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外市场营销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一个商家更是需要学习国际营销这门课程。我们的商业生活,甚至日常生活或多或少受到全球经济景气的影响。现实情况是,如果你不是一个国际竞争者,你就没有真正参与竞争。
那么,什么是国际营销呢?国际营销包括出口,或在一个以上国家进行产品本身不跨越国界的生产和营销活动。更为详细的定义为:国际营销是指商家在本国以外的市场上发现顾客需求,提品、服务、技术和创意以增加公司市场营销竞争优势的活动,其中包括广告和促销这些产品和服务,并通过一种或多种市场准入模式在国际市场上经销这些产品和服务。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从事跨国生意不同于国内生意,而且难度更大。但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国际营销还是不难学会的。手头的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它既适合初学国际营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适合从事过国内生意但没有国际营销经验的经理人。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本书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1章《营销基础》。该章首先区分了销售与营销,接着介绍了营销在联结购买者和销售者、市场营销计划以及市场营销在整个商业运作中的作用。作者还对市场营销的五个基本功能以及常见的市场营销错误等进行了说明。第2章《市场诸要素》介绍了国际营销的进程——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一般企业总是先从国内经营起步,然后出口,然后全面国际化。最关键的是不是射击而是击中目标!第3章《国际营销的维度》给读者介绍了国际市场的范围与复杂性等基本背景。在国际商界,你应当清楚谁在竞争,又是谁赢得了竞争。第4章《国际贸易》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内在动机;在进入目标市场之前,企业对这些宏观上的动机了解得越彻底越好。第5章《政府的作用》告诉读者,世界市场是受各国政府监管的。历史表明,在困难时期,贸易伙伴容易成为军事同盟,同样清楚的是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在战场上见分晓。营销人必须懂得政府在贸易中的作用以及背后的原因。
第6章《文化力量的作用》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正确并彻底地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才能决定你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跟特定的具体市场是否契合。或者说,对文化了解越深刻,对人类行为的模式了解就越全面,市场营销的力量就越能发挥。第7章《为国外市场开发产品》提出的问题是:面对国外市场,商家是首先将国内成熟的产品推向国外,还是努力使国内淘汰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梅开二度,抑或开发全新的产品?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又如何把握?采用何种形式对新产品开发进行融资?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市场调研作为先导。在第8章《市场调研》中,作者认为对新市场的调研结果往往会得出令人惊讶的结论——在开始进入国外市场之前你对市场的了解是那么的少之又少。市场调查是非常真实、有力而又烧钱的过程,但要是离开了它,商业决策只能是盲人摸象。商家要是在对一个国家的市场进行调研之前就贸然闯入,就会像当年的越南战争一样进退两难。第9章《准备进入市场》:市场之门从来不是彻底关闭也非彻底开放的,企业正确合理地分析可能得到的信息的能力决定哪扇门在何时可以打开,当门打开时又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对市场细分、差异化、产品定位等进行合理决策,同时还要对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公关问题、品牌维护等做大量工作。第10章是《开发分销渠道》,作者指出,分销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将产品送到顾客的手中;分销渠道并不缺乏,缺少的往往是市场计划早期对分销渠道的考虑,所以应该对分销计划的各种变量加以考虑。
在本书第11章《广告与促销》中,我们将了解到:尽管广告和促销误解甚多,但只要运用得当其作用就不可低估。在国际营销中,广告与促销要对路需要克服语言、文化、法律、消费者习惯等挑战。本章教会你如何积极主动地广告并促销你的产品,使消费者获得所需信息和利益。第12章《实施接触——不同产品的促销》告诉我们,广告与消费者的接触是非直接的,其他促销手段,比如人员推销、行业展销、赞助活动以及直复营销等可以在各个层面拉近商家和消费者的距离。第13章《为新市场配备人员》:国际市场需要管理,国内市场所使用的技巧和人员很可能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企业需要挑选合适的人员并加以培训,加上总部的合适指导,就会确保公司海外市场的长期成功。第14章《评估营销业绩》告诉读者,国际营销人可能因为忙于日常事务而忘了把握公司业务的进展大方向。惟一的出路就是对营销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控和评估。第15章《营销计划》说明了营销计划要求做大量的调研,但“过度计划”也可能失去进入市场的最佳机会。企业的国际营销,既要审计举重,又要随时准备快速行动。
最后一章《营销审计》告诉读者,营销审计的目的就是收集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商家评估营销计划的执行情况。它可以让商家清楚预先设定的目标的是否达到,否者就要做出适当调整。
关键词: 国际商务专业 专业调研 基于数据的分析方法 课程体系
1.国际商务行业发展
