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宝宝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多中心治理;竜林
中图分类号:D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竜林对于傣族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其遭到破坏后村民自发呼吁、政府及村委会组织、社会科研机构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单一权威中心治理的保护模式随之兴起,但这一模式存在较多问题,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是实现竜林善治的有效途径。
为了深入探究傣族竜林保护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笔者于2011年7月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囡村曼养广村小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30份,有效124份,有效率95.38%;并对8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共得7万余字的访谈记录。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简介
“多中心”一词首先由迈克尔·波兰尼在《自由的逻辑》(1951)一书中使用,其提出了许多因素行为相互独立、相互调适、相互约束的“多中心”秩序并对对“多中心治理”给予了权威的界定:多中心治理是一种直接对立于一元或单中心权威秩序的思维,它意味着由社会中多元的独立行为主体,基于一定的集体行动规则,通过相互博弈、相互调适、共同参与合作等互动关系,形成多样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或组织模式。在“多中心治理”结构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单中心治理模式被打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政府、市场、社会三位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善治。
我国自1978年末,政府权力已经逐步从单中心的政府走向多中心的自主治理。在农村地区,相应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也逐渐兴起,主要体现为改革治理的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公共治理的机制和手段由单一性向复合化转变。
二、竜林保护现状
傣族竜林是一片树林,具有水稻灌溉、生态环保、承载民族文化的作用。竜林是水稻灌溉的基础设施,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于生态环保和物种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竜林也是傣族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傣族具有全民性的竜林崇拜,傣族人民认为,竜林是寨神(氏族祖先)、勐神(部落祖先)居住的地方,竜林内的一切动植物、土地、水源都神圣不可侵犯。
嘎囡村位于云南西南部,经济收入来源以橡胶为主,下辖曼养广在内的9个村民小组。曼养广村小组属于坝区,由于全寨橡胶树较少,曼养广在勐龙镇143个寨子属于贫困寨。近几年,曼养广竜林遭到大面积破坏,当地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
(一)保护意识
曼养广的竜林原来有100多亩,但在最近一次大规模保护之前,已被破坏了40多亩。也因此,80.6%的村民都认为“遭到了严重破坏”。究其原因,所有的被调查村民都认可了“种植经济作物橡胶”这一因素,且84%的村民认为“很有必要”或“必要”进行保护,“保护环境”得到了61.3%的村民的认可,而分别只有35.5%、6.5%的村民认可了“保护文化”、“响应号召”这两个因素,2009年云南大旱后村民开始保护竜林就是对这一结果的最好说明。在竜林被破坏以前,当地风调雨顺,但竜林被破坏以后,2009年的大旱使村民开始反思:是破坏竜林带来了灾害。当地便着手开始了竜林保护。
(二)保护过程
当地竜林保护主体主要有村民、村委会、政府、科研组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即村民自发反映要保护竜林,但没有实际行动;村委会再利用自身优势接受村民的反映,组织村民保护,并将村民的意见向政府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提供一定的救助资源,科研机构有一定的保护推动作用。
具体来说,年老的村民本身对竜林保护比较支持,他们认为“竜林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定要保护”,但年轻一代却普遍在橡胶利益的冲击下逐渐淡薄了保护意识,大多持观望态度。在他们看来,“只需要留下一两棵大树作为象征性的竜林就可以,没必要留一大片,种橡胶能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更划算。”但由于村民自身的非组织性,保护并未真正得到实施。对此,嘎囡村委会和曼养广村小组便开始组织村民保护竜林。嘎囡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统一思想,订立村规民约总的方向并将细则的订立任务下放给曼养广村小组,让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立,而且需全村人按手印以示承诺。前期制度工作完成后,村委会和村小组又组织民兵砍伐了橡胶树,派出所的人也前来协助。
