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药产业;制药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91-02

医药产业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同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一样,是国际公认的当今快速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医药工业不同于传统工业,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由于其发展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因而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未来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我国医药工业一方面正在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掌握现代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如何面对医药产业的社会需求,密切关注行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动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1 发展现状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医药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潜力大,成长性好,处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7000个制药企业,能生产原料药1400余种,每年实际生产近900种,生产制剂药4000多种,植物药8000余种。我国有化学制药企业2000多家,化学原料药品种居世界前列,出口原料药占世界原料市场的20%以上。这表明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日益成为世界制药产业链中的新轴心。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产值年均增长17.7%,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仍未摆脱以小型为主,以原料药生产为主,以仿制品为主,以内销为主的格局,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作为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高风险的产业,中国的医药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却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确立医药强国的位置。例如,2003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为4060亿美元,其中美、欧、日三大市场占了88%;而当年我国医药销售额为2464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8%,其中出口约46亿美元,只占全球销售份额的1%左右。我国出口的产品中,以中低档原料药为主,制剂产品占出口额的10%,国际医药企业利用这些原料制成药品后,又出口到我国。

此外,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操作理念落后,也长期困扰着医药行业,我国医药行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亟待提高。

1.3 发展趋势 医药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医药行业竞争对手变得空间强大,国内市场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市场竞争变得更为直接和生死攸关。

世界医药的未来发展新趋势是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天然和生物药品将成为医药行业主要经济增长点。天然药品、生物药品和非处方药将形成2l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

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期问的发展重点是着眼于自主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因此,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将主导我国未来医药市场已成为共识,医药行业中,普通药品已进入薄利时代,新药以及具有市场独占性的药品将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支柱,我国医药行业开始进入自主创新时代。

2 医药行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医药行业已进入技术创新新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可以预见,以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主的既懂制药,又懂工程,还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医药市场的宠儿,尤其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以进行产品和工艺及设备的更新改造、GMP设计和验证、生产管理等。而以往那种只懂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人才和只懂得工程设计的工程类人才,都无法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要求。

为适应世界医药产业的发展潮流,改变我国医药产业的落后现状,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满足医药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

3 国内外制药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3.1 国外现状,自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大学开设制药工程高等教育以来,美国已有多所大学设置该学科。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高校也相继设置了该学科,开展制药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或把制药工程学科作为课程纳入其研究生教育中。

3.2 国内现状为满足医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1997年把制药工程研究生教育从药学类调整到工学的生物化工学科内。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原有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专业调整为一个专业,即制药工程专业,并招收首届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制药工程专业是为适应21世纪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一个宽口径专业、是奠定在化学、药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基础上的新型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制药工程知识,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少高校越来越重视该专业,学科从设立至今,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142所高校设立了此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8000余人。该专业属新兴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模式和经验,属于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之中。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2篇

(一)学校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对大学英语相当重视,四级考试与学位挂钩的硬性指标使得学生将大量的精力倾注于英语学习。在全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中,专业英语通常归属于专业课或选修课,甚至没有开设,且没有针对专业英语的硬性考核指标,因此学生普遍无暇顾及专业英语的学习。而且随着各高校推广双语教学或者纯英语教学的大势所趋,专业英语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二)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

全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当中,几乎没有系统的专业英语教学研究活动。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相比较,专业英语课程学时少、学分少,部分学校将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与其他专业必修课同时进行,此时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专业知识,理解专业英语就更加困难。更有甚者,为了弥补大四课程设置的空白,将专业英语课延至大四进行授课,此时学生面临就业及考研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专业英语的学习。

(三)专业英语任课教师的匮乏

由于开设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的高校,普遍采用一周2学时,总共24或者32学时的课程设置,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总学时数却偏少,这使得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热情不高。由于专业英语的教学本身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所以公共课的英语教师基本无法胜任,需要由专业教师来承担。但在非英语专业的领域,想要找到口语听说水平俱佳,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教师,难度颇大。虽然现在高校中不乏有留洋背景且英语良好的专业人士,但他们又往往是高端引进人才,面临科研等压力,不太会去从事专业英语的教学,所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选拔非常困难。各高校普遍的做法往往是让专业英语课程成为新进年轻教师授课的“试金石”,虽然不乏可以胜任者,但却很难保持教学队伍的稳定。(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业英语教材的匮乏一直是困扰教学的难题,虽然市面上有一些以“制药工程”名义出版的专业英语教材,但往往与各高校教学的侧重点有偏差,且难度不一,时效性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不得不补充一些相关专业领域前沿性的文章或者资料。而教学方式往往就是逐字逐句地翻译,将英文内容翻译成学生可以理解的中文内容,使得学生认为专业英语课程其实就是一门翻译文章、“中英文对照”的课程,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学习兴趣。而课程的考核也往往是以翻译整篇或者部分段落的文献为主,没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可信度。

