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改革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 《商务英语函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行业在迅猛发展,而外贸行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一新形势对当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的发展,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意味着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英语语言功底及扎实的外贸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商务人才。那么,职业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就要面对新形势,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从事外贸行业和国际商务工作的一线人员,培养“语言+专业”的高素质复合人才,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在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信件已取代了传统商务信件,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被人们广泛应用。
一、《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介绍
《商务英语函电》这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进行书面信函往来、业务沟通的能力。该课程融英语语言知识和国际商务外贸业务知识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和写作外贸英文信函的能力,使学生能阅读、翻译和写作外贸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信函和用英文进行其他对外贸易活动,是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通常按照外贸业务流程,教会学生能够用英文邮件建立业务关系,如询盘,发盘,下订单等。该课程融英语语言知识和国际商务外贸业务知识为一体,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教学现状
教材方面:现有教材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是按照外贸业务流程来设置的,但是每个单元的案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前后并无关联,学生很难对一笔完整的交易有直观印象。其次,教材的内容与实际脱轨,缺乏与实事接轨的实操案例。再次,教材过多强调语法知识,设置的课后习题也大部分是训练语法和词汇句型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处理能力训练。最后,教材的编排过于单一,每个单元都是遵循着样文、句型、习题的模式,略显枯燥。
教学方法:教授《商务英语函电》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从事过外贸工作,缺乏实操经验,于是在授课过程中就会过度强调词汇、句型和语法的讲解,使用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教学生如何读写这些外贸术语,如何记住常用句型和写作模式,长期下去,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趣。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课文、句法、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在书上做笔记,课后背诵相关句型和样文,在写作中也是仿照样文,稍作修改,以致很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实际操作时仍然无法下笔,不知如何写作函电。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函电》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涵括外贸知识与英语语言能力,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但传统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理论知识虽有所增加,但在实际岗位中,他们的实操能力不尽如人意,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用英语进行外贸相关业务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外贸知识与英语能力结合在一起,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与企业的需要。
四、课程的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函电》是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在不同的商务环境下写出表达准确、得体的商务英语函电,从而达到不同的商务目的。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兴起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个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系:从社会本位转向以学生为本位。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制定该课程三维目标时,也秉承着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做到准确精练,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英文邮件和国内及国外公司建立业务关系、进行询盘、报盘、还盘和受盘、签订合同、付款方式、解决商务争端。方法目标: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获取、分析、归纳、交流、将知识综合运用和转换的能力。情感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沟通与交流、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教材方面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材建设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教材调研,选用高质量的《商务英语函电》教材、辅助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实性与实操性;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组织在外贸企业工作过的教师和长期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合作编写教材,结合教师在外贸实践中的经验,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教材应具有知识的前沿性和很强的实践性,与现代网络电子邮件并轨,课后多样化进阶式练习。教材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系统性,按实际业务流程为主线,贴近当今公司业务实际,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完成国际业务往来函电。另一特点是时效性,加入国际贸易公司和国际贸易实践工作的真实案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改革的最主要问题是应当改革教学方法。近年来,我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鼓励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在教学中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任务型教学法颠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为学生设置真实的商务情景,给学生发放任务卡,在任务的驱动下,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任务教学理念是“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以外贸业务进展的不同环节和内容进行课程的学习情景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实际岗位需求,按照一笔交易的业务流程来设计一条主线,从基本写作要素及建立业务关系开始,然后进行询盘、报盘、还盘和受盘,签订合同,付款方式,后续管理,使每个单元的内容连贯起来,然后在每个项目下设计相关典型任务,学生通过课前自己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等完成各任务。在完成设置的学习情境和典型人物时,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书籍、新闻报刊等方式搜集相关公司的资料背景。在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再以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分组代表不同的外贸公司,按照外贸流程具体环节完成一笔交易的各个流程,内容包括对对方来函的阅读理解、设定写作结构、进行协作写作,然后以口头陈述、书面报告、PPT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对其他同学的成果给予组间和组内评价。因此,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和典型任务时,必须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并结合行业、企业、岗位进行实践。例如其中有一个学习情境是询盘,按照工作过程的要求,可分为三个典型任务,分别是确定目标产品、获取产品信息、产品描述。教师给学生发放任务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每一个任务,最后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和其他小组对该组表现进行评价。这是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教学条件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应充分利用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和国际商务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仿真贸易流程实训,创设仿真情境,便于实践操作与演练。实训室将包括产品陈列室、商务洽谈室、模拟公司、多种商务实训软件、电子商务实训软件、秘书及行政管理实训软件、电脑速记设备、电脑、网络及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商务中心将能够呈现外贸业务运作流程和主要环节,能够完成整套商务英语函电拟写仿真练习。
此外,学校应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基地单位的合作。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当地较为专业的进出口公司,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训实践机会,让学生得到更多实际体验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更主动地学习专业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商务英语函电》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紧随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学校也要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完善教师教法和教学条件,着力打造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外贸业务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为.与时俱进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2014,(21).