砍伐橡胶树后,嘎囡村委会向镇林业局申请了7000多株新树苗并得到顺利批复。2011年6月,勐龙镇政府人员、来自勐龙镇全镇的1000多村民都到曼养广义务帮忙种植新树苗。曼养广村小组还负责了新树苗后期维护工作保证成活率: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出两名保护管理员,都是60多岁,每人每年工资800元,主要负责给小树苗浇水、除草、施肥,遇到竜林被破坏的情况及时向村里汇报。除了村小组的自行维护,嘎囡村村委会还会定期去曼养广巡查验收,并随时跟村小组反应竜林保护需注意的问题。
除了上述三种参与主体,科研机构也以间接的约束手段而非直接的组织手段对竜林保护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地科研机构的研究行为得到了村民的支持,科研性质对当地村民也有一定的震慑力和约束作用,村民不去砍伐竜林,这也从源头上保护了竜林。但科研机构撤离曼养广后,竜林破坏严重。
当地保护竜林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村民捐款,政府拨款是主要来源,主要用于树种和树苗施肥、灌溉等维护资金支持。除了政府拨款,村民自行捐款比较少,主要负责两名管理员每年1600元的工资,基本不用于其他用途。
(三)保护效果
曼养广村小组竜林保护后仍存在较多问题。恢复的竜林与破坏之前相比大小差别很大,目前仅存小片竜林,没有了大树。此后的保护方式也仅限于限制村民不再砍伐竜林,没有其他措施,方式较为局限。村规民约也未起到良好的制约作用,村民破坏了竜林之后也未按照村规民约进行惩罚。
另外,在认为竜林保护最重要的保护主体上,村民普遍认为应该政府和村委会起主要作用,而嘎囡村村委会主任、曼养广村小组副组长、勐龙镇政府工作人员却一致认为,保护竜林应主要靠村民。虽然两方态度不一,但都源于“认为村民的自觉意识不强”,村民认为需加强村委会和政府对村民的约束,而村委会、政府则认为需村民自身提高自觉意识。
三、竜林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支持不足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以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形式保护文化生态的法律政策,但在云南当地却缺少相应的法规,省、市、乡镇级别都没有关于保护竜林的官方性文件和针对性法规。曼养广的村规民约由于不具有强制力也缺乏执行力。在整个保护过程中,存在竜林保护制度的缺位或执行不力。
(二)竜林文化保护意识不足
当地以保护“集体森林”而非“竜林”的名义进行保护,村民的保护意识主要来自外界干旱灾难的激励,对文化的保护相对较弱,大大减弱了竜林作为傣族文化载体的文化内涵,把竜林的特殊作用普通化和大众化。这从长远看将不利于竜林的长久保护,不利于傣族文化的传承。
护理管理难点
产妇及家属缺乏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主要因为受多年旧传统观念的影响;母亲睡觉时有搂抱婴儿同睡的习掼;产妇及家属缺乏或不重视有关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
产妇及家属不了解医院对新生儿的管理制度:2003年曾有2例家属在住院期间自行将婴儿手圈取下,被及时发现;存在换错婴儿的安全隐患;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病区有多个通道,母婴同室,存在婴儿被盗走的安全隐患;实行母婴同室后,致使部分护士思想麻痹,认为有父母的照看而忽略了对新生儿的细致观察,不能及时发现新生儿疾病,存在延误病情的风险。
管理对策
制定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①病区设置与监控;②制定母婴暂时分离的管理制度;③严格的新生儿查对制度;④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⑤新生儿出院制度。
护理告知书的使用: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告知书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①护理告知方式:在病区走道及病房内以图文方式告知监护人新生儿护理的相关内容;以书面形式告知监护人新生儿护理的相关内容,并由监护人签字,告知书随病历归档;我院制定的告知书为《温馨提示》;口头讲解和行为示范告知。②告知的主要内容:实行母婴同室,请夜间尤需注意;防止宝宝坠床和被母亲熟睡时误将宝宝口鼻捂住造成窒息,请不要将宝宝与母亲同睡,医院为您配备了宝宝专用床;防止宝宝溢乳时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应让宝宝采取侧卧的,头肩部抬高20°左右;宝宝手上戴的手圈不要取下,手圈是识别宝宝身份的重要标识;母亲哺乳前应洗手,清洁;探视人员应着装整洁,洗手后才能接触宝宝。③护理告知程序的实施和注意事项:在病区走道及病房内以图文方式告知新生儿护理方法,佩戴手圈的重要性等警示标志;新生儿出生后即由当班护士对监护人全面讲解《温馨提示》的内容并做行为示范。让监护人了解其内容后签全名,并收回归入病历;下一班护士进行指导和巩固,了解监护人对告知内容的认识和施行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督促落实并给予指导。护理告知的注意事项:告知内容一定要有科学依据;与院方及医生的意见相一致;根据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采用能够让监护人理解的语言和方法,将告知内容有效地传达给监护人。
