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创业困境

大学生创业困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业困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创业困境

大学生创业困境范文第1篇

摘要:大学生是创业型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在优势的创业者,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着创业信心、资金、能力不足,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机会型创业比例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创业现状,通过分析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困境

一、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

1.创业资金不足

资金是创业的先决条件。有的被调查者虽已选定了创业项口和发展方向,但因为资金问题,致使创业项目无法启动或半路搁浅。当被问及“导致你无法创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选择最多的是“资金缺乏”,比例为38%,其他的为“创业风险大”(占35%)、“创业能力不足”(占32%)和“经验不足”(占27%)等。这说明“缺乏资金”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因素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很不完善,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结构单一,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虽已出台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政策,但手续繁琐、门槛重重等诸多问题,使得实施情况极不理想。有数据统计,自2006年开始,广东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可到口前为止,发放的贷款寥寥无几。

2.相应的政策、法规发展滞后

目前国家、政府出台的政策、法律等制度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比较多,但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尚处于空白,地方性法规就更少了。由于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历史比较短暂,各方面认识不够,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法律、金融等设施不完备。政府政策尚未到位,从行业归属角度讲,“创业”涉及劳动就业、科技创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民营经济、投资融资等部门,许多地方都在热衷于设立上述管理机构,以便把“创业”这项工作管起来,造成各项手续审核过多,通常情况下还要准备一笔不菲的办证费以及多种手续费,市场准入的成本和门槛太高,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严重阻碍。

3.有创业机会,但创业能力不足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施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战略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广阔的技术机会、市场机会和政策机会。可在调查中发现,当被问及“你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什么”,选择最多的除“创业资金”(占45 %)外,其次是“创业机会”,比例为42%。这说明被调查者尚未认识到我国创业型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创业空间和无限的创业商机,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足。在被问及“你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原因是什么”,选择最多的是“创业能力”,比例为42%。在被问及“如果你想创业,你希望得到学校哪些帮助”,人数比例较高的依此是“创业能力训练”、“创业实践活动”、“创业知识”等。

二、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对策

1.拓展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提高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可获得率

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作为创业的引导性资金,资金可来源于政府、社会、银行等多种渠道。政府出资或鼓励民间成立专门为初创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融资支持引导企业参与大学生创业。可借鉴美国做法,和企业联系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对于企业感兴趣的创业项口,可探索以科技、人才、项口入股等方式,直接纳入企业自身的运营,建立大学生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创业模式

2.完善和健全创业政策法规

政府应对大学生的创业给予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清除一切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体制性障碍,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规保障系统,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创办企业的相关费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对在异地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户口、档案等方面的照顾,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法制环境建设,特别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还可以给予创业大学生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让他们对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予以重视和扶持,使得创业大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拿到启动资金厂另外,针对很多毕业生不了解创业政策的状况,建议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如劳动局、人事局等)到大学里开展创业知识宣讲活动,把当前出台的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支持、金融资助第一时间带给学生,可有效避免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损失。

3.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创业者个人的因素,创业者的能力以及对创业的认识、准备决定着整个创业团队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做充足的准备,要做详细的市场调研,要有“风险意识”,有能承受风险和失败的能力。要通过各种方式补充创业缺乏的经验,要督促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创业教育培训,使创业教育的理念以及创业成功者的经验深入内心,同时多调研、多搜集相关行业的信息加以总结,以补充缺乏的商业经验。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困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困境;影响因素;对策

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中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世界上高技术领域的创业热潮的影响,创业教育逐步得到重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将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要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业教育既要重视创造性、自立性、主动性、责任感等创业精神的塑造,也要重视工商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创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教育,才能提高全社会的创业能力。而探析造成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影响因素则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帮助大学生走出创业困境的核心。