二、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交流扩大日益增多,英语业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目前我国的制药工程与国际尖端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故尚处于不断地学习、摸索、追赶、创新的过程中。因此,整个制药企业领域都需要研读大量的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文献和资料,这就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理解专业文献的英语水平。由于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平时专业英语的授课就应该让学生清楚专业英语与未来择业之间的重要联系,对制药工程专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有所了解,纠正专业英语无用或者可有可无的观点,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

目前,开设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高校,普遍采用独立设置课程、独立授课的形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情报的搜集及学习。而且工科类高校还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从最初的纸质文献及书籍的检索,发展到如今的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把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结合起来的尝试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事实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互联网检索到目前国外最新报道的科技文献,然后通过专业英语知识研读文献,找出其中对科研、生产有帮助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完全可以把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课程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既解决了专业英语课程学时数偏少、无法扩充教学内容的窘境,又能把文献检索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避免了检索出一大堆文献却不知道如何去提取其中精华的尴尬。关于专业英语课程开设时间的安排,根据经验,我们认为放在第六学期开设较为合理。此时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大部分专业课程,且由于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关注度仍然较高,故可以将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高度关联起来,有利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

(三)合理地选择教材及教学方式

目前,国内适合制药工程专业使用的专业英语书籍寥寥无几,而且内容普遍较陈旧,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制药行业的现状。为此,我们可以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际,充分利用互联网,从网络资源中选取适合制药工程专业的文献内容,如制剂、分离、设备、包装等,加以整理后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还可以将国际制药企业的产品视频、广告、技术报告、合同、协议、标书、产品说明书等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关于教学方式,传统的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方法已经显示出弊端,学生只会机械地运用纸质词典或电子词典等工具完成翻译。而事实上制药工程专业涉及的英语与大学英语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单词覆盖面更广、合成型词汇多、无语音标记词汇多等特点,有些词汇在一般的词典中无法查到,有些即使可以查到,意思也和真正的专业词汇相去甚远,比如“screen”,在大学英语中的意思是“屏幕”,而在制药工程专业涉及的领域里面的意思是“药物筛选”。因此,专业英语教学不能一味地依赖增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那样往往会适得其反。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可按照“前缀”和“后缀”的区别,先罗列出制药工程专业可能涉及的一些基础词汇,使其触类旁通,比如以”-ase”结尾的“酶”,如lipase(脂肪酶),pro-tease(蛋白酶),nuclease(核酸酶)等,在学完约3000个专业单词之后,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专业方面的基础性文章让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从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外文原版教材中节选。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可以过渡到专业性较强的科技论文的学习。论文可以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与制药工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领域。通过对以上内容循序渐进地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制药工程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正确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及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英语涉及的文献和资料往往以科技性的说明为主,具有严格的标准和科学性,翻译时务必忠实准确地反映原文的内容,但也不必逐字逐句生硬翻译,因为英文和中文在表达上,尤其是专业文献的表达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因此,翻译科技文献的准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保持科技文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结语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效率

生物技术制药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其产品的实现一般需要发酵工程的参与,因而发酵工程是生物药物工业化生产的核心。现酵过程中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因此实践性和应用性强[1]。在工业发酵生产进行的数十年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上升为理论性的知识,并不断继续扩展。这些知识在发酵工程教学中非常关键,也是发酵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2,3]。通过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的面对理论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酵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认识发酵相关设备与学习基本操作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在实验学习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酵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从理论知识出发,结合实验现象,寻找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与制药相关发酵工程实验课开设现状

发酵工程作为武汉大学药学院生物制药的主干课程已有14年,成立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后发酵工程实验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了3年。按照我校生物技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课程如生物技术制药实验和生物化学实验,其教学内容与发酵工程实验课又很大的关联与分工。在武汉大学药学院的具体教学工作中,通过各授课教师的协调,做到在这三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中均不存在内容重复,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虽然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由相对独立的实验构成,但是存在多是相对比较基础的微生物实验内容,不能兼顾发酵各环节和不同发酵类型的不同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其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与整合优化。

