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和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实践直观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关键词:日本;创造技法;地方性知识;地域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4-0300-05
从20世纪30年代起,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过程感兴趣的日本人,或者借鉴国外创造技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提出了创造技法,或从实践经验出发,以案例研究为主,总结提炼出了许多创造技法,那么,日本创造技法有什么地域性特征?我们如何认识这些特征?本文尝试用地方性知识的理论剖析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
一、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1 日本创造技法具有集成性和改良性特征
所谓“集成性”,可以理解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引进其他民族的创造技法,吸纳其优点的方面,即集合优点;而“改良性”则可理解为在对其他民族创造技法的吸收过程中,不是盲目地模仿和全盘照搬,而是有所选择、淘汰和消化,并经过与自身文化传统的融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化”的创造技法,
(1)创造技法的内容具有集成性和改良性
这里笔者选择“MBS法”进行分析,“MBS法”是“三菱树脂公司智力激励法”的英文略语,也可称为“加入个人思考和评价的智力激励法”,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提出的“智力激励法”有四条基本原则,即自由畅想,鼓励新奇;禁止批判,延迟判断;谋求数量,以量求质;互相启发,综合改善,这种要在亲切的气氛中自由奔放地发言,严禁相互之间对发言的内容进行任何批评等规定与美国重视个人天赋、强调个人作用的民族特征相应,但不符合日本崇尚“沉默是金”、“枪打出头鸟”的处世哲学和重现实、实效的文化心理,所以在日本三菱树脂公司看来,智力激励法在具体应用时是有缺点的,他们认为:智力激励法严禁相互之间对发言的内容进行任何批评,所以,即使人们提出了某些设想,也很难当场就对它们进行推敲并作出评价,这在新产品开发等重大问题中还缺乏实用性,智力激励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只有能说会道的人才能高谈阔论,而沉默寡言的人却无法提出设想,针对智力激励法的这些缺点,三菱树脂公司提出了适合本国特色的改善方案,即要求出席者预先将与主题有关的设想分别写在纸上,然后轮流提出自己的设想,接受提问或批评,接着以图解方式进行归纳,再进入最后的讨论阶段,这样,三菱树脂公司通过吸收智力激励法的优点,改良其缺点,从而发明了日本化的“三菱树脂公司智力激励法”,
通过对日本创造技法的仔细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明显的集成性与改良性特征,且这两种特征是相伴随的,即不存在单纯的集成,集成之后总是有相应的适合本国特色的改良,
(2)创造技法的风格具有集成性和改良性
创造技法的风格主要指创造技法主要运用的思维风格,日本创造技法的总体风格,介于美国的心理学方法和苏联的逻辑方法之间,巧妙地将右脑型的非逻辑思维与左脑式的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日本创造技法既吸收了美国创造技法的风格,也吸收了苏联创造技法的风格,但通过改良又与两者有所区别,具有明显的日本民族特点,发明SKS法的小林末男认为头脑风暴法有点夸夸其谈,因而将其只是盲目向解决问题的目标挺进的做法,改成在讨论中通过“试错法”而发现解决问题线索的方法,SKS法是根据分析方法或创造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使通过智力激励法酝酿产生的设想体系化,来谋求经营方面问题的解决,在集团中,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时,这一技法采取大项目、中项目、小项目和个别项目的形式,将设想记入卡片,易于体系化,成员可以多角度地正确理解问题的本质,由此看出SKS法将右脑型非逻辑思维和左脑式逻辑思维有机地融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二者的作用,
市川龟久弥为了寻找发明创造方法曾对科技史和传记进行潜心研究,1946年,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M.韦特海默(Wertheimer)出版《创造性思维》一书,这对市川龟久弥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价变换理论,因此,等价变换理论既涵盖着对发明中运用客观规律的方法的概括和总结,也渗透着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说”思想,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将隐喻类比程序化,使右脑型非逻辑思维和左脑式逻辑思维较好地结合起来,
2 日本创造技法具有现场性和操作性特征
日本创造技法的现场性是指创造技法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目的,目标非常明确具体,日本创造技法的操作性是指创造技法使用起来非常容易简单,现场性与操作性是相辅相成的,
(1)创造技法的现场性
日本民族强调参与实际活动,重实务而轻空谈,技术实践优先于理论研究,所以创造技法也具有现场性特征,如松井好的NID法(借助转换方法有组织地孕育设想的技法),就是为了解决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课题组和新事业规划课题组如何创造性地提出使需求与开发相结合的设想而发明的,对此,松井好提出:要使需求与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就应该组成有特殊考虑的开发课题组,这一课题组中既编人技术性设想丰富的垂直思考人员(技术研究员)和拥有有关需求形象的水平思考人员(企划、调查部门人员),还编人有绘画能力的人,通过进行“形象与设想变换”使需求与开发结合起来,萌发新设想,由此发明了NID法,
与苏联的“七次方略”和TRIZ理论方法等相比,具有现场性特征的日本创造技法实用性更强,更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相对比较简单,更容易掌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日本创造技法缺乏“七次方略”和TRIZ理论方法那样的一般性,可能会影响进一步的推广和更广泛地应用,
(2)创造技法的操作性
日本创造技法的现场性带来了其较强的操作性,如靠诮》蚍⒚鞯摹按匆饴砝松”构思法,它的规则非常简单,首先为自己准备一本便于携带的笔记本,然后每天、或按编号顺序持续地一点一滴记录随时想到的任何想法,将自己写下来的构想告诉周围的同事、朋友或家人,并与他们进行讨论,以使大家相互共享设想和通过相互激发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设想,如果长期坚持运用这种创造技法,就会逐渐提升构思能力,让人充满自信,并且自然而然地养成持续力和集中力,当笔记本里的创意设想积累得愈来愈多时,就可以在工作中或生活中自由自在地灵活运用,获得意料之外的创造性成果,
美国和苏联的创造技法也有其可操作性,但美国的创造技法偏重于心理操作,苏联的创造技法则偏重于程序操作,而日本创造技法是两者兼具,同时由于日本创造技法具有较强的现场性,所以其操作性较强于美国和苏联的创造技法,
3 日本创造技法具有精细性和简约性特征
创造技法的精细性指的是日本的创造技法在内容上注重细节,或者说细节精致,创造技法的简约性指的是创造技法在表达形式上简单、直观,
(1)创造技法的精细性