一、造成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影响因素

(一)缺乏专业创业教育师资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尤为缺乏。当前,担任学生就业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作为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主力军。但是因为本职工作的原因,相关专业进修机会很少,教学技能与专业教师相比也较弱,再加上没有企业锻炼经历和实践经验,对企业的运营一整套程序通常从书本获得,而亲身经历很少或几乎没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形式教授,对企业运作的环节等重要细节也表达不准确,往往使得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另一方面,除了本校教师以外也聘请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学生讲课,管理者实践经验很丰富,但缺乏教师教授的技巧,往往导致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性,教和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创业教育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课程的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受固定思维的影响,缺乏灵活性,缺乏个性。众所周知,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高,课程开发难度较其他同类课程更难,加上许多高校极度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导致创业课程的开发动力不足,创业课程开发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数量及质量也极为有限,而且创业课程太过独立,没有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体系,学科之间没有很好地渗透。教材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各校都以自编讲义为主,课程内容的安排基本上以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创业史作为案例讲述创业过程,其内容过于陈旧,创业模式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典型性不强。

(三)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动力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尤其是服务性创业项目,没有资金保障很难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技术性创业首先需要启动资金,后续还需要准备好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一旦资金链接不上,企业很可能中途夭折。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调查来看,资金匮乏是创业失败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众多创业者中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主要原因是创业经验少、金融方面缺乏信用基础,如何在创业中吸引资金支持已成为一个课题,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四)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有待改进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大多依赖于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团委等部门推动,所指的创业,仅仅是去开办公司、企业或工厂这种狭义的创业,并且大多停留于提供一些创业课程或活动。有些高校虽然提供一些创业的平台,但这些平台只停留在作为对外展示学校品牌的窗口,没有从学生长远发展着眼,实实在在去扶持一些创业计划。主要原因在于:校领导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师生员工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成为一种系统、完整的教育理念,没有渗透进学校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成为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同时高校创业教育的方式也较为落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使用的工具也较为单一,如黑板、PPT,而传授创业能力的教育则几乎没有。

(五)大学生创业缺乏政府政策及各项配套措施支持

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些优惠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很好地落实。另一个问题就是创业的学生往往不能忽视现实的问题即户口、档案等落实情况,而这些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到目前还没有很好落实。最后,为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的机构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仍处在独自奋战的阶段。

二、破解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成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基地,必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创业师资可分为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要注重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精神示范;实践型教师的培养要注重创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构成应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及创业成功者、相关政府专业人员组成。为了建设科学的、创新的教师队伍应积极做好以下工作:(1)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加强校内培训、校际交流、学习研讨、相关资格认证工作等,全面提高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2)邀请省内外创业教育优质师资在辅导员中定期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作用;(3)鼓励相关教师进行创业,积累创业经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吸取技术创新专业到学校任教。

(二)创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把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创业指导讲座、优秀企业家创业论坛等创业教育课程活动。这些作为创业课堂外创业知识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意。二是将一些独特的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首先将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渗透与融合,比如应把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入创业教育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成果引进和吸收过来,开发符合我国大学创业实际需要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高校还应该结合大学生创业目标、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去,形成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三)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项经费

首先学校划拨专业基金用于创业教育,重点扶持学生创业的项目、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项目的孵化扶持、创业师资力量建设等。其次鼓励各二级学院通过自身的资源争取校内外各种机构、团体、企事业单位或校友的捐助等,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最后利用政府创业计划,开通大学生创业助贷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坚持思想引领,更新创业教育观念

2000年欧盟达成的十年经济发展规划,即“里斯本战略”中指出“创业教育的益处并不仅仅局限于创办企业和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创业就是“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将创意付诸实施的精神和能力”。可见高校不能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创业教育的唯一目标,而是要深层次去看待、理解、实施创业教育。许多高校把就业作为根本目标,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后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当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了解创办企业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是创业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大学生在学校接受创业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毕业时是否具备创业的能力,而是要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并对创业知识有所了解。

(五)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部分,高校要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利用当地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现有园区和孵化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放宽政策并投入资金完善创业场地、创业设施等硬件设施,让每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业计划。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解决一些他们的后顾之忧,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场所限制、减免有关行政管理费用、实行优质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实行创业补贴、实行成功创业奖励、实行创业吸纳就业岗位补助、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行创业培训援助、实行人事和社会保障服务等,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直接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将在社会生活中体现,这一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教育质量。了解大学生创业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创业教育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困境也将迎刃而解,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也将迎来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施永川,黄兆信,李远熙.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71-75.