2010-2012年中国的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良好,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无论是一般贸易所占比重的上升还是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都展现出国际商务行业的蓬勃生机。然而近几年中国贸易行业发展受到了世界经济下行的大趋势、各种贸易保护和汇率波动的影响。行业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来自成本升高、质量标准要求提升的压力使得行业的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行业洗牌使得各类企业放缓了对于国际商务相关部门的建设发展,对于业务和市场进入选择更谨慎。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不可避免要面对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带来的供过于求和行业发展迅速,高校培养出的学生跟不上行业知识的更新和标准的提高两组矛盾。
调研小组将通过对中国几个主要提供国际商务相关岗位的区域进行分析,找出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再从南京高校的主要就业市场中找到提供相关工作岗位的目标企业,并以这样的企业为样本分析企业对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任务。最后以这些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得到当前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的方法,展示如何解决上述矛盾。
2.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
根据省人才市场的宏观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企业主要聚集在江苏(8.91%)、上海(31.85%)、浙江(12%)、山东(8.99%)、深圳(19.59%)和广东(16.69%)等区域。
进一步统计可以发现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集中于面向外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这些企业当中主要担任国际市场营销专员,进出口业务助理/专员,渠道/分销专员,外贸跟单员/单证员,(对外)营销/客户经理,外贸业务经理六个工作岗位。
3.企业岗位具体需求分析
为了获得更具体的需求,明确当前各个主要就业岗位所需要学校培养的重点和标准,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调研小组就江浙沪56家提供两个以上上述岗位的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采用了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及相关部分负责人中进行。根据调查问卷,以人才市场提供岗位数量排名前3的专业第一岗位工作内容为例进行分析,展示如何找到工作内容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3.1外贸跟单员/单证员岗位分析
岗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定期完成量化的工作要求;处理和解决所负责的任务;按照公司贸易业务的操作流程及管理制度执行和跟踪监督贸易业务;协助实施公司贸易业务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对上面的主要内容进行分解可以得到如下典型工作任务:制证,运用外贸软件完成相关单据的制作;应用Office办公软件并进行信息管理;使用中,英文函电与客户和工厂相关合作方沟通;辅助完成相关市场调查及分析;跟单,负责接单以后直至出货收款整个流程的跟进,解决期间的突发状况;控单,与工厂和销售人员及时沟通确保合同顺利完成。
3.2进出口业务助理/专员岗位分析
根据如协助处理国内/国外客户的产品报价与相关贸易业务;安排国内外贸易运输及办理相关进出口手续;对各种贸易文件和合同进行管理和归档;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及跟进客户要求及订单更改;帮助建立和维护关键客户关系;协助国际营销人员等的工作内容可以得到如下典型工作任务:与国内工厂联系进行产品询价、下订单理;对工厂的产品进行生产管理,产品检验管理,出货管理;输入销售合同的审核L/C等单据;完成订舱、运输安排,费用谈判保证顺利出运;议付单证和收汇,以及费用结算,负责核销单的收回保证进口手续的办理;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同事完成项目的跟踪和实现订单;行政办公常用公文的撰写。
3.3对外营销/客户经理岗位分析
根据汇报,制定海外销售战略;制定并分配所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任务,并分解为有效的销售指标;确保公司产品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维护关键客户或市场的关系;迅速有效反馈市场信息、同业动态、客户建议;开拓新客户,拓展新品,使得区域内经销商或商能完成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与客户、同行业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管理部门销售人员,帮助建立、补充、发展、培养销售队伍等工作内容可以得到如对所负责海外市场区域的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反馈;实行关键客户和市场的营销策略;与国内外合作单位、客户进行日常沟通;制订所负责市场或关键客户的市场营销策略和销售目标计划;进行销售和技术、售前协助、售后客户服务和基础产品知识培训的典型工作任务。
4.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和课程设置
有了基于主要工作内容得到的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就可以分析得到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能力。例如:分析“制证,运用外贸软件完成相关单据的制作”这个工作任务,可以得到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英文听说和熟练的读写能力;熟悉合同相关法律条款、信用证、D/P、T/T等国际结算方式;熟练操作外贸制单软件的能力;行政办公常用公文的撰写能力;与国内外合作单位、客户进行日常沟通的能力。
给员工培训英语的方案一、员工英语口语评测情况:
优势:大部分员工大学时英语过了四六级,读写能力能够应付,英文词汇、语法、理解能力、听力属于中上水平。
弱势:但由于在说时处于紧张状态,不了解西方人的禁忌,因此其语调、语速、流利程度处于劣势,甚至由于过分紧张而说不出口。
二、重点解决的问题:
突破心理障碍,消除紧张感,增强口语流利度。
三、培训原则:
利用洋话连篇特有的生存英语、情景授课,中外教同堂授课等教学优势,加强英语情景对话演练,附加有关西方文化及电器行业特用词汇的学习,增强其说的信心。
四、具体培训方案:
1、培训级别:中级。