日本创造技法内容不但程序清晰,而且无论在时间、地点、成员的要求方面,还是在行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规定得非常精细,井井有条,例如高桥诚的卡片式智力激励法,它对成员的要求是4~8名为宜;对实施技法时所用桌子的大小要求以能铺开200张卡片为宜;同时要求参加者每人手持50张名片大小的卡片坐在桌子周围;进行技法的总时间为1小时,并规定每次个人发言的时间为5分钟,共10分钟,依次轮转发言的时间共为30分钟,全体自由发言时间为20分钟,保坂荣之介的“形象控制法”,对技法实施的每一步如何进行都作了详细说明,而且对技法练习时的场所、姿势、眼睛、呼吸、次数和时间等都作了细致的规定,
由此可见,日本创造技法在各方面的精细要求和做法已达到极致,这些细微之处都是经过精心考虑后设计而成的,即使美国和苏联的创造技法在这方面也要稍逊一筹,但这种精细性是否有益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其他民族是否也可以这样去做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2)创造技法的简约性
简约是相对于烦琐、复杂而言的,创造技法的简约性强调技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形式简约的创造技法表达清晰而明确,便于使用者学习掌握和操作,给人以明快和轻松愉悦的精神感受,
日本创造技法主要通过图表和漫画来表达,即将精细的创造技法内容用简洁明快的图表和漫画表达出来,如等价变换理论的“ET线图(ET线图即等价变换流程图或思考路线图)”和KJ法的“W型解题模型”、“KJ法程序图”“6循环累积KJ法”以及NM法最基本的通用程序图等就是以简约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此外,符号展开思考法采用了插图的形式进行说明,视觉动机法将其9个步骤浓缩成了倒三角形样式的图,MSL系统法结合多个图说明其思想,树形智力激励法、企业设计法、阶段计划管理法、NID法、SKS法、YM法、STORY法等也都用各种形式的简单图表表达了创造技法的丰富内容,
高桥诚还在2006年出版了《解决力》的著作,专门用图表和漫画这种简约的形式来说明具体的创造技法,还有学者专门针对图解表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创造技法能够采用图表和漫画这种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内容上的精细性与形式上的简约性这两种特征融合在日本创造技法中,使得日本创造技法包容形式的简约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以简洁的外形包蕴丰富的内涵,
二、日本创造技法地域性特征的地方性知识解读
1 日本创造技法的集成性和改良性特征显示知识地方性地位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因此,西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权威性使得学术界长期忽视地方知识的价值,在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中同样存在着重视西方科学方法而忽视地方性方法的倾向,日本的创造技法较之欧美国家创立的创造技法较晚,集成性似乎不可避免,但是结合本民族文化的特征进行改良,则体现了知识与方法的地方性,
后殖民科学观认为,所有的知识系统都是地方性的,都与其所处的文化和地域等情境密切联系,而且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先地位的科技知识,后殖民科学观过于强调科技知识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以至于否定了科技知识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应该说这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通过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文化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了科学技术知识的情境依赖性,这也是不可否认的积极方面,也就是说,所有知识都有其地域情境的依赖性方面,
日本创造技法正是在地方性情境中生成的,日本在引进、吸收和运用其他民族的技法时,不是全盘照搬或完全模仿,而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改造、创新外来技法,使之与本土的地方性知识相融合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造技法,也就是使其“日本化”,头脑风暴法是在美国那种地方性知识的背景下诞生的,日本引进后结合自身的地方性知识进行了改良创新,发明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头脑风暴法即“三菱树脂公司智力激励法”等,这一技法既包含美国的知识因素,又包含日本的知识因素,是美、日知识因素有机融合的新事物,可以将这一现象形象地称为“苹果梨”,即“它不是苹果又不是梨,既是苹果又是梨,
2 日本创造技法的现场性和操作性特征体现知识地方性实践
日本的创造技法以实践为核心,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目的,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和操作性,也就是说,日本创造技法的实施,既受到问题情境、现场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实施者对技法把握的熟练程度及自身各方面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这一点与以强调实践为主的科学实践哲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科学实践哲学从知识产生的视角探讨科学,强调科学实验的独立地位,认为科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及其文化的特有形式,从而由实践所具有的情境依赖性得出科学是地方性知识的结论,科学实践哲学中所谓的知识的地方性主要是指某一地域或某一民族的人们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所处的各种文化情境,如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立场、视域、价值观等等,这就启示人们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关注和重视科学研究者所处的环境、所运用的仪器和资源,以及个人所拥有的经验、技能等,
这样,如果从以强调实践为主的科学实践哲学视角反观以现场实践为主的日本创造技法,就会发现科学实践哲学为日本创造技法的现场性、操作性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意义上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把握日本创造技法,
3 日本创造技法的精细性和简约性特征显现知识民间性模式
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概念源于民族有关的知识考察,人类学中民族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是“基于当地意识的基础构成的文化整体观”,格尔兹将其精神实质总结为“地方性知识”,以格尔兹为代表的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概念,是与民间性模式(folk model)有关的知识概念,按照译者关于格尔兹及其《地方性知识》的导读解释,它是一种具有本体地位的知识,即来自当地文化的自然而然的东西,固有的东西,