[2]黄兆信,施永川.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83-86.

[3]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4]周琼.是工作“难找”还是人才“难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7).

[5]赵彩瑞.积极面对就业压力树立现实的就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7).

大学生创业困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

一、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一)为经济增长创造动力

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这表明在未来的几年内创新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促进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换代,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鼓励大学生创业对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6(二)缓解就业压力

近几年,毕业生人数井喷式发展,不断出现“最难就业季”,由2008年的应届毕业生559万人,到2010年的631万人,2013年699万人,2016年应届毕业生人数更是再创新高,达到765万人。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鼓励大学生创业,为社会带来新的驱动力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缓解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近几年,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上涨,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整体大学毕业生质量的下降。当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学生创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文章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意识薄弱,创业能力欠缺

受传统观念、大学生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薄弱的现象。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要求具备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备法律、融资、管理、社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是这正是当前大学生创业所欠缺的一部分,很多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是他仅仅掌握、学习了某一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加上参加社会实践获得锻炼的机会少,创业能力不足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

(二)创业教育不完善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实践环节有所欠缺,这就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开展;同时,师资力量不足,多数任教老师缺乏经验,这些也是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创业政策、资金扶植体系不完善

近几年,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创业,但是目前出台的创业政策还存在着政策“不着地”,无法贯彻落实的情况;在调查中还发现,资金筹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扶植体系还不完善。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素质

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与自身的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自身应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创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提升自身面对困难克服挫折的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教育在这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首先,要调整课堂体系,因材施教,完善课堂和教学,是学生掌握必备的创业知识;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和政府、社会共同搭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训练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基地,确保大学生在真正实施创业之前就对创业有真切的感受;最后,还应当通过各种创业大赛,科学指导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对创业的认识。

(三)增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植力度

首先,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氛围,社会不认同、家庭不支持往往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社会环境往往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应当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通过广播、媒体、自媒体等形式宣传大学生创业的优秀事迹,改变以往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其次,大学生创业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需要来自政府、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帮助,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植力度,增强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便是重中之重,要确保扶植政策的有效性,简化相关创业手续,主动给大学生创业予以供指导,并提供便利,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唐百锋.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阈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2(6)

[2]李红.创业素质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3]张文强.大学生创业障碍及对策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

作者简介:

大学生创业困境范文第4篇

0 引言

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被称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力之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家层面众多创业政策相继,各地高校关于创业创新教育的教改举措和休学创业政策也逐步落实,纷纷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和实践。

1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明显不足[2],具体表现在创业参与度不高、创新技术含量低、创业成功率不高等。由于长期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具有创业优势,往往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中坚力量。美国作为世界上创业教育发起最早、普及最广和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其创业教育就是起源于商科学院[3]。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地方高校在生源、科研、师资等方面处于劣势,只有主动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形成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才能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思路。因此,探索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困境及教育破解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之困境

2.1 运营能力困境

运营能力即经营运作管理能力,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运用企业的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4]。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运营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自信和勇气,冒险精神不足;自高自大,不能充分估计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以至于惨痛失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愿意亲力亲为。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只重视专业理论的教育,轻视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规划上,多数高校还仅限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较少采取受众面大的常规性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专业见习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主要忙于考研、就业、考公务员、考证书等事宜而形同虚设。