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使用:护理记录可为“举证”提供客观的法律依据。①护理记录单的格式和内容:楣栏为产妇姓名、科室、病房号、床号、住院病历号,楣栏下为表格,表格第一项为日期,依次为时间、面色、体温、呼吸、体重、皮肤、脐部、喂养情况、大小便次数、暖箱温度、护理观察及措施、效果、护士签名。左下角注有可用符号记录的项目。②记录的方法:护士到病房观察护理新生儿后及时记录,有相应符号的项目在相应栏内填写相应的符号,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哺乳、大小便的频次,喂配方奶的新生儿,记录每次哺乳量,单位用ml表示。健康宣教、安全知识宣教、护理措施及效果记录于相应的栏内。
效果
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专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改善了护患关系,突出了专科特点,为新生儿的安全护理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产科护理人员 完善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减少新生儿感染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32-01
自母体娩出到出生后四周(28天内)的小儿叫做新生儿,新生儿期是人类死亡率高的时期,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抵御感染的重要细胞—中性细胞的数量少,具其趋化,黏附和调理功能低下,新生儿皮肤娇嫩,极易破损,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低下或缺失,因此对正常人不产生危害的微生物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严重的感染后果,因此增强产科全体医护人员控制感染意识,强化无菌观念,实施手卫生、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责任心,尽可能减少新生儿对微生物的暴露,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 产房管理
1.1 空气消毒选用对人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的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每天消毒1-2次,每次开机2小时,一般安排在早晨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进行,产床及操作台面用84消毒擦拭,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以检测消毒效果。
1.2 产房工作人员入产房均应在更衣区更换拖鞋,洗手后更换刷手衣裤,戴好帽子,口罩进入刷手区进行外科洗手,进入分娩室接生,工作人员如患有感染性疾病(包括皮肤感染)应暂时调离产房工作,产妇亦需更换鞋服进入产房。
1.3 产房应有冷暖空调,室温应保持在22-26度,相对湿度在50%—60%为宜,并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1.4 宝宝娩出后应迅速彻底地清除口、咽部羊水及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宝宝断脐后先用沾有碘伏棉球由脐带伤口处向外擦试1遍,更换棉球依同方法再擦试2遍;注意保暖,用消毒毛巾擦干全身血迹及羊水,放置温暖的包被中,早产儿及低重儿要放入暖箱中,保持合适,头偏向一侧,专人看护,防止窒息。
1.5 注射乙肝疫苗和接种卡介苗,将宝宝抱至母亲胸腹前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30分,以促使母乳喂养的成功。
2 婴儿同室消毒隔离管理
2.1 室内保持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空气新鲜,注意保暖,护理操作时不要过分暴露,尽量减少人数,谢绝或减少探望,病人禁止进入。
2.2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清洁设施,在接触和护理新生儿前后应认真洗手,并做好监测工作。脐部是细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必须保持脐部干燥,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消毒棉签蘸碘伏擦试,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并包好,防止大小便弄湿脐带及覆盖的纱布上,如脐部被尿湿,必须立即消毒及更换敷料,脐带脱落后,不用纱布敷盖,仍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3 每日或隔日给宝宝用流动水洗澡,新生儿用品应“一人一份一消毒”。指导产妇及家属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勤换尿布大便后清洗臀部,尤其要注意腋窝、大腿根部,肘弯及大腿皱折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衣着要宽松,质地柔软,不宜钉扣子,或别针,尿布要用吸水性好的纯棉布,用前用开水烫,日光下暴晒,用后的尿布要用专用的盆盛放,不能乱放,更不能丢在地上。
2.4 指导和帮助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做到按需哺乳,并教会产妇及其家属正确的喂哺方法和育儿知识,避免呛奶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沐浴前准备:首先要做的,是将沐浴中需用的物品备齐。例如消毒脐带用物(新生儿脐带未掉落之前)、预换的婴儿包被、衣服、尿片,以及小毛巾,大浴巾、澡盆、冷水、热水、婴儿爽身粉等物。同时检查一下自己的手指甲,以免擦伤您的宝宝,再用肥皂洗净双手。
