其他课程不但课时数少,而且经常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这种格局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

2、 教会学生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这些知识。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3、 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最常见的是仅仅开设一门《国际会计》。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4、 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等方面。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安排,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也交流不够。《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类似问题。

5、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有这种情况: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后,竟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传统会计模式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产生了疑问。

二、 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会计教育长期以来却无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

1、 从社会需求看

根据对国际性及地区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作的调查发现,在国际性的事务所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应试者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整体平均成绩(overall grade point average)、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地区性的事务所在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是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整体的平均成绩及领导能力等。而对会计师的调查显示,大学会计教育最应有效加强的会计课程依次为税务、审计、财会、成本会计、资讯系统及管理课程等。这些需求有的是我们已经满足了的,而有些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

2、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3、 从对会计专业认识提出的要求看

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能素质(functional competencies),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personal competencies),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broad business perspective competencies),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顾客导向、资源管理、观念等方面的能力。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压力也促使会计教育的变革,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会计课程的战略性重构。

《会计研究月刊》中的〈2011年会计师专业远景何处寻〉一文中提出了会计应具备的五大核心能力,其具体内容是:沟通和领导技巧(communications and leadership skills)、策略性和关键性思考技巧(strate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以顾客、客户与市场为主要焦点(focus on the customer,client and market)、整合咨讯之阐释(interpretation of converging information)、以及技术娴熟性(technologically adept)。

这与AICPA的提法有着惊人的类似,我们对此加以关注不难发现,这些要求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也同样存在着。

三、 改革后理念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改革设想

(一)、基本特征

1、注重于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会计教育,应当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管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式的定量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

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处理纷繁的事务。企业的会计人员将不再是仅仅担负着核算、监督等功能而是能提供五大核心服务。其中五大核心服务分别为:确认与资讯正确(assurance and information integrity)、技术服务(technology services)、管理顾问服务与绩效管理(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以及国际化服务(international services)。

3、 与社会经济的需要密切联系。

传统的会计教育,许多年来一直沿用相同(似)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学虽有较大变更,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授,而在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各地的高校,应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讲座,为学生今后更快地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的适应性将得到大大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以往的教学,绝大部分是面对面的教授,在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要他们提出相关的需求,这无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分讲解。比方说,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时,大二时先开设为期二周的"计划"课,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界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会计课程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开设《中级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让学生针对自己两周时间内所发现的问题快速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教材或范本,在学生整体减负的趋势下,也不允许我们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所以,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做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部门(如税务、财政、等)去实习。作为教师,则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许这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技术,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不过,这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需要教师对相关的知识比较熟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许多大学尝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邮件或闭路电视来进行远程教学。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又大大增加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这与我们实施的有关学籍管理办法中的学分制是不矛盾的 。

2、会计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适当加大基础课程(尤指〈基础会计〉、〈管理学原理〉等)的课时数,并强调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实习,专业基本与应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其次,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不过,这也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深有研究。

第三,会计教学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

不论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式如何,其理念始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为依托。使其能确实掌握变化的脉动。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会计教育的供给方---高校应如何应对会计教育趋势的挑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主题。

参考:

[1] 中国会计教授会2000年年会观点综述.上海会计,2000(9).

[2] 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会计研究,2000(9).

教学模式概念范文第3篇

一、展现概念自然形成的过程

在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时,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媒体,再佐以引人入胜的故事能迅速达成这一目标,但是,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的源泉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出的知识的力量和数学自身的魅力。而要展现数学的力量和魅力,展现概念自然形成的过程便是一种简捷的方法,这也正是自然式教学的精髓。本着这种思想,在反复比较各种导入的方式后,笔者采用了天津市实验中学张维佳老师的建议,从七年级学生学习有理数加法定义时思考过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1:小明从原点出发向东走了2米,再向东走了3米,两次行走后,相对于原点,他的最后位置在什么地方?

问题2:小明从原点出发向东走了2米,再沿着东北方向走了3米,他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问题3:在问题2的前提下,如何准确刻画小明的位置?

问题1是七年级教科书的内容,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2是问题1的延续,同样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具有实际意义,而且高一学生感到朴实、亲切,很多人能联想到生活和学习中的事例,比如,上学时从家走到学校,在校园中从教室走到图书馆都能用类似问题2的形式表示。问题3看似普通,却是引入向量加法的最自然方式之一。实际上问题1已经具有向量加法的雏形,“向东”是方向,“2米”是长度,也就是说七年级的“小明”已经接触了向量,只不过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是在同一方向的移动,用“距离”一个维度即可描述小明位置的变化。问题2中仅用距离已不能准确刻画小明两次行走后具体的位置,还需要一个方向,这就顺理成章地转化为教材中的位移问题,也就是向量问题。