[2]张龙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改革[J].池州学院学报,2013,(5).
[3]窦柯静.《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改革与实践[J].海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一、当前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学生对拼读规则不甚了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表达和运用。但是,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领读、跟读”式的词汇教学法,部分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语音和语法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有些学生甚至没有掌握词汇的拼读规则,致使学生很难运用词汇的拼读规则来记忆词汇,如about,绝大部分学生的词汇学习法都是a-b-o-u-t,将单词拆分成字母,然后通过死记硬背相关的组成字母来达到对词汇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难以提升。
(二)词汇教学脱离语境
对于词汇教学来讲,结合上下文或者相应语境极为重要。因为,词汇往往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特定的含义。但是,当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往往传统而落后:词汇教学孤立,没有结合语境和上下文的意思,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每个单词的不同用法。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不能够将词汇的真实含义牢记心中,往往都是背过了,过几天又忘记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重记忆,轻运用
对于词汇的学习来讲,运用是根本目的。但是,当前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往往忽略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在教学时都是强调学生词汇量的积累,让学生将课本上或者一些其他词汇本上的单词牢记于心,并让学生牢记每个单词的不同用法。这样的记忆模式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将失去词汇学习的意义。如果学生的词汇学习没有和运用结合在一起,即使掌握了大量的词汇用法和意义,也容易混淆,本末倒置,最终使得学生的词汇学习失去应有的价值。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对策
当前,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词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音、形、义相结合,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对于词汇教学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英语词汇的拼读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语音是词汇学习的根本,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语言知识都不了解,那势必会严重影响词汇学习的效率。尤其是对于现在的英语教学来讲,语言能力的提升是教师教学的目的和根本,所以掌握语音规则是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音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把握,如国际音标、拼读规则、音节以及重音等。尤其是现在的自然拼读法,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结合语境,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而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语境,加深学生对词汇含义的理解,促进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语境法,提高学生对词汇的了解和记忆能力。语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结合上下文、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等加深学生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三)强化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改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促进词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总之,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发现词汇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词汇教学的效率。本文就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标准,通过分析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参考文献
[1]McCarthyM.Vocabular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2]苏昌凤.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J].基础英语教育,2011(4):63-6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通常情况下是指有关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进程等,其中,课是内容,课本、讲义以及网络资源等其载体;而程是指进程,其表现为具体的授课行为。在我国,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职业教育采用学科课程,行动课程主要是专业课程,而项目和任务共同构成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核心环节。因此,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进而将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进行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职责就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实际上,课程改革是教与学的改革,就具体目前的状况来说,是改变授课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技能培养的地位,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和虚拟性”向“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方式转变的过程。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针对就业岗位,将传统的学科课程转变为行动课程,进一步实现课程要素的变化,同时实现课程内容向课程评价的转变,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将以实践、操作活动为中心,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学内容将会根据岗位技能的真正运用而进行调动。其次是改革教学模式。在当前环境下,职业教育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等。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做”,而不是“讲”,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这就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还有是改革教学场景。在传统的课堂上,行动课程是无法开展的,组织开展行动课程教学,通常需要借助特殊的场所来实现。其实最好的教学环境就是真实的岗位工作场景,但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对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提炼、模拟。为了开展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需要布设教学场景,比如,中职学校建设一体化教室,就是布设“真实”的场景来为行动课程提供教学“课件”。再有是教师队伍的改革。任何课程建设和改革,其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理念、能力关系着课程改革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队伍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全体专业教师的职责。就目前来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最后是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实施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所以,建设、改革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建设最适合自己的课程,那么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学生们的基础课功底、整体素质、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并且还要在学生的培养中及时调节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场景等等,要清楚课程改革的目的,如何去做以及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所在,如何建设等等问题。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把握