新生宝宝是娇嫩的,他刚离开最安稳的母亲子宫不久,所以得十分细心地为他设想一个理想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最好使室温维持在一般觉得最舒畅的26~28℃之间;水温则以37℃~42℃左右为宜。可在盆内先倒入冷水,再加热水,再用手腕或手肘试一下,使水温恰到好处。值得注意的是,沐浴时要避免阵风的正面吹袭,以防着凉生病。沐浴时间应安排在给婴儿哺乳1~2小时后,否则易引起呕吐。
沐浴的程序:出生后第一周内,宝宝脐带未脱落时,可采用“分段沐浴法”:脱下宝宝衣服,并将此衣服包裹于胸腹上,暂以保暖。开始洗脸、洗头及颈部,注意勿使水流入耳内;再以小毛巾擦洗肚脐以上的胸,腹、背部,拭干后,再将肚脐以下的臀、下肢部分,缓缓置入盆水中,很技巧地利用肘关节、手臂及手掌的力气,给予安稳的支托及抓牢宝宝的大腿部,整个过程中,身体的皱折及弯曲部位,应特别注意洗净擦干,且动作要轻柔,使宝宝有安全感。由于新生儿的脐带断端是一个创面,如护理不当,细菌可以通过脐部进入人体内造成败血症,威胁新生儿的健康。所以脐部的护理主要是保持清洁干燥,沐浴时不要碰湿脐部,然后用75%酒精棉棒消毒脐带根部和周围皮肤,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脐带干燥后无需盖纱布)。
若宝宝的脐带已脱落,那么在洗净脸及头颈部之后,就可将宝宝颈部以下置入浴盆中,成仰卧的姿态,由上而下洗完后,将宝宝改为伏靠的俯卧姿势,以洗背部及臀部处。最后,以双手为支托并抓稳宝宝肩部,抱离水中,置于大浴巾上,抹干全身。
[关键词]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初乳;新生儿;非母婴同室
[中图分类号] R1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b)-0133-03
母婴同室这一理念在国内最初仅仅是指将初生婴儿放在母亲身边的小篮里,不进产婴室,由母亲自己照顾婴儿的保暖、喂养、换尿布等工作,直至出院,与在家分娩一样,后来母婴同室在西方国家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内容也有所发展,同时强调了早接触、早吸吮以及早开奶这“三早”的重要性。早接触指的是新生儿出生以后30 min内要与其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 min。早吸吮指的是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10~15 min后,新生儿就会自发地吸吮。早开奶指的是第1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30 min以内。目前,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目前大多数产科医院都提倡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小宝宝1天24 h在一起。为了了解母婴同室对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好处,该院将2011年8月―2012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采取母婴同室的126例设为观察组,非母婴同室的12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与新生儿的产后恢复及健康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出生的新生儿采取母婴同室的126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初产妇120例,经产妇6例,年龄(31±9)岁,孕周(40±2)周,均无并发症及合并症;非母婴同室的125例设为对照组,其中初产妇123例,经产妇2例,年龄(28±5)岁,孕周(40±2)周,均无并发症及合并症。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①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1次咽拭子和粪便的相关体检,一旦发现带菌者应当立即将其暂时调离病区。每名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在接触每一名婴儿或产妇之前都需用快速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在进行每一项操作的前后都应该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人员在进出食堂或其他地方前需换下工作服。按规定分类处理医疗产生的垃圾,密封保存和运送,统一进行处理。②对产妇及陪同的管理:将母乳喂养的各种好处详细告知于产妇,让产妇尽可能地对新生儿进行纯母乳的喂养,这样做可以加强新生儿的免疫力,指导产妇正确地喂养新生儿,帮助她们尽早成为合格的母亲。帮助产妇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责任护士严格把住产妇的洗手关,在换尿布之后、喂奶之前、挤奶之前都要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告诉产妇清洁消毒的重要性,这样做可以降低母婴感染的发生率。做好健康宣教,指导产妇的饮食,要清淡,多多摄入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补充适量的铁剂和维生素可以增强产妇的体质,从而预防疾病。对于HBV指标呈现阳性的产妇,为了控制母婴的垂直传播,需要在24 h内对出生的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且同时在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以此阻断垂直传播。医院的陪护制度要详细说明给家属听,使家属能够理解和支持。指导家属接触新生儿的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探视时间,探视时间一到,应当主动离开医院。