接下来是得出向量加法定义的环节。考虑到七年级教材是通过问题1定义了有理数的加法,问题2同样具有“加法”的特征,类比有理数的加法,自然得到向量加法的定义,其几何意义也一目了然。

这种导入的方式没有任何令人眼花缭乱的设计,也没有让学生精神振奋的震撼画面,但同样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三个问题是递进关系,七年级的小明走“直线”,高中一年级的小明走“折线”,这是一个“进步”,而从数到向量是一维到二维的跨越,是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思维的体验。

数学是简单的,简单的问题应当简单处理,人为复杂化可能事与愿违。一直以来,导入环节充当着敲门砖的尴尬角色,一旦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导入的“精彩”便烟消云散,回到“现实”的学生依然要面对枯燥的知识。导入不能仅流于形式,不能只是调味剂或添加剂,应传递与教学紧密相关的信息,应是整节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朴实、真实虽缺少震撼的效果,但却是导入的一种较高的层次,因为朴实、真实的东西往往是自然的,自然的东西又往往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呈现概念本质自然暴露的过程

在得到概念后,一般的做法是直接运用概念解题或应用概念证明简单的定理,这种做法虽然对学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但容易给学生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概念不过是一个新出现的数学名词,解题中起作用的还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时间一长,学生会对概念产生误解,进而丧失学习的热情。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和逻辑起点,是数学定理、性质的基础,因此理解概念的本质对学生掌握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概念中包含着很多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对学生认识数学、增进对数学的情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能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尽管平面向量的加法及几何意义的得来过程是自然的,但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处在肤浅的感性层面,对概念的内涵及应用价值还不清楚。因此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

问题1:两个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表示这个向量时,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2:两个向量的和的方向及大小与这两个向量有怎样的关系(既然是向量,就应考虑其方向和大小)?

问题3:如何作两个向量的和?

问题1意在使学生从形式上认识两个向量的和。问题2是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向量的和的长度不超过两个向量长度之和且不小于两个向量长度之差。问题3给出两组向量,要学生动手画图,一组是任意的两个向量,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深入理解两个向量的和的做法;另一组的两个向量之和作出后是一个点,使学生意识到,上面定义中还缺少零向量,从而引出零向量与任意向量之和仍等于这个向量的规定,并呼应问题1,提醒学生在零向量的表示上应注意与零的区别。

在三个问题完成后,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向量之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联系,发现用两种作法得到的结果相同,同时非常直观地得到向量的加法满换律,再类比有理数的加法,既然向量的加法满换律,是否也满足结合律呢?进而引导学生探索证明的方法。

上述过程突出体现了“自然”两个字。零向量与任意向量之和仍等于这个向量的规定直接给出,学生也能理解,但在解决问题时会引起认知上的冲突。这里采用的方式能引发学生思考,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教学的细节,每一节课都是由若干个细节组成,当每个细节都尽显自然的本色时,教学效益才能最大化。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呈现方式,效果会有天壤之别。让概念本质自然暴露无疑是一种使概念教学增效的方式,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就数学学习而言,自然具有相对性,不同年龄的学生自然的程度会不同,即使同龄的学生,个体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层次的不同。另外,教师的自然程度要高于学生,教师有意无意间会用自己认为的自然方式设计教学,这往往造成教学预期和教学实际的偏差。应当多了解学生,准确判断学生的认知基础,多从学生的角度设置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就容易做到真正的自然。

三、探求概念应用的自然思维过程

新授课中的例题教学侧重概念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广义上说是概念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学生体验了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才能领悟概念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对概念有全面的认识,概念教学才真正完成。传统的例题教学中教师总是急于给出例题的解法,然后通过大量训练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呈现的是解题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仅难以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教师也容易走进用总结解题规律来代替学生思维的狭隘教学套路中。自然式教学强调解题思路的自然流淌,思路分析要顺应数学的思维规律和学生的思维习惯。本节课的例2是一道应用题,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

问题1:(实际问题数学化)轮船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可以用哪个数学概念表示?

问题2:(数学问题模型化)轮船实际的航行速度和方向受哪些因素影响?可以转化为怎样的数学问题?

问题3:(模型问题已知化)如何解决问题2?

在教师眼里这是一道简单的题目,对学生而言,看过解答后也不会觉得困难,但如何想到抽象为向量问题,又如何想到用向量的加法解决,对刚学完向量加法的学生而言,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实际问题要转化为数学问题,这一点学生是清楚的,那么实际问题和什么数学概念有关呢?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显然能用向量表示。这样的切入非常自然,看似简单的问题1,学生也许不用太多的思考就能回答,但却是不可省略的一问(这同样是细节)。问题2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寻找相关数学量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向量问题后,就要思考与向量有关的概念和方法,进而选择方法加以解决,而寻找相关数学量之间的关系正是选择适合数学方法之前的必要步骤。问题3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找到了相关数学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方法也就水落石出了。