在实施课程改革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是应当遵循、依凭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是对理论把持、操作的定位。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准确把握目标,课程改革才有成效。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第一,就业情况是评价验收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同时通过就业就业情况可以考核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是职业学校办学成效最显著性的标识,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评价。第二,就业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中心开展,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进行改革。第三,就业形势对课程改革具有调控、优化作用。第四,就业可以引领课程改革。其次以能力为本位。从心理学上讲,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凭借这种心理特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中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的、技术的、特定职业的”能力目标设置课程,帮助学生培养生存发展所需的技能。从就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技能培训,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本领和能力是其进入社会的资本,同时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再次是把握理论适度原则。把握理论教学的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过于偏向理论教学就会削弱职业教育的职业、实践特性,培养出的学生很可能就会能力、技能不足;而理论功底贫乏则会降低毕业人才的职业扩展性,不利于继续深造。最后坚持实训主导原则。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共同构成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分别是基础、核心和根本。实训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理论知识升华、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如果缺少实训环节,那么所学的理论知识就会难以实现其价值;并且实习实训是学生获得技能的关键,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训,学生才能掌握、运用这些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向社会的平稳过度,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要点
1.实用性。
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学有所用是必然的要求。如果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实用性不强,那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中。
2.先进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往往滞后于这种发展和创新,讲授和训练的素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时,由于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都是旧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运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保持先进性,及时更删课程内容和项目,力求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趣味性。
现在职业学校老师们往往会抱怨:学生的整体素质太低,“课不好上”、“学生不学”等等。因此,如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成为一线教师的头等大事。一般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趣味化改造。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糅合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成效,但也是现代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直接问题。
4.互动性。
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状况和对课程改革的接受程度,对整个课程改革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课程改革和认同感方面的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培训的体育教师进行基本情况和认同感调查,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教师基本素质状况与课程改革的需要之间是否一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接爱程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2认同感问卷的形成
认同感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领域,是由“认同”概念引申而来,又称接受度。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将认同感定义为,认同感(receptivity)是指主体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正面的态度和行为。本研究以香港学者李子健、尹洪飚的研究模式为基础,以其“改革认同感问卷”为研究蓝本,结合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其修订,形成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同感问卷。该问卷包括七个变量:教师推行新课程的行为意向;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新课程实用性;教师关心事项: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非成本效益评估;校内支持;校外支持。问卷经过小范围内的先导调查,最终形成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同感问卷。对测量工具进行分量表内部效度分析,除了两个变项(如中学成本效益和校外支持)外,问卷效度令人满意。分析认同感问卷,态度和行为意向与其他五个变量之间存在非常普遍的正相关。认同感问卷及其分量表信度系数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结合以前研究来看,该问卷质量较稳定,是一种测量认同感的可靠测量工具。调查的数据表明,高中体育教师性别比例为7∶3、年龄多数集中在26岁到40岁之间、教龄集中在5-20年之间、98%以上具有本科学历、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从这些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决大多数体育教师具备了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但是教师性别比例不均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由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对身体素质要求偏高,教学活动需要在室外进行,致使参加体育运动训练的女性偏少,高等学校招生男女比例不均衡。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男性教师较女性教师更喜欢体育教师的职业,可见如何缩小男女教师比例,鼓动更多女性学习体育专业,从事体育教学应该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课程改革专家认为,教师职称理想比例应该是高级、中教一级、中教二级接近于1∶2∶4,然而,调查中样本比例却是1∶1.6∶0.9由此可见现在的体育教师的比例与专家所预期目标差距很大,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的工作十分艰巨。
4体育教师认同感现状分析
4.1教师基本情况与其认同感之间的关系
对教师的基本情况(性别、学历、职称)与认同感感之间关系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表明:拥有不同学历、性别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行为意向上均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进行配对分析同样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与行为意向上却表现出显著差异。无论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的高级教师在推行新课程行为意向上积极性都比较差,普通中学一级教师在推行新课程行为意向上比二级更为积极,其余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各级教师之间在态度和行为意向上并未发现显著差异。