③对新生儿的管理:每天为新生儿进行1次脐部护理;新生儿皮肤细嫩,为防止受到损伤,应给新生儿着柔软、宽松、棉质、消毒的衣物;单独为每个新生儿建立一个病历,每天做好新生儿身体情况记录,例如体重体温等,观察新生儿大便的色、质、量,观察新生儿是否腹泻,一旦发现新生儿任何异常需及时汇报[1]。④加强浴室管理:对婴儿使用的浴巾、沐浴液、眼药水和粉等物品应当一婴一用,不得混用。对婴儿使用的任何布类物品之前,均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之后才能使用,婴儿换下的尿布、包被、衣服等需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容器内。要保持婴儿沐浴室的空气流通,每日至少通风2次,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温度维持在25~29 ℃,湿度维持在50%~60%;新生儿沐浴用流动水,水温维持在35~40 ℃,沐浴用具的每一套,一用一消毒[2]。对婴儿沐浴完毕后的用物进行紫外线消毒。
1.2.2 观察组护理 母亲和宝宝24 h待在一起,医疗和其他的操作例如沐浴、接种等分离不超过1 h/d。在新生儿出生的30 min以内,需将其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母婴之间的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 min,当新生儿出现觅食反射现象时,应帮助宝宝吸吮母亲的,就算母亲没有分泌乳汁,也应当让宝宝不断吸吮母亲的,这样做可以使宝宝获得珍贵的初乳[3]。责任护士指导产妇第1次的抱奶,教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以及照顾婴儿的各种事项,实行24 h母婴同室制度,注意按需哺乳,严禁奶粉、奶瓶、奶嘴这“三奶”进入母婴同室区。母婴同室但不同床。对于一些刚刚当上妈妈的产妇,由于爱子心切,常常喜欢睡觉时也把宝宝搂在怀里或是直接抱着睡,这样一旦母亲熟睡过去,极其容易压到怀里的宝宝,另外,如果家属没有及时发现宝宝被妈妈压到了,也很可能误将被褥盖在了婴儿的鼻子和嘴巴之上,这些失误都可能导致婴儿窒息。因此婴儿需与母亲分床睡,且需睡在单独的被褥里面,并且露出鼻子和嘴[4]。同时,“母婴同床”不仅不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也不利于母亲和宝宝的休息,也不利于打造健康的母婴卫生环境。
1.2.3 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士定时将婴儿抱至病房内进行哺乳或是产妇定时去婴儿室进行哺乳。
1.3 护理结果评定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一般情况下产后24 h内出血量占产后出血量的80%[5]。1个月内新生儿只食用母乳,母乳充足的情况下不添加其他任何食品为佳,即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新生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质改变。轻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每次量多少不定,为稀水样黄色蛋花样便,有时为褐色水样便。重症腹泻每日大便达10次以上或数十次,量多有时带少量血丝,食欲不振、呕吐、口渴、尿少或无尿。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和新生儿腹泻情况,发现观察组产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数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数所占百分比13.6%;观察组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数所占百分比98.41%高于对照组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数所占百分比24%;观察组新生儿腹泻数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腹泻数所占百分比9.6%,各项数据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腹泻情况比较[n(%)]
■
3 讨论
以上数据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数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数所占百分比13.6%;观察组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数所占百分比98.41%高于对照组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数所占百分比24%;观察组新生儿腹泻数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腹泻数所占百分比9.6%。这表明母婴同室的观察组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和新生儿腹泻情况各方面都优于非母婴同室的对照组。一般来说,生产完的产妇都必须注射含有子宫收缩效果的宫缩药物,但是母婴同室的母亲,因为哺育母乳的关系,宝宝不断吸吮会刺激分泌催产素,这样便能够帮助产妇的子宫收缩,从而促进排出恶露,同时产妇大出血的几率也会随之减少。子宫收缩无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6],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母婴同室对于母亲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宫缩药物,所以有助于子宫收缩的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分娩后的头3 d是乳汁分泌的金期,产妇的会持续感觉到肿胀,听到宝宝的哭声,看到宝宝的一举一动,这些都能促进产妇的乳汁分泌增加,新生儿的嘴巴不断吸吮产妇的,还能促进下奶量[7]。