2发酵工程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实施方式

2.1提高教学效率

重新设计之前由于实验内容偏向基础的微生物实验,采用比较松散的每周一次课。在新的设计中,每周上两次课,因此过去全学期的实验课程现在半学期就可以完成。但是每次上课都需要至少8个小时,在各次上课之间的时间,也根据实验内容穿插安排取样、观察、制样等过程,保证教学内容可以完成。而且开课时间也相应稍晚于理论课进程,基本在发酵工艺讲解后开始实验课。目的是使学生在对整个发酵工程的内容开始有一定认识后再进入实验课,避免过于陌生而出现盲目的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而不理解的情况出现。与部分院校开设“一条龙”式实验教学不同,武汉大学药学院开设发酵工程实验课是分段式的。其原因:第一是学生的教学安排还有其它课程,很难实现连续数天的时间单独进行实验教学;第二“一条龙”式实验教学要求前后连贯衔接,如果中间某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那么下一步实验就不能按计划进行,会严重干扰教学进程[4]。而采用的分段式实验安排,虽然不是前后相连的实验,但是在内容上比较全面的涉及了发酵工程的主要操作内容,可以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和了解该课程的学习要点。而各实验分别在上课前进行准备工作,可以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实验进程中,由于微生物生长需要时间,因此将不同实验内容穿行。这样可以避免“一条龙”式实验模式中必须等待上步实验结果出来才能进行下部操作的问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降低了与其它课程的时间冲突,同时也方便了课程以及教室安排和学生选课。

2.2实验教学体系整合优化

以前开展的发酵工程实验中,内容以发酵工程基本操作及菌种筛选等为主,比较简单枯燥。改革后结合武汉大学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的特点,与发酵工程设计的相关课程相互协调,避免开设雷同的实验内容,但是又与微生物、微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等相互关联或前后衔接,形成连续而有机体系,彻底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5]。这种综合性的实验教学设计将促进学生从发酵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思考,全面分析某一发酵过程出现的现象,确定关键的操作点,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学习发酵工程知识[6]。

2.3实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与调整

根据我院生物技术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选择实验课程兼顾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安排学生从基本到相对复杂的操作上手,以典型的发酵过程和产品生产为主干知识,将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为7个实验项目,分别是:优化液态发酵条件、机械罐操作及动力学研究、菌种诱变、培养基优化、固态发酵制作米酒、淀粉原料处理、固定化发酵。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方式安排。重新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语

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发酵工程实验技术,如果一味追求漂亮的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可能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一定的不便。我们的改革从强化学习要点出发,通过快速和鲜明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本着这个目标不断改进,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合生物制药专业的发酵工程的实验教学方式,达到培养全面合格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辉.高校发酵工程类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7,3:245-246.

[2]胡仙妹,邵化,马科,等.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6,12:188-189.

[3]贺气志,唐亮,夏俊,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实验体系的构建[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6,3:1-6.

[4]崔艳,付荣霞,樊秀花.生物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6,9:162-163.

[5]生书晶,佘婷婷,孙婷琪,等.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3:69-70.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4篇

一、制药工程专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基础薄弱

综合性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往往依从现有的人员队伍和办学条件而设立。教师一部分是从相近专业调整过来,一部分是从校外引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调用或进行改造。教师无论是从原有的研究方向进行调整,还是新引进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环境的适应。都需要时间和经费的投入,因此缺乏学科积累、药学背景不足是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教师的药学背景对于培养制药工程学生的药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引进来的教师在非药学的大环境下,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科学研究平台,很难整合有效的科研团队,对于申请各级科研项目甚至申报硕士点都造成很大的障碍,由此影响到本科生教育很难有创造性的教育思维,至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配角专业所带来的系列问题

综合性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往往是在学校扩张或升格成大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在学校的布局和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常常在一些传统优势专业的阴影下沦为弱势专业。弱势专业首先面对的就是领导的重视不够,在学校甚至学院的地位不高,这直接会导致后续经费投入的不足,经费的不足会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本科生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质量和高度,最终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弱势专业在学校或学院政策的制定上往往属于被忽视的群体,专业的特殊性往往在评职、奖励等涉及教师的利益的方面未被考虑,使得教师的个人发展常常受阻,进而影响到专业整体水平越来越落后于强势专业。