2.2 团队困境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甚至有投资人说,宁愿投资于具有二流创意的一流团队,也不愿投资于具有一流创意的二流团队。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团队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团队成员同质化严重,大根据我们的调查,62.9%的大学生选择“大学同学”作为创业合作伙伴,这种成员之间的同质性不能实现优势互补;缺乏宽容和合作精神,由于大学生缺乏沟通技巧和宽容精神往往导致团队的矛盾和分裂,成为创业过程中的绊脚石;团队管理制度不规范,大学生创业团队在激励制度、招聘制度、法律法规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上往往不够规范和细化,随意性较大。难以长期持续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项目困境

“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尤其表现在专业技术方面。理工科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往往已经掌握了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新型技术,企业存活和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特长,MBA学生一度被硅谷嘲笑,甚至有人认为MBA学生创业意味着泡沫的到来。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更多的会偏向服务、餐饮、娱乐文化等技术含量较弱的第三产业,在创业活动中往往扮演的是销售、财务、客服等辅助角色,彰显的决策力度小。而技术门槛低,启动资金低的项目和行业的竞争往往是非常激烈的,这造成了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困境。

2.4 资金困境

调查显示创业资金已经成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有近70%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创业启动资金不超过10万元。由于大学生创业项目收益低、风险大的特点,导致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上缺乏动力,不能很好地落实。一些社会组织如工会、企业联合推出的创业扶持基金和贷款基金等,往往手续烦琐。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资助、亲戚朋友的转借和个人的积蓄,占到80%以上,但往往数额有限,且缺乏可持续性。

2.5 环境困境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许多地方高校尚未形成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和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循规蹈矩、甘于平庸、封闭的校园文化氛围消磨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朝气和激情。就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来看,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毕业后考研、考公务员以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去冒风险创业。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失败者的包容和理解。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害怕在创业失败后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从而创业兴致减小,对创业望而却步。

3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

3.1 重视创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运营能力

运营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逐渐成长形成的。经管类院校和专业要树立“大创业教育”的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业前就体验基本的创业经历,为日后真正的创业活动做好铺垫。通过金融和管理类心理测试来了解经管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在言传身教中向大学生传递企业家精神。将课堂扩展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自主寻找经营地点、策划经营方案、设计销售目标、分析预算以及广告策划等,并请专家评析、指导,提高创业素养。积极倡导创业计划大赛的开展,为参赛大学生提供专业教师引导、市场信息咨询和理论知识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培育团队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团队建设能力

创业是激烈的商场实战,成功要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研发、技术、市场、融资等各方面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作为创业导师的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创业者掌握薪酬、股权、机会、情感、环境等多种激励方式的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团队建设能力。对于风险投资者、普通员工等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也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3.3 配备跨专业创业教育师资,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开发

在“互联网+”的变革时代,只有那些能及时发现用户需求并快速转化为商业机会的创业项目才会有很好的潜力和前景。大学生创业者要以更创新的思维、更快速的行动、更高的专注度、更深的细分领域去选择和判断新型的创业项目。高校要加强对校内创业教育课教师的职业培训,强化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兼职师资队伍的组建,形成多元化的创业导师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日益成为与专业教育并行的通识教育、经管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似乎越来越被淡化的背景下可以考虑依托双专业、双学位形式对经管类大学生进行跨专业的创业教育。除了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外,还应鼓励和重视大学生创新创意的挖掘和开发。

3.4 引导大学生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从教育破解的视阈来看,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把创业融资列为创业必修课程,从如何有效利用政府基金扶持、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者的投资等多种方式的融资入手,拓宽学生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视野。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高校在缺乏支持经费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联合融资,降低融资风险。还可通过校企合作、举办竞赛等方式搭建吸引风险投资的平台,积极探索让大学生以技术、专利、管理入股的新型融资机制和加盟连锁经营等低风险、低投入的经营模式。

大学生创业困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络创业;大学生;胜任力;困境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88?04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互联网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创业的活动。然而事实证明,能够成功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公司少之又少,很多大学生的网络创业都以夭折结束。在国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1%,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尚缺乏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的素质和能力,笔者简称其为胜任力。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所面临的困境、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网络创业胜任力的对策和措施。