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的诠释者们基本认为,地方性知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知识观念,“它主要是从知识产生形成的情境、知识适用的范围两个向度界定知识的本质”,从民俗学角度看,地方性知识是那些民间传统知识,即针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而建立起来的转述性知识和应用体系,
作为地方性方法的日本创造技法,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同时还受到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地方性知识”的影响,也就是说,日本创造技法是来自当地文化的自然而然的东西,是建立在日本风土环境基础上的,日本创造技法的精细性、简约性特征就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地方性”精神实质的体现,
三、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日本创造技法对中国的启示
1 要重视形成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创造技法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工人中的技术能手总结了许多技术革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场性、操作性,与日本的本土性方法有着相似性,但由于我国对本土方法的忽视,总结提升不够,很多个体经验不能上升为方法,渐渐失去了其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自1979年上海学者许立言等人首次从美国、日本将创造技法引人中国后,1985年,上海和田路小学将奥斯本“检核表法”发展变化成适合小学生掌握的“和田12技法”,并很快传到全国;1985年,许国泰创立“魔球法”;1988年赵惠田总结出“集思广益法”;刘仲林总结的“补美法”,等等,不过由于对国内创造方法的重视度不够,学术界主要关注国外创造技法的引入和传授,除了前两种之外,其他方法的知晓度很低,在国内影响范围很小,这一现象值得国内学者深思,
关键词:哲学观;实践哲学;哲学;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95-02
一、概念界定
所谓哲学观,就是哲学的自我关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讲,哲学观包括对哲学的性质、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哲学的功能等根本问题的回答。其中,哲学的性质或哲学是什么?是哲学观的核心,它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一个哲学家的哲学观也是其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哲学观的变革必然导致哲学理论的根本变革。哲学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变革,改变了哲学的性质、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哲学的功能,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它是以实践性、时代性、革命性和批判性为灵魂的为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哲学。
二、国外学者对哲学观的理解
哲学究竟是什么?西方理论家对哲学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1.以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等为代表把哲学解释为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以探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为己任的实践唯物主义。
2.以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把哲学解释为消除人的异化的人道主义。
3.以阿尔都塞为代表把哲学解释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种多元决定的社会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落后于历史唯物主义而以实践状态存在,需要人们从理论上进行阐发。
三、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哲学观的理解
1.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现行哲学教材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而把唯物主义提升到现代形态,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2.是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实在的观点是它的基本的观点,只有进入社会领域实践才扮演首要的观点的角色。
3.哲学是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而是从历史存在出发解释一切哲学问题的唯物主义。
四、哲学观的本质及其依据
1.哲学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把整个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并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现象世界背后的绝对本源,由此整个世界要么被归结为“自然物质”,要么被归结为“抽象的精神”。这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本体和现象、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其结果是主体成为与外在对象,甚至与自己肉体相分离的纯粹的自我意识,客体成为脱离了人没有人文意义的抽象物,人的主体性无法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导致对人的拒斥和消解。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从近代本体论思维方式转向现代实践论思维方式,创立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即“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结果,是对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本体和现象关系的实践理解方式的结果[1]。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康德的影响。从主体出发,而不是从对象出发看问题的思路是康德哲学革命所取得的根本性成果。