对于简单的题目,教师处理起来常常很随意,其实简单问题同样是展示自然思维过程的好的载体,因其简单,学生更容易接受、认可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形成正向的迁移,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即使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他们也会用这种方式进行思考,而不至于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会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教学模式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学概念 教学模式 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49-01

1 数学概念的含义及特点

概念是思维的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现象的关键、本质属性的反映。数学概念则是一种数学思维形式,是人脑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应。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概括和形成概念。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数学证明等其他思维形成的基础,并通过这些思维形式,形成新的数学概念,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普遍性、确定性、简明性、辩证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其中抽象性和系统性是数学概念的两大基本特性。

2 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形成

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是由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子中出发,从他们实际体验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来的,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

2.2 概念同化和顺应

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新概念,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纳入新概念时,必须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概念,这就是顺应。同化和顺应包括如下过程:首先,学习者要将新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原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相联系,明确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关系,并能把它从原有概念中分离出来。其次,要把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融合在一起,纳入认知结构中,以便记忆和应用。概念同化和顺应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新学习的概念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其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要具备同化型概念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

3 数学概念教学的模式

3.1 有具体事实概括出新概念的模式

这是一种侧重于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过于简单、知识过于具体而贫乏时,往往需要从大量地具体例子出发,利用他们在实际经验中的一些生动事例,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一个新概念。这种模式在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数学课程时运用较多。例如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通常先研究下面两个问题: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问题和曲线的切线斜率问题。这两个问题所求的量都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当自变量增量趋近于0时的极限,这样找到了共同特征后则给出导数的概念;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导数概念基础上,我们再提出非均匀杆曲线密度问题,学生就能顺利地回答出线密度即为密度函数对长度的导数,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启发、发现的教学方法,避免出现导致学生机械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使学生形成一个稳定的、清晰的、可分辨的概念,能较自然地形成学生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1)列举大量学生熟悉有关事实,进行辨别,概括出事实的共同属性。2)进一步概括出关键属性,形成新概念。3)对新事例能抓住关键属性进行识别,从而达到对新概念的理解。

3.2 利用已有知识引入新概念的模式

随着学生数学知识掌握量的增多,其认知结构中会积累大量的数学概念。这时再学习某些新的数学概念,就不需要而且也没有必要个个都从具体事例出发去归纳,而可以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以概念同化和顺应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模式。例如,当学生接触到一般切线的概念时,首先想到圆的切线的定义,“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同化);然而,对一般曲线来说,直线可能会有两个以上公共点的清醒,这时便要启发学生改变圆的切线定义的图式,想到利用过圆上一点的割线的极限位置同样也可以给圆的切线重新下定义。这时学生原来切线定义的图式有了质的变化,而建立起来一种新的图式,这样曲线的切线就可以利用过曲线上一点的割线的极限位置来定义(顺应),从而形成了一般曲线切线的新概念。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特别是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他们掌握的有关概念都应该是清晰的、稳定的、明确的。2)给出定要简明,要揭示其本质属性。3)通过适当正、反实例练习,使学生能把握概念的关键属性,使新概念不与相关概念混淆,使新概念从本质上被纳入认知结构中。

3.3 上述两种模式的教学过程

(1)概括。概念形成依赖的主要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概念同化和顺应依赖的主要是对感性经验的抽象概括。

(2)表达。对某类具有相同关键特征对事物加以命名,并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陈述其定义。

(3)识别。在给出概念表述以后,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对知识是真正理解了,还是机械记忆?是根据关键特征掌握概念,还是根据无关特征回答有关概念问题?这些可通过一些新例子,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关键属性,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教学模式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理念浅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欲望培养起来,为学生在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其各项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其中对于高中英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对高中英语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因为英语是一门以实际应用为最终目标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够满足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同时,随着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流通语言,其对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极为关键,因此切实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一、树立高度的教育责任心,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这是一种非常负责任的教学方法,因为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仅仅将教学眼光放在高中阶段,我们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大学学习以及社会竞争综合考虑,让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完成我们高中阶段的本职教学工作,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将自己的英语能力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英语是一门以实际应用为最终目标的语言类学科,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使用能力而进行,要一改以往应试教学中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由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放开我们的教育约束,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适应英语这门学科的交流方式以及表达技巧,从而产生较为持久的内在学习动力,这样不断的尝试之后会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它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的社会飞速发展,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被淘汰,这就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而自我学了需要有良好的自我学习意识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这对于处于社会竞争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无限的自我提高。而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非常注重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因为这种能力不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关键,同时也对我们眼下的教学工作有着良好的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内在学习动力的形成,让他所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并通过丰富的内容来不断地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带动自己学习热情的增长,继而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习惯,初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起来,并且在不断的努力下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地培养起来。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切实贯彻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并通过我们的教学努力来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通过我们的教学努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学习提高的状态,不断地提高自我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学海.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