一、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从1999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企业——“成都亚虎”诞生以来,随着十多年的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最初网络创业貌似都是精英们的天下:邵亦波的Ebay,李彦宏的百度,张朝阳的搜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随着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熟悉,网络创业已不再是精英们的天下。从精英转向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时代已经到来,在2010年大学生创富排行榜前一百位中就有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网络创业主体层次的多元化是网络创业得以普及的根源所在。同时,被大家所普遍理解的网络创业概念也在多元化。经过我们对浙江高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知的网络创业形式包括:网络购物、软件开发、建立网站、网络服务以及其他网络营销方式。概念包括:开办网络公司、利用网络开创一份事业、开发前沿的网络科技项目、经营网站和网店等。其中,有40.3%的大学生会选择在网络购物的方向上发展,有33.5%的大学生则会选择倾向于网络服务方向的创业,这也体现了网络创业的集中化。[1]

尽管当今大学生网络创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使其开创的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并不得不面对一些困境。

第一,有创意、有兴趣,但后劲不足。当今大学生选择网络创业的主要目的已不再是解决就业问题,而是以挑战自我为出发点。有52%的被调查者表示是由于自己感兴趣使然。这就形成了“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的现象。大学生在进行网络创业之前,并没有作出充足的可行性分析,大多是创意驱使。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大学生网络创业不符合“利益驱使”的商业规律,因此形成了收益低,成功率小的普遍现象。

第二,资金不足。所有创业首先要迈过去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资金问题。但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而言,吃穿住学的费用基本都来源于家庭,并没有收入可言。这无疑是网络创业的第一个难关。在调查中也不难发现,有76%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创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是资金问题。

第三,经验不够,互补性不强,缺乏社会关系。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接触的一直都是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接触的人群比较单一,缺乏社会关系。单一性的人群接触让大学生在组建创业团队时也显露出弊端。74.2%的被调查者都会选择合伙创业,但是其中40.3%的大学生在选择创业伙伴时居然会选择同龄人。这样无论在经验上,还是知识水平上都难以实现差异性。不能实现互补的团队,就像不能相互磨合的齿轮,转动起来当然不会顺畅。在调查中还显示,有41.2%的大学生又希望自己的合作伙伴是有成功经验的。这也证明大学生在网络创业中经验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

第四,面对风险与失败,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由于很多主观及客观因素大部分都会以失败告终。但是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激情有余的情况下进行网络创业,没有预见风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在失败后,会有消极对待的心理反应。这会成为总结经验的障碍,也会增加心理的消极暗示,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埋下不良的种子。

第五,社会、家庭舆论压力大。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是安稳、守旧。“官本位”的思想一直灌输着每一代人。对于正在就读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很多家庭都是抱着毕业后追求好工作的心态。认为顺利毕业、找到好的工作、职业稳定、薪资丰厚才是成才之路。所以进行网络创业这种相对于传统创业更为新鲜的创业模式,大多数家庭则是抱着摒弃的态度对待。很多教师和同学认为学校里的学术氛围与商业性质的网络创业格格不入,网络创业会与学习相冲突。而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艰难导致的成功率低更是成为社会不看好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原因所在。

第六,网络创业教育滞后。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教育还在起步阶段。有60%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前都是通过网络学习、书籍学习以及咨询有经验的网络创业人士获得网络创业知识的。我国的高校大多重视的是搞懂背熟,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更加忽视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尽管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启动创业教育,但是真正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为数有限。这就难以适应大学生网络创业对教育的需求,也难以实现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网络创业中的指导性作用。

因为在网络创业中大学生要面临如此多的困境,所以调查中显示,39.8%的大学生在预测自己的网络创业前景中表示很有压力,30.3%的大学生是迷惘的态度,而18.1%的大学生则是抱着赌博心态进行尝试的。只有8.1%的调查者对于自己的网络创业前景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