4.2教师课程改革的态度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普通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而且认同感明显高于重点中学教师。体育教师大多数是新课程改革“支持者”,“拖延者”和“反对者”为数不多。这与普雷特模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影响重点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行为意向”方面的主要因素是“非金钱成本效益评估”和“校内支持”两个方面,对态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校外支持”和教师的“非金钱成本效益的评估”,所谓教师非金钱成本效益的评估,即教师对教学的满足感、对学生发展的关注程度影响教师认同感一个关键因素。而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分数很高,表明体育教师对自己职业很热爱,并愿意积极主动参加课程改革。而且要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对课程认同感,还应在其他相关因素上多做努力。
4.3新课程的实用性对体育教师认同感影响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课程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学生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交往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就使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同时也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其科学含义,以适应新问题。实际上,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阅读专业期刊杂志、搜集资料、对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出现问题解决办法等问题,只有解决问题时,体现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团队精神,这一点说明我们体育教师虽然在思想上基本具备了课程改革的素质要求。但是其他几个问题,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教师对专业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因此,如何将教师的思想转变为切实有效的行为是当务之急。通过对体育教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必须的物质资源匮乏,缺少经济支持和必要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可见物质基础较差影响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信心和接受程度。
5研究结论
5.1不同性别、学历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感无显著差异,普通高中教师认同感明显高于重点高中,不同职称体育教师认同感存在明显差异,中教一级明显好于其他各级。
5.2必要的经济资源和物质资源保障相对匮乏是导致教师对改革认同感不同的主要原因。
6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学;解决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从重视物理知识的灌输向重视学习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良好的分析和思考的习惯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上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然而目前,由于教学设备、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多重问题,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资源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内容,如实验探究、文献探究、调查探究等。物理教学更强调实验探究,然而目前,由于经费和人力的局限,现阶段,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器械、实验人员的整体素质等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再加上目前各高中普遍扩招,进一步加剧了有限的实验设备和过多的学生人数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仅是实验设备短缺,由于高中经费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局限,很多高中尽管有图书室、期刊室和电子阅览室,但是资源都比较缺乏,部分高校甚至不对学生开放,致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可能有效开展。
1.2 对新课程理念了解不到位
尽管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但是由于大部分物理教师都没有接受或接受很短实践的新课程同时培训和专业培训,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只是初步了解新课标的要求,对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和目标要求等还存在困惑,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难以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做好正确的定位和调整。教师与学生并非出于真正平等的地位,因此也无法实现真正的两性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新课程理念并没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真正实施。
1.3 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物理的教材内容、教学重点、授课要求以及授课重点都有了重大变化,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固化了老师和学生的思维,导致新课改实施,许多高中物理教师都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导致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展开。高中新课程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由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课程创新能力以及学科综合能力不足,导致新课程指导下的物理教学课堂纪律混乱,教学效果不佳,导致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都难以实现。
2 推进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
2.1 加大对物理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
传统的物理教学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导致物理教学的课堂气氛较差,教学效果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加大对物理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配备一些必要的实验器材,为进行实验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物理相关期刊读物的购进,开拓学生的物理事业,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2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规律以及高中物理学科特点来进行教学。例如,高中物理中的某些物理过程和物理方法可用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和图像来表示,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教导学生利用图像表示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等所表示的物理含义,从而更好地分析物理过程,总结物理规律。
2.3 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素质
教师是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素质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要贯彻新课程理念,首先必须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老师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才能准确把握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方向与精髓,发挥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实践探究活动的作用。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素质,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物理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跟得上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步伐。
3 结论
新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各位教师是主导者和实施者。目前,新课程改革还任重道远。要确实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必须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实行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方法,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