2、培训时间:三个月,80课时。
3、培训地点:企业内部职教室。
4、培训教材:1)、《洋话连篇商务美语》--是语言与管理、商务综合在一起的一本内部教材。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商务介绍(包括工作环境、工作任务、时间管理等);第二部分为商务及管理用语(包括商业建议、项目管理、解决冲突等);第三部分为高层管理用语(包括金融管理、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
2)、《洋话连篇口语晋阶宝典》--其特点是用现代美语描述了生活当中常见的100多个场景,每个场景只需10个最常用的句子就可以完成。
3)、《洋话连篇辅助教材》是在《洋话连篇宝典》的基础上专门为学员编写的行业专业用书,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与宝典内容相对应,并对其进行补充,使教学针对行业特点更具有系统性。
5、授课教师:中教、外教同堂授课。
6、上课方式:教学课堂轻松活跃、互动性强,课程中穿插角色扮演。
7、授课内容:
1)Part one: Warm up (10分钟)
发音其实很重要,准确的语音、优雅的语调是衡量一个人语言水平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与外国人交流时一种身份的象征。学习每一个场景中的重点词汇及专业词汇,教师将帮员工纠正发音,让员工的发音、语调更为地道,词汇量更丰富。
2)Part two: Modern Top ten十大洋话(10分钟)
在选定的场景中,选出10个经典的句子,通过这10个典型句子的学习,可以解决80%-90%的该场景的基本交流问题,学到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方式,从而提高听力,使语言更加地道和现代。
3)Part there: More Fantastic Sayings更多绝妙洋话(10分钟)
本部分将以更多绝妙洋话的方式,补充在该场景中美国人正在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这些句子的用法。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进行吞音和连读的训练。
4)Part four: 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10分钟)
学习该场景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相关文化链接,了解西方人的禁忌及思维模式。
5)Part five: Conversation情景对话(20分钟)
课程中的重点部分。在学员掌握课程单词和典型句式的基础上,学习情景对话,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6)Part six: Role-play角色扮演(30分钟)
用ROLE PLAY(角色扮演)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轻松的融入到全新的英语口语学习氛围中。充分调动自已的想象力来模拟一个场景,鲜活的语言将会加深记忆,同时培养英语思考能力,现场的纠正与模仿是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
在轻轻松松中度过了90分钟(两个课时)的口语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融合一、开展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教学的必要性
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发展现状。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由包托友嘉机电学院、金都管理学院、达利女装学院、临江学院、信息电子系、新通国际学院、青年汽车学院、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这8个分院组成,但仅新通国际学院致力于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实施。新通国际学院前成立于2006年6月,国际学院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更好地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新通留学公司合作而专门设立的二级学院。
虽然,新通国际学院已经有近8年的国际化教学经验,但国际化教学的规模与形式仍旧略显单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国际化发展不能单靠其中某个二级系院单打独斗,若没有学校各分院齐心协力、通力合作,那么学院国际化氛围的建设只能是形单影只,不能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2.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形式单一。一方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摸索与探究,尚属国际化发展起步阶段,故国际化教学形式仍过于单一与单薄。另一方面,仅开展课程对接项目从国际化形式的角度上看也略显单一,如果能丰富更国际化形式,相信对于激发教师与学生参与国际化教学的热情能起到显著作用,如增强冬/夏令营双向交流,开设海外带薪实习项目,让学生与教师能真正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等等。
3.职业教育国际化过于形式化。现阶段,分院国际化教育更多地体现为小班化授课、聘请外教、运用多种实训教室等,但笔者以为上述方法均只触及国际化氛围创建的皮毛,没有在内容及内涵中体现出本土教学与国际教学的融合,这便导致了分院教学形式过于模仿先进国际之表面而忽略研究其本质精华的弊端。
4.职业教育国际化不能与专业紧密结合。现阶段,新通国际学院更多地采用强化英语学习方式,把英语作为第二专业,大力度推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同时,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别加入双语课程,以做好由中文教学转向为全英文教学的过渡。但笔者以为,光有语言方面的铺垫是不够的,弱一味强化语言,弱化专业技能,那最终可能出现本末倒置的后果。
5.职业化教育缺乏个性。新通国际学院的国际化建设缺乏个性,笔者以为这是新通国际学院一直打不响名牌的关键原因。分院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完善海外合作项目、聘请外教、小班化授课、高科技实训教室的运用、双语教材的选定等,这些方式方法固然重要,但这也是全国各大院校纷纷采用的模式,缺乏创新,没能真正站在自身的角度探究出一条仅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剖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教学的瓶颈