如果新生儿出生后便住进婴儿室,母亲只有在规定的喂奶时间才能见到宝宝,这样做不方便随时喂奶,更加谈不上按需哺乳[8],所以,母婴同室绝对是母乳喂养成功的第一步。母婴同室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非母婴同室者,所以观察组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数高于对照组。婴儿被生下来以后,母亲第1天有少量的粘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些乳汁就是“初乳”,初乳是任何奶粉都无法替代的宝贵乳汁,一般来说,初乳不要浪费掉,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在妈妈的身边能够喝到最最珍贵的“初乳”。由于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IgA抗体,这些抗体在肠道中不会被消化,它们在粘膜表面对感染和过敏原的进入进行着抵抗,便可以保护新生儿免受细菌的侵害,所以应当尽可能地给新生儿喂初乳,增强新生儿的抗体,从而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另外,成熟的母乳中含有对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它细菌和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故而更有抗胃肠道感染和抗病毒活性的作用。母乳比牛乳含有更多的乳铁蛋白,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正因为观察组1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数高于对照组,所以观察组新生儿腹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和临床观察母婴状态,可见母婴同室对于产妇和新生儿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4 结语
母婴同室,是建立母婴关系、增进母婴感情的良好开端。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母婴同室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和产妇的康复。新生儿睡在妈妈旁边的小床里,为母婴相互接触和沟通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并通过母婴相互接触为日后的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母婴之间靠视、触、听、嗅甚至味觉等方面来传递信息,以达到心灵感应和相互沟通。为了养育健康、活泼的孩子对产妇和新生儿采取母婴同室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和成长哺乳时间应提倡按需哺乳,即婴儿哭了就要喂养,奶胀了就要喂养,不限时,不限量;母乳喂养时不要用奶瓶、等代用品,以免引起错觉,也不宜用牛奶、奶粉等代乳品,要求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对母亲而言,婴儿吮吸,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复原,防止产后出血。对婴儿而言,母乳中含有丰富营养成份最能满足婴儿发育成长的需要,容易消化吸收,防止腹泻,温度适宜,经济实惠,同时母乳中含有抗体,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还能增加母婴之间感情。目前,母婴同室作为医院一种新的管理制度,至今已广泛开展,母亲用母乳喂养婴儿会很方便快捷。母乳也会来得快,这使婴儿更能心满意足,对那些喂养宝宝有困难的母亲特别有益。严禁“三奶”进入母婴同室区,以保证4~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降低婴儿死亡率,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加强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映梅,张志清.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1):31.
[2] 王爱兰.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6):30.
[3] 李氏天,肖相云.2007-2009年两院分娩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状况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508.
[4] 赵慧栋,李娟.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1(31):2887.
[5] 朱大萍.剖宫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27):136-137.
[6] 王淑平,张丽荣,王金风.产后出血原因与治疗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
[7] 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12):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