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国外;教育发展

一、国外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从教育内容上来说,美国中小学的教育内容由各州制定基本纲要。在多数州由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决定学校的详细的教育内容;从教育目的来说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是以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同时帮助儿童发展一股的社会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小学所设的科目有英语、数学、社会、自然、外国语、美术和应用艺术、卫生和体育等。现在大多数州都作出规定要对学生进行测验出教师负责评定分数并决定升级或留级;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小学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相对来说在低年级强调小学生的活动运用“发现法”比较多。在小学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闭路电视、录音机、电影、幻灯、语言作业室和微型计算机等已被广泛地使用。

二、国外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程

1、美国。美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可以从课程理论的变革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作为美国课程理论的三大流派,在不同程度的历史时期主宰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199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历经 4年完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 《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教育标准》全面体现了美国把科学教育植根于中小学教育中,从根本解决国民科学素养的指导思想[1]。

2、日本。近百年来,日本进行了三次重大教育改革。一是明治 维新之后颁布实施的近代学制;二是二战之后全面学习美 国的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三是 20世纪 80年代的面向 21 世纪的全面改革。日本1987年学校课程的全面改革是面向21世纪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要主让学生掌握人的形成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内容,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根据这一方针。1987年11月,日本学校课程议会提出了改善课程标准的4项具体目标:培养情操高尚、体魄健全的人 ;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学态度和能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注 意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充实 发挥个性的教育;加深国际理解,重视培养尊重日本文化与传统的态度。

从外国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模式的变革呈现出的一种从单一到多样的趋势。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 “传统教学模式 ”主导的教学实践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问题教学模式 ”的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直在“传统 ”与“现代”之间来回做“钟摆运动”[2]。

三、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经过对国外中小学教育历史的了解,我们了解到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因此,实事求是地了解他们在这方面的做法 ,对于我们实现“科研若校 ”,推进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待还孩子方面,我们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或者说家长和孩子比较平等。有一次我们去一个白人家庭做客,主人家里的一位孩子很有艺术才能,主人很想让他的孩子给我们展示一下,但孩子不愿意,主人只好跟我们说对不起,丝毫没有责怪孩子的任何表情。家长总是给孩子许多鼓励,表扬。即使批评也是以理服人,孩子若有一点进步就给予很大的鼓励。可以说那里的孩子是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在学习上,澳洲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太在意。他们允许自己的孩子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不会逼着孩子去接受自己不喜欢或者是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方面,中国教学方法主要是满堂灌填鸭式的传授知识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西方主要是寓教于乐注重引导循循善诱每个孩子都可以施展自己的天性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东、西方中小学教师角色定位不同,中国的孩子被要求要尊敬师长上课不得顶撞老师见了老师要主动问好甚至行低头礼。说老师讲错了是最大的忌讳如果让老师下不来台的话会被严肃批评。而西方学校师生是朋友关系老师和学生见面像朋友西方学校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我的观点看来,老师不是总之对的,应该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西方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注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中国的中小学课程设置方面实行统编教材、追求标准答案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知识的学习尤其重视英语和数学,这点上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这点也与迎合了我国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旭红,许红峰.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福建体育科技第23卷第2期

[2]教育部重点课题“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研究”研究成果述评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2篇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 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 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 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基础教育; 改革现状;特征分析

一、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程及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就开始设想第三次教育大改革。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从1971年起接受文部省的委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以供文部省等决策机构参考。1983年1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内容等分委员会的《审议经过报告》,充分关注了初等、中等教育的现状,并从长期展望的角度把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为面向21世纪。强调“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基本教育,尊重个人特点,尊重本国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强调国际理解。1985年6月至1987午8月期间,直接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先后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4次咨询报告。该咨询报告是为响应内阁总理大臣题为“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的指示而提出的。此次报告仍强调个性化的原则,打破封闭性、划一性,要求改革教科书制度,以便以个性化、多样化的教科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增加教育选择机会,建立富有弹性的、分权的教育行政和制度,放宽有关的规章制度,给学生以发展创造力的空间,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强调国际交流与理解,强调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该报告昭示出,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校教育充满现代气息,富有人性,以便日本迈人新的国际化时代。