2.哲学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转换。近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探寻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追求绝对真理,为科学立法。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通过政治批判、文化批判和经济批判寻找人的自由解放的实现道路。哲学也考察自然界,也有自己的自然哲学,但哲学总是联系人的实践及其人类历史来考察自然,其目的是更好地关注人类社会生活。哲学的阶级本质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它必须将人类社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哲学实现了哲学功能的转变。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这一论断概括了马克思对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功能。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以追求终极知识和绝对真理的知识论哲学。长期以来,哲学以“科学之科学”自居。但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哲学作为揭开世界最终奥秘、颁布绝对真理的最高科学的幻想逐渐破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表达自己对思辨哲学的反射。他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止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赢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也就是说,思辨哲学脱离实践,脱离人现实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失去生存的依据。哲学的诞生宣告西方传统思辨哲学的彻底终结。
五、哲学观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功能
引言:素质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有美育、智育、德育、体育等,以其学科的特殊性,对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美育即培养人的审美观点、感受能力、欣赏能力、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自西汉始,便有周公“制礼作乐”之说。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古代教育体系,以“礼、乐、书、数、射、御”等六艺教授弟子。曾任北大校长的先生早在1917年就提出了“美育救国”。
我国音乐教育经历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在教学理念上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统一的指导思想: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美育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在审美、娱乐和精神享受中完成,即常说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为,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气质。“音乐法于心,故能动于心”是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它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却引起听者的共鸣,美化心灵,其感染力的巨大,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及的。由于音乐能启动人的情感闸门,掀起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最能丰富人的感情,培养人的爱心,树立人的正义感,这正是美育范畴的任务。
二、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智育是启迪发展智力的教育。智力包括想像、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常称智力好的人为“聪明人”。聪明原指耳聪目明,而耳聪目明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是听觉和时间艺术,对于发展听觉能力,提高听觉选择性与敏感性和敏锐的视觉能力是得天独厚的。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基础课,练耳时不但要能听辨旋律音程和各种和弦,而且还能听辨调性、音色、力度、节奏的各种变化,这便训练了敏锐的听觉;视唱视奏对视觉的要求很高,但就视唱而言,既看歌词,又看歌谱,还要看谱表中的各种记号,这就需一目数行,反应迅速敏捷;音乐欣赏能使人加强记忆,发挥想象,启发思维;音乐曲调的变化能锻炼人的感知能力等等。可见音乐教育对培养耳聪目明的人才是何等重要。
科学实践证明,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阅读、思维等功能,称之为“语言脑”。右半球则管情绪、情感、审美、音乐等项目,称之为“音乐脑”。可人们片面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左脑用得较多,右脑相对用得少,两者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证明,学习音乐是开发右脑的重要图径,且能充分调动大脑功能,开发人的智力。由于音乐旋律的起伏波动能引人遐想,能活跃人的大脑思维,调动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像古今中外许多智力超常的伟人志士都与音乐有不解之缘。古有中国的孔老夫子、曹操、孔明、李世民及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能演奏古琴,有的还是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现有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等都在音乐上有所建树。最典型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他能高水平的演奏小提琴和钢琴,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
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很重视音乐的德育功能,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一些中外名曲的歌词、曲调、节奏、情感表达、文学特色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朗读能力,是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展艺术知识面。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学中。利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情感。二是形式上,通过合唱、合奏,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和强烈的集体精神,而这种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情趣、团结的集体观念,恰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事实上,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各种优秀歌(乐)曲的德育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那么德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一、校本课程研发的初衷