1.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较差。现阶段,分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生源差,是阻碍推进学院国际化建设的原因之一。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主体为上高考专科分数线或自主招生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比较差,尤其是英语基础非常薄弱,而职业教育国际化离不开的便是语言能力,只有听得懂、能表达,才能真正走出职业教育的第一步。
2.教学形式与内容缺乏多元性。分院授课方式单一,大部分专业课及语言课仍处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缺乏新意。即便有的外教偶尔会采取课堂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等,但终究因为语言障碍等问题最终回到传统的讲授式课堂。
3.专业教材选用针对性不强。现阶段,分院选取的绝大多数教材内容都是偏向专业营销的知识理论,词汇量大,专业性强。偏偏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弱,英语基础薄弱,面对阅读量大且难的纯理论教材无疑增添了学生内心的厌烦情绪。
4.校企合作深入性不够。新通国际学院与杭州新通留学公司的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学校与企业的连接缺乏实质性的项目载体。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就属于文科类课程,再加上没有实在的项目作为结合点,于是便导致校企合作空洞的弊端,这也成为分院国际化建设迟迟不见巨大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深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1.完善政策作为对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础。针对尚属于起步阶段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项目,只有健全其相关的政策规定才能进一步解决更多随之遇见的问题。
2.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领域的多元化。为避免出现高职教育国际化形式单一的问题,开发多元化的合作,扩展涉及面更广的合作领域,相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首先,进行课程对接,合作办学的学校可选择更多的欧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很多欧洲国家,比如德国和英国,在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都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处于世界顶尖的学校,我们可以和这些学校形成合作联盟,那必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注上重要一笔。
其次,合作形式的多变性也是多元化很好的表现形式。比如,我们开展更多优质的海外交换生项目,如海外交换生、海外游学、冬/夏令营项目,不仅能打响分院国际化建设的品牌,也能真正为莘莘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3.完善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课程与协作办学机制。
(1)针对海外合作院校。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课程对接与合作办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互相承担课程的基础上,实现本土与国际的融合,才是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2)针对本土合作企业。笔者认为,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课程框架构建与教学内容设置也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鲜活的力量。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新通公司的资源,企业与学校进行更好地沟通与协作,校方教师与企业专业能够共同依照不同海外市场的特征以及学生特征进行极具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相信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深入,将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3)建立完善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的大众媒体平台。运用高科技宣传平台将对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深入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子邮件、短信、微薄、微信等大众媒体的介入,都将为国际化氛围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课堂通过媒体平台的介入,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网上课堂、视频会议等最新型的授课方式变得触手可及,这不仅为国际化建设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更为师生点燃了学习的热情。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必然成为大势所趋。积极提高竞争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只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与风险,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普女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东华理工大学,2012.