为了应答内阁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决定,日本课程审议会于同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教育课程标准问题》的咨询报告。该报告指出,这次改善课程的标准是:“从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行动能力、谋求教育的质的飞跃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重视国民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实个性教育,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忍不拔的人。”可见,这次报告,作为70年代初开始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的延续,仍强调双基教育,强调人本化、国际化和创造性。

此后,直到1998年,日本又出台了新的课程计划,对课程构成和授课时数作了新的调整,既使课程更实用、灵活、富于弹性,同时又为适应五天工作制及减轻学生负担之需要,平均每周减少了两课时。

二、新《学习指导要纲》的正式实施

2002年,修订后的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新《学习指导要领》结束了为期三年的过渡期,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新的《学习指导要领》能否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下降,尤其是实行每周5天授课制和削减1/3教学内容的新规定,在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之间引起了强烈的争议。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是新《学习指导要领》强调实施“宽松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而大幅度削减了教学内容,同时实行每周5天授课制,减少了课时总数,是否或者已经削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大幅度下降。日本十几年来一直推行“宽松教育”,通过给学生以宽松的自由想象的空间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一改革的思路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日本的具体国情,所以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改革的相关法案,早在三年前就顺利通过了日本国会的审议而正式出台了。而在新《学习指导要领》即将全面实施的今天,人们又强烈呼吁文部科学省和各中小学校制定出具体的对策,以确保学生对最基础的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基本学习能力不受影响。在否定意见日渐强烈的情况下,日本文部科学省一边强调新《学习指导要领》不会造成基础学力的下降、而同时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紧急对策以保证基础学力不受影响。

三、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分析

(一)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

课程目标的考察可以用两个纬度作为视点,—个是横向纬度(总目标),一个是纵向纬度(具体目标)。日本课程总目标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就一贯强调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化社会,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等。这个目标具有总括性,是各级各类教育都要遵循的。

(二)课程结构合理化

从90年代初建立起的课程框架看,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即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特殊活动(初中也有选修课)。但从文部省有关的课程部门于1997年的《日本教育课程基本方向(阶段总结概要)》报告中和1998年中小学新修改的课程计划中可发现,日本课程框架即将发生大的变化,要在原有板块基础上,新设置“综合学习时间”板块。“在新设置的‘综合学习时间’中,可以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国际理解及外语会话、信息、环境、福利等教学内容进行横向的综合学习”。无论开设多少新的、时代性的课程,都不能超过一定课时,这样就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日本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及时增、减有关课程、课时。例如,鉴于日本作为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无论从资源、能源、产业、教育、文化等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日本开始大力加强外国语教育,强调国际理解与合作,积极面向世界,积极迈向国际化时代。

(四)重视道德教育

首先,体现在阶段目标上,确定各年级段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具体目标,小学低年级在适应学校生活和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方面下功夫,中年级培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的生活态度,高年级培养作为集和社会中一员应有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其次,体现在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上,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强调体验性活动,积极采取实际观察及调查、接触实物、志愿者活动、演剧等方式积极利用学校生活的具体事例,进行可内化的、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同时,高中重在理性升华与反思。

(五)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课程意识 从“汉语文”到“汉语” 解读 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程调整;课程改革;研究

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小学生相比,我国小学生综合能力并不算差,但却明显缺乏想象力,动手实践能力也不足,甚至无法处理身边简单的事件。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应该拥有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但是,现如今的小学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远远不足,无法满足小学生对于生活知识和学习资料的需求,当前的小学教育课程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才可以凸显小学教育的真正意义,为小学生日后有步骤地展开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学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小学教育课程对新时期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小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德智体美劳样样出色、全面发展,小学教师也需要具备高尚的教学素养和思想品德,不但要拥有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专业之外的基本常识,此外,还须要具备符合新时期教师要求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由于小学教育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时代创新理念、全新教学精神的小学教师,因此,广大小学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上以上的方方面面,才能保证小学教育得以顺利发展。