二、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对策

(一)借强势专业之力求发展

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借助相近的强势专业的力量谋求发展。例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与制药工程专业同属于工科专业,如果某高校的前两个专业发展优势明显,学科基础雄厚,制药工程专业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平台借力发展,比如在硕士点的申报上可以把软硬件进行整合,能够大大降低申报的难度。另外,制药工程专业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增加与兄弟院校的交流,获得其他院校同行的支持或合作,在学生互派、共同申报课题等方面进行探索,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突出特色,以点带面

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薄弱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突出特色,把特色发展起来,全面铺开。例如引进强势的学科带头人,搭建一支特色突出、定位明确的团队,迅速在某领域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三)培养体系的构建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涉及到药学、工学、化学等多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既要考虑全面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课程设置过难,学习压力过大,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有所侧重。例如,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侧重制药工业设计和工程关键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围绕农药展开。

(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因为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不仅实现学生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培养,能着眼于本科教育的长远战略,为本科生报考本专业研究生提供机会,促进专业连续性人才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还为教师梯队的培养和人才建设奠定基础。

(五)重视教学

近年来,部分大学的职能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型逐步向教学科研型转变,随之而来产生的问题是轻教学重科研。教师在有限的精力范围内,追随学校绩效考核和奖励条例的指挥棒逐渐把重点向科研倾斜,忽视了教学本身的重要性。制药工程专业仅有十余年的历史,有的院校的毕业生到目前为止不超过十届,而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得到的评价就是对培养过他们的母校最直接最客观的评价,同时也是最好的宣传。认真做好每一个教学课件,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认真去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这些都是一名教师天经地义的责任。因此,认真做好本科生教学工作不仅是回归大学的本质,也是制药工程专业将来发展的一个抓手。

(六)重视就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市场对人才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短期内很难吸纳大规模的新人才,因此,无论是供需失衡还是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难以在近期内解决。虽然制药工程专业就业范围比较广,没有像其他单纯理论学科的就业形势那样紧张,但学生对工作的环境、待遇、发展空间等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本科生就业情况也普遍反映出一个专业的成熟度和发展前景,所以,重视本科生的就业也是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本专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历史较短,校友资源比较匮乏,无法形成强大的就业资源链条,只有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积累校友资源这笔财富,不断提高专业在本领域的知名度,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往届毕业生介绍、推荐等就业途径获得成功。

另外,加强校企合作也是提高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缩短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能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企业在合作中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解决技术研发方面的难题,定向培养人才,从而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因此,校企合作是双赢的结果,可操作性强,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建立实习基地、技术和仪器共享等方面进行探索。

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制药工程;课程实践

据统计,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其生产的非直接成本,如物流成本、库存成本、时间成本等占总成本的90%左右,所以解决非直接成本问题至关重要。如:(1)对于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库存,有效地运用资金,降低库存储备,减少储备管理费用,以最小的库存量促进生产经营活动,满足生产需要;(2)工厂平面布局既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又实现不同物料在不同车间生产时总移动搬运距离为最小,即经济又合理;(3)如何优化企业管理,解决医药流通业普遍存在的“高销售额、高费用率、低赢利率”问题。仅具有广泛而坚实的制药工程基础显然是不足以找到最优解决方案的。贵州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新建省属本科院校,2013年正式招生,目前制药类已开设的制药工程专业和生物制药专业采用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工程教育模式,以创新设计为导向,培养制药类专业大学生。《工业工程概论》有效的综合了工程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和创新,《工业工程概论》作为专业拓展课应运而生。

1工业工程简介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诞生于20世纪初的IE内容逐渐扩充,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扩展到金融、医院、旅游等服务业和政府部门。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是对有关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可能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学科具有工程性、交叉性、应用性、创新性四大特点[1],既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也不同于管理学科,IE侧重从工程技术(系统设计、计划控制、资源分配、物料及仓储管理等)角度进行管理。美国最早设立工业工程课程是1908年。我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9年,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也有些非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工业工程课程,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中国矿业大学把“现代工业工程”设为全校通识课[2]。贵州理工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在专业拓展课开设了《工业工程概论》。