[2]朱倩倩.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24).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一、我国房地产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一)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
1.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远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近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步入交易萎缩阶段,有些城市甚至持续处于负增长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2015年累计投资增速持续在10%以下低位徘徊,至2015年底降至1%,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2014年之前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一直略快于固定资产。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热情大大降低。2.商品房销售乏力,楼市去库存压力大2014年开始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呈现负增长。2015年下半年虽恢复到正值水平,但增幅收窄,楼市去库存压力大。2010~2015年,我国商品品房累计新开工面积106.64亿平方米,而同期销售面积只有70.53亿平方米,意味着6年新开工的商品房中有36.11亿平方米仍未销售,库存量接近开工面积的34%。据估计全国楼市目前约有85~90亿元平方米的库存量,按过去3年的平均销售速度估算,去库存需要至少7年左右的时间。[1]3.房企海外投资活跃,加快“走出去”战略布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显著增加,包括绿地、万科、万达、富力等在内的多家房地产企业瞄准海外房地产市场上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旅游需求,积极布局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华人密集的海外房地产市场。据仲量联行统计,2013中国内地对外商业地产市场投资额接近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预计到2020年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年均海外投资额可达500亿美元。[2]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并购重组活跃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持续呈现负增长之际,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房地产百强企业的销售业绩仍然保持上涨势头。2016年百强企业的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9.4%和15.6%,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5%和9.1%。2015年百强企业市场份额从35.2%上升至36.7%。其中,综合实力前十强企业2015年销售额占百强企业的44.5%,市场份额达到16.3%。[3]房地产市场下行期,房地产企业并购案例不断增加。2014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并购案例达236宗,与2013年153宗相比增长54.2%。[4]其中综合实力强和资金充足的大型房企成为并购的主体,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并购总数占行业4成左右,大型百强企业还将并购目光投向海外和其他业务领域。此外,在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也相当活跃。
(二)房地产新常态的市场特征
1.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平稳理性增长的新常态企业的开发投资速度回归理性,已经由高速开发、地王频现、拿地开发就能赚钱的时代,进入平稳投资、理性开发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时代。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格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前的供不应求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购房者的置业投资也在回归理性,已经由居民住房普遍短缺、投资投机盛行,开始进入拥有较高住房自有率、理性消费和投资的时代。商品房的品种和品质不断提升,消费者青睐于高品质产品,房地产产品类型会日渐丰富,门类将逐步齐全。2.房地产行业优胜劣汰及转型升级呈新常态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银行坏账、金融风险增加,企业进入了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时代。企业品牌、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成为企业盈利和生存的重要条件。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或是被收购兼并的风险,只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有生存空间,行业集中度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行业性的深度调整使房地产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在转型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布局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向产业地产、商业地产发力,未来房地产行业跨界资源整合将成为新常态。3.房地产企业布局国际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呈新常态近几年大型房企正积极布局国际市场,一是源于海外巨大的消费市场,华人在海外的教育投资需求和旅游投资需求成为房地产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需求载体;二是欧美经济逐渐复苏,较之国内日益下降的投资回报率,海外投资的行业利润较为可观;三是大型房地产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号召之下,积极布局国际市场,为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做铺垫。因此未来房地产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4.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呈新常态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投资规模、营销速度之争,而更多地是企业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化时代房地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思维在房地产各环节正在全链条式渗透,技术创新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新常态。二是房地产价值探索正在全产业链中展开。房地产业正在改变以“卖房”为轴心的运营模式,企业对房地产价值的探索从土地利用、项目开发,到后期运营和物业服务,贯穿于整个行业生命周期。未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实现从制造商到服务商的转变,服务创新将成为一种常态。三是房地产将向轻型化转型。房地产企业致力于从“重资产”经营模式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通过提高资金周转率、增加服务附加值的模式提高投资回报。
二、房地产新常态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人才市场呈现出以下新特征:
(一)房地产人才市场的新变化
1.人才经济时代到来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依次经历了劳动力驱动、资金驱动和知识驱动三个阶段。在知识驱动阶段,企业生产经营对技术和智力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其他生产要素的依赖,人力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技术的创造者,又是将知识、信息和技术向经济转移的执行者。当人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时,就进入了人才经济时代。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在这个时代,人才已突破人力资源的属性,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成为获得资金、扩张资本和占有资源的保障。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深刻变化,人才资源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最有效资源。622.行业人才流动加快房地产行业人才流动频繁,其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流动率高于其他行业。一是源于人才经济本身的属性特点。在人才经济时代,人才的单位属性、区域属性趋于淡化,而人才的全球化、国际化属性日益强化凸显,人才在国际国内的自由流动更加常态化。二是源于房地产行业较大的人才需求及较低的人才流动成本。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尤其是房地产中介服务型人才需求量出现了较大增长。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具有从业人员数量多、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但在人才需求的支撑之下,从业人员的流动成本却较低。三是房地产行业的高收益性是房地产行业人才频繁流动的重要原因。3.行业薪酬快速增长人才经济时代,人才流动频繁,房地产企业为留住人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以增强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和企业忠实度。2014年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的薪酬增长率为7.7%,[5]毕业生的起薪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也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员工待遇,我爱我家推出“全员持股计划”,链家地产在全国范围大幅提高经纪人底薪,中原地产提高员工佣金并推出核心骨干持股计划。