但是,应试教育始终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小学到大学,甚至走向工作岗位,家长和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常常凭借学生的成绩去断定学生是否是人才,只要成绩不好就认定学生不优秀。与此同时,广大中小学也常常以成绩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的指标,甚至将成绩作为教师评优和晋升的主要考核标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自由发展,还导致我国教育渐渐步入恶性循环。在国家、学校、教师、家长都视成绩为重要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教育课程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枷锁,小学生也无法拥有和国外孩子一样自由的学习环境,不能带着兴趣去学习,自然无法将学到的东西用在实际生活中,小学教育课程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它的教育意义。

与众多行业一样,教育行业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教育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受到的教育,可以影响这个人以后的身心健康,也是对外界形成最初观念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学到的基础知识,形成的学习思维和交际方式,都可以对人的生活、学习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努力方向。良好的小学教育能够为一个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之路扫清障碍,促使他离成功越来越近,而小学教育课程的设置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实施小学教育的必经之路,因而,广大小学开始重视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力求在课程设置上更贴合实际,可以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发现小学教育课程设置、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本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设置有待调整;(2)课程设置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3)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4)新课程教学理念还未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分析

1、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各学科的教育目标

笔者认为,小学教育课程的调整,需要从每一科目课程的调整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为长期的小学教育改革做好铺垫。而优化小学教育课程结构,要以创新为出发点,不仅要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还要在实际课程设置、结构安排中落实改革。小学教育中的语文、数学、英语是小学课程的主要科目,也是小学教师最重视的科目,而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则作为次要辅助课程,为小学生学习之余增添乐趣。进行小学教育课程改革,要明确主要课程和次要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好主次课程的设置,不可因为学期教育任务而随意压缩小学生的副科课程,不可随意剥夺小学生学习副科的权利,应尽量在完成主科教学目标的情况下,给予小学生娱乐、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展开小学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笔者认为小学教育应该与今后的中学、大学教育相互融合,借用中学以及大学先进的教育方式,将小学生课程考核划分成两类,即考试和考查。考试从原来的主体地位,变成考核中的一部分,而考试的内容还是小学课程,只是除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之外,还须增加人性化的考查科目。在这样的考试理念引导下,小学生可以跟随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辅助课程进行学习。比如,喜欢唱歌的小学生可以选择音乐相关课程,喜欢画画的小学生可以选择绘画相关课程,喜欢运动的小学生可以选择体育相关课程,而喜欢游戏的小学生可以选择电子计算机课程,喜欢自然界的小学生可以选择科学课程等等。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小学生可以按照考核要求进行实践考核,在展现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的同时完成学校规定的考核任务。

3、突出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延续性持久性

尽管许多小学教师看不到教育的持久性和延续性,但是教育的境界始终是没有边际的。小学教育课程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但是小学教育的精神是无止境的。只有从一开始促使小学生形成永久性、持续性的终身学习观念,才能彻底帮助小学生走出我国应试教育的牢笼。因为小学生受到的小学教育有限,因此,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如此,小学教师还要经常对自身教学行为展开反思,建立教学、育人的正确教育观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观,不但要在短时间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自主发现问题、如何自主解决问题、如何对自身学习进行反思等,在长远小学教育目标的引导下,与小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起成长和收获,促使小学生从思想上到精神上,认识到终身教育的作用,帮助小学生适应新时期的学习环境。

三、结语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育都呈现出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景象,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培养小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抹灭了小学生想象和创造的天性。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并不是没有优点,而是已经不符合新时期小学教育的要求和趋势,全球教育大背景下,小学教育课程调整和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广大教育人士及小学教学工作者要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理念和体制,从教学中的细节着手,才能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杰明.英国小学课程发展与变革的历程、特点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5).

[2]苗雨,李国强,黄芹.浙江省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其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