2我院《工业工程概论》课程建设的现状

2013级制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开设《工业工程概论》,时间为大一上学期。学院成立了工业工程组并自编讲义,这门课共18个学时,其中4个学时由企业主讲。秉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应用性集一体原则制定了教学大纲并编制了讲义和课件。导论课旨在为学生开启工业工程的一个窗口,使学生掌握一些工具,即基本的工作方法与技术,且树立工业工程意识,从这个窗口看到更广阔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自主学习,能够自觉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

2.1整合教学内容,提升适应性

《工业工程基础》或《基础工业工程》等相关教材较多,但一般比较专业,而且多以经典IE中工作研究即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为主要内容[3-4],缺乏趣味性,非常枯燥。随着工业工程的应用与发展,工业工程的内容不断充实和深化。根据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1982年修订),从学科角度可把工业工程知识领域分为17个分支。薛伟主编的《工业工程概论》将工业工程的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策略层次、技术层次和组织层次,但基本内容基本相同[5]。如何在短学时的情况下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并关联起来至关重要,且难度适合大一学生。在贯彻“少而精”原则,并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涉猎工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思想和方法为目的,课程选择了工业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作为授课主要内容,涉猎工业工程三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IE基本工具如5个程序符号、程序分析技巧5W1H、4项分析原则ECRS、动作经济原则等,理论基础如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也包含工程技术如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知识涉及广泛。

2.2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工业工程概论》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改革教学方法,以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案例、游戏、故事的引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师生互动,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注意力10分钟法则,依据知识点设置了相关互动环节,如经典游戏、案例讨论、简短故事等。如“纸飞机游戏”模拟推式生产和拉式生产;借鉴耶鲁大学公开课《博弈论》第一集中的“成绩博弈”游戏使学生通过体验来初步认识博弈论;课件中插入的视频“IE宣传片”使学生对IE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深入人心;动作研究之父原版视频让学生认识到IE基础研究的伟大历史。自制动画形象生动的演示过程,如潮汐车道、塞规检验。绪论中的潮汐车道问题:“6+2>4+4”可能吗?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以金门大桥上下班堵车为例,通过动画演示在不改变原有车道数量的情况下实行潮汐车道,解决(堵车)问题的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效率和质量。这个过程中形象的动画和基于基本工程程序的思考引导,使学生对“工业工程(IE)致力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留下深刻印象。“塞规检验”使学生深刻体会工业工程的精髓“Thereisalwaysabetterway”。推荐的小说《IE实践家》让学生明白IE在实践的运用既简单又充满智慧。以上互动教学的设计都使学生对有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互动中培养学生成本与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等IE意识,并且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互动、完成作业,即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人际团队能力,有助于学生毕业时的能力达到CDIO培养大纲要求的预定目标。

2.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工业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介绍知识的同时展示知识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内容设计由浅入深,通过介绍生活、生产案例或引发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查找、思考所学知识的应用。如通过流程分析应用5W1H及ECRS原则分析并设计改善学校食堂,或对新校区建设局部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对自身学习方法习惯的改善以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将改善过程拍摄并制作成视频与大家分享。为了提高IE实践性,与制药工程专业有效结合,其中两次课由制药企业主讲,即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如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由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工作人员主讲。同时,工业工程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数学建模、制药工程设计大赛等结合并贯穿大学各个实践环节,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工程实训中心的老师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体会、应用工业工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组织工业工程校园社团活动使工业工程实践走出校门。

2.4细化考核方式,增强学生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主动性,第一堂课时将班级学生随机分为5人一组,平时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所在组每次都得到加分,参与者额外得到一部分加分,并及时公布各组同学加分情况,形成竞争机制。《工业工程概论》考察方式为论文和平时表现相结合,提高平时表现百分比(占50%),平时表现主要体现为平时得分,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协作能力。

3改善无止境

专业拓展课《工业工程概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们将以工业工程师的信念“改善无止境”追求更好的效果,工业工程是一门交叉的学科,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且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资源,通过专门IE培训、网络课程、与企业交流、进企业调研、聘用企业专家作兼职教师等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完善案例,使课程内容更合理。工业工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思维能力,在坚实的工程学科背景基础上增加一些生产管理知识,使学生对系统问题具有更高、更抽象的见解,并且可以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改善、创新,从而更具有技术性和竞争力。对培养多层次、精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制药卓越工程师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世平,廖林清,刘驿闻.我国工业工程教育略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67-69.

[2]王晓琳,任海兵.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现代工业工程”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2):130-132.

[3]汪应洛.工业工程基础[M].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

[4]王东华,高天一.工业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