学生因年龄不同,兴趣点也不同。故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显示,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基于学生兴趣点,学校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相关的课程。之后又陆续开设了《21世纪――生命科学的新世纪》《营养、菌群与健康》《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人类、科技、未来》等有关生命教育的各类科普讲座,将校本课程建设引向深入。
二、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学校为了开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在教材的研发和学生实践活动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整编系统知识,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的学习平台。在教材编撰时,学校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研讨,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避免与现有《自然》课本知识的重复。学校首先根据知识体系确立每个单元教学的内容,然后对照现在使用的《自然》课本,删除重复的内容,使教材更加科学化。
二是关注生命成长,搭建生命科技的实践平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笔者让三年级的学生亲自体验选蛋、孵化、照蛋、孵出小鸡的全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在学校四楼楼顶的平台,学校还开辟了一块生命科学实践基地。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蔬菜的播种、浇水、观察、收获等操作,菜的品种也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而不断变换。
三是为学生提供灵动的实验教育平台。在实验室,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花朵、树叶、果实等进行解剖,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实物标本。
四是以校外参观与实践,丰富学生体验。鉴于每个年级学习的主题不同,笔者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参观活动(每个年级每年大约有4次参观活动)。例如,五年级的课程中有“微型自来水厂”的内容,笔者便联系闵行自来水厂,联合创立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微型自来水厂”的同时,可亲自前往“闵行自来水厂”参观,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实验内容。
五是组织专家学者大讲坛。学校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除了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外,还给学生提供与专家教授互动的机会,收获颇多。如四年级的校本课程,其主题围绕植物而展开,需要安排学生参观“辰山植物园”。在参观之前,学校就先邀请专家对相关植物进行介绍,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对之后的参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举两得。
六是让科学商店入驻校园。课题组在学校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学商店。这意味着学生有了一个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践锻炼的学习平台。针对学生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商店的大学生们利用每周一次的中午时间,来到学校为小学生进行科学小知识的解答与互动,及时答疑解惑。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协助教师们开展课内小实验,使得校本实验课程的内容更加扎实有效。
七是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与竞赛。学校还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和竞赛,如昆虫识别竞赛、校园植物识别竞赛、微型自来水厂设计比赛等。学校鼓励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呈现出来。活动与竞赛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延伸学习之中。学校会从中挑选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如上海市“宝山杯”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评选、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大赛等活动。
八是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从2014年起,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笔者每年都在学校范围内进行“预备小院士”的招募,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学校生命科学预备小院士立项课题。在小学和大学教师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已完成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并完成了课题小论文的撰写,解决了自己的很多疑难问题,也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三、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经过几年的建设,校本课程从无到有,形成了以“生命科学”教育为主线、以“探究课程”为载体的特色课程,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提升。
一是学生层面。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实践,将原本可能在大学才能接触到的生物实验、课本知识,下移到小学,使学生能了解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方面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还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在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暨课题答辩活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要比赛中,取得市级以上奖励六十多项。
二是教师层面。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丰富的是教师的知识面,提升的是教师的专业广度和业务水平。课程内容从最初的框架到现在的初稿,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整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