(二)房地产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房地产人才市场的新变化,导致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大数据人才需求量将大幅增加。1.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其实质是突破学科或专业界限,接触并把握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思维方法。这种复合包括多学科之间的复合、多专业之间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等[6]。因此复合型人才具有知识的集成性、能力的复合性和素养的全面性等特征。我国房地产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其产业链日益完善,涉及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出让转让、房地产开发、商品房交易、咨询策划、物业服务等多个环节,因此房地产行业所需的人才数量大、种类多。但目前该行业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熟知从征地、规划、设计、谈判、开发、融资、策划、推广到管理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此外,复合地产的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房地产全产业链的渗透,房地产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限于产业链内部,还包括与房地产发展相关的跨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评价内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敏锐的问题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等[2];非智力因素指由个体的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理想和信仰等方面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7]。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从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到营销策划、管理服务等多方面都需进行创新,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无疑将成为房地产业最受欢迎的人才。3.大数据人才近几年,大数据正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据CSDN《2014中国大数据行业大调查》显示,受访企业中已经实践大数据并有成功案例和产品的公司约占29.5%,正在搭建大数据平台的公司约为32.5%,24.5%的公司已对大数据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与准备。[8]大数据人才的价值在于:通过深度挖掘分析,将数据变成可操作利用的情报信息,为企业发展定位和运营提供精细化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做出商业决策、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随着房地产由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服务转变,大数据的开发与创新也正在房地产各产业链萌芽。在最急需大数据人才的行业排名中,房地产开发人才位居第二。[9]2014年在金隅万科广场项目运作中,万科与百度合作,借助百度数据,分析商场消费人群,掌握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活动轨迹,使商场能为顾客提供精准营销。以花样年为代表的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大数据向社区服务商转型,通过“社区服务系统”为居民提供生活采购、保姆家政、小区金融、公共服务、企业引资等服务。在大数据时代,企业之间正在为了吸引并留住大数据专业人才而展开战争。63
三、新常态下高职房地产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基于房地产行业人才市场和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人才培养必须站在新的高度进行重新审视和规划。对高职教育而言,在人才经济时代,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质和心理素养。
(一)知识素养
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大数据人才,应使学生具有多维而连续的知识。而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等问题,知识结构单一,学生缺乏对交叉学科知识的了解,所学知识缺乏系统且有较大片面性,知识迁移更新能力较弱。为培养房地产行业所需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大数据人才,在学生的知识素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改变顶层设计,打破专业建制。将学生在校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淡化专业色彩,按学科大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不再简单归属某一学院或专业。待学生对专业和行业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适合自己的专业,此时学生进入专业教育阶段。二是突破学科体系,加大选修课比重。在基础教育阶段,按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大数据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知识迁移、知识复合、知识创新和知识集成能力。一类是以通识教育为主的选修课,涵盖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以及方法学的意识和训练。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综合知识的了解、领会、综合、运用的能力大有帮助,学生可按照自身的兴趣特长或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课程。另一类是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为主的选修课。随着房地产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情操。开设国际教育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各国文化、特点及国际关系;增设国际礼仪课程、国际规则课程,为日后的国际交往、国际谈判等奠定基础;聘请外教、招收外籍学生,为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架设桥梁;增加教师到国外培训进修、学生到境外实习实训的机会。在专业教育阶段,则根据房地产经营管理类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在市场调研方面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创新能力等。三是推进跨学院、跨系科、跨专业间的合作常态化。让学生能够跨学校交流,跨学科探索,跨专业学习,使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如房地产经营管理类专业与建筑类、电子商务类、景观设计类、多媒体技术类、统计类等专业的交流合作,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式,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更新能力和复合能力。
(二)能力素养
一是着力培养创新能力。不论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还是大数据人才,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都将是重点。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通过调查列出了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包括:好奇心,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和独立性;想象力丰富,喜欢虚构和叙述,富于幻想;不随大流,不过分依赖集体的意志;主意多,喜欢搞试验;顽强、坚韧[10]。培养创造型学生,首先要改变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通过激发式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其次拓展创新素质教育,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通过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创业活动等多元方式,使创新意识在学生中普遍渗透。二是训练工具性能力。工具性能力是考察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来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实践的能力。对房地产经营管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工具性能力主要包括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顺应了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海外开发与营销的盛行趋势,强调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和翻译能力。计算机能力贴合了目前互联网在房地产全产业链的渗透趋势以及大数据高速发展的趋势,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搜集与查询、信息统计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运用的能力。
(三)心理素养